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九·小兒部 (1)
卷之三十九·小兒部 (1)
1. 嗽膿血
〔錢〕有喘而咯膿血者,乃肺熱。食後服甘桔湯。久嗽者肺亡津液,阿膠散主之。咳而痰實,不甚喘而面赤飲水者,可褊銀丸下之。(阿膠散即補肺散,方見治虛實法。褊銀丸方見前。)
甘桔散
桔梗(米泔浸一宿,焙乾),甘草(炒。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大錢,水一大盞,入阿膠半兩,炮過,煎至五分,食後溫服。
〔海〕甘桔湯,仲景少陰咽痛藥也。孫真人治肺癰吐膿血,用生甘草加減二十餘條。
〔丹〕小兒咯血。黑豆、甘草、陳皮煎服。
〔錢〕段齋郎子四歲,病嗽身熱,吐痰數日而咯血,前醫以桔梗湯及防己丸,治之不愈,涎上攻,吐喘不止,請錢氏,下褊銀丸一大服,復以補肺湯、補肺散治之。或問段氏子咯血肺虛,何以下之?錢曰:肺雖咯血,有熱故也,久則虛痿。今涎上潮而吐,當下其涎。若不吐涎,則不甚便。
蓋吐涎能虛,又生驚也。痰實上攻,亦能發搐。故依法只宜先下痰,而後補脾肺,必涎止而吐愈,為順治也。若先補其肺,為逆耳。此所謂識病之輕重先後為治也。
白話文:
【咳嗽帶膿血】
錢氏提到,有患者在呼吸困難時會咳出膿血,這是因為肺部有熱。飯後可以服用甘桔湯。對於長期咳嗽導致肺部失去津液的人,阿膠散是適用的治療方法。如果患者咳嗽且痰多,臉色紅潤並頻繁喝水但並不喘不過氣,可以使用褊銀丸來治療。(阿膠散即是補肺散,具體配方請參考治療虛實法部分。褊銀丸的配方在前文已有提及。)
【甘桔散】
主要成分為桔梗(需浸泡在米泔水中一夜,然後烘乾)和甘草(需炒過)。各取二兩,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大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半兩已炮製過的阿膠,煎煮至剩五分之一,飯後趁溫熱服用。
海氏認為,甘桔湯原是張仲景用於治療少陰咽痛的藥方。孫真人治療肺部疾病,伴隨咳血和吐膿的情況,則是在生甘草的基礎上進行了二十餘種加減變化。
丹溪認為,小孩出現咳血的情況,可以使用黑豆、甘草和陳皮煎煮後服用。
錢氏記載,段齋郎的兒子四歲時,因咳嗽、身體發熱,連續幾天咳痰,最後甚至開始咳血。之前醫生開的桔梗湯和防己丸都無效,痰液持續上升,咳嗽和喘息不停。錢氏建議服用一大劑的褊銀丸,再配合補肺湯和補肺散進行治療。有人問段齋郎的兒子既咳血又肺虛,為什麼要先下藥?錢氏回答:雖然肺部出血,但那是因為熱度過高所致,時間久了就會虛弱萎縮。現在痰液不斷上升導致嘔吐,必須將痰液排出。如果不吐痰,病情就不會太嚴重。
因為吐痰會讓身體虛弱,也可能引發驚嚇。痰液堆積在上部,也可能引發抽搐。因此,根據規則,應該先排痰,再補脾肺。這樣才能確保痰液停止,咳嗽好轉,這纔是順應治療的原則。如果先補肺,反而會造成反效果。這就是認識疾病的輕重緩急,再進行適當治療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