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7)

1. 關格

關者,不得小便,格者,吐逆,上下俱病者也。

〔《難》〕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脈盛矣。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脈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得相營也,故曰格。(陰盛陽不得營,故寸口大三四倍於人迎。)陽氣太盛,則陰氣不得相營也,故曰關。

(陽盛陰不得營,故人迎大三四倍於寸口。)陰陽俱盛,不得相營也,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三十七難)

〔潔〕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關者,甚熱之氣;格者,甚寒之氣。是關無出之由,故曰關也;格無入之理,故曰格也。寒在胸中,遏絕不入,熱在下焦,填塞不便。

白話文:

關,指的是無法小便,格,指的是嘔吐逆流,這兩種情況都是上下俱病。

邪氣侵犯六腑,陽脈就不和諧,陽脈不和諧,氣就會停滯,氣停滯就會導致陽脈過盛。邪氣侵犯五臟,陰脈就不和諧,陰脈不和諧,血就會停滯,血停滯就會導致陰脈過盛。陰氣過盛,陽氣就無法相互滋養,所以稱為格。陽氣過盛,陰氣就無法相互滋養,所以稱為關。陰陽都過盛,就無法相互滋養,所以稱為關格。關格狀態下,生命無法完整地結束而死亡。

關是指熱氣過盛,無法排出,故稱為關;格是指寒氣過盛,無法進入,故稱為格。寒氣停留在胸中,阻礙不入,熱氣停留在下焦,阻塞不通。

〔云〕陰陽易位,病名關格。胸膈上陽氣常在,則熱為主病。身半已下陰氣常在,則寒為主。病寒反在胸中,舌上白胎,而水漿不下,故曰格,格則吐逆。熱在丹田,小便不通,故曰關,關則不得小便。胸中有寒,以熱藥治之。丹田有熱,以寒藥治之。若胸中寒熱兼有,以主客之法治之。

治主當緩,治客當急。尺寸反者死,陰陽交者死,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

〔丹〕必用吐,提其氣之橫格,不必在出痰也。有痰,以二陳湯吐之,吐中便有降。有中虛氣不運者,補氣藥中升降之。

〔孫〕奉職趙令儀女,忽吐逆,大小便不通,煩亂,四肢漸冷,無脈。凡一日半,與大承氣湯一劑。至夜半漸得大便通,脈漸和,翌日乃安。此關格之病,極為難治,垂死而活者,惟此一人耳。

白話文:

有人說,陰陽位置互換,疾病就叫做關格。胸膈上陽氣常在,就以熱為主要病症。身體下半部陰氣常在,就以寒為主要病症。但如果寒病反倒在胸中,舌頭上出現白苔,而且水液無法往下流,就叫做格,格就會導致嘔吐。如果熱在丹田,小便不通,就叫做關,關就會導致無法排尿。胸中有寒,就用熱藥治療。丹田有熱,就用寒藥治療。如果胸中寒熱兼有,就用主客之法來治療。

治療主要病症要緩慢,治療客邪要迅速。尺脈反轉的人會死,陰陽交錯的人也會死,關格症患者無法活到盡頭而死。

有人說,一定要用吐法,來提升其橫格的氣,不一定非要吐出痰。如果有痰,就用二陳湯來吐,吐出後就會下降。如果有氣虛,氣機不運的,就用補氣藥來升降氣機。

孫思邈說,奉職趙令儀的女兒,突然嘔吐,大小便不通,煩躁不安,四肢漸漸變冷,脈象消失。過了整整一天半,我給她服用了一劑大承氣湯。到了半夜,她漸漸排出大便,脈象也逐漸和緩,第二天就恢復了健康。關格症極為難治,幾乎是死定了,只有這個人活了過來。

〔孫〕治大小便不通,關格不利。燒皂角細研,粥飲下三錢,立通。

〔《外》〕關格脹滿,大小便不通。獨頭蒜燒熱去皮,紙裹納下部,氣立通。

〔仲〕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

〔《脈》〕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成注云:下微謂脈沉之而微也,本大謂關後脈大也。)

白話文:

孫思邈说,治疗大小便不通,可以用皂角烧成灰,研成细粉,用粥调服三钱,马上就能通畅。

《外台秘要》里记载,如果肚子胀满,大小便不通,可以用独头蒜烧热去皮,用纸包好敷在腹部下方,马上就能通气。

仲景说,寸口脉浮而大,浮是虚,大是实,在尺脉部位叫做关,在寸脉部位叫做格。关脉不通则小便不畅,格脉不通则会呕吐。

《脉经》中提到,如果下焦脉沉细而关脉却大,则说明关格不通,无法排尿。如果患者没有出汗,就可以治疗;但如果出汗了,就性命难保。(注解:下微是指脉沉而细,本大是指关脉之后的脉搏很大。)

2. 膈氣

〔丹〕《局方》治氣一門有曰:治一切氣,冷氣、滯氣、逆氣、上氣,用安息香丸、丁沉丸、大沉香丸、蘇子丸、勻氣散、如神丸、集香丸、白沉香丸、煨姜丸、鹽煎散、七氣散、溫白丸、生薑湯。其治嘔吐膈噎也,用五膈丸、五膈寬中散、膈氣散、酒症丸、草豆蔻丸、撞氣丸、人參丁香散。其治吞酸也,用丁香煎丸、小理中丸。

白話文:

丹經《局方》治氣一門有曰:

治療各種氣症,包括冷氣、滯氣、逆氣、上氣,可以使用下列藥方:

  • 安息香丸、丁沉丸、大沉香丸、蘇子丸、勻氣散、如神丸、集香丸、白沉香丸、煨姜丸、鹽煎散、七氣散、溫白丸、生薑湯。

治療嘔吐、膈噎可以使用下列藥方:

  • 五膈丸、五膈寬中散、膈氣散、酒症丸、草豆蔻丸、撞氣丸、人參丁香散。

治療吞酸可以使用下列藥方:

  • 丁香煎丸、小理中丸。

其治痰飲也,用倍術丸、消飲丸、溫中化痰丸、五套丸。且於各方條下,或曰口苦失味、曰噫酸、曰舌澀、曰吐清水、曰痞滿、曰氣急、曰脅下急痛、曰五心中熱,口爛生瘡。皆是明言熱症,何為悉用熱藥?夫周流於人之一身以為主者,氣也。陽往則陰來,陰往則陽來,一升一降,無有窮已。

苟內不傷於七情,外不感於六淫,其為氣也,何病之有?今曰冷氣、滯氣、逆氣、上氣,皆是肺受火邪,氣得炎上之化,有升無降,熏蒸清道,甚而至於上焦不納,中焦不化,下焦不滲,展轉變為嘔、為吐、為膈、為噎、為痰、為飲、為反胃、為吞酸。夫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此正治之法也。

白話文:

治療痰飲,常用倍術丸、消飲丸、溫中化痰丸、五套丸等藥方。這些方子在說明中,常提到口苦失味、噯氣泛酸、舌頭發澀、吐清水、胸悶腹脹、呼吸急促、脅肋疼痛、心煩口渴、口腔潰瘍等症狀。這些都是明顯的熱症,為何要用溫熱的藥物呢?人體的運作以氣為主,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陰陽互補,周而復始。

如果沒有七情內傷或六淫外感,氣機順暢,就不會生病。現在人們常說冷氣、滯氣、逆氣、上氣等,都是肺部受到熱邪侵犯,氣機上衝,不能下降,導致上焦不能納氣,中焦不能消化,下焦不能滲泄,進而出現嘔吐、呃逆、胸膈氣塞、吞咽困難、痰飲、反胃、胃酸等症狀。治療寒症用熱藥,治療熱症用寒藥,這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治熱用熱,治寒用寒,此反佐之法也。詳味前方,既非正治,又非反佐,此愚之所以不能無疑也。謹按《原病式》曰:諸病嘔吐酸,皆屬於熱;諸積飲痞滿中膈,皆屬於濕;諸氣逆衝上嘔湧,溢食不下,皆屬於火;諸堅痞,腹滿急痛,吐腥穢,皆屬於寒,深契仲景之意。《金匱要略》曰:胸痹病,胸背痛,栝蔞薤白湯主之。

胸痹,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心下痞氣,氣結在胸,脅下上逆搶心者,枳實薤白栝蔞桂枝湯主之。嘔而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諸嘔吐谷不得入者,小半夏湯主之。嘔吐病在膈上者,豬苓湯主之。胃反嘔吐者,半夏參蜜湯主之。

白話文:

中醫認為,治療熱證要用熱藥,治療寒證要用寒藥,這就是「反佐之法」。然而,有些方劑的藥性既非正治,也非反佐,這就令人感到疑惑。根據《原病式》記載,各種病症中的嘔吐、泛酸都屬於熱證;積飲、痞滿、中膈皆屬於濕證;氣逆衝上、嘔湧、溢食不下,屬於火證;堅痞、腹滿急痛、吐腥穢,則屬於寒證。這些觀點與仲景醫學思想一脈相承。《金匱要略》中提到,胸痹病、胸背痛,可用栝蔞薤白湯治療。胸痹、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可用栝蔞半夏湯治療。心下痞氣,氣結在胸,脅下上逆搶心,可用枳實薤白栝蔞桂枝湯治療。嘔而心下痞者,可用半夏瀉心湯治療。乾嘔而利者,可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療。諸嘔吐谷不得入者,可用小半夏湯治療。嘔吐病在膈上者,可用豬苓湯治療。胃反嘔吐者,可用半夏參蜜湯治療。

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胃反吐而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吐後欲飲者,文蛤湯主之。病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無奈者,薑汁半夏湯主之。乾嘔手足冷者,陳皮湯主之。噦逆者,陳皮竹茹湯主之。乾嘔下痢者,黃芩湯主之。氣衝上者,氣鬱主之。上氣脈浮者,厚朴麻黃湯主之。

白話文:

吃完東西就吐的,用大黃甘草湯治療。胃不舒服反吐並且口渴的,用茯苓澤瀉湯治療。吐完後想要喝水的,用文蛤湯治療。感覺想吐又沒吐,想噎又沒噎,心裡很痛苦的,用薑汁半夏湯治療。乾嘔且手腳冰冷的,用陳皮湯治療。噁心反胃的,用陳皮竹茹湯治療。乾嘔並且拉肚子的,用黃芩湯治療。氣往上衝的,屬於氣鬱導致的。上半身氣脈浮在表面的,用厚朴麻黃湯治療。

上氣脈沉者,澤瀉湯主之。火逆上氣者,麥門冬湯主之。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茯苓桂術湯主之。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出之,宜茯苓桂術甘草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者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者,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宜大青龍湯;又宜小青龍湯主之。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嘔家本渴,今反不渴,心中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呼吸微弱且沉重,可以服用澤瀉湯。如果火氣逆流往上,可以服用麥門冬湯。如果胸口有痰飲,胸脇脹滿,頭暈眼花,可以服用茯苓桂術湯。如果呼吸急促,稍微有水腫,應該從小便排出,可以服用茯苓桂術甘草湯,腎氣丸也可以。如果病人脈象微弱,想排便,排便後反而很舒服,雖然排便了,但胸口還是持續脹滿,這是因為體內留有水液想要排出,可以服用甘遂半夏湯。如果病人患有懸飲,可以服用十棗湯。

如果病人患有溢飲,應該讓它發汗,可以服用大青龍湯,也可以服用小青龍湯。如果胸口有支飲,病人感到頭暈,可以服用澤瀉湯。如果支飲造成胸部脹滿,可以服用厚朴大黃湯。如果支飲導致喘不過氣,可以服用葶藶大棗瀉肺湯。如果原本口渴,現在反而不渴,這是因為胸口有支飲造成的,可以服用小半夏湯。如果突然嘔吐,胸口鬱悶,橫膈膜有水,頭暈心悸,可以服用小半夏加茯苓湯。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者,吐涎沫而頭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心胸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茯苓飲主之。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半夏湯加茯苓主之。觀其微意,可表者汗之;可下者利之;滯者導之;郁者揚之;熱者清之;寒者溫之;偏寒偏熱者,反佐而行之;挾濕者,淡以滲之;挾虛者,補而養之。

何嘗例用辛香燥熱之劑?以火濟火,實實虛虛,咎將誰執?或曰:《脈訣》謂熱則生風,冷生氣,寒主收引。今冷氣上衝矣,氣逆矣,氣滯矣,非冷而何?吾子引仲景之言而斥其非,然則諸氣、諸飲、諸嘔吐、反胃、吞酸等病,將無寒症耶?予曰:五臟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隨起。若諸寒為病,必須身犯寒氣,口食寒物,乃為病寒,非若諸火病自內作。

白話文:

如果瘦人腹部有心悸,還伴隨吐口水、頭暈,這是水停在身體裡,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如果心胸中有痰和積水,吐出來之後,心胸感到虛弱,氣滿無法進食,可以用茯苓飲來消除痰氣,恢復食慾。如果先渴後嘔吐,是水停留在心臟下方,屬於飲邪過盛,可以用半夏湯加茯苓來治療。

觀察病人的症狀,可以發汗的就用發汗的方法;可以瀉下的就用瀉下的方法;停滯的就用導引的方法;鬱結的就用疏導的方法;熱症就用清熱的方法;寒症就用溫熱的方法;偏寒偏熱的,就用相反的藥性來治療;伴隨濕邪的,就用淡滲的方法;伴隨虛弱的,就用補益的方法。

為什麼不能隨便使用辛香燥熱的藥物呢?用火來救火,只會讓身體更虛弱,誰來承擔這個責任呢?有人可能會說,《脈訣》說熱則生風,冷生氣,寒主收引,現在出現冷氣上衝、氣逆、氣滯的症狀,不是寒症是什麼?你引用張仲景的話來反駁我的觀點,那麼各種氣逆、飲邪、嘔吐、反胃、吞酸的病症,難道沒有寒症嗎?我說:五臟都有火,五志激動它,就會讓火氣升起來。如果真的有寒症,那一定是身體接觸了寒氣,或者吃了冰冷的食物,才會導致寒症,不是像火症那樣從內部產生。

所以氣之病寒者,十無一二。或曰:其餘痰氣、嘔吐、吞酸、噎膈、反胃,作熱作火,論治於理可通。若病人自言冷氣從下而上,非冷而何?予曰: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火,自下而出。其熱為甚,自覺其冷,非真冷也。火極似水,積熱之甚,陽亢陰微,故見此症。冷生氣者,出高陽生之謬言也。

若病果因於寒,當以去寒之劑治之,何至例用辛香燥熱為方,不知權變,寧不誤人。或曰氣上升者,皆用黑錫丹、養正丹、養氣丹等藥,以為鎮墜,然服之者隨手得效,吾子以為熱甚之病,亦將有誤耶?予曰:相火之外,又有臟腑厥陽之火,五志之動,各有火起。相火者,此經所謂一水不勝二火之火。

白話文:

所以氣的病症,真正因寒氣引起的很少,十個病人可能不到兩個。有人說:其他的痰氣、嘔吐、吞酸、噎膈、反胃,症狀像是發熱上火,理論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病人自己說感覺到冷氣從下往上冒,難道不是真的寒氣嗎?我說:上升的氣,從肝臟出來;中間夾雜著相火,從下往上冒。因為熱氣很盛,病人反而覺得冷,並不是真正的冷。火氣極盛就會像水一樣,熱積聚太多,陽氣亢盛,陰氣微弱,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症狀。認為寒氣會生氣,是錯誤的說法。

如果疾病真的是因為寒氣引起的,就應該用驅寒的藥物治療,怎麼會一律使用辛辣燥熱的藥方呢?這樣不懂變通,難道不會誤人嗎?有人說氣往上竄的病,都用黑錫丹、養正丹、養氣丹等藥,認為這些藥可以鎮住氣往下沉,服用後確實能馬上見效,你認為熱盛的病,也用這些藥會不會有誤差呢?我說:除了相火之外,還有臟腑裡的厥陽之火,五種情緒的變化,都有可能引起火氣。相火就是這段文字中提到的「一水不勝二火」的火。

斯火也,出於天造。厥陽者,此經所謂一水不勝五火之火,出於人慾。二者之火相扇而動,氣之升也,隨火炎上,升而不降,孰能御之?令借丹劑之重墜而降之。氣鬱為濕痰,丹性熱燥濕,痰被劫亦為暫開。所以清快丹毒,積久偏助狂火,陰血愈耗,其升愈甚。俗人喜溫,迷而不悟,被此禍者,滔滔皆是。

或曰:丹藥之重,欲降而升,然如之何則可?予曰:投以辛涼,行以辛溫,制伏肝邪;治以鹹寒,佐以甘溫,收以苦甘,和以甘淡,補養陰血,陽自相附,陰陽比和,何升之有?先哲治法,其則不遠,吾不贅及。或曰:諸氣諸飲,與夫嘔吐、吞酸、膈噎、反胃等症,《局方》未中肯綮,我知之矣。

白話文:

這種火,是天生就有的。而「厥陽」指的是經書中所說的「一水不勝五火」的火,是由於人慾所產生的。這兩種火互相煽動,導致氣往上衝,隨著火勢向上升,而不下降,誰能控制得了呢?就需要借用丹藥的沉重力量,將它往下拉。氣鬱結就會形成濕痰,丹藥性屬溫燥,可以化解濕氣,痰也被消解,暫時得到緩解。所以能清熱解毒,但久病積熱,偏向助長狂火,陰血不斷消耗,火勢就越往上衝。世人喜歡溫補,不明真相,因此被這種病症所害的人,比比皆是。

有人問:丹藥雖然沉重,想要往下拉,但要怎麼做呢?我說:可以用辛涼藥物引導它下降,再用辛溫藥物推動它,以制伏肝臟的邪氣;用鹹寒藥物主治,輔以甘溫藥物,再用苦甘藥物收斂,最後用甘淡藥物調和,這樣就可以補養陰血,陽氣就會自然跟著下降,陰陽平衡,哪還會往上衝呢?古人治病的方法,道理並不深奧,我就不多說了。有人說:《局方》對於各種氣、各種飲,以及嘔吐、吞酸、膈噎、反胃等症,並沒有說到點子上,我知道這些問題。

然則《要略》之方,果足用乎?抑猶有未發者乎?予曰:天地之氣化無窮,人身之病亦變化無窮,仲景之書,載道者也。醫之良者,引例推類,可謂無窮之用,借令略有加減修合,終難逾越矩度。

夫氣之初病也,其端甚微,或因些小飲食不謹;或外冒風雨寒暑;或內感七情;或食味過厚,偏助陽氣,積成膈熱;或資稟素實表密無汗;或性急易怒,陰火炎上,以致津液不行,清濁相干。氣為之病,或痞或痛,或不思食,或噎噫腐氣,或吞酸,或嘈雜,或膨滿。不求本原,便認為寒,遽以辛香燥熱之劑投之,數帖暫得快然,以為神方。

仍前厚味不節,將理不謹,舊疾被劫暫舒,濁液易於攢聚,或半月,或一月,前病復作。如此延蔓,自氣成積,自積成痰,此為痰、為飲、為吞酸之由也。良工未遇,謬藥已行,痰挾汙血,遂成窠囊,於是為痞、為痛、為嘔、為噎膈、反胃之次第諸症隆起。飲食湯液,泥滯不行,滲道蹇澀,大便或秘或溏,下失傳化,中焦愈停。

白話文:

《傷寒論》裡的方子,真的夠用嗎?還是還有沒被提出來的地方呢?我說:天地間的氣變化無窮,人體的疾病也變化無窮,張仲景的書,講的是醫學的道理。好的醫生,可以舉一反三,應用無窮,就算稍微調整藥方,也難以超越原本的框架。

剛開始生病的時候,症狀很輕微,可能是因為稍微吃錯東西、吹風淋雨、情緒波動、吃太多油膩食物導致體內積熱、天生體質容易上火等等。這些原因都會導致氣機不順,出現胸悶、疼痛、食慾不振、打嗝、反酸、胃部不適等等症狀。如果不去追究病因,就當成是寒症,用辛辣燥熱的藥物治療,可能短期內見效,讓人誤以為是神藥。

但如果繼續吃太多油膩的食物,生活作息不規律,舊病就會被暫時壓制,身體的廢物也更容易堆積,可能過了一兩週、甚至一個月,舊病又會復發。這樣反覆發作,氣就會變成積,積就會變成痰,這就是出現痰多、水腫、反酸的原因。如果遇到不好的醫生,亂投藥物,痰就會混著血液,形成塊狀物,進而導致胸悶、疼痛、嘔吐、噎膈、反胃等一系列症狀。食物和水分在腸胃裡難以消化,排泄不順暢,大便可能便秘或腹瀉,腸胃功能越來越差。

醫者不察,猶執為冷,翻思前藥隨手得快,至此賓主皆恨藥欠燥熱。顒俟久服,脾可以溫,胃可以壯,以冀一旦豁然之效。不思胃為水穀之海,多血多氣,氣清和則能受。脾為消化之宮,氣清和則能運。今得香熱之藥,偏助氣血沸騰。其始也,胃液凝聚,無所容受;其久也,脾氣耗散,傳化漸遲。

其有胃熱易飢,急於得食,脾傷不磨,鬱積成痛,醫者猶曰虛而積寒,非尋常草木可療,妄以烏、附助佐丹劑,專意服餌。積而久也,血液俱耗,胃脘乾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飲可行,食物難入,間或可入,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與胃為近,食雖可入,難盡入胃,良久復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

白話文:

醫生沒有察覺病情的變化,仍然認為是寒症,只顧著用快速見效的寒涼藥物。這讓病人和醫生都後悔藥物不夠溫燥。他們希望通過長期服用溫熱藥物,溫暖脾胃,達到突然痊癒的效果。卻沒有想到,胃是水穀的海洋,擁有豐富的血氣,只有氣血清和才能正常吸收。脾是消化器官,氣血清和才能運作順暢。現在用香燥熱的藥物,反而助長氣血沸騰。一開始,胃液凝結,無法容納食物;時間久了,脾氣耗散,消化功能減弱。

有些人胃熱容易飢餓,急於進食,脾胃受損無法消化,導致積食疼痛。醫生卻誤以為是虛寒積滯,認為一般的藥物無法治療,就用烏頭、附子等毒性藥物配合丹藥,專心服用。時間久了,血液大量損耗,胃脘乾燥枯槁。如果枯槁部位在上,靠近咽喉,飲水可以通過,但食物難以吞嚥,偶爾能吞嚥也吃不多,稱為噎。如果枯槁部位在下,靠近胃部,食物雖然可以吞嚥,但難以完全進入胃中,過了一會兒又吐出來,稱為膈,也叫反胃。

大便秘,小若羊屎,然名雖不同,病出一體。《要略》論飲有六:曰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留飲、伏飲。分別五臟諸證,治法至矣盡矣。第恨醫者不善處治,病者不守禁忌,遂使藥助病邪,展轉深痼,去生漸遠,深可哀憫。或曰:《千金》諸方,治膈噎反胃,未嘗廢薑、桂等劑,何吾子之多言也?予曰:氣之鬱滯,久留清道,非借香熱不足以行。

然悉有大黃、石膏、竹茹、芒硝、澤瀉、前胡、朴硝、茯苓、黃芩、蘆根、栝蔞等藥為之佐使,其始則同,其終則異。病邪易伏,故易於安。或曰:胃脘乾槁者,古方果可治乎?將他有要捷之法,或可補前人之未發者乎?予曰:古方用人參以補肺,御米以解毒,竹瀝以清痰,乾薑以養血,粟米以實胃,蜜水以潤燥,姜以去穢,正是此意。張雞峰亦曰:噎當是神思間病,惟內觀自養,可以治之。

白話文:

大便不通,像羊屎一樣又小又硬,雖然名稱不同,但病根都是一樣的。《要略》裡談論飲證有六種: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留飲、伏飲。針對五臟不同的病症,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法,可以說非常全面了。只可惜有些醫生不善於治療,病人也不遵守禁忌,導致藥物反而助長了病邪,病情反覆加重,離痊癒越來越遠,實在令人感到悲痛。

有人說:《千金方》中治療膈噎反胃的藥方,都使用生薑、桂枝等溫熱藥物,為什麼你要多說這些?我說:氣機鬱結,長時間停留在消化道,不借用溫熱的藥物是無法疏通的。

當然,也需要大黃、石膏、竹茹、芒硝、澤瀉、前胡、朴硝、茯苓、黃芩、蘆根、栝蔞等藥物來輔助,起初的治療方向相同,但最終治療方法還是會有所不同。病邪容易潛伏,所以很容易復發。有人又問:胃脘乾燥枯燥,古代藥方真的能治嗎?有沒有更快捷的方法,或者可以補充前人未曾發現的療法呢?我說:古方用人參補肺,御米解毒,竹瀝清痰,乾薑養血,粟米充實胃氣,蜂蜜水潤燥,生薑去穢,正是針對這種病症。張雞峰也說:噎嗝應該是心神失調的病症,只有內觀自養,才能治癒。

此言深中病情,治法亦為近理。夫噎病主於血乾,夫血者陰氣也,陰主靜,內外兩靜,則臟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氣有養,陰血自生,腸胃津液傳化合宜,何噎之有。

白話文:

這段話精確地點出了疾病的本質,治療方法也合乎道理。噎病主要由於血液乾燥引起。血液是陰氣的表現,陰氣主靜,內外都保持平靜,則五臟六腑的熱力不會興起,而金水二氣得以滋養,陰血自然再生。腸胃的津液傳導調和適度,哪裡會有噎食的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