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心小腸部 (8)
卷之二十·心小腸部 (8)
1. 手足皴裂腳縫爛
〔羅〕,潤肌膏,治手足皴澀,皮膚裂開疼痛,不能見風。
珠子瀝青(四兩),白黃蠟(八錢),乳香(二錢),
上三味,於鐵器內用文武火熬。下瀝青在鐺內,隨手便下黃蠟、乳香,次入清芝麻油一二匙。候瀝青盡溶開,微微熬動。放大淨水一盆於其傍,以攪藥用匙取一二滴,滴於水中試之:如硬再入油;如軟硬合宜,用新綿攄淨,入水中摺疊扯之,以白為度。油當旋旋入,勿令軟了,以瓷器內盛之,或油紙裹亦得。
每用不拘多少。先於火上炙裂子口,卻捻合裂子。藥亦火上炙軟,塗於裂子上,用紙少許貼之,自然合矣。
〔東〕,老人路次方
城北獨樹店之客舍有推小車者,皮膚皴裂甚痛,兩手不能執轅,足不能履地而車上宿。制此藥敷之即效,明日遂行。自後屢用屢效,故錄於此。
〔世〕治手足皴裂,春夏不愈者。
生薑汁,紅糟,白鹽,豬膏(臘月者佳)
上研爛,炒熱,擦入皴內,一時雖痛,少頃便皮軟皴合,再用即安。
〔丹〕手足寒,皴裂。臺椒三四合,煮浸半食頃。須臾,再浸。又敷以羊豬髓腦甚妙。(《梅師方》)
〔世〕治腳跟皴裂。用頭髮一大握,桐油一碗,於瓦器內熬,候油沸頭髮溶爛,出火攤冷,以瓦器收貯,不令灰入。每用百沸湯泡洗皴裂令軟,敷其上即安。一方,加水粉。
〔《山》〕腳裂爛。蒸藕研成膏敷之。
〔世〕用五倍子為末,用牛骨髓填縫內即好。治腳指縫爛瘡,撏鵝時,取鵝掌黃皮,焙乾燒存性為末,濕則摻之。
白話文:
【手足乾裂與腳縫潰爛】
「潤肌膏」是治療手足皮膚乾燥,甚至出現裂痕疼痛,無法忍受風吹的祕方。
配方如下:松脂瀝青(四兩)、白黃蠟(八錢)、乳香(二錢)。
將這些材料放在鐵鍋內,以文火和武火交替加熱熔化。首先放入瀝青,接著陸續加入黃蠟和乳香,最後加入一到兩茶匙的純芝麻油。待瀝青完全溶解,持續攪拌。旁邊準備一大盆清水,用攪拌藥材的勺子取一到兩滴,滴入水中測試硬度:如果太硬就再加些油;如果硬度適中,就用新的棉布擦拭乾淨,放入水中折疊拉扯,直到白色為止。油要逐步加入,不要讓它變得太軟,最後用瓷器裝盛,或者用油紙包裹也可以。
使用時不限量。先在火上烘熱裂口,然後輕輕按合裂口。藥膏也要在火上烘軟,塗抹在裂口上,再用少量紙張覆蓋,裂口就會自然癒合。
另有一個長者提供的經驗方,有位推車人在城北獨樹店的旅館住宿,皮膚乾裂疼痛,雙手無法握住車把,雙腳無法著地,只能睡在車上。他使用這款藥膏後立即見效,隔天就能繼續前行。自此,這個方子多次使用,每次都有效,因此被記錄下來。
還有一個針對春夏季節手足乾裂久久不愈的處方:
使用生薑汁、紅糟、白鹽和豬油(以臘月的為佳)。將這些材料混合搓揉至碎,加熱後,擦入裂口內,雖然一開始會有些疼痛,但很快皮膚就會變得柔軟,裂口也會閉合,再次使用即可舒緩。
針對手足因寒冷導致的乾裂,可用臺椒三到四合煮沸浸泡約半餐時間。稍等片刻,再進行第二次浸泡,然後用羊或豬的骨髓腦部敷在裂口上,效果極佳。
對於腳跟乾裂,可以抓一把頭髮和一碗桐油,在陶罐中加熱,等到油沸騰且頭髮完全溶解,熄火放涼,儲存在陶罐中,避免灰塵進入。每次使用前,先用沸水浸泡裂口使其軟化,然後將藥膏敷上,即能舒緩。另一種方法是在藥膏中添加滑石粉。
對於腳裂,可將蒸熟的蓮藕搗成膏狀,敷在裂口上。
若腳趾間有爛瘡,可將五倍子磨成粉末,用牛骨髓填充在裂口內,即可癒合。在拔鵝毛時,收集鵝掌上的黃色皮膚,焙乾燒成灰,磨成粉末,當裂口濕潤時,撒上這種粉末,也能有效治療。
2. 反花瘡
(瘡有胬肉凸出者是也)
〔丹〕諸瘡胬肉,如蛇頭出數寸者,硫黃末敷之即縮。(《聖惠方》)
瘡有肉凸出,烏梅燒灰為末,敷之立盡。(《鬼遺方》)又,以白梅肉杵細,入蜜捏成餅如錢大,貼之妙。(《聖惠方》)
〔梅〕又方治反花瘡。馬齒莧一斤,燒灰細研,豬脂調敷。
〔世〕瘡凸出寸許,根如小豆或大如梅者,用花腳蜘蛛絲纏其根,則漸干而自脫落。
白話文:
【反花瘡】
(指的是瘡瘍中有胬肉突出的情況)
【丹方】對於各種瘡口長有像蛇頭般突出幾寸的胬肉,可使用硫磺粉末塗抹,胬肉會隨即收縮。(出自《聖惠方》)
若瘡口有肉突出,可以將烏梅燒成灰後磨成細粉,敷在患處即可迅速見效。(出自《鬼遺方》)另外,也可以將白梅肉搗碎,加入蜂蜜揉成錢幣大小的餅狀,貼在患處,效果極佳。(出自《聖惠方》)
【梅方】另有一方治療反花瘡。取一斤馬齒莧,燒成灰並研磨成細粉,與豬脂調和後塗抹於患處。
【世間方】對於突出約一寸左右,根部像小豆般大小或如梅子大的瘡,可用花腳蜘蛛的絲纏繞其根部,胬肉會逐漸乾燥並自然脫落。
3. 惡瘡
〔羅〕,乳香消毒散,專治惡瘡。
大黃(煨),黃耆,牛蒡子(炒),金銀花(各五兩),甘草(三兩),牡蠣(鹽泥煨燒,五兩),乳香,沒藥,懸蔞(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瘡在上,食後;在下,食前。
〔海〕惡瘡入腹心,嘔逆,藥食不下。
豆粉(半兩),干胭脂(三錢),定粉(二錢),
上細末,新水調下神效。
碧霞挺子,治惡瘡神效。了不覺疼痛者。
銅綠,硇砂(各二錢),蟾酥(一錢),
上為細末,燒飯和作麥糵挺子。每刺不覺痛者,須刺出血,方紝藥在內,以膏藥貼之。
蝕惡瘡方,非奇異惡瘡不可用。
銅綠(二錢),硇砂(一字),石膽礬(半錢,並細研)
上為細末,敷之。治惡瘡,或有小蟲。
膽礬(一錢),龍骨(二錢半),輕粉(一錢),虎骨,白礬(各二錢半),麝香(五分),乳香(一錢),硇砂(二錢),腦子(一字),土蜂房(二錢),露蜂房(二錢半),雄黃(二錢),
上細末。刺破,鹽水洗,看緊慢上藥,神效。
白話文:
【惡瘡】
羅氏的乳香消毒散,專門治療嚴重的瘡病。
大黃(燉煮過)、黃耆、牛蒡子(炒過)、金銀花(各五百克)、甘草(三百克)、牡蠣(用鹽泥包裹後燒烤,五百克)、乳香、沒藥、懸蔞(各二十五克)。
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約十五克,用水煎煮。如果瘡在身體上方,飯後服用;在下方,飯前服用。
海氏提到,惡性瘡病進入腹心,導致嘔吐反胃,無法進食藥物和食物。
豆粉(一百二十五克)、乾胭脂(九十克)、定粉(六十克)。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新鮮的水調合後服用,效果神奇。
碧霞挺子,治療惡性瘡病效果極佳,患者甚至不會感到疼痛。
銅綠、硇砂(各六十克)、蟾酥(三十克)。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和燒飯一起做成麥曲狀,每次使用時,必須先刺破瘡口使其出血,然後將藥物放入,再用膏藥覆蓋。
蝕惡瘡方,只有非常嚴重的惡性瘡病纔可使用。
銅綠(六十克)、硇砂(三十克)、石膽礬(十五克,需細研)。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直接塗抹於患處,用來治療惡性瘡病,或是有小蟲寄生的情況。
膽礬(三十克)、龍骨(六十二點五克)、輕粉(三十克)、虎骨、白礬(各六十二點五克)、麝香(二十五克)、乳香(三十克)、硇砂(六十克)、腦子(三十克)、土蜂房(六十克)、露蜂房(七十五克)、雄黃(六十克)。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首先刺破瘡口,用鹽水清洗,視情況緊急程度上藥,效果神奇。
4. 雜瘡
〔世〕治葡萄瘡。瘡頭如葡萄色,四圍腫起。先追膿盡,次用冰梅當瘡頭罨之,神效。
〔《本》〕江左有商人,左膊上有瘡如人面,亦無他苦。商人戲滴酒口中,其面亦赤色。以物食之亦能食,食多則覺膊肉脹起,或不食之則臂痹。有善醫者,教其歷試諸藥無苦,至貝母,其瘡乃聚眉閉口。商人喜曰:此藥可治也。因以小葦筒磨貝母水灌之,數日成痂,遂愈。不知何疾也?或曰:此人面瘡。
〔丹〕天泡瘡。通聖散及蚯蚓泥略炒,蜜調敷妙。從肚皮起者,裡熱發外,速服通聖散。
〔《外》〕天行斑瘡,須臾遍身皆戴白漿,此惡毒氣。永徽四年,此瘡自西域東流於海內,但煮葵菜葉以蒜齏啖之,即止。
〔孫〕卒得惡瘡不識者,燒苦竹葉和雞子黃敷。
白話文:
[雜瘡]
[世間治療葡萄瘡的方法。這種瘡的頭部呈現出像葡萄一般的顏色,四周會腫脹起來。首先,要將膿血排乾淨,接著使用冰梅敷在瘡的頭部,效果神奇。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江左有一位商人,他的左臂上長了一個形狀如人臉的瘡,除了這個瘡並沒有其他病痛。有一天,商人生性玩樂,將酒滴入瘡的口中,結果發現瘡的顏色變紅了。甚至當他用食物去餵養它時,它竟然可以吃下去,吃的越多,他覺得手臂的肌肉越漲大,若不餵食,則手臂會感到麻木。後來,有位高明的醫生告訴他,可以嘗試各種藥物看哪種不會讓瘡痛苦,結果發現貝母這味藥,使瘡的眉毛皺在一起,嘴巴緊閉。商人高興地說:這藥可以治好我的瘡。於是,他用小葦筒裝著研磨過的貝母水灌入瘡中,幾天後,瘡就結成了痂,隨即痊癒。但至今仍不知道那究竟是什麼病,有人說,那是人面瘡。
丹溪先生記載,對於天泡瘡,使用通聖散以及炒過的蚯蚓泥,再以蜂蜜調和後敷上,效果極佳。如果瘡從肚皮開始長起,那是因為體內熱氣過旺導致的,應快速服用通聖散。
根據《外科精義》所述,天行斑瘡,短時間內全身都覆蓋著白色漿液,這是因為身體中的惡毒之氣。在永徽四年,這種瘡從西域傳到海內,只要煮葵菜葉加上蒜末食用,就可以止住。
孫思邈記載,突然得到一種不認識的惡瘡,可以燒烤苦竹葉混合雞蛋黃敷在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