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五·陰陽臟腑部 (2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陰陽臟腑部 (23)

1. 傳屍勞熱

病在上則吐,在下則利,皆出蟲如馬尾人發即愈。服藥後覺五臟虛弱,魂魄不安,即以,白茯苓湯,補之。

白茯苓(一錢),人參(五錢),遠志(二錢,去心),龍骨,防風(各二錢),甘草(三分),生地(四錢),麥冬(四錢,去心),犀角末(五錢),大棗(七枚)

上以水二大盞,煎作八合,分三服,溫服,如人行十里一服。仍避風寒。若覺未安,隔日更作一劑,以上藥餌須連服之。

〔羅〕,犀角紫河車丸,治傳屍勞,三月必效。其餘勞症,只消數服。

紫河車(一具,米泔浸一宿,洗淨焙乾),鱉甲(酥炙),桔梗,胡黃連,白芍,大黃,敗鼓皮心(醋炙),貝母(去心),龍膽草,黃藥子,知母(以上各二錢半),芒硝,犀角,蓬朮(各一錢半),硃砂(二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硃砂為衣。空心溫酒服三四十丸。

〔《本事》〕葛洪云:鬼疰者,是五屍之一疰。又按諸鬼邪為害,其變動乃有三十六種,至九十九種。大略使人淋漓,沉沉默默,的不知其所苦,而無處不惡,累年積月,漸就頓滯,以至於死。傳於旁人,乃至滅門。覺知是候者,急治獺肝一具,陰乾取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效。

未知再服,此方神良。天慶觀一法師,行考校,極精嚴,時一婦人投狀,述患人有所附,須臾乃附語云:非我所禍,別是一鬼,亦自病人命衰為祟耳。今已成形,在患人肺中,為蟲食其肺系,故令吐血聲嘶。師掠之曰:此蟲還得長生否?久而無語,再掠之,良久云:唯畏獺爪屑為末,以酒服之,則去矣。患家如其言,得愈。

此予所目見也。究其患,亦相似。獺爪者,獺肝之類歟。

〔《肘後》〕治屍疰鬼疰病。用桃仁五十枚,研碎,以水煮取四升,作一服盡,當吐,如病不盡,二三日再服。

〔《玄》〕治傳屍蠱瘵之症,父子兄弟互相傳染,甚者絕戶。此乃祖父冤債。或風水所繫。雖有符文法水下蟲之法,然蟲去人亡,亦未為全美。若能平素保養,則自愈矣。

白話文:

傳屍勞熱

此病症若在上位則會嘔吐,在下位則會腹瀉,皆會排出像馬尾或頭髮一樣的蟲體,排出後即可痊癒。服用藥物後若感到五臟虛弱、魂魄不安,則可用白茯苓湯來調理。

白茯苓湯方:白茯苓一錢、人參五錢、遠志二錢(去心)、龍骨二錢、防風二錢、甘草三分、生地四錢、麥冬四錢(去心)、犀角末五錢、大棗七枚。以上藥材用兩大盞水煎成八合,分三次溫服,每次服用時間間隔如同步行十里路程般。服藥期間需避風寒。若症狀未見好轉,可隔日再服用一劑,所有藥方需連續服用。

羅氏犀角紫河車丸:此方可治傳屍勞熱,服用三月必見效;其他勞症,只需服用數劑即可。

犀角紫河車丸方:紫河車一具(以米泔水浸泡一夜,洗淨曬乾)、鱉甲(酥炙)、桔梗、胡黃連、白芍、大黃、敗鼓皮心(醋炙)、貝母(去心)、龍膽草、黃藥子、知母(以上各二錢半)、芒硝一錢半、犀角一錢半、蓬朮一錢半、硃砂二錢。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蜜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以硃砂為衣,空腹溫酒服用三四十丸。

本事方:葛洪記載,鬼疰是五屍之一種。諸鬼邪作祟,變化多端,少則三十六種,多則九十九種,大致會使人身體不適,渾渾噩噩,不明所以,且諸事不順,久而久之病情加重,最終致死,甚至傳染給旁人,殃及全家。若發現此症狀,應立即服用陰乾的獺肝末,每次服用方寸匕,每日三次,療效顯著。

另一案例:一位法師遇到一婦人求助,患病者被附體,附體之物稱自己並非禍首,另有鬼怪作祟,因病人本身命衰而受其害。此鬼已成形,在病人肺中,以蟲食其肺,導致病人吐血聲嘶。法師詢問此蟲是否長生不死,經多次詢問後,此蟲表示只畏懼獺爪屑,以酒服用即可去除。患家照此施治,果然痊癒。此事我親眼所見,其病症與傳屍勞熱相似。獺爪應與獺肝類似。

肘後方:治屍疰鬼疰。用桃仁五十枚,研碎,加水煮至四升,一次服用,服用後會嘔吐,若病情未見好轉,二三日後可再次服用。

玄妙方:治傳屍蠱瘵,此症會在父子兄弟間互相傳染,嚴重者甚至滅門,多與祖上冤債或風水有關。雖然有符咒、法水、驅蟲等方法,但蟲除人亡,並非良策。若能平時保養身體,則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