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 (8)
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 (8)
1. 白濁
〔丹〕便濁大概皆是濕痰流注,宜燥中宮之濕,用二陳湯加蒼朮、白朮,燥去其濕。肥白人必多濕痰,以二陳去其濕熱。胃弱者,兼用人參,以柴胡、升麻升其胃中之氣。胃中濁氣下流,必用二陳加蒼朮、白朮、柴胡、升麻。一婦人年近六十,形肥,奉養膏粱,飲食肥美,中焦不清,積為濕氣,流入膀胱,下注白濁,白濁即濕痰也,用二陳去痰,蒼朮、白朮去濕補胃,加升麻、柴胡升胃中之清氣。服四帖後,濁減大半,卻覺胸滿,因柴胡、升麻升動胃氣,痰阻滿悶而然。
間用二陳湯加炒曲、白朮、香附以泄其滿。若素無痰者,雖升動胃氣,不滿也,兼用青黛、樗皮、蛤粉、炒黃柏、炒乾薑、滑石為末,炒神麯糊丸服之。凡便濁服藥,必兼服,加減珠粉丸
蛤粉,青黛(此二味,主胃中濁氣下流,降入膀胱),樗皮末(大燥濕熱),滑石,黃柏,乾薑(炒褐色,味苦斂肺氣下降,使陰血生。乾薑,鹽制)
上為末,炒神麯為丸。
又方
黃柏(炒焦),黃柏(生),蛤粉(各一兩),神麯(半兩),
上為末,滴水丸服。
白濁者,濕熱傷氣,久下不止,此係火不守也。知母、黃柏、炒附子各等分,水丸服。
赤濁者,濕熱傷血,於二陳湯中加白芍藥,仍用炒柏、蛤粉、椿皮、滑石、青黛,以神麯為丸。一方加乾薑,炮褐色,固而不走。
〔羅〕白淫諸症痿論曰: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奈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夫腎臟天一,以慳為事,志意內治,則精全而澀。若思想外淫,房室太甚,則固有淫泆不守,輒隨溲溺而下也,然本於筋痿者,以宗筋弛縱也。
內補鹿茸丸,治勞傷思想,陰陽氣虛,益精,止白淫。
鹿茸(酥炙),菟絲子(酒浸),蒺藜(炒),白蒺藜,肉蓯蓉,紫菀,蛇床子(酒浸),黃耆,桑螵蛸,陽起石,附子(炮),官桂(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溫酒送下。
茯苓丸,治心氣不足,思慮太過,腎經虛損,其陽不固溺有餘瀝,小便白濁,夢寐頻泄。
菟絲子(酒浸,五兩),石蓮(去殼,三兩),白茯苓(去皮,二兩)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下。常服鎮益心神,補虛養血,清小便。
金箔丸,治下焦虛,小便白淫,夜多異夢遺泄。
蠶蛾,破故紙(炒),韭子(炒),牛膝(酒浸),肉蓯蓉,龍骨,山茱萸,桑螵蛸,菟絲子(酒浸。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空心下。
王瓜散,治小便自利如泔色,此腎虛也。
王瓜根,桂心(各一兩),白石脂,菟絲子(酒浸),牡蠣(鹽泥燒赤,候冷去泥。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煎大麥粥湯調下,日三服,食前。
〔楊氏〕,萆薢分清飲,治白濁凝面如油,光彩不定,凝腳如糊。
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烏藥(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入鹽一捻,煎七分,食前溫服。一方加茯苓、甘草。
白話文:
【白濁】
丹溪認為,排泄混濁的情況大抵是由濕痰滲入身體導致,應該去除脾胃中的濕氣,可用二陳湯再加入蒼朮和白朮來達到這一點,藉由它們的燥濕效果。肥胖的人通常會有較多的濕痰,使用二陳湯可以幫助去除他們體內的濕熱。如果胃弱,應同時服用人參,並使用柴胡和升麻來提升胃部的氣。如果胃中的濁氣向下流,必須使用二陳湯加上蒼朮、白朮、柴胡和升麻。
有一個接近六十歲的婦女,身形肥胖,她食用的都是高營養的食物,飲食也十分豐盛。但她的中焦不清,積累的濕氣流入膀胱,導致白濁,白濁實際上就是濕痰。我們使用二陳湯去痰,加上蒼朮和白朮來去濕補胃,再加入升麻和柴胡來提升胃中的清氣。服用四帖後,濁氣減少了一大半,但她感覺到胸悶,這是因為柴胡和升麻提升胃氣,痰阻塞導致的。
間歇性地,使用二陳湯加上炒麴、白朮和香附來消除胸悶。如果從未有痰的人,即使提升胃氣,也不會感到胸悶。同時使用青黛、樗皮、蛤粉、炒黃柏、炒乾薑和滑石磨成粉末,再用炒神麯做丸服下。所有白濁的患者在服用藥物時,都必須配合服用增減珠粉丸。
蛤粉和青黛,這兩種藥物主要是為了防止胃中的濁氣向下流,進入膀胱。樗皮末能大大去除濕熱,滑石和黃柏也是重要成分,乾薑需要炒至褐色,味道苦澀,可以收斂肺氣使其下降,有助於陰血生成。乾薑需用鹽製。
以上成分磨成粉末,再用炒神麯做丸。
另一個配方:
黃柏(炒焦)、黃柏(生)、蛤粉(各一兩)、神麯(半兩)。
以上成分磨成粉末,用水滴成丸服用。
白濁是由濕熱傷氣引起的,如果持續不斷,這可能是因為火不守。知母、黃柏和炒附子等量,用水做丸服用。
紅濁是由濕熱傷血引起的,在二陳湯中加入白芍藥,再用炒柏、蛤粉、椿皮、滑石和青黛,以神麯做丸。另一個配方還加入乾薑,炒至褐色,可以固氣,避免流失。
羅氏的「白淫諸症痿論」指出:思想無盡,慾望無法滿足,對外放縱,房事過度,導致筋弛縱,產生筋痿和白淫。腎臟負責控制慾望,如果慾望過度,就會精液不固,隨尿排出。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筋痿,即宗筋弛縱。
「內補鹿茸丸」,治療勞損和思想過度,陰陽氣虛,可以益精,止白淫。
鹿茸、菟絲子、蒺藜、白蒺藜、肉蓯蓉、紫菀、蛇牀子、黃耆、桑螵蛸、陽起石、附子、官桂等量,磨成細末,用煉蜜做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前用溫酒吞服。
「茯苓丸」,治療心氣不足,思慮過多,腎經虛損,陽氣不固,尿後有餘瀝,小便白濁,頻繁夢遺。
菟絲子、石蓮、白茯苓等量,磨成細末,用酒糊做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鹽湯吞服。經常服用可以鎮定心神,補虛養血,清小便。
「金箔丸」,治療下焦虛,小便白淫,夜晚多夢遺。
蠶蛾、破故紙、韭子、牛膝、肉蓯蓉、龍骨、山茱萸、桑螵蛸、菟絲子等量,磨成細末,用煉蜜做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溫酒吞服。
「王瓜散」,治療小便如泔色,這是腎虛的症狀。
王瓜根、桂心、白石脂、菟絲子、牡蠣等量,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大麥粥湯調下,一天三次,飯前服用。
楊氏的「萆薢分清飲」,治療白濁凝面如油,光彩不定,凝腳如糊。
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烏藥等量,切碎,每次服用四錢,加一盞水,加入一點鹽,煮至剩七分,飯前溫服。另一個配方還加入茯苓和甘草。
2. 恐
恐與驚悸相似,實非驚悸也。張子和云:驚者為自不知故也,恐者為自知也,蓋驚者聞響即驚,恐者自知如人將捕之狀,及不能獨自坐臥,必須人為伴侶,方不恐懼,或夜必用燈照,無燈燭亦恐懼者是也。
臟腑恐有四:
一曰腎。經云:在臟為腎,在志為恐。又云:精氣並於腎則恐是也。(條見虛條及針灸條。)
二曰肝膽。經云:肝藏血,血不足則恐。戴人曰:膽者敢也,驚怕則膽傷矣。蓋肝膽實則怒而勇敢,肝膽虛則善怒而不敢也。(余見同上。)
三曰胃。經云:胃為恐是也。
四曰心。經云:心怵惕思慮則傷神,傷神則恐懼自失者是也。
〔丹〕周本心年六十歲,形氣俱實,因大恐,正月間染病,心不自安,如人將捕之狀,夜臥亦不安,兩耳後亦見火光炎上,食飲雖進而不知味,口乾而不欲食。以人參、白朮、當歸身為君,陳皮為佐,加鹽炒黃柏、炙玄參各少許,煎服自愈,月餘而安。(經云:恐傷腎。丹溪用鹽炒黃柏、炙玄參,引參,歸等入補腎足少陰絡也。)
〔《本》〕治膽虛常多畏恐,不能獨臥,如人捕之狀,頭目不利,,人參散,。
人參,枳殼,五味子,桂心,甘菊花,茯神,山茱萸,枸杞子(各三分),柏子仁,熟地(各一兩),
上細末,每二錢,溫酒調服。
治膽虛冷,目眩頭疼,心神恐畏,不能獨處,胸中滿悶,,茯神散,。
茯神(一兩),遠志,防風,細辛,白朮,前胡,人參,桂心,熟地,甘菊花(各三分),枳殼(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煎六分,溫服,不拘老幼皆宜服。
治膽虛目暗,喉痛數唾,眼目眩冒,五色所障,夢見被人爭訟,恐懼面色變者,,補膽防風湯,。
防風(一錢),人參(七分),細辛,芎藭,甘草,茯苓,獨活,前胡(各八分),
上粗末,每四大錢,水盞半,棗二枚,煎八分,去渣,食前服。
運氣,善恐皆屬肝木虛。經云:木不及曰委和,委和之紀,其病淫動注恐是也。
內經針灸善恐有三:
其一取腎。經曰:腎足少陰之脈,是動病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虛則補之,寒則留之是也。
其二取肝。經云:肝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是也。
其三取膽。經云: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取陰陵泉。又云:善嘔,嘔有苦,善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取三里以下,胃氣逆則少陰血絡以閉膽逆,卻調其虛實,以去其邪是也。
〔《甲》〕心如懸,哀而亂,善恐,嗌內腫,心惕惕恐如人將捕之,多涎出,喘少氣,吸吸不足以息,然谷主之。澹澹而善驚恐,心悲,內關主之。(《千金》作曲澤。)
白話文:
恐懼這症狀跟驚悸很相似,但實際上並非驚悸。張子和說:驚是因為自己不知道所以驚,恐是因為自己知道所以恐。驚的人聽到聲音就會驚,恐的人知道自己好像要被捉住一樣,而且不能單獨坐臥,必須有人陪伴纔不會感到恐懼,或者晚上必須開燈,沒有燈光也會恐懼,就是這種情況。
臟腑恐有四種:
一是腎。經典裡說:在臟腑裡為腎,在情志裡為恐。又說:精氣集中在腎就容易恐懼。
二是肝膽。經典裡說:肝藏血,血不足就會恐懼。肝膽實力強壯時會憤怒且勇敢,肝膽虛弱時會容易憤怒但不敢表現。
三是胃。經典裡說:胃與恐懼有關。
四是心。經典裡說:心悸思慮傷神,傷神則會恐懼且失去自我。
周本心先生在60歲時,身體健康,但因為極度恐懼,在年初生病,心裡不安,像要被捕的樣子,晚上睡覺也不安,兩耳後面看到火光上升,雖然吃東西但不知味道,口渴但不想吃東西。以人參、白朮、當歸身為主要藥材,加上陳皮,再加入少量鹽炒黃柏、炙玄參,煎煮服用後自愈,一個多月後完全康復。
膽虛常常會感到害怕恐懼,不能獨自睡覺,感覺像有人要捉他,頭目不利,可以使用人參散治療。
補膽防風湯能治療膽虛引起的目暗,喉痛,眼睛眩暈,夢見被人爭吵,恐懼導致面色改變。
根據經典,善於恐懼都屬於肝木虛。經典裡說:肝木不足叫做委和,委和的情況下,病情會淫動注恐。
根據針灸學,善恐有三種治療方法:
第一種是針對腎。腎足少陰的脈絡,若氣血不足就會容易恐懼,心悸如人將捕,虛弱的話就需補充,寒冷的話就需保暖。
第二種是針對肝。肝虛則目視不明,聽力下降,容易恐懼如人將捕,治療應取肝的經絡,厥陰與少陽。
第三種是針對膽。膽病患者會常嘆氣,口苦,嘔吐舊食,心悸恐懼如人將捕,治療應取陰陵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