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2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23)

1. 五運六氣總論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隨氣所在以言其變者,勝復為病之位也。假若風於高處勝,則人身亦於高處病,頭重而掉眩;風於下處勝,則人身亦於下處病,足動而戰慄。又如熱於高處勝,則人身亦於腰上分野病腫熱;熱於下處勝,則人亦於腰下分野病腫熱,皆隨六氣勝復之所在高下前後中外,以言其變病之所也。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者,謂各歸不勝之方月施化也。

方月者,假如厥陰司天之歲,則陽明之位在泉左間,其方月東北,初之氣也;太陽之位右間,其方月東南,二之氣也;厥陰之位司天,其方月正南,三之氣也;少陰之位在天左間,其方月西南,四之氣也;太陰之位在泉右間,其方月西北,五之氣也;少陽之位在泉,其方月正北,終之氣也。

故其歲施用太陰雨化,施於東南二之氣太陽之位;太陽寒化,施於西南四之氣少陰之位;少陰熱化,施於東北初之氣陽明之位;陽明燥化,施於正南三之氣厥陰之位;厥陰風化,施於西北五之氣太陰之位,皆各命其所在之化,以徵驗其所施之化,於歲同法推之也。自得其位,在本位之方月施化也。

如厥陰之歲,則太陰自得於西北五之氣本位施雨化,太陽自得於東南二之氣本位施寒化,少陰自得於西南四之氣本位施熱化,少陽自得於正北終之氣本位施火化,陽明自得於東北初之氣本位施燥化,厥陰自得於正南三之氣本位施風化,於歲同法推之也。大者之至徐而常者,六氣之盈者為病,則其勢反徐而微,治法當逆之也。

少者之至暴而亡,六氣之虛者為病,則其勢反暴而甚,治法當從之也。人見其氣暴烈,驟用峻劑攻之,則熱病未已,寒病復始,殊不知大者之氣反微,少者之氣反甚也。

帝曰: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岐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帝曰:陽明何謂也?岐伯曰:兩陽合明也。帝曰:厥陰何也?岐伯曰:兩陰交盡也。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雨陰交盡故曰幽,兩陽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異也。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氣至之謂至,氣分之謂分,至則氣同,分則氣異,所謂天地之正紀也。帝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

經言盛者瀉之,虛者補之,余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應,猶拔刺雪汙,工巧神聖,可得聞乎?岐伯曰: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帝曰:願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郁,皆屬於肺。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瘈,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白話文:

風氣盛行就會導致身體晃動,熱氣盛行就會導致身體腫脹,燥氣盛行就會導致身體乾燥,寒氣盛行就會導致身體浮腫,濕氣盛行就會導致身體濕潤且容易腹瀉,濕氣過盛甚至會導致小便不通、全身浮腫。這些變化都是隨著各種氣的盛衰位置而產生。所謂的「勝復」,就是指這些氣的盛衰變化是疾病發生的關鍵。

如果風氣在上部盛行,人體上部就會生病,像是頭部沉重、頭暈目眩;如果風氣在下部盛行,人體下部就會生病,像是腳部顫動發抖。同樣地,如果熱氣在上部盛行,人體腰部以上就會腫脹發熱;如果熱氣在下部盛行,人體腰部以下就會腫脹發熱。這些疾病的產生都是隨著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盛衰位置的高低、前後、內外而變化。

六氣的作用,各自會趨向於它所不能勝過的一方而產生變化,這指的是它們會按照各自不能勝過的方向的月份來運作。

所謂的「方月」,舉例來說,在厥陰司天的年份,陽明的位置在泉的左側,它所對應的月份是東北,是初之氣;太陽的位置在右側,它所對應的月份是東南,是二之氣;厥陰司天,它所對應的月份是正南,是三之氣;少陰的位置在天的左側,它所對應的月份是西南,是四之氣;太陰的位置在泉的右側,它所對應的月份是西北,是五之氣;少陽的位置在泉,它所對應的月份是正北,是終之氣。

所以,在這樣的年份,太陰的雨化會施展在東南二之氣的太陽位置;太陽的寒化會施展在西南四之氣的少陰位置;少陰的熱化會施展在東北初之氣的陽明位置;陽明的燥化會施展在正南三之氣的厥陰位置;厥陰的風化會施展在西北五之氣的太陰位置。它們各自按照所在的位置來展現變化,用以驗證所施行的變化。在不同的年份,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來推算。它們都是在自己的本位,以及對應的月份來施展變化。

舉例來說,在厥陰主歲的年份,太陰會在西北五之氣的本位施展雨化,太陽會在東南二之氣的本位施展寒化,少陰會在西南四之氣的本位施展熱化,少陽會在正北終之氣的本位施展火化,陽明會在東北初之氣的本位施展燥化,厥陰會在正南三之氣的本位施展風化。在不同的年份,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來推算。

那些來得慢而且穩定的疾病,通常是因為六氣盈滿所導致的,這種情況下疾病的發展反而會變得緩慢而輕微,治療的方法應該要逆著它來處理。

那些來得快而且容易導致死亡的疾病,通常是因為六氣虛弱所導致的,這種情況下疾病的發展反而會變得快速且嚴重,治療的方法應該要順著它來處理。

人們看到疾病的氣勢來得兇猛,就立刻使用強烈的藥物來攻擊,結果熱病還沒好,又引發了寒病,殊不知那些來得緩慢的病,氣反而盈滿,而那些來得快的病,氣反而虛弱。

黃帝問:我想聽聽「陰陽三」是什麼意思?岐伯說:指的是氣有少、多、不同的作用。黃帝問:陽明是什麼意思?岐伯說:是兩個陽氣結合而光明的意思。黃帝問:厥陰是什麼意思?岐伯說:是兩個陰氣交會終結的意思。黃帝問:幽明又是指什麼?岐伯說:兩個陰氣交會終結,所以稱為「幽」;兩個陽氣結合而光明,所以稱為「明」。幽明的搭配,代表寒暑的差異。黃帝問:分至又是指什麼?岐伯說:氣到達的時間點稱為「至」,氣分開的時間點稱為「分」。到達時氣是相同的,分開時氣是不同的,這就是天地運行的正常規律。黃帝問:各種疾病的產生,都是因為風、寒、暑、濕、燥、火這些因素的變化所導致。

經書上說,實證的病要用瀉法,虛證的病要用補法。我賜予方士醫藥,但方士使用這些方法,還不能達到完全治癒的效果。我希望可以讓重要的治療原則能夠確實執行,就像擊鼓一般能立即產生效果,像拔刺清除污垢一樣,達到精巧神妙的效果,可以聽聽你的見解嗎?岐伯說:要仔細觀察疾病的本質,不能錯失氣的變化,就是這個道理。黃帝問:我想聽聽疾病的本質是什麼?岐伯說:各種眩暈、搖動的症狀,都屬於肝;各種收縮、牽引的症狀,都屬於腎;各種氣悶、鬱結的症狀,都屬於肺;各種腫脹、腹滿的症狀,都屬於脾;各種發熱、神昏、抽搐的症狀,都屬於火;各種疼痛、搔癢、瘡瘍的症狀,都屬於心;各種手腳冰冷、二便失禁的症狀,都屬於下部;各種萎縮、喘息、嘔吐的症狀,都屬於上部;各種精神恍惚、身體顫抖的症狀,都屬於火;各種頸項僵硬的症狀,都屬於濕;各種氣逆上衝的症狀,都屬於火;各種腹脹、腹大的症狀,都屬於熱;各種煩躁、狂亂、妄動的症狀,都屬於火;各種突然僵硬、強直的症狀,都屬於風;各種疾病發出聲音,像敲鼓一樣的,都屬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