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 (3)

1. 耳腫痛

〔丹〕金尚五郎耳腫痛,黃水出而臭。

桔梗,麻黃,羌活,大黃(酒炒,二錢),木通,甘草,黃芩(一錢半)

上分三帖,熱服。

耳濕腫痛,用涼膈散加酒炒大黃、黃芩、酒浸防風、荊芥、羌活服之。更以腦多麝少,濕加枯礬,吹入耳中。

〔嚴〕,犀角飲子,治風熱上壅,兩耳聾閉,門外腫痛,及膿水流出。

犀角(鎊),菖蒲,木通,玄參,赤芍,赤小豆,甘菊花(去梗。各一兩),甘草(半兩,炙)

上㕮咀,每服四錢,用水二盞,生薑五片,煎八分,溫服,不拘時。

〔無〕,解熱飲子,治氣虛熱壅,耳內聾閉徹痛,膿血流出。

赤芍,白芍(各半兩),當歸,甘草(炙),大黃(蒸),木鱉子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食後臨臥服。(詳此方乃清涼飲子加木鱉也。)

運氣耳痛皆屬熱。經云:少陽之勝,耳痛,治以辛寒是也。

〔羅〕,菖蒲挺子,治耳中痛。

菖蒲(一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上為細末,每用不以多少,油調滴耳內,效。一法用醋丸如杏仁大,綿裹置耳中,日三易。一法搗菖蒲自然汁灌耳,神效。

又方,治耳痛。用食鹽不以多少,炒熱,用棗面蒸熟,青花布包定枕之,立效如神。

〔世〕又用油胡桃肉為末,狗膽汁和為丸,如桐子大。綿裹安耳中,痛立止。

〔《肘》〕療耳內卒腫痛,出膿水不止方。礬石燒灰,加麝香,以筆管吹耳內,日三四度。

白話文:

[耳腫痛]

有個名叫金尚五郎的人耳朵腫脹疼痛,甚至有黃色液體滲出且散發惡臭。

治療處方包含桔梗、麻黃、羌活、大黃(需經過酒炒製,劑量約為二錢)、木通、甘草以及黃芩(一錢半)等藥材。這些藥材可分為三帖,應趁熱服用。

若耳朵濕潤腫脹且疼痛,可用涼膈散再添加酒炒大黃、黃芩、酒浸泡過的防風、荊芥、羌活一同服用。另外,還可以將大量龍腦與少量麝香混合,再加入乾燥礬石粉,直接吹入耳中。

犀角飲子,能治療因風熱上攻導致的雙耳聽力下降、外耳道腫脹疼痛以及膿水不斷流出等症狀。

其成分包括犀角、菖蒲、木通、玄參、赤芍、赤小豆、甘菊花(需去除梗部)、甘草(需烤製)。所有藥材均需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二杯水煮沸,加入五片生薑,煮至剩八分滿,溫熱飲用,不限時間。

解熱飲子,適用於氣虛導致熱氣壅塞,造成耳內聽力下降且劇烈疼痛,以及膿血流出的病症。

主要成分有赤芍、白芍(各半兩)、當歸、甘草(需烤製)、大黃(需蒸製)、木鱉子。所有藥材均需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四錢,一杯水煮沸至剩七分,飯後睡前服用。此處方實為清涼飲子加上木鱉子。

根據運氣學說,耳痛都屬於熱性病。經典中記載:「少陽之勝,耳痛」,應使用辛寒藥物治療。

菖蒲挺子,用於治療耳內疼痛。

主要成分有菖蒲(一兩)、炮製過的附子(半兩,需去除外皮和肚臍部分)。所有藥材需研磨成細末,每次使用量不限,用油調和滴入耳內,效果顯著。另一種方法是將藥材與醋混合,搓揉成杏仁大小的丸子,用棉布包裹放入耳中,每天更換三次。還有一種方法是將菖蒲搗碎取汁,直接灌入耳中,效果神奇。

另一個處方,適用於治療耳痛。使用適量食鹽,炒熱後與蒸熟的棗子麵粉混合,用青花布包好當枕頭使用,效果奇佳。

還有一種方法是將油炸胡桃肉磨成粉,與狗膽汁混合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用棉布包裹放入耳中,能立即緩解疼痛。

《肘後方》中記載了一個治療耳內突然腫脹疼痛、膿水不斷流出的處方。將礬石燒成灰,加入麝香,用筆管吹入耳內,每天三四次。

2. 停耳

〔羅〕耳者,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足少陰之經也。若勞傷氣血,熱風乘虛入於其經,邪隨血氣至耳,熱氣聚則生膿汁,故謂之停耳也。

紅綿散,治停耳出膿。

白礬(二錢),胭脂(二字)

上研勻,先用綿杖子纏去耳中膿及黃水盡,即用別綿杖子引藥入耳中,令到底,摻之即干。如壯盛之人,積熱上攻,耳中出膿水不瘥,用無憂散送雄黃丸,瀉三四五行瘥。一方單用白礬灰吹入耳中,日三次,立效。

松花散,治停耳膿水不絕,宜用此方。

白礬(燒灰,半兩),麻勃,木香,松脂,花胭脂(各一分),

上搗羅為末,每用時先以綿子淨拭,後用藥吹入耳內效。

白連散,治停耳出膿汁。

白礬(枯),烏賊骨,黃連(去須),龍骨(各一兩),

上搗羅為末,以綿裹如棗核大塞耳中,日三易之。

〔無〕,麝香散,治停耳耳底膿出。

桑螵蛸(慢火炙,存性,一個),麝香(一字,另研)

上為末,研令勻,每用半字糝耳。如有膿,先用綿杖子捻干。(一法用麝香少黃丹多,研勻,入耳,立效。)

〔世〕治停耳膿出不止。用五倍焙乾一兩,及全蠍燒灰存性三錢,為末,摻耳中。

〔丹〕耳爛。用貝母研末,乾摻之。

〔羅〕,禹餘糧丸,治停耳有膿水,塞耳。

余禹糧(一兩,燒醋焠七次),烏賊魚骨,釜底墨,伏龍肝,附子(一枚,去皮,生用)

上件搗羅為末,以綿裹如皂角子大,納耳中,日再易之。如不瘥者,內有蟲也。

〔世〕,塞耳丹,治氣道壅塞,兩耳聾聵。

石菖蒲(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全蠍(一枚)

為末,蔥涎和如棗核大,綿裹塞耳中。

治耳熱出汁。

滑石,爛石膏,天花粉,防風(各一兩)

上用腦子少許,同研為末,摻耳中。

〔世〕,立效散,治停耳膿不止。

陳橘皮(燈上燒灰為末),麝香(少許),

二味和勻,每用少許,先用綿拭耳中膿淨,卻上藥。

又方,杏仁泥治耳中病,或有水出,杏仁炒令黑為末,蔥涎搜和,如棗核大,綿包塞耳。

白話文:

【停止流膿的耳朵】

耳朵是人體脈絡聚集之處,與腎臟氣息相通,屬於足少陰經。如果過度勞累,導致氣血受損,熱風就會趁虛而入,進入足少陰經,邪氣跟著血液到達耳朵,熱氣聚集會產生膿汁,因此稱之為「停耳」。

「紅綿散」,用來治療耳朵持續流出膿汁。

所需材料:白礬(二錢)、胭脂(二錢)。

將以上材料研磨均勻,先用綿棒清理耳朵裡所有的膿汁和黃色液體,然後再換一根綿棒,把藥物引入耳中,確保藥物能深入到耳底,敷上後膿汁會乾涸。對於身體強壯但長期熱氣上攻,耳朵持續流出膿水的人,可使用「無憂散」搭配「雄黃丸」,服用後需排泄三四五行,病情才能好轉。另一種方法是單獨使用白礬灰,每日三次吹入耳中,效果立現。

「松花散」,適用於耳朵膿水持續不絕的情況。

所需材料:白礬(半兩,燒成灰)、麻勃、木香、松脂、花胭脂(各一分)。

將以上材料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前先用棉球擦拭耳朵,然後再將藥粉吹入耳內,即可見效。

「白連散」,用來治療耳朵流出膿汁。

所需材料:白礬(一兩,風乾)、烏賊骨、黃連(去除鬚根)、龍骨(各一兩)。

將以上材料混合研磨成粉末,用棉布包裹成棗核大小塞入耳中,每日更換三次。

「麝香散」,用於治療耳朵底部流出膿汁。

所需材料:桑螵蛸(一個,用慢火烤,保持藥性)、麝香(一字,單獨研磨)。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每次使用時取半字量撒在耳內。如果有膿汁,應先用綿棒擦乾。

「五倍子散」,用於治療耳朵流膿不止。

所需材料:五倍子(一兩,烘乾)、全蠍(三錢,燒成灰,保持藥性)。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敷在耳中。

「貝母散」,用於治療耳朵潰爛。

所需材料:貝母(研磨成粉末),敷在耳朵裡。

「禹餘糧丸」,用於治療耳朵有膿水,堵塞耳朵。

所需材料:禹餘糧(一兩,燒醋淬七次)、烏賊魚骨、鍋底墨、伏龍肝、附子(一枚,去皮,生用)。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棉布包裹成皁角籽大小,塞入耳中,每日更換兩次。如果病情未見好轉,可能是耳內有蟲。

「塞耳丹」,用於治療氣道堵塞,雙耳失聰。

所需材料:石菖蒲(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全蠍(一枚)。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蔥涎和成棗核大小,用棉布包裹塞入耳中。

「止熱出汁散」,用於治療耳朵熱出液汁。

所需材料:滑石、爛石膏、天花粉、防風(各一兩)。

加入少量腦子,一同研磨成粉末,敷在耳中。

「立效散」,用於治療耳朵膿汁持續不止。

所需材料:陳橘皮(在燈上燒成灰,研磨成粉末)、麝香(少量)。

將以上材料混合均勻,每次使用少量,先用棉球擦拭耳朵,清除膿汁,再敷上藥物。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杏仁泥治療耳疾,或者耳朵有水流出。所需材料:杏仁(炒至黑色,研磨成粉末)、蔥涎。將杏仁粉末和蔥涎混合,做成棗核大小,用棉布包裹塞入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