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三·傷寒部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三·傷寒部 (8)

1. 溫病

(溫病者,春月之溫,病而不熱也)

〔田〕春日溫病,未滿三日,先用惺惺散二服。後四五日不解,煩渴嘔,用白朮散。如自汗口燥,用制白虎湯。至六七日,大便燥結,用四順飲子下,心腹大實大滿,牛黃通膈丸下。初覺之時,疑是瘡疹,只用葛根升麻湯解肌。

白話文:

溫病的治療

溫病,指的是春季的溫病,病發時不發熱。

治療方法:

  • 春日溫病,發病不到三天,先服用惺惺散兩劑。
  • 如果四五天後病情未解,伴隨煩渴嘔吐,則服用白朮散
  • 若患者出現自汗口燥的症狀,則服用制白虎湯
  • 到第六七天時,如果大便乾結,則服用四順飲子通便。
  • 若患者心腹脹滿,則服用牛黃通膈丸通氣。
  • 剛開始發病時,如果懷疑是瘡疹,則服用葛根升麻湯解表。

2. 傷寒拾遺

治中風自汗,用桂枝;治傷寒無汗,用麻黃。此仲景表散之法,百世不易者也。若元氣暴虧者,以參、耆與桂枝、麻黃等藥表散,此丹溪補仲景之法,亦百世不易者也。至於韓祗和戒桂枝而以中風傷寒通作一法治之者,此當時之權變,非百世之常行也。王海藏云:仲景用桂枝,當漢之末也,韓祗和戒桂枝,當宋之隆也,時世之異,不可不知。

今編祗和之法於篇末,以廣後學之見云。

白話文:

中風伴隨出汗,可用桂枝治療;傷寒沒有出汗,則用麻黃。這是仲景表散之法,歷經百年依然有效。如果元氣大損,可以用人參、黃耆與桂枝、麻黃等藥物表散,這是丹溪補仲景之法,也同樣歷久彌新。至於韓祗和主張不用桂枝,而將中風傷寒統一起來治療,這是當時的權宜之計,並非可以一直沿用。王海藏說:仲景用桂枝,是在漢朝末年;韓祗和戒用桂枝,是在宋朝鼎盛時期,時代不同,不可不察。

因此,將韓祗和的治療方法列於篇末,以擴展後學者的視野。

3. 韓氏和解因時法

傷寒病有可汗者,論中但統言其可汗症及可汗脈。或云脈浮而數,或云脈浮緊,或云脈浮無汗而喘,或云脈浮為在表,今略舉數條,後人但憑其脈之大概,並不分脈浮有陰陽虛盛之理,又不知有可汗不可汗之症,誤投發表藥,則多變成陽毒之患矣。今舉病人有汗惡風、無汗惡寒分二等,及據立春以後,立秋以前,氣候輕重,各立方治之,庶學者易為開悟耳。

病人二三月以前,兩手脈浮數或緩或緊,按之差軟,寸關尺若力齊等,其力不甚大、不甚小者,亦未可便投解表藥,此是見里證未見表脈也。宜候寸脈力小如關尺,即可投解表藥。大抵治傷寒病,見證不見脈,未可投藥;見脈未見證,雖少投藥亦無害也。凡治雜病,以症為先,脈為後;治傷寒病,以脈為先,證為後。

白話文:

傷寒病有發汗的,論述中只總括地提及可以發汗的症狀和脈象。有人說脈浮而數,有人說脈浮緊,有人說脈浮無汗而喘,有人說脈浮是表證。現在簡要列舉幾點,後人只憑藉脈象的大致情況,不分脈浮有陰陽虛盛的道理,也不清楚是否有可汗不可汗的症狀,誤用發散解表藥,就會容易變成陽毒的病症。現在將病人有汗惡風、無汗惡寒分為兩種情況,並根據立春以後,立秋以前,氣候輕重,分別制定方劑治療,希望學習者更容易理解。

病人二三月以前,兩手脈浮數或緩或緊,按壓時略微軟弱,寸關尺脈力大致相等,脈力不太強也不太弱,也不應該馬上使用解表藥,這是看到裡證,還沒看到表脈。應該等到寸脈力減弱,如同關尺脈力時,才能使用解表藥。總之,治療傷寒病,看到症狀沒看到脈象,不能用藥;看到脈象沒看到症狀,即使少用藥也沒有害處。凡是治療雜病,以症狀為先,脈象為後;治療傷寒病,以脈象為先,症狀為後。

病人兩手脈浮數而緊,名曰傷寒。若關前寸脈力小,關後尺脈力大,雖不惡風,不自汗出,此乃陰氣已盛,先見於脈也。若不投藥和之,後必惡風及自汗出。若立春以後,至清明以前,宜調脈湯主之。清明以後至芒種以前,宜葛根柴胡湯主之。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宜人參桔梗湯主之。

調脈湯

葛根(一兩),防風,前胡(去苗,三分),甘草(炙,半兩),

白話文:

病人脈象浮而數且緊,這是傷寒的表現。如果寸關尺三部脈象中,寸脈力量較小,尺脈力量較大,即使病人不惡風也不自汗,這是陰氣已經旺盛的徵兆,先從脈象上表現出來。如果不及时用藥調和,之後必然會出現惡風和自汗的症状。如果是在立春以后到清明以前,應該用調脈湯治疗。清明以后到芒種以前,應該用葛根柴胡湯治疗。芒種以后到立秋以前,應該用人參桔梗湯治疗。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一塊如小指大,劈破,煎至七分,去渣溫服。如寸脈依前力小,加棗三個同煎。

葛根柴胡湯

葛根(一兩半),柴胡(去蘆,一兩),芍藥,桔梗,甘草(炙。各三分),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二片,煎至七分,去渣熱服。如寸脈依前力小,加蔥白三寸,同煎服。

人參桔梗湯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用一杯水,加入一塊小指大小的生薑,切開,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溫溫地喝下。如果寸脈仍然微弱,可以加三個紅棗一起煎煮。

葛根一兩半,柴胡去蘆一兩,芍藥、桔梗各三分,甘草炙過,各三分。

將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兩錢,用一杯水,加入兩片生薑,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趁熱喝下。如果寸脈仍然微弱,可以加三寸蔥白一起煎煮。

人參,桔梗(各三分),麻黃(去節,一兩),石膏(三兩),甘草(炙,三分)

上每服二錢,水一盞,荊芥五穗,煎至七分,去渣熱服。如寸脈依前力小,加麻黃二分,去節,同煎服。

病人兩手脈浮數而緩,名曰中風。若寸脈力小,尺脈力大,雖不惡風,不自汗,此乃陰氣已盛,先見於脈,若不投藥和之,後必惡風自汗出。若立春以後,清明以前,宜薄荷湯主之。清明以後,芒種以前,宜防風湯主之。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宜香芎湯主之。

白話文:

人參、桔梗各三分,麻黃(去節)一兩,石膏三兩,甘草(炙)三分,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加入五穗荊芥,煎煮至七分,去渣趁熱服用。如果寸脈依然微弱,可以再加麻黃二分,去節,一同煎服。

病人兩手脈象浮數而緩慢,稱為中風。如果寸脈微弱,尺脈有力,即使不畏風寒,也不出汗,這是陰氣過盛,先在脈象上顯現,如果不及时用藥调理,之后必會出現畏風自汗的症状。如果是在立春之後,清明之前,可以用薄荷湯治療;清明之後,芒種之前,可以用防風湯治療;芒種之後,到立秋之前,可以用香芎湯治療。

薄荷湯

薄荷(一兩),葛根(半兩),人參(二分),甘草(炙,半兩),防風(去蘆,一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熱服。如三五服寸脈力尚小,加薄荷二分同煎。

防風湯

防風(去蘆,一兩),桔梗(三錢),甘草(半兩,炙),旋覆花(半兩),厚朴(三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二盞,姜一塊,同煎熱服。如三五服寸脈力尚小,加荊芥五七穗同煎。

香芎湯

白話文:

薄荷湯用一兩薄荷、半兩葛根、二分人參、半兩炙甘草、一兩去蘆防風,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煎至七分,去渣後趁熱服用。如果服用三到五次後,脈搏仍然微弱,可以再加入二分薄荷一同煎服。

防風湯用一兩去蘆防風、三錢桔梗、半兩炙甘草、半兩旋覆花、三分厚朴,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兩碗水,加一塊薑,一同煎煮後趁熱服用。如果服用三到五次後,脈搏仍然微弱,可以再加入五到七穗荊芥一同煎服。

香芎湯則需另行查閱。

川芎(一分),石膏(二兩),升麻(三兩),甘草(炙,半兩),厚朴(制,半兩),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二盞,煎七分,溫服。如三五服後,寸脈力尚小,加細辛二分同煎。

前二段文,將中風、傷寒各立法者何?蓋謂病人始得病三日以前,或因中風脈緩,或因傷寒脈緊,然脈雖先見而症猶未見,尚可以藥解之,故立方耳。

病人兩手脈浮數,或緊緩,寸脈短,反力小於關尺脈者,此名陰盛陽虛也。若自汗出,惡風,是邪氣在表,陰氣有餘也。《素問》云: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即可投消陰助陽表劑以治之。若立春以後,清明以前,宜六物麻黃湯主之。清明以後,芒種以前,宜七物柴胡湯主之。芒種以後,立秋以前,宜發表湯主之。

白話文:

川芎一錢、石膏二兩、升麻三兩、甘草(炙)半兩、厚朴(制)半兩,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每次服用二錢,用水兩盞煎煮至七分,溫熱服用。如果服用三到五次後,寸脈力量仍然很小,可以加入細辛二錢一同煎煮。

這兩種處方分別針對中風和傷寒的不同症狀。病人發病三日以前,可能是中風導致脈搏緩慢,也可能是傷寒導致脈搏緊促。雖然脈象先出現,但症狀還沒有明顯表現,仍然可以使用藥物來調理,因此才設立這些處方。

病人兩手脈搏浮數,或者緊緩,寸脈短,反作用力小於關尺脈,這叫做陰盛陽虛。如果病人自汗出,怕風,說明邪氣在表,陰氣有餘。《素問》說:陰氣有餘,就會多汗、身體發寒。可以服用消陰助陽表劑來治療。如果在立春以後、清明以前,可以用六物麻黃湯;清明以後、芒種以前,可以用七物柴胡湯;芒種以後、立秋以前,可以用發表湯。

六物麻黃

麻黃(去節,一兩),葛根(七錢半),人參(五錢),甘草(炙,五錢),蒼朮(七錢半),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棗二枚,煎七分,熱服。如三五服後汗未止,惡風者,加荊芥三分。三五服後不惡風猶汗者,加丁香皮半兩。(一方又加荊芥七錢。)

七物柴胡湯

柴胡(二兩),蒼朮,荊芥,麻黃(各一兩),甘草(炙,七錢),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一塊,棗二枚,同煎七分,熱服。如三五服後汗未止,惡風者,入蔥白三寸。如三五服後汗未止者,加當歸一兩,同煎。

白話文:

六物麻黃湯

麻黃(去除節,一兩),葛根(七錢半),人參(五錢),甘草(炙,五錢),蒼朮(七錢半),

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加入兩枚大棗,煎煮至七分,趁熱服用。若服用三至五次後汗仍然止不住,並且感到惡風者,可加荊芥三分。若服用三至五次後不惡風但仍出汗,可加丁香皮半兩。(另有一方加荊芥七錢。)

七物柴胡湯

柴胡(二兩),蒼朮,荊芥,麻黃(各一兩),甘草(炙,七錢),

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加入一塊薑、兩枚大棗,一同煎煮至七分,趁熱服用。若服用三至五次後汗仍然止不住,感到惡風者,加入蔥白三寸。若服用三至五次後汗仍然止不住,可加當歸一兩,一同煎煮。

發表湯

麻黃(去節,一兩),蒼朮(二兩),人參,當歸(各半兩),甘草(炙,三分),丁香皮(三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入姜一塊,棗三枚,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如三五服汗未止猶惡風者,加桂枝三分。如汗未止,更加細辛半兩,以汗止為度。

病人脈浮數,或緊,或緩,其脈上出魚際,寸脈大於關尺者,此名陽盛陰虛也。若發冒悶、口燥咽乾者,乃是邪氣在表,陽氣獨有餘也。《素問》曰: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是也。可投消陽助陰藥以解表。若立春後,至清明以前,宜人參湯主之。清明以後,至芒種以前,宜前胡湯主之。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宜石膏湯主之。

白話文:

發表湯

麻黃(去除節,一兩),蒼朮(二兩),人參,當歸(各半兩),甘草(炙,三分),丁香皮(三分)。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水一盞(約 200 毫升),加入薑一塊,紅棗三枚,一同煎煮至藥液剩下七分,去除藥渣後趁熱服用。若服用三到五次後,汗液尚未止住,仍然怕風者,可加桂枝三分。若汗液仍未止住,可再加細辛半兩,以汗液止住為度。

病人脈象浮而數,或緊或緩,脈絡突出於魚際(食指與拇指之間),寸脈(手腕橈側)較關脈(手腕尺側)和尺脈(手腕尺側)強盛,此稱為陽盛陰虛。若出現頭昏腦悶、口乾舌燥者,是邪氣在表,陽氣過盛之故。《素問》中記載:「陽氣有餘,則身熱無汗」。因此,可用消陽助陰的藥物來解表。

若立春後至清明以前,宜服用人參湯。清明以後至芒種以前,宜服用前胡湯。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宜服用石膏湯。

人參湯

人參(半兩),芍藥(三分),石膏(二兩),柴胡,甘草(炙,三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一塊,煎七分,熱服。如三五服後熱不解者,入豉三十粒,同煎服。

前胡湯方缺,宜尋祗和方補之。(《傷寒便覽》有,前胡湯方,,用石膏一兩,前胡半兩,竹茹、黃芩、知母、山梔、大青各三兩,薑、蔥煎服,疑即是此。)

石膏湯

石膏(三兩),芍藥(一兩),升麻(三分),黃芩(三分),柴胡(一兩),甘草(炙,三分),

白話文:

人參半兩、芍藥三分、石膏二兩、柴胡、甘草(炙,三分),將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加入一塊薑,煎煮七分,趁熱服用。如果服用三到五次後,發熱症狀仍未消退,可以加入三十粒豉,一起煎煮服用。

石膏三兩、芍藥一兩、升麻三分、黃芩三分、柴胡一兩、甘草(炙,三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豆一合,煎八分,熱服。如三五服後熱未解者,加知母一兩;又未解,加大黃一兩。

病人兩手脈浮數或緊或緩,三部俱有力,無汗惡風者,此是陰陽氣俱有餘。《素問》曰: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是也。可用藥平之。若立春以後,至清明以前,宜解肌湯主之。清明以後,至芒種以前,宜芍藥湯主之。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宜知母湯主之。

解肌湯

石膏(二兩),麻黃(去節,三分),甘草(炙),升麻(各半兩),

白話文:

服用上焦藥,每次三錢,水一盞半,豆子一合,煎煮至八分,熱的時候服用。如果服用三到五次之後,發熱的情況沒有改善,就加知母一兩;如果還是沒有改善,就再加大黃一兩。

患者雙手脈象浮數或緊或緩,三部脈象都有力,沒有汗而且怕風,這是陰陽之氣都過盛。《素問》說:「陰陽之氣過盛,就會沒有汗而且發冷。」可以用藥物來平衡。如果是在立春之後,清明之前,適合服用解肌湯。清明之後,芒種之前,適合服用芍藥湯。芒種之後,立秋之前,適合服用知母湯。

解肌湯

石膏(二兩)、麻黃(去節,三分)、甘草(炙,半兩)、升麻(半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入豉半合,煎至八分,去渣熱服。如三五服後猶惡風者,加麻黃半兩,石膏一兩。

芍藥湯

甘草(炙,半兩),芍藥(一兩),石膏(三兩),荊芥穗(一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一塊,煎至七分,去渣熱服。如三五服後猶惡風者,每服加生薑一塊,同煎服。

知母湯

知母,石膏,麻黃,升麻(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薑一塊,同煎至七分,去渣溫服。如三五服後猶惡風者,加麻黃半兩,升麻半兩。

前三段文,將中風、傷寒一法治者,因病人始得病,後脈症俱見,若投解劑,必不能愈,故立前方同法治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半合豉,煎煮至八分滿,去渣趁熱服用。如果服用三到五次後仍然感到惡風,可以加入半兩麻黃和一兩石膏。

芍藥湯的藥材包括炙甘草半兩、芍藥一兩、石膏三兩、荊芥穗一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一塊生薑,煎煮至七分滿,去渣趁熱服用。如果服用三到五次後仍然感到惡風,每次可以加一塊生薑,一同煎煮服用。

知母湯的藥材包括知母、石膏、麻黃、升麻各一兩,炙甘草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一塊生薑,一同煎煮至七分滿,去渣溫服。如果服用三到五次後仍然感到惡風,可以加半兩麻黃和半兩升麻。

這三種湯方都是用來治療中風、傷寒的,因為病人剛開始生病時,脈症都同時出現,如果使用解毒藥,病就無法痊癒,所以用這三種方子來治療。

仲景云:傷寒為病,脈緩者,名中風,脈緊者,名傷寒。今分此二端何也?始因冬,寒毒之氣中人,其內伏之陽,沉潛於骨髓之內,每至春夏發時,或因外傷寒而引內邪出,或因外傷風而引內邪出,及乎內邪既出,而為病一也。古人云立此二端,恐後人疑其緊脈與緩脈治別也。

若中風與傷寒脈異何故?仲景無別法治之,此乃後人不究仲景之心也。病人始得病,一二日至五六日,尚有表脈及表症,亦可依脈症投藥。凡投解表及發表藥,每一日可飲三服,病症甚,可至五服外,不可頓服藥也。如症未解,次日依前再投。如症依前未解,可作熱粥投之,粥內加蔥白亦可。

白話文:

張仲景說,傷寒病症,脈搏緩慢的稱為中風,脈搏緊的稱為傷寒。為什麼要分這兩類呢?因為冬季寒冷的毒氣進入人體,體內的陽氣潛藏在骨髓中,到了春夏時節,可能會因為外感寒邪或風邪而引發內邪,導致發病。古人設立這兩個名詞,是為了避免後人混淆緊脈和緩脈的治療方法。

如果中風和傷寒的脈象不同,為什麼張仲景沒有不同的治療方法?這是後人沒有深入理解張仲景的意思。病人剛開始生病,一到五天左右,仍然有表證和表脈,可以根據脈症用藥。服用解表或發散的藥物,每天可以喝三次,病情嚴重可以喝五次,但不能一次服用太多。如果症狀沒有緩解,第二天可以繼續服用相同的藥物。如果症狀仍然沒有緩解,可以用熱粥餵食,粥裡可以加蔥白。

如有汗出,勿厚衣蓋覆,恐汗出太過,作亡陽症也。

海藏云:韓氏《微旨·可汗》一篇,有和解因時法。言傷寒之脈,頭小尾大,傷風之脈,頭大尾小,李思訓《保命新書》亦分尺寸,與仲景同之,非若前人總言尺寸脈俱浮而緊,尺寸脈俱浮而緩,緊則為傷寒無汗,緩則為傷風自汗。又有傷寒有汗者,傷風無汗者,脈亦互差,與症不同,前人已盡之矣。

惟韓、李所言頭小尾大即為傷寒,尾小頭大即為傷風,人病間有脈症未顯於尺寸者,故韓、李述為和解因時法也。又恐後人疑其不與前聖合,遂於本方內又立加減法數條,亦不越前人之意,何其當哉!蓋二公者,當宋全盛之時,故又戒麻黃、桂枝不可輕用,改用石膏、升麻、葛根、柴胡之平劑,當時則可,非百代常行之道,時世遷移之法也。可汗一篇,若隨湯液、隨症應見,自有定規,雖明哲不可逾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汗,不要用厚重的衣服或被子蓋住,以免汗出过多,导致阳气耗损,出现亡阳的症状。

海藏说:韩氏《微旨·可汗》一篇,提出了根据时令变化来治疗的方法。文中提到,伤寒的脉象是头小尾大,伤风的脉象是头大尾小。李思训《保命新书》也分尺寸脉象,与仲景的理论一致,不像前人笼统地概括为尺寸脉俱浮而紧,尺寸脉俱浮而缓,紧则为伤寒无汗,缓则为伤风自汗。还有伤寒有汗者,伤风无汗者,脉象也互相差异,与症状不同,前人已经对这些情况做了详细的说明。

只是韩、李所说头小尾大即为伤寒,尾小头大即为伤风,有些人病的时候脉象还没有明显地表现出尺寸上的差异,所以韩、李提出了这个根据时令变化来治疗的方法。又担心后人会怀疑他们的理论与前贤不合,所以在这篇方剂中又添加了一些加減的用法,也并没有超出前人的理论,多么恰当啊!因为这二位是在宋朝全盛时期,所以又提醒不要轻易使用麻黄、桂枝,而改用石膏、升麻、葛根、柴胡等平性的药物,当时的做法或许可以,但并非是百代不变的规律,是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的方法。可汗这一篇,只要根据汤剂和症状来判断,自然会有固定的规律,即使是聪明的人也不能逾越。

又寸口脈小,飲冷與霧露所傷,同作中焦治。今韓、李云傷寒寸小者,勿認與飲冷霧露同傷一體也。飲冷霧露所傷,寸口舉按全無,是陰氣在胃不和,陽氣不能升越也。傷寒寸口小者,只於關部下至膀胱本部見之,寸口雖小,只是舉之微小,沉得之有也,非若飲冷舉按全無也。若果寸口舉按全無,即不可解表,只宜溫中,不可不知。

白話文:

如果摸到寸口脈很小,可能是喝了冷飲或受了霧露的寒氣所傷,這兩種情況都屬於中焦受損,治療方法相同。不過韓、李二位醫家認為,傷寒導致寸口脈小的狀況,不能和喝冷飲或受寒氣所傷混為一談。喝冷飲或受寒氣所傷,寸口脈摸起來既不浮也不沉,完全摸不到,這是因為陰氣停滯在胃中,陽氣無法上升導致的。而傷寒導致寸口脈小的狀況,只在關部以下、膀胱本部的位置才能摸到,雖然寸口脈摸起來很小,但仍然能摸到浮沉,不像喝冷飲或受寒氣所傷那樣完全摸不到。如果真的寸口脈完全摸不到,就應該溫中散寒,不能只用解表藥物,這點必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