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2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21)

1. 五運六氣總論

厥陰所至為風府、為璺啟,少陰所至為火府、為舒榮,太陰所至為雨府、為員盈,少陽所至為熱府、為行出,陽明所至為司殺府、為庚蒼,太陽所至為寒府、為歸藏,司化之常也。厥陰所至為生、為風搖,少陰所至為榮、為形見,太陰所至為化、為雲雨,少陽所至為長、為蕃鮮,陽明所至為收、為霧露,太陽所至為藏、為周密,氣化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風生,終為肅;少陰所至為熱生,中為寒,太陰所至為濕生,終為注雨;少陽所至為火生,終為蒸溽;陽明所至為燥生,終為涼;太陽所至為寒生,中為溫,德化之常也。厥陰所至為毛化,少陰所至為羽化,太陰所至為裸化,少陽所至為羽化,陽明所至為介化,太陽所至為鱗化,德化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生化,少陰所至為榮化,太陰所至為濡化,少陽所至為茂化,陽明所至為堅化,太陽所至為藏化,布政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飄怒大涼,少陰所至為大暄寒,太陰所至為雷霆驟注烈風,少陽所至為飄風燔燎霜凝,陽明所至為散落溫,太陽所至為寒雪冰雹白埃,氣變之常也。厥陰所至為撓動、為迎隨,少陰所至為高明焰、為曛,太陰所至為沉陰、為白埃、為晦暝,少陽所至為光顯、為彤雲、為曛,陽明所至為煙埃、為霜、為勁切、為淒鳴,太陽所至為剛固、為堅芒、為立,令行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裡急,少陰所至為瘍疹身熱,太陰所至為積飲痞膈,少陽所至為嚏嘔、為瘡瘍,陽明所至為浮虛,太陽所至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厥陰所至為支痛,少陰所至為驚惑惡寒戰慄譫妄,太陰所至為稸滿,少陽所至為驚躁瞀昧暴病,陽明所至為鼽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病,太陽所至為腰痛,病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緛戾,少陰所至為悲妄衄蔑、為行勁,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少陽所至為喉痹耳鳴嘔湧,陽明所至為脅痛皴揭,太陽所至為寢汗痙,病之常也。厥陰所至為脅痛嘔泄,少陰所至為語笑,太陰所至為重胕腫,少陽所至為暴注瞤瘛暴死,陽明所至為鼽嚏,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病之常也。

凡此十二變者,報德以德,報化以化,報政以政,報令以令,氣高則高,氣下則下,氣後則後,氣前則前,氣中則中,氣外則外,位之常也。故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隨氣所在,以言其變耳。

帝曰:願聞其用也。岐伯曰:夫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故太陰雨化,施於太陽。太陽寒化,施於少陰。少陰熱化,施於陽明。陽明燥化,施於厥陰。厥陰風化,施於太陰。各命其所在以徵之也。帝曰:自得其位何如?岐伯曰:自得其位,常化也。帝曰:願聞所在也。岐伯曰: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

白話文:

厥陰之氣所到的地方,是風的府庫,也是萬物開始萌發之處;少陰之氣所到的地方,是火的府庫,也是萬物舒展榮盛之處;太陰之氣所到的地方,是雨的府庫,也是萬物圓滿豐盈之處;少陽之氣所到的地方,是熱的府庫,也是萬物生長運行之處;陽明之氣所到的地方,是主管肅殺的府庫,也是萬物成熟蒼老之處;太陽之氣所到的地方,是寒的府庫,也是萬物歸藏之處,這是自然界氣化運行的常態。

厥陰之氣所到之處,代表著生發,如同微風搖曳;少陰之氣所到之處,代表著榮盛,萬物展現形體;太陰之氣所到之處,代表著化育,如雲行雨施;少陽之氣所到之處,代表著成長,萬物繁茂鮮活;陽明之氣所到之處,代表著收斂,如霧氣露珠;太陽之氣所到之處,代表著收藏,萬物周密閉藏,這也是自然界氣化運行的常態。

厥陰之氣所到之處,開始產生風,最終趨於肅殺;少陰之氣所到之處,開始產生熱,中間夾雜著寒冷;太陰之氣所到之處,開始產生濕氣,最終會下起大雨;少陽之氣所到之處,開始產生火熱,最終會變得濕熱;陽明之氣所到之處,開始產生乾燥,最終會變得涼爽;太陽之氣所到之處,開始產生寒冷,中間會變得溫和,這是自然界德化運行的常態。

厥陰之氣所到之處,會使動物的毛髮生長;少陰之氣所到之處,會使動物的羽毛生長;太陰之氣所到之處,會使動物的身體無毛;少陽之氣所到之處,也會使動物的羽毛生長;陽明之氣所到之處,會使動物的鱗甲生長;太陽之氣所到之處,會使動物的鱗片生長,這也是自然界德化運行的常態。

厥陰之氣所到之處,萬物開始生長化育;少陰之氣所到之處,萬物變得榮華茂盛;太陰之氣所到之處,萬物受到滋潤;少陽之氣所到之處,萬物變得茂盛繁榮;陽明之氣所到之處,萬物變得堅實;太陽之氣所到之處,萬物進入收藏,這是自然界布政施令的常態。

厥陰之氣所到的地方,會出現狂風大作、天氣轉涼的景象;少陰之氣所到的地方,會出現天氣突然變熱又變冷的景象;太陰之氣所到的地方,會出現雷鳴閃電、暴雨驟降、狂風肆虐的景象;少陽之氣所到的地方,會出現狂風刮過、野火燎原、霜降的景象;陽明之氣所到的地方,會出現風沙四散、天氣溫和的景象;太陽之氣所到的地方,會出現寒冷的冰雪、冰雹和白色的沙塵,這是氣候變化的常態。

厥陰之氣所到之處,會讓人感覺動盪不安、變化無常;少陰之氣所到之處,會讓人感覺光明閃耀、昏暗不明;太陰之氣所到之處,會讓人感覺陰沉沉、有沙塵、昏暗不明;少陽之氣所到之處,會讓人感覺光芒顯現、出現紅色的雲霞、昏暗不明;陽明之氣所到之處,會讓人感覺煙霧塵土、霜降、寒風凜冽、淒涼哀鳴;太陽之氣所到之處,會讓人感覺剛強堅硬、寒冷銳利、肅殺挺立,這是自然界運行的規律。

厥陰之氣所到之處,會讓人感到腹部拘急疼痛;少陰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潰瘍、疹子、身體發熱的症狀;太陰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體內積水、胸腹痞塞的症狀;少陽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打噴嚏、嘔吐、瘡瘍的症狀;陽明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氣虛無力的症狀;太陽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身體屈伸不利的症狀,這是疾病發生的常態。

厥陰之氣所到之處,會引起肢體疼痛;少陰之氣所到之處,會引起驚恐迷惑、怕冷顫抖、胡言亂語的症狀;太陰之氣所到之處,會引起腹部脹滿的症狀;少陽之氣所到之處,會引起驚恐煩躁、頭昏眼花、突發疾病的症狀;陽明之氣所到之處,會引起鼻子、屁股、大腿、膝蓋、小腿、腳部等部位的疾病;太陽之氣所到之處,會引起腰痛的症狀,這也是疾病發生的常態。

厥陰之氣所到之處,會讓人感到筋脈攣縮;少陰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悲傷、胡言亂語、流鼻血、輕蔑和強勁的動作;太陰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腹部脹滿、霍亂、嘔吐下瀉的症狀;少陽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咽喉腫痛、耳鳴、嘔吐的症狀;陽明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脅肋疼痛、皮膚皴裂的症狀;太陽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睡覺時出汗、抽筋的症狀,這也是疾病發生的常態。

厥陰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脅肋疼痛、嘔吐腹瀉的症狀;少陰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自言自語、嘻笑的症狀;太陰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身體浮腫的症狀;少陽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突然腹瀉、抽搐、暴死的症狀;陽明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打噴嚏的症狀;太陽之氣所到之處,會出現排泄不暢或禁止排泄的症狀,這也是疾病發生的常態。

以上這十二種變化,是以德報德,以化報化,以政報政,以令報令,氣向上升則向上,氣向下沉則向下,氣在後則在後,氣在前則在前,氣在中間則在中間,氣在外則在外,這都是自然界氣位運行的常規。所以風氣太盛就會引起動盪,熱氣太盛就會引起腫脹,燥氣太盛就會引起乾燥,寒氣太盛就會引起浮腫,濕氣太盛就會引起濡泄,嚴重時會引起體內水液停滯、身體浮腫,這些變化都隨著氣的所在位置而發生。

黃帝說:我想了解這些氣的運用方法。岐伯說:六氣的運用,都各自歸屬於其所不能勝過的氣,而產生變化。所以太陰的雨化,可以施加在太陽之上;太陽的寒化,可以施加在少陰之上;少陰的熱化,可以施加在陽明之上;陽明的燥化,可以施加在厥陰之上;厥陰的風化,可以施加在太陰之上。各自按照其所在的位置進行驗證。黃帝問:各自得到其位置後又會怎樣呢?岐伯說:各自得到其位置,就會進行正常的氣化。黃帝問:我想知道它們各自的位置在哪裡?岐伯說:按照它們的位置來推算,就可以知道它們所處的月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