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一·傷寒部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一·傷寒部 (15)

1. 吐利續法

(《內經》霍亂法附)

〔《活》〕夏月中暑霍亂,上吐下利,心腹撮痛,大渴煩躁,四肢逆冷,汗自出,兩腳轉筋,宜服香薷飲,須井底沉極冷,頓服之乃效,他藥不能救。

香薷散,治陰陽不順,清濁相干,氣鬱中焦,名為霍亂。此皆飽食鱠炙,頓啖乳酪、酒醪百品,無所不餐,多飲水漿,眠睡冷席,風冷之氣傷於脾胃,諸食結而不散,陰陽二氣壅而不反,陽氣欲降,陰氣欲升,陰陽交錯,變成吐利不已,百脈混亂,榮衛俱虛,冷搏筋轉,皆宜服此。

厚朴(去皮,二兩),黃連(薑汁炒,二兩),香薷(四兩),甘草(半兩),

白話文:

夏季中暑導致霍亂,出現嘔吐腹瀉、心腹絞痛、口渴煩躁、四肢冰冷、自汗、雙腳抽筋等症狀,應該服用香薷飲,需用井底最冰涼的水沖服,立即服用才能見效,其他藥物無效。香薷散則用於治療陰陽失調、清濁交雜、氣滯中焦所致的霍亂。這些症狀多半是因暴飲暴食生冷食物,如生魚、烤肉、乳酪、酒糟等,以及大量飲用冰涼的水,睡在冰冷的席子上,導致風寒之氣入侵脾胃,食物積聚不化,陰陽二氣阻塞不通,陽氣欲降而陰氣欲升,陰陽交錯,進而引起持續嘔吐腹瀉,百脈混亂,氣血虛弱,寒氣襲擊筋脈導致抽筋,這些情況都適合服用香薷散。配方如下:厚朴(去皮,二兩),黃連(薑汁炒,二兩),香薷(四兩),甘草(半兩)。

上為末,每服四錢,水煎,不犯鐵器,慢火煎之。兼治不時吐利,霍亂腹撮痛,大渴煩躁,四肢逆冷,冷汗自出,兩腳轉筋,疼痛不可忍者,須井中沉令極冷,頓服之乃效。

〔羅〕,桂苓白朮散,治冒暑飲食所傷傳受,濕熱內盛,霍亂吐瀉,轉筋急痛,腹滿痛悶,小兒吐瀉驚風,皆宜服此。

桂枝,人參,白朮,白茯苓(各半兩),澤瀉,甘草,石膏,寒水石(各一兩),滑石(二兩),一方有木香、藿香、葛根各半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煎煮,過程中不要接觸鐵器,用小火慢慢煎煮。此藥方也適合治療不時吐瀉、霍亂腹痛、口渴煩躁、四肢冰冷、冷汗直流、雙腳抽筋疼痛難忍等症狀,需要將藥材放入井水裡浸泡至極冷,然後一次服下才能見效。

這個藥方叫做桂苓白朮散,主要用於治療夏季中暑、飲食不當所引起的濕熱內盛、霍亂嘔吐腹瀉、抽筋疼痛、腹部脹滿疼痛、小孩嘔吐腹瀉驚厥等症狀。

藥方組成:桂枝、人參、白朮、白茯苓各半兩,澤瀉、甘草、石膏、寒水石各一兩,滑石二兩。有些方子還會加入木香、藿香、葛根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或新汲水、生薑湯下,亦得。有蒙古百戶昔良海,因食酒肉,飲湩乳,得吐瀉霍亂症,從朝至午,精神昏憒,以困急來告。予診視之,脈得沉數,按之無力,所傷之物已出矣。即以新汲水半碗,調桂苓白朮散徐徐服之,稍得安靜。又於牆陰掘地一穴,約二尺許,貯以新汲水在內攪之,待一時澄定,名曰地漿,用清者一杯,再調服之,漸漸氣和,吐瀉遂止,至夜得安。翌日微煩渴,遂愈。

卻以錢氏白朮散時時服之,良愈。或問用地漿者何也?予曰:坤為地,地屬陰,土平曰靜順,感至陰之氣,又於牆陰貯以新汲水,以取重陰之氣也。陰中之陰,能泄陽中之陽。霍亂症由暑熱內傷而得之,故痹論云: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又加暑熱,七神迷亂,非至陰之氣則不能息,予用之者此也。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白開水調服,也可以用新汲取的清水或生薑湯調服。

曾經有一位名叫昔良海的蒙古百戶,因食用酒肉、飲用馬奶,導致嘔吐腹瀉,出現霍亂症狀,從早上到中午,精神昏迷不醒,因病情危急而前來求醫。我診視後,發現他的脈象沉而數,按之無力,判斷他所受傷的食物已經排出體外。便用半碗新汲取的清水調和桂苓白朮散,讓他慢慢服下,稍微平靜下來。又於牆陰處挖了一個約兩尺深的坑,在坑內裝滿新汲取的清水,攪拌後靜置一會兒,待水澄清後,稱之為地漿,取清澈部分一杯,再調服,患者逐漸氣血平穩,嘔吐腹瀉也停止了,到了晚上便能安然入睡。第二天,患者略感煩躁口渴,但已痊癒。

之後,患者服用錢氏白朮散,持續調養,最終完全康復。有人問我為何使用地漿,我解釋道:坤為地,地屬陰,土性平靜順和,能夠感應至陰之氣,因此在牆陰處裝滿新汲取的清水,就是為了取其重陰之氣。陰中之陰,能泄去陽中之陽。霍亂症是由於暑熱內傷而引起的,所以《痹論》中說:「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暑熱加重,七神迷亂,唯有至陰之氣才能使其平息,我用地漿治療正是基於此理。

《內經》福萬世之書,豈不信哉。又提學侍其公,年七十九歲,六月中暑毒,霍亂吐瀉,昏冒終日,不知人事,夜半請予視之。診其脈七八至,洪大有力,頭熱如火,足寒如冰,半身不遂,牙關緊急。予思《內經》五亂篇中雲: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榮氣順脈,衛氣逆行,亂於胸中,是謂大俯云云。亂於腸胃,則為霍亂,於是霍亂之名自此而生。

蓋年高氣弱,不任暑氣,陽不維陰則瀉,陰不維陽則吐,陰陽不相維,則既吐且瀉矣。前人見寒多,以理中湯,熱多,以五苓散,作定法治之。今暑氣極盛,陽明得時之際,況因動而得之.中暑明矣。非甘辛大寒之劑,不能泄其暑熱,墜浮焰之火而安神明也。遂以甘露散甘辛大寒,瀉熱補氣,加茯苓以分陰陽,冰水調灌之,漸省人事,諸症悉去。

白話文:

《內經》是能保佑萬世的書籍,難道不可信嗎?我曾經有一位老師,年紀七十九歲,在六月中暑中毒,出現霍亂、嘔吐、腹瀉、昏迷等症狀,整日神智不清,到了半夜才請我診治。我診脈時發現脈搏每分鐘七八下,有力且洪大,頭部發熱如火,足部冰冷如冰,半身不遂,牙關緊閉。我想起《內經》中的“五亂篇”說:“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榮氣順脈,衛氣逆行,亂於胸中,是謂大俯。”亂於腸胃,則為霍亂,霍亂之名由此而來。

這位老師年紀大了,氣虛體弱,無法承受暑氣,陽氣不能護衛陰氣則瀉下,陰氣不能護衛陽氣則嘔吐,陰陽失衡,導致既嘔吐又腹瀉。以前的人看到寒症多,就用理中湯治療,看到熱症多,就用五苓散治療,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治療方法。現在是暑氣最盛的時候,陽明經最旺盛,再加上患者因為勞動而中暑,所以暑症非常明顯。只有用甘辛大寒的藥物,才能瀉去暑熱,降伏浮熱之火,安定神志。於是我就用甘露散,甘辛大寒,瀉熱補氣,再加入茯苓以調和陰陽,用冰水調服,這位老師逐漸恢復神智,所有的症狀都消失了。

後慎言語,節飲食三日,以參朮調中湯以意增減服之,理其正氣,逾十日後方平復。

〔無〕,訶子散,治老幼霍亂,一服即效。

訶子(炮,去核),甘草(炙),厚朴(薑製),乾薑(炮),神麯(炒),草果(去殼),良薑(炒),茯苓,麥芽(炒),陳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候發不可忍時,用水煎,入鹽少許服之。

白話文:

之後要謹慎言行,節制飲食三天,服用參術調中湯,依自身狀況增減藥量,調理正氣,過了十天後才會恢復。

霍亂患者,不論老少,服用訶子散,一劑即可見效。

將訶子(炮製,去核)、甘草(炙)、厚朴(薑製)、乾薑(炮)、神麴(炒)、草果(去殼)、良薑(炒)、茯苓、麥芽(炒)、陳皮(各等分)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等到症狀難以忍受時,用清水煎煮,加入少許鹽服用。

〔《聖》〕治霍亂。用厚朴薑製,火上炙令香為末,以新汲水調下二錢匕佳。

〔《大》〕,人參散,治妊娠霍亂吐瀉,心煩腹痛。

人參,厚朴(薑製),橘紅(各一兩),當歸(炒),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四錢,棗三枚,水煎服。

〔丹〕霍亂內有所傷,外有所感。

〔《集》〕吐瀉還用吐,以提其氣起,吐用大棗加減,或用樟木煎湯吐亦可。

〔海〕霍亂症,本自胃家,或因寒飲,或因飲水,或傷水毒,或感濕氣,冷熱不調,水火相干,陰陽相搏,轉筋攣痛,經絡亂行,暴作吐瀉,中焦胃氣所主也。察其色脈,隨經標本,此治霍亂吐瀉之法也。

白話文:

治療霍亂,可以用厚朴用薑製成,放在火上烤到香,研成粉末,用新汲取的水調和,每次服用二錢匕即可。

治療孕婦霍亂導致的嘔吐腹瀉,心煩腹痛,可以用人參散。

人參、厚朴(用薑製成)、橘紅(各一兩)、當歸(炒)、甘草(炙,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三枚大棗加水煎服。

霍亂可能是內傷,也可能是外感。

治療嘔吐腹瀉,可以用吐法,以提升元氣,吐法可以用大棗加減,或者用樟木煎湯吐出也可以。

霍亂症,起源於胃部,可能是因為寒飲、喝水、傷水毒、感受濕氣、寒熱不調、水火相干、陰陽相搏,導致筋攣疼痛,經絡亂行,突然出現嘔吐腹瀉,這是中焦胃氣所主導的。觀察患者的臉色脈象,根據經絡的標本,就可以治療霍亂嘔吐腹瀉。

〔《外》〕治霍亂吐下不止者,艾一把,水三升,煮至一升,頓服。

〔《經》〕霍亂。陳皮湯下山豆根末二錢。

〔《山》〕霍亂吐瀉。用屋下倒掛塵泡湯,澄清服之。大忌飲食,入腹則死。吃冰水不妨,不可飲熱湯。

〔《集》〕吐瀉不止,或吐轉多,四肢發厥,虛風不省人事,服此四肢漸暖,神識便省。

回陽散

用天南星為末,每服三錢,用大棗三枚同煎,至八分溫服。未省再服。

白話文:

治療霍亂吐瀉不止,可以用艾草一把,水三升煮到一升,馬上喝下。也可以用陳皮湯加山豆根末二錢治療。霍亂吐瀉時,可以用屋下倒掛的塵埃泡水,澄清後喝下。忌食飲食,吃進去就可能致命。冰水可以喝,但不能喝熱湯。如果吐瀉不止,或吐得很多,四肢發冷,神志不清,可以用回陽散治療,可以使四肢逐漸溫暖,神志也恢復。回陽散的方劑是天南星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和大棗三枚一起煎煮,八分溫服。神志未恢復,可以再次服用。

霍亂轉筋,治法見轉筋門。

〔羅〕,增損縮脾飲,解伏熱,除煩渴,消暑毒,止吐利。霍亂之後,服熱藥太多,煩躁者尤宜服之。

草果,烏梅,甘草,砂仁(各四兩),乾葛(二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生薑五片,同煎,以水沉冷以解煩,或溫或熱隨意服。

〔無〕,茯苓澤瀉湯,治霍亂吐瀉後,煩渴欲飲水。

茯苓(八兩),澤瀉(四兩),甘草(炙),桂心(各二兩),白朮(三兩),

白話文:

霍亂轉筋的治療

霍亂引發的轉筋,治療方法請參考轉筋門。

羅氏醫案:增損縮脾飲

增損縮脾飲用於解暑熱、除煩渴、消暑毒、止吐利。特別適合霍亂之後服用過多熱藥而感到煩躁的人。

藥方如下:

  • 草果、烏梅、甘草、砂仁 各四兩
  • 乾葛 二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生薑五片,一同煎煮。服用時,以涼水降溫,以解煩渴,也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溫熱或涼水服用。

無名氏醫案:茯苓澤瀉湯

茯苓澤瀉湯用於治療霍亂吐瀉後,感到煩渴想喝水的情況。

藥方如下:

  • 茯苓 八兩
  • 澤瀉 四兩
  • 甘草(炙) 二兩
  • 桂心 二兩
  • 白朮 三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生薑三片同煎,食前服。一方有小麥五兩。

〔世〕以小竹杖,兩手反抱住於脊骨,就杖兒上下各點一穴。如先吐先灸上穴,先瀉先灸下穴,各三百壯,百發百中。又,霍亂諸法不效者,灸大椎。又,以鹽納臍中,灸二十壯,立蘇。

〔《集》〕霍亂吐瀉:中脘,天樞,三里,委中

〔《摘》〕又法:上脘、三里。

〔《甲》〕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又法:巨闕,關衝,支溝,解谿

〔《千》〕又主陰陵泉。

〔東〕吐利上下俱出,藏痹膿血,頭重臂痛:太白,地機,風府(各五分。),長強,尺澤(各一寸。)

白話文:

上腹疼痛,每次服用四錢,生薑三片一起煎煮,飯前服用。另一方則加入小麥五兩。

以小竹杖,雙手反握住脊骨,在杖上上下各點一個穴位。如果先吐再灸上穴,先瀉再灸下穴,各灸三百壯,百發百中。另外,霍亂諸法無效者,灸大椎。再者,以鹽塞入肚臍中,灸二十壯,立刻就會恢復。

霍亂吐瀉:中脘、天樞、足三里、委中

另一種方法:上脘、足三里。

霍亂泄瀉不知不覺,先取太溪,後取太倉原穴。另一種方法:巨闕、關衝、支溝、解溪

另主陰陵泉。

吐利上下俱出,藏痹膿血,頭重臂痛:太白、地機、風府(各五分)、長強、尺澤(各一寸)。

〔《甲》〕霍亂泄利,期門主之。厥逆霍亂,府舍主之。

〔世〕霍亂手足厥冷,灸三陰交七壯。

〔《甲》〕霍亂逆氣,魚際、太白主之。霍亂遺尿失氣,三里主之。

〔世〕病人合面正臥,兩手著身,以繩橫亙兩肘尖頭,依繩下俠脊,兩邊相去各一寸,灸三七壯,無不驗。霍亂已死,但有暖氣者,灸當歸七壯,立蘇。(取法以繩從足拇指圍至後跟一匝捻斷,等折一半為度,以此度從足跟貼地量上至腨度極頭處是穴。)

〔《甲》〕霍亂頸痹不仁,承筋主之。(《千金》云:主瘛瘲腳痠。暴霍亂,僕參主之。)

白話文:

霍亂腹瀉,期門穴主治。霍亂昏厥逆氣,府舍穴主治。霍亂手足冰冷,灸三陰交穴七壯。霍亂逆氣,魚際、太白穴主治。霍亂遺尿氣虛,三里穴主治。病人面容合閉平躺,雙手貼身,用繩子橫放在兩肘尖頭,沿繩子下方貼脊柱,兩邊各偏離一寸,灸三七穴七壯,效果顯著。霍亂已死,但還有溫暖氣息的,灸當歸穴七壯,就能立刻蘇醒。取穴方法是,用繩子從腳拇指圍繞到腳後跟一圈後捻斷,折斷一半作為尺寸,從腳後跟貼地量到小腿肚最高處,就是穴位所在。(《千金》記載:承筋穴主治瘛瘲腳痠。暴發霍亂,僕參穴主治。)

〔世〕霍亂遍身轉筋,肚痛,四肢厥冷欲絕者,其脈洪大易治。脈微,囊縮舌卷,不治。

〔《千》〕諸霍亂,忌與米飲,胃中得米,即吐不止。

〔羅〕潔古老人云:霍亂轉筋,吐瀉不止,其病在中焦,陰陽交而不和,發為疼痛,此病最急,不可與分毫粥飲。穀氣入胃,則必死矣。

〔保〕凡霍亂慎勿與粟米粥湯,入胃即死。本草云:粟米味鹹,微寒無毒,主養腎氣,去脾胃中熱,益氣。霍亂脾胃極損,不能傳化,加粟米豈有能生也邪?如吐瀉已多,欲住之後,宜以稀粥漸漸補養,以遲為妙。

白話文:

霍亂發作,全身抽筋,腹痛,四肢冰冷快要昏死過去,如果脈搏強勁有力,就容易治癒。但如果脈搏微弱,腹部收縮,舌頭捲縮,就無法治療。

所有霍亂患者,都忌食米湯,因為米進入胃裡就會不停地嘔吐。

潔古老人說:霍亂抽筋,嘔吐腹瀉不止,病症在中焦,陰陽失調,導致疼痛。這種病症十分緊急,絕對不能喝粥或米湯。穀物氣味進入胃中,病人必死無疑。

凡是霍亂患者,切忌喝粟米粥,喝了就會死。本草書上記載:粟米味鹹,性微寒,無毒,主要功能是滋補腎氣,消除脾胃中的熱氣,益氣。霍亂患者脾胃功能極度受損,無法正常運化食物,吃粟米根本不能治病。如果嘔吐腹瀉已經停止,想要恢復健康,應該用稀粥慢慢調理身體,越慢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