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一·脾胃門 (5)
卷之二十一·脾胃門 (5)
1. 飢不能食
〔《靈》〕黃帝曰:人之善飢而不嗜食者,何氣使然?岐伯曰:精氣並於脾,熱氣留於胃,胃熱則消穀,谷消故善飢。胃氣逆上,則胃脘寒,故不嗜食也。(大惑論)
運氣飢不欲食,皆屬濕邪傷腎。經云:太陰司天,濕淫所勝,民病心如懸,飢不欲食,治以苦熱是也。
針灸飢不欲食有二法:
其一清胃。經云:胃者,水穀之海。其腧,上在氣衝,下至三里。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谷。審守其腧,調其虛實是也。
其二取腎。經云:腎足少陰之脈,是動則病飢不欲食,心如懸,若飢狀。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也。
〔東〕飢不能食,飲食不下,嘔而雷鳴:大迎、中極、食竇。又法:期門、章門。
冬脈不及,為病在中,令人心懸如飢。(全文見治虛實法。)
〔仲〕寸口脈弱遲,弱者胃氣微;遲者榮中寒。榮為血,血虛則發熱;胃為氣,氣虛則發厥。
白話文:
【飢不能食】
黃帝問道:有些人總是感到飢餓卻不喜歡吃東西,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精氣集中在脾臟,熱氣留在胃部。胃部熱度高,食物就會消化得快,所以總是覺得餓。但當胃氣逆流向上時,胃部就會感覺寒冷,因此就失去了食慾。
如果運氣不佳,導致食慾不振,這通常是濕邪侵入腎臟造成的。根據古籍記載:當太陰星主掌天空時,濕氣過重,人民常會感到心懸,不想吃東西,治療方法應以苦熱的藥物來對付。
針灸治療食慾不振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清除胃部的熱氣。古籍提到:胃是消化水和食物的地方,它的穴位,上面在氣衝穴,下面到足三里穴。當胃的消化能力不足,即使餓了也會無法接受食物。應該找到這些穴位,調整其虛實情況。
另一種方法是刺激腎臟。古籍提到:腎和足少陰脈絡有關,如果出現問題,就會感到飢餓但不願進食,心懸若飢。治療方式應視脈象的強弱及身體的冷熱來決定。
東方醫學認為,如果一個人雖然感到飢餓,卻無法吞嚥食物,甚至嘔吐且肚子咕咕叫,可以針刺大迎穴、中極穴、食竇穴。另一種治療方式是針刺期門穴、章門穴。
冬天如果脈象弱,表示疾病在體內,會讓人感到心懸如餓。
仲景提到:寸口脈象弱且遲緩,脈弱表示胃氣微弱,脈遲表示血液中寒氣多。血液虛弱會發熱,胃氣虛弱會導致昏厥。
2. 惡食
〔《素》〕太陰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食臭也。
〔丹〕惡食者,胸中有物,導痰補脾,,二陳加白蒼楂芎湯,。
白朮,山楂,川芎,蒼朮,半夏,陳皮,茯苓,甘草
〔垣〕失笑丸,治虛痞惡食。(方見痞門。)
白話文:
【厭食】
根據《黃帝內經》所述,當一個人無法忍受食物的氣味,這表示他的胃功能可能減弱,所以才會對食物的氣味產生反感。
丹溪認為,如果對食物產生厭惡感,可能是因為胸中有異物或痰多導致,這時可以服用一種藥方,名為「二陳加白蒼楂芎湯」,其成分包含白朮、山楂、川芎、蒼朮、半夏、陳皮、茯苓和甘草。
而李杲則提出了一種名為「失笑丸」的藥方,專門用來治療因身體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和厭食症狀。(此藥方詳細內容可參考消化不良相關章節。)
3. 妊娠惡食
〔《大》〕治妊娠惡食。
人參(四兩),厚朴,生薑,枳殼,甘草(各一兩),水煎服。
凡妊娠惡食者,以所思食任意食之,必愈。
白話文:
【對於孕婦食慾不振的處理方式】
使用人參四兩、厚朴一兩、生薑一兩、枳殼一兩、甘草一兩,用水煎煮後服用。
凡是孕婦有食慾不佳的情況,可以按照自己想吃的食物盡情食用,病情必定會好轉。
4. 消癉門
渴而多飲,為上消。消穀善飢,為中消。渴而便數有膏,為下消。
〔垣〕上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飲。逆調論云: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是也。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潔古曰:上消者,上焦受病,又謂之膈消。多飲水而少食,大便如常,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治宜流濕,以潤其燥。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頻數。叔和云:口乾,飲水多,食亦飢,虛癉成為消中者是也。
以調胃承氣湯及三黃丸主之。(潔古云:中消者,胃也。渴而飲食多,小便赤黃,熱能消穀,知其熱在中焦也,宜下之。)下消者,煩躁引飲,耳輪焦乾,小便如膏。叔和云:焦煩水易虧,此腎消也,以六味地黃丸主之。(潔古云:腎消者,病在下焦。初發為膏淋,謂淋下如膏油之狀。
至病成面色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濁而有脂液,治宜養血,以分其清濁而自愈矣。)
上上消者,經謂之膈消。膈消者,渴而多飲是也。中消者,經謂之消中。消中者,渴而飲食俱多,或不渴而獨飲是也。下消者,經謂之腎消。腎消者飲一溲二,其溲如膏油,即膈消、消中之傳變。王注謂肺臟消燥,氣無所持是也。蓋肺藏氣,肺無病則氣能管攝津液,而津液之清微者,收養筋骨血脈,余者為溲。
肺病則津液無氣管攝,而精微者亦隨溲下,故飲一溲二,而溲如膏油也。筋骨血脈無津液以養之,故其病成,漸形瘦焦乾也。然肺病本於腎虛,腎虛則心寡於畏,妄行凌肺,而移寒與之,然後肺病消。故仲景治渴而小便反多,用腎氣丸補腎救肺,後人因名之腎消及下消也。或曰:《經》既云肺消死不治,仲景復用腎氣丸治之何也?曰:飲一溲二者,死不治。
若飲一未至溲二者,病尚淺猶或可治。故仲景腎氣丸治飲水一斗小便亦一斗之症,若小便過於所飲者,亦無及矣。
病式服藥
熬豬肚湯,小承氣湯,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則便溺有節。
羊肉冬瓜湯,腎氣丸地黃丸
消渴手太陰(大渴不止。)消中足陽明(癉成消中而數小便,胃熱消穀善飢。)腎消足少陰(膏癉,飲少溲多。)
麥冬飲子,內化丸,鳳髓丹
化水丹,易老順氣散,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則渴飲不思。
〔垣〕論消渴末傳能食者,必發腦疽背瘡;不能食者,必傳中滿鼓脹。《聖濟總錄》皆為必死不治之症。潔古分而治之: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不能食而渴者,錢氏白朮散倍加葛根主之,上中既平,不復傳下消矣。前人用藥,厥有旨哉。或曰:未傳瘡疽者,何也?此火邪勝也。
其瘡痛甚,而不潰,或赤水者是也。經曰:有形而不痛者,陽之類也。急攻其陽,無攻其陰,治在下焦。元氣得強者生;失強者死。末傳中滿者,何也?以寒治熱,雖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然臟腑有遠近,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腎、肝位遠,宜制大其服。皆適其所至所為。
故知過與不及,皆誅罰無過之地也。如膈消、中消,制之太急,速過病所,久而成中滿之疾。正謂上熱未除,中寒復生者,非藥之罪,失其緩急之宜也。處方之際,宜加審焉。
〔《本》〕《總錄》論消渴有三種:一者,渴而飲水多,小便數有脂似麩片而甜者,消渴病也。二者,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有似油而數者,消中病也。三者,雖渴飲水不能多,腿腳瘦小痿弱,小便數,此腎消病也。特忌房勞。《千金》云:消渴病宜慎者有三:一飲酒;二房勞;三鹹食及面。
能慎此三者,雖不服藥亦自可愈。消渴之人,愈與未愈,嘗須慮患大癰,必於骨節間忽發癰疽而卒。
〔《素》〕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石藥發瘨,芳草發狂。夫熱中、消中,皆富貴人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願聞其詳。岐伯曰: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岐伯曰:熱氣慓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恐內傷脾。
脾者土也,而惡木。服此藥者,至甲乙日更論。(腹中論,王注云:多飲、數溲,謂之熱中;多食、數溲,謂之消中。芳草即白芷,石藥即鍾乳之類。)
〔垣〕滑石治渴,本為竅不利而用之。以燥能亡津液也,天令濕氣太過者當用之,若無濕用之是犯禁也。
〔《靈》〕黃帝曰:人之善病消癉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黃帝曰:何以知五臟之柔弱也?少俞曰:夫柔弱者必有剛強,剛強多怒,柔者易傷也。黃帝曰:何以候柔弱之與剛強?曰:此人薄皮膚,而目堅固以深者,長沖直揚,其心剛,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氣血逆留,臗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此言其人暴剛而肌肉弱者也。
(五變篇)𩩲𩨗弱小以薄者,心脆,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肩背薄者肺脆,肺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脅骨弱者肝脆,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唇大而不堅者脈脆,脈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耳薄不堅者腎脆,腎脆則善病消癉易傷。(全文見診法。)心脈微小為消癉,滑甚為善渴。肺脈微小為消癉。
肝脈微小為消癉;小甚為多飲。脾脈微小為消癉。腎脈微小為消癉。諸脈小者,陰陽俱不足也。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全文見治虛實法。)凡治消癉,肥貴人則膏粱之疾。
〔《素》〕心脈耎而散者,當消環自已。(脈要精微論)帝曰:消癉何如?岐伯曰: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虛實論)
〔《難》〕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反得沉澀而微者死也。(十七難)
〔《脈》〕消渴,脈數大者生;細小浮短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