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二·傷寒部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二·傷寒部 (16)

1. 心痛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全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陽明病,胃實脈弦浮大,短氣,腹滿,脅下及心痛,鼻乾無汗,嗜臥身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者,小柴胡湯。(論見胃實。方見往來寒熱。)

白話文:

如果傷寒病發五、六天,大量腹瀉後,身體依然發熱不退,胸口悶痛,代表病氣尚未完全消除,可以服用梔子豉湯。

陽明病,如果胃氣實證,脈象弦緊浮大,呼吸急促,腹部脹滿,脅肋和心口疼痛,鼻子乾燥無汗,喜歡躺著,皮膚發黃,小便困難,偶爾出現潮熱,時不時想吐,可以服用小柴胡湯。

2. 心痛續法

〔《摘》〕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心下痛不可忍,宜灸中脘、氣海二穴。如小腹有氣上衝者,宜灸天樞、氣衝、三里、三陰交。(如無此症,只用前穴。)

白話文:

在治療傷寒時,如果病人飲用水過量導致腹部脹滿、喘息不適,以及心下部位疼痛難忍的情況,建議可以灸療中脘、氣海兩個穴位。

若病人出現小腹有氣上沖的情況,則建議加灸天樞、氣衝、三里、三陰交這四個穴位。但如果不具備上述症狀,則只需使用前兩個穴位即可進行灸療。

3. 除中

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眼睛不慧,語言不出,而穀食反多者,此為除中,口雖欲言,舌不能語。凡手足厥冷而利,不當食而食者,恐為除中,試與索餅食之,發熱者除中,不發熱者非也。(論是厥門。)

白話文:

如果病人患有傷寒,脈象遲緩六七天,然後又用黃芩湯去除熱症,脈象遲緩代表寒症,現在用黃芩湯又去除了熱症,腹部應該感到冷,應該沒有食慾,但病人卻能吃東西,這種情況叫做「除中」,必定會死亡。如果病人眼睛看不清楚,說話說不出來,但食量反倒增加,這也是「除中」,嘴巴雖然想說話,但舌頭卻說不出來。凡是手腳冰冷又腹瀉,不應該吃東西卻還吃東西的病人,很可能是「除中」,可以試著給病人吃索餅,如果發熱就是「除中」,如果不發熱就不是。這些都是「厥門」的病症。

4. 下重

泄利下重,若少陰症欲寐四逆者,四逆湯加薤白散;若熱者,白頭翁湯。(方論見下利。)

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脈遲浮弱,惡風寒者,表症,醫反下之,遂不食,脅痛身黃,項強,小便難,復與柴胡湯,必下重。(論見脅痛。)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論見下重。)

白話文:

如果出現腹瀉、下墜感,像是少陰症想睡覺、四肢厥逆的症狀,可以用四逆湯加上薤白散;如果伴隨發熱,則使用白頭翁湯。(詳細方論請見下利。)

脈象浮緩,適合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可以用灸法。如果邪氣無處可出,反而因火而更加旺盛,疾病就會從腰部以下產生沉重和痺痛,稱為火逆。

脈象遲緩、浮弱,怕風寒,屬於表證,醫生卻用下瀉的方法治療,病人就會食慾不振,脅肋疼痛、皮膚發黃、脖子僵硬、小便困難,再服用柴胡湯,就會加重下墜感。(詳細論述請見脅痛。)

腹瀉時脈象沉而弦,就是下墜感。(詳細論述請見下重。)

5. 身熱惡寒身寒惡熱

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活人》云:先以桂枝湯治寒,次以小柴胡加桂以溫其表。)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活人》云:先與白虎湯加人參除熱,次以桂枝麻黃各半湯以解其外。)

白話文:

病人全身發熱,反而想要穿很多衣服,這是熱氣在皮膚表面,寒氣在骨髓裡的表現。 應該先用桂枝湯治療寒氣,再用小柴胡加桂枝溫暖身體表面。

病人全身冰冷,反而不想要穿衣服,這是寒氣在皮膚表面,熱氣在骨髓裡的表現。 應該先用白虎湯加人參去除體內熱氣,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緩解體表的寒氣。

6. 續增啞

射干湯,治初秋暴雨冷,及天行暴寒,其熱喜伏於內,咳嗽曲折不可得氣息,喉啞失聲,干嗽無唾,喉中如梗。

射干(一兩),半夏(二兩半),杏仁(兩半,去皮尖,炒),生薑(炮,二兩),甘草,紫菀(各一兩),橘皮,肉桂,枳實(炙。各二兩),當歸,獨活,麻黃(以上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溫服。

白話文:

射干湯用於治療初秋暴雨天氣突然變冷,或流行性感冒導致的寒氣入侵,熱邪潛伏於內,出現咳嗽喘不過氣、聲音嘶啞失聲、乾咳無痰、喉嚨有異物感的症狀。藥材包括射干、半夏、杏仁、生薑、甘草、紫菀、橘皮、肉桂、枳實、當歸、獨活、麻黃。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至八分,去渣後溫服。

7. 續增斑

〔海〕陽症發斑有四:有溫毒發斑,有熱病發斑,有時氣發斑,有傷寒發斑。(以上四斑《活人》有治法見後。)

斑斑如錦紋,或發之四末,或發之面部,或發之胸背,色紅赤者,胃熱也,紫黑者,胃爛也,一則下早,一則下晚,乃外感熱病而發也,宜用玄參升麻湯、白虎等藥。(王朝奉云:赤斑出,五死一生,黑斑出,十死一生,皆用白虎人參湯、阿膠大青龍湯,兼與紫雪散,大妙。可下者,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海陽症發斑有四種:溫毒發斑、熱病發斑、時氣發斑、傷寒發斑。這些斑點如同錦紋,可能出現在四肢末端、面部或胸背。斑點顏色紅赤的,是胃熱;顏色紫黑的,是胃爛。紅赤斑點出現得早,紫黑斑點出現得晚,都是外感熱病造成的,可以用玄參升麻湯、白虎湯等藥物治療。王朝奉說,紅斑出現,五死一生;黑斑出現,十死一生。治療時要用白虎人參湯、阿膠大青龍湯,並配合紫雪散,效果非常顯著。如果可以瀉下,可以用調胃承氣湯。

〔《活》〕溫毒發斑者,初春病人肌肉發斑,癮疹如錦紋,或咳,心悶,但嘔者是也。冬時觸冒寒毒,至春始發,初病在表,或已汗吐下,而表證未罷,毒氣未散,以此發斑,宜用黑膏主之。又有冬月溫暖,人感乖戾之氣,冬未即病,至春或被積寒所折,毒氣不得泄,至天氣暄暖,溫毒始發,則肌肉斑疹如錦紋,而咳,心悶,但嘔有清汁,宜用葛根橘皮湯主之。

黑膏方,療溫毒發斑。

生地(半斤,切碎),好豉(一升)

上二味,傷寒二斤,合一處煎,令三分減一,絞去渣,用雄黃、麝香如豆大為末,同藥再煎服之。其毒便從皮中出者則愈。忌蕪荑。

白話文:

溫熱毒素導致發斑的病症,通常發生在初春,患者肌肉上會出現斑點,像錦紋一樣,同時可能伴隨咳嗽、胸悶、嘔吐。這類病症通常是因為冬天時感染了寒毒,到了春天才發病。起初病症表現在外,即使已經出汗或嘔吐,但表症未消,毒氣尚未散去,因此才會發斑。這種情況適合用黑膏方治療。

還有一種情況是冬天時天氣溫暖,人們容易感染邪氣,冬天時沒有發病,到了春天因為積寒所累,導致毒氣無法排出,等到天氣轉暖,溫熱毒素才發作,就會出現肌肉上出現斑疹如錦紋,並伴隨咳嗽、胸悶、嘔吐清水的症狀。這種情況適合用葛根橘皮湯治療。

黑膏方可以治療溫熱毒素導致的發斑。

將生地切碎,和好豉一起用傷寒二斤煎煮,煎至三分之一時,濾去渣,加入雄黃、麝香粉末,再煎煮服用。毒素會從皮膚排出,病情就會痊癒。忌食蕪荑。

葛根橘皮湯,療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寒解,冬溫始發,肌中斑爛癮疹如錦紋,而咳,心悶,但嘔吐有清汁,宜服此湯即止。

葛根,橘皮,杏仁(去皮,麩炒),知母,黃芩,麻黃(去節,湯泡),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白話文:

這是一種叫做葛根橘皮湯的藥方,專門治療冬天沒有完全康復的病症,一直到春天因為積寒而發作,但又無法完全發作,到了夏天因為炎熱,體內的寒氣消散,冬天的病症才開始發作,患者身上會出現像錦紋一樣的斑爛疹子,並伴隨咳嗽、心悶、嘔吐清汁的症狀,服用此湯即可止住。藥方包含葛根、橘皮、杏仁(去皮麩炒)、知母、黃芩、麻黃(去節湯泡)、甘草(炙,各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至一盞,去渣溫服。

熱病發癍,與時氣發癍並同。夫病人或未發汗,或已經發汗,而熱毒不散,表虛里實,熱毒乘虛出於皮膚,所以發癍瘡癮疹如錦絞,俗名謂之麩瘡,《素問》謂之疹。大抵發癍,不可用表藥,蓋表虛里實,若發其汗,重令開泄,更增癍爛也,宜用玄參升麻湯、大青四物湯、豬膽雞子湯選用之。

玄參升麻湯,治傷寒發汗吐下後,毒氣不能散,表虛里實,發熱於外,故身發癍如錦紋,甚則煩躁譫語。兼治喉閉腫痛。

白話文:

熱病發疹,與季節性疹子一樣。病人可能未出汗或已出汗,但熱毒未消,表面虛弱內部實熱,熱毒乘虛而出,因此皮膚上出現疹子、瘡、癮疹,像錦緞一樣交錯,俗稱麩瘡,《素問》稱之為疹。總之,發疹不可用治療表證的藥物,因為表面虛弱內部實熱,如果再出汗,反而會加重洩瀉,令疹子更加嚴重,宜用玄參升麻湯、大青四物湯、豬膽雞子湯等藥方選擇使用。玄參升麻湯,用於治療傷寒發汗吐瀉後,毒氣不能散去,表面虛弱內部實熱,體表發熱,因此身體出現像錦紋一樣的疹子,嚴重者會煩躁譫語。同時也可用於治療喉嚨閉塞腫痛。

玄參,升麻,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熱服。

大青四物湯,治傷寒熱病十日以上,發汗及吐利後,熱不除,身上斑出。

大青(一兩),阿膠,甘草(各一錢半),豆豉(二合)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旋入膠再煎,令溶服。

豬膽雞子湯,治五六日斑出。

豬膽(三合),雞子(一枚),苦酒(三合)

上三味,合煎三沸,強人盡服,瘦人煎六七沸服之。

陽毒升麻湯治癍出面。(方見陽毒。)

白話文:

玄參、升麻、甘草(炙,各半兩),將它們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水煎煮至八分,去渣熱服。

大青四物湯,用於治療傷寒熱病十日以上,發汗及吐利後,熱不退,身上出現斑點。將大青(一兩)、阿膠、甘草(各一錢半)、豆豉(二合)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再加入阿膠繼續煎煮,直到阿膠溶化,趁熱服用。

豬膽雞子湯,用於治療病發五六日出現斑點。將豬膽(三合)、雞蛋(一枚)、苦酒(三合)一起煎煮三沸,體質強壯的人一次喝完,體質虛弱的人則煎煮六七沸後再服用。

陽毒升麻湯用於治療斑疹出現在臉上的情況。(具體配方見陽毒。)

〔海〕,消毒飲子,治癍。

黍黏子(六錢),荊芥,防風(各二錢),甘草(一錢),

上㕮咀,水煎服。

陰症發癍,出胸背又出手足,亦稀少而微紅者,若作熱症,投之涼藥,大誤矣。此無根失守之火聚於胸中,上獨熏肺,傳於皮膚而為斑點,但如蚊蚋蚤蝨咬形狀,而非錦紋也,宜調中溫胃,加茴香、芍藥,以大建中、陰毒升麻鱉甲湯之類,其斑自退,可謂治本而不治標也。(海藏云:陽明發斑亦有紅點如斑出於皮毛之間者,宜白虎、瀉心等藥,當審之。)

白話文:

「海」中記載的消毒飲子,用於治療癍。將黍黏子六錢、荊芥、防風各二錢、甘草一錢,一同研磨成粉末,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出現陰症發癍,斑點出現在胸背,也可能出現在手足,而且數量稀少,顏色偏淡,呈微紅色,若誤用涼藥治療熱症,將會造成嚴重後果。這是因為無根失守的火氣聚集在胸中,向上熏蒸肺部,進而傳導到皮膚表面,形成斑點,這些斑點形狀類似蚊蟲叮咬的痕跡,而非錦紋狀的斑點。因此,應該以調和中氣、溫暖胃部的藥物治療,例如添加茴香、芍藥,並參考大建中湯、陰毒升麻鱉甲湯等方劑,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使斑點自行消退。值得注意的是,陽明發斑也有紅點狀斑點出現於皮毛之間的情況,需要使用白虎湯、瀉心湯等藥物治療,務必謹慎辨證。

大建中湯(方見治惡寒門。)陰毒升麻鱉甲湯治陰斑。(方見陰毒。)

侯國華病傷寒四五日,身微斑,渴欲飲,診之沉弦欲絕,厥陰脈也。服溫藥數日不已,又以薑、附等藥,覺陽微回脈生,因渴私飲水一杯,脈復退,又見頭不舉,目不開,問之則犯陽易。若只與燒裩散,則寒而不濟矣。遂更用吳茱萸湯一大服,調燒裩散連進二服,出大汗兩晝夜而愈。

〔丹〕發癍似傷寒者,痰熱之病發於外,汗以散之,下之非理。

白話文:

大建中湯是用來治療惡寒的,陰毒升麻鱉甲湯則是用來治療陰斑的。侯國華患傷寒四五天,身上出現微斑,口渴想喝水,脈象沉弦欲絕,這是厥陰脈的症狀。他服用溫藥數日不見好轉,又用薑、附等藥,感到陽氣稍回,脈象也恢復了一些。由於口渴,他私自喝了一杯水,脈象又退了,還出現頭抬不起來、眼睛睜不開的狀況,問話時也容易犯陽。如果只用燒裩散,就只能治寒而不能治本。於是改用吳茱萸湯一大劑,配合燒裩散連續服用兩劑,兩天兩夜出大汗後痊癒。發癍如同傷寒的,是痰熱之病發於外,應該用汗法來散之,下瀉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