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7)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7)
1. 關格
關者,不得小便,格者,吐逆,上下俱病者也。
〔《難》〕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脈盛矣。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脈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得相營也,故曰格。(陰盛陽不得營,故寸口大三四倍於人迎。)陽氣太盛,則陰氣不得相營也,故曰關。
(陽盛陰不得營,故人迎大三四倍於寸口。)陰陽俱盛,不得相營也,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三十七難)
〔潔〕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關者,甚熱之氣;格者,甚寒之氣。是關無出之由,故曰關也;格無入之理,故曰格也。寒在胸中,遏絕不入,熱在下焦,填塞不便。
〔云〕陰陽易位,病名關格。胸膈上陽氣常在,則熱為主病。身半已下陰氣常在,則寒為主。病寒反在胸中,舌上白胎,而水漿不下,故曰格,格則吐逆。熱在丹田,小便不通,故曰關,關則不得小便。胸中有寒,以熱藥治之。丹田有熱,以寒藥治之。若胸中寒熱兼有,以主客之法治之。
治主當緩,治客當急。尺寸反者死,陰陽交者死,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
〔丹〕必用吐,提其氣之橫格,不必在出痰也。有痰,以二陳湯吐之,吐中便有降。有中虛氣不運者,補氣藥中升降之。
〔孫〕奉職趙令儀女,忽吐逆,大小便不通,煩亂,四肢漸冷,無脈。凡一日半,與大承氣湯一劑。至夜半漸得大便通,脈漸和,翌日乃安。此關格之病,極為難治,垂死而活者,惟此一人耳。
〔孫〕治大小便不通,關格不利。燒皂角細研,粥飲下三錢,立通。
〔《外》〕關格脹滿,大小便不通。獨頭蒜燒熱去皮,紙裹納下部,氣立通。
〔仲〕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
〔《脈》〕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成注云:下微謂脈沉之而微也,本大謂關後脈大也。)
白話文:
[關格]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理論中的一種病症。"關格"指的是兩種症狀,其中"關"表示無法排尿,而"格"則代表嘔吐和反胃,這兩種症狀同時出現,代表身體上下都處於病態。
根據《難經》,如果邪氣影響六腑,會導致陽脈失去調和,進而讓氣滯留,使陽脈過於充盈。若邪氣影響五臟,則會導致陰脈失去調和,血流滯留,使陰脈過於充盈。當陰氣過盛時,陽氣無法與之協調,這就叫做"格"。同樣地,當陽氣過盛時,陰氣也無法與之協調,這被稱作"關"。當陰陽兩氣都過盛,彼此無法協調時,就稱為"關格",這種情況下患者的生命可能無法持續到壽終正寢。
在另一段文字中,"關"被解釋為無法排尿,因為下焦有熱氣阻塞,"格"則是因為胸中有寒氣,阻止了食物和液體的流入。治療上,胸中的寒氣需用熱性藥物來對治,丹田的熱氣則需用寒性藥物來對治。若胸中寒熱並存,則需視主要和次要的病因來治療,對主要病因的治療應緩慢進行,對次要病因的治療則應快速。
最後一段提到,若患者的寸口脈浮且大,浮表明虛弱,大則表示實證。在尺部顯示為"關",在寸部顯示為"格"。"關"表示無法排尿,"格"則表示嘔吐和反胃。下部脈搏微弱但原本脈搏大的情況,通常表示"關格",患者無法正常排尿。如果頭部無汗,病情仍有治癒希望,但若有汗,則病情嚴重,可能危及生命。
2. 膈氣
〔丹〕《局方》治氣一門有曰:治一切氣,冷氣、滯氣、逆氣、上氣,用安息香丸、丁沉丸、大沉香丸、蘇子丸、勻氣散、如神丸、集香丸、白沉香丸、煨姜丸、鹽煎散、七氣散、溫白丸、生薑湯。其治嘔吐膈噎也,用五膈丸、五膈寬中散、膈氣散、酒症丸、草豆蔻丸、撞氣丸、人參丁香散。其治吞酸也,用丁香煎丸、小理中丸。
其治痰飲也,用倍術丸、消飲丸、溫中化痰丸、五套丸。且於各方條下,或曰口苦失味、曰噫酸、曰舌澀、曰吐清水、曰痞滿、曰氣急、曰脅下急痛、曰五心中熱,口爛生瘡。皆是明言熱症,何為悉用熱藥?夫周流於人之一身以為主者,氣也。陽往則陰來,陰往則陽來,一升一降,無有窮已。
苟內不傷於七情,外不感於六淫,其為氣也,何病之有?今曰冷氣、滯氣、逆氣、上氣,皆是肺受火邪,氣得炎上之化,有升無降,熏蒸清道,甚而至於上焦不納,中焦不化,下焦不滲,展轉變為嘔、為吐、為膈、為噎、為痰、為飲、為反胃、為吞酸。夫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此正治之法也。
治熱用熱,治寒用寒,此反佐之法也。詳味前方,既非正治,又非反佐,此愚之所以不能無疑也。謹按《原病式》曰:諸病嘔吐酸,皆屬於熱;諸積飲痞滿中膈,皆屬於濕;諸氣逆衝上嘔湧,溢食不下,皆屬於火;諸堅痞,腹滿急痛,吐腥穢,皆屬於寒,深契仲景之意。《金匱要略》曰:胸痹病,胸背痛,栝蔞薤白湯主之。
胸痹,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心下痞氣,氣結在胸,脅下上逆搶心者,枳實薤白栝蔞桂枝湯主之。嘔而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諸嘔吐谷不得入者,小半夏湯主之。嘔吐病在膈上者,豬苓湯主之。胃反嘔吐者,半夏參蜜湯主之。
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胃反吐而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吐後欲飲者,文蛤湯主之。病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無奈者,薑汁半夏湯主之。乾嘔手足冷者,陳皮湯主之。噦逆者,陳皮竹茹湯主之。乾嘔下痢者,黃芩湯主之。氣衝上者,皂莢丸主之。上氣脈浮者,厚朴麻黃湯主之。
上氣脈沉者,澤瀉湯主之。火逆上氣者,麥門冬湯主之。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茯苓桂術湯主之。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出之,宜茯苓桂術甘草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者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者,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宜大青龍湯;又宜小青龍湯主之。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嘔家本渴,今反不渴,心中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者,吐涎沫而頭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心胸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茯苓飲主之。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半夏湯加茯苓主之。觀其微意,可表者汗之;可下者利之;滯者導之;郁者揚之;熱者清之;寒者溫之;偏寒偏熱者,反佐而行之;挾濕者,淡以滲之;挾虛者,補而養之。
何嘗例用辛香燥熱之劑?以火濟火,實實虛虛,咎將誰執?或曰:《脈訣》謂熱則生風,冷生氣,寒主收引。今冷氣上衝矣,氣逆矣,氣滯矣,非冷而何?吾子引仲景之言而斥其非,然則諸氣、諸飲、諸嘔吐、反胃、吞酸等病,將無寒症耶?予曰:五臟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隨起。若諸寒為病,必須身犯寒氣,口食寒物,乃為病寒,非若諸火病自內作。
所以氣之病寒者,十無一二。或曰:其餘痰氣、嘔吐、吞酸、噎膈、反胃,作熱作火,論治於理可通。若病人自言冷氣從下而上,非冷而何?予曰: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火,自下而出。其熱為甚,自覺其冷,非真冷也。火極似水,積熱之甚,陽亢陰微,故見此症。冷生氣者,出高陽生之謬言也。
若病果因於寒,當以去寒之劑治之,何至例用辛香燥熱為方,不知權變,寧不誤人。或曰氣上升者,皆用黑錫丹、養正丹、養氣丹等藥,以為鎮墜,然服之者隨手得效,吾子以為熱甚之病,亦將有誤耶?予曰:相火之外,又有臟腑厥陽之火,五志之動,各有火起。相火者,此經所謂一水不勝二火之火。
斯火也,出於天造。厥陽者,此經所謂一水不勝五火之火,出於人慾。二者之火相扇而動,氣之升也,隨火炎上,升而不降,孰能御之?令借丹劑之重墜而降之。氣鬱為濕痰,丹性熱燥濕,痰被劫亦為暫開。所以清快丹毒,積久偏助狂火,陰血愈耗,其升愈甚。俗人喜溫,迷而不悟,被此禍者,滔滔皆是。
或曰:丹藥之重,欲降而升,然如之何則可?予曰:投以辛涼,行以辛溫,制伏肝邪;治以鹹寒,佐以甘溫,收以苦甘,和以甘淡,補養陰血,陽自相附,陰陽比和,何升之有?先哲治法,其則不遠,吾不贅及。或曰:諸氣諸飲,與夫嘔吐、吞酸、膈噎、反胃等症,《局方》未中肯綮,我知之矣。
然則《要略》之方,果足用乎?抑猶有未發者乎?予曰:天地之氣化無窮,人身之病亦變化無窮,仲景之書,載道者也。醫之良者,引例推類,可謂無窮之用,借令略有加減修合,終難逾越矩度。
夫氣之初病也,其端甚微,或因些小飲食不謹;或外冒風雨寒暑;或內感七情;或食味過厚,偏助陽氣,積成膈熱;或資稟素實表密無汗;或性急易怒,陰火炎上,以致津液不行,清濁相干。氣為之病,或痞或痛,或不思食,或噎噫腐氣,或吞酸,或嘈雜,或膨滿。不求本原,便認為寒,遽以辛香燥熱之劑投之,數帖暫得快然,以為神方。
仍前厚味不節,將理不謹,舊疾被劫暫舒,濁液易於攢聚,或半月,或一月,前病復作。如此延蔓,自氣成積,自積成痰,此為痰、為飲、為吞酸之由也。良工未遇,謬藥已行,痰挾汙血,遂成窠囊,於是為痞、為痛、為嘔、為噎膈、反胃之次第諸症隆起。飲食湯液,泥滯不行,滲道蹇澀,大便或秘或溏,下失傳化,中焦愈停。
醫者不察,猶執為冷,翻思前藥隨手得快,至此賓主皆恨藥欠燥熱。顒俟久服,脾可以溫,胃可以壯,以冀一旦豁然之效。不思胃為水穀之海,多血多氣,氣清和則能受。脾為消化之宮,氣清和則能運。今得香熱之藥,偏助氣血沸騰。其始也,胃液凝聚,無所容受;其久也,脾氣耗散,傳化漸遲。
其有胃熱易飢,急於得食,脾傷不磨,鬱積成痛,醫者猶曰虛而積寒,非尋常草木可療,妄以烏、附助佐丹劑,專意服餌。積而久也,血液俱耗,胃脘乾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飲可行,食物難入,間或可入,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與胃為近,食雖可入,難盡入胃,良久復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
大便秘,小若羊屎,然名雖不同,病出一體。《要略》論飲有六:曰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留飲、伏飲。分別五臟諸證,治法至矣盡矣。第恨醫者不善處治,病者不守禁忌,遂使藥助病邪,展轉深痼,去生漸遠,深可哀憫。或曰:《千金》諸方,治膈噎反胃,未嘗廢薑、桂等劑,何吾子之多言也?予曰:氣之鬱滯,久留清道,非借香熱不足以行。
然悉有大黃、石膏、竹茹、芒硝、澤瀉、前胡、朴硝、茯苓、黃芩、蘆根、栝蔞等藥為之佐使,其始則同,其終則異。病邪易伏,故易於安。或曰:胃脘乾槁者,古方果可治乎?將他有要捷之法,或可補前人之未發者乎?予曰:古方用人參以補肺,御米以解毒,竹瀝以清痰,乾薑以養血,粟米以實胃,蜜水以潤燥,姜以去穢,正是此意。張雞峰亦曰:噎當是神思間病,惟內觀自養,可以治之。
此言深中病情,治法亦為近理。夫噎病主於血乾,夫血者陰氣也,陰主靜,內外兩靜,則臟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氣有養,陰血自生,腸胃津液傳化合宜,何噎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