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八·小兒部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八·小兒部 (11)

1.

以上四物,同熬令棗爛,候和後藥:

使君子(去殼,二兩),枳實(炒,三兩),黃連,訶子(去核,各為粗末。各一兩),巴豆(二十七個,去皮,破之)

以上五味,同炒黑,約三分干,入後藥:

夜明砂,蝦蟆(燒存性,各一兩),苦楝根皮(五錢),

以上三味,再入炒候乾,同前四物杵羅為末,同前膏和入臼中杵千下。如未成,旋入熟棗肉,亦不可多,恐服之難化。太乾即入溫水亦可,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溫水下,不拘時。

〔丹〕,肥兒丸,治小兒疳積。

蘆薈(另研),胡黃連(各二錢),神麯(四錢),黃連,白朮,山楂(炒。各半兩),蕪荑(炒,二錢半),

上為末,將蘆薈末拌勻,豬膽汁丸如粟米大。每服六十丸,食前白湯下。

〔《本》〕,蘆薈丸,治小兒疳積秘方。

蘆薈,荊芥,黑醜,青皮(各等分),

上治炮為末,麵糊丸如粟米大。一歲兒以下一丸,或二丸亦不妨,量大小加減。

〔錢〕肺疳氣喘,口鼻生瘡,當補脾肺,益黃散主之。(方見治虛實法。)

腎疳極瘦,身有瘡疥,當補腎,地黃丸主之。(方見勞瘵,即六味地黃丸。)

〔湯〕腎疳,齒爪黑。

上腎疳羸瘦瘡疥治法,當與虛羸門相參用之。

〔錢〕骨疳,喜臥冷地。

〔湯〕木香丸治渴,好臥冷地。

〔世〕,五疳保童丸,治小兒乳食不擇冷熱,好餐肥膩,恣食甘鹹,臟腑不和,生疳。

青黛,苦楝根皮,夜明砂,五倍子,蘆薈,黃連,龍膽草,白蕪荑,乾蟾(各一分),麝香(少),蟬蛻(去嘴爪,一分),豬膽(大者五個,拌諸藥焙乾)

上件粟米煮糊,為丸如麻子大。一歲兒三丸,不拘時,米飲下,日三服。忌豬肉。

〔《聖》〕治小兒腦疳,鼻癢,毛髮作穗,面黃羸瘦,益腦。用鯽魚膽滴於鼻中,連滴三五日效。

〔湯〕小兒腦疳者,是胎熱所為,但頭皮光急,頭髮作穗,或有頭瘡。腫至囟,囟腫則多損眼。此疾因兒在胎中,母臨月房事不已而成。項軟倒,肥而不瘦。(天柱骨倒也。)

附子(生,去皮臍),南星

上末,生薑自然汁調攤貼患處,次服防風丸並瀉青丸。

〔世〕小兒久患疳疾體虛,久不進飲食,患久諸候退,只是天柱骨無力,醫者不識,謂之五軟。用白殭蠶真者去絲炒為末,每服五分或一錢,薄荷酒調下,日三。更須貼藥。

貼藥,生筋散

木鱉子(三個),蓖麻子(三十粒)

上各取肉同研,用一錢,津調,先烘上令熱,貼之。

上疳五軟蓋痿屬也。不若用地黃丸及黃柏龜板之類為愈。

〔世〕小兒無辜疳者,其候面黃髮直,時時壯熱,飲食不生肌膚,積經日月,遂致死者,謂之無辜疳也。言天有鳥,名曰無辜,晝伏夜游,洗浣衣褥,露之經宿,或遇此鳥,飛從上過,將衣褥與小兒穿臥,便令兒有此疾。如禽獸生下有噤蟲,若不速去,當損其命。又腦後有核,初生軟而不覺痛,其中有蟲如米粉,得熱氣漸長大,則筋結定,蟲隨氣血流散,所以停留。

白話文:

好的,

[疳]

將以上四種藥材(沒說是哪四種,但指的是後面提到的)一起熬煮,直到紅棗軟爛,然後加入以下藥材的混合物:

使君子(去除外殼,兩兩),枳實(炒過,三兩),黃連、訶子(去除果核,都磨成粗末,各一兩),巴豆(二十七顆,去除外皮,搗破)。

將以上五種藥材一起炒黑,約炒至原本三分乾時,再加入以下藥材:

夜明砂、癩蛤蟆(燒至留下藥性,各一兩),苦楝根皮(五錢)。

將以上三種藥材再炒至乾燥,然後與前面四種藥材一起搗碎過篩成粉末,再與之前熬煮的膏狀物混合,放入臼中搗打上千次。如果還不成型,可以加入熟棗肉,但不可過多,以免難以消化。如果太乾,可以加入溫水,也可以。將藥丸搓成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米湯或溫開水送服,不限時間。

[丹] 肥兒丸,治療小兒疳積。

蘆薈(另外研磨),胡黃連(各二錢),神麯(四錢),黃連、白朮、山楂(炒過,各半兩),蕪荑(炒過,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將蘆薈末混合均勻,用豬膽汁搓成小米粒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六十丸,飯前用白開水送服。

[《本》] 蘆薈丸,治療小兒疳積的秘方。

蘆薈、荊芥、黑醜、青皮(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炮製後磨成粉末,用麵糊搓成小米粒大小的藥丸。一歲以下的嬰兒服用一丸,或兩丸也可以,根據大小適當增減。

[錢] 肺疳引起的氣喘、口鼻生瘡,應當補養脾肺,使用益黃散來治療。(藥方見治療虛實法)

腎疳引起的極度消瘦、身上有瘡疥,應當補養腎臟,使用地黃丸來治療。(藥方見勞癆,即六味地黃丸)

[湯] 腎疳,會導致牙齒和指甲變黑。

以上關於腎疳消瘦、瘡疥的治療方法,應當參考虛弱消瘦篇的內容一起使用。

[錢] 骨疳,喜歡躺在冰冷的地方。

[湯] 木香丸,治療口渴、喜歡躺在冰冷地方的症狀。

[世] 五疳保童丸,治療小兒因為飲食不注意冷熱、喜歡吃肥膩食物、過食甘甜鹹味,導致臟腑不調,產生疳積。

青黛、苦楝根皮、夜明砂、五倍子、蘆薈、黃連、龍膽草、白蕪荑、乾蟾(各一分),麝香(少許),蟬蛻(去除嘴爪,一分),豬膽(大的五個,拌入所有藥材中焙乾)。

將以上藥材用小米煮成糊狀,搓成麻子大小的藥丸。一歲的嬰兒服用三丸,不限時間,用米湯送服,每日三次。忌食豬肉。

[《聖》] 治療小兒腦疳,症狀為鼻子癢、頭髮像穗狀、面黃消瘦,應當補腦。用鯽魚膽汁滴入鼻中,連續滴三五天即可見效。

[湯] 小兒腦疳,是由於胎熱引起的,表現為頭皮光滑緊繃、頭髮像穗狀,或有頭瘡。腫脹到囟門,囟門腫脹往往會損傷眼睛。此病是因為胎兒在母親懷孕期間,母親臨近生產時仍有性行為而導致的。頸部軟弱無力,肥胖而不消瘦。(指的是天柱骨無力。)

附子(生的,去除外皮和臍部),南星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生薑自然汁調和後敷在患處,然後服用防風丸和瀉青丸。

[世] 小兒久患疳疾,身體虛弱,長期不進食,患病很久後症狀消退,只是天柱骨無力,醫生不認識,認為是五軟。用真正的白殭蠶去除絲後炒過,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或一錢,用薄荷酒調服,每日三次。更需要貼藥。

貼藥,生筋散

木鱉子(三個),蓖麻子(三十粒)

將以上藥材取肉一同研磨,用一錢藥粉,用唾液調和,先將患處烘熱,再貼敷藥膏。

以上所說的疳和五軟,其實都是痿病的範疇。不如使用地黃丸或黃柏龜板之類的藥物來治療更好。

[世] 小兒患無辜疳,症狀為面色發黃、頭髮直立,時常高熱,飲食無法生長肌肉,長久下去,甚至會導致死亡,這就叫做無辜疳。傳說天上有種鳥,叫做無辜,白天潛伏夜晚活動,洗滌晾曬衣物時,如果露宿一夜,或者遇到這種鳥飛過,將衣物給小兒穿著,就會使小兒患上這種病。就像禽獸生下來有禁蟲,如果不趕緊去除,就會損害生命一樣。還有腦後有硬塊,剛開始時柔軟而不覺疼痛,其中有像米粉一樣的蟲子,遇到熱氣會逐漸長大,筋脈會固定,蟲子會隨著氣血流散,所以才會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