《醫學綱目》~ 卷之十一·肝膽部 (23)
卷之十一·肝膽部 (23)
1. 癘風
上同為細末,每服五錢匕,食後酒調服,酒多為妙。
輕者疏風和血,以二聖散治之。二聖散方,。
大黃(半兩),皂角刺(三錢,燒灰)
上將皂角刺一二個,燒灰研細,用大黃半兩煎湯,調下二錢。早服樺皮散。中以升麻湯,下瀉青丸。晚服二聖散。(此為緩治。)
柏葉湯
用東南枝上柏葉一秤,水一桶,水三沸,去渣,甕盛起,旋熬蠶砂調服。初服苦澀,三五日後甜。十日,四肢沉重,便赤白痢。一月後,發出瘡。疙瘩破,用,烏龍散,搽之。
烏龍尾(即倒懸灰,二錢),烏雞子皮(煅)
二味為末,用柏油調,搽於破瘡上。
樺皮散,治肺擁風毒,遍身癮疹瘙癢。
荊芥穗(二兩),枳殼,樺皮(各四兩),甘草(炙,半兩),杏仁(二兩,去皮尖,用水一碗煎令減半,取出令乾,另研)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溫酒調下。
凌霄散,治癘風神效。
蟬殼,地龍(炒),殭蠶,全蠍(各七個,炒),凌霄花(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無時。於浴室中常蹲湯中一時許,服藥神效。
祛風丸,治疥癩,經曰:脈風成為癘也。
黃耆,枳殼,防風,芍藥,甘草,熟地,地骨皮,枸杞子,生地
上九味,木杵臼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白湯下,五十丸。
如聖散
蔓荊子,苦參,玄參,厚朴,荊芥,紫參,陳皮,沙參,麻黃(去節,一兩),防風,白芷,威靈仙(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桃柳枝各一把,水五升煎,臨臥熱洗。忌五辛。
〔垣〕段庫使病癘風,滿面連須極癢,眉毛已脫落。須用熱水沃之稍緩,每晝夜須數次,或砭刺亦緩。先師曰:風論中雲,夫癘者榮衛熱胕,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治之者,當刺其腫上,以銳針刺其處,拔出其惡氣,腫盡乃止。
當食如常食,勿食他食。如用藥當破血,去熱升陽,去癢瀉榮,以辛冷散之,甘溫升之,行陽明經,瀉心火,補肺氣,乃治之正也。
補氣瀉榮湯
升麻,連翹(各六分),蘇木,當歸,全蠍,黃連,地龍,黃耆(各三分),黃芩(生,四分),甘草(一錢半),人參(二分),生地(四分)桃仁(三個),桔梗(五分),麝香(少許),胡桐淚(一分),水蛭(炒令煙盡,二個),虻蟲(去翅足,微炒,二個)
上銼如麻豆大,除連翹另銼,胡桐淚研,白豆蔻二分為細末,二味另放,麝香、虻蟲、水蛭三味為末另放外,都作一服。水二大盞,酒一匙,入連翹煎至一盞六分,再入白豆蔻二味,並麝香等三味,再上火煎一二沸,去渣稍熱,早飯後午飯前服。忌酒濕面生冷硬物。
〔《經》〕大風,刺其肌肉,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鬢眉生,而止針。
白話文:
癘風
藥粉每次服用五錢,飯後用酒送服,酒量多效果更好。
症狀輕微者,可用疏風和血的方法治療,使用二聖散。二聖散的組成:大黃半兩,皂角刺三錢(燒成灰)。用法:取一兩個皂角刺燒成灰研細,用大黃半兩煎湯,調服二錢。早上服用樺皮散,中期用升麻湯,服用瀉青丸瀉下,晚上服用二聖散(此為緩慢治療)。
柏葉湯:取東南枝上的柏葉一秤,水一桶,煮沸三次,去渣,用甕盛起,再熬煮,用蠶砂調服。初期服用時苦澀,三五天后變甜。服用十天后,四肢沉重,大便呈赤白痢疾狀。一月後,皮膚長出瘡瘍,疙瘩破裂後,用烏龍散塗抹。烏龍散:烏龍尾(即倒懸灰)二錢,烏雞子皮(煅燒)二錢,研末,用柏油調和,塗抹在破裂的瘡瘍上。
樺皮散:治療肺部鬱積風毒,全身癮疹瘙癢。荊芥穗二兩,枳殼四兩,樺皮四兩,甘草(炙)半兩,杏仁(去皮尖,用水一碗煎至減半,取出曬乾,再研磨)二兩。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飯後溫酒送服。
凌霄散:治療癘風效果顯著。蟬殼七個(炒),地龍七個(炒),殭蠶七個(炒),全蠍七個(炒),凌霄花半兩。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熱酒送服,不限時間。在浴室中經常蹲在熱水中約一小時,服用此藥效果顯著。
祛風丸:治療疥瘡,經書上說:脈風形成癘風。黃耆、枳殼、防風、芍藥、甘草、熟地、地骨皮、枸杞子、生地各適量。以上九味藥物用木杵臼研磨成細粉,煉蜜做成丸藥,如桐子大小,用白開水送服,每次五十丸。
如聖散:蔓荊子、苦參、玄參、厚朴、荊芥、紫參、陳皮、沙參、麻黃(去節,一兩)、防風、白芷、威靈仙(各二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錢,用桃枝柳枝各一把,水五升煎煮,睡前用熱水洗患處。忌食辛辣之物。
案例:垣段庫使患癘風,滿臉及鬍鬚奇癢無比,眉毛都脫落了。需用熱水沖洗以緩解症狀,一天需多次沖洗,或用砭針刺也緩解。老師說:風論中說,癘風是榮衛熱盛,氣機不暢,導致鼻樑壞死,膚色敗壞,皮膚潰瘍,風寒入侵脈絡不去,稱為癘風。治療應刺腫脹處,用銳利的針刺患處,排出毒氣,腫脹消退即止。飲食應正常,不要吃其他食物。用藥應破血,清熱升陽,止癢瀉熱,用辛涼藥散風,用溫甘藥升陽,行陽明經,瀉心火,補肺氣,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補氣瀉榮湯:升麻、連翹(各六分),蘇木、當歸、全蠍、黃連、地龍、黃耆(各三分),黃芩(生,四分),甘草(一錢半),人參(二分),生地(四分),桃仁(三個),桔梗(五分),麝香(少許),胡桐淚(一分),水蛭(炒至無煙,二個),虻蟲(去翅足,微炒,二個)。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連翹另切,胡桐淚研磨,白豆蔻二分研磨成細粉,二味另放,麝香、虻蟲、水蛭三味研磨成粉另放,其他藥材一起煎煮。水二大盞,酒一匙,先煎連翹至一盞六分,再加入白豆蔻、麝香等三味藥,再煎煮一二沸,去渣稍溫服,早飯後午飯前服用。忌酒、濕面、生冷硬物。
經書記載:治療大風,刺破肌肉,汗出百日,刺到骨髓,汗出百日,共計二百日,鬢髮眉毛再生則停止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