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10)

1. 咽喉噎塞口開目瞪

〔垣〕堵塞咽喉,陽氣不得出者曰塞;陰氣不得下降者曰噎。夫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令諸經不行,則口開目瞪,氣欲絕。當先用辛甘氣味俱陽之藥,引胃氣以治其本;加堵塞之藥,以瀉其標也。寒月陰氣大助陰邪於外,於正藥內加吳茱萸大熱大辛苦之味以瀉陰寒之氣;暑月陽盛,則於正藥中加青皮、陳皮、益智、黃柏散寒氣泄陰火之上逆,或以消痞丸合滋腎丸。滋腎丸者,黃柏、知母,微加肉桂三味是也。

白話文:

如果咽喉堵塞,陽氣無法上升,就叫做塞;陰氣無法下降,就叫做噎。噎塞會阻礙咽喉和胸膈之間的氣機流通,導致經絡運行不暢,就會出現口張眼瞪、呼吸困難的現象。治療時,要先用辛甘氣味偏陽的藥物,引導胃氣來治療根本;再用疏通堵塞的藥物,以瀉除表面的病邪。在寒冷的月份,陰氣較盛,容易助長外邪,可在藥方中加入吳茱萸這種性味辛熱的大熱藥,以驅散陰寒之氣;在炎熱的月份,陽氣較盛,則可以在藥方中加入青皮、陳皮、益智、黃柏散等寒涼藥物,以瀉泄陰火上逆的病邪,也可以使用消痞丸配合滋腎丸。滋腎丸主要由黃柏、知母和少量肉桂組成。

或更加黃連別作丸。二藥七八十丸,空心約宿食消盡服之,待少時以美食壓之,不令胃中停留也。(以上諸法,皆於補中益氣湯加減之。)

膈咽不通、並四時換氣用藥法《黃帝針經》曰:胃病者,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里。夫咽者,咽物之門戶也;鬲者,上焦心肺之分野。不通者,升降之氣上不得下交通。又云:清氣在下,則生飧泄。飧泄者,謂泄黃如糜,米穀不化者是也。

濁氣在上,則生䐜脹。腹中脹滿,不得大便,或大便難,先結後溏皆是也。濁氣在上,當降而不降者,乃腎肝吸入之陰氣不得入,故食不得下也。此皆氣衝之火,逆胃之脈反上而作者也。清氣在下,則生飧泄者,胃氣未病之日,當上行心肺而榮經也。因飲食失節,勞役形體,心火乘於土位,胃氣弱而下陷入陰中,故米穀入而不得升,反降而為飧泄也。咽膈之間,壅遏之甚,不得交通者,皆衝脈上行逆氣所作也。

白話文:

如果想效果更好,可以將黃連單獨製成丸藥。用兩味藥製成七八十粒丸藥,飯前服用,等到藥效發揮後,再吃點美味的食物壓一壓,不要讓藥物長時間停留在胃裡。以上這些方法,都是根據補中益氣湯加減調整而來的。

喉嚨梗塞不通,還有四季換氣用藥方法,《黃帝針經》記載:胃病患者,腹部脹滿,胃脘靠近心臟部位疼痛,疼痛感向上延伸到兩肋,喉嚨梗塞不通,吃不下東西,需要針灸三里穴。咽喉是吞咽食物的通道,膈是上焦心肺的分界線。不通暢是指升降之氣無法正常運行,向上不能升,向下不能降。書中還說:清氣下降,就會導致飧泄。飧泄就是指大便稀薄如粥,米穀消化不良。

濁氣上升,就會導致腹部脹滿。腹中脹滿,無法排便,或者排便困難,先便秘後腹瀉都是濁氣上升的表現。濁氣上升,應該下降而不下降,是因為腎和肝吸入的陰氣無法下降,所以食物無法下行。這都是衝脈之火逆流上衝,胃脈反向上行造成的。清氣下降,就會導致飧泄,這是因為胃氣沒有生病的時候,應該向上運行到心肺,滋養經絡。由於飲食不節,勞累過度,心火乘虛而入脾胃,胃氣虛弱而下降到陰中,所以米穀進入胃裡無法上升,反而下降導致飧泄。咽喉之間,壅塞嚴重,無法通暢,都是衝脈上行逆氣造成的。

蓋胃病者,上衝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之三里者是也。《針經》云: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為大悗。大悗者,惑也。氣不交通,最為急證,不急去之,諸變生矣。聖人治此有要法: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先補其陽,後瀉其陰,是先令陽氣升發於陽分,而後瀉陰也。春夏之月,陽氣在經,當益其經脈,去其血絡。

秋冬陽氣降伏,當先治其臟腑。若有噎有塞,塞者五臟之所主,陰也血也;噎者六腑之所主,陽也氣也。二者皆由陰中伏陽而作也。今立四時用藥法並治法於後。

冬三月,陰氣在外,陽氣在內,當外助陽氣,不得發汗;內消陰火,勿令泄瀉,此閉藏周密之大要也。盛冬乃水旺之時,水旺則金旺,子能令母實,肺者腎之母。皮毛之陽,元本虛弱,更以冬月助其令,故病者善嚏,鼻流清涕,寒甚則濁涕、嚏不止,比常人尤大惡風寒,小便數而欠,或上飲下便,色清而多,大便不調,常夜無寐,甚則為痰、為嗽、為嘔、為噦、為吐唾白沫,以至口開目瞪,氣不交通欲絕者,吳茱萸丸主之。

白話文:

胃病會導致兩肋疼痛、咽喉堵塞、食慾不振,需要用針灸三里穴來治療。古書《針經》中說,清氣和濁氣交雜混亂於胸中,就會導致精神恍惚,這稱為“大悗”。氣血不通暢是急症,必須及時治療,否則會導致各種病變。治療的關鍵在於先補陽後瀉陰,也就是先讓陽氣上升,再排除陰氣。春夏之際,陽氣在經絡,應該補益經脈,去除血瘀。秋冬之際,陽氣下降,應該先治療臟腑。如果出現噎塞,塞者屬於五臟,代表陰氣和血瘀;噎者屬於六腑,代表陽氣和氣虛。這兩種情況都是由於陰中潛伏的陽氣所致。以下列出四季用藥和治療方法:

冬月,陰氣在外,陽氣在內,應該從外部幫助陽氣,不可發汗;內部消滅陰火,不可泄瀉,這是冬季養生最重要的原則。隆冬是水氣旺盛的季節,水旺則金旺,子能令母實,肺是腎的母親。皮膚毛髮的陽氣本就虛弱,加上冬月寒氣加重,因此病人容易打噴嚏,流清鼻涕,寒氣重則會流濁鼻涕、不停地打噴嚏,比常人更加怕冷,小便頻繁而量少,或者上吐下瀉,小便清澈而量多,大便不調,晚上睡不着,嚴重時還會出現痰咳、嘔吐、呃逆、吐白沫,甚至張口瞪眼、氣息微弱、瀕臨死亡,可以用吳茱萸丸治療。

吳茱萸丸,治寒在膈上,膈咽不通。

吳茱萸,草蔻(各一錢二分),益智仁(八分),白殭蠶(四分),陳皮,人參,黃耆,升麻(各八分),麥芽(一錢半),甘草,歸身(各六分),半夏(一錢),木香(二分),澤瀉,薑黃,柴胡(各四分),青皮(二分),

白話文:

此方名為吳茱萸丸,用於治療寒氣停滞在膈膜上,導致咽喉不通暢的病症。
方剂组成:吳茱萸、草蔻各一錢二分,益智仁八分,白殭蠶四分,陳皮、人參、黃耆、升麻各八分,麥芽一錢半,甘草、歸身各六分,半夏一錢,木香二分,澤瀉、薑黃、柴胡各四分,青皮二分。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細嚼三十丸,白湯送下,不拘時候。勿多飲湯,恐速走下,則減藥力。

夏三月大暑,陽氣在外,陰氣在內。以此病值此時,是天助正氣而銼其邪氣,不治而自愈矣。然亦有當愈不愈者,蓋陰氣極盛,正氣不能伸故耳。且如膈咽不通,咽中梗甚者,前證俱作,治法當從時用利膈丸瀉肺火,以黃耆補中湯送下。

如兩足痿厥,行步恇怯,欹側欲倒,臂臑如折,及作痛而無力,或氣短氣促而喘,或不足以息,以黃耆、人參、甘草、白朮、蒼朮、澤瀉、豬苓、茯苓、陳皮等作湯,送下滋腎丸五六十丸。六七月之間,濕熱之令大行,氣短不能言者,加五味子、麥門冬。如心下痞悶,食不下,以上件白朮、蒼朮等湯送下消痞丸七十丸,更審而用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湯水浸泡蒸餅,製成如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細嚼三十顆,用白湯送服,不拘時間。不要喝太多湯水,以免藥效過快排出體外,降低藥效。

夏天三個月的大暑時節,陽氣外散,陰氣內藏。遇到這種病症,正是天助正氣,削弱邪氣,不需治療也能自然痊癒。但也有應該痊癒卻未痊癒的情況,這是因為陰氣過盛,正氣無法伸展的緣故。例如,如果出現膈咽不通,咽喉中有梗塞感,伴隨以上症狀,治療方法應根據時令,服用利膈丸瀉肺火,再用黃耆補中湯送服。

如果出現雙腿痿厥,行走困難,身體傾斜欲倒,手臂疼痛無力,或呼吸短促喘不過氣,甚至難以呼吸,可以用黃耆、人參、甘草、白朮、蒼朮、澤瀉、豬苓、茯苓、陳皮等藥材熬湯,送服滋腎丸五六十顆。六、七月間,濕熱之氣盛行,如果出現呼吸短促、不能說話的症狀,可以加五味子、麥門冬。如果出現心口痞悶、食慾不振,可以用以上白朮、蒼朮等藥材熬湯,送服消痞丸七十顆,要仔細審慎地使用這些藥物。

黃耆補中湯(方見痞)。利膈丸(方見翻胃)。滋腎丸(方見淋)。消痞丸(方見痞)。

白話文:

黃耆補中湯:這是一種用來補充中藥的方子,適用於中氣不足的情況。方子的詳細內容可以在「痞」這個主題中找到。

利膈丸:這是一種用來改善食道運作的藥物,適用於翻胃的情況。其詳細配方可以在「翻胃」這個主題中查詢。

滋腎丸:這種藥物用於滋潤腎臟,適用於尿路感染等情況。其詳細內容可以在「淋」這個主題中找到。

消痞丸:這是一種用於消除腹脹和腹部不適的藥物,適用於「痞」這個症狀的情況。其詳細配方可以在「痞」這個主題中查找。

2. 嘈雜

〔丹〕嘈雜只是痰因火而動,梔子、姜炒黃連不可無。此食鬱有熱,山梔、黃芩為君,南星、半夏、陳皮為佐,熱多加青黛。肥人嘈雜,二陳湯少加蕪芎、蒼朮、白朮、炒梔子。心下嘈雜者,導飲丸最妙。(方見內傷飲食。)

白話文:

嗓子發出嘈雜的聲音,是因為痰火上擾,要用梔子、姜炒黃連來清熱降火。這種情況可能是飲食積滯導致的熱症,因此用山梔和黃芩為主藥,南星、半夏、陳皮為輔助藥物,如果熱證較重,就加青黛。肥胖的人出現嗓子嘈雜,可以用二陳湯加一點蕪芎、蒼朮、白朮、炒梔子。如果心下嘈雜,用導飲丸效果最好。具體的藥方可以在內傷飲食篇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