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一·傷寒部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一·傷寒部 (3)

1. 自汗續法

〔海〕太陽自汗桂枝。陽明自汗白虎湯。少陰自汗四逆湯。陽明症,身熱,目痛,鼻乾,不得臥,不惡寒而自汗,或惡熱,而尺寸俱浮者,白虎湯主之。傷寒尺寸脈俱長,自汗大出,身表如冰石,脈傳至於里,細而小,及瘧疾但寒不熱,其人動作如故,此陽明傳入少陰,戊合癸,即夫傳婦也,白虎加桂枝主之。然脈雖細小,當以遲疾別之,此症脈疾而非遲,故用此法。

(白虎加桂枝湯方見瘧。如中暑自汗微惡寒者,亦宜服之。)

白話文:

海太陽自汗,適合用桂枝;陽明自汗,適合用白虎湯;少陰自汗,適合用四逆湯。陽明症患者,會發燒、眼睛痛、鼻子乾燥、無法躺下,不畏寒但自汗,或畏熱,且寸關尺脈都浮,可以用白虎湯治療。傷寒患者,寸關尺脈都長,大量自汗,身體表面冰冷,脈象傳到裡,細而小,或患瘧疾時只有發冷不發熱,患者活動如常,這是陽明傳入少陰,戊合癸,就如同丈夫傳染給妻子一樣,可以用白虎加桂枝湯治療。但即使脈象細小,也要注意脈搏的快慢,這種情況脈象快而不慢,所以要用這個方法。

《活》傷寒應發汗,而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出,筋惕肉瞤,此為逆,難治。先服防風白朮牡蠣散,次服建中湯。

防風白朮牡蠣散,治發汗多,頭眩汗出,筋惕肉瞤。

防風,牡蠣(炒成粉),白朮(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酒調下,米飲亦得,日二三服。汗止後服小建中湯。

〔成〕或汗出發潤,與其出如油,或大如貫珠著身,出而不流,皆為不治之症。

白話文:

傷寒應該要發汗,但如果動氣在左邊,就不能發汗。發汗的話,就會頭昏眼花、汗流不止,筋骨抽搐,肌肉跳動,這是逆向的病症,很難治療。先服用防風、白朮、牡蠣散,接著再服用建中湯。

防風、白朮、牡蠣散,用來治療發汗過多,頭昏眼花、汗流不止,筋骨抽搐、肌肉跳動。

將防風、牡蠣(炒成粉末)、白朮(各等份)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酒調和服用,米湯也可以,一天服用兩到三次。汗止之後再服用小建中湯。

如果汗水發出來卻潤濕,或者像油一樣流出來,或者像珠子一樣滴在身上,流不下來,這些都是無法治癒的症狀。

〔《集》〕傷寒汗多不止:內庭(瀉),合谷(瀉),復溜(瀉)

二陽並病,潮熱譫語,而手足漐漐汗出者;陽明病,短氣腹滿,而手足濈然汗出者,俱宜大承氣湯。(方論見潮熱。)陽明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者,胃冷欲作痼瘕,必大便初硬後溏。(論見自汗。)

白話文:

傷寒出汗不止,可以瀉內庭、合谷、復溜穴。如果出現二陽並病、潮熱譫語,並且手足持續出汗,或是陽明病、短氣腹滿,同時手足大量出汗,都應該服用大承氣湯。陽明病患者,如果吃不下東西、小便不順暢,並且手足大量出汗,可能是胃寒,容易形成痼瘕,大便會先硬後溏。

2. 不得臥

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尺寸脈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汗後大汗出,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論見渴。)汗下後,不得眠,若反覆顛倒,心中懊憹者,梔子豉湯。(方論見煩。

)若但晝不得眠,夜安靜,不嘔不渴,無表症,脈沉微,無大熱者,宜乾薑附子湯。(論見煩躁。)

少陰病欲寐,二三日後,煩心不得臥者,黃連阿膠湯主之。(論見煩躁。)

白話文:

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無法平躺,寸脈和尺脈都浮長,這是陽明經受病的表現。病人小便不順暢,大便時而困難時而容易,偶爾會發熱,呼吸急促不能平躺,這是燥屎的徵兆,應該服用大承氣湯。出汗後大量出汗,心煩意亂無法入睡,想喝水,就少量給他喝水,這樣可以緩解症狀。(論述關於口渴)出汗後無法入睡,反覆翻來覆去,心中煩躁不安,應該服用梔子豉湯。(論述關於煩躁)如果只是白天無法入睡,晚上安靜,不嘔吐不口渴,沒有表證,脈象沉細,沒有發熱,應該服用乾薑附子湯。(論述關於煩躁)少陰病想睡覺,兩三天後心煩意亂無法平躺,應該服用黃連阿膠湯。(論述關於煩躁)

黃連阿膠湯

黃連,阿膠(各一兩),黃芩(五錢),芍藥(一兩),雞子(一個),

上㕮咀,水二盞,煎八分,去渣,納膠消盡,又納雞子黃攪勻,溫服,日三。

少陰病,下利慾寐,六七日後,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宜豬苓湯。(論見下利。)少陰病,但欲寐,脈沉細,不煩,五六日變自利,煩躁不寐者死。(論見不得寐。)發熱下利,厥逆煩躁,不得臥者死。(論見下利。)

白話文:

黃連、阿膠各一兩,黃芩五錢,芍藥一兩,雞蛋一個,一起研磨成粉末,加入兩杯水煎煮,煮到八分滿時,去除藥渣,再加入阿膠繼續熬煮至完全融化,最後加入雞蛋黃攪拌均勻,溫熱服用,一天三次。適用於少陰病,伴隨腹瀉、嗜睡、六七天後出現咳嗽、嘔吐、口渴、心煩失眠的患者。若少陰病僅表現為嗜睡,脈沉細,無心煩,五六日後轉為腹瀉,並伴隨煩躁失眠,則預後不佳。若出現發熱、腹瀉、厥逆、煩躁、不能平躺等症狀,則預後也很差。

3. 不得臥續法

〔《活》〕傷寒吐下後,心煩乏氣,日夜不得眠者,酸棗仁湯主之。

酸棗仁湯

酸棗仁(一升),麥門冬(去心,一合),甘草(炙,二錢半),知母(半兩),茯苓,川芎,乾薑(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煎服。

傷寒大熱,乾嘔,呻吟錯語,不得眠者,,黃連解毒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病人在服用瀉下藥後,如果出現心煩意亂、氣短乏力、整日整夜睡不著覺的症狀,可以用酸棗仁湯治療。

酸棗仁湯的藥方如下:酸棗仁(一升)、麥門冬(去心,一合)、甘草(炙,二錢半)、知母(半兩)、茯苓、川芎、乾薑(各一兩)。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清水煎服。

如果傷寒患者發燒很厲害,還伴有乾嘔、呻吟、說話語無倫次、睡不著覺等症狀,可以用黃連解毒湯治療。

黃連,黃芩,黃柏(各半兩),山梔(二錢),

一方有阿膠(二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服。如未知,再服,進粥,以此漸瘥。

傷寒瘥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者,,烏梅湯,主之。

梔子(炒,半兩),烏梅(去核,四個),黃芩,甘草(炙。各半兩),柴胡(一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姜三片,豉五十粒,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一本有竹葉七片。

白話文:

黃連、黃芩、黃柏各半兩,山梔二錢,將它們研磨成粉末。另外,準備阿膠二錢。將上述藥材混合,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服。如果症狀未見好轉,可以再次服用,並搭配粥食用,逐漸康復。

若傷寒痊癒後,出現虛煩失眠、心煩意亂等症狀,可用烏梅湯治療。取梔子(炒,半兩)、烏梅(去核,四個)、黃芩、甘草(炙,各半兩)、柴胡(一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薑三片、豉五十粒,煎煮至七分,去渣後溫服。

有些方劑還會加入竹葉七片。

4. 潮熱

〔成〕潮熱者,若潮水之潮,其來不失時也。一日一發,指時而發者,謂之潮熱。若日三五發者,是即發熱,非潮熱也。潮熱屬陽明,必於日晡時發者,乃為潮熱。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糞,欲知之,可少與小承氣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糞,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之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也。

白話文:

潮熱就像海水漲潮一樣,時間固定,不會錯過。一天發作一次,時間固定,叫做潮熱。如果一天發作三五次,那就是發熱,不是潮熱。潮熱屬於陽明經,必須在下午才發作,才算是潮熱。

陽明病患者出現潮熱,大便稍微硬,可以服用大承氣湯。如果大便不硬,就不要服用。如果六七天沒有大便,可能會有燥糞,想要知道,可以服用少量的小承氣湯,如果在腹中轉矢氣,就代表有燥糞,可以攻之。如果沒有轉矢氣,就只是剛開始硬,後面一定會溏瀉,不能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吃。想要喝水,給他喝就會噦。之後發熱,一定是大便又硬又少,用小承氣湯調和,如果沒有轉矢氣,就絕對不能攻之。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陽明病,胃實譫語而潮熱者,承氣湯主之。

大承氣湯(海藏云:厚朴去痞,枳實泄滿,芒硝軟堅,大黃泄實,必痞滿燥實四症全者方可用之。)

大黃(酒浸,一兩。治不大便地道不通,酒浸上行引大黃至巔而下),厚朴(二錢,薑製,治腹脹滿),枳實(一枚。治心下痞,按之良久氣散痛緩,此並主心下滿,乃肝之氣盛也),芒硝(一兩。治腹中轉矢氣,內有燥屎。本草云:味辛寒潤燥)

白話文:

如果病人是陽明病,脈搏遲緩,雖然出汗但不畏寒,身體一定很沉重,呼吸急促,肚子脹滿還喘不過氣,並且有潮熱現象,說明裡頭有熱需要攻治。如果手腳突然冒汗,表示大便已經乾燥,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如果汗出很多,但稍微發熱就怕冷,表示外邪還沒解開,身體的熱沒有潮熱現象,不能使用大承氣湯。如果肚子很大很脹,不通暢,可以用小承氣湯治療,稍微調和胃氣,不要讓它大瀉。

如果病人是陽明病,胃實,神志不清並且有潮熱現象,可以使用大承氣湯治療。

大承氣湯由厚朴、枳實、芒硝、大黃組成,其中厚朴去痞,枳實瀉滿,芒硝軟堅,大黃泄實,必須是痞滿、燥實四種症狀都齊備才能使用。

大黃用酒浸泡,一兩,治療大便不通暢,酒浸泡後能上行引導大黃藥力到頭頂再向下走。厚朴二錢,用薑製,治療腹脹。枳實一枚,治療心下痞,按壓很久後氣散疼痛緩解,這兩種藥物都主治心下滿,是因為肝氣盛。芒硝一兩,治療腹中轉矢氣,內有乾燥的糞便。《本草綱目》記載,芒硝味辛寒潤燥。

上㕮咀,水二大盞,煎枳樸至一大盞,下大黃復煎至六分,去渣,入硝,又煎一二沸,溫服。如未利,再作與服,以通為度。

小承氣湯(海藏云:大黃泄實,厚朴去痞,必痞實全者可用。)

大黃(酒浸,一兩),厚朴(薑製,二錢),枳實(炒,一枚)

上㕮咀,同上法煎,溫服,以利為度,不利再服。

不大便,舌燥,心下滿痛,而日晡小有潮熱者,宜大陷胸湯。(論見結胸。)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利,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陽明為病,胃實是也。今便溏而言陽明病者,謂陽明外症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之病也。)

白話文:

將枳實、厚朴一起研磨成粉,用兩大杯水煎煮枳實、厚朴,煎煮至一大杯時,加入大黃繼續煎煮至六分,濾掉藥渣,加入硝石再煎煮一、二沸,溫熱服下。如果沒有通便,可以再次煎煮服下,直到通便為止。

這是小承氣湯,海藏說:大黃瀉去實證,厚朴消散痞塊,只有痞塊和實證都很嚴重時才可以使用。

小承氣湯的藥材包括:大黃(用酒浸泡,一兩),厚朴(用薑製,二錢),枳實(炒,一枚)。

按照上面的方法煎煮,溫熱服下,以通便為度,如果沒有通便,可以再次服用。

如果沒有大便,舌頭乾燥,心窩處脹痛,而且下午稍微發熱,適合服用大陷胸湯。

陽明病,發熱,大便稀薄,小便自利,胸部和脅肋部位脹滿不消,適合服用小柴胡湯。陽明病是胃實證,現在出現大便稀薄卻說陽明病,指的是陽明外症,身體發熱出汗,不惡寒反而惡熱的病症。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短氣,腹滿,脅下及心痛,鼻乾,不得汗,嗜臥,身黃,小便難,時時噦而潮熱者,小柴胡加茯苓主之。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時發潮熱,已而微利,此必柴胡症,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柴胡(一兩),黃芩,人參,甘草(炙),生薑(以上各五錢),半夏(湯浸,三個),大棗(三枚),芒硝(一兩)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陽明中風症狀,像是脈搏弦緊浮大、呼吸短促、肚子脹滿、脅肋和心臟疼痛、鼻子乾燥、無法出汗、嗜睡、皮膚發黃、小便困難,而且經常打嗝並伴隨潮熱,可以服用小柴胡加茯苓湯治療。

如果傷寒病症持續十三天未解,胸脅部位感到滿脹並伴隨嘔吐,每天下午到傍晚時分出現潮熱,之後又出現輕微的腹瀉,這很可能是柴胡症。如果先前已經服用過丸藥瀉下,但腹瀉並沒有改善,現在反而出現腹瀉,說明之前的治療方法並不恰當。潮熱屬於實證,應該先服用小柴胡湯來解表,之後再服用柴胡加芒硝湯治療。

藥方:柴胡一兩,黃芩、人參、甘草(炙)各五錢,半夏(湯浸,三個),大棗三枚,芒硝一兩。

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納芒硝,更微沸溫服。

陽明病,脈浮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論見胃實有表條。)

白話文:

每一劑藥量為五錢,用水一盞半(約為現代量的240毫升),煮至剩餘八分(約為192毫升),然後去除藥渣,加入芒硝,再次微火煮沸後,調至溫度適宜服用。

如果出現陽明病,脈象呈現浮緊的特徵,那麼必定會出現週期性的潮熱現象。(詳細討論在胃實有表的條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