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八·小兒部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八·小兒部 (3)

1. 吐瀉

〔丹〕小兒周歲吐乳腹瀉。

滑石(煅,二錢),白朮(炒,三錢),乾葛(一錢),陳皮(炙,三分),

上為粗末,煎飲之。

吐瀉身熱,瀉黃多渴,錢氏作熱病治。在夏秋用玉露散,兼益黃散,相間服;在春冬用白朮散、大青膏,亦相間服。

〔丹〕萬安膏(方見吐門。)

〔海〕吐利,四肢脹滿,腦門低陷。四君子加藿香、丁香、芍藥等分,煎服。

錢氏益黃散。(方見小兒大法條。)

〔世〕,和胃丸,治吐瀉不止,欲生慢驚。

丁香,白朮(各一兩),半夏(五錢),藿香,蠍尾(各一錢),

上為末,薑汁打糊為丸如小豆大。三歲兒三十丸,薑湯下。

〔閻〕理中丸治吐利不歇,米穀不化,手足厥冷。(方見傷寒。)

金液丹,治吐利日久,脾胃虛損,手足厥冷,精神昏塞,多睡露睛,口鼻氣涼,欲成慢驚風。又治大人陽虛陰盛,身冷脈微,自汗吐利,小便不禁。

舶上硫黃(十兩,先飛,揀去砂石,杵研為末。用砂盒子盛令八分滿,水和赤石脂鹽泥固封,曬乾。露地先埋一水罐盛水滿,坐盒子在上,又以泥固濟訖。常以三斤火養三日三夜足,加頂火一斤,煅成冷取藥)

上以柳木槌乳缽,研為末,每服二錢,生薑米飲調下,多服取效。大人藥末一兩,蒸餅一兩,水浸,去水,餅和丸桐子大,曬乾,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米飲空心下。

閻氏云:吐瀉虛極,當速生胃氣,宜與理中丸。並研金液丹末,煎生薑米飲調灌之,惟多服乃效。俟胃氣已生,手足漸熱,然猶瘛瘲,即減金液丹一二分,增青州白丸子一二分,同研,如上服。兼用異功散、羌活膏、溫白丸、鉤藤飲子之類,仍頻與粥,雖至危者,往往死中得生,十救八九。沈存中論金液丹,見小兒吐利劇,氣已絕,服之得活者數人,須多服方驗。

〔錢〕,豆蔻散,治吐瀉煩渴,腹脹,小便少。

舶上硫黃(一錢),滑石(五分),丁香,豆蔻(各半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至半錢,米飲調下無時。

豆蔻散治虛寒而渴。(方見本條),白朮散治虛熱而渴。(方見下吐條。)

吐瀉身溫,瀉黃白,似渴,錢氏作寒熱雜合病治。在夏秋用玉露散、益黃散相間服,在冬春用益黃散、大青膏相間服之。

〔錢〕,異功散,溫中和氣,治吐瀉不思乳食,凡小兒虛冷病,先與數服以正其氣。(一方加木香。)

人參,茯苓,白朮,甘草,陳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五片,棗二枚,同煎。(海藏云:此方四君子湯、補脾湯加減法也。)

溫中丸,治小兒瀉白,胃寒故也,腹痛腸鳴,吐酸水,不思飲食,霍亂吐瀉。

人參,白朮,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薑汁麵糊丸如綠豆大。米飲下二三十丸,無時。

白話文:

[吐瀉]

[丹]:嬰兒滿周歲時,如果出現吐奶和腹瀉。

  • 藥方:煅滑石(二錢)、炒白朮(三錢)、乾葛(一錢)、炙陳皮(三分)。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用水煎煮後飲用。
  • 如果吐瀉伴隨發燒,腹瀉排出黃色糞便且口渴,錢乙認為這是熱病引起的。在夏秋季節,可以使用玉露散,並配合益黃散交替服用;在冬春季節,則使用白朮散和大青膏交替服用。

[丹]:萬安膏,詳細配方請參考「吐門」章節。

[海]:如果出現嘔吐腹瀉、四肢腫脹、囟門凹陷。

  • 藥方:四君子湯加上藿香、丁香、芍藥等量,用水煎煮後服用。
  • 可以使用錢乙的益黃散(詳細配方請參考「小兒大法」條)。

[世]:和胃丸,用於治療嘔吐腹瀉不止,並預防慢驚風。

  • 藥方:丁香、白朮(各一兩),半夏(五錢),藿香、蠍尾(各一錢)。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打成糊狀,製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三歲孩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薑湯送服。

[閻]:理中丸,用於治療嘔吐腹瀉不停,食物無法消化,手腳冰冷。(詳細配方請參考「傷寒」章節)。

金液丹,用於治療長期嘔吐腹瀉,導致脾胃虛弱,手腳冰冷,精神昏沉,嗜睡眼睛半睜,口鼻呼吸冰冷,並有發展成慢驚風的跡象。也可用於治療成年人陽氣虛弱陰氣過盛,身體冰冷、脈搏微弱、自汗、嘔吐腹瀉、小便失禁。

  • 藥方:舶上硫磺(十兩),先用飛法處理,去除砂石,研磨成粉末。將硫磺粉放入砂盒中,裝至八分滿,加水和赤石脂鹽泥密封,曬乾。在地上挖一個坑,放入裝滿水的罐子,將砂盒放在罐子上,再用泥密封。用三斤火烤三天三夜,再加一斤頂火,煅燒冷卻後取藥。
  • 將藥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生薑米湯調和後服用,可以多服以達到效果。成人劑量:取藥粉一兩,蒸餅一兩,用水浸泡,去除水分,將餅和藥粉揉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曬乾,每次服用五十至一百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 閻氏認為:嘔吐腹瀉導致身體極度虛弱,應當迅速恢復胃氣,適合服用理中丸。同時將金液丹磨成粉末,用生薑米湯調和後灌服,需要多服才能見效。等到胃氣恢復,手腳逐漸溫熱,但仍然有抽搐現象,則減少金液丹一二分,增加青州白丸子一二分,一起磨成粉末,按照上述方法服用。可以同時使用異功散、羌活膏、溫白丸、鉤藤飲子等藥方,並經常餵食粥,即使病情危急,也能從死亡邊緣挽救回來,成功率高達八九成。沈存中提到,金液丹對於治療小兒嚴重嘔吐腹瀉、氣息微弱的病例,多人服用後得以存活,需要多服才能驗證療效。

[錢]:豆蔻散,用於治療嘔吐腹瀉、煩渴、腹脹、小便量少。

  • 藥方:舶上硫磺(一錢),滑石(五分),丁香、豆蔻(各半分)。
  •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字至半錢,隨時用米湯調和服用。
  • 豆蔻散用於治療虛寒引起的口渴(詳細配方請參考本條),白朮散用於治療虛熱引起的口渴(詳細配方請參考「下吐」條)。
  • 如果嘔吐腹瀉伴隨體溫正常,排出黃白色糞便,且看似口渴,錢乙認為這是寒熱混雜的病症。在夏秋季節,使用玉露散和益黃散交替服用;在冬春季節,則使用益黃散和大青膏交替服用。

[錢]:異功散,用於溫中和氣,治療嘔吐腹瀉、不思飲食。對於所有小兒虛寒病症,先服用幾次此藥,以調整身體氣機。(有一個配方加入了木香)。

  • 藥方:人參、茯苓、白朮、甘草、陳皮(各等份)。
  •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盞,加入生薑五片,紅棗二枚,一同煎煮。(海藏認為此方是四君子湯、補脾湯的加減方。)

溫中丸,用於治療小兒腹瀉,排出白色糞便,是由於胃寒引起的。伴隨腹痛、腸鳴、吐酸水、不思飲食、霍亂嘔吐腹瀉。

  • 藥方:人參、白朮、甘草(各等份)。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麵糊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米湯送服,服用時間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