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2)

1. 五運六氣總論

凡此五運六氣,所謂變化盛虛,經後篇千言萬語,皆所以反覆發明,此四者學者當潛心以究之也。五運氣行,各終期日,非獨主時者,言木火土金水治政各終一歲之期日,不獨治歲內六步之時令也。蓋經於前篇但論五運,不及六氣,但論主時,不及治歲,今始於此篇論五運六氣相感相召而治,不獨五運也。次論五運各治一歲,不獨主時也。

帝曰:善。何謂氣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區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形有盛衰,謂五行之氣,各有太過不及也。故其始也,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知迎知隨,氣可與期,應天為天符,承歲為歲直,三合為治。帝曰:上下相召奈何?鬼臾區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

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故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所以欲知天地之陰陽者,應天之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右遷;應地之氣,靜而守位,故六期而環會。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

帝曰:上下周紀,其有數乎?鬼臾區曰: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周天氣者,六期為一備;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不及太過,斯皆見矣。帝曰:夫子之言,上終天氣,下畢地紀,可謂悉矣。

余願聞而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之後世,無有終時,可得聞乎?鬼臾區曰:至數之機,迫迮以微,其來可見,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夭殃,謹奉天道,請言真要。帝曰:善言始者,必會於終。

善言近者,必知其遠,是則至數極而道不惑,所謂明矣。願夫子推而次之,令有條理,簡而不匱,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為之紀綱,至數之要,願盡聞之。鬼臾區曰:昭乎哉問!明乎哉道!如鼓之應桴,響之應聲也。臣聞之,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帝曰:其於三陰三陽,合之奈何?鬼臾區曰: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丑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藏之金匱,署曰天元紀。

白話文:

這五運六氣的變化,就像是盛衰消長的道理,後面的文章會用很多篇幅來反覆闡述,你們這些學者應該要專心研究這四個重點。五運之氣的運行,各有終結的時日,不只是單獨掌管一時,而是說木、火、土、金、水這五種運氣各主政一年,不只掌管一年內的六個時段而已。前面的篇章只講五運,沒有提到六氣,只論掌管一時,沒有談到治理一年,現在從這裡開始討論五運六氣互相感應而治理,不只是單獨的五運。接著討論五運各自治理一年,不只是掌管一時而已。

黃帝說:說得好。什麼叫做氣的多少,形體的盛衰呢?鬼臾區說:陰陽之氣各有不同,所以說有三陰三陽。形體的盛衰,是指五行之氣各有太過或不及的情況。所以開始的時候,有餘的先走,不足的跟隨;不足的先走,有餘的就跟上。知道迎合和順應的道理,氣的運行就可以預期。氣與天時相應就稱為「天符」,氣與歲時相合就稱為「歲直」,三者相合才能治理好。黃帝問:上下之間是如何互相感應的?鬼臾區說:寒、暑、燥、濕、風、火,是天的陰陽,三陰三陽之氣是向上承接天道的。

木、火、土、金、水,是地的陰陽,它們的生長化收藏是向下呼應地道的。天以陽氣滋生,陰氣助長;地以陽氣肅殺,陰氣收藏。天有陰陽,地也有陰陽。木、火、土、金、水是地的陰陽,代表生長化收藏,所以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想要了解天地的陰陽,就要知道天道的氣是運行不止的,所以每五年向右移動一次;地道的氣是靜止守位的,所以每六年會環繞一周。動與靜互相感應,上下互相臨近,陰陽交錯,變化就由此產生。

黃帝問:上下周而復始的運行,是有一定的規律嗎?鬼臾區說:天以六為節度,地以五為制約。周天氣的運行,需要六期才能完成一次;終地紀的運行,需要五年為一周。君火以明為用,相火以位為職,五六相合,產生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共三十年;一千四百四十氣,共六十年,為一個大周天。不及和太過的情況,都可以從這裡看出。黃帝說:先生的言論,上至終結天氣的運行,下至地紀的完成,可說是詳盡了。

我希望聽了之後可以將這些道理記住,向上用來治理人民,向下用來修養自身,讓百姓都能明白這些道理,使上下和睦親愛,德澤能夠下流,子孫後代不再憂愁,可以將這些道理傳給後世,永無止境,可以聽聽嗎?鬼臾區說:至數的奧妙,精微而細密,它的來可以看見,它的去可以追尋,敬畏它就會昌盛,輕慢它就會衰亡。不按天道行事而自私自利,必定會遭受災禍。要謹慎遵循天道,我現在開始講述真正的要義。黃帝說:善於談論開始的人,必定會談到終結。

善於談論近處的人,必定會了解遠處,這樣才算真正達到精數的極致而不會迷惑,這才是真正的明白啊。我希望先生能按照順序推演說明,使之有條理,簡明而不會匱乏,長久而不斷絕,容易運用而難以忘記,作為綱紀,將至數的要點,全部都講給我聽吧。鬼臾區說:問得真好啊!說的真明白啊!就像鼓聲回應鼓槌,響聲回應聲波一樣。我聽說,甲和己的年份,由土運統治;乙和庚的年份,由金運統治;丙和辛的年份,由水運統治;丁和壬的年份,由木運統治;戊和癸的年份,由火運統治。

黃帝問:那麼要如何與三陰三陽相結合呢?鬼臾區說:子和午的年份,上方會出現少陰之氣;丑和未的年份,上方會出現太陰之氣;寅和申的年份,上方會出現少陽之氣;卯和酉的年份,上方會出現陽明之氣;辰和戌的年份,上方會出現太陽之氣;巳和亥的年份,上方會出現厥陰之氣。少陰是指「標」(表象),厥陰是指「終」(最終),厥陰之氣的上面,由風氣主導;少陰之氣的上面,由熱氣主導;太陰之氣的上面,由濕氣主導;少陽之氣的上面,由相火主導;陽明之氣的上面,由燥氣主導;太陽之氣的上面,由寒氣主導,這些是所謂的「本」(根本),稱為六元之氣。黃帝說:這道理多麼光明啊!這論述多麼明白啊!請將這些刻在玉版上,藏在金櫃中,題名為「天元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