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八·小兒部 (9)
卷之三十八·小兒部 (9)
1. 疳
有蟲候,乾漆、麝香各少許,併入生油一兩,點溫水化下一大丸。慢驚勿服。
〔《本》〕,睡驚丸,治小兒一切驚疳食積風癇之證。
使君子(五十粒),香墨(棗大,一塊),金銀箔(各七片),膩粉(二錢),
上先將使君子存性同墨研細,次入金銀箔。乳缽內研,次入膩粉並麝香少許,研令極細,稀糊丸如桐子大,陰乾,每服一丸,薄荷湯磨下。一歲以下半丸。一名青金丹,極效。
田氏涼驚丸治小兒驚熱疳瘦乳癖。(方見驚搐。)
錢氏心疳,面黃頰赤,身壯熱,當補心安神丸主之。(方見治虛實法。)
湯氏心疳,口內生瘡。
田氏安神丸治心虛疳熱,面黃頰赤,壯熱驚啼,神志恍惚不寧。(方見治虛實法。)
〔湯〕,鱉甲散,治疳勞骨蒸。
鱉甲(九肋者,湯浸,用童便塗炙),黃氏(蜜炙),白芍藥(各一兩),生熟地,地骨皮,當歸,人參(去蘆。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半盞,煎服。
豬肚丸,治骨蒸疳勞,肌體黃瘦。
木香(半兩),黃連,生地,青皮,銀柴胡(去蘆),鱉甲(九肋者,湯浸,用童便塗炙。各一兩)
上為末,豬肚一枚,入藥於內,以線纏之,於砂罐內懸胎煮熟,取出細研,豬肚為丸如麻子大,米飲送下,大小加減,不拘時服。
〔無〕,龍膽丸,治疳病發熱。
龍膽,黃連,使君子肉,青皮(各等分),
上為末,豬膽汁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粒,量兒加減,臨臥,熱水下。
上四方,治疳熱。安神丸,甘寒補心。鱉甲散,甘溫補脾。後二方,苦寒瀉脾,瀉濕熱也。
〔世〕,烏犀丸,治小兒疳熱,腹內生蟲,肚大,手足疲弱,丁奚尫羸。(此方治疳熱如神。)
黑牽牛(二兩),使君子(七錢半),青皮(二兩),雷丸(二錢半),苦楝皮(半兩,一方不用楝皮,用蘆薈錢半),鶴蝨(五錢),
上同入鍋內炒焦為末,麵糊丸如黍米大。三歲兒二十丸,米飲下。食前烏犀丸,食後黃龍丸。
二丁丸治乳癖、食癖、疳熱,如神。(方見癖條。)
〔湯〕疳熱,當服進食丸磨積,仍間服化蟲丸,後服鱉甲散退熱,次服肥兒丸。(進食丸方見癖,鱉甲散方見前。)
治疳熱,,化蟲丸,。
白蕪荑,黃連,神麯,麥芽(各炒,等分),
上末,糊丸如黍米大。空心米飲下,豬膽汁尤佳。
肥兒丸(方見前腹脹。)
上疳熱,當以積熱門參用。如熱有作止者,與潮熱門參用可也。
〔錢〕脾疳面黃腹大,食泥土,當補脾,益黃散主之。(方見治虛實法。)
〔湯〕脾疳,食不消,胃疳多吐。
〔錢〕,大胡黃連丸,治一切驚疳腹脹,蟲動,好吃泥土、生米,不思飲食,多睡吼啀,臟腑或瀉或秘,肌膚黃瘦,毛焦發黃,飲水,五心煩熱,能殺蟲進飲食,兼治瘡癬,常服不瀉痢。(啀,泥如切,欲嘔聲)
白話文:
疳
有蟲的症狀時,用少許乾漆和麝香,加入一兩生油中,用溫水化開,做成一個大藥丸服用。但如果孩子有慢驚風(慢性抽搐)就不要服用。
睡驚丸,可以治療小兒各種驚疳、食積、風癇等症狀。
配方:使君子(五十粒),香墨(棗子大小的一塊),金銀箔(各七片),膩粉(二錢)。
做法:先將使君子炒熟後與墨一起研磨成細末,然後加入金銀箔,在乳缽中研磨,接著加入膩粉和少許麝香,研磨至極細,用稀糊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陰乾。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磨開服用。一歲以下的嬰兒服用半丸。這個藥又名青金丹,效果很好。
田氏涼驚丸,可以治療小兒驚熱、疳瘦、乳癖等症狀。(具體配方見驚搐篇)
錢氏認為的心疳,症狀是面色發黃、臉頰發紅、身體發熱。應該用補心安神丸來治療。(具體配方見治療虛實的方法。)
湯氏認為的心疳,症狀是口腔內生瘡。
田氏安神丸,可以治療心虛疳熱,症狀是面色發黃、臉頰發紅、身體發熱、驚恐啼哭、精神恍惚不安。(具體配方見治療虛實的方法。)
湯氏的鱉甲散,可以治療疳勞骨蒸。
配方:鱉甲(取九肋的,用湯浸泡後,再用童子尿塗抹炙烤),黃芪(蜜炙),白芍藥(各一兩),生地、熟地、地骨皮、當歸、人參(去蘆,各半兩)。
做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錢,用水半盞煎服。
豬肚丸,可以治療骨蒸疳勞,身體黃瘦。
配方:木香(半兩),黃連、生地、青皮、銀柴胡(去蘆),鱉甲(取九肋的,用湯浸泡後,再用童子尿塗抹炙烤,各一兩)。
做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取一個豬肚,將藥粉裝入豬肚內,用線縫好。放入砂罐中,隔水燉煮至熟,取出後研磨成細末,將豬肚肉和藥粉一起做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用米湯送服,用量可根據孩子大小增減,不拘時服用。
無名氏的龍膽丸,可以治療疳病發熱。
配方:龍膽、黃連、使君子肉、青皮(各等分)。
做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混合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粒,可根據孩子情況增減,睡前用熱水送服。
以上四個藥方,都是治療疳熱的。安神丸是甘寒性質,可以補心。鱉甲散是甘溫性質,可以補脾。後兩個藥方是苦寒性質,可以瀉脾,清除濕熱。
世傳的烏犀丸,可以治療小兒疳熱,腹內生蟲,肚子大,手腳無力,身體瘦弱。(這個藥方治療疳熱效果很好。)
配方:黑牽牛(二兩),使君子(七錢半),青皮(二兩),雷丸(二錢半),苦楝皮(半兩,也有方子不用苦楝皮,用蘆薈一錢半),鶴虱(五錢)。
做法:將以上藥材一同放入鍋中炒焦,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三歲兒童服用二十丸,用米湯送服。飯前服用烏犀丸,飯後服用黃龍丸。
二丁丸,治療乳癖、食癖、疳熱,效果非常好。(具體配方見癖條。)
湯氏認為,疳熱應該服用進食丸來消磨積食,並間隔服用化蟲丸,之後再服用鱉甲散來退熱,最後服用肥兒丸。(進食丸的配方見癖篇,鱉甲散的配方見前面。)
化蟲丸,可以治療疳熱。
配方:白蕪荑、黃連、神麯、麥芽(各炒過,等分)。
做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空腹用米湯送服,用豬膽汁送服效果更佳。
肥兒丸(具體配方見腹脹篇)。
上面說到的疳熱,應該參考積熱門的用藥方法。如果發熱時有時無,可以用潮熱門的用藥方法來參考。
錢氏認為的脾疳,症狀是面色發黃、腹部腫大、喜歡吃泥土。應該補脾,可以用益黃散來治療。(具體配方見治療虛實的方法。)
湯氏認為的脾疳,症狀是消化不良,胃疳則容易嘔吐。
錢氏的,大胡黃連丸,可以治療各種驚疳、腹脹、蟲子爬動、喜歡吃泥土和生米、不愛吃飯、嗜睡、哭鬧,大小便或腹瀉或便秘,身體黃瘦,頭髮枯黃,喜歡喝水,手心腳心發熱,能夠殺蟲,增進食慾,還可以治療瘡癬,經常服用不會引起腹瀉。(啀,指像泥土一樣細碎,想嘔吐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