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一·傷寒部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一·傷寒部 (4)

1. 潮熱續法

〔《活》〕冬月陽明潮熱,脈浮而緊者,發作有時,但脈澀者,心盜汗,黃芩湯主之。(方見下利。)

白話文:

在冬季,如果陽明經脈出現熱症狀,脈搏浮現且緊繃,這表示病癥會定期發生。如果只有脈搏沈澀的現象,可能導致心神出汗,此時應使用黃芩湯來治療(詳情請參閱下利部分)。

2. 譫語

陽明為病,胃家實是也。胃實則譫語,故譫語宜入陽明門。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盞,腹中轉矢氣者,更服一盞。若不轉矢氣,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若能食者,但硬,亦宜大承氣湯下之。二陽並病,太陽病罷,但發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勿更服。

白話文:

陽明經生病,就是胃部積熱,胃熱就會胡言亂語,因此胡言亂語的病症應該歸屬於陽明經。陽明經病症,出現胡言亂語、發燒、脈搏滑而快速,應該服用小承氣湯。如果服用一碗後,腹部有排氣現象,可以再服用一碗。如果沒有排氣,就不要再服用。如果隔天仍然沒有排便,脈搏反而變得細澀,表示體內虛弱,病症難治,不要再服用承氣湯。陽明經生病,出現胡言亂語、發燒,卻吃不下飯,胃裡一定積存了乾燥的糞便,如果勉強能吃,但是食物只是硬吞,也應該服用大承氣湯瀉下。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生病,太陽經病症消退,只留發燒,手腳出汗,大便困難,還胡言亂語,服用大承氣湯瀉下就能痊癒。

陽明經生病,患者容易出汗,導致體液流失,胃部乾燥,大便必然乾燥堅硬,大便乾燥就會胡言亂語,小承氣湯可以治療。如果服用一次後,胡言亂語停止,就不要再服用。

汗出譫語者,必有燥糞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之,必過經乃可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譫語者,謂亂語無次第,數數更端也。鄭聲者,謂鄭重頻煩也,只將一句舊言重疊頻言之,終日殷勤不換他聲也。蓋神有餘則能機變而亂語,數數更端。

神不足則無機變,而只守一聲也。)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里實,久則譫語。(成無己謂鄭聲為鄭衛之聲,非是,前辨已明。)

少陽病,發汗後,及小便數,腳攣急,誤與桂枝攻表後,若胃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方論見厥。)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論見身重。)汗發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和其榮衛,以通津液,後自愈。

白話文:

病人出汗還胡言亂語,一定是腸胃裡積了燥熱的糞便,這是風邪作祟,需要瀉下去,但一定要等到經期過去才能瀉,如果提前瀉的話,病情會更嚴重,胡言亂語更加厲害。這是因為身體表面虛弱,內裡卻很實,所以瀉下去才能好,應該服用大承氣湯。實證會胡言亂語,虛證則會重複說同一句話。胡言亂語是指說話沒有邏輯,反覆變換話題,重複說同一句話是指一直重複一句話,不換別的。因為神氣充沛才能變化多端,胡言亂語,神氣不足則無法變通,只能重複一句話。傷寒發病四五天,脈象沉而呼吸急促,脈沉代表病邪在裡,卻又反覆出汗,津液流失,大便排泄困難,說明身體表面虛弱,內裡卻很實,時間長了就會胡言亂語。少陽病發汗後,小便頻繁,腳抽筋,誤用桂枝攻表後,如果胃氣不和,出現胡言亂語,可以少服用調胃承氣湯。三陽合病,肚子脹滿,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口唇麻木,面容憔悴,胡言亂語,尿失禁,發汗會加重胡言亂語,瀉下會出現額頭冒汗,手腳冰冷,如果自汗不止,可以服用白虎湯。如果汗出很多,元氣損傷,出現胡言亂語,不能瀉下,要服用柴胡桂枝湯調和營衛,通暢津液,慢慢就會康復。

發汗多,又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諸逆發汗,病微者瘥,劇者言亂,目眩者死。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脈澀者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太陽病,火劫汗後,身黃,小便難,身體枯燥,頭汗腹滿,微喘,或不大便,久則譫語。(論見頭汗。)太陽病,二日反躁,乃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少陽病咳,咳而下利,譫語,小便難者,被火氣劫汗故也。

白話文:

大量出汗,又反复出汗的人,会损伤阳气,如果神志不清、脉搏细弱,则会死亡,脉搏恢复正常则不会死亡。各种逆向发汗,病情轻微者会痊愈,病情严重者会神志混乱,头晕眼花者会死亡。外感寒邪,脉搏不紧实而无力,无力者必会口渴,脉搏涩滞者必会神志不清,无力者发热,脉搏浮,解表发汗后会痊愈。

太阳病,发烧后出汗,身体发黄,小便困难,身体干枯,额头出汗,腹部胀满,轻微喘息,或者大便不通,时间久了就会神志不清。(详见头汗部分。)太阳病,发病第二天突然烦躁,用热熨背后大量出汗,火热之气进入胃中,胃中水分耗竭,烦躁不安,必会神志不清,十多天后出现颤抖、腹泻,这是病情将要缓解的表现。因此,汗液无法从腰部以下排出,想小便却排不出来,反胃呕吐,想小便却尿不出来,脚底怕风,大便干结,小便应该频繁却反而不频繁,或者小便量多,大便后头痛如针刺,患者脚心必会发热,这是由于谷气下流所致。少阳病咳嗽,咳嗽伴腹泻,神志不清,小便困难,这是被火热之气损伤汗液所致。

吐、下、汗、溫針後譫語,柴胡湯症罷者,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論見壞症。)

胸滿譫語,若下後煩驚,小便不利,身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方論見驚。)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瀉之,濈然汗出則愈。腹滿譫語,脈浮緊者,刺期門。(論見腹滿。)太陽少陽並病,發汗則譫語,脈弦,五六日譫語不止者,宜刺期門。(論見項強。)婦人發熱,經水適來,譫語,為熱入血室。若熱除脈遲者,身涼,胸滿如結胸狀者,刺期門。

白話文:

病人吐瀉、發汗、溫針後出現譫語,而且符合柴胡湯證,這代表病情惡化,需要找出病因並對症下藥。

胸悶、譫語,如果瀉下後仍然煩躁不安,小便不暢,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可以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

陽明病患者,出現下血和譫語,表示熱邪侵入血室,但頭部出汗,可以用針刺期門穴,根據病情調節瀉法,如果突然大量出汗則病癒。腹部脹滿、譫語、脈象浮緊,可以用針刺期門穴。太陽病和少陽病同時發病,發汗後出現譫語,脈象弦緊,持續五到六天不愈,應該針刺期門穴。女性發熱,月經來潮,出現譫語,是熱邪侵入血室。如果熱邪消除後,脈象遲緩,身體冰冷,胸悶如結胸狀,可以用針刺期門穴。

若晝則明瞭,暮則譫語者,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活人》以小柴胡湯主之。(論見婦人傷寒。)

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承氣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調胃承氣湯主之。若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方見潮熱。)

上下利譫語,其曰脈調和而手足和小便利者,陽也,故用承氣下之。其脈當微厥。反少陰但欲寐,被火氣劫汗,譫語,小便難者,陰也。故當用補劑和之。(但欲寐、下利、譫語俱見下利少陰條。)

白話文:

白天清醒,晚上說胡話的人,沒有犯胃氣和上二焦的病,就會自然痊癒。《活人》書中以小柴胡湯治療。(論見婦人傷寒。)

傷寒十三天不解,超過經期還說胡話,說明有熱氣,應該用承氣湯瀉下。如果小便量少,大便應該硬,卻反而是腹瀉,脈象調和,說明醫生用丸藥瀉下,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如果自發腹瀉,脈象應該微弱,現在卻調和,說明內部實熱,調胃承氣湯治療。如果腹瀉說胡話,說明有燥屎,應該用小承氣湯。(方見潮熱。)

上下腹瀉說胡話,如果脈象調和,手腳冰冷,小便量少,屬於陽氣虛弱,所以用承氣湯瀉下。如果脈象應該微弱,卻反而像少陰症一樣只想睡覺,被火氣耗傷汗液,說胡話,小便困難,屬於陰氣虛弱,應該用補藥調和。(但欲寐、下利、譫語俱見下利少陰條。)

〔許〕有人病傷寒下利,身熱神昏,多困譫語,不得眠,或者見下利,便以譫語為陰虛症。予曰:此亦小承氣症。眾駭曰:下利而服小承氣,仲景之法乎?予曰:此仲景之法也。仲景云:下利而譫語者,有燥糞也,屬小承氣湯而得解。予嘗讀《素問》云:微者逆之,甚者從之,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多從少,視其事也。

帝曰:何謂反治?岐伯曰: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王冰注云:大熱內結,注瀉不止,熱宜寒療,結復須除,以寒下之,結散利止,則通因通用也。正合於此,又何疑焉。

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譫語妄言,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逆冷脈沉細者,不過一日死矣。

白話文:

有人得了傷寒,腹瀉、發燒、神智不清、昏沉嗜睡、胡言亂語,有些人看到腹瀉就以為是陰虛,認為應該滋陰。我說,這其實是屬於小承氣湯證。大家驚訝地說:腹瀉還用小承氣湯,這符合張仲景的治法嗎?我說:這正是仲景的治法。仲景說,腹瀉伴隨胡言亂語的,可能是腸道燥熱導致的,屬於小承氣湯證,服藥後就能痊癒。我曾經讀過《素問》上說:病情輕微的,就要逆著病機治療,病情嚴重的,就要順著病機治療。逆著病機治療是正治,順著病機治療是反治,順著病機的治療方法,要根據病情輕重來決定。

皇帝問道:什麼叫做反治?岐伯回答:阻塞的原因就用阻塞的治療方法,通暢的原因就用通暢的治療方法。王冰注釋說:熱邪鬱結在內,導致瀉痢不止,熱邪要用寒涼的藥物治療,鬱結也需要清除,用寒涼的藥物往下瀉,鬱結消散瀉痢止住,這就是通因通用的道理。這完全符合此例,還有什么疑問呢?

那些神志不清、喘息胸悶的病人,腹瀉的病人,都難以活命。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身體微熱,脈象浮大,手腳溫暖的病人能活命,那些發冷、脈象沉細的病人,一天之內就會死亡。

3. 譫語續法

〔《素》〕譫語者,氣虛獨言也。(全文見診。愚用參、耆、歸、術等劑治譫語,得愈有百十數,豈可不分虛實,一概用黃連解毒、大小承氣等湯以治之乎。)

〔《難》〕脫陽者見鬼。(仲景謂亡陽譫語亦此義。)

〔海〕黃耆湯,治傷寒,或時悲哭,或時嬉笑,或時太息,或語言錯亂失次,世疑作譫語狂言者,非也,神不守室耳。兩手脈浮沉不一,舉按全無力,浮之損小,沉之亦損小,皆陰脈也,甚者用調中丸或理中丸。(二方並見發熱下。)

白話文:

《素問》說,譫語是氣虛導致的獨自說話。《難經》說,陽氣脫落的人會看到鬼。《傷寒論》也認為,陽氣虛脫導致的譫語,也屬於這個道理。

《海藏》記載,黃耆湯可以用來治療傷寒引起的各種症狀,例如:時而悲哭、時而嬉笑、時而嘆息,或是語言錯亂、失序,這些症狀雖然看似譫語或狂言,但其實是神氣不守竅,而非真正的譫語。患者的兩手脈象浮沉不一,按下去也沒有力氣,浮脈和沉脈都微弱,都是陰虛的表現。症狀嚴重的,可以用調中丸或理中丸治療。

〔丹〕浦江鄭兄年二十歲,九月間發熱頭痛,妄言見鬼,醫與小柴胡湯數帖,熱愈甚。予視之,形肥,面亦帶白,卻喜筋骨稍露,診其脈弦大而數實,脈本不實,涼藥所致。此因勞倦成病,與溫補藥自安。遂以參、術為君,苓、芍為臣,黃耆為佐,附子一片為使,與二帖而症不減。

或曰:脈既數大,狂熱而又大渴,用附子誤矣。予曰:此虛症而誤投寒涼之藥,人肥而脈左大於右,事急矣,非加附子、參、術,焉能有急效。再與一帖,乃去附子,作大劑與服,至五十帖,得大汗而愈。自後又補養兩月,氣體方始平復。

白話文:

浦江鄭兄二十歲,九月間發燒頭痛,神志不清,胡言亂語,醫生給他喝了幾帖小柴胡湯,反而燒得更厲害。我診斷後發現,他身材肥胖,臉色偏白,但骨骼卻有些外露,脈象弦大而數實,脈象原本不應該如此,這是因為吃了寒涼藥造成的。他的病是因為勞累過度導致,應該用溫補的藥物治療。於是,我用人參、黃芪做主藥,茯苓、白芍做輔藥,附子一片做引藥,開了兩帖藥,但病情沒有減輕。

有人說:他的脈象又急又大,狂熱且口渴,用附子是錯誤的。我說:他的病是虛症,卻誤服了寒涼藥,而且他身材肥胖,左脈比右脈強,情況緊急,如果不加附子、人參、黃芪,怎麼能見效呢?我又開了一帖藥,這次去掉了附子,加大藥量給他服用,服用了五十帖藥後,他出了一身大汗,病就好了。之後又調養了兩個月,身體才完全恢復正常。

一人五月內患譫語,大發熱,肢體不能舉,喜冷飲。診其脈洪大而數。用黃耆、茯苓濃煎如膏,卻用涼水調與之,三四服後,病者昏睡如死狀,但顏色不改,氣息如常,至次早方醒,諸症悉退而安。

盧兄汗後,再發熱妄言,呂仲修汗後熱不退,亦妄言,陶明節熱退後不識人,言語謬妄,皆用參、耆、朮、歸等補劑而愈。信哉,譫語屬虛者,十居八九。

〔《活》〕大小便硬,手足冷,脈微細者,必鄭聲也,當服溫藥白通湯。海藏用黃耆加乾薑湯。(方見傷寒發熱下。)侯輔之脈極沉細,外熱內寒,肩背胸脅斑出十數點,語言狂亂。或曰:發斑譫語非熱乎?予曰:非也。陽為陰逼,上入於肺,傳之皮毛,故斑出。神不守舍,故錯語如狂,非譫語也。

白話文:

一個人五月內患上神志不清,高燒不退,四肢無力,喜歡喝冷飲。診斷他的脈象洪大而快速。就用黃耆、茯苓濃煎成膏狀,再用涼水調和給他服用,三四劑之後,病人昏昏欲睡,像死了一樣,但臉色沒有變化,呼吸也正常,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醒來,所有症狀都消失,身體恢復正常。

盧兄出汗後,再次發燒胡言亂語,呂仲修出汗後熱度不退,也胡言亂語,陶明節退燒後不認識人,言語荒謬,他們都用人參、黃耆、蒼朮、當歸等補藥治療後痊癒。的確,神志不清屬於虛證,十之八九都是這樣。

大小便不通,手腳冰冷,脈象微細的人,一定是寒症,應該服用溫熱藥的白通湯。海藏用黃耆加乾薑湯治療。(方劑見傷寒發熱下。)侯輔之脈象非常沉細,外熱內寒,肩膀、背部、胸部、脅肋處出現十多個斑點,語言狂躁。有人說:出現斑點和神志不清不是熱症嗎?我說:不是。陽氣被陰氣逼迫,上升進入肺部,傳導到皮膚毛髮,所以出現斑點。神志不守,所以說話錯亂如同狂躁,這不是神志不清。

肌表雖熱,以手按之,須臾冷透如冰。與姜附等藥數日,約二十餘兩,得大汗而愈。後因再發,脈又沉遲,三四日不大便,與理中丸,三日內約半斤,其病全愈。以此知侯公之狂,非陽狂之狂,乃失神之狂,即陰虛也。

〔《活》〕大便秘,小便赤,手足溫,脈洪數者,必譫語也,宜用調胃承氣湯。

〔海〕治老幼及虛人傷寒五六日,昏冒言妄,小便或淋或澀,起臥無度,或煩而不得眠,並宜白虎湯加山梔一錢。

〔《鬥》〕治熱病及時疫,心躁狂亂奔走,狀似癲癇,言語不定,久不得汗,及時疫不知人事者。以人中黃不拘多少,入罐內用泥封固,武火煅半日,去火候冷,取出於地上以盆蓋半日許,研細如面,新汲水調下三錢,或未退,再服愈。(人中黃即屎也。)

白話文:

病人表面雖然發熱,用手按下去卻很快變得冰冷,服用薑附等藥物數日,約二十多兩後,大量出汗便痊癒。後來病情再度發作,脈象沉遲,三四天沒有大便,服用理中丸,三天內約半斤,病症完全康復。由此可知侯公的狂躁,並非陽氣過盛的狂躁,而是神志失常的狂躁,也就是陰虛。

如果出現大便秘結、小便赤黃、手足溫熱、脈搏洪數的情況,一定是神志不清,應該服用調胃承氣湯。

針對老年人、兒童和體虛的人患傷寒五六天,出現昏迷、胡言亂語、小便淋漓或澀滯、起臥無度、或者煩躁難眠的情況,應該服用白虎湯,並加入山梔子一錢。

治療熱病或時疫,心煩意亂、狂躁不安、到處亂跑,狀似癲癇、言語不正常、長時間不出汗,以及時疫昏迷不省人事的情況,可以用人中黃,不拘多少,放入罐中用泥土封好,用武火燒煅半日,熄火冷卻後取出,放在地上用盆蓋住半日,研磨成細粉,用新汲取的水調服三錢,如果病情沒有退卻,可以再次服用,直到痊癒。(人中黃即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