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三·傷寒部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三·傷寒部 (3)

1. 冬為傷寒

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治法除濕、暑、瘧疾外,皆傷寒法也。)

白話文:

從霜降之後到春分之前,如果人體觸及了霜露,導致內在寒氣入侵而引起疾病,這被稱為傷寒。在治療上,除了祛濕、解暑和治療瘧疾的方法之外,其他的治療原則都適用於傷寒。

2. 春為溫病

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寒,又不冰雪,而人有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外,冬時伏寒變為溫病。(春溫應常紀者有四:歲少陽司天之政,初之氣;太陽司天之政,初之氣;陽明司天之政,終之氣;太陰司天之政,二之氣,皆病溫。其不應常紀而反常者,不可候之,而隨時變易也。)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全文見五臟。)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治見冬溫。)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遇溫熱變為溫毒。(論見大法。治見發癍。《活人》云:初春發癍、咳嗽,為溫毒。)

發汗不解,身灼熱,為風溫。其證脈浮汗出,身重多眠。蓋其病不獨見於春間,故另立風溫門。

白話文:

立春過後,如果沒有嚴寒,也沒有冰雪,但人卻出現發燒的病症,這屬於春天陽氣外發,冬天伏藏的寒氣轉化為溫病。春天容易發生的溫病,主要有四種:少陽主氣,初氣;太陽主氣,初氣;陽明主氣,終氣;太陰主氣,二氣,這四種情況都會導致溫病。但如果出現不符合常規的情況,就不可預測,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變化應對。

冬天受寒,春天就容易得溫病。太陽病發熱口渴,不畏寒者,就是溫病。

陽脈浮數,陰脈沉大,遇到溫熱就會轉變為溫毒。發汗後症狀沒有緩解,身體灼熱,就是風溫。這種病症表現為脈浮、汗出、身體沉重、嗜睡。由於風溫並不只發生在春天,所以另外設立了風溫這一病症。

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全文見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成注云:所謂五十九穴者,刺兩手內外側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間各一,凡八痏,足亦如之。頭入髮際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痏,巔上一,囟會一,髮際一,廉泉一,風池二,天柱二。(《內經》云: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若氣口人迎皆靜者,勿刺也。

人迎,謂結喉動脈也。)王太僕注《素問》五十九刺云:刺頭上五行。五行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謂頭中行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五穴,頭第二行兩傍五處、承光、通天、絡郄、玉枕十穴,第三行兩傍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十穴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

白話文:

如果皮膚摸起來很熱,脈搏跳動快速且急促,這就是溫病。精氣是人體的根本,精氣充足的人,春天就不容易得溫病。

治療溫病,可以針刺五十九個穴位。所謂五十九個穴位,指的是兩手內外側各三處,共十二個穴位;五指之間各一處,共八個穴位;腳也一樣;頭部髮際一寸旁三分各三處,共六個穴位;頭頂一處,囟會一處,髮際一處,廉泉一處,風池兩處,天柱兩處。 《內經》記載:如果氣口靜止,人迎脈跳動急促,就可以針刺這些穴位。如果氣口和人迎都靜止,就不要針刺。

人迎指的是喉結部位的動脈。王太僕在《素問》中注釋五十九針法,說要針刺頭部五行。五行指的是:用針刺穿過陽氣的熱氣,逆著熱氣向上行進。這指的是頭部上方的行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五個穴位;頭部第二行兩側的承光、通天、絡郄、玉枕十個穴位;第三行兩側的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十個穴位。大杼、膺俞、缺盆、背俞八個穴位,是用來瀉掉胸部的熱氣。

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五臟俞傍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謂背第五行兩傍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十穴也。)

白話文:

"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個穴位,用來清降胃部的熱邪。雲門、髃骨、委中、髓空,這八個穴位,用來清降四肢的熱邪。五臟的背俞穴旁邊各五個,這十個穴位,用來清降五臟的熱邪。"(指的是背部第五行兩側的魄戶、神堂、魂門、意捨、志室等十個穴位。)

3. 溫病續法

〔《活》〕夏至前發熱惡寒,頭疼身體痛,其脈浮緊者,溫病也。春月傷寒,謂之溫病。冬傷於寒,輕者夏至以前發為溫病,蓋因春溫暖之氣而發也。治溫病與冬月傷寒、夏月熱病不同,蓋熱輕故也,升麻解肌湯最良。熱多者,小柴胡湯主之。不渴,外有微熱者,小柴胡加桂枝。

嗽者,小柴胡加五味子。煩躁發渴,脈實,大便秘澀者,大柴胡湯微利之,虛煩,用竹葉湯次第服之。

白話文:

夏至前如果發燒怕冷,頭疼全身痠痛,脈搏浮緊,就是溫病。春季的傷寒,也稱為溫病。冬天受寒,輕微的會在夏至前發作溫病,這是因為春季溫暖的氣候所致。治療溫病與冬天的傷寒、夏天的熱病不同,因為熱度較輕,所以用升麻解肌湯效果最好。如果熱度較重,就用小柴胡湯。如果沒有口渴,體表微熱,就用小柴胡加桂枝。如果咳嗽,就用小柴胡加五味子。如果煩躁口渴,脈搏有力,便秘,就用大柴胡湯輕微瀉下;如果虛煩,就用竹葉湯逐步服用。

仲景謂溫病壯熱不惡寒,《活人》謂溫病發熱惡寒,各不同,當以仲景為正。

升麻解肌湯,治傷寒溫病天行頭痛壯熱。

葛根(一兩),黃芩,芍藥(各半兩),甘草(炙),桂心(各一分),麻黃(三分,去節,湯泡)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棗子一枚,煮八分,日三服。三四日不解,脈浮者,宜重服取汗。脈沉實者,宜下之。

〔云〕傷寒汗下不愈而過經,其證尚在而不除者,亦溫病也。經曰: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隨其經所在而取之。如太陽症汗下後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浮者,太陽溫病也。如身熱目疼,汗下後過經不愈,診得尺寸脈俱長者,陽明溫病也。如胸脅痛,汗下後過經不愈,診得尺寸脈俱弦者,少陽溫病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認為溫病症狀是發熱但不怕冷,而《活人》則認為溫病症狀是發熱怕冷,兩者說法不同,應該以張仲景的觀點為準。升麻解肌湯用於治療傷寒、溫病、流行性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熱。藥方包括葛根、黃芩、芍藥、甘草、桂心、麻黃等藥材。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水煮八分,每天服用三次。如果服用三、四天病情沒有改善,脈搏浮者可以增加藥量以發汗,脈搏沉實者則需要服用瀉藥。傷寒發汗後病情未癒且超過病程,症狀仍然存在,這也是溫病的一種表現。古籍記載,溫病的脈象會出現在各個經脈,無法明確判斷是哪條經脈受影響,因此需要根據脈象所在的經脈來選取藥物。例如,傷寒發汗後超過病程未癒,診斷出寸關脈都浮的,就是太陽溫病。如果出現身體發熱、眼睛疼痛,發汗後超過病程未癒,診斷出寸關脈都長的,就是陽明溫病。如果出現胸脅疼痛,發汗後超過病程未癒,診斷出寸關脈都弦的,就是少陽溫病。

如腹滿嗌乾,診得尺寸脈俱沉細,過經不愈者,太陰溫病也。如口燥舌乾而渴,診得尺寸俱沉,過經不愈者,少陰溫病也。如煩滿囊縮,診得尺寸俱微緩,過經不愈者,厥陰溫病也。是故隨其經而取之,隨其症而治之。如發斑乃溫毒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腹脹滿、喉嚨乾燥,診斷時發現寸關尺三脈皆沉細,且經過治療後病情沒有好轉,這就是太陰溫病。

如果患者口乾舌燥且感到口渴,診斷時發現寸關尺三脈皆沉,且經過治療後病情沒有好轉,這就是少陰溫病。

如果患者感到胸悶煩躁、小便不暢,診斷時發現寸關尺三脈皆微弱且緩慢,且經過治療後病情沒有好轉,這就是厥陰溫病。

因此,要根據患者所屬的經脈來選擇治療方法,也要根據患者的症狀來進行治療。比如,如果患者出現發斑,就是溫毒造成的。

4. 夏為暑病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頭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太陽中熱暍者,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活人》云:夏月自汗惡寒,身熱而渴,面垢,手足冷,脈微無力者,中暑也,白虎湯主之。)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由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

一物瓜蒂湯,用瓜蒂二十七個,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頓服。

上瓜蒂湯,後賢罕用,蓋其劑緩故也。若果疼痛不退者,亦宜用之。

白話文:

太陽中暑的人,會發熱惡寒,身體沉重且頭痛,脈象弦細虛弱而遲緩,小便量少,皮膚起雞皮疙瘩,手腳冰冷,稍微勞累就感到身體發熱,口乾舌燥,嘴唇乾裂。如果發汗,惡寒會加重,用溫針灸治,則發熱會加重,如果多次針灸,小便量會增加。

太陽中暑的人,會出汗惡寒,身體發熱且口渴,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太陽中暑的人,身體發熱疼痛且脈象微弱,這是因為夏季受涼水侵襲,寒氣侵犯肌膚所致,可以用一物瓜蒂湯治療。

一物瓜蒂湯,用二十七個瓜蒂,加水一升,煮至五合,去渣後趁熱服用。

瓜蒂湯,後世醫家很少使用,因為藥效緩慢。但如果疼痛久久不退,也應該使用它。

5. 暑病續法

〔《活》〕中暑與熱病,外證相似。但熱病者脈盛,中暑者脈虛,以此別之。《甲乙經》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蓋寒傷形而不傷氣,所以脈盛;熱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又有濕溫與中暑同,但身涼不渴為異耳。

〔丹〕暑熱病,用黃連香薷飲。挾痰者,加半夏;挾虛者,加參、耆。或用清暑益氣湯。

〔《活》〕夏月發熱惡寒,頭疼,身體肢節痛重,其脈洪盛者,熱病也。冬傷於寒,因暑氣而發為熱病,治熱病與傷寒同。有汗宜桂枝,無汗宜麻黃。如煩躁者,宜大青龍湯。然夏月藥性須帶涼,不可大溫,桂枝、麻黃、大青龍,須用加減。夏至前,桂枝加黃芩半兩。夏至後,桂枝、麻黃、大青龍加知母一兩,石膏二兩,或加升麻半兩。

白話文:

中暑和熱病的外在症狀相似,但熱病患者脈象旺盛,中暑患者脈象虛弱,可以此區分。 《甲乙經》說:脈象旺盛而身體發冷,是因受寒而發病;脈象虛弱而身體發熱,是因受暑而發病。這是因為寒氣傷損形體而不傷氣,所以脈象旺盛;熱氣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象虛弱。還有濕溫和中暑症狀相似,但濕溫患者身體涼爽不口渴,以此區分。

暑熱病,可以用黃連香薷飲治療。伴有痰者,加半夏;伴有虛弱者,加人參、黃芪。或者可以用清暑益氣湯。

夏季發熱惡寒,頭疼,身體和肢節疼痛沉重,脈象洪盛者,是熱病。冬天受寒,因暑氣而發為熱病,治療熱病與傷寒相同。有汗出者宜用桂枝,無汗出者宜用麻黃。若煩躁者,宜用大青龍湯。然而夏季用藥需帶涼性,不可過於溫熱,桂枝、麻黃、大青龍湯,需根據情況加減。夏至之前,桂枝加黃芩半兩。夏至之後,桂枝、麻黃、大青龍湯加知母一兩,石膏二兩,或加升麻半兩。

蓋桂枝、麻黃湯性熱,及暖處非西北之比,夏月服之,必有發黃、斑出之失。熱病三日外,與前湯不瘥,脈勢仍數,邪氣猶在經絡,未入臟腑者,桂枝石膏湯主之。此方夏至後,代桂枝證用。若加麻黃半兩,可代麻黃、青龍證用也。若三月至夏,為晚發傷寒,梔子升麻湯亦可選用之。

桂枝石膏湯,治法見前論。有汗脈緩為桂枝證,無汗脈緊為麻黃、青龍證。

桂枝(半兩,去皮),石膏(一兩,碎),黃芩(半兩),甘草(炙,一兩),梔子(三錢),白芍藥,升麻,乾葛,生薑(以上各三分),

白話文:

桂枝湯、麻黃湯性屬溫熱,不適合在溫暖的地方,更不適合在夏天服用,否則容易造成皮膚發黃、起斑點等副作用。如果熱病發作三天以上,使用前述兩種湯藥仍不見效,脈象仍然快速,邪氣仍在經絡,尚未進入臟腑,則可用桂枝石膏湯治療。此方在夏至後,可替代桂枝湯使用。若加入麻黃半兩,則可以替代麻黃湯、青龍湯使用。如果是在三月到夏天發生的晚發傷寒,也可以選擇用梔子升麻湯治療。

桂枝石膏湯的治療方法,前面已經論述過。有汗、脈象緩慢者屬於桂枝證,無汗、脈象緊促者屬於麻黃、青龍證。

桂枝(半兩,去皮)、石膏(一兩,碎)、黃芩(半兩)、甘草(炙,一兩)、梔子(三錢)、白芍、升麻、乾葛、生薑(以上各三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半,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渣,食頃再服。若得汗,即停後服。

梔子升麻湯,治晚發傷寒,三月至夏為晚發。

生地(半斤,切碎),梔子(十個),升麻(一兩半),柴胡,石膏(各二兩半),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頓服。病不解,更作。

〔垣〕靜而得之為中暑,中暑者陰證,當發散也。或避暑熱,納涼於深堂大廈,得之者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俱急,肢節疼痛而煩心,肌膚大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世多以大順散主之是也。(海藏云:靜而傷暑,惡寒脈沉細,靜而濕勝傷形者,白虎加蒼朮湯主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半,用水一盞半煎煮至八分,去除藥渣,飯後再服用。如果出汗了就停藥,等下次再服用。

梔子升麻湯用於治療晚發傷寒,從三月到夏天都是晚發傷寒的季節。

準備生地(半斤,切碎),梔子(十個),升麻(一兩半),柴胡,石膏(各二兩半),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盞半煎煮至八分,趁熱服用。如果病症沒有減輕,可以再次煎藥服用。

靜坐而患中暑,是屬於陰證,需要發散治療。有些人為了避暑,躲進深堂大廈納涼,也會中暑。中暑的症狀通常是頭痛、怕冷、身體僵硬、四肢疼痛、心煩意亂、皮膚發熱不流汗,這是因為房室陰寒之氣遏制了周身陽氣,使陽氣無法流通。一般都用大順散來治療,這是正確的。

大順散,見《局方》,甘草一錢半,乾薑、杏仁、肉桂各一錢是也。)

動而得之為中熱,中熱者陽證,為熱傷原氣,非形體受病也。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疼,發躁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肺氣,蒼朮白虎湯主之。(海藏云:動而傷暑,身熱、脈洪大,動而火勝傷氣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活》〕中暑背寒面垢,手足微冷,煩渴口燥,倦怠,四肢不痛重,其脈微弱,按之無力,白虎湯主之。(方見發熱。)

白話文:

大順散,記載在《局方》中,由甘草一錢半、乾薑、杏仁、肉桂各一錢組成。

人在活動時因暑氣而引起的中熱,屬於陽證,是熱氣傷了元氣,而非身體受到外來病邪的侵襲。比如行人或農夫在太陽底下勞作時,因暑氣而導致的中熱,症狀通常是頭疼、發燒、怕熱、皮膚摸起來很熱、口渴想喝水、出很多汗、體力衰弱,這是由於天氣炎熱,外邪侵犯肺氣導致的,可以用蒼朮白虎湯治療。

(海藏說:因活動而傷暑,身體發熱、脈象洪大、陽氣過盛導致氣虛的,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活》書中記載:中暑後出現背部發寒、臉色發黑、手腳微微發冷、口渴口燥、疲倦乏力、四肢無力痠痛、脈象微弱無力,可以用白虎湯治療。 (此方在發熱篇中已提及。)

〔《本》〕有人頭痛身熱,心煩燥渴,診其脈大而虛。予授以白虎湯,數服愈。仲景云:脈虛身熱,得之傷暑。又云:其脈弦細芤遲,何也。《素問》曰:寒傷形,熱傷氣。蓋傷氣不傷形,則氣消而脈虛弱,所謂弦細芤遲者,皆虛脈也。仲景以弦為陰,朱、龐亦云中暑脈微弱,則虛可知。

〔海〕脈虛身熱,自汗惡寒者,中暑也,白虎加桂湯主之。(方見瘧。)

〔《活》〕,酒蒸黃連丸,治暑毒深伏,累取不瘥,無藥可治,伏暑發渴者。

黃連(四兩,以無灰酒浸蒸,干)

上為末,糊丸,熟水下三十丸。胸膈涼、不渴為驗。

白話文:

有人頭痛、發燒,心煩意亂、口乾舌燥,醫生診斷他的脈象又大又虛。醫生給他服用白虎湯,吃了幾次就痊癒了。仲景說:脈虛而發燒,是因暑氣侵襲所致。他又說:為什麼脈象會弦細芤遲呢?《素問》說:寒邪傷人則傷形,暑熱傷人則傷氣。因為是傷氣而不傷形,所以氣血消散,導致脈象虛弱,所謂弦細芤遲,都是虛脈的表現。仲景認為弦脈屬陰,朱丹溪和龐安時也認為中暑時脈象微弱,就是虛證的表現。

脈象虛弱、發燒,而且自汗惡寒,這就是中暑了,白虎加桂湯可以治療。

酒蒸黃連丸可以治療暑毒深伏、反覆發作、久治不愈、無藥可治,暑熱發作後口渴的症状。

黃連四兩,用無灰酒浸泡蒸熟,曬乾。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糊劑做成丸子,用溫水送服,每次三十丸。如果胸膈感到涼爽,口渴症状消失,就表明藥物有效。

橘皮湯,治中暑痰逆惡寒。

橘皮(二兩,去白),生薑(一兩),棗子(五枚,去核),甘草(炙,半兩),人參(一錢),竹茹(半升)

上分五服,每服水一盞二分,煮取八分,去渣熱服。

竹葉石膏湯,治中暑不惡寒。(方見勞復。)

五苓散,治中暑,頭痛,噁心,煩躁,心下不快。(方見渴。)

〔海〕若先飲冷,後傷暑者,五苓散主之。此必心下痞憹,生薑湯調服佳。或四君子湯調中,亦可。中和後,或小便不利,或莖中痛,宜服下方。

白話文:

橘皮湯用來治療中暑引發的痰逆和惡寒。方劑包括橘皮二兩(去白)、生薑一兩、棗子五枚(去核)、甘草(炙)半兩、人參一錢、竹茹半升。將藥材分成五份,每次取一份用一盞二分水煎煮,煮至八分,去渣趁熱服用。竹葉石膏湯用來治療不惡寒的中暑,方劑請參考勞復篇。五苓散用來治療中暑引發的頭痛、噁心、煩躁、心下不快,方劑請參考渴篇。若先喝冷飲後再中暑,宜用五苓散治療。此情況常伴隨心下痞悶,可用生薑湯調服。或用四君子湯調和脾胃亦可。中和後若出現小便不利或莖中疼痛,則需服用其他方劑。

蒲黃(三錢),滑石(五錢),生甘草(一錢),

中暍,脈弦細芤遲,,黃耆湯,主之。

人參,黃耆,白朮,甘草,茯苓,芍藥(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渣溫服。

〔丹〕徐三官,六月間發熱,大汗惡寒,戰慄不自禁持,且煩渴。予曰:此暑病。脈之皆虛微細弱而數。其人好賭,致勞而虛。遂以人參、竹葉作湯,調辰砂四苓散,八帖而安。

白話文:

用蒲黃三錢、滑石五錢、生甘草一錢,治療中暑,脈象弦細芤遲者,可用黃耆湯。

人參、黃耆、白朮、甘草、茯苓、芍藥各等分,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大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渣溫服。

徐三官六月間發熱,大汗惡寒,戰慄不止,煩渴。診斷為暑病,脈象虛微細弱而數,因好賭致勞虛。於是以人參、竹葉作湯,調合辰砂四苓散,服用八帖後痊癒。

〔云〕口開前板齒乾燥者,牙乃骨之精,今燥者骨熱也,針藥不能治,當灸大椎穴。

〔《活》〕濕溫者,兩脛逆冷,胸腹滿,多汗,頭痛妄言。其人常傷於濕,因而中暑,濕熱相搏,則發濕溫。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治在太陽,不可發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變,名曰重暍。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白虎加蒼朮湯主之。

〔《本》癸丑年,故人王彥龍作毗陵倉官。季夏時病胸項多汗,兩足逆冷,譫語。醫者不曉,雜進藥已經旬日。予診之,其脈關前濡,關後數。予曰:當作濕溫治之。蓋先受暑,後受濕,暑濕相搏,是名濕溫。先以白虎加人參湯,次白虎加蒼朮湯,頭痛漸退,足漸溫,汗漸止,三日愈。

白話文:

古人說,嘴巴張開,前邊牙齒乾燥的人,牙齒是骨頭的精華,現在乾燥就說明骨頭有熱,針藥治不了,要灸大椎穴。

《活》書上記載,患濕溫者,兩腿反覆發涼,胸腹脹滿,出汗多,頭疼胡言亂語。這種人常常受到濕氣侵襲,繼而中暑,濕熱交戰,就會發濕溫。脈象表現為陽氣濡弱,陰氣細小而緊。治療要針對太陽經,不可發汗。如果出汗就會不能說話,耳聾,不知疼痛所在,身體青紫,面色改變,叫做重暍。這種情況如果死了,就是醫生治死了。白虎加蒼朮湯可以治療。

《本草》書中記載,癸丑年,故人王彥龍擔任毗陵倉官。夏季末時,他患病,胸項部多汗,兩腳反覆發涼,神志不清。醫生不知病因,亂投藥,已經十天了。我診斷後發現,他的脈象關前濡弱,關後滑數。我說應該按照濕溫治療。因為他先受暑熱,後受濕氣,暑濕交戰,就是濕溫病。先用白虎加人參湯,然後用白虎加蒼朮湯,頭痛逐漸減輕,腳也慢慢溫暖,汗也逐漸停止,三天後就好了。

此名賊邪,誤用藥,有死之理。有人難曰:何名賊邪?予曰:《難經》云五邪,有實邪、虛邪、正邪、微邪、賊邪。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者為正邪。又曰:假令心病,中暑為正邪,中濕得之為賊邪。今心先受暑,而濕邪勝之,水剋火,從所不勝,斯謂之賊邪,五邪之中最逆也。

《難經》曰: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濡弱見於陽部,濕氣搏暑也;小急見於陰部,暑氣蒸濕也。故經曰暑濕相搏,名曰濕溫,是謂賊邪也。不特此也,予素有停飲之疾,每至暑月兩足汗漐漐未嘗干,每服此藥二三盞即愈。

白話文:

這病症叫做賊邪,如果用錯藥,會有死亡的風險。有人不解,問我為什麼叫它賊邪。我說,《難經》提到五邪,分別是實邪、虛邪、正邪、微邪、賊邪。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者為正邪。也就是說,假如心臟生病,中暑就是正邪,中濕氣導致的病就是賊邪。如果心臟先受暑,而濕邪又勝過它,水剋火,從所不勝,這就叫做賊邪,是五邪之中最為逆反的。

《難經》也說,濕溫的脈象,陽部濡弱,陰部小而急,濡弱是濕氣搏擊暑氣所致,小急是暑氣蒸騰濕氣所致。所以經書上說,暑濕相搏,叫做濕溫,也就是賊邪。不只這樣,我平時就有停飲的毛病,每到夏天,雙腳汗流浹背,從來沒乾過,每次服用這藥兩三杯,病就好了。

〔海〕濕溫汗少者,白虎加蒼朮;汗多者,白虎加桂枝。(白虎加桂枝方見瘧。)

〔孫〕保慶門外有酒家姓姜者,善歌唱,孫愛之。忽數日不見,使人問之,則曰病久,將命絕。孫診之,遍身皆潤,兩足冷至膝下,腹滿,不省人事,六脈皆小弱而急。問其所服藥,取而視之,皆陰病藥也。孫曰:此非受病重,藥能重病耳。遂用五苓散、白虎湯十餘帖,病少蘇,再服全愈。

姜氏既安,詣孫謝,因請問曰:某得病劇,蒙尚藥一治而蘇,願聞治法。孫曰:汝病傷暑也,始則陽微,厥而脈小無力。眾醫謂陰病,遂用陰藥,其病愈厥。予用五苓散,大利小便,則腹減;白虎解利邪熱,則病愈。凡陰病脛冷,則臂亦冷,汝今脛冷臂不冷,則非下厥上行,所以知是陽微厥也。

白話文:

【海】對於濕熱病,如果出的汗較少,可以用白虎加蒼朮方;如果出的汗較多,則可用白虎加桂枝方(後者詳見於瘧疾部分)。

【孫】有一位姓姜的酒家主人,孫很喜歡他,但某天忽然好幾天都見不到他,派人去問才知道他生病很久了,病情危急,可能隨時會去世。孫診斷時發現他的全身都很潤澤,兩腳冰冷到膝蓋以下,腹部鼓脹,意識不清,脈象又細又急。問他吃過哪些藥,一看都是治療陰虛的藥物。孫說,這並不是病得嚴重,而是藥物加重了病情。於是使用五苓散和白虎湯十多帖,病情稍微有所好轉,再次服用後完全康復。

姜先生病癒後來拜訪孫,感謝他救命之恩,並詢問治療的方法。孫回答,你得了傷暑的病,初期是陽氣不足,厥逆且脈象微弱。眾多醫生誤認為是陰虛,於是開了陰虛的藥物,反而讓病情更加惡化。我使用五苓散,使小便大量排出,腹部的脹滿得到緩解;白虎湯解除了邪熱,讓病情得以痊癒。通常陰虛病時,腳冷也會連帶手臂冷,但你只是腳冷而手臂沒有冷,這表明是陽氣不足引起的厥逆,而非下部寒氣上行所導致的。

〔《保》〕立夏之後,至立秋、處暑之間傷寒者,身多微涼,自汗,四肢沉重,謂之濕溫,,蒼朮石膏湯,主之。(即白虎加蒼朮湯是也。)

蒼朮(半兩),石膏(三錢),知母(二錢半),甘草(一錢),

上㕮咀,水一盞,煎至一半,溫服。謂內有濕也,多不欲飲水。如身熱、脈洪、無汗、多渴者,熱在上焦,積於胸中,宜桔梗散。(此非濕溫證,乃熱病也。)

桔梗散

薄荷,黃芩,甘草,梔子(各一錢),桔梗(三錢),連翹(二錢),

白話文:

立夏過後,一直到立秋、處暑之間,如果得了傷寒,病人會覺得身體微微發涼,容易出汗,四肢沉重,這就是濕溫病,應該服用蒼朮石膏湯,可以治好這種病。蒼朮石膏湯就是白虎加蒼朮湯。藥方是:蒼朮半兩,石膏三錢,知母二錢半,甘草一錢,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一盞煎煮到一半,溫熱服下。這是因為體內有濕氣,病人通常不愛喝水。如果病人出現身體發熱、脈搏洪大、不出汗、口渴的症狀,說明熱氣在上焦,積聚在胸腔,應該服用桔梗散。這就不是濕溫病,而是熱病。桔梗散的藥方是:薄荷、黃芩、甘草、梔子各一錢,桔梗三錢,連翹二錢。

上銼,每服五錢,水煮加竹葉。如大便澀,加大黃半兩。

〔海〕,消暑丹

半夏(一斤),茯苓(半斤),生甘草(半斤),

上以醋五升,煮半夏,盡醋熬干,薑汁作糊,無見生水為丸,每服五十丸,熟水嚥下。精意修治,用之極效。中暑為患,藥下即蘇。傷暑發熱頭痛,服之尤妙。夏月常服,止渴,利小便,雖飲水多,亦不為害。應是暑藥,皆不及此。若痰飲停節,並用生薑湯下。入夏之後,不可缺此。

又方,,消暑丸,治頭疼,噁心煩躁,消渴,霍亂。

綠豆粉(四兩),石膏(四兩),白礬(枯),硫黃(各一兩)

白話文:

上銼藥粉,每次服用五錢,用清水煮,加入竹葉。如果大便乾燥,就再加入大黃半兩。

消暑丹的配方:半夏一斤,茯苓半斤,生甘草半斤。

用五升醋煮半夏,直到醋全部熬干,再用薑汁做成糊狀,注意過程中不要接觸生水,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水吞服。精細製作,效果極佳。中暑發作,服用此藥後立即會恢復。傷暑引起發熱頭痛,服用此藥效果更佳。夏季經常服用,可以解渴,利尿,即使喝很多水,也不會有害處。其他治療暑熱的藥物都比不上它。如果痰飲停留在體內,就用生薑湯送服此藥。夏季來臨後,不可缺少此藥。

另外還有消暑丸,可以治療頭痛、噁心煩躁、口渴、霍亂。配方是綠豆粉四兩,石膏四兩,白礬(枯)一兩,硫黃一兩。

水浸蒸餅為丸彈子大,辰砂為衣。用薑汁醋點,新汲水化開服之。

〔丹〕暑風挾痰挾火實,可用吐法。

玉龍丸,治一切暑毒伏暑,腹脹疼痛,神效。

硫黃,硝石,滑石,明礬(各一兩)

用無根水調丸。

白話文:

將蒸餅浸泡在水中,捏成彈珠大小,再用辰砂包裹,用薑汁醋點綴,最後用新汲取的清水化開服用。

暑熱和風邪引起的痰火實證,可以用吐法治療。

玉龍丸可以治療各種暑毒,包括伏暑引起的腹脹疼痛,效果顯著。

藥方:硫黃、硝石、滑石、明礬各一兩。

用無根水調製成丸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