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16)

1. 五運六氣總論

陽明所至為散落溫(金涼之勝全變,非位承之,溫熱復。)

太陽所至為寒雪冰雹白埃(寒雰之勝全變,非位承之,溫埃復。)

帝曰:善。願聞其步何如?岐伯曰:所謂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積盈百刻而成日也。帝曰:六氣應五行之變何如?岐伯曰:位有終始,氣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異也。帝曰:求之奈何?岐伯曰: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

帝曰:願聞其歲,六氣始終,早晏何如?岐伯曰:明乎哉問也!甲子之歲,初之氣,天數始於水下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二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三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四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五之氣,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六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所謂初六,天之數也。

乙丑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二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三之氣,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四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五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六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所謂六二,天之數也。

丙寅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二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三之氣,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四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五之氣,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六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所謂六三,天之數也。

丁卯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二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三之氣,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四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五之氣,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終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所謂六四,天之數也。

次戊辰歲,初之氣,復始於一刻,常如是無已,周而復始。帝曰:願聞其歲候何如?岐伯曰:悉乎哉問也!日行一周,天氣始於一刻,日行再周,天氣始於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氣始於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氣始於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氣復始於一刻,所謂一紀也。是故寅午戌歲氣會同,卯未亥歲氣會同,辰申子歲氣會同,巳酉醜歲氣會同,終而復始。

帝曰:願聞其用也。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帝曰:何謂氣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此之謂也。帝曰:何謂初中?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氣同法。

白話文:

陽明經氣所到的地方,會呈現分散且溫和的現象。(如果金氣過於寒涼的勝過陽氣,整個情況會改變,如果不是按照其位置順序發展,溫熱的情況會恢復。)

太陽經氣所到的地方,會出現寒冷、降雪、冰雹和灰塵等現象。(如果寒冷瀰漫的氣候勝過陽氣,整個情況會改變,如果不是按照其位置順序發展,溫和的灰塵情況會恢復。)

黃帝說:很好。我想知道這氣的運行步伐是怎樣的?岐伯說:所謂步伐,大概是每六十度多一點,所以二十四個步伐累積起來,達到一百刻度,就形成一天。黃帝說:六氣如何對應五行的變化呢?岐伯說:位置有開始和結束,氣有初始和中間,上下不同,求索的方法也不同。黃帝說:那應該如何求索呢?岐伯說:天氣開始於甲,地氣開始於子,子和甲相合,就稱為歲的開始。謹慎觀察這些時機,氣的變化就可以預測。

黃帝說:我想知道一年中,六氣開始和結束的時間,以及早晚的差異是怎樣的?岐伯說:你問得真清楚啊!甲子年,初之氣,從水下一刻開始,到八十七刻半結束;二之氣,從八十七刻六分開始,到七十五刻結束;三之氣,從七十六刻開始,到六十二刻半結束;四之氣,從六十二刻六分開始,到五十刻結束;五之氣,從五十一刻開始,到三十七刻半結束;六之氣,從三十七刻六分開始,到二十五刻結束。這就是所謂的初六,是天數的變化。

乙丑年,初之氣,從二十六刻開始,到十二刻半結束;二之氣,從十二刻六分開始,到水下百刻結束;三之氣,從一刻開始,到八十七刻半結束;四之氣,從八十七刻六分開始,到七十五刻結束;五之氣,從七十六刻開始,到六十二刻半結束;六之氣,從六十二刻六分開始,到五十刻結束。這就是所謂的六二,是天數的變化。

丙寅年,初之氣,從五十一刻開始,到三十七刻半結束;二之氣,從三十七刻六分開始,到二十五刻結束;三之氣,從二十六刻開始,到十二刻半結束;四之氣,從十二刻六分開始,到水下百刻結束;五之氣,從一刻開始,到八十七刻半結束;六之氣,從八十七刻六分開始,到七十五刻結束。這就是所謂的六三,是天數的變化。

丁卯年,初之氣,從七十六刻開始,到六十二刻半結束;二之氣,從六十二刻六分開始,到五十刻結束;三之氣,從五十一刻開始,到三十七刻半結束;四之氣,從三十七刻六分開始,到二十五刻結束;五之氣,從二十六刻開始,到十二刻半結束;六之氣,從十二刻六分開始,到水下百刻結束。這就是所謂的六四,是天數的變化。

接著是戊辰年,初之氣,又從一刻開始,像這樣永無止境,周而復始。黃帝說:我想知道一年的氣候變化是怎樣的?岐伯說:你問得很詳細啊!太陽運行一周,天氣從一刻開始;太陽運行兩周,天氣從二十六刻開始;太陽運行三周,天氣從五十一刻開始;太陽運行四周,天氣從七十六刻開始;太陽運行五周,天氣又從一刻開始,這就是所謂的一個紀年。所以寅午戌年,氣的變化相同;卯未亥年,氣的變化相同;辰申子年,氣的變化相同;巳酉丑年,氣的變化相同,終而復始。

黃帝說:我想知道如何應用這些規律。岐伯說:談論天,是為了探求根本;談論地,是為了探求位置;談論人,是為了探求氣的交會。黃帝說:什麼是氣的交會?岐伯說:上下的位置,是氣交會的地方,也是人所居住的地方。所以說,天樞之上,由天氣主導;天樞之下,由地氣主導;氣交會的地方,人氣依從它,萬物也由此產生,就是這個道理。黃帝說:什麼是初始和中間?岐伯說:初始大概是三十度多一點,中間的氣也是相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