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心小腸部 (2)
卷之二十·心小腸部 (2)
1. 痤
痤,小癤,世謂之熱癤是也。王注云:大如酸棗,或如豆,色赤而內有膿血也。
〔海〕汗出見濕,乃生痤痱,痱為瘡癤也。
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痤色赤,䐜內有膿血。
旋覆花丸
旋覆花(三兩),防風,白芷,甘菊,南星,半夏,石膏,川芎,陳皮,白附子(各半兩),蠍梢,殭蠶(炒。各三錢),
上細末,姜糊丸桐子大。薑湯下三五十丸,食後。
白話文:
痤瘡,也就是俗稱的熱癤,長得像酸棗或豆子大小,顏色發紅,裡面有膿血。如果出汗後皮膚濕潤,就會長出痤痱,痤痱就是一種瘡癤。勞累出汗,又吹到風,再加上體寒,就會長出白斑,如果鬱悶不舒,就會長出痤瘡。痤瘡顏色發紅,裡面有膿血。可以用旋覆花丸治療,旋覆花三兩,防風、白芷、甘菊、南星、半夏、石膏、川芎、陳皮、白附子各半兩,蠍梢、殭蠶(炒過)各三錢,研成細末,用薑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用薑湯送服三五十丸,飯後服用。
2. 疹
疹似傷寒,暴發暴消,世訛為瘄子者是也。疥似疹而延歲月,或乾溼癢痛不一,經所謂癮疹是也。癬亦延歲月,干而不濕,癢而不痛是也。
〔丹〕疹屬熱,與痰在肺,清肺火降痰,或解散出汗,亦有可下者。疹在表者,消毒飲子、防風通聖散;在裡者,大柴胡湯、四順飲子;虛者,補中益氣湯,皆同傷寒施治也。
〔《聖》〕治風疹入腹,身體強,舌乾燥。用蔓青子三兩為末,每服溫酒下一錢匕。
白話文:
疹子像傷寒,突然發作又突然消失,世俗誤以為是瘄子。疥瘡像疹子但會持續多年,有時乾燥有時潮濕,癢痛程度也不一樣,醫書上稱為癮疹。癬也會持續多年,乾燥而不潮濕,會癢但不會痛。
疹子屬於熱症,與痰積聚在肺部有關,需要清肺火降痰,或用藥物使病人出汗,也有可能需要服用瀉藥。疹子在表面的,可以用消毒飲子、防風通聖散治療;在裡面的,可以用大柴胡湯、四順飲子治療;體虛的,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治療,這些治療方法都和傷寒的治療方法相同。
治療風疹入腹,身體強壯,舌頭乾燥的,可以用蔓青子三兩研磨成粉末,每次用溫酒送服一錢匕。
運氣疹者有二:
一曰熱。經云:火鬱之發,民病瘍痱。又云:歲木不及,燥乃大行,復則炎暑,流火、瘡瘍、痱疹。又云:少陰之復,民病痱疹是也。
二曰風。經云:歲水不及,濕乃大行,復則大風暴發,肌肉疹發是也。
白話文:
運氣疹者有二:
一曰熱。
經典中記載:火氣鬱積而發散,就會導致百姓患上瘍瘡和痱子。又說:如果一年中木氣不足,則燥氣盛行,接著就會出現炎熱天氣,導致流火、瘡瘍和痱疹。還有記載:少陰經氣回升,百姓就會患上痱疹。
二曰風。
經典中記載:如果一年中水氣不足,則濕氣盛行,接著就會出現狂風暴發,導致肌肉起疹。
3. 疥
〔河〕防風通聖散,治風熱瘡疥久不愈。(方見癇門。)
〔丹〕朱院君,三十餘,久患癮疹,身痹而紫色,可與防風通聖散加牛蒡子,為極細末。每二錢,水盞半,入薑汁令辣煎,食前熱飲之。
麻黃飲,治上體生瘡,或癢或痛,黃水浸淫,結痂堆起,延蔓於三陽之分,根窠小,帶紅腫,此是濕熱症。
麻黃(半兩,去根留節),防風(半兩),羌活,石膏(六錢半,煅),黃芩(四錢),滑石(一兩),陳皮,紫萍(各七錢半),鼠黏子(七錢半),縮砂(二錢半),蒼耳草(三錢半),蒼朮(半兩),生甘草(三錢半),薄荷葉(一錢半),荊芥(二錢半),
白話文:
「河」記載,防風通聖散可以治療風熱瘡疥久治不愈。(方劑見於癇門。)
「丹」中記載,朱院君,三十多歲,長期患有癮疹,全身麻木且呈現紫色,可以服用防風通聖散加上牛蒡子,研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半杯水,加入薑汁使其辣味,煎煮後,飯前趁熱飲用。
麻黃飲可以治療上半身生瘡,或癢或痛,黃水浸潤,結痂隆起,蔓延至三陽經絡的分界處,根部小,帶有紅腫,這是濕熱症。
麻黃(半兩,去根留節)、防風(半兩)、羌活、石膏(六錢半,煅)、黃芩(四錢)、滑石(一兩)、陳皮、紫萍(各七錢半)、鼠黏子(七錢半)、縮砂(二錢半)、蒼耳草(三錢半)、蒼朮(半兩)、生甘草(三錢半)、薄荷葉(一錢半)、荊芥(二錢半)。
上㕮咀,每六錢重,水一鍾半,猛火煎取六分,入好酒四五滴,去渣,熱服。須得通身有汗,其瘡自安。甚者,服至百服之後,看汗出到何處,若自上而下出過腳𦚼䐐,其瘡自愈。
〔《局》〕,消毒散丹溪云:消毒散氣,表藥也。)
防風(一兩),甘草(二兩),荊芥穗(三兩),黍黏子(四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食後溫服。
〔初虞世〕治皮膚風熱,遍身生癮疹。牛蒡子、浮萍等分,以薄荷湯調下二錢,日二服。
白話文:
上藥每劑六錢,加水一碗半,猛火煎煮至六分,加入好酒四五滴,去渣,趁熱服下。需得全身出汗,瘡瘍自然會好。病情嚴重的,服用至百劑之後,觀察汗液流出的部位,如果從上往下流過腳踝,瘡瘍就會自然痊癒。
防風一兩,甘草二兩,荊芥穗三兩,黍黏子四兩,研成粗末。每服三錢,加水一碗,煎煮至七分,去渣,飯後溫服。
牛蒡子、浮萍等量,用薄荷湯調服二錢,每日兩次,可以治療皮膚風熱,全身長疹子的症狀。
〔丹〕何小官生瘡,小便黃,用通聖散一錢半煎,下黃精丸。
楊三哥女生瘡,午後發熱,日間惡寒,形削食少。
白朮(二錢),連翹(一錢),煎下黃精丸三十粒。
〔垣〕每風瘡、大風病相似。好桑葉洗蒸一宿,日乾,末,湯下二錢匕。(《經驗方》)
〔《聖》〕治風,遍身癮疹,疼痛成瘡。用白殭蠶少許,焙黃細研為末,酒服立瘥。
〔子和〕穎皋韓吉卿,自髀至足生濕䘌,大者如錢,小者如豆,癢則搔破,水到則浸淫,狀類蟲行袴襪。愈而復生,瘢痕成凹,十餘年不瘥。戴人哂之曰:此濕䘌瘡也。由水濕而得,故多在足下。以舟車、浚川大下十餘行,一去如掃。
白話文:
有個叫小官的人生了瘡,小便發黃,用通聖散一錢半煎服,再服用黃精丸。
楊三哥的女儿生了瘡,下午發燒,白天怕冷,身體消瘦,食慾不振。
用白朮二錢、連翹一錢煎服,再服用黃精丸三十粒。
風瘡和「大風病」的症狀很像。可以用桑葉洗淨,蒸一宿,曬乾,磨成粉,用湯送服二錢匕。(出自《經驗方》)
治療風病,全身發癢起疹子,疼痛成瘡。可以用白僵蠶少許,焙黃研成粉,用酒送服,馬上就會好。
穎皋的韓吉卿,從大腿到腳都生了濕疹,大的像銅錢,小的像豆子,癢就抓破,碰到水就浸濕,像蟲子在褲子裡爬一樣。好了又復發,留下凹陷的疤痕,十多年都治不好。戴人笑他說:這是濕疹瘡,因為水濕而得,所以多長在腳上。用船運、挖河渠的方法,排出大量積水,濕疹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山》〕癮疹入腹,亦能殺人。用蠶砂濃煎湯,洗之。
〔《衍》〕有人病遍身風熱細疹,癢痛不可任,連腦脛臍腹及近隱處皆然,涎痰亦多,夜不得睡。以苦參末一兩,皂角二兩,水一升,揉濾取汁,銀石器熬成膏,和苦參為丸如桐子大。食後溫水服二十丸,次日便愈。
〔子和〕有樵夫來買苦參,欲治疥。不識藥性緩急,但聞人言可治,濃煎一碗服之。須臾大吐涎一盆,三二日疥作痂矣。
〔丹〕,一上散,治諸般疥瘡,或痛或癢,或喜湯火烘洗者。
白話文:
蕁麻疹入侵腹中,也能致命。用蠶砂濃煎湯,洗患處。
有人全身長滿風熱細疹,奇癢難耐,連頭、腿、肚臍、腹及私處都受影響,唾液和痰液也很多,晚上無法入睡。用苦參末一兩,皂角二兩,水一升,揉搓過濾取汁,用銀器熬成膏,與苦參混合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飯後溫水服用二十丸,隔天就能痊癒。
一位樵夫來買苦參,想要治療疥瘡。他不了解藥物的性質,只聽信他人說可以治療,就濃煎了一碗喝下。很快地就吐了一盆口水,三天後疥瘡結痂了。
一上散,可以治療各種疥瘡,無論是疼痛、瘙癢,或是喜歡用熱水或火烘烤洗滌的症狀。
蛇床子(一兩,略炒),雄黃(一兩,另研),硫黃(二錢半,另研),白礬(半兩),黃連(半兩),黑狗脊(一兩),寒水石(一兩,另研),斑蝥(十四個,去翅足),吳茱萸(三錢),白膠香(一兩,銅銚溶過,傾干石頭上放冷,研)
上為細末,香油調敷。治疥瘡,先用蒼耳草或羊不食草藤煎濃湯洗去瘡痂,然後用前藥敷,可一次愈。
白話文:
蛇床子一兩,稍微炒一下;雄黃一兩,另外研磨;硫黃二錢半,另外研磨;白礬半兩;黃連半兩;黑狗脊一兩;寒水石一兩,另外研磨;斑蝥十四個,去除翅膀和腳;吳茱萸三錢;白膠香一兩,用銅銚溶化後,倒在石頭上放涼,研磨。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香油調和後敷在患處。可治疥瘡,先用蒼耳草或羊不食草藤煎煮濃湯洗去瘡痂,然後用上述藥粉敷在患處,一次即可痊癒。
小兒面瘡,通面爛無全膚,膿水流漓,百藥不效者,陳年臘豬油不入鹽者,敷之神效。(出小兒門。)
又諸般疥癬加減法:腫多,加白芷開鬱。痛多,加白芷、方解石。癢多,加枯礬。陰囊瘡,加茱萸,濕多,香油調。干癢出血多,加大黃、黃連,豬脂調。蟲多,加蕪荑、錫灰、檳榔、藜蘆、斑蝥。紅色,加黃丹。青色,加青黛。瘡在上,多服通聖散。在下,多以藏用丸下。腳腫出血,加血分濕熱藥。
白話文:
小孩子臉上長瘡,整張臉爛掉,沒有完好的皮膚,膿水不斷流出來,各種藥物都不管用。這種情況可以用陳年豬油(沒有加鹽的)敷在患處,效果奇佳。
此外,治療各種疥癬的加減方法:腫脹明顯的,加白芷來開鬱;疼痛明顯的,加白芷和方解石;瘙癢明顯的,加枯礬;陰囊瘡,加茱萸,濕氣重的,用香油調和;乾燥瘙癢出血多的,加大黃、黃連,用豬脂調和;蟲子多的,加蕪荑、錫灰、檳榔、藜蘆、斑蝥;紅色瘡的,加黃丹;青色瘡的,加青黛。瘡在上半身的,多服用通聖散;在下半身的,多用藏用丸治療。腳腫出血的,加血分濕熱藥。
膿胞瘡,治熱為主。
黃芩,黃連,大黃(各三錢),蛇床子,寒水石(二錢),黃丹(五分),白礬(一錢),輕粉,白芷,無名異(各少許),木香(少許,痛者加)
上為細末,麻油調塗。
又,瘡藥,膿窠,治熱燥濕為主。蟲瘡如癬狀,退熱殺蟲為主。乾疥瘡,開鬱為主,加吳茱萸。
蕪荑,黑狗脊(殺蟲),樟腦(一錢),松香(頭上多加之),白礬,雄黃,硫黃,水銀(殺蟲),黃連,方解石(一分),蛇床子(定癢殺蟲)
白話文:
對於膿胞疹,主要的治療策略是清熱。以下是藥方:
- 黃芩、黃連、大黃(各三錢)、蛇牀子、寒水石(二錢)、黃丹(五分)、白礬(一錢)、輕粉、白芷、無名異(各少量)、木香(少量,如果疼痛就增加)。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用麻油調和後敷在患處。
此外,還有一種專門用於治療膿包的藥膏,其主要策略是清熱和去濕。對於蟲咬所引起的膿包類似於皮膚癬,則主要目標是消熱和殺蟲。對於乾燥性皮膚病,重點在於疏解鬱氣,若情況嚴重,可以加入吳茱萸。
對於蕪荑、狗脊(殺蟲)、樟腦(一錢)、松香(頭部較多使用)、白礬、雄黃、硫磺、水銀(殺蟲)、黃連、方解石(一分)、蛇牀子(止癢殺蟲)等材料,可以研磨成細末,用來治療各種膿包類疾病。
松皮灰(膿腫濕多加之)
〔羅〕,䕡茹散,治疥經年不瘥。
水銀(一錢),好茶(二錢),䕡茹(三錢),輕粉(少許)
上為細末,每用不拘多少,麻油調塗之。
〔世〕治疥癬。以臘月豬脂,不拘多少,同生白礬、杏仁,加輕粉,搗爛擦之。(陳無擇云:杏仁、輕粉,最殺蟲,甚妙。)
〔《本》〕治疥,不問新久方。
白蕪荑(一兩),檳榔,吳茱萸(各半兩),硫黃(二錢,另研)
上為末,麻油調,抓破揩之。
〔丹〕砂瘡。殺蟲為主。
蕪荑(二錢),剪草(一錢),蛇床子(三錢),白礬(一錢,飛),明礬(一錢),吳茱萸(一錢),蒼朮,厚朴,雄黃(各半錢),寒水石(二錢),黃柏(二錢),輕粉(十盝)
白話文:
松皮灰可以治療膿腫,尤其是濕氣重的膿腫。
治疥瘡經年不癒的方子:水銀一錢,好茶二錢,䕡茹三錢,輕粉少許,研成細末,用麻油調勻塗抹患處。
另一個治疥癬的方子:臘月豬脂不限量,與生白礬、杏仁、輕粉一同搗碎,塗抹患處。陳無擇說,杏仁和輕粉最能殺蟲,效果很好。
治療疥瘡的通用方子:白蕪荑一兩,檳榔、吳茱萸各半兩,硫黃二錢(另研磨),研成粉末,用麻油調勻,塗抹患處。
治療砂瘡的方子:以殺蟲為主。蕪荑二錢,剪草一錢,蛇床子三錢,白礬一錢(飛),明礬一錢,吳茱萸一錢,蒼朮、厚朴各半錢,雄黃半錢,寒水石二錢,黃柏二錢,輕粉十盝。
〔世〕治砂瘡。山蟻窠、黃荊葉、雉雞毛等分,燒存性,為末,香油調敷。
又方,用陳年船底灰,搗細篩過,桐油調敷立效。
又方,治砂瘡,用水萵苣燒灰存性,香油調敷,立愈。水多者干敷。(水萵苣如百合狀,生水邊,七八月結子,又如野蘇狀。)
〔丹〕疥癩瘡。(春天發瘡疥,開鬱為主,不宜抓破。)
白礬,吳茱萸(各二錢),樟腦(五分),輕粉(十盝),寒水石(二錢半),蛇床子(二錢),黃柏,大黃(各二錢),硫黃(一錢),檳榔(一個)
白話文:
治療砂瘡的方法有幾種:一種是用山蟻巢、黃荊葉、雉雞毛等量,燒成灰,研成粉末,用香油調和敷在患處;另一種是用陳年船底灰,搗碎過篩,用桐油調和敷在患處,效果很快;還有一種是用水萵苣燒成灰,研成粉末,用香油調和敷在患處,很快就能痊癒。如果患處有太多水分,就應該用干的藥粉敷。水萵苣長得像百合,生長在水邊,七八月結果,也像野蘇。
治療疥癩瘡:春天發生的疥癩瘡,要以疏肝解鬱為主,不要抓破。可以用白礬、吳茱萸、樟腦、輕粉、寒水石、蛇床子、黃柏、大黃、硫黃和檳榔等藥物治療。
上為末,豬脂油調搽。
治瘑疥濕瘡,浸淫日久,癢不可忍,搔之黃水出,瘥後復發。取羊蹄根去皮,細切熟熬,以大酢和。先洗淨,敷上一時,再以冷水洗之,日一敷瘥。若為末敷,尤妙。(《千金翼》)
治疥。取羊蹄根,和豬脂塗上,或著鹽少許即焦。(《外臺秘要》)
治遍身風癢,生瘡疥,茵陳煎湯,濃洗立安。(《千金翼》)
〔《衍》〕有人患遍身生熱毒瘡,痛而不癢,手足尤甚,至頸而止,黏著衣被,曉夕不得睡,痛不可忍。有下俚教以菖蒲三斗銼,日乾之,舂羅為末,布席上,使病瘡人恣臥其間,仍以衣被覆之。既不黏衣被,又復得睡,不五七日,其瘡如失,應手神驗。
白話文:
治療頑固的濕疹和疥瘡,這些病症浸淫日久,奇癢難忍,抓撓後會流出黃水,好了又復發。可以用羊蹄根去皮,切碎後煮熟,再加入醋拌勻。先洗淨患處,敷上一個時辰,然後用冷水洗淨,每天敷一次,直到痊癒。如果將羊蹄根研磨成粉末敷用,效果更佳。
另外,治療疥瘡,可以用羊蹄根和豬油混合塗抹患處,或者加入少許鹽,塗抹後會產生焦味。
如果全身瘙癢,並伴隨長出瘡疥,可以用茵陳煎湯,濃稠的湯液洗浴,就能快速止癢。
有人患有全身熱毒瘡,疼痛但不癢,手腳尤其嚴重,蔓延至頸部,瘡口黏附衣物,夜不能寐,痛苦難當。民間偏方是將菖蒲三斗切碎,曬乾後搗碎成粉末,鋪在床單上,讓病人躺在上面,並用被子蓋好。這樣就不會黏附衣物,也能安心入睡,不超過七天,瘡就會消失,效果顯著。
〔丹〕浸淫瘡痛不可忍者,發寒熱,刺薊末水調敷瘡上,干則易之。(《簡要濟眾》)
治疥癬滿身作瘡不可治者,何首烏、艾等分,以水煎令濃,於盆內洗之,甚能解痛生肌。(《博濟》)
〔《外》〕元希聲侍郎,治卒發疥秘驗方。石灰隨多少和醋,漿水調塗,隨手即減。一法用石灰炒紅,出火氣,香油調敷。
〔丹〕又方淋石灰汁洗之。(《孫真人》)
〔羅〕,木香散,治多時不斂一切惡瘡,此藥能生肌肉止痛。
白話文:
如果患有丹毒,疼痛難忍,伴隨發寒發熱,可以用刺薊末加水調成糊狀敷在患處,乾了就換新的。
治療全身長滿疥癬,久治不愈的患者,可以用何首烏和艾草等量,加水煎煮成濃汁,在盆中洗澡,非常有效地止痛生肌。
元希聲侍郎治療突然發生的疥瘡,有秘方:用石灰和醋混合,加漿水調成糊狀塗抹,馬上就能減輕症狀。另一個方法是用石灰炒至紅,散去熱氣,再用香油調勻敷患處。
另外,可以用石灰汁洗患處。
對於久治不愈的各種惡瘡,可以用木香散,它能生肌止痛。
木香,檳榔,黃連(各半兩),白芷(三錢),
以上同為細末,先洗淨,每日一遍,干貼。有水出勿怪.未效又貼。
又方同上,加地骨皮為細末。先於瘡口上,用溫漿水洗濕,挹干後,上藥治之,效不可述。暨治下疳瘡,神效。
〔丹〕諸瘡癬久年者,千年韭根炒存性,末之,豬油調敷三次。(《經驗》)
〔《兵部手集》〕多年惡瘡不瘥,或痛癢生釁爛,研馬糞並齒灰敷上,不過三兩遍效。武良相在蜀,足脛有瘡,痛不可忍,得此方,便瘥。
〔丹〕,風瘡久不瘥。燒菰蔣末以敷之。(按本草即野茭白。)
白話文:
木香、檳榔、黃連各取半兩,白芷取三錢,全部研磨成細粉。先將患處清洗乾淨,每天敷藥一次,藥粉直接敷在患處,不必擔心有水滲出。如果沒有效果,可以繼續敷藥。
也可以在上述藥方中加入地骨皮,研磨成細粉。先用溫熱的米漿水清洗患處,擦乾後再敷藥。療效非常明顯,特別適合治療下疳瘡,效果神奇。
對於久年不癒的瘡癬,可以將千年韭根炒至乾燥,研磨成粉末,用豬油調和後敷在患處,連續敷三次。
對於多年不癒的惡瘡,或者疼痛瘙癢、潰爛的傷口,可以將馬糞和齒灰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一般敷兩三次就會見效。武良相在蜀地時,腳脛患有瘡傷,疼痛難忍,用了這個方法後就痊癒了。
對於久治不癒的風瘡,可以將燒焦的菰蔣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菰蔣就是野茭白。
〔《山》〕痱子。茨菰葉陰乾為末,敷之。
〔《經》〕,患禿瘡。以水研山豆根,敷瘡上。患麩豆等瘡,以水研山豆根,服少許。
〔丹〕,連痂癢痛。搗扁竹封,痂落即瘥。(《肘後方》)洗諸瘡疥,取冬瓜藤皮煎湯妙。(日華子。)中風,犯毒霧,櫟木皮煎湯洗妙。(本草。)
運氣,浸淫皆屬火。經云:歲火太過,甚則身熱膚浸淫是也。
〔《玉》〕手疥:勞宮(灸),大陵(灸)
〔世〕瘡疥頑癬:絕骨,三里(各寸半,瀉),間使,解谿(各五分),血郄(三寸,瀉)
白話文:
痱子可以用茨菰葉陰乾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禿瘡可以用山豆根研磨成泥敷在患處。患麩豆等瘡,可以用山豆根研磨成泥服用少許。
連痂癢痛可以用扁竹搗碎敷在患處,痂皮脫落就會痊癒。洗治各種瘡疥,可以用冬瓜藤皮煎湯效果很好。中風,犯毒霧,可以用櫟木皮煎湯洗患處效果很好。
運氣,浸淫皆屬火。經書上說:如果一年四季火氣過盛,嚴重的話就會導致身體發熱,皮膚浸淫。
手疥可以用勞宮穴和大陵穴灸治。
瘡疥頑癬可以用絕骨穴、三里穴(各灸刺一寸半,瀉法)、間使穴、解谿穴(各灸刺五分)、血郄穴(灸刺三寸,瀉法)治療。
〔《集》〕渾身生瘡疥:曲池,合谷,三里,絕骨,行間,委中
〔《甲》〕癬疥:陽谿主之。
少陰有餘,病皮痹癮疹。(全文見諸症。)
〔仲〕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
白話文:
在中醫古代文獻中,提到的療法如下:
渾身生瘡疥時,可以採用曲池、合谷、三里、絕骨、行間、委中的穴位進行治療。
若出現癬疥之症,則主要由陽谿穴進行治療。
如果陰經有過剩之氣,可能會導致皮膚癢疹或皮膚病的發生。
仲景認為,如果潰瘍性傷口的液體從口流出到四肢,那麼這種情況是可以治療的;但如果液體從四肢流向口中,這種情況則無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