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三·傷寒部 (7)
卷之三十三·傷寒部 (7)
1. 產後傷寒
產後中風,數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乾嘔,汗出雖多,陽旦證耳。可與陽旦湯。(即桂枝湯方。見太陽病。)
產後中風,發熱面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之。
竹葉(一把),葛根(三兩),防風,桔梗,桂枝,人參,甘草(各一兩),附子(一枚,炮)
上㕮咀,每服五錢,棗一枚,姜五片,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渣服。溫覆使汗出。若頭項強,用大附子半錢,煎藥,揚去沫。嘔者,加半夏一錢。
白話文:
【產後傷寒】
產後如果受到風邪侵襲,持續了數十天症狀仍未緩解,表現為頭部有輕微疼痛、畏寒、偶爾感到發熱、胸口悶堵、乾嘔、雖然出汗量多,這都是陽旦證的表現。可以服用陽旦湯來治療。(陽旦湯的配方就是桂枝湯,具體可參考太陽病章節。)
產後若被風邪所擾,出現發燒臉紅、呼吸急促並伴有頭痛的情況,應該使用竹葉湯作為治療。
竹葉湯的成分如下:竹葉一大把、葛根三兩、防風、桔梗、桂枝、人參、甘草各一兩、附子一枚(需炮製)。
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再加入一枚棗和五片薑,用水一盞半煮至剩下一盞,濾掉殘渣後服用。服用後應保暖讓身體出汗。如果出現頸部僵硬的情況,可在煎藥時加入半錢的大附子,煎好後去掉浮沫。若有嘔吐現象,則可額外添加一錢的半夏。
2. 產後傷寒續法
〔丹〕產後發熱惡寒,皆屬血氣虛。左手脈不足,補血;右手脈不足,補氣。惡寒發熱,又腹痛,當去惡血。惡寒發熱,乳汁不通及膨者,無子當消。用麥芽二兩,炒,研細,清湯作四服調下;有子當下,用木通、通草、豬蹄汁,調煎服。
產後才見身熱,不可發表,並一切苦寒藥。必用乾薑治之,大發其熱。輕則用茯苓淡滲其熱。
〔《大》〕凡產後發熱,頭痛身疼,不可便作感冒治之。此等多是血虛,或敗血作梗,宜以平和之劑與服,必效。如玉露散,或四物加北柴胡等分,煎服。若便以小柴胡湯及竹葉石膏之類,竟不救者多矣。
玉露散,治產後乳脈不行,身體壯熱疼痛,頭目昏痛,大便澀滯,悉治之。涼膈壓熱下乳。
人參,茯苓,甘草(各半兩),苦梗(炒),川芎,白芷(各一兩),當歸(一分),芍藥(三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如煩熱甚,大便秘者,加大黃二錢半。
白話文:
【產後傷寒續法】
如果產後出現發燒怕冷的症狀,這通常都是因為血氣虛弱。如果左邊的手脈搏弱,那就需要補血;如果是右邊的手脈搏弱,那就要補氣。如果除了怕冷發燒外,還伴有腹痛,這時應該清除體內的惡血。如果同時出現怕冷發燒,乳腺不通或者腫脹,沒有懷孕的情況下,應該進行消除。可使用二兩的麥芽,炒過後研磨細碎,用清湯分成四次服用;如果正在哺乳,可以使用木通、通草以及豬蹄湯來煎煮服用。
產後如果突然出現體溫升高,不能立即使用解表藥或所有性質苦寒的藥物。必須使用乾薑來治療,這樣可以大幅提高體溫。如果病情較輕,可以使用茯苓來緩慢排解體內的熱度。
對於產後發燒,頭痛,全身疼痛,不能立刻按照感冒來治療。這種情況多是由於血虛,或是血液瘀滯造成的,應該使用溫和的藥物來治療,必定有效。例如玉露散,或者是四物湯加上等量的北柴胡,煎煮後服用。如果直接使用小柴胡湯或竹葉石膏等藥物,往往無法救治。
玉露散,用於治療產後乳汁不通,身體高熱疼痛,頭部和眼睛昏沉疼痛,以及大便乾硬的問題,能全面地治療這些症狀。具有涼血清熱,促進乳汁分泌的效果。
藥方成分包括:人參,茯苓,甘草(各15克),炒過的苦梗,川芎,白芷(各30克),當歸(3克),芍藥(9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25克,用水一碗煎煮至剩下約七成,溫熱服用。如果感到非常煩熱,且大便乾硬,可以再加入大黃7.5克。
3. 續增小兒傷寒
〔潔〕傷寒表裡攻發有表證惡風惡寒者,當發表。(海藏云:惡風者,白朮散,惡寒者,神術湯。)如氣盛能食,不大便,無表證者,可攻裡。春主生,屬木。身溫,當發汗。(海藏云:神術湯。)夏主長,屬火。身熱而煩躁,合大發散。(海藏云:神術加黃耆湯。)長夏主化,屬土,及居四季同,當調其飲食。
(海藏云:四君子湯。)秋主收,屬金。身涼內溫,合微下。(海藏云:通膈丸、金花丸。)冬主藏,屬水。身熱而惡寒,是熱在外而寒在內,身寒而惡熱,是熱在內而寒在外。(海藏云:熱在內者調胃承氣湯,寒在內者調中湯丸。)
〔潔〕凡傷寒,宜依四時,陰陽升降,逆順剛柔而施治法。氣升浮則順發之,氣收藏則下之。有汗,發熱惡風,脈浮緩者,風傷衛,桂枝湯。無汗,發熱惡寒,不當風而自憎寒,脈浮緊者,寒傷榮,麻黃湯。有汗發熱惡風,脈浮緊,無汗發熱惡寒,脈浮緩,謂之榮衛俱傷,青龍桂枝麻黃各半湯。
無汗,發熱不惡風寒,脈沉洪者,可下之。更詳認其厥與不厥,量寒熱淺深而治之。有汗,四肢厥,脈沉微者,名陰厥,四逆湯。無汗四肢厥,脈沉微者,名陽厥,大承氣湯加膩粉。如四肢不厥,身熱,內外皆陽,不動三焦,宜涼藥三五服下之。黃芩甘草湯、黃芩白朮湯、黃芩蒼朮湯、黃芩梔子湯、連翹飲子、小柴胡湯、八正散、涼膈散、白虎湯、五黃散。此上中下三焦藥,宜選用之。
中暑脈虛,皆惡寒自汗而渴者,白虎湯。身涼脈緊,熱在內者,急下之,口燥咽乾,不大便是也。無汗,身大熱者,可發汗,升麻湯、大青膏、天麻膏。有汗,身大熱者,桂枝湯、惺惺散、解肌湯、小柴胡湯、白朮防風湯可選用之。發汗者,量四時暄暑燥濕風寒,各宜春涼夏寒秋溫冬熱而發之。
〔錢〕傷風貪睡,口中氣熱,呵欠煩悶,當發散,與大青膏。表證也。(潔古補遺云:小兒外感於風寒,拘急呵欠,煩悶,皮毛澀,口中氣熱者,當發散。秋冬用溫熱藥,春夏用涼寒藥。)
大青膏
天麻(一錢),白附子(生,一錢半),蠍尾(去毒,生,半錢),硃砂(研,一字匕),青黛(一錢,研),天竺黃(一字匕研),麝香(一字匕),烏梢蛇肉(酒浸,焙乾取末,半兩),
上同研細,生蜜和成膏,每服半皂子,或一皂子大。月中兒,粳米大,同牛黃膏、薄荷水化一處服之。五歲以上,同甘露散服。
雄黃膏,治傷風溫壯熱引飲。
雄黃(小棗大,研,蘿蔔根水並醋一大盞煮盡),甘草末,川甜硝(各三錢),寒水石(研細,五錢匕),腦子(一字匕),硃砂(五分),
上研勻,煉蜜成膏,薄荷湯化下半皂子大。
上大青膏,發散貪睡,口氣熱,呵欠煩悶,表症者,蓋為三歲以下小兒,未能言者設也。
〔《活》〕尋常風壅發熱,鼻涕痰嗽煩渴,惺惺散主之,(方見瘧。)
〔海〕傷寒、時氣、風熱,痰壅咳嗽,及氣不和者,四君子加細辛、栝蔞、桔梗各一分,生薑、薄荷煎。或加防風、川芎各一分。內有寒,及遇天寒欲發散者,則去栝蔞,加桔梗。多虛汗,夜啼者,加麥門冬。傷風身熱頭痛氣促者,四君子加川芎、防風等分,細辛、羌活減半,同煎。
〔《活》〕咽喉不利,痰實咳嗽,鼠黏子湯。
〔云〕,人參羌活散,治小兒寒邪,及瘟氣時疫,瘡疹,頭痛體疼,壯熱,多眠不語,潮熱煩渴,痰實咳嗽。
羌活,獨活,柴胡,人參,芎藭,枳殼(炒),甘草(炙。各二兩),前胡,桔梗,天麻(酒浸,炙),地骨皮(各半兩),白茯苓(去皮,二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薄荷少許,同煎,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七寶散,治時氣,頭昏體熱,小兒同乳母服,大人亦可。
紫蘇葉,香附(炒。各三兩),陳皮,甘草(炙),桔梗,白芷,川芎(各一兩),
上㕮咀,薑、棗煎服。
〔海〕,麻黃黃芩湯,治小兒傷寒無汗,頭痛,身熱惡寒。
麻黃,赤芍,黃芩(半兩),甘草,桂枝(各二錢半),
上為粗末,水煎服。
升麻黃芩湯,治傷風有汗,頭疼,發熱惡風。
升麻,葛根,黃芩,芍藥(各五錢半),甘草(一錢半),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煎溫服。
上惺惺散等藥,發散頭痛、發熱、惡風寒表證者,蓋為三歲以上小兒能言者設也。能言,故頭疼、惡風寒可問而知也。前五方通治有汗無汗、惡風惡寒,第五方治無汗惡寒,第六方治有汗惡風。
〔錢〕與大青膏不解散,有下證當下,大黃丸主之。大熱飲水不止而善食者,可微下,余不可下也。(此里症也。《潔古補遺》云:大熱、飲水、能食、不大便,用大黃丸作散子與服之。如清便自調,慎不可妄下,恐外熱逐於內而變結胸,危證多矣。)
大黃丸,治風熱裡實,口中氣熱,大小便秘赤,飲水不止,有下證者,宜服之。
川芎(半兩),黑牽牛(半兩,半生半熟炒),大黃(一兩,酒蒸),甘草(二錢半,炙)
上為細末,稀糊和丸麻子大。二歲每服十丸,溫蜜水下,乳後服。以溏利為度,未利,加丸數。
〔《活》〕頭額痛,身體發熱,大便黃赤,腹中有熱,四順散、連翹飲、三黃丸主之。(四順飲、連翹飲、三黃丸,並見痘門。)身體潮熱,頭目昏痛,心神煩躁,小便赤,大便秘,此熱劇也,洗心散、調胃承氣湯主之。(洗心散,見痘門。)
頭額身體溫熱,大便白而酸臭者,胃中有食積,雙聖丸主之。(方見食癖門。)
〔潔〕如身表無大熱,而小便不利,是有濕熱結膀胱,仍用勝濕藥白朮、茯苓之類利小便,則其熱自退。
〔云〕小兒傷寒,煩熱,小便赤澀,大便褐色,面赤熱者,導赤散。
〔錢〕傷風兼藏:兼心,則驚悸;兼肺,則悶亂喘息,哽氣,長出氣,嗽;兼腎,則畏明。各隨補母,藏虛見故也。
傷風手足冷,脾臟怯也。當先和脾,後發散。和脾,益黃散;發散,大青膏主之。(此治陰厥有汗,脈沉微者。若陽厥無汗,脈沉滑者,不宜此法,宜大承氣湯而加膩粉。)
傷風自利,脾臟虛怯也。當補脾,後發散。補脾,益黃散;發散,大青膏主之。未瘥,調中丸主之。有下證,大黃丸下之,後服溫驚丸。
傷風腹脹,脾臟虛也。當補肺,必不喘,後發散,仍補脾也。去脹,塌氣丸主之;發散,大青膏主之。
傷風吐瀉。(治見吐瀉門。治吐瀉,用益黃散、白朮散;發散,用大青膏。)
〔湯〕治夾驚傷寒,熱極生風,,薄荷散,。
薄荷葉(半兩),羌活,全蠍,麻黃(去節),甘草(半分),天竺黃,殭蠶,白附子(炮。各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小半盞,煎至三分,加竹瀝少許妙。
〔云〕小兒表傷寒,則皮膚閉而為熱。盛即生風,欲為驚搐。血氣未實,不能勝邪,故發搐也。大小便依度,口中氣熱,當發之,宜大青膏。
肺盛,復有風冷,則胸滿短氣,氣急,喘嗽,上氣。當先散肺,後發散風冷。散肺,瀉白散;散風,大青膏主之。若止傷寒,則不胸滿。
腎虛則畏明,宜補腎地黃丸。(有表者,間用大青膏發散之。)
傷風,下後虛熱,以藥下之太過,胃中虛熱,飲水無力,當生胃中津液,多服白朮散。小兒結熱於內,口乾而渴,身黃體重者,宜白朮散。
〔湯〕傷寒發渴,宜白虎湯。
〔潔〕大熱飲水,能食不大便,用大黃丸作散服之。
上三方,白朮散治虛渴,為下後而食少胃虛者設也;白虎湯、大黃丸治實渴,為未經下而能食不大便者設也。
〔潔〕傷寒咳嗽吐清水,哽氣長出氣,是肺之不足也。合用阿膠散。面白如枯骨者,死不治。身熱咳嗽吐痰者,當用褊銀丸。(方見咳嗽門。)
上二方治咳嗽,阿膠散治虛嗽,為哽氣長出氣者設也;褊銀丸治實嗽,為痰盛喘滿者設也。若有表證惡風寒而嗽者,當用惺惺散、加減四君子湯、鼠黏子湯之類是也。
陰厥、陽厥。(見大法條。)
〔潔〕身大熱,吐逆不止者,茯苓半夏湯。(即小半夏加茯苓湯,方見嘔門。)
〔湯〕傷寒嘔者,,枳殼半夏湯,。
枳殼,半夏(各半兩),
上水一碗,姜十片,煎至小半碗。十歲以下作五服。
藿香正氣散,治傷寒發嘔。
藿香葉,厚朴(制),半夏(制),甘草(炙),陳皮,蒼朮(米泔浸淘,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半盞,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二分,去渣溫服。
〔潔〕大吐者,當下之,白餅子、珍珠丸、消積丸。(三方俱見癖門)潮熱,有時胸滿短氣,嘔吐者,桃枝丸。(方見小兒積熱門。)
上七方,治傷寒嘔吐。前二方治痰飲而吐,中一方治有表而吐,後四方治有里而吐。其桃枝丸治裡熱而吐,餘二方治表寒而吐也。
〔湯〕傷寒自汗,當補虛和陰陽,小建中湯減桂,加黃耆、人參、地黃。
黃耆(一兩),白芍(三兩),甘草,人參,熟地(各半兩),
上㕮咀,每二錢,水半盞,煎至三分,去渣服。
小兒傷寒形症:頭痛,體痛,鼻塞或流涕,喉內喘息,兩手脈洪數,頰赤眼澀,身上寒毛起,口鼻出水眼赤黃,口乾澀,咳嗽,山根青色,噴嚏,
〔《活》〕頭目疼痛,而畏人惡寒者,此傷寒證也。
〔云〕設令小兒卒暴身壯熱惡寒,四肢冷,或耳尻冷,鼻氣熱,為斑疹也,與傷寒表證相似。此胎氣始發,自內之外,若與傷寒表證同治者誤也,當作斑疹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