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八·小兒部 (1)
卷之三十八·小兒部 (1)
1. 大小便秘
〔《無》〕小兒初生,大小便不通,腹脹欲絕者。急令婦人以溫水先漱口了,吸咂兒前後心,並臍下、手足心共七處,每一處凡三五次,漱口吸咂,取赤紅為度,須臾自通,不爾,無生意。有此證者,遇此方可得再生矣。
〔田〕生下不大便治法。先以硬蔥針紝入肛門,如大便不下,後用牛黃散送硃砂丸,一時自見。
握宣丸,治小兒便難燥結,或服澀藥,腹脹悶亂,命在須臾。可用此丸,不移時大小便自利。
巴豆(一錢半),硫黃,良薑,附子,檳榔,甘遂(各等分),
上為細末,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用椒湯洗小兒男左女右手,握之,用綿裹定,看行數多少,置藥洗去不用即止。
〔錢〕,郁李仁丸,治襁褓小兒,大小便不通,並驚熱痰實欲得溏動者。
大黃(一兩,酒浸半日,炒乾,為細末),郁李仁(去皮,研,二兩),滑石(細研,十兩),
上先將郁李仁研成膏,和大黃、滑石,丸如黍米大。二歲兒服三二丸,量大小與之,或乳汁或薄荷湯下,食前。
白話文:
【大小便閉塞】
《無》段:新生嬰兒若出現大小便無法排出,腹部膨脹至極的情況。應立即請女性用溫水漱口後,吸吮嬰兒胸前、背後、肚臍下方及四肢掌心,共七個部位,每個部位需重複三至五次,直至口中吸出赤紅色液體為止,不久後大小便自然會通暢。否則,生命可能受到威脅。若有這種症狀的,遵循此方法可使嬰兒得以存活。
《田》段:嬰兒出生後若未排大便,治療方法是首先使用堅硬的蔥針插入肛門,如果大便仍無法排出,再使用牛黃散搭配硃砂丸,很快便會見效。
「握宣丸」:適用於嬰兒排便困難,糞便乾結,或是服用收斂藥物後腹部脹悶,生命危在旦夕的情況。使用此丸,不久後大小便就會順暢。
所需材料:巴豆(一錢半)、硫磺、良薑、附子、檳榔、甘遂(各等份)。 製作方法: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用粟米飯揉成綠豆大小的丸狀。使用花椒水洗嬰兒左手(男嬰)或右手(女嬰),握住藥丸,用棉布包好,根據嬰兒的實際情況決定使用時間,使用完畢後將藥丸清洗掉即可。
《錢》段:「郁李仁丸」,適用於嬰兒大小便不通,伴有驚熱、痰多,需得到緩解的情況。
所需材料:大黃(一兩,酒浸泡半天,炒乾,研成細末)、郁李仁(去皮,研成泥,二兩)、滑石(細研,十兩)。 製作方法:先將郁李仁研磨成膏狀,再加入大黃、滑石,揉成黍米大小的丸狀。二歲兒童每次服用三四丸,根據年齡大小調整劑量,可用母乳或薄荷湯送服,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