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10)

1. 五運六氣總論

凡天右旋之陰陽,臨司天之位者,其天之政盛,至三之氣始布;臨在泉之位者,其地之氣盛,至終之氣始布。而上下二位有二節,陰陽盛衰也。臨司天之左間者,其氣至四之氣盛;右間者,其氣至二之氣盛。臨在泉之左間者,其氣至初之氣盛;右間者,其氣至五之氣盛。而左右四紀有四節,陰陽盛衰也。

故此六節陰陽,每歲各一盛衰而數得六。寅申歲,少陽旋來司天,治之為初六,少陽之右卯酉歲,陽明旋來司天,治之為六二;陽明之右辰戌歲,太陽旋來司天,治之為六三;太陽之右巳亥歲,厥陰旋來司天,治之為六四;厥陰之右子午歲,少陰旋來司天,治之為六五;少陰之右丑未歲,太陰旋來司天,治之為六六;太陰之右,周而復始於少陽治之,故曰六六之節盛衰也。凡此三陰三陽為治之氣,皆所謂六氣之標也。

南面待之者,明前少陽之右云云,皆南面立而待之,乃右居西而從西旋過東也。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者,其火、燥、風、寒、熱、濕為治之氣,皆所謂六氣之本也。其中見之氣,乃六氣之中氣也。

通前六氣之標言之,則本居上,標居下,中氣居本標之中。故曰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中氣者三陰三陽,各猶夫婦之配合相守,而人之臟腑經脈皆應之也。故少陽本標之中見厥陰,厥陰本標之中見少陽,而互為中氣相守,則人之膽、三焦少陽經亦絡肝、心包,肝、心包厥陰經亦絡膽、三焦而互交也。

陽明本標之中見太陰,太陰本標之中見陽明,而互為中氣相守,則人之胃、大腸陽明經亦絡脾、肺,脾、肺太陰經亦絡胃、大腸而互交也。太陽本標之中見少陰,少陰本標之中見太陽,而互為中氣相守,則人之膀胱、小腸太陽經亦絡腎、心,腎、心少陰經亦絡膀胱、小腸而互交也。本標不同,氣應異象者,謂太陽、少陰二氣也。

太陽之上,寒氣治之,是標陽本寒不同,其氣應則太陽所至為寒生,中為溫,而寒溫異象也。少陰之上,熱氣治之,是標陰本熱,不同其氣應,則少陰所至為熱生,中為寒,而熱寒異象也。至於脈從病反,如瓜甜蒂苦,蔥白葉青,參補蘆瀉,麻黃髮汗根節止汗之類,皆太陽少陰本標不同之氣異象也。

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過者,言陰陽旋來治歲之候至,而其氣化亦應候至者,為至而至者和也。候至而其氣化不至者,為至而不至,旋來之氣不及也。候未至而氣化先至者,為未至而至,旋來之氣有餘也。故氣化應候,至者為順,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者為逆,逆則勝復之變生,變生則病作矣。

白話文:

天地間陰陽之氣的運行,如果陽氣在天空中右旋並主導司天之位,那麼天上的氣候就會特別旺盛,這種情況會在三之氣(一年中的第三個階段)開始顯現。如果陰氣在天空中右旋並主導在泉之位,那麼地上的氣候就會特別旺盛,這種情況會在終之氣(一年中的最後一個階段)開始顯現。而司天和在泉這兩個位置,各有兩個節點,代表陰陽之氣由盛轉衰的變化。

如果陽氣在司天位置的左側,氣候旺盛的情況會在四之氣時達到頂峰;如果陽氣在司天位置的右側,氣候旺盛的情況會在二之氣時達到頂峰。同樣地,如果陰氣在在泉位置的左側,氣候旺盛的情況會在初之氣時達到頂峰;如果陰氣在在泉位置的右側,氣候旺盛的情況會在五之氣時達到頂峰。而這左右的四個位置,也有四個節點,代表陰陽之氣由盛轉衰的變化。

因此,這六個節點的陰陽變化,每年都會經歷一次盛衰的過程,共有六個階段。在寅年和申年,少陽之氣右旋而主導司天之位,這就代表一年中的第一個階段,稱為初六。在卯年和酉年,陽明之氣右旋而主導司天之位,這是第二個階段,稱為六二。在辰年和戌年,太陽之氣右旋而主導司天之位,這是第三個階段,稱為六三。在巳年和亥年,厥陰之氣右旋而主導司天之位,這是第四個階段,稱為六四。在子年和午年,少陰之氣右旋而主導司天之位,這是第五個階段,稱為六五。在丑年和未年,太陰之氣右旋而主導司天之位,這是第六個階段,稱為六六。太陰之氣右旋之後,又重新開始由少陽之氣主導,如此循環往復,所以說這六個階段代表氣候盛衰的變化。這三陰三陽之氣,都是主導氣候變化的,也稱為六氣的「標」。

當我們面對南方觀察時,就會發現前面所說的少陽右旋等情況,都是站在南面,觀察右方(西方)的氣由西向東旋轉的過程。少陽之氣上面是火氣在主導,其中則會出現厥陰之氣;陽明之氣上面是燥氣在主導,其中則會出現太陰之氣;太陽之氣上面是寒氣在主導,其中則會出現少陰之氣;厥陰之氣上面是風氣在主導,其中則會出現少陽之氣;少陰之氣上面是熱氣在主導,其中則會出現太陽之氣;太陰之氣上面是濕氣在主導,其中則會出現陽明之氣。這火、燥、風、寒、熱、濕之氣,是主導氣候變化的,也稱為六氣的「本」。而其中出現的氣,則是六氣中的中氣。

總結前面所說的六氣之標,可以得知本氣在最上面,標氣在最下面,中氣則在本氣和標氣的中間。所以說,本氣之下是中氣的顯現;中氣之下是標氣。中氣就是三陰三陽,它們像夫妻一樣互相配合,互相維護,而人體的臟腑經絡也都會受到這種氣的影響。比如,少陽的本氣和標氣之間出現厥陰,厥陰的本氣和標氣之間出現少陽,它們互相成為中氣,互相守護,所以人體的膽經、三焦經等少陽經脈,也跟肝經、心包經等厥陰經脈相互連結,互相交錯。

同樣地,陽明的本氣和標氣之間出現太陰,太陰的本氣和標氣之間出現陽明,它們互相成為中氣,互相守護,所以人體的胃經、大腸經等陽明經脈,也跟脾經、肺經等太陰經脈相互連結,互相交錯。太陽的本氣和標氣之間出現少陰,少陰的本氣和標氣之間出現太陽,它們互相成為中氣,互相守護,所以人體的膀胱經、小腸經等太陽經脈,也跟腎經、心經等少陰經脈相互連結,互相交錯。本氣和標氣的屬性不同,氣的反應也會不同,比如太陽和少陰這兩種氣的變化就比較特殊。

太陽之氣的上方是寒氣主導,這表示標氣屬陽而本氣屬寒,兩者性質不同,因此氣的反應是太陽所到的地方會產生寒冷,而中間卻會產生溫暖,呈現寒溫不同的現象。少陰之氣的上方是熱氣主導,這表示標氣屬陰而本氣屬熱,兩者性質不同,因此氣的反應是少陰所到的地方會產生熱,而中間卻會產生寒冷,呈現熱寒不同的現象。至於脈象與病症的相反關係,就像瓜的果肉甜而蒂苦,蔥的根部白而葉子青,人參補氣而蘆根瀉火,麻黃發汗而麻黃根節止汗等等,這些都是因為太陽、少陰的本氣和標氣不同,所產生的氣化異象。

有些氣是應時而至的,有些氣則沒有按時而至,有些氣又太過旺盛。所謂應時而至,是指陰陽之氣依照時序主導氣候,並且氣的變化也跟著時間而到來,這是和諧的表現。如果時序到了,氣的變化卻沒有到來,表示是沒有按時到來,是旋轉而來的氣不足。如果時序還沒有到,氣的變化卻先到來,表示是沒有到來卻提前到來,是旋轉而來的氣過剩。所以說,氣的變化能夠與時序相應的,是順利的;沒有到來卻提前到來、或是到了卻沒有到來,都是不順利的。不順利就會產生勝復的變化,變化產生就會引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