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3)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3)
1. 產後泄瀉
〔丹〕治產後泄瀉,惡露不行。此余血滲入大腸為瀉,洞泄不禁,下青白黑色。用荊芥大者四五穗,於盞內燒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研,湯三呷調下。此藥雖微,能治大病。(方名,的奇散,。)
產後泄方
茯苓,川芎,黃芩,白朮,乾薑,滑石,陳皮,芍藥(炒)
上,水煎服之。
白話文:
產後腹瀉、惡露不排,是因為殘留的血液滲入大腸引起的。糞便稀薄,顏色偏青白或黑色,難以控制。可用荊芥四五穗,放在碗中燒成灰,注意不要沾油或火,再加入麝香研磨成粉,用三口湯送服。這個藥方雖然簡單,卻能治療嚴重的疾病。
另外,產後腹瀉也可以用茯苓、川芎、黃芩、白朮、乾薑、滑石、陳皮、炒芍藥等藥材煎水服用。
2. 飧泄
飧泄,米穀不化而完出是也。
〔《素》〕清氣在下,則生飧泄。(陰陽應象論,王注云:熱氣在下則穀不化,故飧泄。東垣云:清氣在下者,乃人之脾胃氣衰不能升發陽氣,故用升麻、柴胡助甘辛之味,以引元氣之升,不令下陷為飧泄也。)
〔羅〕《內經》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又曰:久風入胃中,則為腸風飧泄。夫脾胃,土也,氣衝和以化為事。今清氣下降而不升,則風邪久而干胃,是木賊土也。故沖和之氣不能化而令物完出,所以謂之飧泄。或飲食太過,腸胃所傷,亦致米穀不化,此俗呼水穀利也。法當下者舉之而消克之也。以,加減木香散,主之。
白話文:
飧泄指的是食物消化不良,米飯等食物未被消化便排出體外的現象。這是由於體內清氣下降,脾胃氣虛弱,無法升發陽氣所致。清氣下降会导致風邪久留胃中,损伤脾胃,使食物无法正常消化。此外,暴飲暴食也会损伤肠胃,导致米穀不化。治疗方法应以升舉脾胃之氣、消散風邪为主,可以用加減木香散等方剂治疗。
木香,良薑,升麻,檳榔,人參(各二錢半),肉豆蔻(煨),吳茱萸(泡),乾薑(炮。各五分),神麯(炒,二錢),陳皮(五分),砂仁(五分),
上十一味,為細末。每服四錢,水盞半,煎至一盞,去渣,食前溫服,宜加白朮。
〔河〕,白朮湯,治飧泄,風冷入中,泄利不止,脈虛而細,日夜數行,口乾,腹痛不已。
白話文:
木香、良薑、升麻、檳榔、人參(各二錢半),肉豆蔻(煨),吳茱萸(泡),乾薑(炮。各五分),神麴(炒,二錢),陳皮(五分),砂仁(五分),將這十一味藥研成細末。每次服用四錢,用半盞水煎至一盞,去渣,飯前溫服,建議加入白朮。此方名為白朮湯,用於治療飲食不消化導致的腹瀉,因風寒入侵內部,腹瀉不止,脈象虛弱細小,一天到晚多次腹瀉,口渴,腹痛不止。
厚朴(薑製),當歸(去苗),龍骨(各五錢),白朮(一兩),艾葉(半錢,炒熟)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渣,空心溫服。
〔垣〕凡泄則米穀不化,謂之飧泄。是清氣在下,乃胃氣不升。上古聖人皆以升浮藥扶持胃氣,一服而愈,知病在中焦脾胃也。《脈訣》曰:濕多成五泄。濕者,胃之別名也。病本在胃,真氣弱,真氣者,穀氣也,不能克化飲食,乃濕盛故也,以此論之,正以脾胃之弱故也。初病奪食,或絕不食,一二日使胃氣日勝,泄不作也。
白話文:
厚朴(薑製)、當歸(去苗)、龍骨(各五錢)、白朮(一兩)、艾葉(半錢,炒熟),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三片生薑,一起煎煮至八分,去掉藥渣,空腹溫熱服用。
如果經常拉肚子導致米飯不能消化,稱為飧泄。這是因為清氣下降,胃氣不能上升,上古聖人用升浮藥物來扶持胃氣,一服藥就能治癒,說明病症在中焦脾胃。醫書上說濕氣過盛會導致五種腹瀉,濕氣是胃的別稱。病根在胃,真氣不足,真氣就是穀氣,不能消化食物,這是因為濕氣過盛,因此可以推斷病症是脾胃虛弱造成的。一開始生病的時候,可能不能吃東西,甚至完全不吃,服用藥物一兩天,就能讓胃氣增強,腹瀉不再發生。
今已成大泄矣。經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下焦如瀆。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唯虛症不宜,此論其病得之於胃氣下流,清氣不升,陽道不行,宜升宜舉,不宜利小便。《靈樞》云:頭有疾,取之足,謂陽病在陰也;足有疾,取之上,謂陰病在陽也。經曰:陽病在陰,陰病在陽,此之謂也。
中有疾,傍取之。傍者,少陽甲膽是也。中者,脾胃也。脾胃有疾,取之足少陽。甲膽者,甲風是也,東方春也,胃中谷氣者,便是風化也。作一體而認,故曰胃中濕勝而成泄瀉,宜助甲膽風勝以克之,又是升陽助清氣上行之法也。又一說中焦元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亦緣胃氣不升,故令甲氣上行。
白話文:
現在已經發展成嚴重的腹瀉了。醫書上說:治療濕氣不順利小便,不是正確的方法。又說:下焦如同水道。又說:下焦的問題,要引導它排空。只有虛症不適合這樣做。這個論點認為病因是胃氣下流,清氣不升,陽氣無法運行,應該升舉陽氣,不適合利尿。《靈樞經》說:頭部有病,在腳部取穴治療,稱為陽病在陰;腳部有病,在頭部取穴治療,稱為陰病在陽。醫書上說:陽病在陰,陰病在陽,就是這個道理。
身體內部有病,要從側面取穴治療。側面指的是少陽膽經。內部指的是脾胃。脾胃有病,就從足少陽膽經取穴。膽經屬木,木氣主風,東方屬木,春天屬木,胃中谷氣就是風化之氣。把這些聯繫起來理解,就可以說濕氣在胃中過盛導致腹瀉,應該幫助膽經的風氣來克制濕氣,這就是升舉陽氣、幫助清氣上行的治療方法。還有一種說法是中焦元氣不足,導致大小便異常,腸子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也是因為胃氣不升,所以要讓膽氣上行。
又云:風勝濕也。大抵此症本胃氣弱不能化食,奪食則一日而可止。夫奪食之理,為胃弱不能克化,食則為泄。如食不下,何以作泄?更當以藥滋養元氣,令和候泄止,漸與食,胃勝則安矣。若食不化者,於升陽風藥內,加炒曲同煎。兼食入頓至心頭者,胃之上口也,必口沃沫,或食入反出,皆胃土停寒。
其右手關脈中弦,按之洪緩,是風熱濕相合,穀氣不行,清氣不升,為弦脈之寒所隔,故不下也。曲之熱亦能去之。若翻胃者,更加半夏、生薑入於風藥內同煎。奪食少食,欲使胃氣強盛也。若藥劑大則胃不勝藥,泄亦不止,當漸漸與之。今病既久,已至衰弱,當以常法治之,不可多服餌也。
白話文:
有些人說,這病是風勝過濕引起的。總之,這種病的根源在於胃氣虛弱,無法消化食物,所以吃東西就腹瀉,但只要禁食一天就能止瀉。禁食的原理是,胃弱不能消化食物,吃下去就會腹瀉。如果吃不下東西,怎麼會有腹瀉呢?應該用藥滋養元氣,調和氣候,等腹瀉停止後,再慢慢恢復飲食,等到胃氣恢復強壯,病就好了。如果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可以在升陽祛風藥中加入炒曲一起煎服。有些病人食物一吃下去就跑到心頭,那是胃口上部不適,通常會口吐泡沫,或者吃下去的東西又吐出來,都是因為胃土積寒。
如果右手關脈中弦,按下去感覺洪緩,說明風熱濕三者交集,穀氣不通,清氣不升,被弦脈的寒氣阻隔,所以食物無法消化。炒曲的熱性可以去除寒氣。如果出現嘔吐,可以再加入半夏、生薑一起煎服。禁食和少食,都是為了讓胃氣強盛。如果藥量太大,胃氣無法承受,腹瀉也不會停止,應該慢慢地增加藥量。現在病人已經病了很久,身體十分虛弱,應該用常規方法治療,不可服用過多藥物。
人之肉如地之土,豈可人而無肉,故肉消盡則死矣。消瘦人有必死者八:《內經》有七,《外經》有一。又病肌肉去盡勿治之,天命也。如肌肉不至瘦盡,當急療之。宜先奪食而益胃氣,便與升陽先助真氣,次用風藥勝濕,以助升騰之氣,病可已矣。余皆勿論,此治之上法也。
(治用升陽除濕湯之類是也。)
〔羅〕加減木香散。(方見正條。)
〔仲〕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方見傷寒。)
〔河〕白朮散,治飧泄脈細。(方見上條。)
白話文:
人體的肉就像土地一樣,人怎能沒有肉呢?所以肉消盡就會死亡。消瘦的人,有八種情況必死:內經裡有七種,外經裡有一種。如果病人肌肉完全消失,就不要治療了,這是天命。但如果肌肉還沒瘦到極點,就要趕緊治療。應該先控制飲食,增強脾胃之氣,接著用升陽藥先助真氣,再用辛溫藥祛除濕邪,幫助陽氣上升,病就能好了。其他方法就不多說了,這是治療消瘦的最佳方法。
(治療時可以使用升陽除濕湯之類的藥方。)
羅氏說:可以加減木香散。
仲景說:如果病人腹瀉、大便清稀、裡寒外熱、出汗而昏厥,可以用通脈四逆湯治療。
河間說:白朮散可以治療飲食無度、脈細的症狀。
〔垣〕治泄痢飧泄,身熱脈弦,腹痛而渴,及頭痛微汗,宜,防風芍藥湯,。
防風,芍藥,黃芩(各等分)
上粗末。每服半兩或一兩,水二盞,煎至一半,溫服。
〔梅〕治水穀痢久不瘥。厚朴三兩,黃連三兩,銼細,水三升,煎取一升,空心服。
〔《素》〕春傷於風,夏生飧泄。(生氣通天論)久風為飧泄。(全文見診法。)久風入中,為腸風飧泄。(風論)
上久風入中為飧泄。經云: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留而不去,傳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傳舍於經,留而不去,傳舍於輸,留而不去,傳舍於伏沖之脈,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此久風入中為飧泄之義同也。
白話文:
治療腹瀉、消化不良、發燒、脈象弦緊、腹痛口渴、頭痛微汗的症狀,可以用防風芍藥湯。方劑由防風、芍藥、黃芩等量組成,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半兩或一兩,用兩碗水煎至剩下一碗,溫熱服用。
治療久治不癒的水穀痢,可以用厚朴三兩、黃連三兩,將藥材切碎,用三升水煎煮至剩下一升,空腹服用。
《素問》中記載,春天受風寒,夏天容易發生消化不良。久風導致消化不良。久風侵入內臟,會引起腸風導致消化不良。
久風侵入內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理是:虛邪入侵人體,首先侵犯皮膚,如果不及时驱除,就会侵入络脉,如果不及时驱除,就会侵入经脉,如果不及时驱除,就会侵入输脉,如果不及时驱除,就会侵入伏冲脉,最后侵入肠胃。在肠胃停留时,会引起胃脘部胀满,腹部作响,如果寒气较重,还会出现肠鸣腹泻,消化不良,这就是久风侵入內臟引起消化不良的道理。
潔古云:大渴飲水,多因致水穀一時下者,宜灸大椎三五壯;或用車前子、雷丸、白朮、茯苓及五苓散等藥滲之,詳見大法條。又如久風為飧泄者,則不飲水而谷完出,治法當以宣風散導之。後服蒼朮防風湯。
宣風散(方見小兒痘發熱條,服之大便利,服後藥。)
蒼朮防風湯
白話文:
潔古說:口渴想喝水,大多是因為水穀一下子都流失了,應該灸大椎穴三到五壯;或者用車前子、雷丸、白朮、茯苓以及五苓散等藥物滲透它,詳細內容請參考大法條。又比如久風引起的飧泄,則不渴卻飯食一下子就排泄出來,治療方法應該用宣風散來引導它。之後再服用蒼朮防風湯。
宣風散(方法見小兒痘發熱條,服用它非常方便,服用後再用藥。)
蒼朮防風湯
蒼朮(去皮,四兩),麻黃(一兩),防風(五錢),
上粗末。每一兩,生薑七片,水一盞,煎至一半,去渣溫服。如止後,服後藥。
補本丸
蒼朮,小椒(去目,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水下。治寒泄痢久不效者,彌佳。小兒丸如米大。
〔子和〕趙明之,米穀不消,腹作雷鳴,自五月六月不愈。諸醫以為胃受大寒,故並與聖散子、豆蔻丸,雖止一二日,藥力盡而復作。諸醫不知藥之非,反責明之不忌口。戴人至而笑曰:春傷於風,夏必飧泄。飧泄者,水穀不化而直過下出。又曰:米穀不化,熱氣在下,久風入中。
白話文:
將蒼朮去掉皮,取四兩,麻黃取一兩,防風取五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粗末。每次取一兩藥末,加入生薑七片,水一盞,煎煮至剩下半盞,去掉藥渣,溫溫地服用。如果腹瀉止住,服用後藥。
補本丸的做法是,取蒼朮和小椒(去掉籽,炒熟),各取一兩,研磨成細末,用醋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前用溫水送服。治療寒泄久治不愈的患者,效果尤其好。小兒服用丸子可以做成米粒大小。
趙明之因為米穀不消化,肚子裡發出雷鳴般的響聲,從五月到六月一直沒有好轉。很多醫生認為是胃受寒氣所致,都用聖散子和豆蔻丸來治療,雖然能治癒一兩天,但藥力一過,病情又會復發。這些醫生不知道藥物不對症,反而責怪趙明之不忌口。戴人來到這裡,笑着说:春天受了風寒,夏天就會腹瀉。腹瀉就是水穀不消化,直接從下部排泄出去。又说:米穀不消化,熱氣在下,久風入中。
中者,脾胃也。風屬甲乙,脾胃屬戊己,甲乙能克戊己,腸中有風故鳴。《經》曰: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診其兩手,脈皆浮數,為病在表也,可汗之。直斷曰:風隨汗出。以火二盆,暗置床下,不令病人見火,恐憎其熱。詒之入室,更服湧劑,以麻黃投之。
乃閉其戶,從外鎖之。汗出如洗,待一時許,開戶減火一半,須臾汗止,泄亦止。《內經》曰:春傷於風,夏生飧瀉。此以風為根,風非汗不出者。有病此者,腹中雷鳴,泄注米穀,不分小便澀滯,皆以脾胃虛寒故耳,服豆蔻、烏梅、粟殼、乾薑、附子,曾無一效。中脘臍下灸已數千,燥熱轉甚,津液涸竭,瘦削無力,飲食減少。
白話文:
中醫認為,脾胃是人體的根本。風屬甲乙,脾胃屬戊己,甲乙能克制戊己,因此腸道中有風就會導致腸鳴。古籍記載,當木氣過盛,風氣流行時,脾土容易受到邪氣侵襲,人就會出現腹瀉的病症。診斷時發現患者雙手脈象浮數,說明病症在表,可以用汗法治療。直接說風隨著汗液排出。用兩個火盆,暗放在床下,不要讓病人看到火,以免害怕熱。讓病人進入房間,服用麻黃等藥物,然後關閉房門,從外面鎖上。等到病人出汗如洗,大約一小時後,開門減少火勢,不久後汗止,腹瀉也停止。古籍還記載,春季受風寒,夏季就會出現腹瀉。這就是以風為根本,風不散汗不出。患有此病的人,腹中雷鳴,腹瀉如米湯,小便澀滯,都是由於脾胃虛寒引起的。服用豆蔻、烏梅、粟殼、乾薑、附子等藥物,卻毫無效果。用艾灸中脘和臍下部位,已經灸了數千次,燥熱反而加重,津液枯竭,消瘦無力,飲食減少。
命予視之,余以《應象論》曰:熱氣在下,水穀不分,化生飧泄,寒氣在上,則生䐜脹,而氣不散,何也?陰靜而陽動故也。診其脈兩手皆浮大而長,身表微熱。用桂枝麻黃湯,以薑、棗煎,大劑連進三服,汗出終日,至旦而愈。次以胃風湯和其臟腑,調養陰陽,食進而愈。
〔河〕,木香丸,治腸痹,多飲,不泄,上氣喘爭,時發飧泄腹痛。
木香,白朮,官桂,蕪荑,訶子皮,良薑,附子(炮,去皮),厚朴(薑製),肉豆蔻(各一兩),乾薑(六錢半),甘草(五錢),
白話文:
命人將病人交給我診治,我依照《應象論》的記載說道:熱氣停留在下焦,水穀不分,就會化生為飧泄(飯後即瀉);寒氣在上焦,則會生出䐜脹(腹脹),且氣無法散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陰氣靜止而陽氣躁動的緣故。
診脈發現病人兩手脈象都浮大而長,身體表面微熱。我用桂枝麻黃湯,以薑、棗煎服,加大劑量,連續服用三劑,病人汗出終日,到第二天早上就痊癒了。之後再用胃風湯調理臟腑,調和陰陽,病人食慾恢復,也完全康復了。
另外,治療腸痹,症狀為多飲水卻不腹瀉,上氣喘不過來,並且時常發生飧泄腹痛,可以用木香丸。
木香丸的藥方如下:
木香、白朮、官桂、蕪荑、訶子皮、良薑、附子(炮製去皮)、厚朴(薑製)、肉豆蔻(各一兩)、乾薑(六錢半)、甘草(五錢)。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湯空心下。
運氣,飧泄,皆屬風木攻脾。經云: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減。又云:歲土不及,風乃大行,民病飧泄,體重腹痛。又云:土不及曰卑監。卑監之紀,上角與正角同,其病飧泄,治以涼劑是也。
刺灸,飧泄有三法:
其一取脾。經云:脾虛則腹滿腸鳴,泄食不化,取其經足太陰、陽明。又云:飧泄,取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又云:飧泄,取三陰者是也。三陰者,太陰也。
其二取腎。經云:腎藏志,志有餘,腹脹,飧泄瀉,然筋血者是也。然筋,謂然骨,視血絡盛則泄之。
白話文:
服用藥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用薑湯送服。
食物消化不良、腹瀉都是因為風木侵犯脾臟。古籍記載:當年木氣過盛,風氣流行,脾土受到邪氣侵襲,百姓就會出現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又記載:當年土氣不足,風氣就會盛行,百姓就會出現腹瀉、身體沉重、腹痛。還記載:土氣不足稱為卑監,卑監年的病症表現為腹瀉,治療應採用涼性藥物。
針灸治療腹瀉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針刺脾經。古籍記載:脾虛則會腹脹腸鳴、消化不良,應針刺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又記載:腹瀉,應針刺三陰經的上部,補益陰陵泉穴,並長時間留針,直到熱氣消散。又記載:腹瀉,應針刺三陰經,三陰經指的是足太陰脾經。
第二種方法是針刺腎經。古籍記載:腎藏志,志氣過盛就會腹脹、腹瀉,應針刺腎經,觀察血脈是否充盈,如果充盈則泄之。然筋是指骨頭,視血脈是否充盈,如果充盈則泄之。
其三取肝。經云:肝足厥陰之脈,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是也,視盛虛寒熱陷下施法也。
渴飲水多,水穀一時下者,灸大椎三五壯,立已。(詳見大法條。)
〔《甲》〕飧泄大腸痛,巨虛、上廉主之。又,太衝主之。
白話文:
第三種方法是取肝。經書記載,肝屬足厥陰經,患病時會出現胸悶、嘔吐、腹瀉等症狀,需根據病情虛實寒熱等情況,施以不同的方法。
如果病人口渴飲水過多,且吃下去的食物馬上就拉肚子,可以灸大椎穴三到五壯,就能立刻見效。(詳細方法請參考大法條。)
《甲》篇記載,腹瀉伴隨大腸疼痛,可以用巨虛、上廉穴來治療。此外,太衝穴也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