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五·陰陽臟腑部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陰陽臟腑部 (1)

1. 治寒熱法

〔《素》〕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陰陽應象論,下同)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

〔垣〕諸有過,切之澀者,陽氣有餘也。滑者,陰氣有餘也。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身寒。陰陽不足,則有汗而身熱。予補此句,為病之重者,莫大於此,如刀削肌肉,危之甚,不能久矣。按經曰:邪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

又曰:陽虛生外寒。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又曰:陽盛生外熱。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經曰:邪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又曰:陰虛生內熱。

白話文:

《素》書中提到,陰氣過盛會導致陽氣生病,反之,陽氣過盛也會使陰氣生病。當陽氣過盛時,身體會產生熱症狀;若陰氣過盛,則會出現寒症狀。過度寒冷會引發熱症,過度熱則會導致寒症。這兩段話都在討論陰陽相對應的原則。

陽氣過盛會使人感到身熱,毛孔閉鎖,呼吸急促,甚至無法直立,出汗困難但依然感到熱,牙齒乾燥且感到口渴難耐,腹部脹滿直至死亡,這種人能忍受冬天但無法適應夏天的氣候。

陰氣過盛則會讓人感到身寒且易出汗,整個人經常感到涼爽,頻繁發冷且感到寒意,一旦寒氣深入,就會引起寒厥,最終腹部脹滿直至死亡,這種人能適應夏天但無法忍受冬天。

在《垣》中提到,如果脈搏觸感緊繃或不順暢,表示陽氣過剩;若脈搏滑動,則表示陰氣過剩。陽氣過剩會導致身熱無汗的情況;陰氣過剩則會出現多汗且身體感到寒冷的現象。當陰陽兩者皆過剩時,會導致無汗且身體寒冷的情況;相反地,當陰陽兩者皆不足時,會出現有汗且身體發熱的現象。我補充這段話,認為這是最嚴重的疾病情況,如同用刀切割肌膚,危險程度極高,並不能持久。經典中提到,陽氣從上焦得到,用來加溫皮膚和肌肉間的組織。當寒氣在外,上焦不能正常運作,寒氣就會停留在外,導致發冷。又說,陽氣過盛會產生外部熱症。上焦不能正常流通,皮膚變得緻密,毛孔閉塞,衛氣無法正常排放,因而產生外部熱症。經典中還提到,陰氣從飲食、居住環境和情緒反應中獲得。當陰氣不足時,會產生內部熱症。

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又曰:陰盛生內寒。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血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余見針灸門。)

〔《靈》〕視其顏色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少熱氣。黑色者,多血少氣。(五音五味篇)經曰: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際之絡多青,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浮絡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其寒熱也。(余見陰陽通論。)

白話文:

當人感到疲勞,身體和氣息變得衰弱,飲食氣力不足,上部的氣流通不順暢,腹部不夠通暢,胃部發熱,熱氣燻蒸胸部,導致內部熱症狀。還有一句話說,陰盛則生內寒。氣流逆向,冷氣在胸部積聚而無法排出,不能排出則溫暖的氣息離去,只有寒冷留下,血液凝結,血管不通,脈搏變得大且乾澀,因此出現內寒的情況。

觀察臉部顏色為黃或紅的人,多是熱氣旺盛。青色或白色的人,熱氣較少。黑色的人,血液量較少,氣息量較大。

經文提到,診察絡脈,脈色青表示寒冷且疼痛,赤色表示有熱氣。胃部受寒,手指魚際的絡脈會多呈現青色;胃部有熱,魚際絡脈會呈紅色。突然變黑的脈象,表示長期的關節病痛。出現紅、黑、青三種顏色的脈象,代表寒熱氣的混雜。青色脈象短的,表示氣息不足。浮絡脈色多青時表示疼痛,多黑時表示關節病痛,黃色或紅色表示熱氣,多白色表示寒冷,五種顏色的脈象都反映著寒熱氣的狀態。

以上內容來自《靈》篇,和五音五味篇的經文。

〔《難》〕經云: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全文見診法通論。)經曰:人迎盛則為熱,虛則為寒。氣口盛則脹滿寒中,食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全文見針灸虛實。)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

帝曰:反治何謂?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全文見治法通論。)微者調之,其次平之,盛者奪之,汗之下之,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全文見治法虛實。

白話文:

《難經》提到:脈搏數跳錶示熱症,緩慢表示寒症,各陽脈表現熱症,各陰脈表現寒症。(詳情請參閱診法通論。)經書說:人迎脈強盛是熱症,弱小是寒症。氣口脈強盛會出現腹脹、寒感、消化不良,弱小則出現內熱,出穢物、少氣,尿液顏色變化。(詳情請參閱針灸虛實。)對寒症使用熱療,對熱症使用寒療,輕微的病狀用相反的方法治療,嚴重的病狀則順應其自然。逆向治療稱為正治,順向治療稱為反治,依據病情輕重來選擇治療方法,觀察病狀即可。

黃帝問:什麼是反治呢?岐伯回答:對熱病使用冷療,對冷病使用熱療,對阻塞的病狀使用通暢的方法,對通暢的病狀使用阻塞的方法。必須先找出病因,再對症下藥。初期看起來相同,但最終結果不同,可以破除積聚,消除堅硬的結塊,使氣息和順,使疾病痊癒。(詳情請參閱治法通論。)對於輕微的病狀,調節治療;對於中等程度的病狀,平穩治療;對於嚴重的病狀,奪取過剩的體質;出汗或使用藥物降火;根據寒、熱、溫、涼的原則,調整藥物的劑量,根據病情的好轉情況來決定是否繼續治療。(詳情請參閱治法虛實。)

王注曰。假如小寒之氣,溫以和之。大寒之氣,熱以取之,甚寒之氣,則下奪之。奪之不已,則逆折之。折之不盡,則求其屬以衰之。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則汗發之。發之不已,則逆制之。制之不盡,則求其屬以衰之。)

〔《難》〕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此熱病也。陽盛生外熱,陰虛生內熱,用寒藥下之。仲景云:桂枝下咽,陽盛則斃。)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此寒病也。陰盛生內寒,陽虛生外寒,用熱藥汗之非止發汗也,為助陽也。仲景云: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東垣云:用甘藥以助升浮生長之氣。)

白話文:

王注曰:若小寒之氣,以溫和之;大寒之氣,以熱取之;甚寒之氣,則以藥品下奪之。若奪之不已,則逆折之;折之不盡,則尋求與其相關的藥品以緩解之。若小熱之氣,以涼和之;大熱之氣,以熱取之;甚熱之氣,則以發汗的方式處理。若發汗不止,則逆轉之;若不能完全控制,則尋求與其相關的藥品以緩解之。

《難經》中提到:陽氣過盛而陰氣虛弱時,使用下法可以治癒病情,若使用發汗法則會導致死亡。這是熱病的特徵,陽氣過盛會產生外在的熱病,陰氣虛弱則會產生內在的熱病,應使用寒藥進行下法治療。張仲景曾說過,使用桂枝治療熱病,如果使用方式不當,可能會使陽氣過盛而危及生命。

陰氣過盛而陽氣虛弱時,使用發汗法可以治癒病情,若使用下法則會導致死亡。這是寒病的特徵,陰氣過盛會產生內在的寒病,陽氣虛弱則會產生外在的寒病,應使用熱藥進行發汗治療。張仲景也曾提到,使用承氣湯治療寒病,若使用方式不當,可能會使陰氣過盛而危及生命。李東垣認為,對於寒病,應該使用甘藥來幫助提升、浮現並促進生命的氣息。

〔《素》〕帝曰: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岐伯曰:諸病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

(王注云: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帝曰:善。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氣,是以反也。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哉問也,不治五味屬也。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白話文:

《素問》中,黃帝說:「理論上是用熱法來治療寒冷,用寒法來治療熱病,但實際上,醫師們不能拋棄既定原則和方法。對於出現熱病的人,使用冷法反而變得熱,對出現寒病的人,使用熱法反而變得冷,這兩種情況都存在,且新病症不斷出現,這該怎麼辦呢?」岐伯答道:「對於用冷法反而變熱的病,要從陰性方面去調治,對於用熱法反而變冷的病,要從陽性方面去調治,這是根據病徵的特性來決定的。」

(王冰註解說:增加熱能的來源,以消滅陰暗;強化水分的主要功能,以限制太陽的光芒。)黃帝說:「好。服用冷藥反而變熱,服用熱藥反而變冷,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道:「這是因為治療了主導的氣象,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黃帝又問:「如果不治療主導的氣象,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道:「您的問題提得好全面。食物五味進入胃部後,會根據各自喜好吸收,所以酸味首先進入肝臟,苦味首先進入心臟,甜味首先進入脾臟,辣味首先進入肺臟,鹹味首先進入腎臟。長期過量食用,會導致氣質異常,這是自然的物質變化規律。氣質長期異常,則會引發疾病。」

(至真要大論,下同)王注云:入肝為溫,入心為熱,入肺為清,入腎為寒,入脾為至陰,而四氣兼之皆為增其味而益其氣,故久服黃連、苦參而反熱者,此其類也。故曰: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不已,則臟氣偏勝。氣有偏勝,則臟有偏絕,臟有偏絕,則有暴天者。故曰: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海〕問寒病服熱藥而寒不退,熱病服寒藥而熱不退,何也?答曰:啟玄子云,熱不得寒,是無水也。寒不得熱,是無火也。寒之不寒,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經云:滋其化源,源既已絕,藥之假,焉能滋其真水火也。

白話文:

(至真要大論,下同) 王註雲:進入肝臟會產生溫暖效果,進入心臟會產生熱度,進入肺臟會使空氣變得清新,進入腎臟會產生寒冷感,進入脾臟則會使其變得極度陰冷,然而這四種氣候特質都會增加藥物的苦味並增強其效果,因此長期服用黃連、苦參後反而出現熱症狀的現象,就是這種類型的例子。所以說:長時間服用藥物會增加體內的氣質,這是自然的變化過程。如果氣質持續增加,就會導致某個器官的功能過度強化。當氣質過度集中在某個器官時,該器官可能會受到損傷,進而引發急性的健康問題。所以說:長期服用藥物且氣質增加,導致早逝的原因。

〔海〕問:為什麼在治療寒病時使用熱藥,但病情沒有改善;在治療熱病時使用冷藥,但病情沒有得到緩解?回答道:啟玄子曾提到,熱病得不到冷藥的治療,代表體內缺乏水分。同樣地,寒病得不到熱藥的治療,代表體內缺乏熱力。經典上說,應該滋養身體的基本能量源頭,若源頭已經枯竭,即使使用外來藥物,也不能滋養真正的水與火元素。

帝曰:脈從而病反者,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王注云:言病熱而脈數,按之不鼓動,乃寒盛格陽而致之,非熱也。此一節言症屬陽脈亦從,症雖屬熱而病反寒也。諸陽皆然,謂三陽緊數而不鼓,太陽標本不同之脈也。)帝曰:諸陰之反,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盛而甚也。

(王注云:形症皆寒,按之而脈氣鼓擊,於指下盛,此為熱盛拒陰而生病,非寒也。此一節言症屬寒,脈亦從,症雖屬寒,而病反熱也。)是故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有取中氣而得者,有取標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逆,正順也。

白話文:

黃帝問:脈象跟病情相反的情況怎麼辦?岐伯回答:脈象來到時與病情相符合,但按壓脈搏時卻不跳動,這種情況在各種陽脈中都存在。(王冰注釋道:如果病熱但脈象卻呈現數脈,按壓時脈象不跳動,這表示可能是寒氣過盛逼迫陽氣上行所致,而非真正的熱病。這一節討論的是病症表現為陽性,但實際上病情卻呈現相反的陰性。所有陽脈都存在這樣的現象,指的是三陽脈緊繃且不跳動,這包括太陽脈的標和本兩部分。)

黃帝又問:陰性病症表現出相反的脈象又是怎樣的?岐伯答:脈象來到時與病情相符,但按壓時脈象反而更加強烈。

(王冰注釋道:如果病徵表現為寒冷,但按壓脈搏時脈象卻強烈跳動,這表示是熱力過盛抵觸陰性,導致病情發生,而非真正的寒冷。這一節討論的是病症表現為陰性,脈象卻與之相符,實際上病情卻呈現相反的熱性。)

總之,各種疾病的產生,可以源自本源、標本、中間氣質等不同的因素。治療時,有根據本源獲效的,有根據標本獲效的,也有根據中間氣質獲效的,還有同時考慮標本兩者獲效的。治療方式可以逆著病情來進行,也可以順著病情來進行。逆著,是指按照正常的順序來治療;順著,則是按照病情的流動方向來治療。

若順,逆也。故曰: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此之謂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足以亂經。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復始,同氣異形,迷診亂經,此之謂也。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一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勿損。

察本與標,氣可令調,明知勝復,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六氣之病,標本相反者,唯太陽少陰之病為最。蓋太陽標陽本寒,少陰標陰本熱。王註釋諸陽脈至而從為病熱脈數者,太陽之標也。按之不鼓為寒盛格陽者,寒水之本與標相反也。釋諸陰脈至而從為脈證是寒者,少陰之標也。

白話文:

若順,逆也。所以說:瞭解主症和次症,使用時不會有危險,清楚地知道順序和逆轉,正確行事無需疑問,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不明白這些,就不足以談論診斷,足以混淆常規。所以重點在於:粗心的醫生自以為懂得很多,認為診斷很容易,一談到熱症還未結束,冷病又開始了,同一種病症表現不同,誤導診斷混淆常規,就是這樣。

標本的道理,簡潔而廣博,小處見大,可以用一句話知道百病的危害。談論標本,簡單而不要有所損失。

觀察主症和次症,氣候可以讓它們調節,清楚地知道勝利和恢復,作為萬民的表率,天地的法則就完整了。(六氣所導致的疾病,標本相對立的,只有太陽和少陰的疾病最為突出。因為太陽的標象是陽性但本質是寒冷的,少陰的標象是陰性但本質是溫熱的。王註解提到,陽脈出現時跟隨的為病熱脈數,是太陽的標象。按壓時沒有反應表示寒氣過盛,阻隔陽氣,這是寒水的本質與標象相反。再者,陰脈出現時跟隨的脈證是寒的,是少陰的標象。)

按之鼓甚為熱甚拒陰者,君火之本與標相反也。是故不知相反者,逆標氣之陰陽而正治,則順本氣之寒熱而病加。知相反者,順標氣之陰陽而反治,則逆本氣之寒熱而病愈。故曰:逆,正順也。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也。)

右脈從病反,言症似陽者,脈亦從症似陽,而其病反是寒也。症似陰者,脈亦從症似陰,而其病反是熱也。故皆反其脈症施治,如身熱微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陰症似陽也。身熱者,裡寒故也。煩躁者,陰盛故也。面戴陽者,下虛故也。若醫者不知脈,誤為實熱,反與涼藥,則氣消成大病矣。

《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名曰陰躁,欲坐井中,宜以熱藥治之。故仲景少陰症面赤者,四逆湯加蔥白治之。(東垣云:寒涼之藥入腹,周身之火得水則升走,陰燥之極故欲坐井中。是陰已先亡,醫猶不悟,復認為熱,重以寒藥投之,其死也何疑焉。)

白話文:

在診脈時,如果發現脈象比病情表現的熱度更高,並且對治療有抗拒,這代表了體內的陰性元素比預期更強。因此,如果不瞭解這種相對立的情況,按照通常的陰陽理論去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原本應該寒性的狀況變得更加熱,病情加重。相反地,如果瞭解這種相對立的情況,根據表面現象(標)的陰陽特質進行反向治療,就能夠抵消原本應該熱性的狀況,使病情得到改善。所以,我們可以說,逆轉治療就是根據正確的原則進行。

瞭解病症的根本和表面現象(標),並能恰當應用這種知識,就能避免錯誤的治療。清楚知道如何逆轉或順應,就能正確地進行治療,不需要再詢問。

《外臺祕要》中提到,當陰性元素過盛引起焦躁時,這種現象被稱為「陰躁」,病人可能想要坐在井中。對於這種情況,應使用溫熱的藥物來進行治療。因此,張仲景在治療少陰症出現紅臉的情況時,會使用「四逆湯」加上「蔥白」來進行治療。

李東垣曾指出,冷涼的藥物進入體內後,身體的熱力會因為吸收水分而上升,這是在極度乾燥的情況下,病人想要坐在井中的原因。這表明陰性元素已經消失,但醫生仍然誤判,繼續使用冷涼藥物,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

逆氣象陽。(全文見五臟。)

〔垣〕或因吐因嘔因嗽,而發躁蒸蒸,身熱如坐甑中,欲得去衣,居寒處,或飲寒水,則便如故,振寒復至則氣短促速,胸中滿悶欲絕。甚則口開目瞪,聲聞於外,而淚涕涎痰大作,其發躁須臾而已。如前,六脈細弦而澀,按之而虛,此大寒症也。以辛甘寒甘溫之劑大瀉南方,北方則愈。

〔《活》〕手足逆冷,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脈沉而滑者,陽症似陰也。輕者白虎湯,重者承氣湯。傷寒失下,血氣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熱深,故厥亦深,速以大承氣湯加膩粉下之,汗出立愈。蓋熱厥與陰厥自不同,熱厥者,微厥即發熱,陰厥即不發熱,四肢逆冷惡寒,脈沉細,大小便滑泄。

白話文:

逆氣象陽,這句話在中醫理論中通常指的是身體內有逆向的氣流,影響了陽氣的正常運行。具體來說,這可能是由胃腸問題(如噁心、嘔吐、咳嗽)引起的焦慮和熱量增加現象,讓人感覺身體熱得像坐在蒸籠裡一樣,希望脫掉衣服,在冷的地方待著,或者喝冷水以獲得舒適。但當身體再次感到寒冷時,呼吸會變得急促,胸部會感到堵塞,甚至有窒息感。病情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張嘴瞪眼、聲音外傳、大量流淚、鼻水、口水和痰的情況,這種熱燥的症狀持續時間很短。診斷時,醫生可能會發現脈搏細、緊、澀,按下去感覺虛弱,這表明病人的身體正在經歷嚴峻的寒冷症狀。針對這種情況,治療通常會使用具有辛、甘、寒、甘、溫特性的藥物來清熱解毒,同時滋養南方的器官,以改善北方的狀況。

手腳逆冷,大便乾硬,小便赤黃,或者大便呈黑色,脈象沈而滑,這可能表現出陽性病症的陰性表徵。輕度的情況可以使用白虎湯,重度的情況則需要使用承氣湯。如果傷寒期間未進行適當的排便,導致血液和氣體循環受阻,四肢會變得寒冷,這是因為體內藏有深層的熱邪,引發了深層的厥冷現象。這種情況下,應該迅速使用加大承氣湯並添加滑石粉來通便,出汗後病情就能得到立即的好轉。熱厥與陰厥有所不同,熱厥的患者會在輕微的寒熱感後出現發熱,而陰厥則不會出現發熱,四肢會出現畏寒,脈搏沈細,大小便滑洩。

上二節言症似陽而脈病屬陰,症似陰而脈病屬陽,故反其症而治之。蓋症似陽而脈病屬陰者,世尚能辨。若脈症俱是陰,而病獨屬陽者,舉世莫辨,而致夭折者,滔滔皆是。許學士云:熙寧中邠守迪,因其猶子病傷寒,見其煩渴而汗多,以涼藥治之,遂成陰毒,數日卒。迪痛悼之,遂著陰毒形症訣三篇,蓋傷世之意深矣。

〔垣〕足太陽膀胱之經,乃熱因寒用。且膀胱本寒,其經老陽也。太陽為標,有陽之名,無陽之實,謂其將變陰也。其脈緊而數,按之不鼓而空虛,是外見虛陽,而內有真寒也。故仲景以姜附湯久久熟煎,不溫服而寒服之,亦是寒治也。薑、附氣味俱陽,加之久久熟煎,取重陽之熱,瀉純陰之寒,是治其本也。

白話文:

上兩節討論的是病症表現和脈象之間的關係,即病症看似陽氣過盛但脈象反映的是陰氣,或是病症看似陰虛但脈象反映的是陽盛,因此需要反轉病症的表現進行治療。在這部分,大部分人都能區分病症表現與脈象的差異。然而,當脈象和病症表現都顯示陰虛,但實際病因卻是陽盛時,整個社會往往無法辨認這種情況,因此導致了許多人的早逝。許學士曾經提到,熙寧年間邠州太守迪,因為他的侄子患了傷寒,見到他有口渴和出汗的症狀,便使用涼藥進行治療,結果反而使病情轉化為陰毒,幾天後就去世了。迪對此感到悲痛,於是撰寫了關於陰毒形態和症狀的三篇文章,表現出他對於當代社會的深切關懷。

足太陽膀胱經的治療原則是「熱因寒用」,因為膀胱本質上是寒性的,而足太陽經則具有老陽的特徵。足太陽經代表了表面的陽性表現,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陽氣,可以說它即將轉換為陰性。脈象表現為緊張和頻率快,按下去感覺不到脈搏的跳動且空虛,這是表面看似陽氣虛弱,實際上內部存在真正的寒氣的表現。因此,張仲景建議使用薑附湯,長時間慢火煎煮,不是溫熱地服用,而是寒冷地服用,也是在進行寒性的治療。薑和附子都是陽性的味道和氣息,通過長時間慢火煎煮,吸取了更強烈的熱力,來消解純粹的寒氣,這是在治療根本原因。

不溫服而寒服,此以假寒治太陽標之假陽也,故為真假相對之治法。因藥處治者,當知其脈之空虛,則是內伏陰寒之氣,外顯熱症,大渴引飲,目赤口乾,面赤身熱,四肢熱如火者,此浮陽將絕於外,而內則為寒所拒也。手少陰心之經,乃寒因熱用,且少陰之經真陰,其心病根,本是真火也。

故曰:少陰經標陰本熱,是內則心陽為本,外則真陰為標,其脈沉細,按之洪大緊甚而盛者,心火在內則緊甚洪大,真陰為標,則得脈之沉細,寒水之體也。故仲景以大承氣湯,酒製大黃煎成熱服之以除標寒,用大黃、芒硝辛苦大寒之氣味,以瀉本熱。以此用藥,可以為萬世法矣。

白話文:

不使用溫和的藥物而使用寒冷的藥物,這是用假寒來治療太陽的標症之假陽,因此這是真假對立的治療方法。根據藥物的處方,應該知道脈象的空虛,這就是體內潛藏著陰寒之氣,外部表現出熱症狀,極度口渴引發飲食,眼睛紅腫,口乾舌燥,臉色紅潤,身體發熱,四肢熱得像火一樣。這是浮陽即將在外部消失,而內部卻被寒氣抵擋。

手少陰心經,是使用寒藥以對付熱症,而且少陰經的真正陰性,其心病的根本,原本就是真火。

所以說:少陰經標示陰性,本質上是熱的,這是內部的心陽為根本,外部的真陰為標示,脈搏深沈細膩,按下去卻是洪大緊繃甚至強烈,這是心火在內部緊繃洪大,真陰作為標示,則得到脈搏的深沈細膩,這是寒水的體質。所以張仲景使用大承氣湯,將大黃煎煮成熱藥來去除標症的寒氣,使用大黃和芒硝,苦辛大寒的氣味,來排泄本質的熱。以此方式用藥,可以成為千秋萬代的法則。

〔《素》〕治熱以寒,溫而行之。(五常政大論即寒因熱用之類。如前大黃、芒硝,大寒之藥熱服是已。)

丹溪治色目婦人惡寒,用八物湯去芎加炒柏治之,反劇,知其病熱深,而藥無反佐之過也,仍取前藥熟炒與之而愈。此治熱以寒,借火之力溫而行之也。

〔垣〕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有三:皆因大熱在身,止用黃耆、人參、甘草此三味者,皆甘溫,雖表裡皆熱,燥發於內,捫之肌熱於外,能和之,汗自出而解矣,此溫能除大熱之至理,一也。熱極生風,乃左遷入地,補母以虛其子,使天道右遷順行,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二也。

白話文:

【《素》】治療熱症使用寒藥,並在藥方中加入溫熱性藥材以促進藥效。這類方法如同「寒因熱用」的理論,像是之前使用的大黃、芒硝,這些寒涼藥物用熱水煎服就是例子。

丹溪治療色目婦人的畏寒症狀,使用了去掉了川芎、添加了炒柏的八物湯來治療,但病情反而加重,這顯示他的病態深藏著熱症,藥物可能沒有適當的對抗性藥材來平衡。他再次選擇之前的熟炒藥材給病人,結果病情得到了改善。這就是使用寒藥,藉由溫熱性藥材來促進藥效的方法。

【垣】認為治療熱症可以使用寒藥,並在其中加入溫熱性藥材有三種情況:第一,當身體出現大範圍的熱症時,僅使用黃耆、人參、甘草這三種甘溫性的藥材,雖然這三種藥材對於表裡兩層的熱症都有療效,能夠調和體內的燥熱,讓體表觸感熱度降低,有助於出汗退熱。這是溫熱性藥材除掉嚴重熱症的道理之一。第二,熱症達到極點會引發風症,這是因為熱氣進入地下,通過補充母親(指脾胃)的虛弱,讓兒子(指肝膽)的熱氣減弱,使得天道右遷順行,各個病狀都能夠順從天令得到恢復,必定痊癒。

況大熱在上,其大寒必伏於內,溫能退寒,以助地氣,地氣者,在人乃胃之生氣,使真氣旺,三也。

〔《素》〕治寒以熱,涼而行之。(即熱因寒用之類,如用乾薑、附子大熱之藥,須冷服是已。)

仲景治少陰病下痢脈微者,與白虎湯。痢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熱,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此治寒以熱,借膽汁之涼而行之也。

〔東垣〕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有三:北方之人,為大寒所傷,其足脛脹,乃寒勝則浮,理之然也。若火炙湯浴,必脫毛見骨,須先以新汲水浴之,則時見完復矣。更有大寒凍其面或耳,若近火湯,必脫皮成瘡,須先於涼房處浴之,少時以溫手熨烙,必能完復,此涼而行之,除其大寒之理,一也。

白話文:

當熱力集中在上半身時,體內必定藏有寒氣。使用溫熱的方法可以消散寒氣,並協助身體的自然調節功能。在這裡,「地氣」指的是人身中的胃氣,讓真氣(身體的元氣)更加旺盛。

《素問》提到,治療寒症時使用熱力,通過冷卻的方式來進行(這類似於「熱因寒用」的概念,例如使用乾薑、附子等強烈的熱性草藥,但必須冷飲)。

張仲景對於少陰病引起的小腸炎和脈搏微弱的情況,會開立白虎湯進行治療。如果小腸炎沒有停止,出現了四肢冰冷、脈搏消失、乾嘔和煩躁發熱的症狀,則使用「白通加豬膽汁湯」進行治療。這就是一種「以熱治寒」的療法,利用豬膽汁的涼性來輔助治療。

李東垣認為,治療寒症時使用熱力,並冷卻的方式有三種:北方地區的人因為極度寒冷導致腳踝腫脹,這是因為寒氣過盛造成的。如果使用火爐或熱水浸泡,可能會導致毛髮脫落甚至骨頭外露,這種情況下應該先用新汲的清水浸泡,這樣可以暫時恢復正常。還有一種情況是極度寒冷使得面部或耳朵凍傷,如果接觸熱源,可能會導致皮膚脫落形成傷口,這種情況下應先在涼爽的環境下浸泡,稍後用溫暖的手輕柔按摩,這種冷卻方式可以有效對抗極度寒冷,恢復健康。

大寒之氣,必令母實,乃地道左遷入肺,逆行於天,以涼藥投之,使天道右遷而順天令,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二也。況大寒在外,其大熱伏於地下者,乃三焦包絡天真之氣所居之根蒂也,熱伏於中,元氣必傷,在人之身乃胃也,以涼藥和之,則元氣充盛而不傷,三也。

〔丹〕惡寒非寒惡熱非熱論經曰:惡寒戰慄者,皆屬於熱。又曰:戰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惡寒者,雖當炎月,若遇風霜,重綿在身,如覺凜凜戰慄,如喪神守,惡寒之甚也。《原病式》曰:病熱症而反覺自冷,此為病熱,實非寒也。或曰:往往見有服熱藥而可愈者,何也?病熱之人,其氣炎上,郁為痰飲,抑遏清道,陰氣不升,病熱尤甚。積痰得熱,亦為暫退,熱勢助邪,其病益深。

白話文:

大寒之氣,必定使母體實質,地氣向左轉移進入肺部,逆向天氣,使用涼藥可以使之天氣向右轉移,順從天意,各種疾病得以符合天意而痊癒,這是第二點。再者,大寒之氣在外部,大熱氣在地下潛藏,是三焦和包絡真氣居住的基礎,熱氣在中間潛藏,元氣必然受到傷害,在人的身體中是胃,使用涼藥調和,則元氣充足而不受傷害,這是第三點。

「丹」中對於畏寒非寒、畏熱非熱的論述,經典中說,畏寒且震顫的人,都屬於熱症狀。又說,震顫如同失去神智的守護,都屬於火症狀。畏寒的情況下,即使在炎熱的夏天,遇到風霜,厚重的衣服穿在身上,覺得冷戰不已,如同失去神智的守護,這是極度畏寒的表現。《原病式》中提到,發熱的症狀反而感到自己冷,這是在發熱,實際上並非寒症狀。有人會問,為什麼經常看到服用熱藥可以痊癒的病例呢?發熱的病人,其氣體上升,積聚成痰飲,抑制清潔的道路,陰氣無法上升,發熱症狀更加嚴重。積聚的痰飲在熱的作用下,也只是暫時退去,熱勢助長邪氣,病情會更深入。

或曰:寒勢如此,誰敢以寒涼藥與之,非殺而何?予曰:古人遇戰慄之症,有以大承氣湯下燥糞而愈者。惡寒戰慄明是熱症,但有虛實之分耳。

經曰: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於肌表之間而惡熱,實非有熱,當作陰虛治之,而用補養之法可也。或曰:傷寒惡寒惡熱者亦是耶?予曰:若病傷寒者,自外入內,先賢論之詳矣,愚奚庸贅。

白話文:

或者說,如果寒氣到這種程度,誰敢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呢?這不是殺人嗎?我回答說,古人對於震顫的病症,有使用大承氣湯下通大便的方式,病症痊癒的例子。對於畏寒和震顫來說,這顯然是熱症狀,只是它有虛實的差別而已。

經典上說,陰虛會導致發熱。陽氣在外,保護著陰氣;陰氣在內,守護著陽氣。如果心神外放,慾望沒有節制,陰氣消耗,陽氣就找不到依附的地方,於是陽氣在皮膚表面浮散,表現出畏熱的症狀。實際上並不是真的有熱,應該按照陰虛的原則來治療,使用補養的方法即可。或者問:傷寒病中畏寒畏熱的症狀也是這樣嗎?我回答說,對於傷寒病,是由外而內入侵,前賢已經詳細地討論過了,我不願多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