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 (2)

1. 乾咳嗽

乾咳嗽者,無痰有聲是也。此症本於氣澀,澀微者連咳十數聲方有痰出,澀甚者雖咳十數聲亦無痰出,是為乾咳嗽也。

〔丹〕乾咳嗽,極難治。此係火鬱之症,乃痰鬱其火邪在中,用苦桔梗以開之,下用補陰降火之劑,不已即成勞,倒倉法好。此不得志者有之,宜用補陰方四物湯加竹瀝、炒柏之類。

〔海〕,甘桔湯,此仲景少陰咽痛藥也。孫真人治肺癰吐膿血,用生甘草加減二十餘條。(甘桔湯方用桔梗三兩,甘草一兩,白水煎服。)

咳逆氣者,加陳皮。咳嗽者,加貝母、知母。咳發渴者,加五味。吐膿血者,加紫菀。肺痰者,加阿膠。面目腫者,加茯苓。嘔者,加生薑、半夏。少氣者,加人參、麥冬。膚痛者,加黃耆。目赤者,加梔子、黃連。咽痛者,加鼠黏子、竹茹。聲不出者,加半夏、桂枝。疫毒頭腫者,加鼠黏子、大黃、芒硝。

胸痛膈不利者,加枳殼。心胸痞者,加枳實。不得眠者,加梔子。發狂者,加防風、荊芥。酒毒者,加葛根、陳皮。一中年婦人乾咳,寸脈滑動似豆狀,余皆散大不浮,左大於右,每五更心躁熱有汗,但怒氣則甚。與桔梗不開,諸藥不效。遂以石膏、香附為君,芩、連、青黛、門冬、栝蔞實、陳皮、炒柏、歸、梗為臣,五味、砂仁、川芎、紫菀佐之,凡二十餘帖而安。潔古蜜煎生薑湯,蜜煎陳皮湯與燒生薑胡桃方,皆治無痰而嗽者,以辛甘潤其肺也。

如但使青皮藥,皆宜去白。本草云:陳皮味辛,理上氣,去痰氣滯塞;青皮味苦,治下氣;二味俱用,散三焦氣也。故《聖惠》法治云:陳皮去穰,穰不除即生痰;麻黃髮汗,節不去則止汗。

〔《本》〕補肺法。

地黃(二斤,生,淨洗),杏仁(二兩),生薑,蜜(各四兩),

上搗如泥,入瓦盆中,置飯上蒸五七度,每五更,挑三匙嚥下。

〔《千》〕治久嗽方。

白蜜(一斤),生薑(二斤,取汁),

上二味,先秤銅銚知斤兩訖,納蜜復秤如數,次納薑汁,以微火煮令薑汁盡,惟有蜜斤兩在則止,旦服如棗大含一丸,日三服。忌一切雜食。

白話文:

[乾咳嗽]

乾咳嗽指的是隻有聲音而沒有痰的咳嗽。這種症狀主要是因為氣道受阻,阻塞輕微的人會連續咳十多聲纔有痰咳出,嚴重的話,即使咳了十多聲還是沒有痰,這就是所謂的乾咳嗽。

丹溪認為,乾咳嗽非常難以治療,這是因為火氣鬱結所致,火邪被痰鬱積在體內,可用苦桔梗來開通,下方再配合補陰和降火的藥物,若不及時治療,就會形成勞損,倒倉法效果較佳。對於那些心情不順暢的人,應使用補陰的方子,如四物湯加上竹瀝、炒柏等。

海藏提到,甘桔湯原本是張仲景用來治療少陰咽痛的藥方,孫真人用它來治療肺部疾病,導致吐膿血的情況,並可依病情加減使用。(甘桔湯的配方為桔梗三兩,甘草一兩,用水煎服。)

如果出現咳嗽且呼吸困難的症狀,可加入陳皮;若是普通咳嗽,可加入貝母、知母;若咳嗽後口渴,可加入五味子;吐膿血的情況,則需加入紫苑;若肺部有痰,可加入阿膠;臉部和眼睛浮腫,加入茯苓;若出現嘔吐,可加入生薑和半夏;若感到氣短,可加入人參和麥冬;皮膚疼痛,則加入黃耆;眼睛紅腫,可加入梔子和黃連;喉嚨痛,可加入鼠黏子和竹茹;若聲音沙啞,可加入半夏和肉桂;若頭部腫脹且伴有瘟疫,可加入鼠黏子、大黃和芒硝。

若胸痛且膈肌不舒,可加入枳殼;若心胸部位悶痛,可加入枳實;若失眠,可加入梔子;若精神錯亂,可加入防風和荊芥;若酒精中毒,可加入葛根和陳皮。

一位中年婦女出現乾咳,脈象在手腕的寸脈位置滑動且像豆子一樣,其他部位的脈象則散而不浮,左手脈比右手脈大,每天凌晨時分,她的心跳加速,伴隨出汗,且易怒。使用桔梗無效,其他藥物也無法改善。後來以石膏和香附作為主藥,黃芩、黃連、青黛、麥冬、栝樓實、陳皮、炒柏、當歸、桔梗作為輔助藥物,並以五味子、砂仁、川芎、紫苑為輔助藥物,共計使用了二十多帖,終於病情穩定。潔古蜜煎生薑湯、蜜煎陳皮湯和燒生薑胡桃方都可用來治療無痰的咳嗽,因為這些藥物能滋潤肺部。

使用青皮藥時,通常要去掉白色部分。根據本草記載:陳皮味道辛辣,能理順上氣,去除痰氣滯塞;青皮味道苦澀,能調理下氣;兩種藥物一起使用,可以疏解三焦氣機。因此,《聖惠》法治中提到:陳皮必須去掉瓤,否則會產生痰液;麻黃可以發汗,但若不去節,反而會止汗。

《本》中的補肺法:

生地黃(二斤,生,清洗乾淨)、杏仁(二兩)、生薑、蜂蜜(各四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泥,放入瓦盆中,放在飯上蒸五至七次,每天凌晨,用三匙的量吞服。

《千金方》中的治療長久咳嗽的方子:

蜂蜜(一斤)、生薑(二斤,取汁)。

先稱量銅鍋的重量,然後放入蜂蜜再次稱量,確保蜂蜜的重量準確,接著加入薑汁,用小火煮到薑汁完全蒸發,只剩下蜂蜜的重量,早晨服用,每次一顆棗子大小的丸子,一天三次,期間避免食用任何其他食物。

2. 咳嗽喉中作聲

一男子五十餘歲,病傷寒咳嗽,喉中聲如鼾,與獨參湯一服而鼾聲除,至二三帖咳嗽亦漸退,凡服二三斤病始全愈。

〔梅〕治久患㗇呷咳嗽,喉中作聲不得眠,取白前搗為末,溫酒調二錢匕。(《衍義》云:白前保定肺氣。)

〔仲〕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射干(三兩),麻黃,生薑(各四兩),細辛,紫菀,款冬花(各三兩),大棗(七枚),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千》〕,白前湯,咳逆上氣,身體浮腫,短氣腫滿,旦夕倚壁不得臥,喉中水雞鳴。

白前,紫菀,半夏,大戟(各三兩),

上㕮咀,以水一斗,浸一宿,明旦煮取三升,分三服。

〔《素》〕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陰陽別論)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也。脈絡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絡脈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逆調論)督脈生病,其上氣有音,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天突穴也。)其病上衝喉者,治其漸,漸者上俠頤也。(王注謂天迎穴。)

〔《甲》〕咳,喉中鳴,唾血,大鐘主之。胸脅支滿,不得俯仰,㿉癰咳逆上氣,喉咽喝喝有聲,太谿主之。咳逆上氣,咽喉喝喝喘息,扶突主之。

白話文:

[咳嗽喉中有聲音]

有一位年過五十的男子,因感冒導致咳嗽,且喉嚨裡發出類似打鼾的聲音。他服用了一劑單純由人參熬製的湯藥後,打鼾的聲音就消失了。再接續服用幾劑後,咳嗽的情況也逐漸減輕。總計服用了數斤的人參,他的病才完全痊癒。

[梅氏]對於長期受咳嗽困擾,喉嚨發出聲音以致無法安眠的情況,可以將白前研磨成粉末,用溫酒調和兩錢的量服用。

[張仲景]咳嗽且伴有氣喘,喉嚨像有水雞的叫聲,這種情況下,應使用含射干、麻黃、生薑、細辛、紫苑、款冬花、大棗、五味子、半夏等草藥的射干麻黃湯來治療。

[千金方]中的白前湯,適用於咳嗽、氣喘、身體浮腫、呼吸困難、全身腫脹到晚上只能靠牆而坐無法躺下睡覺,以及喉嚨像水雞鳴叫的情況。

[黃帝內經]中提到,當體內陰氣和體外陽氣不協調,使得汗液無法正常收藏,從而引發了四逆現象,進而影響肺部功能,讓人喘息並發出聲音。當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沒有異常,但呼吸時卻會發出聲音,這可能是因為肺部的絡脈出現問題。絡脈無法順著經脈運行,因此滯留在經脈中無法流動。絡脈的疾病對人體的影響較小,所以即便日常生活沒有太大變化,但在呼吸時仍會有聲音。

[甲乙經]咳嗽時喉嚨會發出聲音,甚至有吐血的情況,可以通過刺激大鐘穴位來治療。如果胸脅有撐脹感,無法自由地彎腰或抬頭,甚至患有癰疽,咳嗽伴隨氣喘,喉嚨發出聲音,可以通過刺激太溪穴位來治療。咳嗽、氣喘、喉嚨發出聲音,可以通過刺激扶突穴位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