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一·脾胃門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一·脾胃門 (4)

1. 不能食

心下不痞滿,自不能食也。

〔《經》〕治大人小兒不進乳食,和氣去痰。用人參四兩,半夏一兩,薑汁浸一宿,曝乾為末,麵糊丸。食後生薑湯下。

〔垣〕,和中丸,開胃進食。

乾薑(一錢),木瓜(一枚),甘草(炙二錢),陳皮(一錢),人參(一錢),白朮(三錢),

白話文:

如果胸口沒有脹滿,卻自己吃不下東西,可以試著用人參、半夏調和氣血、化痰止咳。將人參四兩、半夏一兩浸泡在薑汁中一夜,晒乾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丸子,飯後用生薑湯送服。也可以使用和中丸,幫助開胃,促進食慾。另外,乾薑、木瓜、甘草、陳皮、人參、白朮等藥材也都有開胃健脾的作用。

上為末,蒸餅糊丸。食前白湯下三五十丸。

〔《本》〕,七珍散,開胃進食,補脾養氣。

人參,白朮,黃耆(蜜炙),山藥,白茯苓,粟米(微炒),甘草(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薑棗煎服。如故不思飲食,加扁豆一兩,名八珍散。此方溫平不熱,常服飲食自倍。

〔海〕,六神湯,治傷寒虛羸,不思飲食。

白話文:

將蒸餅研磨成粉末,做成糊狀丸子。飯前用白湯送服三五十粒。

七珍散有助於開胃進食,補益脾胃和元氣。配方包括人參、白朮、蜜炙黃耆、山藥、白茯苓、微炒粟米、等量的甘草。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薑棗煎水服用。如果仍然沒有胃口,可以加入一兩扁豆,改名為八珍散。這個方子溫和平和,不燥熱,經常服用,食慾就會明顯增加。

六神湯則專治傷寒後身體虛弱,沒有食慾的症狀。

人參,白朮,黃耆(各一兩),枳殼(一方用枳實。炒),白茯苓(各半兩),甘草(二錢),

上為末。每服五錢,薑、棗同粳米合許煎,食前服。

〔羅〕錢氏異功散,治脾胃虛弱,難任飲食。(異功散用人參、白茯苓、白朮、甘草、橘紅、木香各等分,薑、棗煎服。)

羅謙甫云:脾胃弱而飲食難任者,不可一概用克伐之劑,宜錢氏異功散補之,自然能食。設或嗜食太過,傷脾而痞滿嘔逆,權用枳實丸一服,慎勿多服。予嘗治翁氏久瘧,食少汗多。先用補劑加黃連、枳實,月餘食反不進,汗亦不止。因悟謙甫此言,遂減去枳、連,純用補劑;又令粥多於藥而食進;又於原方內加附子三分半,一服而愈。

白話文:

人參、白朮、黃耆各一兩,枳殼(或用枳實,炒過)和白茯苓各半兩,甘草二錢,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錢,用薑、棗和粳米一起煮,飯前服用。

這個藥方叫做異功散,是專門治療脾胃虛弱、難以進食的。羅謙甫說,脾胃虛弱的人,不能一味地使用峻猛的藥物,應該用異功散來補益脾胃,這樣才能恢復食慾。如果吃太多東西傷了脾胃,導致腹脹、嘔吐,可以服用枳實丸,但要謹慎服用,不要過量。我曾經治療一位姓翁的病人,他長期患瘧疾,食慾不振,汗多。我一開始用補藥加黃連、枳實,但服用一個多月後,他的食慾反而更差,汗也止不住。後來我理解了羅謙甫的觀點,就減少了枳實和黃連的用量,只用補藥;並且讓病人多吃粥,少吃藥;還在原方中加了附子,結果服用一次就痊癒了。

〔垣〕,寬中進食丸,滋形氣,喜飲食。

草蔻仁(五錢),砂仁(一錢五分),半夏曲(七錢),麥芽(炒,一兩),枳實(炒,四錢),神麯(炒,半兩),甘草(炙,一錢半),乾薑(一錢),陳皮(三錢),木香(五分),白朮,白茯苓(各二錢),豬苓,澤瀉,人參,青皮(各一錢),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每服三五十丸,白湯下。

白話文:

這方劑可以寬中,促進食慾,滋養身形和氣血。方劑用草蔻仁、砂仁、半夏曲、麥芽(炒)、枳實(炒)、神麴(炒)、甘草(炙)、乾薑、陳皮、木香、白朮、白茯苓、豬苓、澤瀉、人參、青皮等藥材研磨成粉,用湯水浸泡蒸餅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白湯送服。

和中丸,治病久虛弱,厭厭不能食,而臟腑或秘或溏。常服和中理氣,消痰進食,去濕厚腸胃。

厚朴(薑製,一兩),白朮(一兩半),半夏(制,一兩),橘紅(八錢),檳榔(四錢),枳實(麩炒,三錢),木香(二錢半),甘草(炙,三錢半),

上為末,生薑汁浸蒸餅丸。每服五六十丸,食遠白湯下。

木香枳朮丸、木香乾姜枳朮丸能開胃進食。(二方並見內傷飲食門。)

白話文:

和中丸

功效: 適用於久病體虛、食慾不振、身體乏力、消化功能紊亂(或便秘或腹瀉)者。

藥方:

  • 厚朴(薑製,一兩)
  • 白朮(一兩半)
  • 半夏(制,一兩)
  • 橘紅(八錢)
  • 檳榔(四錢)
  • 枳實(麩炒,三錢)
  • 木香(二錢半)
  • 甘草(炙,三錢半)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浸泡,蒸熟後製成丸狀。

用法:

每次服用五六十丸,飯後用白湯送服。

其他:

  • 和中丸可以調和脾胃,理氣消痰,增進食慾,消除腸胃濕氣。
  • 木香枳朮丸、木香乾姜枳朮丸等方劑也具有開胃進食的功效。

注:

  • 以上藥方僅供參考,請勿自行服用。
  • 患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指導用藥。

交泰丸,升陽氣,瀉陰火,調榮氣,進飲食,助精神,寬腹脹。除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沉困懶倦。

知母(四錢,一半生,一半酒炒,春夏用,秋冬減去),柴胡(一錢半),厚朴(去皮,炒,三錢。秋冬加七錢),人參(一錢),黃連(六錢,秋冬減一錢半),苦楝(酒煮,三錢),肉桂(去皮,一錢),白茯苓(三錢),皂角(去皮弦,煨,六錢),紫菀(去苗,六錢),小椒(炒,去汗、並閉目者,一錢半),白朮(二錢),川烏頭(四錢半),乾薑(炮,三錢),巴豆霜(半兩),吳茱萸(湯洗,半兩),砂仁(三錢),

白話文:

交泰丸 的功效是:升發陽氣,瀉去陰火,調節營氣,增進食慾,提振精神,緩解腹脹。可以治療因陽氣不足、陰火旺盛導致的怠惰嗜睡、四肢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狀。

藥方組成:

  • 知母(四錢,其中一半生用,一半酒炒,春夏季節用,秋冬季節減半)
  • 柴胡(一錢半)
  • 厚朴(去皮,炒,三錢,秋冬季節加七錢)
  • 人參(一錢)
  • 黃連(六錢,秋冬季節減一錢半)
  • 苦楝(酒煮,三錢)
  • 肉桂(去皮,一錢)
  • 白茯苓(三錢)
  • 皂角(去皮弦,煨,六錢)
  • 紫菀(去苗,六錢)
  • 小椒(炒,去汗、並閉目者,一錢半)
  • 白朮(二錢)
  • 川烏頭(四錢半)
  • 乾薑(炮製,三錢)
  • 巴豆霜(半兩)
  • 吳茱萸(湯洗,半兩)
  • 砂仁(三錢)

上除巴豆霜另研入,余俱為細末,蜜丸。每服三四十丸,溫水下,量虛實加減。

〔河〕人參半夏丸,下痰進食。(方見咳嗽門。)

〔丹〕治一男子,因服熱藥多,又性急,形瘦多倦,食少。此時四月,後與此方,分作十四帖,食後煎熱,下

大補丸,十五粒。

白朮(一兩半),炒曲(一兩),陳皮(七錢),黃芩(六錢),人參,知母(炒),麥門冬,木通(各半兩),生甘草,炙甘草(各一錢),

白話文:

將巴豆霜另外研磨成粉末,與其他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用蜜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顆,溫水送服,根據患者虛實情況加減用量。

這個方子叫做「人參半夏丸」,可以化痰開胃,詳見咳嗽門。

曾經有一位男子,因為服用過多熱性藥物,加上性子急躁,身形消瘦,經常感到疲倦,食慾不振。當時是四月份,我給他用這個方子,分成十四帖,飯後用熱水煎服,然後再服用十五粒「大補丸」。

方子中藥材的用量分別是:白朮一兩半,炒曲一兩,陳皮七錢,黃芩六錢,人參、知母(炒)、麥門冬、木通各半兩,生甘草、炙甘草各一錢。

又治勞苦不思飲食。

白朮(三錢),滑石,白茯苓(各一錢),

水煎服,下保和丸三十丸。

治腳氣瘦倦,不思飲食。

白朮(二兩),蒼朮,陳皮,黃連,黃柏,半夏(各半兩),扁柏(七錢半),香附(一兩),白芍藥(一兩),

上為末,薑汁糊丸。

憂抑傷脾,不思飲食。

黃連(炒),芍藥(酒炒),香附,青六散末(方見滯下。即六一散加紅曲二兩),

白話文:

治療勞累过度,不思飲食,可以用白朮三钱、滑石、白茯苓各一钱,水煎服用,再服用保和丸三十丸。

治療脚气瘦弱倦怠,不思饮食,可以用白朮二两、苍朮、陈皮、黄连、黄柏、半夏各半两、扁柏七钱半、香附一两、白芍药一两,研磨成粉,用姜汁糊成丸服用。

治疗忧郁伤脾,不思饮食,可以用炒黄连、酒炒芍药、香附、青六散末(即六一散加红曲二两)等药材。

上薑汁浸,炊餅為丸。

濕痰氣滯,不思穀食,三補丸加蒼朮,倍香附。

〔《本》〕治脾氣久虛,不進飲食,停飲脅痛,,曲術丸,。

神麯(炒,十兩),白朮(五兩),乾薑,官桂(各二兩),吳茱萸,川椒(各三兩),

上為末,薄糊丸。每服三五十丸,食前薑湯下。有飲加白朮二兩。此方自試有效。

二神丸,治脾腎虛弱,全不進食。

破故紙(炒,四兩),肉豆蔻(生,二兩),

上為末。用肥棗四十九個,生薑四兩,切片同煮。棗爛去姜,取棗剝去皮核,用肉研為膏,入藥末和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鹽湯下。有人全不進食,服補脾藥皆不效,予授此方服之,頓能進食。此病不可全作脾氣治,蓋腎氣怯弱,真元衰削,是以不能消化飲食。譬之鼎釜之中,置諸米穀,下無火力,終日米不熟,其何能化。

白話文:

將薑汁浸泡餅,做成丸子。

如果出現濕痰氣滯,食慾不振,可以在三補丸的基礎上添加蒼朮,香附的用量加倍。

治療脾氣虛弱,長期不思飲食,停飲、脅肋疼痛的「曲術丸」配方如下:

將神麴(炒過,十兩)、白朮(五兩)、乾薑、官桂(各二兩)、吳茱萸、川椒(各三兩)研磨成粉末,用薄糊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三、五十粒,飯前用薑湯送服。如果患者有飲積,可以再加入白朮二兩。這個方子我自己試過,效果很好。

二神丸用於治療脾腎虛弱,完全沒有食慾的情況。

將破故紙(炒過,四兩)、肉豆蔻(生,二兩)研磨成粉末。取肥棗四十九個,生薑四兩,切片一起煮。棗子煮爛後去除薑片,剝去棗皮和核,用肉研磨成膏狀,加入藥末一起搗碎,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四十粒,用鹽湯送服。有的人完全不思飲食,服用補脾藥物都無效,我給他們服用這個方子,就能立即恢復食慾。這種病不能完全按照脾氣虛弱來治療,因為腎氣虛弱,精氣衰竭,所以無法消化食物。就像鍋裡放了米飯,下面沒有火,米飯就永遠煮不熟,怎麼能消化呢?

黃魯直嘗記:服菟絲子淘淨,酒浸曝乾,日挑數匙,以酒下之。十日外飲啖,如湯沃雪,亦知此理也。

〔《摘》〕胃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食亦不化:三里、三陰交

〔東〕三焦停水,氣攻不食,身黃微熱,胃中有寒故也:維道、中封、胃俞、腎俞。

〔《撮》〕三焦邪熱,不嗜飲食:關元(一分,沿皮向後三分,灸。)

〔東〕全不思食:然谷(出血立飢。)

脈浮滑而疾者,食不消,脾不磨。陽脈滑而緊,滑則胃氣實,緊則脾氣傷,得食不消者,此脾不和也。(枳朮丸之類治之。)

〔仲〕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不行,澀者榮氣不達。榮衛不能相將,三焦無所仰,身體痹不仁。榮氣不足,則頭疼口難言,衛氣虛則惡寒數欠,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吞酸;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引食;下焦不歸者,則為遺溲。(異功散之類治之。)

白話文:

黃魯直曾經記載:服用菟絲子,先洗淨後浸泡在酒中,曬乾,每天取幾匙,用酒送服。十天後食用,如同湯水澆雪般融化,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針對胃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食亦不化的情況,可以針灸三里穴和三陰交穴。

針對三焦停水,氣攻不食,身黃微熱,胃中有寒的情況,可以針灸維道穴、中封穴、胃俞穴、腎俞穴。

針對三焦邪熱,不嗜飲食的情況,可以灸關元穴,方法是從關元穴沿皮膚向後三分處灸。

針對完全不思飲食的情況,可以針灸然谷穴,出血後就會感到飢餓。

脈象浮滑而疾,表示食不消,脾胃運化功能不足。陽脈滑而緊,滑則胃氣實,緊則脾氣傷,得食不消,說明脾胃不和,可以用枳朮丸之類的藥物治療。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不行,澀者榮氣不達。榮衛不能相合,三焦功能失調,身體麻木不仁。榮氣不足,則頭疼口齒不清,衛氣虛則怕冷打嗝,三焦功能失常。上焦不歸其位,則打嗝泛酸;中焦不歸其位,則無法消化食物;下焦不歸其位,則會出現小便失禁。可以用異功散之類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