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17)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17)
1. 五運六氣總論
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初者地氣也,中者天氣也。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願聞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
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六微旨大論)
此一章,論天之陰陽與地之陰陽相錯而變生,所謂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者也。步者,帝覆問上章地之六步也。六十度有奇者,地之六步繞天一周,凡三百六十五度以為一歲之日數,而每步各得六十度有奇也。故一日為一度,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為一步而不盈日,積二十四步,凡四歲則其餘奇積盈百刻而成日,於歲終以為一紀也。六氣應五行之變者,帝覆取上文天道六六之節及地理應六節氣位二章之義,合而問之也。
言天六氣風、熱、濕、火、燥、寒之盛衰,相應地五行木、君火、相火、土、金、水之治令者,同一歲步,而其氣錯之變,何如求之也。位,即步也。位有終始者,即天六氣之盛者,應地五行之治令者,同在一步,而其候有終始也。氣有初中者,即每步始終之盛。而治令之氣分為前後,前半步為初氣,主地氣升;後半步為終氣,主天氣降也。
天上地下之氣,相錯於位之終始,氣之初中不同,而求之之法亦異也。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者,求位有終始之法也。言天地之氣,皆自甲子歲始求之者,謹按其始終之時,則其氣候之至,可與之期也。
歲六氣始終早晏者,蓋天地二氣之始終,有步候之分,其在步候,則一歲六步,每步天地之氣始終各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其在歲候,則每歲天地之氣始終各治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今帝先問一歲六步之氣,始終之候早晏也。
甲子之歲,始於水下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者,甲子歲六步,其天之氣,少陰司天,而左間太陰,右間厥陰,陽明在泉,而左間太陽,右間少陽,皆各於所在之步更盛,而相應地氣同治其令。今初之氣則在泉左間太陽,寒氣盛,相應地東北木氣治令,而同主春分前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始終之候早晏也。
二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者,司天右間厥陰風氣盛,相應地東南君火治令,而同主春分後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始終之候早晏也。三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者,司天少陰熱政布,相應地南方相火治令,而同主夏至前後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始終之候早晏也。
四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者,司天左間濕氣盛,相應地西南土氣治令,而同主秋分前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始終之候早晏也。五之氣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者,在泉右間火氣盛,相應地西北金氣治令,而同主秋分後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始終之候早晏也。
白話文:
皇帝問:什麼是「初」和「中」呢?岐伯回答說:「它們是用來區分天地之氣的。」皇帝說:「希望您能詳細說明。」岐伯說:「『初』代表地氣,『中』代表天氣。」皇帝問:「它們的升降是怎樣的呢?」岐伯說:「氣的升降,是天地交替運行的表現。」皇帝說:「希望聽您說說它們的作用如何?」岐伯說:「上升之後就會下降,下降的氣稱為天;下降之後就會上升,上升的氣稱為地。天氣下降,氣流布於大地;地氣上升,氣就蒸騰到天空。」
所以高處的氣會向下呼應,低處的氣會向上呼應,升降互相依存,變化就產生了。
這一章是在討論天之陰陽與地之陰陽交錯而產生變化的道理,也就是所謂的動與靜相互呼應,上下相互影響,陰陽相互交錯。這裡提到的「步」,是指皇帝再次詢問上一章所說的地氣的六個階段。每個階段有六十多度,地氣的六個階段環繞天空一周,總共三百六十五度,作為一年的天數,每個階段都佔有六十多度。所以一天是一度,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為一個階段,但還不到一天,累積二十四個階段,也就是四年,剩餘的刻數累積滿一百刻就變成一天,在歲末作為一個循環的結束。六氣與五行變化相應的道理,是皇帝再次詢問之前所說的「天道六六之節」以及「地理應六節氣位」兩章的含義,把它們合在一起問。
這裡說的是天六氣,也就是風、熱、濕、火、燥、寒的盛衰,與地五行,也就是木、君火、相火、土、金、水的運行,它們在同一年中,氣的變化如何。這裡的「位」就是「步」的意思。所謂的「位有終始」,指的是天六氣的盛衰,與地五行的運行,在同一個階段中,它們的節候有開始也有結束。而所謂的「氣有初中」,指的是每個階段的盛衰。運行的氣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是初氣,主導地氣上升;後半部分是終氣,主導天氣下降。
天上和地下的氣,在階段的開始和結束時相互交錯,氣的初和中不同,求取的方法也不同。天氣從甲開始,地氣從子開始,這是求取階段開始和結束的方法。天地之氣,都是從甲子年開始計算的,只要仔細依照它們開始和結束的時間,那麼氣候的變化就可以預期。
每年六氣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有早有晚,是因為天地二氣的開始和結束,有階段和時間上的區別。如果按照階段來算,一年有六個階段,每個階段天地之氣的開始和結束各占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如果按照年來算,那麼每年天地之氣的開始和結束各佔三百六十五天又二十五刻。現在皇帝先問的是一年六個階段的氣,它們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有早晚的差異。
甲子年,從水下一刻開始,到八十七刻半結束。甲子年六個階段,天之氣,少陰主掌天,左邊間隔太陰,右邊間隔厥陰,陽明在泉,左邊間隔太陽,右邊間隔少陽,它們都在各自所在的階段更為盛行,而相應的地氣也同時運行。現在初之氣是在泉左間隔太陽,寒氣盛行,相應的地氣是東北木氣運行,共同主導春分前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有早晚差異。
第二個階段的氣,從八十七刻六分開始,到七十五刻結束,由司天右間隔厥陰風氣盛行,相應的地氣是東南君火運行,共同主導春分後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有早晚差異。第三個階段的氣,從七十六刻開始,到六十二刻半結束,由司天少陰熱氣主導,相應的地氣是南方相火運行,共同主導夏至前後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有早晚差異。
第四個階段的氣,從六十二刻六分開始,到五十刻結束,由司天左間隔濕氣盛行,相應的地氣是西南土氣運行,共同主導秋分前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有早晚差異。第五個階段的氣,從五十一刻開始,到三十七刻半結束,由在泉右間隔火氣盛行,相應的地氣是西北金氣運行,共同主導秋分後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有早晚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