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傷寒部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傷寒部 (2)

1. 續傷寒通論

〔《活》〕發熱惡寒,身體痛而脈浮者,表證也。表證者,惡寒是也。惡寒者,屬太陽,宜汗之。

〔成〕惡寒一切屬表,雖里症悉具,而微惡寒者,亦是表未解也,猶當先解其外,候不惡寒為外解,乃可攻裡也。

不惡寒反惡熱,手掌心並腋下濈濈汗出,胃中乾燥,結聚潮熱,大便硬,小便如常,腹滿而喘,或譫語,脈沉而滑者,里症也。里症者,內熱是也。內熱者,屬陽明,宜下之。傷寒始發熱惡寒,今汗後不惡寒,但倍發熱而躁,始脈浮而大,今脈洪實,或沉數細,始惺靜,今狂語,此為胃實陽盛,再汗即死,須下之則愈。亦有始得病,便變陽盛之症,須便下之,不可拘以日數。

白話文:

發燒、怕冷、全身痠痛,脈搏浮動,這是表證。表證就是怕冷,怕冷屬於太陽經,應該要發汗治療。

所有怕冷的症狀都屬於表證,即使內在的症狀都已經出現,但只要稍微怕冷,就表示表證還沒解開,還需要先治療表證,等到不再怕冷,表證解開後,才能治療內證。

不再怕冷反而發熱,手掌心和腋窩大量出汗,胃部乾燥,腹部脹滿有熱感,大便乾硬,小便正常,肚子脹滿還喘不過氣,甚至出現胡言亂語,脈搏沉而滑,這是里證。里證就是內熱,內熱屬於陽明經,應該要瀉下治療。傷寒剛開始發燒怕冷,現在發汗後不再怕冷,反而發燒加劇且躁動不安,脈搏剛開始是浮大,現在脈搏洪大、沉數或細,剛開始神志清醒,現在卻胡言亂語,這是胃氣實熱,再發汗就會致命,必須瀉下才能痊癒。也有可能剛得病就出現陽盛的症狀,必須馬上瀉下,不能拘泥於病程時間。

更有心胸連腹臍大段疰悶,腹中痛,坐臥不安,冒悶喘急極者,亦不問他症,便下之。若失下,則氣血不通,四肢便厥,醫人不知,反疑是陰厥,復進熱藥,禍如反掌,不可不察也。

〔成〕邪之客於表者,為寒邪,與陽相爭,則為寒矣。邪之入於裡者,為熱邪,與陰相爭,則為熱矣。邪在半表半裡,外與陽爭而為寒,內與陰爭而為熱,是以往來寒熱。邪居表多則多寒,邪居里多則多熱,邪半在表半在裡,則寒熱亦半矣。邪在表者,必漬形以為汗,邪在裡者,必盪滌以取利,其餘不外不內,半表半裡,又非發汗之所宜,亦非吐下之所對,是當和解則可矣,小柴胡為和解之劑也。

白話文:

有些人胸部、腹部、肚臍周圍都感到悶痛,腹痛難忍,坐立不安,還伴隨呼吸急促,非常难受。遇到这种情况,即使其他症状不明确,也要马上泻下。如果泻下不当,就会导致气血不通,四肢发凉,医生可能误以为是阴虚导致的四肢厥冷,再用温热药物治疗,后果不堪设想,一定要谨慎小心。

疾病的邪气停留在人体表面,是寒邪,与阳气相争,就会表现出寒症。邪气进入人体内部,是热邪,与阴气相争,就会表现出热症。邪气停留在半表半里,外面与阳气相争表现为寒症,里面与阴气相争表现为热症,所以会出现寒热交替的症状。邪气停留在表面多,寒症就多,邪气停留在内部多,热症就多,邪气半在表面半在内部,寒热症状也各占一半。邪气停留在表面,必须用发汗的方法将其排出;邪气停留在内部,必须用泻下的方法将其排出。其他情况既不适合发汗也不适合泻下,属于半表半里的状态,应该采用调和的方法来治疗,小柴胡汤就是调和的良药。

〔《活》〕傷寒表症當汗,里症當下,不易之法也。發表攻裡,本自不同,甘遂、神丹,不可合飲;桂枝、承氣,安可並進。然而假令病人脈浮而大,是表症當汗,其人發熱煩渴,小便赤,卻當下,此是表裡俱見,五苓散主之。假令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是里症當下,其人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鬚髮汗,此是兩症俱見,即未可下,宜與桂枝。

假令病人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沉細,是里症當下;其人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卻當汗,此兩症俱見者,仲景所謂半在表半在裡也,小柴胡主之。假令太陰病,表症未除,而醫數下之,遂挾熱而利不止,心下痞硬,仲景謂之表裡不解,桂枝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初期如果出現表證,應該要發汗,如果出現裡證,就應該要下瀉,兩種方法不能混用。發汗和下瀉的藥物性質不同,甘遂和神丹這兩種藥不能一起服用;桂枝和承氣湯也不能一起服用。

但是如果病人脈搏浮大,屬於表證,同時又發熱口渴,小便赤色,屬於裡證,這就代表表裡俱見,可以用五苓散治療。如果傷寒患者便秘六七天,頭痛發熱,屬於裡證,但小便清澈,代表寒邪尚未完全深入,還在表層,應該要發汗,這也是表裡俱見,但不能下瀉,可以用桂枝湯治療。

如果病人腹脹,不想吃東西,大便硬,脈搏沉細,屬於裡證;但頭上出汗,微微發冷,手腳冰冷,又屬於表證,這就代表表裡俱見,屬於半表半裡的症狀,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如果太陰病患者,表證還沒解除,醫生卻不斷使用下瀉藥,導致體內熱邪加重,腹脹堅硬,仲景稱之為表裡不和,可以用桂枝人參湯治療。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痛,是有表復有里,仲景用桂枝加芍藥湯。痛甚者,桂枝加大黃。又云:太陽病桂枝症,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湯主之。此皆仲景治傷寒有表復有里之法也。

〔海〕大柴胡湯治表裡內外俱熱之症。治有表者,或脈浮,或頭痛,或惡風,或惡寒,四症中或有一二尚在者,乃十三日過經不解是也。治有里者,或譫語,或妄語,或擲手揚視,此皆里之急者也。若欲汗之,則里症已急,欲下之,則表症尚在,通宜大柴胡湯。

白話文:

太陽病本該溫補,卻誤用下藥,導致腹痛,這是表證未解又兼有里證。仲景用桂枝加芍藥湯治療。疼痛嚴重者,則在桂枝湯中加 大黃。又說:太陽病有桂枝症狀,卻誤用下藥,腹瀉不止,脈搏急促的,說明表證尚未解除,喘不過氣又出汗的,用葛根黃芩湯治療。這些都是仲景治療傷寒時,表證未解又兼有里證的方法。

大柴胡湯用來治療表裡內外俱熱的病症。有表證的,可能脈浮、頭痛、惡風、惡寒,這四種症狀中可能有一到兩種尚未消失,說明已經超過十三天,病症沒有解除。有里證的,可能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或手舞足蹈,這些都是里證嚴重的表現。想要發汗,但里證已經嚴重,想要下瀉,但表證尚未消失,這時就應該用大柴胡湯。

傷寒四五日後,以至過經無表症,又於裡症未可下者,皆可用小柴胡隨證加減用之。以至十餘日,亦可用。十餘日外,用小柴胡不愈者,若大便硬,看症可下,則用大柴胡下之。以過經,其人稍虛,當下者,用大柴胡湯則穩當,恐承氣太緊,病人不禁也。仲景云: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症,大便難,身微熱,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又云:病人無表裡症,發熱七八日,脈雖浮數,可用大柴胡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屬抵當湯。

白話文:

傷寒病發四五天后,一直到經過表症期,但裡症尚未能用藥下瀉時,都可以根據病情加減用小柴胡湯。即使過了十多天,也可以使用。過了十多天還不見效,如果大便乾燥,可以考慮用藥下瀉,就用大柴胡湯來治療。如果過了表症期,病人稍微虛弱,需要用藥下瀉時,用大柴胡湯就比較穩妥,因為承氣湯可能太峻猛,病人承受不了。張仲景說,病發六七天,精神恍惚,眼睛昏花,沒有表裡症狀,大便困難,身體微熱,這是實證,應該用藥下瀉,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他又說,病人沒有表裡症,發燒七八天,脈象雖然浮數,可以用大柴胡湯來下瀉。如果已經用藥下瀉,脈象還是浮數,並且過了六七天還沒有大便,就可能是瘀血,應該使用抵當湯來治療。

治傷寒須分表裡,若表裡不分,汗下差誤,豈為上工?且如均是發熱,身熱不渴,為表有熱,小柴胡加桂枝主之;厥而脈滑,為里有熱,白虎加人參主之。均是水氣,乾嘔微利,發熱而咳,為表有水,小青龍加芫花主之;體涼表症罷,咳而脅下痛,為里有水,十棗湯主之。

均是惡寒,有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麻黃、桂枝、小柴胡主之;無熱而惡寒者,發於陰也,附子、四逆主之。均是身體痛,脈浮發熱,頭痛身體痛者,為表未解,麻黃主之;脈沉自利,身體痛者,為里不和,四逆湯主之。以此觀之,仲景表裡之法甚詳,學者宜深究心也。

白話文:

治療傷寒必須區分表證和裡證,如果不能分清表裡,盲目使用汗法,就會出現差錯,怎麼能算得上是醫術精湛呢?例如,患者都發熱,但身熱不渴,屬於表證有熱,可以用小柴胡加桂枝湯來治療;如果患者四肢厥冷、脈搏滑數,則屬於裡證有熱,要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同樣是水氣,患者乾嘔、輕微腹瀉、發熱咳嗽,屬於表證有水,可以用小青龍加芫花湯來治療;如果患者體溫下降,表證已消失,但咳嗽並伴有脅肋疼痛,則屬於裡證有水,可以用十棗湯來治療。

同樣是惡寒,如果患者有熱感卻也惡寒,屬於陽氣發病,可以用麻黃、桂枝、小柴胡湯來治療;如果患者沒有熱感卻惡寒,屬於陰氣發病,可以用附子、四逆湯來治療。同樣是身體疼痛,如果患者脈搏浮大、發熱、頭痛並伴有身體疼痛,屬於表證未解,可以用麻黃湯來治療;如果患者脈搏沉細、自汗、身體疼痛,屬於裡證不和,可以用四逆湯來治療。由此可見,張仲景的表裡辨證法非常詳細,學習者應該用心深入研究。

〔海〕半表半裡者有幾?夫邪在榮衛之間,謂之半表半裡也。太陽陽明之間,少陽居身之半表半裡也。五苓散分陰陽,膀胱經之半表半裡也。理中湯治吐泄,上下之半表半裡也。

〔《活》〕太陽陽明少陽,皆屬陽症也。太陽者,膀胱也,發熱惡寒,頭疼腰痛,而脈浮也。陽明者,胃也,不惡寒反惡熱,濈濈汗出,大便秘,潮熱,而脈長也。少陽者,膽也,口苦咽乾,脅下滿,發熱而嘔,或往來寒熱,而脈弦也。麻黃湯、大青龍湯、桂枝湯,治太陽傷風寒也。

大柴胡湯、調胃承氣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治陽明傷寒也。小柴胡湯,治少陽傷寒也。其他藥,皆發汗吐下後症也。若陽氣獨盛,陰氣暴絕,即為陽毒,必發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如錦紋,或下利黃赤,脈洪實或滑促,當以酸苦之藥投之,令陰氣復而大汗解矣。古人云:酸苦湧泄為陰,謂苦參、大青、葶藶、苦酒之類,皆復其陰氣也。

白話文:

「海」中提到半表半裡的情況有哪些呢?當邪氣停留在榮衛之間,就是半表半裡。太陽和陽明之間,少陽則處於身體的半表半裡。五苓散分陰陽,屬於膀胱經的半表半裡。理中湯用於治療吐瀉,屬於上下半表半裡。

《活》中提到太陽、陽明、少陽都屬於陽症。太陽,也就是膀胱,表現為發熱惡寒,頭疼腰痛,脈象浮。陽明,也就是胃,表現為不惡寒反而惡熱,大量出汗,便秘,潮熱,脈象長。少陽,也就是膽,表現為口苦咽乾,脅肋下滿,發熱嘔吐,或寒熱往來,脈象弦。麻黃湯、大青龍湯、桂枝湯用於治療太陽傷風寒。

大柴胡湯、調胃承氣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用於治療陽明傷寒。小柴胡湯用於治療少陽傷寒。其他的藥物都是發汗吐下後的後續治療。如果陽氣獨盛,陰氣突然消失,就會變成陽毒,病人會躁狂、亂跑、胡言亂語,面紅咽痛,身上出現斑點,像錦紋一樣,或者腹瀉,排出黃色糞便,脈象洪實或滑促,就要用酸苦的藥物治療,讓陰氣恢復,並大量出汗,就能解毒。古人說:「酸苦湧泄為陰」,也就是說苦參、大青、葶藶、苦酒等藥物,都能恢復陰氣。

微用苦,甚則兼用酸苦,折熱復陰。若熱極發厥,陽症似陰者,學者當以脈別之。

太陰少陰厥陰,皆屬陰症也。何謂太陰症?太陰脾之經,主胸膈䐜脹。何謂少陰症?少陰腎之經,主脈細心煩,但欲寐,或自利而渴。何謂厥陰症?厥陰肝之經,主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也。三陰中寒,微則理中湯,稍厥,或中寒下利,即乾薑甘草湯。

大段重者,用四逆湯。無脈者,用通脈四逆湯,若陰氣獨盛,陽氣暴絕,則為陰毒,其症四肢逆冷,臍腹築痛,身如被杖,脈沉實,病或吐或利,當急灸臍下,服以辛熱之藥,令復陽氣而大汗解矣。古人云:辛甘發散為陽,謂桂枝、甘草、乾薑、附子之類,能復其陽氣也。微用辛甘,甚則用辛苦。

白話文:

治療時,輕微的病症可以用苦味藥物,嚴重一點則要同時使用酸味和苦味藥物,以降低熱度,恢復陰氣。如果熱度極高,出現昏迷,陽氣表現得像陰氣一樣,醫者就要仔細辨別脈象。

太陰、少陰、厥陰都屬於陰證。太陰證是指脾經受損,表現為胸膈脹滿。少陰證是指腎經受損,表現為脈細、心煩、嗜睡、腹瀉且口渴。厥陰證是指肝經受損,表現為消渴、氣逆上衝心臟、心痛發熱、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吃了就吐蛔蟲、腹瀉不止。

三陰寒證,輕微的用理中湯,稍微昏迷,或中寒腹瀉,就用乾薑甘草湯。比較嚴重的,用四逆湯。如果脈搏摸不到,就用通脈四逆湯。如果陰氣過盛,陽氣突然消失,就會變成陰毒,表現為四肢冰冷、臍腹疼痛、身體像被棍子打過一樣、脈象沉實、嘔吐或腹瀉。這種情況要緊急灸臍下,服用辛熱藥物,讓陽氣恢復,並大量出汗來解毒。古人說,辛甘發散屬於陽氣,像桂枝、甘草、乾薑、附子等藥物,可以恢復陽氣。輕微的病症可以用辛甘藥物,嚴重一點就用辛苦藥物。

苦陰極熱躁,陰症似陽者,學者亦當以脈別之。

〔羅〕陰症陽症辨靜江府提刑李君長子年十九歲,四月病傷寒九日,醫者作陰症治之,與附子理中丸數服,其症增劇。別易一醫,又作陽症,議論差互,不敢服藥。李君邀予往視,坐間有數人,予不欲直言其症,但細為分解,令自忖度之。凡陽症者,身大熱而手足不厥臥則怛然,起則有力,不惡寒,反惡熱,不嘔不瀉,瀉而飲水,煩躁不得眠,能食而多語,其脈浮大而數者,陽症也。

凡陰症者,身不熱而手足厥冷,惡寒蜷臥,惡聞人聲,或自引衣蓋覆,不煩渴,不飲食,小便自利,大便反快,其脈沉細而微遲者,陰症也。今診其脈數得六七至。其母云,夜來叫呼不絕,全不睡。又喜飲冰水。予聞其言,知陽症悉具,且三日不見大便,宜急下之。予遂以酒煨大黃六錢,甘草炙二錢,芒硝五錢煎服,至夕下數行,燥糞二十餘塊,是夜汗大出,明日又往視之,身涼脈靜矣。予思《素問》熱論云:治之各通其臟腑。

白話文:

病人因陰虛而導致體內熱盛,症狀表現得像陽症一樣,醫生們在辨證時應該仔細觀察脈象,才能準確判斷。

故仲景述《傷寒論》云:六經各異,傳變不同。《活人》亦云:凡治傷寒,先須明經絡。其義一也。昧者不學經絡,不問病源,按寸握尺,妄意病症,不知邪氣之所在,動致顛覆,真盲醫哉。昔韓子云:醫之病,病在少思。真理致之言也,學者審之。(陰症似陽,陽症似陰,並見陰陽臟腑部發寒熱反治條。

〔《活》〕未滿三日,可汗而已,滿三日者,可泄而已,此大略言之耳。凡病人有虛有實,邪氣傳受,遲速不同,豈可拘以日數。仲景云:日數雖多,但有表症而脈浮者,猶宜發汗。日數雖少,若有里症而脈沉者,即宜下之,正應隨脈治之。又況六氣之邪,乘虛之經,皆自背得之,則入太陽,或入少陰;自面感之,則入陽明之類,不必皆始於太陽也。兼寒邪有首尾止在一經,或間傳一二經,不可以一理推,但視脈與外症治之,此活法也。

白話文:

因此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說,六經各不相同,傳變也各有差異。《活人》也說,治療傷寒,必須先了解經絡。這兩者道理是一樣的。那些不懂經絡,不探究病源,只憑感覺摸摸脈搏,就妄自推測病情,根本不知道邪氣在哪裡,一不小心就會造成災禍,真是盲醫!古人韓子說:醫生的毛病,就在於思考不足。這話道出了真理,學習醫術的人要仔細思考。

(陰症看似陽症,陽症看似陰症,詳見陰陽臟腑部發寒熱反治條。)

《活人》書中說:不到三天,可以用發汗來治療,超過三天,則可以用瀉法來治療,這只是概括性的說法。實際上,病人有虛有實,邪氣傳入的方式和速度也不一樣,不能只用天數來判斷。張仲景說:即使病程很長,只要有表症,脈象浮的,仍然應該發汗;即使病程很短,如果出現里症,脈象沉的,就應該瀉下。治療應該根據脈象來決定。再者,六氣的邪氣乘虛而入,從背部感染,就會進入太陽經或少陰經;從面部感染,就會進入陽明經等等,不一定要先從太陽經開始。而且寒邪有時只局限在一個經脈,有時會傳到一兩個經脈,不能用一個道理去推斷,要根據脈象和外在症狀來治療,這就是活法。

假令有人脈浮,頭項強痛,發熱而惡寒,每日如此,不以日數多少,正是太陽經受之,其餘經皆仿此。大抵傷寒惟憑脈與外症以汗下之。若過日多,脈尚大浮數,按之不足者,尚責太陽也,可發汗而愈。若按之實者,汗之必死,須下之而愈也。若始病脈沉細數,外症或腹滿咽乾,或口燥舌乾而渴,為熱,正責屬裡,可下之而愈。

若無此症,表熱脈沉,誤下者必死,須用麻黃附子甘草、麻黃細辛附子湯少發汗以治之,此皆仲景之確論也。傷寒脈浮而緊,身體拘急,惡寒無熱,寒多熱少,面色慘而不舒,腰脊疼痛,手足四末微厥,此麻黃症也。傷寒脈浮而緩,寸大而尺弱,自汗體熱,頭疼惡風,寒多熱少,其面光而不慘,煩躁,手足不冷,此桂枝症也。

白話文:

假設有人脈搏浮動,頭頸部疼痛劇烈,發燒且怕冷,每天如此,不論持續時間長短,這正是太陽經受邪氣的表現,其他經脈也以此類推。總而言之,傷寒病症的治療,僅憑脈象和外在症狀,即可決定用汗法或下法。如果病程較長,脈搏仍然浮大而數,按下去卻沒有力量,依然要歸咎於太陽經,可以用發汗法治療,即可痊癒。如果按下去感覺有力,發汗就一定會致命,必須用下法治療才能痊癒。

如果病人剛開始生病時脈象沉細而數,外在症狀可能腹部脹滿咽喉乾燥,或者口乾舌燥而口渴,這是由於熱邪入侵,屬於裡證,可以用下法治療即可痊癒。

如果沒有上述症狀,而表熱卻出現脈象沉細,誤用下法治療,必定會導致死亡,必須用麻黃附子甘草湯或麻黃細辛附子湯少許發汗來治療,這些都是張仲景的精確論述。

傷寒病症如果脈搏浮而緊,身體僵硬,怕冷不發熱,寒氣重而熱氣輕,面色蒼白而表情不舒,腰背部疼痛,手腳四肢略微發涼,這就是麻黃證。傷寒病症如果脈搏浮而緩,寸脈有力而尺脈虛弱,自汗體溫升高,頭痛怕風,寒氣重而熱氣輕,面容紅潤不蒼白,煩躁不安,手腳不冷,這就是桂枝證。

傷寒者,脈緊而澀,傷風者,脈浮而緩。傷寒無汗,傷風有汗,傷寒畏寒不畏風,傷風畏風不畏寒。大抵太陽病者,必脈浮發熱,惡風惡寒。惡寒者不當風而自憎寒,惡風者當風而憎寒也。六經皆有傷風傷寒,其症各異。太陽脈浮有汗為中風,脈緊無汗為傷寒。陽明善飢為中風,不食為傷寒。

少陽兩耳聾,目赤,胸滿而煩為中風,口苦,咽乾,目眩為傷寒。苦三陰傷風,無變異形症,但四肢煩疼,餘症同三陽也。傷風見寒脈者,發熱惡風,煩躁,手足溫而脈反浮緊。蓋發熱,惡風,煩躁,手足溫為中風候,脈浮緊為傷寒候也。傷寒見風脈者,寒多熱少,不煩躁,手足微厥而脈反浮緩。

白話文:

患上傷寒的人,脈象緊而澀,患上傷風的人,脈象浮而緩。傷寒病人沒有汗,傷風病人有汗,傷寒病人怕冷不怕風,傷風病人怕風不怕冷。總的來說,太陽病患者,必定脈象浮且發熱,怕風怕冷。怕冷的人不遇風也感到寒冷,怕風的人遇風則感到寒冷。六經都有傷風傷寒,但症狀各有不同。太陽經脈象浮有汗為中風,脈象緊無汗為傷寒。陽明經善於飢餓為中風,不願意吃東西為傷寒。

少陽經兩耳聾,眼睛發紅,胸悶煩躁為中風,口苦,咽喉乾燥,頭暈目眩為傷寒。三陰經患上傷風,沒有明顯的病狀變化,只有四肢酸痛,其他症狀與三陽經相同。傷風出現寒脈的人,會發熱怕風,煩躁不安,手腳溫暖而脈象反而浮緊。這是因為發熱、怕風、煩躁不安、手腳溫暖是中風的表現,而脈象浮緊是傷寒的表現。傷寒出現風脈的人,寒證較重,熱證較輕,不會煩躁不安,手腳微微發冷而脈象反而浮緩。

蓋寒多熱少,不煩躁,手足微厥為傷寒候,脈浮緩為中風候也。(傷風見寒,傷寒見風,大青龍症也。)

傷寒發表,須當隨病輕重而汗之,故仲景有發汗者,有和解者。發汗如麻黃湯、桂枝湯、大青龍湯是也,和解如小青龍湯、桂枝麻黃各半湯、白虎湯、桂枝二越婢一湯、柴胡桂枝之類是也。後人不能深究寒邪淺深,藥性緊慢,一概用藥,因致夭傷,其聞縱或生全,往往汗後虛乏,遂至勞復,或變成百病,淹引歲月,卒至不救。此皆由汗下過度,陰陽並竭,血氣羸損,以致此禍。

白話文:

通常寒證多,熱證少,患者不感到煩躁,手腳略微冰冷就是傷寒的表現,脈搏浮而緩慢則屬於中風。如果傷風遇到寒邪,傷寒遇到風邪,便是大青龍湯證。

治療傷寒發熱,應該根據病情輕重來決定是否發汗。所以張仲景有發汗的方劑,也有和解的方劑。麻黃湯、桂枝湯、大青龍湯屬於發汗方;小青龍湯、桂枝麻黃各半湯、白虎湯、桂枝二越婢一湯、柴胡桂枝湯等屬於和解方。後人不懂得深入研究寒邪的深淺程度和藥物性烈的緩急,一律用藥,導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即使有些患者僥倖活下來,往往在出汗後虛弱乏力,進而勞累復發,或轉化為其他疾病,拖延多年,最終難以治療。這些都是因為汗下過度,陰陽兩虛,血氣衰弱而導致的後果。

如遇病輕,但當和解之,所謂調和則榮衛以通津液,令其自解可也。

丹溪治傷寒表症,用補中益氣湯發散,海藏用神術湯、白朮湯、九味羌活散發散,此皆和解之意,不使真氣散失也。

傷寒連服湯劑而汗不出者,如中風法蒸之,使溫熱之氣於外迎之,無不得汗。其法用薪火燒地,良久掃去,以水灑之,取蠶砂、柏葉、桃葉、糠麩皆鋪燒地上,可側手厚,上鋪席,令病人當上臥,溫覆之,移時汗立至,候周身至腳心漐漐,乃用溫粉撲之,汗止上床。最得力者,蠶砂、桃、柏葉也。糠麩乃助其厚,多少隨用。

白話文:

如果遇到病情不嚴重,就應該採取和解的方法。所謂和解,就是調和人體的正氣和衛氣,暢通津液,讓身體自行恢復。

丹溪先生治療傷寒的初期症狀,用補中益氣湯發散;海藏先生則用神術湯、白朮湯、九味羌活散來發散。這些方法都屬於和解的範疇,目的在於避免真氣散失。

傷寒患者連續服用湯藥卻不出汗的,可以採用中風法蒸的方式,讓溫熱之氣從體外進入,促進排汗。具體做法是:用柴火燒熱地面,過一會兒掃去灰燼,灑上水,然後將蠶砂、柏葉、桃葉、糠麩鋪在燒過的地方,厚度約一個手掌,再鋪上席子,讓病人躺在上面,用被子蓋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汗。等到全身包括腳心都微微出汗,再用溫水粉撲拭汗水,然後上床休息。其中蠶砂、桃葉、柏葉是最有效的藥材,糠麩則是用來增加厚度,多少隨意。

〔《衍》〕治傷寒汗不出,搐腳法。用海蛤粉、烏頭各二兩,穿山甲三兩,為末,酒糊和丸,大一寸許,捏扁,置患人足心下,擘蔥白蓋藥,以帛纏定,於暖室取熱湯浸腳至膝下,久則水溫,又添熱水,候遍身汗出為度。凡一二日一次浸腳,以和為度。

〔《活》〕傷寒里症,須看熱氣淺深,故仲景有直下之者,如大承氣、小承氣、十棗、大柴胡湯是也。有微和其胃氣者,如調胃承氣湯、脾約丸,少與小承氣微和之之類是也。

白話文:

治療傷寒發燒卻不出汗,可以用海蛤粉、烏頭各二兩,穿山甲三兩,研磨成粉末,用酒糊調成丸子,大小約一寸,捏扁,放在病人腳心下方,用蔥白蓋住藥丸,再用布包紮好。將病人放在溫暖的房間裡,用熱水浸泡雙腳直到膝蓋下方,水冷了就加熱水,直到病人全身出汗為止。每隔一到兩天浸泡一次,以身體舒適為度。

治療傷寒內證,要觀察熱氣的深淺程度。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對於熱氣深入者,有直下之法,例如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十棗湯、大柴胡湯。對於熱氣較輕者,有調和胃氣之法,例如調胃承氣湯、脾約丸,以及少量的小承氣湯加調和胃氣藥物。

〔《金匱》〕虛者,十補勿一瀉,強實者瀉之,虛實等者,雖瀉勿大泄之,故王叔和序《傷寒》,有承氣之戒。

〔垣〕治大便燥結,用通幽湯、潤腸湯丸,皆為血氣津液不足者設也。

藥用大承湯最緊,小承湯次之,調胃承氣又次之,大柴胡湯又次之。

〔海〕,大承氣湯,治大實大滿,滿則胸腹脹滿,狀若合瓦,大實則不大便也。痞滿燥實四症俱備則用之,雜病則進退用之。

大黃(治大實),芒硝(治燥糞,此二味治有形血藥也),厚朴(治大滿),枳實(治痞,此二味治無形氣藥也)

白話文:

《金匱》說,虛弱的人,十次補益才瀉一次,強壯的人就瀉掉,虛實相當的人,即使要瀉也不要瀉太多,所以王叔和在《傷寒》中,有關於承氣湯的警示。

治療大便乾結,用通幽湯、潤腸湯丸,都是針對血氣津液不足的人設計的。

藥方中,大承氣湯最為重要,其次是小承氣湯,再其次是調胃承氣湯,最後是大柴胡湯。

大承氣湯用來治療大實大滿,滿則胸腹脹滿,如同瓦片堆疊,大實則指沒有排便。當痞滿燥實四個症狀都出現時就使用,其他雜病則可根據情況增減使用。

大黃用來治療大實,芒硝用來治療燥糞,這兩味藥用於治療有形的血藥;厚朴用來治療大滿,枳實用來治療痞,這兩味藥用於治療無形的氣藥。

小承氣湯,治痞實而微滿,狀如飢人食飽飯,腹中無轉矢氣。

即大承氣湯,只去芒硝。心下痞,大便或通,熱甚,須可下,宜此方。

調胃承氣湯,治實而不滿者,腹如仰瓦,腹中有轉矢氣,有燥糞,不大便而譫語,堅實之症宜用之。

上以上三法不可差,差則無者生之,有者遺之。假令調胃承氣症,用大承氣下之,則愈後元氣不復,以其氣藥犯之也。若大承氣症,用調胃承氣下之,則愈後神癡不清,以其無氣藥也。小承氣症,若用芒硝下之,則或利不止,變而成虛矣。

〔垣〕三一承氣湯辨,實則瀉之,人所共知,如緩急輕重之劑,則臨時消息焉。如不惡寒反惡熱,發渴譫語,腹滿而喘,手足濈然汗出,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如邪未深,恐有燥糞,少腹痛,小承氣湯試之。腹中轉矢氣者,有燥糞也,乃可攻之,不轉矢氣者,初硬後溏,尚未可攻,攻之則腹滿不能食。若腹不通,止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

白話文:

小承氣湯用於治療痞積實證,但程度較輕,患者感覺像是飢餓的人吃飽飯,肚子脹滿,但沒有排氣。這時可以用大承氣湯,只去掉芒硝。如果心下痞塞,大便可能通暢,但熱度很重,需要瀉下,就可以使用小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適用於實證但不滿的患者,腹部像仰著的瓦片一樣,肚子裡有排氣,並且有燥糞,無法正常排便,甚至出現神志不清的情況,對於堅實的症狀,適合用調胃承氣湯。

以上三種方劑的使用,必須謹慎區分,不能混淆,否則可能會導致原本沒有病的人出現問題,或者原本有病的人病情加重。例如,調胃承氣湯的症狀,如果用大承氣湯瀉下,就會損傷元氣,因為藥性過於強勁。而大承氣湯的症狀,如果用調胃承氣湯瀉下,就會使患者神志不清,因為藥性不夠強。同樣,小承氣湯的症狀,如果使用芒硝瀉下,可能會導致腹瀉不止,轉變成虛證。

總之,對於實證,應該以瀉下為主,但需要根據病情輕重,選擇合適的藥物。比如,如果患者不惡寒反而惡熱,口渴神志不清,腹部脹滿喘不過氣,手腳出汗,就應該使用大承氣湯緊急瀉下。如果邪氣未深,可能存在燥糞,小腹疼痛,可以先用小承氣湯試一下。如果肚子裡有排氣,說明有燥糞,可以攻邪。如果沒有排氣,一開始是硬的,後來變軟,還不能攻邪,否則會導致腹部脹滿,無法進食。如果腹部不通,可以只用小承氣湯稍微和胃氣,不要過度瀉下。

如發汗不惡寒,但實者,胃實也,當和胃氣,調胃承氣湯主之。

〔成〕大熱結實者,與大承氣湯。小熱微結者,與小承氣湯,以熱不大甚,故於大承氣湯中去芒硝,又以結不至堅,故減厚朴、枳實。如不至大堅,然邪熱已甚,而須攻下者,亦未可投大承氣湯,必以輕緩之劑攻之,於大承氣湯中減厚朴、枳實,加甘草,乃輕緩之劑以調胃也。設若大承氣湯症,反用調胃承氣湯下之,則邪氣不伏。

小承氣湯症,反用大承氣湯下之,則過傷正氣,而腹滿不能食,故有勿大泄之戒,此仲景所以分而治之,未嘗越聖人之制度。後之醫者,以此三藥合而為一,且云通治三藥之症,及傷寒雜病內外一切所傷。若如此說,與仲景之方甚相背戾,且失軒岐緩急之旨,由是紅紫亂失,迷惑世人,一唱百和,使病者暗受其弊,將何所咎哉。

白話文:

如果發汗後不惡寒,但身體沉重,這是胃實證,應該和解胃氣,用調胃承氣湯治療。

對於熱邪結聚很嚴重的,用大承氣湯;熱邪較輕微的,用小承氣湯。因為熱邪不嚴重,所以在大承氣湯中去掉了芒硝,又因為結聚不堅實,所以減少了厚朴、枳實。如果結聚不嚴重,但熱邪已經很盛,需要攻下,也不能直接用大承氣湯,必須用輕緩的藥物攻下,因此在大承氣湯中減少厚朴、枳實,增加甘草,這就是輕緩的藥物來調和胃氣。如果原本是大承氣湯的症狀,卻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那麼邪氣就會不退。

如果原本是小承氣湯的症狀,卻用大承氣湯來治療,就會過度傷損正氣,導致腹脹難食,所以有不要過度泄瀉的告誡。這是仲景根據病情不同而分開治療,從未違背聖人之法。後世的醫生把這三種藥物合在一起,還說可以通治三種藥物的症狀,以及傷寒雜病內外一切疾病。如果這麼說,就與仲景的方劑大相違背,並且失掉了軒岐的緩急之旨,導致亂用藥物,迷惑世人,一傳十、十傳百,使病人暗中受到其害,這要怪誰呢?

倘有公心審是者,當於《內經》、仲景方中求之,責使藥症相對,以聖賢之心為心,則方之真偽,自可得而知矣。

〔潔〕傷寒之法,先言表裡,及有緩急。三陽,表當急,里當緩。三陰,表當緩,里當急。又曰:脈浮當汗,脈沉當下。脈浮,汗急而下緩,謂三陽表也。脈沉,下急而汗緩,謂三陰里也。麻黃湯謂之急,麻黃附子細辛湯謂之緩。《內經》云:有漬形以為汗,謂汗之緩,里之表也。

又云:在皮者汗而發之,謂汗之急,表之表也。急汗者太陽,緩汗者少陰,是臟腑之輸應也。假令附子麻黃細辛湯,是少陰症始得,發熱脈沉,里和無汗,故漬形為汗。今麻黃湯,是太陽症,頭項痛,腰脊強,脈浮無汗,里和是也,在皮者汗而發之可也。經曰:治主以緩,治客以急,此之謂也。

白話文:

如果想要真正理解醫理,就應該深入研究《內經》和張仲景的方劑,仔細觀察藥物和症狀的對應關係。以聖賢的思想為準則,就能辨別方劑的真偽。

傷寒的治療原則,首先要區分表裡,以及病情緩急。三陽病,表證應當急治,里證則應當緩治;三陰病,表證應當緩治,里證則應當急治。另外,脈浮則應當發汗,脈沉則應當下藥。脈浮,汗出迅速而下利緩慢,屬於三陽表證;脈沉,下利迅速而汗出緩慢,屬於三陰里證。麻黃湯屬於急治,麻黃附子細辛湯屬於緩治。《內經》中說:「有漬形以為汗」,指的是汗出緩慢,屬於里證的表象。

又說:「在皮者汗而發之」,指的是汗出迅速,屬於表證的表象。汗出迅速屬於太陽病,汗出緩慢屬於少陰病,這是臟腑之間相互影響的表現。假設使用附子麻黃細辛湯,這是少陰病初起,發熱脈沉,里寒無汗,所以才用「漬形為汗」的方法。而麻黃湯是太陽病的藥方,頭項疼痛、腰脊強直、脈浮無汗,屬於里寒,因此可以用「在皮者汗而發之」的方法。經書中說:「治主以緩,治客以急」,就是這個道理。

(麻黃湯方見傷寒表裡上條。)假令得肝脈,其外症善潔,面青,善怒,其三部脈俱弦而浮,惡寒里和,清便自調,麻黃湯內加羌活、防風各三錢,謂肝主風,是膽經受病也。大便秘,或泄下赤水無數,皆里不和也。假令得心脈,其外症面赤,口乾,善笑,其尺寸脈俱浮而洪,惡寒里和,清便自調,麻黃湯內加黃芩、石膏各三錢,謂心主熱,是小腸受病也。

假令得脾脈,其外症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尺寸脈俱浮而緩,里和惡寒,麻黃湯內加白朮、防風各三錢,謂脾主濕,是胃經受病也。假令得肺脈,其外症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其尺寸脈俱浮而澀,里和惡寒,麻黃湯內加桂枝、生薑各三錢,謂肺主燥,是大腸受病也。假令得腎脈,其外症面黑,善恐、欠,尺寸服俱沉,而里和惡寒。

白話文:

麻黃湯加减法:辨證論治

(麻黃湯方見《傷寒論》表裡上條。)假如病人得肝脈,其外症表現為喜愛潔淨,面色青白,易怒,三部脈皆弦而浮,怕冷、身體裡頭不舒服,大小便正常,可在麻黃湯中加入羌活、防風各三錢。這是因為肝主風,膽經受病。

如果病人大便秘結,或泄瀉赤水不止,皆屬於裡不和。

假如病人得心脈,其外症表現為面色發紅,口乾舌燥,愛笑,寸關尺脈皆浮而洪,怕冷、身體裡頭不舒服,大小便正常,可在麻黃湯中加入黃芩、石膏各三錢。這是因為心主熱,小腸受病。

假如病人得脾脈,其外症表現為面色發黃,容易打嗝、多愁善感、喜愛美食,寸關尺脈皆浮而緩,身體裡頭舒服,怕冷,可在麻黃湯中加入白朮、防風各三錢。這是因為脾主濕,胃經受病。

假如病人得肺脈,其外症表現為面色蒼白,容易打噴嚏,悲傷憂愁,想哭,寸關尺脈皆浮而澀,身體裡頭舒服,怕冷,可在麻黃湯中加入桂枝、生薑各三錢。這是因為肺主燥,大腸受病。

假如病人得腎脈,其外症表現為面色發黑,容易恐懼、打呵欠,寸關尺脈皆沉,身體裡頭舒服,怕冷。

說明:

  1. 此段文字出自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為麻黃湯加减法的辨證論治部分。
  2. 文中提到根据病人脉象、外症以及內證,判断病位所在的脏腑,并在此基础上对麻黄汤进行加减,以针对性地治疗疾病。
  3. 需要注意的是,此为古代中医理论,实际应用需结合現代醫學知識,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4. 文中出现的[中药名]为链接,可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麻黃湯內加附子、生薑各三錢,謂腎主寒,是膀胱受病也。

以上五症,皆表之表也,謂在皮者急汗而發之,皆腑受病也。表之裡者,下之當緩,謂隨臟表症外顯,尺寸脈俱浮而復有里症,謂發熱飲水,便利赤色,或泄下赤水,其脈浮,按之內實或痛,麻黃湯方去麻黃、杏仁,隨臟元加藥同煎,分作五服。每下一症,初一服加大黃五分。

如邪未盡,又加大黃一錢。未盡,再加大黃一錢半。直候邪盡則止。此先緩而後急,是表之裡,宜下之當緩也。

麻黃附子細辛湯(方見下少陰但欲寐條。)

白話文:

麻黃湯裡加附子、生薑各三錢,這是因為腎主寒,導致膀胱生病。

前面說的五種病症都是表證,也就是病邪停留在皮膚表面,表現為出汗發熱。這些都是腑臟生病的表現。而表裡證,也就是病邪侵入臟腑,則要緩慢地治療。表裡證的表現是:脈象浮而有力,但同時也有里證,比如發熱、口渴、小便赤色、腹瀉或排出紅色水樣便,脈象浮而按之則沉實或疼痛。這種情況下,麻黃湯就要去掉麻黃和杏仁,根據病變的臟器添加藥物,一起煎煮,分成五劑服用。每服用一劑,第一劑要加生大黃五分。

如果病邪尚未清除,再加生大黃一錢。如果病邪仍然存在,再加生大黃一錢半,直到病邪完全清除為止。這種治療方法先緩慢後急促,這是表裡證,需要緩慢地瀉下。

麻黃附子細辛湯的方劑在下面少陰病但欲寐的條目裡。

假令得肝脈,其內症滿悶,淋溲便難,轉筋,其尺寸脈俱沉而弦,里和惡寒,肝經受病,麻黃附子細辛湯內加羌活、防風各三錢。假令得心脈,其內症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噦,其尺寸脈俱沉洪,里和惡寒,心經受病,於前湯內加黃芩、石膏各三錢。假令得脾脈,其內症腹滿脹,食不消,怠惰嗜臥,其尺寸脈俱沉緩,里和惡寒,脾經受病,加白朮、防已各三錢。

假令得肺脈,其內症喘嗽、灑淅寒熱、其尺寸脈俱沉澀,里和惡寒,肺經受病,加生薑、桂枝各三錢。假令得腎脈,其內症泄瀉、下重、足脛寒而逆,其尺寸脈俱沉,里和惡寒,此腎經受病,加薑、附各三錢。

白話文:

如果病人診斷出肝脈有問題,會出現胸悶、小便困難、抽筋等症狀,脈象沉而弦,身體發冷,這表示肝經受病,可以在麻黃附子細辛湯中加羌活、防風各三錢。如果病人診斷出心脈有問題,會出現心煩、心痛、手掌發熱、呃逆等症狀,脈象沉而洪,身體發冷,這表示心經受病,可以在前述藥方中加黃芩、石膏各三錢。如果病人診斷出脾脈有問題,會出現腹脹、食慾不振、嗜睡等症狀,脈象沉而緩,身體發冷,這表示脾經受病,可以在前述藥方中加白朮、防已各三錢。如果病人診斷出肺脈有問題,會出現咳嗽、發冷發熱等症狀,脈象沉而澀,身體發冷,這表示肺經受病,可以在前述藥方中加生薑、桂枝各三錢。如果病人診斷出腎脈有問題,會出現腹瀉、下肢冰冷、腳踝冰冷等症狀,脈象沉,身體發冷,這表示腎經受病,可以在前述藥方中加薑、附各三錢。

以上五症,里之表也,宜漬形以為汗,皆臟受病也。里之裡者,下之當急,謂隨臟內症已顯,尺寸脈俱沉而復有里症,謂小便赤,大便秘澀,或瀉下赤水,或瀉或咳,不能飲食,不惡風寒,發熱引飲,其脈俱沉,按之內實而痛,此謂裡實,宜速下之。麻黃附子細辛湯內去麻黃,隨臟元加藥同煎,分作三服。

每下一症,初一服加大黃三錢,邪盡即止。加邪未盡,第二服加大黃二錢。又未盡,第三服加大黃一錢。此先急而後緩,是里之裡也,宜速下之。

〔云〕太陽症,非頭痛項強,不可發汗。非身熱惡寒,不可發汗。非脈浮,不可發汗。

〔《活》〕其脈微弱,或尺脈遲者,不可表。其人當汗而衄血者,不可表。壞病者,不可表。婦人經水適來者,不可表。風溫者,不可表。濕溫者,不可表。虛煩者,不可表。病人腹間左右上下有築觸動氣者,不可表。

白話文:

以上五種症狀,屬於裡表證,應當用發汗的方法治療,都是臟腑受病所致。裡之裡者,指的是裡面的裡,也就是病情更深,應該及時下瀉。當臟腑內症狀已明顯,寸關尺脈皆沉而又有裡症,例如小便赤、大便秘結,或瀉下赤水,或瀉或咳,不能飲食,不惡風寒,發熱引飲,脈皆沉,按之內實而痛,這就是裡實,應當迅速下瀉。將麻黃附子細辛湯中的麻黃去掉,根據臟腑情況添加藥物,煎藥分作三服。

每次下瀉時,第一服藥中加黃連三錢,邪氣盡了就停止。邪氣未盡,第二服加黃連二錢。再未盡,第三服加黃連一錢。這樣先急後緩,是裡之裡證,應當迅速下瀉。

太陽症,如果沒有頭痛項強,不可發汗。如果沒有身熱惡寒,不可發汗。如果脈不浮,不可發汗。

脈微弱,或尺脈遲緩,不可發汗。病人當汗卻衄血,不可發汗。久病體虛,不可發汗。婦人經期,不可發汗。風溫病,不可發汗。濕溫病,不可發汗。虛煩症,不可發汗。病人腹部左右上下有腫塊觸碰則氣喘,不可發汗。

曾經發汗,若吐若下,若溫病仍不解者,為壞病。脈尺寸俱浮,頭痛身熱,常自汗體重,其息必喘,其形不仁,默默但欲眠者,為風溫。兩脛逆冷,胸腹滿,頭目痛苦,妄言,必多汗者,為濕溫。與傷寒症相似,但不惡寒,身不疼痛,脈不緊者,為虛煩。臍上下左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者,為動氣。

太陽咽乾,鼻衄淋漓,小便不利,皆不當汗。已經發汗,不得重發。如無以上忌症,雖經發汗,邪氣未盡,亦當重發之。當汗不汗則生黃,其症為風寒所傷,陽氣下陷入內,而與寒水上行於經絡之間,本當發汗以徹其邪,醫失汗之,故生黃也,脾主肌肉,四肢寒濕,與內熱相合,故生黃也。

白話文:

以前出汗了,如果還嘔吐或腹瀉,或者溫病仍然沒有好轉,就是病況惡化。脈象浮而寸脈也浮,頭痛發熱,經常自汗體重,呼吸一定喘,身體麻木,神志不清只想要睡覺,這是風溫。兩腿逆向冰冷,胸腹脹滿,頭目疼痛,胡言亂語,而且大量出汗,這是濕溫。和傷寒症狀相似,但是不畏寒,身體不疼痛,脈象不緊,這是虛煩。肚臍上下左右有氣動,按壓時堅硬並且疼痛,這是動氣。

太陽病咽喉乾燥,鼻出血不止,小便不順暢,這些情況都不應該出汗。已經出汗了,就不能再出汗。如果沒有以上禁忌症,即使已經出汗,邪氣還沒有消除,也應該再次出汗。應該出汗卻沒有出汗就會生黃疸,這種情況是風寒侵襲,陽氣下降進入體內,與寒氣一同上行於經絡之間,本應該出汗使邪氣徹底排出,醫生失誤沒有讓病人出汗,所以才生黃疸。脾臟主管肌肉,四肢寒濕,與內熱相合,所以也可能生黃疸。

不當汗而汗,為蓄血之症,燥火也,當益津液為上,而反汗以亡之,其毒擾陽之極則侵陰也,故燥血蓄於胸中也。當汗而發汗過多,腠理開泄,汗漏不止,故四肢急,難以屈伸也。

〔《云》〕非陽明之本病,不可下。陽明本病,胃家實故也。非痞滿燥實,不可下。非潮熱發渴,不可下。非罵詈親疏,不可下。非脈沉數,不可下。非棄衣而走,登高而歌,如見鬼狀,不可下。

〔活〕脈浮者,不可下。脈虛者,不可下。惡寒者,不可下。嘔吐者,不可下。不轉矢氣者,不可下。(轉矢氣者,下泄也。)小便清者,不可下。大便堅,小便數,不可用承氣湯攻之。(乃脾約丸症也。)大便硬,小便少者,未可攻。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不可下。(宜用蜜煎導之。)

白話文:

如果身體不應該出汗卻出汗,這是因為體內蓄積了熱血,屬於燥熱的症狀。應該滋養津液才是最佳的治療方法,如果反而繼續出汗,就會損耗津液,導致病情加重。如果熱毒嚴重到極點,就會侵犯陰氣,導致熱血瘀積在胸腔。如果身體應該出汗卻出汗過多,毛孔開泄,汗液不斷流失,就會導致四肢僵硬,難以彎曲伸展。

陽明病不是本來的病症,就不可服用瀉藥。陽明病的本質是胃部實證。如果沒有痞滿燥實的症狀,就不可服用瀉藥。如果沒有潮熱發渴的症狀,就不可服用瀉藥。如果沒有胡言亂語,對親人疏遠的症狀,就不可服用瀉藥。如果脈象沉而數,就不可服用瀉藥。如果脫掉衣服奔跑,登高唱歌,像見鬼一樣,就不可服用瀉藥。

脈象浮的病人,不可服用瀉藥。脈象虛的病人,不可服用瀉藥。畏寒的病人,不可服用瀉藥。嘔吐的病人,不可服用瀉藥。無法排泄氣體的病人,不可服用瀉藥。小便清澈的病人,不可服用瀉藥。大便堅硬,小便頻繁的病人,不可用承氣湯治療。(這屬於脾約丸的症狀。)大便硬,小便少的病人,也不可輕易服用瀉藥。陽明病患者自汗出,如果發汗後小便自利,就不可服用瀉藥。(應該用蜜煎湯引導排泄。)

〔云〕非往來寒熱者,不可和。非脅肋急痛者,不可和。非胸滿而嘔者,不可和。

〔海〕太陽傳陽明,其中或有下症,陽明症反退而無熱,與不渴,卻顯少陽症,是知可解也。太陽症知可解者,為頭不痛,項不強,肢節不痛,則知表易解也。陽明症知可解者,為無發熱惡熱,則知里易解也。少陽知可解者,寒熱日不移時而作,邪未退也,若用柴胡而移其時,早移之於晏,晏移之於早,氣移之於血,血移之於氣,是邪無可容之地,知可解也。可解之脈浮而虛,不可解之脈浮而實。

浮而虛者只在表,浮而實者知已在裡也。汗多不解者,轉屬陽明也。傷寒不頭痛,知邪不在經。若頭痛,知邪在經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沒有經歷過寒熱交替的人,不適合用和解之法;沒有脇肋劇烈疼痛的人,不適合用和解之法;沒有胸部滿脹且嘔吐的人,不適合用和解之法。

太陽病傳染到陽明病時,有時會出現下焦症狀。陽明病症狀反而退去,沒有發熱,也不渴,但卻出現少陽病的症狀,這就說明可以用解表的方法治療。太陽病可以用解表方法治療的徵兆是:頭不痛,頸部不僵硬,肢節不痛,說明表證容易解除。陽明病可以用解表方法治療的徵兆是:沒有發熱惡寒,說明裡證容易解除。少陽病可以用解表方法治療的徵兆是:寒熱交替發作的時間沒有變化,說明邪氣還沒有退去。如果用柴胡治療,可以使寒熱交替的時間發生變化,早上發作變成下午發作,下午發作變成早上發作,氣分傳到血分,血分傳到氣分,邪氣無處可藏,說明可以用解表方法治療。可解之脈浮而虛,不可解之脈浮而實。

浮而虛的脈象只存在表層,浮而實的脈象說明邪氣已經深入裡層。出汗過多卻無法解除病症,病症就會轉移到陽明病。傷寒病沒有頭痛,說明邪氣沒有入侵經絡。如果頭痛,說明邪氣已經入侵經絡。

六經傳足傳手經則愈。陽中之陰,水,太陽是也。為三陽之首,能巡經傳,亦能越經傳。陽中之陽,土,陽明是也。陽明為中州之主,主納而不出,如太陽傳至此名曰巡經傳也。陽中之陽,木,少陽是也。上傳陽明,下傳太陰,如太陽傳至此為越經傳。陰中之陰,土,太陰是也。

上傳少陽為順,下傳少陰為逆,如傳少陰為上下傳也,如太陽傳太陰為誤下傳也。陰中之陽,火,少陰是也。上傳太陰為順,下傳厥陰為逆。如太陽至此,乃表傳裡也。陰中之陰,木,厥陰是也。上傳少陰為實,再傳太陰為自安。

太陽六傳太陽者,巨陽也,為諸陽之首,膀胱經病。若渴者,自入於本也,名曰傳本。太陽傳陽明胃土者,名曰巡經傳。為發汗不盡,利小便,餘邪不盡,透入於裡也。太陽傳少陽膽木者,名曰越經傳也。為元受病,脈浮自汗,宜用麻黃湯而不用故也。太陽傳太陰脾土者,名曰誤下傳。

白話文:

六經傳病,如果從足部傳到手部,病情就會好轉。六經中,陽氣中的陰氣,屬水,是太陽經。太陽經是三陽經的首領,可以順著經脈傳病,也可以越過經脈傳病。陽氣中的陽氣,屬土,是陽明經。陽明經是中焦的主人,負責吸收而不外泄,如果太陽經傳病到陽明經,就叫做順著經脈傳病。陽氣中的陽氣,屬木,是少陽經。少陽經可以向上傳病到陽明經,也可以向下傳病到太陰經,如果太陽經傳病到少陽經,就叫做越過經脈傳病。陰氣中的陰氣,屬土,是太陰經。

太陰經可以向上傳病到少陽經,這叫順著傳病,也可以向下傳病到少陰經,這叫逆著傳病。如果傳到少陰經,就是上下都傳病,比如太陽經傳病到太陰經,就是誤向下傳病。陰氣中的陽氣,屬火,是少陰經。少陰經可以向上傳病到太陰經,這叫順著傳病,也可以向下傳病到厥陰經,這叫逆著傳病。如果太陽經傳病到少陰經,就是從表傳到裡。陰氣中的陰氣,屬木,是厥陰經。厥陰經可以向上傳病到少陰經,這叫實證,再傳到太陰經就叫做自安。

太陽經傳病六次,最後又回到太陽經,這叫巨陽,是所有陽經的首領,屬於膀胱經的病。如果患者感到口渴,病氣就會回到本經,叫做傳本。太陽經傳病到陽明經(胃土),就叫做順著經脈傳病。這表示患者發汗不徹底,小便頻繁,餘邪未盡,病氣深入到裡邊。太陽經傳病到少陽經(膽木),就叫做越過經脈傳病。這表示患者元氣受損,脈象浮而自汗,應該使用麻黃湯,而不是其他藥物。太陽經傳病到太陰經(脾土),就叫做誤向下傳病。

為元受病,脈緩有汗,當用桂枝而反下之所致也,當病腹痛,四肢沉重。太陽傳少陰腎水,名曰表傳裡。為病急當下,而反不攻不發,所以傳裡也。太陽傳厥陰肝木者,為陰不至於首,惟厥陰與督脈上行太陽相接,名巡經得度傳。

〔《本》〕有人病傷寒無汗,惡風,項既屈而且強。予曰:項強𠘧𠘧,葛根湯症。或問曰:何謂𠘧𠘧?予曰:𠘧𠘧者,如𠘧疾屈而強也。謝復古謂病人羸弱,須憑𠘧而起誤也。蓋仲景論中極有難曉處,振振欲擗地,心中懊憹,外氣怫鬱,鬱冒不仁,膈內拒痛,如此之類甚多。(成無己云:𠘧,音殊,𠘧為短羽鳥不能飛騰,動先伸引其頭項。

背強者,動亦如之。非若𠘧案之𠘧而可偃屈也。甚得仲景之旨。)

白話文:

如果病人是因服用桂枝藥物不當而導致元氣受損,脈象緩弱且出汗,就會出現腹部疼痛、四肢沉重的情況。這是因為太陽經傳到了少陰腎經,稱為表傳裡。治療這種情況應該及時用藥,如果不攻治,就會導致病邪傳入內裡。太陽經傳到厥陰肝經,則會表現為寒氣無法到達頭部,因為只有厥陰經和督脈可以向上行至頭部,並與太陽經相接,這就是所謂的巡經得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