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七·陰陽臟腑部 (3)
卷之七·陰陽臟腑部 (3)
1. 刺灸通論(刺虛實,刺寒熱入治寒熱法)
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帝曰:候氣奈何?岐伯曰:夫邪去絡入於經也,舍於血脈之中,其寒溫未相得,如湧波之起也,時來時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來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無逢其沖而瀉之。真氣者,經氣也,經氣太虛,故曰其來不可逢,此之謂也。
(《靈樞》云:其來不可逢者,氣盛不可補也。)故曰:候邪不審,大氣已過,瀉之則真氣脫,脫則不復。邪氣復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謂也。(《靈樞》云:其往不可追者,氣虛不可瀉也。)不可掛以發者,待邪之至時而髮針瀉矣。(不可掛以發者,言氣易失也。
)若先若後者,血氣已盡,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發機,不知其取如叩錐。故曰知機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者,扣之不發,此之謂也。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復其真氣,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處也。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逆而刺之,溫血也。
刺出其血,其病立已。邪之新客來也,未有定處,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逢而瀉之,其病立已。(俱離合真邪論)
上候邪氣新客經脈而取之之法也。言邪之初客經脈,其寒溫未相搏,如湧波之起也,時來時去,故不常在。欲取之者,必於三部九候之間,診察以待之。儻於一部一候,見其如湧波之來,則按而止之,然後取之,不可逢其衝來便瀉之,故曰:其來不可逢。其或候氣不審,至於湧波之大氣已過去而瀉之,則真氣脫,邪氣復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也。凡診三部九候而待邪至之機以發刺者,必專心致意,故曰:知機道者,不可掛以發也。
所謂湧波者,脈浮大也。三部九候,非寸關尺,乃面有三部,手有三部,足有三部,合三部為九部也。
帝曰:善。然真邪已合,波隴不起,候之奈何?岐伯曰:審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減者,審其病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陰陽不別,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調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脈之處,雖有大過且至,工不能禁也。
誅罰無過,命曰大惑。反亂大經,真不可復。用實為虛,以邪為真。用針無義,反為氣賊。奪人正氣,以從為逆。榮衛散亂,真氣已失。邪獨內著,絕人長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長久,因不知合之四時五行,因加相勝,釋邪攻正,絕人長命。(離合真邪論)
上候邪客已久,真邪已合,而取之之法也。言取邪之新容者,但候波隴之脈來處取之。今其邪已合,波隴不起,而不知邪客之處也,故又必當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虛,視其盛處瀉之,虛處補之。左右相失,而左大右細者,瀉左補右。上下相失,而上大下小者,瀉上部補下部。上小下大者,補上部瀉下部。
白話文:
刺灸通論:刺虛實,刺寒熱治寒熱法
觀察病人的病情,需仔細診察三部九候,一旦發現病情,就要及時阻止病情惡化。黃帝問道:如何觀察病情?岐伯回答:邪氣離開經絡進入經脈,停留在血脈之中,寒熱之邪尚未交合,如同湧起的波浪一樣,時有時無,不固定存在。因此,邪氣來時,必須按壓制止,然後再施針治療,不可在邪氣衝擊之時就放瀉。真氣就是經脈之氣,經氣虛弱,所以邪氣來時不可迎頭痛擊,這就是所謂的「其來不可逢」。
(《靈樞》說:邪氣來時不可迎頭痛擊,是因為氣盛不可再補。)所以說,若判斷邪氣不明確,而大氣已過,再行瀉法,就會耗損真氣,真氣耗損就難以恢復。邪氣再次來犯,病情就會加重。所以說,邪氣離去不可追趕,這就是所謂的「其往不可追」。(《靈樞》說:邪氣離去不可追趕,是因為氣虛不可瀉。)不可盲目施針,要等到邪氣到達時再行針刺瀉法。(不可盲目施針,是因為氣容易損失。)
如果過早或過晚施針,則血氣已耗盡,病情就無法治療。所以說,知道時機就像發機一樣準確,不知道時機則像用錐子敲打一樣無效。所以說,懂得時機之道,不可盲目施針;不懂得時機,施針也不會有效果。
黃帝問道:補瀉的方法是怎樣的?岐伯回答:這是攻邪之法,用針刺排出過盛之血,恢復真氣,此時邪氣新至,還沒有固定位置。推動針柄則邪氣前進,拉動針柄則邪氣後退,逆向刺針,溫通血液。
針刺放出血液,病情就會立即痊癒。邪氣新至時,還未固定位置,推動針柄則邪氣前進,拉動針柄則邪氣後退,遇到邪氣就放瀉,病情就會立即痊癒。(皆為真邪離合之論)
以上是邪氣新至經脈時,針刺治療的方法。邪氣初犯經脈,寒熱之邪尚未交戰,如同湧起的波浪,時有時無,不固定存在。想要治療,必須在三部九候之中,仔細觀察,等待時機。如果在一候之中,見到邪氣像波浪一樣湧來,就按壓制止,然後再施針治療,不可邪氣衝擊之時就放瀉,所以說「其來不可逢」。如果判斷邪氣不明確,等到波浪般的邪氣已過才放瀉,就會耗損真氣,邪氣再次來犯,病情就會加重,所以說「其往不可追」。凡是診斷三部九候,等待邪氣到達時機再施針者,必須專心致志,所以說「知機道者,不可掛以發也」。
所謂波浪,是指脈象浮大。三部九候,不是指寸關尺三部,而是指面部三部,手部三部,足部三部,合起來為九部。
黃帝說:很好。但是如果真邪已合,脈象平穩,又該如何觀察病情呢?岐伯回答:仔細摸索三部九候的盛衰虛實,調整陰陽平衡,觀察左右上下之氣的盛衰,判斷病情所在部位,然後施針治療。不懂得三部九候者,就不能區別陰陽,不能辨別天地。用地部來觀察地部,用天部來觀察天部,用人部來觀察人部,調整中府,以確定三部。所以說,針刺不懂得三部九候以及病脈所在位置,即使病情嚴重,醫生也無法阻止。
錯誤的治療方法會導致嚴重的後果。違反經絡運行規律,真氣難以恢復。把實證當作虛證,把邪氣當作真氣。針刺方法錯誤,反而傷害氣血。奪取人體正氣,逆亂經脈。榮衛氣血散亂,真氣耗損。邪氣獨留體內,縮短壽命,給人帶來災禍。不懂得三部九候,就不能長期行醫,因為不懂得結合四時五行,反而加重病情,攻邪傷正,縮短壽命。(真邪離合論)
以上是邪氣久犯,真邪已合時,針刺治療的方法。治療新至的邪氣,只要觀察脈象,找到邪氣所在部位施針即可。現在邪氣已經與正氣相合,脈象平穩,不知道邪氣所在部位,因此必須仔細摸索三部九候的盛衰虛實,盛處瀉之,虛處補之。左右失衡,左側脈象大於右側,則瀉左側補右側。上下失衡,上部脈象大於下部,則瀉上部補下部。上部脈象小於下部,則補上部瀉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