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3)

1. 產後泄瀉

〔丹〕治產後泄瀉,惡露不行。此余血滲入大腸為瀉,洞泄不禁,下青白黑色。用荊芥大者四五穗,於盞內燒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研,湯三呷調下。此藥雖微,能治大病。(方名,的奇散,。)

產後泄方

茯苓,川芎,黃芩,白朮,乾薑,滑石,陳皮,芍藥(炒)

上,水煎服之。

白話文:

【產後腹瀉】

【丹】這方子用來治療產後腹瀉,以及產後惡露不順的情況。這種情況是因為殘餘的血液滲入到大腸,導致嚴重的腹瀉,排泄物呈現青、白、黑等色。治療方法如下:取大荊芥四五穗,在小碗中燒成灰,要注意不能沾到油或火,再加入麝香研磨,最後用湯調和分三次服用。雖然這個藥方看似簡單,但能有效治療大病。

藥方名稱叫做「的奇散」。

【產後腹瀉的藥方】

藥材包括:茯苓,川芎,黃芩,白朮,乾薑,滑石,陳皮,炒過的芍藥。 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2. 飧泄

飧泄,米穀不化而完出是也。

〔《素》〕清氣在下,則生飧泄。(陰陽應象論,王注云:熱氣在下則穀不化,故飧泄。東垣云:清氣在下者,乃人之脾胃氣衰不能升發陽氣,故用升麻、柴胡助甘辛之味,以引元氣之升,不令下陷為飧泄也。)

〔羅〕《內經》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又曰:久風入胃中,則為腸風飧泄。夫脾胃,土也,氣衝和以化為事。今清氣下降而不升,則風邪久而干胃,是木賊土也。故沖和之氣不能化而令物完出,所以謂之飧泄。或飲食太過,腸胃所傷,亦致米穀不化,此俗呼水穀利也。法當下者舉之而消克之也。以,加減木香散,主之。

木香,良薑,升麻,檳榔,人參(各二錢半),肉豆蔻(煨),吳茱萸(泡),乾薑(炮。各五分),神麯(炒,二錢),陳皮(五分),砂仁(五分),

上十一味,為細末。每服四錢,水盞半,煎至一盞,去渣,食前溫服,宜加白朮。

〔河〕,白朮湯,治飧泄,風冷入中,泄利不止,脈虛而細,日夜數行,口乾,腹痛不已。

厚朴(薑製),當歸(去苗),龍骨(各五錢),白朮(一兩),艾葉(半錢,炒熟)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渣,空心溫服。

〔垣〕凡泄則米穀不化,謂之飧泄。是清氣在下,乃胃氣不升。上古聖人皆以升浮藥扶持胃氣,一服而愈,知病在中焦脾胃也。《脈訣》曰:濕多成五泄。濕者,胃之別名也。病本在胃,真氣弱,真氣者,穀氣也,不能克化飲食,乃濕盛故也,以此論之,正以脾胃之弱故也。初病奪食,或絕不食,一二日使胃氣日勝,泄不作也。

今已成大泄矣。經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下焦如瀆。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唯虛症不宜,此論其病得之於胃氣下流,清氣不升,陽道不行,宜升宜舉,不宜利小便。《靈樞》云:頭有疾,取之足,謂陽病在陰也;足有疾,取之上,謂陰病在陽也。經曰:陽病在陰,陰病在陽,此之謂也。

中有疾,傍取之。傍者,少陽甲膽是也。中者,脾胃也。脾胃有疾,取之足少陽。甲膽者,甲風是也,東方春也,胃中谷氣者,便是風化也。作一體而認,故曰胃中濕勝而成泄瀉,宜助甲膽風勝以克之,又是升陽助清氣上行之法也。又一說中焦元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亦緣胃氣不升,故令甲氣上行。

又云:風勝濕也。大抵此症本胃氣弱不能化食,奪食則一日而可止。夫奪食之理,為胃弱不能克化,食則為泄。如食不下,何以作泄?更當以藥滋養元氣,令和候泄止,漸與食,胃勝則安矣。若食不化者,於升陽風藥內,加炒曲同煎。兼食入頓至心頭者,胃之上口也,必口沃沫,或食入反出,皆胃土停寒。

其右手關脈中弦,按之洪緩,是風熱濕相合,穀氣不行,清氣不升,為弦脈之寒所隔,故不下也。曲之熱亦能去之。若翻胃者,更加半夏、生薑入於風藥內同煎。奪食少食,欲使胃氣強盛也。若藥劑大則胃不勝藥,泄亦不止,當漸漸與之。今病既久,已至衰弱,當以常法治之,不可多服餌也。

人之肉如地之土,豈可人而無肉,故肉消盡則死矣。消瘦人有必死者八:《內經》有七,《外經》有一。又病肌肉去盡勿治之,天命也。如肌肉不至瘦盡,當急療之。宜先奪食而益胃氣,便與升陽先助真氣,次用風藥勝濕,以助升騰之氣,病可已矣。余皆勿論,此治之上法也。

(治用升陽除濕湯之類是也。)

〔羅〕加減木香散。(方見正條。)

〔仲〕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方見傷寒。)

〔河〕白朮散,治飧泄脈細。(方見上條。)

〔垣〕治泄痢飧泄,身熱脈弦,腹痛而渴,及頭痛微汗,宜,防風芍藥湯,。

防風,芍藥,黃芩(各等分)

上粗末。每服半兩或一兩,水二盞,煎至一半,溫服。

〔梅〕治水穀痢久不瘥。厚朴三兩,黃連三兩,銼細,水三升,煎取一升,空心服。

〔《素》〕春傷於風,夏生飧泄。(生氣通天論)久風為飧泄。(全文見診法。)久風入中,為腸風飧泄。(風論)

上久風入中為飧泄。經云: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留而不去,傳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傳舍於經,留而不去,傳舍於輸,留而不去,傳舍於伏沖之脈,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此久風入中為飧泄之義同也。

潔古云:大渴飲水,多因致水穀一時下者,宜灸大椎三五壯;或用車前子、雷丸、白朮、茯苓及五苓散等藥滲之,詳見大法條。又如久風為飧泄者,則不飲水而谷完出,治法當以宣風散導之。後服蒼朮防風湯。

宣風散(方見小兒痘發熱條,服之大便利,服後藥。)

蒼朮防風湯

蒼朮(去皮,四兩),麻黃(一兩),防風(五錢),

上粗末。每一兩,生薑七片,水一盞,煎至一半,去渣溫服。如止後,服後藥。

補本丸

蒼朮,小椒(去目,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水下。治寒泄痢久不效者,彌佳。小兒丸如米大。

〔子和〕趙明之,米穀不消,腹作雷鳴,自五月六月不愈。諸醫以為胃受大寒,故並與聖散子、豆蔻丸,雖止一二日,藥力盡而復作。諸醫不知藥之非,反責明之不忌口。戴人至而笑曰:春傷於風,夏必飧泄。飧泄者,水穀不化而直過下出。又曰:米穀不化,熱氣在下,久風入中。

中者,脾胃也。風屬甲乙,脾胃屬戊己,甲乙能克戊己,腸中有風故鳴。《經》曰: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診其兩手,脈皆浮數,為病在表也,可汗之。直斷曰:風隨汗出。以火二盆,暗置床下,不令病人見火,恐憎其熱。詒之入室,更服湧劑,以麻黃投之。

乃閉其戶,從外鎖之。汗出如洗,待一時許,開戶減火一半,須臾汗止,泄亦止。《內經》曰:春傷於風,夏生飧瀉。此以風為根,風非汗不出者。有病此者,腹中雷鳴,泄注米穀,不分小便澀滯,皆以脾胃虛寒故耳,服豆蔻、烏梅、粟殼、乾薑、附子,曾無一效。中脘臍下灸已數千,燥熱轉甚,津液涸竭,瘦削無力,飲食減少。

命予視之,余以《應象論》曰:熱氣在下,水穀不分,化生飧泄,寒氣在上,則生䐜脹,而氣不散,何也?陰靜而陽動故也。診其脈兩手皆浮大而長,身表微熱。用桂枝麻黃湯,以薑、棗煎,大劑連進三服,汗出終日,至旦而愈。次以胃風湯和其臟腑,調養陰陽,食進而愈。

〔河〕,木香丸,治腸痹,多飲,不泄,上氣喘爭,時發飧泄腹痛。

木香,白朮,官桂,蕪荑,訶子皮,良薑,附子(炮,去皮),厚朴(薑製),肉豆蔻(各一兩),乾薑(六錢半),甘草(五錢),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湯空心下。

運氣,飧泄,皆屬風木攻脾。經云: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減。又云:歲土不及,風乃大行,民病飧泄,體重腹痛。又云:土不及曰卑監。卑監之紀,上角與正角同,其病飧泄,治以涼劑是也。

刺灸,飧泄有三法:

其一取脾。經云:脾虛則腹滿腸鳴,泄食不化,取其經足太陰、陽明。又云:飧泄,取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又云:飧泄,取三陰者是也。三陰者,太陰也。

其二取腎。經云:腎藏志,志有餘,腹脹,飧泄瀉,然筋血者是也。然筋,謂然骨,視血絡盛則泄之。

其三取肝。經云:肝足厥陰之脈,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是也,視盛虛寒熱陷下施法也。

渴飲水多,水穀一時下者,灸大椎三五壯,立已。(詳見大法條。)

〔《甲》〕飧泄大腸痛,巨虛、上廉主之。又,太衝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