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七·心小腸部 (15)
卷之十七·心小腸部 (15)
1. 無汗
太陽發熱惡風寒,體痛,脈浮緊,無汗,其人若喘者,麻黃湯也。若煩躁者,大青龍湯也。若項背強者,葛根湯也。(方論見發熱。)若小便少,氣衝胸,口噤者,為剛痓,亦葛根湯也。(論見痓。)若自衄者,必自愈。(論見衄。)
陽明病,胃家實,法當多汗,若反無汗者,有四證:脈浮而喘者,邪尚在表,宜麻黃汗之;身如蟲行癢者,久虛,宜建中之類;小便利而厥者,寒邪,宜溫之;小便不利發黃者,瘀熱,宜茵陳利之也。(論見胃實。)
無汗身癢,其人若脈微惡寒,面反有熱色者,桂枝麻黃各半湯也。(方論見發熱。)若脈浮遲,面赤戰惕發熱者,遲為無陽,不能作汗也。(論見面赤。)若陽明胃實,身如蟲行者,久虛也。(論見胃實。)
無汗,小便不利,其人若身黃,頭汗,渴飲水漿,或懊憹者,宜茵陳湯。(方論見發熱。)若身黃脅痛,鼻乾嗜臥,有潮熱,脈浮者,柴胡湯。(方論見胃實。)若項強發熱,心下滿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也。(方論見項強。)
無汗禁忌,若浮緊身痛者,忌桂枝。(論見大法。)脈浮發熱,表不解者,忌白虎。(論見渴。)若少陰欲寐但厥者,忌強發汗,必動其血也。(論見欲寐。)凡發汗,如服一劑,病症尤在,當再作本湯與之,至有不肯汗出者,服三劑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論見大法。)
白話文:
[無汗]
當太陽經引起發熱,畏風怕冷,身體疼痛,脈象浮緊,且無汗時,如果患者有喘息的情況,應使用麻黃湯。如果患者感到煩躁不安,則應使用大青龍湯。如果患者出現頸部和背部僵硬的情況,應使用葛根湯。(相關方藥理論詳見「發熱」篇。)如果患者小便量少,胸部有氣脹感,口脣緊閉,這是剛痓的症狀,同樣使用葛根湯治療。(相關理論詳見「痓」篇。)如果患者自行流鼻血,通常會自行康復。(相關理論詳見「衄」篇。)
在陽明病中,胃腸道功能亢進的情況下,按照理論應該會有多汗的現象。但如果反而無汗,有四種情況需要考慮:如果脈象浮動並且有喘息,表示邪氣仍在體表,應使用麻黃來促進出汗;如果身體像被蟲爬一樣搔癢,可能是長期虛弱,適合使用建中湯類的方藥;如果尿量正常但出現四肢厥冷,可能是寒邪侵襲,應使用溫補的藥物;如果尿量少且皮膚發黃,可能是瘀熱所致,應使用茵陳來利尿清熱。(相關理論詳見「胃實」篇。)
如果無汗且身體搔癢,患者脈象微弱,畏寒,但臉部卻呈現紅熱,應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相關方藥理論詳見「發熱」篇。)如果脈象浮緩,臉色紅潤,伴隨顫慄和發熱,脈象緩慢顯示體內缺乏陽氣,無法生成汗液。(相關理論詳見「面赤」篇。)如果陽明胃實,身體像被蟲爬一樣搔癢,這可能代表長期虛弱的狀態。(相關理論詳見「胃實」篇。)
無汗且小便不通暢,如果患者皮膚發黃,頭部有汗,口渴想喝水,或者有煩悶的感覺,應使用茵陳湯。(相關方藥理論詳見「發熱」篇。)如果皮膚發黃且肋側疼痛,鼻子乾燥,嗜睡,有周期性高熱,脈象浮動,應使用柴胡湯。(相關方藥理論詳見「胃實」篇。)如果頸部僵硬且發熱,胸口飽脹且疼痛,應使用去桂枝加茯苓白朮的桂枝湯。(相關方藥理論詳見「項強」篇。)
無汗的禁忌症,如果脈象浮緊且身體疼痛,不應使用桂枝。(相關理論詳見「大法」篇。)脈象浮動且發熱,表示表邪未解,不應使用白虎湯。(相關理論詳見「渴」篇。)如果少陰病患者想要睡眠但四肢厥冷,不應強制發汗,否則可能會導致出血。(相關理論詳見「欲寐」篇。)每次發汗,如果服用一次藥後,症狀仍然存在,應再次使用相同的藥物。有些情況下,可能需要服用三次藥才能完全解決問題。如果完全無法出汗,這可能是致命的病症。(相關理論詳見「大法」篇。)
2. 無汗續法
〔《摘》〕傷寒在表,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無汗,尺寸脈俱浮:合谷(五分,候遍身汗出即出針,此穴發汗大妙),復溜(瀉。)
〔云〕又法:手陽明商丘、合谷,手太陽腕骨、陽谷、足少陽俠谿,足陽明厲兌,手厥陰勞宮,皆隨經辨脈刺之。又,十二經滎皆可刺。
〔《摘》〕傷寒發汗不出:風池,俠谿,魚際(散脈中二分,留三呼),經渠(二分),內庭(應時出汗)
白話文:
【無汗處理方法】
在受到風寒侵襲,表現出發燒畏寒,頭部及頸部疼痛,腰背僵硬,且無汗出,雙手腕和腳踝的脈搏都顯得浮動的情況下,可以針灸合谷穴(深度約五分,待全身開始出汗後即可拔針,此穴對發汗效果極佳),以及復溜穴(進行瀉法)。
另一種方法是:可以選擇手陽明大腸經的商丘、合谷穴,手太陽小腸經的腕骨、陽谷穴,足少陽膽經的俠谿穴,足陽明胃經的厲兌穴,手厥陰心包經的勞宮穴,根據各經絡的脈象來選擇穴位進行針刺。另外,十二經脈中的滎穴都可以進行針刺治療。
在發汗困難的情況下,可以針灸風池穴,俠谿穴,以及肺經的魚際穴(針刺深度為二分,保持三口氣的時間),經渠穴(深度二分),和胃經的內庭穴(能促使汗液排出)。
3. 瘧狀
太陽病如瘧狀,一日二三度發,其人若脈微緩,不嘔清便者,欲愈也。若脈微惡寒,面有熱色,身癢者,桂枝麻黃各半也。(方論見發熱。)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八錢半),芍藥(五錢半),麻黃(三錢二字,大棗(二個),生薑(五錢半),杏仁(去皮尖,八枚),甘草(半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溫服。
病人煩熱,汗出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婦人寒熱,經水適斷者,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論見婦人傷寒。)
白話文:
【瘧狀】
在太陽病的情況下,如果病情像瘧疾一樣,一天會發作兩到三次。如果患者脈搏微弱而緩慢,沒有嘔吐且排便正常,這表示病情可能正在好轉。然而,如果脈搏微弱且感覺寒冷,臉部出現紅熱的現象,身體感到瘙癢,這種情況下應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方論詳見發熱章節)
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脈搏變得洪大的患者,可以繼續使用桂枝湯,按照之前的用法。若病態類似瘧疾,每天再次發作,一旦出汗必定可以紓解,適合使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用量為八錢半,芍藥為五錢半,麻黃為三錢二字,大棗兩個,生薑五錢半,去皮尖的杏仁八枚,甘草半兩。
將上述材料切碎,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盞半煎煮至剩下八分,去除殘渣溫服。
當病人感到煩熱,出汗後有所改善,但仍然有如瘧疾般的症狀,且在傍晚時分發作,這屬於陽明病。如果脈象強實,應採用瀉下法;脈象浮虛,則應採用發汗法。瀉下可用大承氣湯,發汗則宜用桂枝湯。婦女如果出現寒熱交錯,月經剛剛結束的情況,這是熱邪進入血室的表現,血液可能因此凝結,導致類似瘧疾的症狀,發作具有定時性,應使用小柴胡湯治療。(此論點詳見婦人傷寒章節)
4. 頭汗
頭汗,小便不利,其人若胸脅滿,往來寒熱者,柴胡桂姜也。(方論見往來寒熱。)若發黃渴飲水漿者,宜茵陳湯。(方論見發黃。)
陽明胃實頭汗,其人若下血譫語者,為熱入血室,宜刺期門。(論見譫語。)
若下後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欲食者,宜梔子豉湯。(方論見煩。)
若被火額上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黃也。(方見胃實。)
頭汗,心下滿,其人若脈沉細,微惡寒,手足冷,口不欲食,大便硬者,小柴胡湯。(論見厥往來寒熱。)
若水結胸,無大熱者,大陷胸湯,孫兆改用半夏茯苓湯。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可治。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濕家關節疼痛,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濕家頭汗出,欲被覆向火者,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白胎也。(論見身痛。)
白話文:
[頭部出汗]
-
如果一個人頭部出汗且小便不順暢,如果他還出現胸脅滿悶和寒熱交替的症狀,這可能是柴胡桂枝湯適用的情況。(詳見"寒熱交替"部分)
-
若是黃疸伴隨口渴想喝水,應該使用茵陳湯。(詳見"黃疸"部分)
-
陽明胃實導致頭部出汗,如果此人出現下血和妄言的症狀,可能是熱進入血室,適合在期門穴進行針刺治療。(詳見"妄言"部分)
-
若經治療後四肢回暖,未形成結胸,但感到心中煩悶,雖餓但不想吃東西,宜服用梔子豉湯。(詳見"煩悶"部分)
-
若因火燒療法導致額頭出汗,且小便不順,可能會出現黃疸。(詳見"胃實"部分)
-
頭部出汗且心下滿,如果脈搏沉細,輕微怕冷,手腳冰冷,沒有食慾,大便硬,適合使用小柴胡湯。(詳見"厥及寒熱交替"部分)
-
若胸腔積水無高熱,原應使用大陷胸湯,孫兆改爲使用半夏茯苓湯。
-
太陽病風邪,以火劫發汗,導致身體失衡,兩陽相燻灼使身體發黃,陽氣過盛可能鼻出血,陰虛則小便困難,陰陽俱虛則身體乾枯,僅頭部出汗,腹部脹滿微喘,口乾咽爛,可能便祕,長期可能妄語,嚴重可能嘔吐,手腳躁擾,捻衣摸牀,小便順暢者可治。若關格不通,無法排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則預後不良。
-
溼家關節疼痛,治療後額頭出汗,微喘,小便通暢者死亡,腹瀉不止者也會死亡。溼家頭汗出,想蓋被向火,若過早進行下法則嘔吐,胸滿,小便不利,舌上有白苔。(詳見"身痛"部分)
5. 頭汗續法
〔孫〕凡水結胸脅間,頭必有汗,治以半夏茯苓湯。
〔《活》〕病人表實裡虛,玄府不開,則陽氣上出,汗見於頭。凡頭汗出者,五臟乾枯,胞中空虛,津液少也,慎不可下,下之謂之重虛。
〔成〕頭者諸陽之會,邪搏諸陽,津液上湊,則汗見於頭也。
〔海〕頭汗出,劑頸而還,血證也。額上偏多者,屬心部,為血證也。獨益中州脾土,以血藥治之,其法無以加矣。
白話文:
【孫氏觀點】當水分在胸部和脅部之間積聚時,頭部一定會出汗,這種情況可以用半夏茯苓湯來治療。
【活人書觀點】如果病人的身體表面看似強壯但內部虛弱,毛孔無法正常開啟,那麼體內的陽氣會向上蒸發,導致頭部出汗。凡是頭部出汗的情況,通常表示五臟功能衰弱,子宮或膀胱空間空虛,體內津液不足,千萬不能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否則會造成更嚴重的虛弱。
【成無己觀點】頭部是所有陽經的交匯處,當邪氣與陽氣相抗,津液向上湧動,就會在頭部看到汗液。
【丹溪心法觀點】頭部出汗,汗線到達頸部後又回到頭部,這通常是血液相關的問題。額頭上汗特別多,這屬於心臟部位的問題,也是血液相關的問題。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增強脾胃功能,並使用調理血液的藥物來治療,這是目前最有效的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