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六·陰陽臟腑部 (4)
卷之六·陰陽臟腑部 (4)
1. 上熱下寒上寒下熱
〔羅〕上熱下寒治驗中書左丞姚公茂六旬有七,宿有暗風,至元戊申末因酒病發,頭面赤腫而痛,耳前後腫尤甚,胸中煩悶,嗌咽不利,身半以下皆寒,足脛尤甚,由是以床相接作坑,身半以上常臥於床,飲食減少,精神困倦而體痛。命予治之。診得脈浮數,按之弦細,上熱下寒明矣。
《內經》云:熱勝則腫。又曰:春氣者,病在頭。《難經》云:蓄則腫熱,砭射之也。蓋取其易散,故遂於腫上約五十餘刺,出血紫黑,約一杯數,頃時疼痛消散。又於氣海中大艾灸百壯,乃助下焦陽虛,退其陰寒。次於三里二穴,各灸三七壯,治足胻下寒,引導陽氣下行故也。
白話文:
羅氏的治療記錄中,左丞姚茂,年已六十七歲,長期受有暗疾。至元戊申年末,因飲酒過量而引發疾病,頭部和臉部出現紅腫且伴隨劇烈疼痛,耳前後部位腫脹尤其嚴重。胸部感到煩躁不適,咽喉難以吞嚥,身體下半部均感寒冷,腳踝處尤為明顯。因此,他只能躺在牀上,身體的上半部分倚靠著牀,飲食減少,精神疲憊,身體感到疼痛。他請羅氏為他治病。
羅氏診察後發現他的脈象浮數,按之為弦細,確診為上熱下寒的症狀。
《內經》提到,熱邪勝過體內,會導致腫脹。又說,春天的氣候容易引發頭部疾病。《難經》則指出,積聚的熱邪會導致腫熱,需要用針灸治療。因為針灸能夠促進熱邪散去,所以羅氏在腫脹的部位進行了約五十餘針的針灸,針孔流出的血液呈現紫黑色,總量約一杯數。不久,疼痛開始緩解消散。
接著,羅氏在氣海(即腹部)使用大艾灸進行百壯灸療,目的是為了補強下焦的陽氣,消除陰寒。然後,在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進行了各三七壯的灸療,用以治療腳踝以下的寒冷,引導陽氣向下流通。
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羅氏針對姚公茂上熱下寒病症的治療過程,包括針灸、艾灸等中醫治療方法,並達到了減輕疼痛的效果。
遂制一方,名曰既濟解毒湯,以熱者寒之。然病有高下,治有遠近,無越於此。以黃芩、黃連苦寒,酒製為引,用瀉其上熱。桔梗、甘草辛甘溫,升佐諸苦藥,治其熱。柴胡、升麻,苦平味薄者也,陽中之陽,散發上熱。連翹苦辛平,散結消腫。當歸辛溫,和血止痛。酒煨大黃,苦寒引苦性上行,止煩熱。
白話文:
於是製作了一個方子,名為「既濟解毒湯」,用來治療熱病。然而,疾病的嚴重程度不一,治療的方法也有遠近之分,但都不能超出這個原則。
其中,黃芩和黃連是苦寒之藥,我們用酒製作為引導,用來消除上部的熱氣。桔梗和甘草是辛甘溫和之藥,他們提升並輔助其他的苦寒藥物,用來消除熱氣。柴胡和升麻是苦平且味道較淡的藥物,他們在陽性的藥物中具有發散上部熱氣的作用。連翹是苦辛平和的藥物,能夠消除結塊和腫脹。當歸是辛溫之藥,能夠調和血液,止痛。我們用酒煨過的大黃,其苦寒之性可以引導到上部,用來止住煩熱。
投劑之後,腫散痛減,大便利。再服,減大黃,慎言語,節飲食,不旬日良愈。
既濟解毒湯,治上焦頭目赤腫而痛,胸膈煩悶不得臥,身半以下皆寒,足胻尤甚,大便赤秘。
大黃(酒煨,大便利不用),連翹(酒製,炒),黃芩(酒炒),甘草(炙),黃連(酒炒),桔梗(各二錢),柴胡,歸身,升麻(各一錢)
〔《脈》〕熱病所謂陽附陰者,腰以下至足熱,腰以上寒,陰氣下爭,還,心腹滿者死。所謂陰附陽者,腰以上至頭熱,腰以下寒,陰氣上爭,還得汗者生。
〔《靈》〕上寒下熱,先刺其項太陽,久留之。已刺則熨項與肩胛,令熱下合乃止,此所謂推而上之者也。(刺節真邪論,下同),上熱下寒,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
白話文:
服用藥物後,腫脹逐漸消散,疼痛減少,大便變得順暢。如果需要再次服用,可以減少大黃的份量。在治療期間,要謹慎說話,節制飲食,預計在十天內病情會得到良好的恢復。
既濟解毒湯,用於治療上焦頭顱紅腫疼痛,胸膈部感到煩躁難以躺臥,身體下半部分感到寒冷,腳踝處尤為嚴重,大便呈紅色且便祕。
大黃(酒燻後使用,若大便正常則無需使用),連翹(酒製後炒熟),黃芩(酒炒),甘草(炙烤),黃連(酒炒),桔梗(各二錢),柴胡,歸身,升麻(各一錢)
在《脈》中提到的熱病,即指陽氣附著在陰氣之上,表現為腰部以下至腳部熱,腰部以上至頭部寒,陰氣下壓,迴流到心腹部位時病情可能加重,最終導致死亡。而陰氣附著在陽氣之上,則表現為腰部以上至頭部熱,腰部以下至腳部寒,陰氣上升,當有汗液排出時,病情可能得到改善。
在《靈》中指出,對於上半身寒冷、下半身發熱的情況,首先應對其頸部的太陽穴進行針灸,並保持較長時間。針灸後,需用熱敷對頸部與肩胛骨進行加熱,使熱力下達到腹部,這被稱為「推上」療法。對於上半身發熱、下半身寒冷的情況,應觀察脈象,尋找在經絡中出現虛弱的脈象,並在氣流通暢的位置進行治療,直至氣血下達,這被稱為「引下」療法。
〔垣〕另有上熱下寒。經曰:陰病在陽,當從陽引陰,必須先由絡脈經隧之血。若陰中火旺上騰於天,致六陽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臟之血絡,引而下行,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獨瀉其六陽。此病陽亢,乃陰火之邪滋之,只去陰火,只損血絡經隧之邪勿誤也。
聖人以上熱下寒,是有春夏無秋冬也,當從天外引陽下降入地中。此症乃上天群陰火熾而反助六陽,不能衰退,先於六陽中決血絡出血,使氣下降三陰,雖力微,能逐六陽下行,以陰血自降故也,亦可謂老陽變陰之象也。故經云:上熱下寒,視其虛脈下陷於經絡者取之,此所謂引而下之也。
白話文:
在古代醫學理論中,提到一種病症表現為上半身熱、下半身寒。這類狀況根據經典說法,可以理解為陰性病變在陽性部位出現,應當從陽性方向引導陰性病變,重點是調理與絡脈、經絡相關的血液循環。
若體內陰虛火旺,導致陽性部位反而變得更旺盛,向上沖擊,使得原本應該衰減的六陽反而更加強盛,這種情況首先需要清理五臟中的血液絡脈,引導其向下流動。當天氣得以順利下降時,原先的下寒病症自然會得到改善,但要小心,不要單純地消弱那六個陽性部位。這是因為這種病症表現出陽性的亢奮,是由於陰性火邪的滋養所致,因此只消滅陰火,同時也消減了血液絡脈中的邪氣,切勿誤用。
古人認為,上熱下寒的情況,就像是四季中的春季和夏季,缺少了秋季和冬季的節奏。對於這種情況,應該採取一種方法,即從天的外部引導陽氣進入地中。這種病症特徵是天上的羣陰之火過旺,反而幫助了六陽的發育,使其不能自然衰退。首先在六陽中決定血液絡脈,進行出血操作,讓氣流下降至三陰部位,雖然力量微小,卻能將六陽引導向下流動,依靠陰血自行降低。這也可以被看作是陽氣轉化為陰氣的現象。所以經典中有雲:上熱下寒,應當觀察到血液絡脈中出現虛弱的脈象時進行治療,這就是所謂的引導血液向下流動的療法。
但言絡脈皆是也。病大者,三稜針決血,去陽中之熱。熱者手太陽小腸中留火熱之邪,致此老陽不肯退化為陰而下,故先決去手太陽之熱血,使三陰得時之用,而下降以行秋令,奉收道下入地中而舉藏也。乃瀉老陽在天不肯退化行陰道者也。至元戊辰春,中書參政楊公正卿,年逾七十,病面顏郁赤,若飲酒狀,痰稠黏,時眩運如在風霧中。一日會都堂,此症忽來,復加目瞳不明,遂歸。
命予診候,兩寸脈洪大,尺脈弦細無力,此上熱下寒明矣。欲藥之,為高年氣弱不任,記先師所論,凡上熱譬猶鳥巢高顛,射而取之,即以三稜針,於顛前髮際疾刺二十餘,出紫黑血約二合許,即時頭目清利,諸苦皆去,自後不復作。(刺上熱下寒與經旨不同也。經旨於寒處責其虛,治之能引上熱下降,垣於熱處得血,候熱自里退而下降也。
白話文:
"所有關於絡脈的說法都是如此。對於嚴重的疾病,使用三稜針放血,以去除體內的熱邪。熱邪源自手太陽小腸中的火熱邪氣,導致體內的陽氣不能轉化為陰氣並向下流通。因此,先用三稜針去除手太陽的熱血,讓三陰得以發揮功能,向下流通以應對秋季的氣候,並進入地底進行收藏。這是在處理體內不肯轉化為陰氣、在上部流動的陽氣。到了元朝戊辰年的春天,中書參政楊公正卿,年過七十,出現面部和臉頰發紅,類似醉酒的狀態,有濃稠且黏滯的痰,經常感到頭暈,徬彿置身於風霧之中。在一天的會議中,這個症狀突然出現,接著他的眼睛變得模糊不清,於是回家了。
我被請去診斷,發現他的兩寸脈搏洪大,而尺脈則弦細無力,這表明上部有熱邪,下部有寒邪。我想用藥物治療,但他年事已高,身體虛弱。根據我老師的理論,對於上部的熱邪,可以比作樹巢高掛,需要射擊去除。因此,我使用了三稜針,在頭頂附近的髮際迅速刺了二十多次,放出紫黑色的血液約二合(約200毫升),當時他的頭腦變得清醒,各種痛苦都消失了,從那以後,這個症狀再未出現。 (這種治療上熱下寒的方法與經典理論不同。經典理論在處理寒邪時,會強調補虛,通過引導上部的熱邪下降,等待熱邪從內部消散並自然下降。)"
)
〔《密語》〕上寒下熱,上熱下寒懸鐘。(二寸半。上寒下熱先補後瀉,上熱下寒先瀉後補。或分開上寒補懸鐘五分,下熱瀉曲池一寸五分。)
白話文:
在中醫理論中,「上寒下熱」和「上熱下寒」是兩種不同的體質情況。對於「上寒下熱」的情況,應該先進行補益的治療,然後再進行瀉火的治療。「上熱下寒」則應先進行瀉火的治療,然後再進行補益的治療。
若以具體穴位來看,對於「上寒下熱」的情況,可以先對「懸鐘」穴位進行補益的治療,時間大約為二寸半。而對於「上熱下寒」的情況,則可以先對「曲池」穴位進行瀉火的治療,時間大約為一寸五分。
請注意,這些治療方法應由專業的中醫師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和應用。
2. 瘧寒熱
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已閉,發為風瘧。(見生氣通天論)秋善病風瘧。(全文見五臟。)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
〔《素》〕黃帝問曰:夫痎瘧皆生於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岐伯曰: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飲冷。帝曰:何氣使然,願聞其道?岐伯對曰: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
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則喘而渴,故飲冷也。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
白話文:
當一個人的精氣尚未完全恢復,身體會顯得虛弱且精神不振。如果這個時候,體內的穴位和經脈已經閉塞,那麼這個人可能會出現風瘧的症狀。
秋季是風瘧易發的季節,詳細內容可以參考五臟的相關理論。夏季如果因為過度流汗導致體內津液不足,那麼到了秋季就容易引發風瘧。
黃帝向岐伯詢問關於風瘧的問題。岐伯解釋說,風瘧的初期,患者會感到寒戰、頭痛、口渴想喝水。這是因為陰陽之間的相互衝突,虛實之氣的交替,以及陰陽之間的轉移所導致的。當陽氣被陰氣侵襲,就會出現陰虛而陽氣虛弱的情況。
如果陽明經(大腸和胃)虛弱,就會引起寒戰和頭痛;如果巨陽經(背部和頭部)虛弱,則會感到腰背和頭部疼痛。當三陽經都虛弱時,陰氣就會佔上風,導致骨頭寒涼且疼痛。體內的寒氣會影響到整個身體,讓內部和外部都感到寒冷。當陽氣旺盛時,身體外部會感到熱;當陰氣較弱時,身體內部會感到熱。由於體內外都感到熱,因此會出現喘息和口渴,這就是患者想喝水的原因。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夏季,當人體受到暑熱的侵害,熱氣滯留在皮膚和腸胃之間,成為榮氣的藏身之地。這樣會導致汗液流失,皮膚開放,如果在秋季遇到風吹或洗澡受涼,濕氣就會滯留在皮膚內,與衛氣共同存在。衛氣在白天運行於陽氣之中,在夜晚則進入陰氣之中。當衛氣受到陽氣的驅動而出現在表面,或是陰氣的影響而深入內部,就會導致一天內病情的反覆。
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歧伯曰: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帝曰:善。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也?歧伯曰: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作日稍益晏也。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五」一作「一」。
)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六」一作「二」,)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一作「伏中」。)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
白話文:
黃帝問:為什麼有些疾病每隔一天就會發作呢?岐伯回答:因為這些疾病的病氣藏得比較深,深入陰部,陽氣獨自發作,陰邪則留在體內,陰陽兩方互相競爭,無法排出體外,所以每隔一天就會發作一次。
黃帝說:好。那麼,為什麼有的發作在白天,有的發作在清晨呢?岐伯回答:邪氣停留在風府,沿著脊椎往下,衛氣每天一夜在風府聚集,第二天就下降一個節段,所以發作在白天較晚。這是因為邪氣先停留於背部,每次到達風府時,皮膚就會打開,皮膚打開後邪氣進入,邪氣進入就會引起病痛,因此發作時間逐漸延遲。
當邪氣從風府下降,每天下降一個節段,到了二十五天就下降到尾椎,二十六天進入脊髓,注入伏膂脈,氣體上升,經過九天後從鎖骨處排出,氣體逐漸升高,所以發作時間逐漸提前。
每隔一天發作的原因是邪氣深入五臟,橫貫募原,路途遙遠,氣體藏得深,移動緩慢,不能和衛氣一同移動,不能一起排出,所以每隔一天就會發作。
(《靈樞》經云:瘧者內簿於五臟,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日作,故次日乃蓄積而作焉。詳「蓄積」二字,則作一日之義明矣。始明邪氣未盛,未與衛氣相當,故未作,必候蓄積與衛氣相當,故作焉。)
帝曰: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始發也,不當風汗,其日作者奈何?歧伯曰: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
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舍,則其府也。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歧伯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夫寒者,陰氣也。
白話文:
《靈樞》經文提到:瘧疾是因為病邪深入五臟,橫貫募原,病路長、氣息深、移動緩慢,所以不是每天發作,而是等到積聚到一定程度,再和衛氣相遇時才發作。這兩個「蓄積」詞語的含義,清楚地說明瞭病發只有一天的意義。這表明病邪還沒有達到強烈的程度,還沒有和衛氣對抗,因此還沒有發作,必須等到積聚與衛氣對抗時,才會發作。
黃帝問道:您說衛氣每到風府時,皮膚就會開始反應,反應後病邪進入,進入後病情就會發作。現在衛氣每天下降一個節段,當衛氣開始發作時,如果不遇到風或出汗,那麼在一天內發作的情況該如何處理呢?岐伯回答:這是由於病邪停留在頭部和背部,沿著脊椎向下發展。所以虛實不同,病邪入侵的位置不同,就無法對應風府。所以病邪入侵頭部和背部,氣到頭部和背部就會發病。侵入腰部和脊椎,氣到腰部和脊椎就會發病。侵入手腳,氣到手腳就會發病。衛氣所在的位置與病邪結合,就會發病。所以風並非固定在某個部位,衛氣出現的地方,必定會打開皮膚毛孔,病邪停留的地方,就是它的「府」。
黃帝又問:為什麼瘧疾會先感到寒冷後感到熱?岐伯回答:夏天因大熱天而出大量汗,皮膚毛孔開放,接著遇到了夏天冷卻的水寒,藏在皮膚裡。秋天因風而生病,病就形成了。寒,是陰邪之氣。
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帝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於何藏?岐伯曰:溫瘧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者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
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其但熱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帝曰:癉瘧何如?岐伯曰: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
白話文:
風是陽氣,若先受寒後受風,就會先感到寒冷然後出現熱症狀,且病狀會定期發作,稱為寒性瘧疾。皇帝問:如果先感到熱後感到冷,又是怎麼回事?這是先受風後受寒所導致的,病狀會定期發作,稱為熱性瘧疾。皇帝又問:熱性瘧疾和寒性瘧疾的病徵,會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停留?岐伯回答:熱性瘧疾是在冬天受到風寒侵襲,寒氣深藏在骨髓中,到春天陽氣大發,邪氣無法自行排出,遇上大暑,腦髓受熱融化,肌肉消瘦,毛孔打開,若在此期間有所勞累,邪氣與汗水一同排出,這病會藏在腎中,病氣先從內部排出體外。這樣的情況下,陰氣虛弱而陽氣旺盛,陽氣旺盛就會產生熱症狀,當陽氣衰減,陽氣再次進入體內,進而造成陽氣虛弱,引起寒症。
因此,若先感到熱後感到冷,稱為熱性瘧疾。只有熱症狀,沒有寒症狀,表示陰氣已完全消失,陽氣獨自發作,讓人感到虛弱焦慮,手腳發熱且想嘔吐,稱為熱性瘧疾。皇帝問:熱性瘧疾是什麼樣的病症?岐伯回答:熱性瘧疾是因為肺部原本就有熱氣,體內的氣體過多,逆流上衝,中間的氣體充實但無法通過皮膚排出,若在此期間有所勞累,毛孔打開,風寒會藏在皮膚與肌肉之間而發病,一旦發病,陽氣旺盛,陽氣持續旺盛就可能導致疾病。
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肌肉,故名曰癉瘧。帝曰:瘧未發,其應何如?歧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也,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得休,衛氣集,則復病也。
衛與邪相併則病作,與邪相離則病休。其並於陰則寒,並於陽則熱。離於陰則寒已,離於陽則熱已。至次日又集而併合,則復病也。
帝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間日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瘧者,陰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以上俱瘧論篇)
白話文:
其氣不及於陰,所以只有熱而沒有寒。氣藏於心中,外顯於皮下組織,導致肌肉萎縮,因此稱為癉瘧。
皇帝問:癉瘧發作前,應當如何判斷?岐伯回答:癉瘧的氣息會在氣息所在的地方更強或更弱,病情在陽性時會出現熱症狀和脈搏急躁,而在陰性時則出現冷症狀和脈搏平靜。極度的情況下,陽性和陰性兩種氣息都會衰弱。當衛氣與邪氣相結合,病情就會發作;當二者分開,病情就會暫停。當邪氣與陰性氣息相結合,會出現冷症狀;與陽性氣息相結合,會出現熱症狀。當邪氣離開陰性氣息,冷症狀就會消失;離開陽性氣息,熱症狀也會消失。到第二天,邪氣再次聚集與衛氣相結合,病情又會發作。
皇帝又問:有時候隔一天發作,有時候是幾天才發作一次,有的時候口渴,有的時候不口渴,這是為什麼?岐伯回答:隔一天發作的情況,是因為邪氣和衛氣停留在六腑中,有時候失去平衡,無法相互作用,所以需要幾天才能再次發作。癉瘧是由於陰陽兩種氣息的交替勝負,有時候病情嚴重,有時候病情緩和,所以有的時候會口渴,有的時候不會口渴。
帝曰:火熱復,惡寒發熱,有如瘧狀,或一日發,或間數日發,其故何也?岐伯曰:勝復之氣,會遇之時有多少也。陰氣多而陽氣少,則其發日遠。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日近。此勝復相薄,盛衰之節也。瘧亦同法。(至真要大論)
帝曰:論言夏傷於暑,秋必病瘧,今瘧不必應者,何也?岐伯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惡風,以夏病者多汗。帝曰:夫風之與瘧,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則有時而休者,何也?岐伯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瘧論篇)
白話文:
黃帝問道:熱病重現,既有畏寒又有發燒,這情況類似瘧疾,有的每天發作,有的隔幾天發作,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回答:這是勝過和復發的氣息,在相遇的時間有多有少。陰氣多而陽氣少,那麼發病的日子就會遠;陽氣多而陰氣少,那麼發病的日子就會近。這是勝過和復發相互交迭,強弱交替的規律。瘧疾也是按照這種方法運作的。
黃帝又問:討論中提到夏天受暑,秋天必定會得瘧疾,但現在得瘧疾的情況並不一定符合這個規律,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答道:這是符合四季的變化。如果在秋季生病,那麼病情會很嚴峻;如果在冬天生病,那麼病情不會很嚴重;如果在春天生病,那麼會畏風;如果在夏天生病,那麼會大量出汗。
黃帝再問:風和瘧疾看起來都很相似,屬於同一類,但風病總是存在,而瘧疾卻有時會停止,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答道:風氣停留在某個地方,所以它總是存在。瘧疾的氣息隨著經絡深藏內部,直到體內的衛氣響應時才會發作。
〔《保》〕夏傷於暑,秋必病瘧。蓋傷之淺也,近而暴。傷之重也,遠而深。痎瘧者,久瘧也。是知夏傷於暑,濕熱閉藏,而不能發泄於外,邪氣內行,至秋而發為瘧也。初不知何經受病,隨其受而取之。有中三陽者,有中三陰者。大抵經中邪氣,其症各殊,同傷寒治之也。
故《內經》曰:五臟皆有瘧,其治各別。在太陽經者,謂之風瘧,治多汗之。在陽明經者,謂之熱瘧,治多下之。在少陽經者,謂之風熱瘧,治多和之。此三陽受病,皆謂暴瘧也。發在夏至後處暑前者,此乃傷之淺者,近而暴也。在陰經者,則不分三經,皆謂之溫瘧,宜以太陰經論之。
白話文:
【《保》】夏季因暑熱傷身,秋季必會染上瘧疾。這根據傷害的程度不同,輕微的傷害會表現得近且突然,嚴重的傷害則遠且深入。瘧疾,就是長期的瘧疾。由此可知,夏季因暑熱傷身,導致濕熱阻塞,不能在外發散,邪氣潛行,到了秋季就表現為瘧疾。起初並不清楚是哪一經脈受到疾病影響,隨之影響的部位進行治療。有的是影響到三陽經脈,有的是影響到三陰經脈。總的來說,經脈中的邪氣,症狀各有不同,但都按照傷寒的方法進行治療。
所以,《內經》提到:五臟都有可能受到瘧疾的影響,但治療方法各不相同。如果在太陽經脈,稱為風瘧,治療時多注重排汗;在陽明經脈,稱為熱瘧,治療時多注重通便;在少陽經脈,稱為風熱瘧,治療時多注重調和。這三個陽經受病,都是指突然的瘧疾。發作在夏至後處暑前的,這是傷害較輕,近且突然的表現。在陰經的,則不分三經,統稱為溫瘧,應從太陰經的角度進行討論。
其發處暑後冬至前者,此乃傷之重者,遠而深也。痎瘧者,老瘧也,故謂之久瘧。
桂枝羌活湯,治瘧病處暑前後,頭痛項強,脈浮,惡風有汗。
桂枝,羌活,防風,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迎發日服。吐者加半夏曲。
瘧疾頭痛項強,脈浮,惡風無汗者,宜,麻黃羌活湯,。
白話文:
在處暑後、冬至前這段期間發病的,這是傷害較嚴重且影響範圍廣遠的病症。患瘧疾的,是長期的疾病,因此稱為久瘧。
對於處暑前後發作的瘧疾,伴有頭痛、頸部僵硬,脈象浮現,怕風且出汗的患者,可以使用「桂枝羌活湯」進行治療。
配方如下:
- 桂枝:3公克
- 羌活:6公克
- 防風:3公克
- 甘草:3公克(炙)
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半兩,用水半杯半,煎煮至一杯,溫熱服用,預計在發病前一天服用。如果出現嘔吐的情況,可加入半夏曲3公克。
對於患有瘧疾,同時頭痛、頸部僵硬,脈象浮現,但怕風且沒有出汗的患者,則適合使用「麻黃羌活湯」進行治療。
麻黃,羌活,防風,甘草(炙。各半兩)
上同前服法。如吐,加半夏曲等分。
治瘧病身熱目痛,熱多寒少,脈長,睡臥不安,先以大柴胡湯下之,微利為度。如下過外微邪未盡者,宜白芷湯以盡其邪。
白芷湯
白芷,知母(各一兩),石膏(四兩)
上為粗末,同前服法。
治瘧無他症,隔日發,先寒後熱,寒少熱多,宜,桂枝石膏湯,。
白話文:
治療瘧疾引起身體發熱和眼睛疼痛,熱像比冷像多,脈搏長,睡眠不安的情況,首先可以使用「大柴胡湯」來排泄體內的毒素,直到達到輕微排便為止。如果排便後仍有外部的微小病原體未清除,則可使用「白芷湯」來徹底清除病原體。
「白芷湯」的配方如下:
- 白芷(一兩)
- 知母(一兩)
- 石膏(四兩)
以上材料研磨成粗粉,按照之前的服藥方法服用。
對於沒有其他症狀、每隔一天發作一次,先是感到寒冷然後轉為熱感,熱像比冷像多的瘧疾患者,適合使用「桂枝石膏湯」來進行治療。
桂枝(五錢),石膏,知母(各一兩半),黃芩(一兩)
上為粗末,分作三服,水半盞,同煎服。間日者,邪氣所舍深也,如外邪已罷,內邪未已,再下之。從卯至午發者,宜大柴胡湯下之。從午至酉者,知邪在內也,宜大承氣湯下之。從酉至子發者,或至寅時發者,知邪在血也,宜桃仁承氣湯下之。前項下藥,微利為度,以小柴胡湯徹其微邪之氣。
治瘧寒熱大作,不論先後,此太陽陽明合病也,謂之交爭,寒熱作則必戰動。經曰:熱勝則動也,發熱則必汗泄。經云:汗出不愈,知為熱也。陽盛陰虛之證,治當內實外虛,不治,恐久而傳入陰經也,宜,桂枝芍藥湯主之。
白話文:
桂枝(五錢)、石膏、知母(各一兩半)、黃芩(一兩)。
以上藥物混合研磨成粗末,分成三份服用。每次用半盞水與藥末一同煎煮後服用。如果病情持續兩天以上,那麼體內可能有較深的邪氣。如果外邪已經消除,但內邪還存在,則需再次進行治療。若從卯時(清晨5-7點)到午時(中午11-1點)發作,應使用大柴胡湯來治療。若從午時到酉時(下午3-5點)發作,表示邪氣可能在體內,應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若從酉時到子時(晚上11-凌晨1點)發作,或者一直持續到寅時(凌晨3-5點)發作,表示邪氣可能在血液中,應使用桃仁承氣湯來治療。上述治療方法,應以輕微通便為度,並配合使用小柴胡湯清除輕微的邪氣。
對於寒熱劇烈發作,無論是先還是後,這代表太陽和陽明經絡的合病,稱為交爭。寒熱劇烈發作通常會引起身體震顫。經典中提到,熱氣旺盛時,身體會震顫;熱氣旺盛時,身體會出汗。經典中提到,如果出汗不能改善情況,那麼這可能是熱氣旺盛的表現。對於陽氣過盛、陰氣不足的情況,治療應採取內實外虛的方法,如果不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病情轉移到陰經,此時應使用桂枝芍藥湯來治療。
桂枝(二錢),黃耆,知母,芍藥,石膏(各半兩)
上為粗末,五七錢,用水煎。
如前藥服之,寒熱轉大者,知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合病也,宜,桂枝黃芩湯,以和之。
甘草(四錢半),石膏(五錢),知母(五錢),桂枝(二錢),柴胡(一兩二錢),黃芩(四錢半),人參(四錢半),半夏(四錢)
上為粗末,同煎服,服後如外邪已罷,內邪未已,用大柴胡、大承氣等湯下之。
治處暑後冬至前後瘧,其法並於久瘧法求之。
白話文:
桂枝(2錢),黃耆,知母,芍藥,石膏(各半兩):這五味藥物要研磨成粗粉,每次煎煮使用五到七錢的量。
將上述藥物煎煮後服用。如果出現寒熱轉變加重的情況,表示可能出現了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合病的症狀,應使用桂枝黃芩湯來調理。
甘草(4錢半),石膏(5錢),知母(5錢),桂枝(2錢),柴胡(1兩2錢),黃芩(4錢半),人參(4錢半),半夏(4錢):這八味藥物研磨成粗粉後,一同煎煮服用。在服用後,如果外邪已經消除,但內邪尚未清除,可以使用大柴胡、大承氣等湯來進行治療。
此方法適用於處暑後至冬至前後的瘧疾,對於長期患有瘧疾的人,可參考長期療法治療方法。
〔《局方》〕,雙解飲子,治瘧疾,闢瘴氣,神效。
肉豆蔻,草豆蔻(各二個。一個用水和麵裹煨,一個生用),厚朴(二寸,一半用生薑汁浸炙,一半生用),甘草(大者二兩,一半炙,一半生用),生薑(二塊,如棗大一塊,濕紙裹煨,一塊生用)
上各㕮咀。每服分一半,用水一碗,煎至一大盞,去渣,空心溫服。(東垣云:秋暮暑氣衰,病熱瘧,知其寒也。局方用雙解飲子是已,知此方治寒瘧也。)
〔《保》〕治發瘧如前症,是夜發者,,麻黃黃芩湯,主之。
白話文:
【局方】,【雙解飲子】(配方編號: 8181),專治瘧疾,排除瘴氣,效果極佳。
- 肉豆蔻(兩個)、草豆蔻(兩個)。其中一個用水與麵粉包裹後慢火煨煮,另一個則直接生用。
- 厚朴(長二寸,一半浸泡於生薑汁中慢火炙烤,另一半則直接生用)。
- 甘草(選擇大塊者兩兩,一半炙烤,另一半保持生用)。
- 生薑(兩塊,大小約如棗子般,其中一塊用濕紙包裹後慢火煨煮,另一塊則保持生用)
所有材料均需切細碎。每次取一半的份量,加入一碗水,煮沸至約一大杯的濃度,過濾掉藥渣,於空腹時溫服。
【保氏方】,針對類似上述癥狀的瘧疾,尤其是晚上發作的,可使用【麻黃黃芩湯】進行治療。
麻黃(一兩,去節),甘草(炙,三錢),桃仁(三十枚,去皮),黃芩(五錢),桂(二錢半)
上為細末,依前服法。桃仁味苦甘辛,肝者血之海,血受邪則肝氣燥,經所謂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故桃仁散血緩肝,謂邪氣深遠而入血,故夜發,乃陰經有邪,此湯發散血中風寒之劑。
〔世〕桃仁承氣湯,治夜瘧有實熱者。(方見傷寒。)
治先熱後寒者,小柴胡湯。先寒後熱者,小柴胡加桂枝。多熱但熱者,白虎加桂枝湯。多寒但寒者,柴胡桂薑湯。(此以瘧之寒熱多少定治法也。若多寒而但有寒者,其脈或洪實或滑,當作實熱治之。若便用桂枝,誤也。如或多熱而但有熱者,其脈或空虛或微弱,當作虛寒治之。
白話文:
藥材包括:麻黃(一兩,去掉節)、甘草(炙,三錢)、桃仁(三十枚,去除果皮)、黃芩(五錢)、桂(二錢半)。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按照之前的服用方法來服用。
桃仁味道苦、甘、辛,是肝臟血液的儲藏地。如果血液受到邪氣的侵擾,肝氣就會變得乾燥。根據經書所說,肝喜和緩,因此食用甘甜的食物可以緩解肝的急躁。所以桃仁散能夠緩解肝部因邪氣深入而引起的問題,這種情況通常在夜晚發作,因為這是在陰經活動的時間。
世間的桃仁承氣湯,是治療夜晚發作的瘧疾,且有實際熱症的患者。(詳細方子在傷寒療法中可以找到。)
對於先有熱症後有寒症的患者,應使用小柴胡湯;若先是寒症後轉為熱症,則需要在小柴胡湯中加入桂枝。若熱症嚴重,但只有熱症,則使用白虎加桂枝湯;若寒症嚴重,但只有寒症,則使用柴胡桂薑湯。(這些方子的使用基於患者熱與寒的症狀來決定。若只是寒症但沒有其他症狀,脈搏可能顯示出實熱的現象,這時應該按實熱來治療,不能只使用桂枝。反之,若熱症嚴重但只有熱症,脈搏可能顯示出虛寒的現象,這時應該按虛寒來治療。)
若便用白虎湯,亦誤也。所以欲學者必先問其寒熱,或熱多熱少,或寒多寒少,又診脈以參之,百無一失矣。)小柴胡加桂湯,治瘧先寒後熱。(方見傷寒。)小柴胡湯,治瘧先熱後寒。
〔仲〕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便難,,白虎加桂枝湯,主之。(《脈經》云:朝發暮解,暮發朝解。)
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炙),石膏(一斤),粳米(二合),桂(去皮,三兩)
上銼每服五分,水一盞,煎八分,去渣溫服,出汗愈。
柴胡桂薑湯,治瘧寒多微有熱,或寒不熱。(方見傷寒。)
白話文:
使用「白虎湯」可能會出現錯誤,因此學習者必須首先詢問病人的寒熱狀態,是熱症多還是寒症多,或者寒熱並存,再配合脈象進行診斷,這樣可以確保診斷的準確性,不會失誤。
「小柴胡加桂湯」適用於治療瘧疾初期的寒熱交替現象。
「小柴胡湯」則適用於治療瘧疾初期的熱寒交替現象。
「仲溫瘧」的症狀是脈象平和,沒有寒熱感應,只有持續的熱感,同時伴有骨節疼痛和腹瀉,此時應該使用「白虎加桂枝湯」進行治療。「脈經」提到這種情況下,病情會在白天得到緩解,在夜晚再次發作。
配方為: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炙)、石膏一斤、粳米二合、桂(去皮)三兩
每次服用五分量,以一杯水煎至八分,去渣後溫服,直至出汗即表示病情痊癒。
「柴胡桂薑湯」適用於治療瘧疾初期的寒症,可能伴有輕微的熱感,或者是純寒無熱的情況。「傷寒」中可以找到相關的治療方法。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如有健康問題,請尋求專業醫生的意見。
瘧多寒者,名曰牡瘧,蜀漆散主之。
蜀漆(燒去腥),雲母(燒三日夜),龍骨(等分)
上三味,搗為散,未發前以漿水服半錢匕。如溫瘧,加蜀漆一錢,臨發時服一錢匕。
牡蠣湯,治牡瘧。
牡蠣(四兩,炙),麻黃(去節,三兩),甘草(二兩),蜀漆(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黃,去上沫,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二升,溫服一升。若吐,則勿更服。
白話文:
熱帶的瘧疾,通常被稱為「牡瘧」,可以使用「蜀漆散」來治療。
「蜀漆」(經過處理去除腥味後),「雲母」(燒製三晚),「龍骨」(均分成相等份量)
這三種材料,經過研磨後成為粉末,於病發前用「漿水」(一種飲料)服用半錢的份量。如果病情類似溫熱型的瘧疾,則在蜀漆上增加一錢份量,並在病發前服用一錢份量。
「牡蠣湯」,用於治療「牡瘧」。
「牡蠣」(四兩,經過炙烤),「麻黃」(去除節的部分,三兩),「甘草」(二兩),「蜀漆」(三兩)
這四種材料,以八升的水量先煮「蜀漆」和「麻黃」,去除泡沫後得到六升的湯汁,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餘二升的湯汁,並以溫度適中的方式服用一升的份量。如果出現嘔吐的情況,則不需要再次服用。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治瘧病後渴者,亦治勞瘧。
柴胡(八兩),人參,黃芩(各三兩),栝蔞根(四兩),生薑(二兩),大棗(十二枚),甘草(炙,三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一日兩三服。
〔丹〕瘧有風,有暑,有食,有痰。
三日一發者,受病一年。間日一發者,受病半年。一日一發者,受病一月。二日連發住一日者,氣血俱受病。一日間日者,補藥帶表藥,後用截瘧丹截之。在陰分者,用藥徹起陽分,方可用截方。
白話文: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用於治療瘧疾後感到口渴的情況,同時也能治療勞累引起的瘧疾。
柴胡(八兩)、人參、黃芩(各三兩)、栝蔞根(四兩)、生薑(二兩)、大棗(十二枚)、甘草(炙,三兩)
以上七種藥物,用水一斗二升,煮至六升,去除藥渣,再次煎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一天可以服用兩到三次。
【丹】瘧疾可能由風、暑、食或痰引起。
發作週期為三天一次的,代表患病時間為一年。發作週期為兩天一次的,代表患病時間為半年。發作週期為一天一次的,代表患病時間為一個月。發作週期為兩天接續一天的,代表氣血都受到影響。發作週期為一天接續一天的,應使用補益藥物並搭配解表藥,後續使用【截瘧丹】進行治療。如果病情在陰虛階段,應使用藥物調理至陽虛階段後,才能使用截瘧方法進行治療。
常山,草果,檳榔,知母,烏梅,穿山甲(炒),甘草(炙)
用水酒各一大碗,煎至半碗,露一宿,臨發前二時溫服之。如吐則勿服之。
大法,暑風必當發汗。夏月多在風涼處歇,遂閉汗而不泄,因食者,必從飲食將息。瘧而虛者,須先用參、術一二帖,托住其氣,不使下陷,後用他藥治內傷,挾外邪者同法。內必生痰,必以汗解,大棗加柴胡、常山、黃芩。瘧而甚者,發寒熱,頭痛如破,渴而飲水,自汗,可與
白話文:
常用的草藥包括:常山、草果、檳榔、知母、烏梅、穿山甲(需炒製)、甘草(需炙製)。準備一大碗的水和一大碗的酒,混合後煮沸,直到剩餘一半的量。讓藥湯在一夜之間自然冷卻。在臨近發病時間前兩個小時,溫熱後服用。如果出現嘔吐的情況,則不需要再服用此藥湯。
一般來說,暑風症狀必須通過發汗來治療。夏天應多待在涼爽的地方休息,避免閉汗,若是因飲食或作息問題引起的暑風,應從調整飲食和作息開始進行治療。對於體質虛弱的患者,首先需要用參和術等補氣藥物一兩帖,以穩定氣血,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接著再使用其他藥物來治療由內傷和外邪引起的疾病,這類情況的處理方法相同。
對於病情較重的患者,可能伴有發寒熱、頭痛如裂、口渴但又不想喝水、自行出汗等症狀,可以考慮使用以下藥方進行治療。
人參,黃耆,白朮,黃連,黃芩,梔子,川芎,蒼朮,半夏,天花粉,水煎服。
一丈夫瘧,脈弦細,每日近午發,此風寒也。
白朮,柴胡,青皮,半夏,蒼朮(二錢),麻黃,木通(一錢半),桂(一錢),甘草
何氏子年二十歲,瘧間日作,頭痛惡寒為甚。
麻黃(一錢),白朮(五錢),青皮(三錢),木通(七錢),蒼朮(二錢),桂皮(一錢半),半夏(五錢),炙甘草(三錢)
白話文:
人參、黃耆、白朮、黃連、黃芩、梔子、川芎、蒼朮、半夏、天花粉,用水煎煮後服用。
一位男性患了瘧疾,脈象呈現為弦細,每天接近中午時發作,這表明是風寒所引起。
何氏之子,年僅二十歲,他的瘧疾每兩天發作一次,頭痛和畏寒的情況比較嚴重。
對於以上轉譯,請注意: 2. 服用前應確定藥材的正確劑量和用法。 3. 若有任何不適,請立即停止使用並尋求醫療幫助。
小娘患瘧,汗,但未到下體。
白朮(二錢),麻黃,知母(一錢),半夏(一錢半),人參,桂枝(半錢)
分二帖,姜三片,水二盞半,煎至半盞,露星月下一夜,次日早空心熱服。
陳一之子二歲,間日瘧。
麻黃(五分),白朮(二錢),蒼朮(一錢半),陳皮(一錢),半夏(一錢),木通(一錢),甘草(炙些)
何主首二十歲,瘧間兩日作,寒自足起,發時口渴,身痛頭痛,服已有汗。
麻黃(半分),黃耆,白朮(炒),青皮(二錢),芍藥,蒼朮(二錢),木通(一錢),炙甘草(三錢),柴胡(一錢)
白話文:
小娘有瘧疾,發燒出了汗,但汗液沒有流到腳底。
- 白朮(2錢):能補脾胃、燥濕、利尿。
- 麻黃:發汗解表,平喘。
- 知母(1錢):清熱潤燥,滋陰。
- 半夏(1.5錢):化痰止咳,和胃降逆。
- 人參:補氣養血。
- 桂枝(半錢):發汗解表,溫通經脈。
分成兩份藥,每份加入三片薑片,用二盞半水煎煮,煮至半盞,放涼後隔著星星月亮一夜,第二天早晨空腹熱服。
陳一的兒子兩歲,有間歇性瘧疾。
- 麻黃(5分):發汗解表,平喘。
- 白朮(2錢):補脾健胃,利水消腫。
- 蒸熟的蒼朮(1.5錢):除濕,健脾。
- 陳皮(1錢):理氣化痰,和胃。
- 半夏(1錢):化痰止咳,和胃降逆。
- 木通(1錢):利水通淋。
- 炙甘草:調和藥性,補中益氣。
何主首二十歲,每隔兩天就有一次發燒,開始時有冷感從腳開始,發燒時口渴,身體疼痛,頭疼。服藥後出汗。
- 麻黃(半分):發汗解表,平喘。
- 黃耆:補中益氣。
- 白朮(炒):補脾健胃,利水消腫。
- 青皮(2錢):疏肝理氣。
- 芍藥:養血調經,緩急止痛。
- 蒸熟的蒼朮(2錢):除濕,健脾。
- 木通(1錢):利水通淋。
- 炙甘草(3錢):調和藥性,補中益氣。
- 柴胡(1錢):疏肝解鬱,和胃。
王舅瘧,左弦甚,右略澀,將退時有汗。
人參(一兩),半夏(一兩),白朮,柴胡(各六錢),蒼朮,青皮(各五錢),木通(一兩),甘草(些)
分五帖,煎服三之一,去渣,入薑汁半杯,露一夜,次早溫服之。
王孺人舊患瘧疾,因勞心力又發,今骨節疼痛,噁心食少,與此方。
人參(五錢),白朮(一兩半),蒼朮(一兩),陳皮(一兩),川芎,當歸,木通(各七錢),甘草(一錢)
分六帖,姜三片。
馮官人發瘧,脈弦有汗。
人參(五錢),黃耆,黃連,白朮(各三錢),芍藥(半兩),茯苓(三錢),黃芩(三分)
白話文:
王舅有瘧疾,左邊脈象強烈,右邊稍微緩慢,病情要好轉時會出冷汗。
配方:人參(一兩),半夏(一兩),白朮,柴胡(各六錢),蒼朮,青皮(各五錢),木通(一兩),甘草(少量)。分成五份,煎煮後服用三分之一,去渣,加入半杯薑汁,放置一夜,第二天早上溫熱後服用。
王孺人之前就有瘧疾,因勞累導致病情再次發作,現有骨節疼痛,噁心食慾減少,給予此方。
配方:人參(五錢),白朮(一兩半),蒼朮(一兩),陳皮(一兩),川芎,當歸(用量未詳細列出),木通(各七錢),甘草(一錢)。分成六份,加入三片薑。
馮官人發作瘧疾,脈象呈現為弦脈,並伴有出汗。
配方:人參(五錢),黃耆,黃連,白朮(各三錢),芍藥(半兩),茯苓(三錢),黃芩(三分)。
作五帖,水煎服。
盧兄瘧后辛苦再發,脈大洪而浮,此血傷也,宜補之。
人參(半錢),白朮(一錢),黃芩(四錢),甘草(四錢),白芍(一錢),黃連(三錢),生地黃,茯苓,歸尾(各五分)
作一帖熱飲,仍灸大椎穴五壯。
一婦人五十餘歲,形實,喜作勞,性急味厚,喜火食。夏卻患惡寒發熱,更作無休時,衣被雖厚,常凜然,兩脈皆澀。予作雜合邪治之,遂以四物湯加陳皮,以人參、白朮為君,生甘草、黃柏為佐,多入薑汁,吞通神丸三十丸,回金、抑青各二十丸,阿魏十丸。煎三帖而得睡,第五帖而身和,第七帖通身微汗,諸症皆去。
白話文:
作五帖藥,用水煎煮後服用。
盧兄發瘧病後感到疲憊,脈搏大且浮動,這是因為血氣受損,應該補血。
用的藥材有:人參半錢、白朮一錢、黃芩四錢、甘草四錢、白芍一錢、黃連三錢、生地黃、茯苓、歸尾各五分。
做成一帖熱飲,並灸大椎穴五壯。
有一名五十多歲的婦女,體態壯碩,喜歡勞作,性情急躁,偏愛熱食。夏季卻出現畏寒發熱的情況,而且持續不退,即使穿著厚重的衣服,還是感到寒冷,兩脈都呈澀狀。我用綜合邪氣的方子治療,以四物湯加上陳皮,用人參、白朮作為主藥,生甘草、黃柏作為輔助藥,加入大量的薑汁,吞下通神丸三十顆,回金丸和抑青丸各二十顆,阿魏十顆。煎煮三帖後,她開始能入睡,第五帖後身體舒適,第七帖後全身微微出汗,各種症狀都消失了。
〔《局方》〕,人參養胃湯
草果,茯苓,人參(去蘆。各半兩),甘草(炙,七錢),橘紅(七錢半),厚朴(去皮,薑製),蒼朮(湯洗,炒),半夏(湯洗。各一兩),藿香葉(洗去土)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七片,烏梅一個,煎至七分,去渣熱服。(脈弱無力或寒多者,加乾薑、附子。如脈洪有力熱多者,加黃芩、黃連、柴胡。)
上樸、蒼、藿香發散也,半、果、茯、橘劫痰也。人參用之,惟虛人最宜。
白話文:
《局方》中的人參養胃湯配方如下:
材料:
- 草果:半兩
- 茯苓:半兩
- 人參(去除蘆葦部分):半兩
- 甘草(炙烤):七錢
- 橘紅:七錢半
- 厚朴(去除外皮,薑汁醃製):一兩
- 蒼朮(用溫水洗淨,再炒):一兩
- 半夏(用溫水洗淨):一兩
- 藿香葉(洗淨泥土):一兩
使用方法: 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盞半,加入七片薑和一個烏梅,煮至剩餘七分,然後濾除藥渣,趁熱飲用。
對於脈搏微弱、氣力不足或者寒氣多的人,可以添加乾薑、附子。如果脈搏強壯、有熱氣多的人,則可以加入黃芩、黃連、柴胡。
這份方子中的厚朴、蒼朮、藿香具有發散作用,而半夏、草果、茯苓、橘紅則能幫助祛痰。人參用在這個方子中,特別適合虛弱的人使用。
〔丹〕,絕瘧青蒿丸
青蒿,冬瓜皮,官桂,馬鞭草(各二兩)
上藥焙乾為末,糊為丸,如胡椒大。每一兩分四服,於戌時前一時服盡。
治瘧方。百草霜、黃丹等分,細研,每服二錢匕,於發日虛心水調服,不止,連兩服,愈。
治瘧用蒜,不拘多少,研極爛,以黃丹少許聚為度,丸如雞頭大,候乾。每服一丸,新汲水下,面東服至妙。
白話文:
【丹】,絕瘧【青蒿丸】
【青蒿】,【冬瓜皮】,官桂,【馬鞭草】(各二兩)
以上藥物烘焙乾燥後研磨成粉末,再用糯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如同【胡椒】。每次服用量為一兩,共分成四份,在戌時前一個小時內全部服完。
這是一個治療瘧疾的方子。【百草霜】和【黃丹】等量分開,細細研磨,每次服用量為二錢匕,於癢發日空腹時用水調服,如果未見好轉,可連續服用兩次,直至痊癒。
治療瘧疾時使用大蒜,數量不限,研磨到極為細膩,加入少量【黃丹】,做成丸子,大小如同【雞頭】,待乾後。每次服用一丸,用新汲的清水吞下,面向東方服下,效果更佳。
〔垣〕治瘧疾。
大蒜(一顆,分開片)
上一片,內入巴豆肉一粒,輕紙裹煨熟,去巴豆,研入黃丹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先發寒,用桃枝七寸東向者,煎湯,發日五更面北服。如發熱,用冷水送下。未全好,次發又可進一服,除根。
上黃丹劫痰例輕劑也。
〔《易簡》〕,七寶湯
常山,陳皮,青皮,檳榔,草果,甘草(炙),厚朴(等分)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酒各一盞,煎六分,當發日侵晨服之。此服有常山,必須吐而愈。或當日大作,俗謂鬥藥是也。虛怯人及脾胃寒者不宜服。
白話文:
【垣】治療瘧疾。
大蒜(一顆,切片)
取一片大蒜,裡面放入一粒巴豆仁,用輕薄的紙包裹後烤至熟透,去除巴豆,再與黃丹研磨混合成丸,大小如雞頭。每次服用一丸。在發寒之前,使用長度為七寸、東向的桃枝煎湯,於發寒日的五更時分面向北方服用。若出現發熱,則使用冷水送下。若病情尚未完全痊癒,下次發作時可以再服用一次,直到根除。
上黃丹具有消痰的特性,這是一個輕量級的療法。
【《易簡》】,七寶湯
常山,陳皮,青皮,檳榔,草果,甘草(炙),厚朴(等分)
以上材料切碎,每服半兩,用水和酒各一杯,煎至六分,於發病當日的清晨服用。此方含有常山,必須要產生嘔吐才能痊癒。或者在當天大量作功,俗稱為「鬥藥」。體質虛弱的人以及脾胃寒涼的人不宜服用。
上此劫痰例重劑也,虛人慎之,或補後用之。
〔《局方》〕,克效飲子
龍腦,麝香,定粉(各研,半兩),荷葉(焙),綠豆末,甘草(炙。各五兩),硃砂(二兩,研丸),信(醋炙,二錢半),金箔(二十五片,為衣)
上為末,煉蜜搜和,每兩作二十丸,無名異為衣。每服一二丸,溫水磨。連日發者,未發前服之。間日者,不發夜服之。隔數日發者,前一日夜服之。
白話文:
這是一個古籍中的藥方,適合治痰多的症狀,但對於體質虛弱的人來說,使用時要特別小心,可能需要在補益身體後再使用。
藥方名稱為「克效飲子」,來自《局方》。
所需材料如下:
- 龍腦(研磨,半兩)
- 麝香(研磨,半兩)
- 定粉(研磨,半兩)
- 荷葉(焙乾,五兩)
- 綠豆(研磨,五兩)
- 甘草(炙烤,五兩)
- 紅硃砂(研磨,二兩,做成丸子)
- 信(醋炙,二錢半)
- 金箔(二十五片,做為包衣)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與煉製的蜂蜜混合,做成每兩份為二十個丸子的大小,用無名異做為包衣。每次服用一到兩個丸子,用水磨服。如果病症持續多天,應在發病前服用;若病症每隔一天發作一次,則在不發病的夜晚服用;如果病症每隔幾天才發作,則應在發病前一天的夜晚服用。
〔河〕,辟邪丹,治嵐瘴鬼瘧,並日頻日。
綠豆,雄黑豆(各四十九粒),信(半錢,另研),黃丹(一錢),硃砂(二錢)
上為末,同入乳缽內,滴水為丸。分作三十粒,每服一粒,用東南桃心取七枚,研汁,井花水早晨日欲出不出時,向日吞之。
上信砒劫痰,為至峻之劑,虛人切忌之。
運氣,瘧疾有二:
一曰火熱。經云:歲火太過,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瘧少氣。又云:火太過曰赫羲,其病笑瘧狂妄。又云:火鬱之發,民病溫瘧。又云:少陽司天,火淫所勝,民病發熱惡寒而瘧。又云:少陽之復,發而為瘧。又云:少陽司天之政,民病寒熱瘧。治以寒劑是也。
白話文:
【河】,闢邪丹,治療嵐瘴鬼瘧,並日頻日。
綠豆、雄[黑豆](各四十九粒)、信(半錢,單獨研磨)、黃丹(一錢)、硃砂(二錢)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一同放入乳鉢中,加入水製成藥丸。分成三十粒,每次服用一粒,用東南方向的桃心果實取出七個,研磨成果漿,然後加入井花水,在早晨日出前的時間,面向陽光吞下藥丸。
其中,信砒是消痰的重要成分,此藥效非常強烈,虛弱的人應該避免使用。
對於瘧疾,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熱性。經典中提到:如果火氣過盛,炎熱的暑氣流行,金屬和肺部受到邪氣的影響,人民會患上瘧疾和氣喘。又提到:火氣過盛稱為赫羲,這種病症會表現為熱性的瘧疾和狂妄行為。再提到:火氣鬱積會導致人民患上溫熱型的瘧疾。又提到:少陽在天位時,火氣勝出,人民會表現出發熱和畏寒的瘧疾。又提到:少陽在回歸時,會出現瘧疾。又提到:少陽在天位時的政令,人民會患上寒熱型的瘧疾。因此,治療方法應該使用冷涼的藥物。
二曰寒濕。經云:陽明司天,為四之氣,病瘧,寒之候是也。
〔河〕,斷瘧如聖散
砒(一錢),蜘蛛(大者,三個),雄黑豆(四十九粒)
上為末,滴水為丸,如雞頭大。如來日發,於今晚夜北斗下先獻過,次早以紙裹,於耳內札一丸,立愈如神。一粒可救二人。
〔《素》〕帝曰:夫經言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為有餘,寒為不足。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及其熱,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願聞其說。岐伯曰:經言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王注曰:渾渾謂脈無端緒。
白話文:
二曰寒濕。經雲:陽明司天,為四之氣,病瘧,寒之候是也。
這是關於寒濕的問題。經典提到,當陽明經氣運行在天空,成為四季之一的氣候時,就會導致瘧疾的發生,這就是寒氣的表現。
【河】,斷瘧【如聖散】
砒石(一錢),【蜘蛛】(大者,三個),雄黑豆(四十九粒)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滴水做成丸狀,大小如同雞頭。如果預測到癢發的日子,可以在今晚的北斗星下先進行獻祭,第二天早上用紙包裹,放入耳朵裡一顆,立刻就能痊癒,如同神跡。一顆藥丸可以救兩人。
【《素》】帝問:經典說,有餘的東西就排出它,不足的東西就補充它,現在熱病是過剩的,寒病是不足的。瘧疾的寒症,無論是湯水還是熱火都無法使其溫暖,等到熱症出現,冰水也無法使它降低,這些都是有餘和不足的例子。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好的醫生都無法控制,必須等到它自然減弱後才能針灸治療,這是為什麼呢?請聽我解釋。岐伯答:經典說,不要在高燒時針灸,不要在脈搏混沌不明時針灸。(王注說,混沌不明指的是脈搏沒有清晰的起點和終點。)
)無刺漉漉之汗,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瘧之始發也,陽氣並於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並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夫瘧氣者,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復至,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不可當也。
故經言曰:方其盛時必毀,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夫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也。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其往而未得並者也。(瘧論)凡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治,過之則失時也。
白話文:
在沒有發汗的情況下,如果病症逆轉,那麼我們還無法進行治療。當瘧疾剛開始發作時,體內的陽氣會被陰氣包圍,這時體內陽氣虛弱,陰氣旺盛,外部沒有足夠的氣力,所以會先感到寒冷。陰氣逆轉到極點時,重新出現的陽氣會和陰氣一起在外表,導致陰氣虛弱,陽氣實在,因此會先感到熱和口渴。瘧疾的氣體,當它與陽氣相混合時,陽氣就會勝出;當它與陰氣相混合時,陰氣就會勝出。陰氣勝出時會感到寒冷,陽氣勝出時會感到熱。瘧疾是由風寒氣候引起的,病情一旦達到極點,就會反覆出現,發作時就像火熱的熱浪,像風雨來臨時無法抵擋一樣。
古書上說:當病情最嚴重的時候,一定會有所破壞,趁著病情減弱的時候,事情就會變得非常興旺,這就是說的道理。在瘧疾尚未發作時,陰氣尚未包圍陽氣,陽氣也尚未包圍陰氣,如果能及時調理,就能使真氣得到安穩,邪氣才能被消除。這樣,即使高明的醫生也難以治療已經發作的瘧疾,因為這是因為氣流的逆轉所致。黃帝問道:如何對付呢?該在什麼時候開始治療?岐伯回答:當瘧疾即將發作,陰陽即將轉移時,通常會從四肢開始。陽氣已經受損,陰氣跟隨其後,所以要提前在可能的發作時間緊密封鎖患處,阻止邪氣進入,並讓陰氣不能逸出。在孫絡(指細小的血管)中找到腫脹、堅硬且有血液的地方,都需要進行治療,這是為了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對於所有治療瘧疾的病例,應該在發作前一個小時進行治療,過了這個時間就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瘧發身方熱,刺跗上動脈,開其空,出其血,立寒。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足陽明太陰。(亦謂出血當隨井俞而刺之。)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中針傍五胠俞各一,適肥瘦出其血也。(王注云:背俞謂大杼。五胠俞,噫嘻也。胠,去魚反。)瘧脈小實,急灸脛少陰,刺指井。
(脛少陰,復溜穴,指井至陰穴也)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刺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出血。(王注云:頭上謂上星、百會,兩額謂懸顱,兩眉間謂攢竹等穴。
)先項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陰陽明十指間。先足脛痠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間出血。風瘧,瘧發則汗出惡風,刺三陽經背俞之血者。胻痠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胻髓病,以鑱針針絕骨,出血立已。身體小痛,刺至陰,諸陰之井,無出血,間日一刺。
瘧不渴,間日而作,刺足太陽。渴而間日作,刺足少陽。(《靈樞》經云:瘧不渴,間日而作,刺足陽明。渴日作,刺手陽明。)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刺。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暍暍然,熱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金門穴《黃帝中誥圖經》云:委中主之。
白話文:
-
首先,如果出現項背部位疼痛的情況,應當先進行針灸治療;若腰脊部位疼痛,則應先針對腰脊的特定穴位進行出血療法;若是手臂疼痛,則應首先對手少陰、陽明兩脈在手指間的穴位進行針灸;如果腳脛部位感到痠痛,且按壓無法緩解,這可能是胻髓病的表現,應使用專用的鑱針在足部特定骨頭位置進行針灸,直到出血停止。
-
若風濕性或瘧疾發作時伴有出汗怕風的症狀,應針灸三陽經背部的穴位並使血液流出。若腳踝部位疼痛嚴重,按壓時感覺不舒適,被稱為胻髓病,應使用鑱針於足部特定骨頭位置進行針灸,直到出血停止。全身若有輕微疼痛,可針灸至陰穴,以及各條經絡的井穴,但不需要出血,每隔一天針灸一次。
-
若瘧疾發作時沒有口渴感,且每兩天發作一次,應針灸足太陽經。若有口渴感,且每兩天發作一次,則應針灸足少陽經。根據《靈樞》經文記載,若非口渴的瘧疾每兩天發作一次,應針灸足陽明經;若口渴的瘧疾,應針灸手陽明經。
-
風濕性瘧疾若發作時不流汗,需要進行59次針灸。若由足太陽經引起的瘧疾,會導致腰部及頭部沈重,背部發冷後逐漸升熱,呈現持續的高熱,熱退後流汗不易停止,應針灸特定的穴位使其出血。金門穴《黃帝中誥圖經》提到,委中穴是主要的治療穴位。
海藏:羌活加生地黃、小柴胡加桂湯。)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俠谿穴。海小柴胡湯。)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跗上。(衝陽穴。
)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之。(待病衰即取之井俞及公孫。海小建中湯、異功散。)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海小柴胡加半夏湯。陽明病見少陰中是賊邪,故難已。
白話文:
海藏的藥方為羌活加上生地黃和小柴胡加桂湯。對應足少陽的瘧疾,會使人感到疲憊但精神不佳,寒熱感不太強烈,且害怕見人,見人時會感到心神不安,熱病時出汗特別多,需針灸足少陽的俠谿穴,使用小柴胡湯。
對於足陽明的瘧疾,患者會先有寒意,寒意持續很久後才轉為熱病,熱退後會大量出汗,喜歡在陽光或火光下感覺舒適,需在足陽明的跗上進行針灸,選擇衝陽穴。
足太陰的瘧疾,會讓人感到不愉快,喜好長嘆,沒有食慾,經常有寒熱和出汗現象,病發時容易嘔吐,嘔吐後病情減輕,需要在病勢減輕後治療,使用海的小建中湯和異功散。
足少陰的瘧疾,會引起嘔吐,且寒熱交替出現,熱多寒少,想關閉門窗獨自一人,這種病狀難以痊癒。對於足少陰的瘧疾,可以使用海的小柴胡加半夏湯。若見到足少陰的病狀出現於足陽明,表示是外邪入侵,因此難以痊癒。
)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陰。(太衝穴。海四物加柴胡、苦楝、附子湯。)肺瘧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列缺、合谷。)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陰。
(神門。)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中封。)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商丘。)腎瘧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眴眴然,手足寒,刺太陽少陰。(大鐘主之。)胃瘧者,令人且病善飢而不能食,食而肢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
白話文:
足厥陰之瘧症,會讓人感到腰痛,下腹部脹滿,尿頻但尿量不多,並非真正的尿路阻塞,會有頻尿的感覺和恐懼,氣息短促,腹部有悶悶的不適感,治療方式為針刺足厥陰經的太衝穴。藥方則是四物湯加上柴胡、苦楝、附子湯。
肺部的瘧症會使人感到心寒,寒熱交替,熱時容易驚悸,感覺像是看到什麼東西,治療方式為針刺手太陰陽明的列缺、合谷穴。
心部的瘧症會讓人感到心煩,非常想喝水,但又有多種寒症,不太發燒,治療方式為針刺手少陰的神門穴。
肝部的瘧症會使人面色蒼白,嘆息不斷,狀態像死了一樣,治療方式為針刺足厥陰經的中封穴。
脾部的瘧症會讓人感到寒冷,腹部疼痛,熱時腸道內會有咕嚕聲,發汗後會好些,治療方式為針刺足太陰的商丘穴。
腎部的瘧症會讓人全身發冷,腰脊疼痛,大便困難,眼睛發花,四肢發冷,治療方式為針刺太陽少陰的大鐘穴。
胃部的瘧症會讓人感到餓卻吃不下,吃了後身體浮腫,腹部膨脹,治療方式為針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
(厲兌、解谿、三里主之。)瘧寒熱甚,寒熱厥,取手陽明。瘧寒少熱多,取足少陽。瘧而赤目䀮䀮,心痛,取手陽明少陽。瘧腰背痛,不渴,取足太陽。(俱刺瘧篇)
〔《甲》〕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瘧振寒,熱盛狂言,天樞主之。瘧盛熱,列缺主之。瘧寒厥及熱厥,煩心善噦,心滿而汗出,刺少商出血,立已。熱瘧口乾,商陽主之。瘧寒甚欲嘔沫,陽谿主之。風瘧汗不出,偏歷主之。瘧多寒少熱,大鐘主之。瘧咳逆心悶不得臥,嘔甚,熱多寒少,欲閉戶而處,寒厥足熱,太谿主之。
瘧瘛瘲驚,股膝重,胻轉筋,頭眩痛,解谿主之。瘧日西發,臨泣主之。瘧多汗,腰痛不能俯仰,目如脫,項如拔,崑崙主之。瘧不渴,間日作,崑崙主之。
白話文:
- 患者若出現嚴重發燒與寒熱交織的情況,應刺激手陽明大腸經和足少陽膽經的穴位。
- 若發燒較輕,但寒氣較重,應選用足少陽膽經的穴位進行治療。
- 若出現眼睛紅腫,心痛的症狀,應同時刺激手陽明大腸經與足少陽膽經的穴位。
- 若患者出現腰背疼痛,且無口渴感,應選擇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進行治療。
- 有時,治療瘧疾還需針對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穴位,如神庭、百會、天樞、列缺、少商、商陽、陽溪、大鐘、少商、太溪等。
- 瘧疾引起的抽搐、驚嚇、腳腿沈重、小腿肌肉抽筋、頭痛等症狀,應選用解谿穴進行治療。
- 若瘧疾在下午發作,應選用臨泣穴。
- 若患者多汗、腰痛難以彎腰,眼睛恍惚、脖子僵硬,應選用崑崙穴。
- 若瘧疾不渴、每隔一天發作一次,也應選用崑崙穴進行治療。
請注意,以上內容是對古中醫理論的簡單轉述,並不代表具體的醫療建議或診斷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應由專業的中醫師進行評估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