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 (1)
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 (1)
1. 耳聾
〔《保》〕夫耳者,以竅言之水也,以聲言之金也,以經言之手足少陽俱會其中也。有從內不能聽者主也,有從外不能入者經也,有若蟬鳴者,若鐘鳴者,有若火熇熇狀者,各隨經見之,其間虛實不可不察也。假令耳聾者,何謂治肺?肺主聲,鼻塞者肺也。何謂治心?心主臭,如推此法,皆從受氣於始。
腎受氣於巳,心受氣於亥,肝受氣於申,肺受氣於寅,脾受氣於四季,此治法皆生長之道也。
〔羅〕經曰:精脫者則耳聾。夫腎為足少陰之經,乃藏精而氣通於耳,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若精氣調和,則腎臟強盛,耳聞五音。若勞傷氣血,兼受風邪,損於腎臟而精脫者,則耳聾也。然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有絡於耳者,其陰陽經氣有相併時,並則藏氣逆,名之曰厥。厥氣相搏,入於耳之脈,則令聾。
白話文:
耳朵是身體的孔竅,以五行來說,它屬於水,以聲來說,它屬於金,以經絡來說,手足少陽經都匯聚於此。耳朵聽不見聲音,可能是內部原因,也可能是外部原因。耳朵裡有蟬鳴聲、鐘鳴聲、像火燃燒的聲音,這些都跟經絡有關,需要觀察虛實情況。假如耳朵聾了,為什麼要治肺?因為肺主聲,鼻塞就是肺的問題。為什麼要治心?因為心主臭。以此類推,所有治療方法都是從氣入手。
腎氣在巳時最盛,心氣在亥時最盛,肝氣在申時最盛,肺氣在寅時最盛,脾氣在四季都有。這些治療方法都是遵循自然生長之道。
經書上說:精氣耗損就會耳聾。腎臟是足少陰經,負責儲藏精氣,並將氣通往耳朵。耳朵是所有經絡匯聚的地方,如果精氣充足,腎臟就會強盛,耳朵就能聽到各種聲音。如果勞累傷氣血,又受到風寒侵襲,損傷腎臟導致精氣耗損,就會耳聾。此外,五臟六腑十二經絡都與耳朵相連,陰陽經氣有時會相互交匯,交匯就會導致氣逆,稱為厥。厥氣互相碰撞,進入耳朵的經脈,就會導致耳聾。
其腎病精脫耳聾者,其候頰顴色黑;手少陽之脈動,則氣厥逆而耳聾者,其候耳內渾渾焞焞也;手太陽厥而耳聾者,其候聾而耳內氣滿也,宜以燒腎散主之。
〔《保命集》〕云:耳以竅言之,腎水也。經云:腎主耳。左臟為腎,左竅為耳。又云: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又云:精脫者耳聾,故羅謙甫以精脫耳聾之候,為顴頰色黑也。
燒腎散,治耳聾。(《寶鑑》方無巴戟。)
磁石(一兩,煅,醋焠七次),附子(一兩,炮去皮臍),巴戟(一兩),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白話文:
腎病導致精氣虧虛、耳聾的人,臉頰顴骨會呈現黑色。手少陽經脈跳動,造成氣逆上衝而導致耳聾的人,耳朵內會有嗡嗡作響的感覺。手太陽經脈虛弱導致耳聾的人,耳朵會聽不見聲音,而且感覺耳內充氣,這時候可以用燒腎散來治療。
古籍記載,耳朵是腎臟的竅穴,腎主耳。人體左側為腎臟,左側竅穴為耳朵。腎氣與耳朵相通,腎臟健康,耳朵就能分辨各種聲音。精氣虧虛就會導致耳聾,所以羅謙甫認為顴頰色黑是精氣虧虛導致耳聾的徵兆。
燒腎散專治耳聾。配方中包含磁石、附子、巴戟、川椒等藥材。
上為散,每服用豬腎一枚,去筋膜,細切,蔥白、韭白各一錢,入散藥一錢,鹽花一字和勻,用濕紙裹於煻灰火內煨熟,空心細嚼,酒解薄粥下之,十日效。(《衍義》云:磁石益腎氣,腎虛而聾者用之。)
〔嚴〕,蓯蓉丸,治腎虛耳聾,或風邪入於經絡,耳內虛鳴。
肉蓯蓉(酒浸切,焙),山茱萸(去核),石龍芮,石菖蒲,菟絲子(酒浸,蒸焙),羌活(去蘆),鹿茸(去毛,酒蒸焙),石斛(去根),磁石(煅,醋焠,水飛過),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全蠍(去毒,七個),麝香(一字,旋入)
白話文:
將豬腎去筋膜細切,與蔥白、韭白、散藥、鹽花混合,用濕紙包好,放在煻灰火裡煨熟,空腹細嚼,佐以酒和稀粥服用,連續服用十天即可見效。《衍義》中記載,磁石可以補腎氣,腎虛導致耳聾者可服用磁石。
嚴氏所著《蓯蓉丸》治腎虛耳聾,或因風邪入侵經絡而導致耳內鳴響。藥方包含肉蓯蓉、山茱萸、石龍芮、石菖蒲、菟絲子、羌活、鹿茸、石斛、磁石、附子、全蠍和麝香。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鹽酒、鹽湯任下。
〔《聖》〕治腎氣虛損耳聾。用鹿腎一對,去脂膜切,於豉汁中,入粳米二合和煮粥,入五味如法調和,空腹食之,作羹及酒並得。
〔《本》〕地黃湯,治腎熱聽事不真。(方見後風熱條。)
上方用地黃、磁石為君,補腎虛有熱之劑也。
〔垣〕藏氣法時論云:肺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注云:肺之絡會於耳中,故聾,此說非也。蓋氣虛必寒,盛則氣血俱澀滯而不行也。耳者宗氣也,肺氣不行故聾也。
白話文:
上藥煉成蜜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鹽酒或鹽湯送服。
鹿腎去脂膜切片,放入豉汁中,加入兩合粳米煮粥,再加入五味調和,空腹食用,也可做成羹湯或酒食。
地黃湯可以用來治療腎熱導致聽力不清。
以上方劑以地黃、磁石為主藥,用於補腎虛伴有熱症。
古籍記載,肺虛則氣少,無法順暢呼吸,導致耳聾口乾。但實際上,氣虛必寒,氣血凝滯不通才是耳聾的原因。耳朵是宗氣所在,肺氣不通則導致耳聾。
〔無〕,蠟彈丸,治耳虛聾。
白茯苓(二兩),山藥(炒,三兩),杏仁(炒,一兩半去皮,尖)
上三味,研為末,和勻,用黃蠟一兩,熔和為丸,如彈子大。鹽湯嚼下。有人止以黃蠟細嚼,點好建茶送下,亦效。(山藥、茯苓、杏仁,皆入於太陽。山藥大補陰氣,惟杏仁利氣,乃補中有通也。少氣嗌乾者,門冬、人參、五味湯嚼下。)
經云:肝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治法用四物湯加防風、羌活、柴胡、菖蒲、茯神等分,煎湯服二十餘帖,卻用杜壬姜蠍散開之。
白話文:
沒有名字的藥方,治耳聾。用茯苓二兩、炒山藥三兩、炒杏仁一兩半(去皮尖)研磨成粉,混合均勻,加入熔化的黃蠟一兩,製成彈子大小的丸子,用鹽湯送服。有些人直接用細嚼的黃蠟點建茶送服,也有效。山藥、茯苓、杏仁都歸屬於太陽經。山藥大補陰氣,杏仁則利氣,補中有通。氣少咽乾者,可以嚼服門冬、人參、五味湯。經書說,肝虛則眼花看不清,耳聾聽不見,容易恐懼。治療方法是用四物湯加防風、羌活、柴胡、菖蒲、茯神等分,煎湯服用二十多帖,再用杜壬姜蠍散開之。
本草云:肝虛則生薑補之是也。
〔世〕治耳聾。九節菖蒲去須,切小塊十兩,蒼朮十兩,水合浸於瓦罐中,七日取出,去蒼朮,單用菖蒲,曬乾,於糯米甑上蒸熟,曬乾為末。糯米飲調,食後臨臥服,效。
〔丹〕大病後耳聾,須用四物降火。陰虛火動耳聾者,亦如之。氣逆耳聾有三,肝與手太陽少陽也。經云:肝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又云:太陽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也。羅謙甫云:手太陽氣厥而耳聾者,其候聾而耳內氣滿也。手少陽氣厥而耳聾者,其候耳內渾渾焞焞。此皆氣逆而聾也。治法宜四物湯吞龍薈丸降火,及復元通氣散調氣是也。
白話文:
本草綱目記載:肝臟虛弱就用生薑來補。
治療耳聾的方法:將九節菖蒲去鬚,切成小塊,重十兩,蒼朮十兩,加水浸泡於瓦罐中,七天後取出,去掉蒼朮,只留菖蒲,曬乾後放在糯米蒸籠上蒸熟,再曬乾磨成粉。用糯米湯調服,飯後睡前服用,有效。
大病之後出現耳聾,需要用四物湯降火。陰虛火旺導致耳聾者,也同樣用四物湯治療。氣逆導致的耳聾分為三種,分別是肝經、手太陽經和手少陽經引起的。經書記載:肝氣逆上會引起頭痛、耳聾、面頰腫脹。又說:太陽經氣虛導致的耳聾,都是由於氣機不暢。羅謙甫說:手太陽經氣厥導致耳聾,表現為耳聾伴有耳內氣悶。手少陽經氣厥導致耳聾,表現為耳內昏沉。這些都是由於氣逆導致的耳聾。治療方法宜用四物湯吞服龍薈丸降火,再配合復元通氣散調氣。
〔丹〕耳聾必用四物龍薈養陰。
復元通氣散,治氣澀耳聾。(方見腹癰。)
〔丹〕耳聾有濕痰者,,檳榔神芎丸,下之。
大黃,黃芩(各二兩),牽牛,滑石(各四兩),加檳榔
滴水丸,每服十丸,每次加十丸,白湯下。
耳聾皆屬於熱,少陽厥陰熱多,宜開痰散風熱,通聖散、滾痰丸之類。耳因郁聾,以通聖散內加大黃酒煨,再用酒炒三次後,入諸藥,通用酒炒。
白話文:
耳聾要先判斷原因,如果是陰虛導致的,就用四物湯和龍薈來滋陰。如果是因为气滞不通导致的,就用通气散来治疗。如果是湿痰引起的,就用檳榔神芎丸来去除痰湿。另外,大黄、黄芩、牵牛、滑石和檳榔也能治疗耳聋,可以制成滴水丸服用。耳聋大多属于热症,尤其是少阳和厥阴的热证,应该用通圣散、滚痰丸等药物来清热解毒、散风祛痰。如果因为郁结不通导致的耳聋,可以用通圣散,并在其中加入黄酒煨制,然后再用酒炒三次,最后和其他药材一起用酒炒制。
〔羅〕,犀角散,治風毒壅熱,胸心痰滯,兩耳虛聾,頭重目眩,神效。
犀角屑,甘菊花,前胡(去蘆),枳殼(麩炒,去穰),菖蒲,羌活,澤瀉,木通,生地(各半兩),麥門冬(二兩,去心),甘草(一錢炙)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煎,食後溫服。
茯神散,治上焦風熱,耳忽聾鳴,四肢滿急,昏悶不利。
白話文:
犀角散、茯神散方劑說明
犀角散
功效: 治療因風毒壅熱所致的胸悶、痰滯、耳聾、頭重眼花等症狀,效果顯著。
藥方組成:
- 犀角屑:半兩
- 甘菊花:半兩
- 前胡(去蘆):半兩
- 枳殼(麩炒,去穰):半兩
- 菖蒲:半兩
- 羌活:半兩
- 澤瀉:半兩
- 木通:半兩
- 生地:半兩
- 麥門冬(去心):二兩
- 甘草(一錢炙):一錢
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清水煎煮,飯後溫服。
茯神散
功效: 治療上焦風熱引起的耳鳴、四肢麻木、昏昏沉沉等症狀。
註釋:
- 〔羅〕:此處「羅」應為藥方名,但未明確指出,可能為作者自行添加或後人補充。
- 各半兩:指所有藥材的用量都為半兩。
- 去蘆、去穰、去心:分別指去除前胡的蘆頭、枳殼的內芯、麥門冬的心。
- 麩炒、炙:分別指用麩皮炒製枳殼、用文火烤炙甘草。
以上為中醫古籍中記載的藥方,僅供參考,實際用藥需遵醫囑。
茯神(一兩),羌活,柴胡,蔓荊子,薏苡仁,防風(去蘆),菖蒲,五味子,黃耆(各半兩),甘草(一分,炙),麥門冬(一兩,去心),薄荷(三錢)
上十二味為末,每服三錢,入生薑三片,煎至五分,食後溫服。
〔《本》〕治男子二十歲,因瘡毒後腎經熱,右耳聽事不真,每心中拂意,則轉覺重,虛鳴疼痛,,地黃湯,。
生地(一兩半),枳殼,羌活,桑白皮(一兩),磁石(搗碎,水淘三二十次,去盡赤汗為度,二兩),甘草,防風,黃芩,木通(各半兩)
白話文:
茯苓、羌活、柴胡、蔓荊子、薏苡仁、防風(去掉蘆頭)、菖蒲、五味子、黃耆(各半兩)、甘草(一分,炙)、麥門冬(一兩,去心)、薄荷(三錢),以上十二味藥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生薑三片,煎至五分,飯後溫服。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二十歲的男子因瘡毒後腎經熱,導致右耳聽力下降,心情煩躁,頭重耳鳴疼痛的症狀。
另一個藥方使用生地、枳殼、羌活、桑白皮、磁石(搗碎,水洗二十次以上,去除赤色水為止,二兩)、甘草、防風、黃芩、木通(各半兩)等藥材。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用水煎去渣,日二三服,不拘時候。
〔無〕,姜蠍散,治耳聾因腎虛所致,十年內一服愈。(出杜壬方。)
乾蠍(四十九個,去繭,洗焙,去風熱),生薑(切片如蠍大,四十九片,開痰)
上二味,銀石器內炒至干,為細末,向晚勿食,夜臥酒調作一服。至二更以來,徐徐儘量飲,五更耳中聞百十攢笙響,便自此有聞。(一法五更濃煎蔥白湯一盞服,先二日服黑錫丹,效。又蠍先用糯米半升同炒,又用姜四十九片放蠍上同炒,去米、姜不用。)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清水煎煮去渣,一天服用兩到三次,不受時間限制。
姜蠍散,可以治療因腎虛引起的耳聾,服用一次,十年內即可痊癒。(出自杜壬方。)
將乾蠍(去除外殼,洗淨烘乾,去除風熱)四十九個,與切成與蠍子大小相同的生薑片(開痰)四十九片,一起放在銀器中炒至乾燥,研磨成細粉。傍晚不要食用,晚上睡覺時用酒調和服用一次。到了凌晨兩點左右,慢慢地盡量喝下,五更時耳中會聽到百十個笙響,之後便能聽到聲音。(另一種方法是五更時用濃煎的蔥白湯一盞服用,之前先服用兩天黑錫丹,也有效。另外,也可以先用半升糯米與蠍子一起炒,再用四十九片薑片放在蠍子上面一起炒,之後去除米和薑不用。)
〔《千》〕治耳聾。酒三升,漬牡荊子二升,碎之,浸七日,去渣,任性服盡,雖三十年亦瘥。
〔《素》〕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金匱真言論)
治腎虛寒,煨腎散、蓯蓉丸。(並見虛實條。)
運氣耳聾有四:
一曰濕邪傷腎三焦聾。經云:太陰在泉,濕淫所勝,民病耳聾,渾渾焞焞,治以苦熱是也。
二曰燥邪傷肝聾。經云:歲余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民病耳聾無所聞是也。
三曰火邪傷肺聾。經云: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耳聾是也。
白話文:
治療耳聾。用酒三升,浸泡牡荊子二升,將牡荊子搗碎,浸泡七天,濾去渣滓,隨意服用完畢,即使三十年耳聾,也能治癒。
南方屬紅色,與心經相通,開口於耳,藏精於心。(《金匱真言論》)
治療腎虛寒,可以用煨腎散、蓯蓉丸。(詳見虛實條。)
運氣導致的耳聾分為四種:
第一種是濕邪傷腎三焦導致的耳聾。經書上說:太陰之氣在泉,濕邪過盛,百姓就會患耳聾,聲音模糊不清,治療要以苦熱之藥為主。
第二種是燥邪傷肝導致的耳聾。經書上說:一年當中如果過於乾燥,燥氣流行,肝木受邪,百姓就會患耳聾,聽不見聲音。
第三種是火邪傷肺導致的耳聾。經書上說:一年當中如果火氣過盛,炎熱流行,肺金受邪,百姓就會患耳聾。
四曰風火炎擾於上聾。經云:少陽司天之政,風熱參布,雲物沸騰,民病聾瞑,三之氣,炎暑至,民病熱中聾瞑,治以寒劑是也。
〔《本》〕治耳聾。用鼠膽一個,滴入耳中三次,立效。
〔《勝》〕治耳聾,立效。以乾地龍入鹽,貯在蔥尾內,為水點之。
〔《千》〕治耳聾,以綿裹蛇膏塞耳中,神效。
〔世〕治耳聾久不聞者。
緊磁石(如豆大),穿山甲(燒存性,為末,一字)
上用新綿裹了,塞於所患耳內,口中銜少生鐵,覺耳內如風雨聲即愈。甘草、甘遂各半寸,綿裹包插入耳內,又將甘草嚼之,即通,妙。
白話文:
所謂耳聾,有可能是風火上炎所致。古書記載,少陽主宰天地之氣,當風熱交織,天氣炎熱時,就會導致耳聾、目眩等症狀。治療方法應以寒涼藥物為主。
民間偏方也多,例如用鼠膽滴耳、以地龍浸鹽水滴耳、用蛇膏塞耳等,都有治癒耳聾的傳說。
此外,也有用磁石、穿山甲、甘草、甘遂等藥物治療耳聾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將藥物塞入耳中,同時用生鐵置於口中,感覺耳內有風雨聲即為痊癒。
〔羅〕,通神丹,治耳聾。
阿魏,巴豆仁(七個),安息香,桑白皮(各錢半),硃砂(五分),大蒜,蓖麻子仁(各七個),
上為細末,入二仁與蒜同搗爛為丸,如棗核大。每用一丸,綿裹內耳,如微痛則出。
〔世〕治耳聾久不效者。
大蒜一瓣,一頭挖一坑子,用巴豆一粒,去皮膜,慢火炮去極熱,入在蒜內,用新綿裹定塞耳中,不過三次,效。
白話文:
「羅」方,用通神丹治療耳聾。
方劑:阿魏、巴豆仁七粒、安息香、桑白皮各半錢、硃砂五分、大蒜、蓖麻子仁各七粒。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再將兩粒巴豆仁與蒜瓣搗爛,製成如棗核大小的丸藥。
使用方法:每次取一丸,用棉花包裹後塞入耳內,若感到輕微疼痛,即取出。
「世」方,治療久治不癒的耳聾。
方法:取蒜瓣一枚,在其中挖一個坑,將去皮巴豆一粒用慢火烤至極熱,放入蒜坑中,用新棉花包裹後塞入耳中。一般三次即可見效。
治耳聾。蓖麻子五十粒,去皮,棗子一個,同搗丸,如棗核大,更入小兒乳汁和,每用一丸,綿裹塞耳中,覺熱為度,一日一換。
〔《千》〕治耳聾。用骨碎補削作細條,火炮乘熱塞耳。(本草云:骨碎補破血治折傷有奇效。)
〔《外》〕治耳聾。以杏仁七個去皮,拍碎三分,以綿裹,於中著顆鹽如小豆許,以器盛於飯甄中蒸之,候飯熟取出,於患人側臥,將一裹捻油汁滴入耳中。久之,又以一裹依前法捻滴之。
〔世〕又方。用雄貓尿滴入耳中,左滴左,右滴右。如貓不能放尿,用姜擦其齒即有。
針灸耳聾有五法:
白話文:
治療耳聾,可以用五十粒蓖麻子去皮,和一個棗子一起搗成丸子,大小像棗核,再加入嬰兒乳汁混合,每次取一丸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感到熱為止,一天換一次。
另一種方法是用骨碎補削成細條,用火烤熱後塞入耳朵。
還可以用七個杏仁去皮拍碎成三份,用棉花包裹,放入一個器皿中,再放入一顆像小豆一樣大小的鹽,將器皿放在飯甑中蒸熟,取出後讓病人側臥,將棉包捻出油汁滴入耳朵,過一段時間後再用另一個棉包用同樣方法滴入耳朵。
另外,還可以取雄貓的尿液,左耳滴左邊的,右耳滴右邊的。如果貓不能排尿,可以用薑擦它的牙齒就會有尿液。
針灸治療耳聾有五種方法。
其一取手足少陽手陽明。經云:耳聾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先取手,後取足。又云:三焦手少陽之脈,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視盛虛熱寒陷下調之也。又云:聾而不痛者,取足少陽,聾而痛者,取手陽明。又云:耳聾刺手陽明,不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
其二取手陽明絡。經云: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實則齲聾,取之所別也。又云:邪客手陽明之絡,令人耳聾,時不聞者,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立聞。不已,刺中指爪甲上與肉交者,立聞。其不時聞者,不可刺也。左刺右,右刺左。
其三取手太陽。經云:手太陽之脈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視盛虛熱寒陷下調之也。又云:耳聾無聞,取耳中是也。
白話文:
治療耳聾,可以從幾個經絡下手。首先,可以取手少陽與手陽明經。耳聾若只單純聽不見,可先取手小指次指的指甲與肉交界處,再取足少陽。如果耳聾伴隨疼痛,則取手陽明。若刺手陽明無效,可刺其通脈,即從耳前出來的經脈。
其次,可以取手陽明絡。手陽明經的支脈叫做偏歷,位於腕部上三寸,連接太陰經。若因手陽明經實證而導致耳聾,可以取偏歷穴治療。另外,邪氣客於手陽明絡也會導致耳聾,可刺手大指次指的指甲上去端,以及中指指甲與肉交界處,即可立竿見影。但若耳聾時有時無,則不可刺。
最後,也可以取手太陽經。手太陽經病變會導致耳聾、目黃、頰腫等症狀。耳聾若完全聽不見,可取耳中穴治療。
其四取肝。經云:肝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取其經厥陰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是也。
其五取肺。經云:肺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是也。
耳有膿不可刺。經云: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膿。若有干膜耵聹,耳無聞也。
〔《竹》〕治耳聾。用蒼朮一塊,長七分,將一頭削尖,一頭截平,將尖頭插耳內,於平頭上安箸頭大艾炷灸之,聾輕者七壯,重者十四壯。如覺耳內有熱氣者,效。
〔《玉》〕耳聾耳鳴,或疼或癢,或停耳:聽會(在耳珠前陷中,口銜尺方可下針,按入半寸,瀉八吸),翳風(針入半寸,瀉七吸)合谷,三里(瀉)
白話文:
第四種方法是取肝。經書上說,肝虛弱就會眼睛模糊看不清,耳朵聽不見,容易害怕,取其經脈厥陰少陽。如果氣逆上行,就會頭疼,耳朵聽不見,臉頰腫脹,取血治療就是這個道理。
第五種方法是取肺。經書上說,肺虛弱就會氣短喘不過氣,耳朵聽不見,喉嚨乾燥,取其經脈太陰足太陽以及厥陰內部的血脈就是這個道理。
耳朵里有膿不能針刺。經書上說,耳朵疼痛不能針刺的原因是耳朵里有膿。如果耳朵里有干膜或耳屎,就會聽不見。
《竹》書中治療耳聾的方法:取蒼朮一塊,長七分,將一頭削尖,另一頭截平,用尖頭插入耳內,在平頭上放一個箸頭大小的艾炷灸之,耳朵輕微失聰灸七壯,重度失聰灸十四壯。如果感覺耳內有熱氣,則有療效。
《玉》書中治療耳聾耳鳴,或耳痛或癢,或耳塞的方法:針刺聽會穴(位於耳珠前陷中,口銜尺方可下針,按入半寸,瀉八吸)、翳風穴(針入半寸,瀉七吸)、合谷穴、三里穴(瀉)。
〔《摘》〕又法:翳風(在耳後陷後按之引耳中,令病人先以錢二十四文口咬,側臥取之,針透口,令病人閉口搖頭,其怒氣從耳出、)聽會(法如前。)
〔世〕又法:中渚、臨泣。
〔《甲》〕耳聾,兩顳顬痛,中渚主之。耳焞焞渾渾無所聞,外關主之。頭重頷痛,引耳中噥噥嘈嘈,和窌主之。聾,耳中癲溲,癲溲者若風狀,聽會主之。耳聾填填如無聞,噥噥嘈嘈若蟬鳴,聽宮主之。聾,翳風及會宗下空主之。耳聾,嘈嘈無所聞,天容主之。聾,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聾無聞,天窗主之。
〔《脈》〕病若耳聾,脈反浮大而澀者死。(《千金翼》云:脈大者生,沉逆細者難治。)
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盡縱,目系絕。(全文見診生死。)
白話文:
另一種方法是:翳風穴(位於耳後凹陷處,按壓時會牽引耳中,讓病人先用二十四个銅錢咬住,側身躺下取穴,針刺穿過口,讓病人閉口搖頭,怒气就会从耳朵里排出去)、聽會穴(方法和前一個穴位相同)。
另一種方法是:中渚穴、臨泣穴。
耳聋,两侧太阳穴疼痛,中渚穴主治。耳朵嗡嗡响,听不见声音,外關穴主治。头重,下巴疼痛,牵连耳中发出嗡嗡、嘈杂的声音,和髎穴主治。耳聋,耳朵里像有风在吹,聽會穴主治。耳聋,耳朵堵塞,听不见声音,嗡嗡、嘈杂像蝉鸣,聽宮穴主治。耳聋,翳風穴和會宗穴下方空虚处主治。耳聋,嘈杂,听不见声音,天容穴主治。耳聋,耳朵不通,合谷穴主治。耳聋,听不见声音,天窗穴主治。
如果病人患有耳聋,脉象反而是浮大而涩的,就会死亡。(《千金翼》说:脉象大的会活,沉细逆的则难以治愈。)
少陽經病症到了终点,会导致耳聋,全身关节松弛,眼睛无法睁开。 (详细内容请参见《诊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