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15)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15)
1. 五運六氣總論
然以其相承之體言之,則至誠無息,隨極而承,無常變和乖之殊。以其流行之用言之,則極於平氣之紀,而當其位承之者,為正化之常,而為和;極於太過不及之紀,而非其位承之者,為兼化勝復之變而為乖也。其常者則循序漸進,以為四時之周流;其變者則或肆威太過,而暴極於非位,或勢力不及,而夭極於非位。故所承者皆隨其極制於下,而躐等陵節變其本氣,以為旦夕之暴化。
是故半變者,本氣半衰,下承半盛,而為半非位之兼化;全變者,本氣全衰,下承全盛,而為全非位之勝復。和而變者,為德化政令,乖而變者,為災害眚傷也。經所謂發生之紀,其變振拉摧拔之類,乃太過之兼化;木不勝德,則收氣復之類,乃太過之勝復。委和之紀,其動緛戾拘緩之類,乃不及之兼化;肅殺炎赫沸騰之類,乃德化政令之勝復。
水發而雹雪,木發而毀折之類,乃災害眚傷之兼化;厥陰所至為飄怒太涼,少陰所至為大暄寒之類,乃災害眚傷之勝復也。故均是至誠無息之體,但其所極所承者,有常變和乖之不齊,則其應見者,有變化、兼化、勝復及微甚災祥之各異。王氏、林氏不分變化,釋變化為變氣,河間不分虛實,釋兼化為盛,皆不思之過也。
六位之下各有承氣制亢圖,當其位則正。
冬至陰盛極陽生承之(陰盛亢則害,陽承乃制之,制生則化,至春夏著盛,春即稚陽木,夏即老陽火,長夏即沖氣上也。)
夏至陽盛極陰生承之(陽盛亢則害,陰承乃制之,制生則化,至秋冬著盛,秋即稚陰金,冬即老陰水也。)
相火之下水氣承之(夏火亢則害,水承乃制之,制生則化,至冬著盛。)
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冬水亢則害,土承乃制之,制生則化,至長夏著盛。)
土位之下木氣承之(長夏土亢則害,木承乃制之,制生則化,至春著盛。)
木位之下金氣承之(春木亢則害,金承乃制之,制生則化,至秋著盛。)
金位之下火氣承之(秋金亢則害,火承乃制之,制生則化,至夏著盛。)
君火之下陰精承之
亢則害,承乃制,制生則化,外列盛衰。盛衰,當其位則正,非其位則邪。
木發而毀折(風木之飄,半兼金承之,故毀折。)
火發而曛昧(火熱之明,半兼木承之,故曛昧。)
土發而飄驟(土濕之雨,半兼風承之,故飄驟。)
金髮而清明(金燥之清,半兼火承之,故清明。)
水發而雹雪(寒水之零,半兼土承之,故雹雪。)
厥陰所至為飄怒大涼(風飄之勝全變,非位承之,金涼復。)
少陰所至為大暄寒(君火之勝全變,非位承之,寒雰復。)
太陰所至為雷霆驟注烈風(驟雨之勝全變,非位承之,烈風復。)
少陽所至為飄風燔燎霜凝(相火之勝全變,非位承之,霜凝。)
白話文:
從五運六氣相互承接的整體來看,它們的運轉至誠而不停息,隨著極點而承接,沒有固定不變的協調或乖逆。從它們運行的作用來說,如果到達平和之氣的極點,並且由處於其位者承接,就是正常的運化,是協調的表現;如果到達太過或不及的極點,而且不由處於其位者承接,就會產生兼化和勝復的變異,是不協調的表現。正常的運化是循序漸進的,形成了四季的周而復始;變異的運化則有時會過分發揮威力,在不適當的位置突然達到極點,有時會力量不足,在不適當的位置過早衰竭。所以,凡是承接的氣,都會隨著極點而被下方的氣所制約,而跨越順序、侵凌節令,改變原有的本氣,形成早晚之間的劇烈變化。
因此,所謂「半變」,是本氣衰退一半,而下方承接的氣盛起一半,產生處於半非位狀態的兼化;而「全變」,是本氣完全衰退,而下方承接的氣完全盛起,產生完全處於非位的勝復。協調的變化,是順應天道法則的德化政令;不協調的變化,是災害和損傷。如同經典所說,「發生之紀」出現的震盪、拉扯、摧毀、拔起等現象,是太過之氣造成的兼化;「木」不能勝過「德」,就會出現收斂之氣的復原等現象,是太過之氣的勝復。「委和之紀」出現的彎曲、乖戾、拘束、遲緩等現象,是不及之氣造成的兼化;肅殺、炎熱、沸騰等現象,是德化政令的勝復。
水氣發動出現冰雹和雪,木氣發動出現毀壞和折斷等現象,是災害和損傷的兼化;厥陰之氣到達時,會出現狂風怒號的極度寒涼;少陰之氣到達時,會出現極度炎熱和寒冷的交替,都是災害和損傷的勝復。所以,五運六氣雖然都具有至誠而不停息的本質,但它們所到達的極點和所承接的氣,存在著正常、變異、協調和乖逆的不同,因此所呈現的現象也會有變化、兼化、勝復以及輕微和嚴重的災祥等不同。王氏和林氏沒有區分變化和變氣,河間學派沒有區分虛實,把兼化解釋為盛,都是沒有深入思考的過錯。
在六個方位之下,各有承氣制亢的圖式,當氣處於正確的方位時,就是正常的。
冬至時陰氣極盛而陽氣開始產生並承接(陰氣過盛則會產生危害,陽氣承接才能制約它,制約就會產生化育,到春夏之際會達到鼎盛,春天是稚嫩的陽木之氣,夏天是老成的陽火之氣,長夏是沖和之氣向上。)
夏至時陽氣極盛而陰氣開始產生並承接(陽氣過盛則會產生危害,陰氣承接才能制約它,制約就會產生化育,到秋冬之際會達到鼎盛,秋天是稚嫩的陰金之氣,冬天是老成的陰水之氣。)
相火之下,水氣承接它(夏天的火氣過盛則會產生危害,水氣承接才能制約它,制約就會產生化育,到冬天會達到鼎盛。)
水位之下,土氣承接它(冬天的水氣過盛則會產生危害,土氣承接才能制約它,制約就會產生化育,到長夏會達到鼎盛。)
土位之下,木氣承接它(長夏的土氣過盛則會產生危害,木氣承接才能制約它,制約就會產生化育,到春天會達到鼎盛。)
木位之下,金氣承接它(春天的木氣過盛則會產生危害,金氣承接才能制約它,制約就會產生化育,到秋天會達到鼎盛。)
金位之下,火氣承接它(秋天的金氣過盛則會產生危害,火氣承接才能制約它,制約就會產生化育,到夏天會達到鼎盛。)
君火之下,陰精承接它。
過亢則會產生危害,承接才能制約,制約才能產生化育,外在表現為盛衰。盛衰,當氣處於正確的方位時就是正常的,不在正確的方位就是邪氣。
木氣發動而出現毀壞和折斷(屬於風木的飄蕩,因為是半兼金氣承接它,所以會毀壞折斷。)
火氣發動而出現昏暗不明(屬於火熱的光明,因為是半兼木氣承接它,所以會昏暗不明。)
土氣發動而出現疾風驟雨(屬於土濕的雨水,因為是半兼風氣承接它,所以會疾風驟雨。)
金氣發動而出現清澈明朗(屬於金燥的清涼,因為是半兼火氣承接它,所以會清澈明朗。)
水氣發動而出現冰雹和雪(屬於寒水的凝結,因為是半兼土氣承接它,所以會冰雹和雪。)
厥陰之氣到達時會出現狂風怒號和極度寒涼(是風的盛氣發生全變,不在其位的金氣承接它,所以出現涼氣復還。)
少陰之氣到達時會出現極度炎熱和寒冷的交替(是君火的盛氣發生全變,不在其位的寒水承接它,所以出現寒氣回返。)
太陰之氣到達時會出現雷霆驟雨和狂風(是驟雨的盛氣發生全變,不在其位的烈風承接它,所以出現烈風復還。)
少陽之氣到達時會出現狂風、焚燒、和霜凍(是相火的盛氣發生全變,不在其位的霜氣凝結承接它,所以出現霜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