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10)

1. 咽喉噎塞口開目瞪

〔垣〕堵塞咽喉,陽氣不得出者曰塞;陰氣不得下降者曰噎。夫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令諸經不行,則口開目瞪,氣欲絕。當先用辛甘氣味俱陽之藥,引胃氣以治其本;加堵塞之藥,以瀉其標也。寒月陰氣大助陰邪於外,於正藥內加吳茱萸大熱大辛苦之味以瀉陰寒之氣;暑月陽盛,則於正藥中加青皮陳皮、益智、黃柏散寒氣泄陰火之上逆,或以消痞丸滋腎丸。滋腎丸者,黃柏知母,微加肉桂三味是也。

或更加黃連別作丸。二藥七八十丸,空心約宿食消盡服之,待少時以美食壓之,不令胃中停留也。(以上諸法,皆於補中益氣湯加減之。)

膈咽不通、並四時換氣用藥法《黃帝針經》曰:胃病者,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里。夫咽者,咽物之門戶也;鬲者,上焦心肺之分野。不通者,升降之氣上不得下交通。又云:清氣在下,則生飧泄。飧泄者,謂泄黃如糜,米穀不化者是也。

濁氣在上,則生䐜脹。腹中脹滿,不得大便,或大便難,先結後溏皆是也。濁氣在上,當降而不降者,乃腎肝吸入之陰氣不得入,故食不得下也。此皆氣衝之火,逆胃之脈反上而作者也。清氣在下,則生飧泄者,胃氣未病之日,當上行心肺而榮經也。因飲食失節,勞役形體,心火乘於土位,胃氣弱而下陷入陰中,故米穀入而不得升,反降而為飧泄也。咽膈之間,壅遏之甚,不得交通者,皆衝脈上行逆氣所作也。

蓋胃病者,上衝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之三里者是也。《針經》云: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為大悗。大悗者,惑也。氣不交通,最為急證,不急去之,諸變生矣。聖人治此有要法: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先補其陽,後瀉其陰,是先令陽氣升發於陽分,而後瀉陰也。春夏之月,陽氣在經,當益其經脈,去其血絡。

秋冬陽氣降伏,當先治其臟腑。若有噎有塞,塞者五臟之所主,陰也血也;噎者六腑之所主,陽也氣也。二者皆由陰中伏陽而作也。今立四時用藥法並治法於後。

冬三月,陰氣在外,陽氣在內,當外助陽氣,不得發汗;內消陰火,勿令泄瀉,此閉藏周密之大要也。盛冬乃水旺之時,水旺則金旺,子能令母實,肺者腎之母。皮毛之陽,元本虛弱,更以冬月助其令,故病者善嚏,鼻流清涕,寒甚則濁涕、嚏不止,比常人尤大惡風寒,小便數而欠,或上飲下便,色清而多,大便不調,常夜無寐,甚則為痰、為嗽、為嘔、為噦、為吐唾白沫,以至口開目瞪,氣不交通欲絕者,吳茱萸丸主之。

茱萸丸,治寒在膈上,膈咽不通。

吳茱萸,草蔻(各一錢二分),益智仁(八分),白殭蠶(四分),陳皮,人參黃耆升麻(各八分),麥芽(一錢半),甘草,歸身(各六分),半夏(一錢),木香(二分),澤瀉薑黃柴胡(各四分),青皮(二分),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細嚼三十丸,白湯送下,不拘時候。勿多飲湯,恐速走下,則減藥力。

夏三月大暑,陽氣在外,陰氣在內。以此病值此時,是天助正氣而銼其邪氣,不治而自愈矣。然亦有當愈不愈者,蓋陰氣極盛,正氣不能伸故耳。且如膈咽不通,咽中梗甚者,前證俱作,治法當從時用利膈丸瀉肺火,以黃耆補中湯送下。

如兩足痿厥,行步恇怯,欹側欲倒,臂臑如折,及作痛而無力,或氣短氣促而喘,或不足以息,以黃耆、人參、甘草、白朮蒼朮、澤瀉、豬苓茯苓、陳皮等作湯,送下滋腎丸五六十丸。六七月之間,濕熱之令大行,氣短不能言者,加五味子麥門冬。如心下痞悶,食不下,以上件白朮、蒼朮等湯送下消痞丸七十丸,更審而用之。

黃耆補中湯(方見痞)。利膈丸(方見翻胃)。滋腎丸(方見淋)。消痞丸(方見痞)。

2. 嘈雜

〔丹〕嘈雜只是痰因火而動,梔子、姜炒黃連不可無。此食鬱有熱,山梔、黃芩為君,南星、半夏陳皮為佐,熱多加青黛。肥人嘈雜,二陳湯少加蕪芎、蒼朮白朮、炒梔子。心下嘈雜者,導飲丸最妙。(方見內傷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