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12)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12)
1. 五運六氣總論
復行一步,土氣治之者,地氣至西南土位行令,治秋分前四之氣,以應司天左間之氣盛,其運主甲己歲,以應司天之政治歲也。復行一步,金氣治之者,地氣至西北金位行令,治秋分後五之氣,以應在泉右間之氣,其運主乙庚歲,以應司天之政治歲也。復行一步,水氣治之者,地氣至北方水位行令,治冬至前後終之氣,以應在泉之氣布,其運主丙辛歲,以應司天之政治歲也。
復行一步,木氣治之者,地氣至東北木位行令,治春分前初之氣,以應在泉左間之氣盛,其運主丁壬歲,以應司天之政治歲也。復行一步,君火治之者,地氣至東南君火位行令,治春分後二之氣,以應司天右間之氣盛,其運周歲,相火代之,不主歲也。凡此六步治令之時,各行本方之氣入於中國。
故木於東方治令時,春氣西行,而中國皆東方溫氣與泉左間所居之氣也。君相於南方治令時,夏氣北行,而中國皆南方熱氣,與天右間所居之氣也。金於西方治令時,秋氣東行,而中國皆西方涼氣與天左間所居之氣也。水於北方治令時,冬氣南行,而中國皆北方寒氣與泉右間所居之氣也。
六氣之下,各有所制之氣承之者,蓋五行之氣,一極則一生,而循環相承,無一息間斷也。相火之下,水氣承之者,夏相火極,水生承之,從微漸化至冬著也。水位之下,土氣承之者,冬水極,土生承之,從微漸化,至長夏著也。土位之下,木氣承之者,長夏土極,木生承之,從微漸化,至春著也。
水位之下,金氣承之者,春木極,金生承之,從微漸化,至秋著也。金位之下,火氣承之者,秋金極,火生承之,從微漸化,至夏著也。君火之下,陰精承之者,夏君火極,陰精承之,從微漸化,至冬著也。其意與陰陽家水胎於午、金胎於卯等說大同小異,而皆循環相承以為胎也。
亢,過極也。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者,言六位之氣過極,則必害作,承氣乃生於下制之,使不過也。故制則從微化著,承者自外列盛,極者自外列衰,而生化循環,害作則敗壞擾亂,而生化大病也。盛衰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者,覆明上文制則生化,外列盛衰之盛衰也。
蓋制亢下承生化之盛衰,惟歲氣和平,則其所化循序漸進,從微至著,而皆當六位之正。其歲氣有太過不及,則其所化無序,或躐等陵節,或乘危往勝,故變或兼化,而為半非其位之邪;變或復勝,而為全非其位之邪也。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所謂歲會氣之平者,言此八歲皆歲與五運相會,而氣和平,其盛衰皆能循序當六位之正。如餘歲不與運會,則氣有太過不及,其盛衰皆無序而非其位也。
白話文:
接著往下講,當「土氣」主導時,地氣運行到西南方的土位,掌管秋分前的第四個時段的氣候變化,這是為了配合「司天」左間的氣勢旺盛。土運主導的年份是甲年和己年,這也是為了配合「司天」的政治運作。
接著往下講,當「金氣」主導時,地氣運行到西北方的金位,掌管秋分後的第五個時段的氣候變化,這是為了配合「在泉」右間的氣勢。金運主導的年份是乙年和庚年,這也是為了配合「司天」的政治運作。
接著往下講,當「水氣」主導時,地氣運行到北方的水位,掌管冬至前後最後的氣候變化,這是為了配合「在泉」的氣勢。水運主導的年份是丙年和辛年,這也是為了配合「司天」的政治運作。
接著往下講,當「木氣」主導時,地氣運行到東北方的木位,掌管春分前的第一個時段的氣候變化,這是為了配合「在泉」左間的氣勢旺盛。木運主導的年份是丁年和壬年,這也是為了配合「司天」的政治運作。
接著往下講,當「君火」主導時,地氣運行到東南方的君火位,掌管春分後的第二個時段的氣候變化,這是為了配合「司天」右間的氣勢旺盛。君火的運行會繞行一整年,由「相火」代替,不主導年份。總之,這六個時段掌管氣候變化時,各自都將其方位的氣帶入中國。
因此,當木在東方掌管時,春天的氣會往西傳播,而中國就會充滿東方溫暖的氣息,以及「在泉」左間的氣息。當君火和相火在南方掌管時,夏天的氣會往北傳播,而中國就會充滿南方炎熱的氣息,以及「司天」右間的氣息。當金在西方掌管時,秋天的氣會往東傳播,而中國就會充滿西方涼爽的氣息,以及「司天」左間的氣息。當水在北方掌管時,冬天的氣會往南傳播,而中國就會充滿北方寒冷的氣息,以及「在泉」右間的氣息。
六種氣候之下,各自都有相應的氣來承接,這是因為五行的氣,發展到極致就會產生新的氣,如此循環相承,不會有片刻的間斷。在「相火」之下,由「水氣」承接,是因為夏天相火達到極致,水就產生並承接,從微弱逐漸轉化到冬天最明顯。在「水位」之下,由「土氣」承接,是因為冬天水達到極致,土就產生並承接,從微弱逐漸轉化到長夏最明顯。在「土位」之下,由「木氣」承接,是因為長夏土達到極致,木就產生並承接,從微弱逐漸轉化到春天最明顯。
在「水位」之下,由「金氣」承接,是因為春天木達到極致,金就產生並承接,從微弱逐漸轉化到秋天最明顯。在「金位」之下,由「火氣」承接,是因為秋天金達到極致,火就產生並承接,從微弱逐漸轉化到夏天最明顯。在「君火」之下,由「陰精」承接,是因為夏天君火達到極致,陰精就產生並承接,從微弱逐漸轉化到冬天最明顯。這種概念與陰陽家所說的「水在午時孕育,金在卯時孕育」等說法大同小異,都是循環相承,相互孕育的關係。
「亢」指的是過於極端。過於極端就會產生危害,所以必須要有承接的氣來制約,制約之後才能產生新的變化。這可以從外在顯現出氣的盛衰。如果氣過於極端而產生危害,就會導致混亂,產生嚴重的疾病。這裡講的是六個方位的氣如果過於極端,就一定會產生危害,所以必須要有承接的氣從下方制約,使其不會過於極端。因此,經過制約,氣的變化會從微弱逐漸顯著,承接的氣會從外在顯現出盛的狀態,而過於極端的氣會從外在顯現出衰的狀態,如此循環相生。如果氣的變化產生危害,就會導致敗壞混亂,進而產生嚴重的疾病。盛衰如果沒有處在正確的位置,就會變成邪氣,處在正確的位置才是正氣,這是在說明上面所說的「制約就能產生變化,外在會顯現盛衰」的道理。
總之,制約過於極端的氣,讓下方的氣得以承接,進而產生新的變化,體現氣的盛衰,只有當一年的氣候平和時,氣的變化才會按照順序漸進,從微弱到顯著,並且都處在六個方位的正確位置。如果一年的氣候過於偏頗,或者太過,或者不及,那麼氣的變化就會沒有秩序,可能出現跳躍性的變化,或者欺凌到其他氣的變化,或者在危險的時刻乘虛而入,導致氣的變化雜亂,成為半邪半正的氣;或者變本加厲地勝過其他氣,而成為完全不正的邪氣。木運出現在卯年,火運出現在午年,土運出現在四季的年份,金運出現在酉年,水運出現在子年,這些都是所謂的「歲會氣之平」,也就是說,這八個年份的歲運都與五運相會合,氣候平和,氣的盛衰都能夠按照順序,處在六個方位的正確位置。如果其他年份的歲運沒有與五運相會合,那麼氣候就會有太過或不及的情況,氣的盛衰就會沒有秩序,而不在正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