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七·小兒部 (1)
卷之三十七·小兒部 (1)
1. 遲言
〔錢〕,菖蒲丸,治小兒心氣不足,五六歲不能言。
石菖蒲(三分),人參(五錢),丹參(三錢),天麥門冬(去心。各一兩),赤石脂(二錢),《直指》有當歸、川芎、硃砂。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溫水下十丸至二十丸,日二三服,久服效。又有病後腎虛不語,宜兼服六味地黃丸。(海藏云:地黃丸足少陰也,與菖蒲丸上下通經。)
雞頭丸,治小兒諸病後不能語。
雄雞頭(炙,一個),鳴蟬(炙焦,三個),大黃(煨,一兩),甘草(一兩),當歸(三分),木通,黃耆(各半兩),川芎,遠志(去心),麥門冬(去心。各三分),
上同為細末,煉蜜丸如小綠豆大。平旦米飲下五丸,空心日三四服。兒大者加之,久服取效。雞、蟬二物,宜求死者用之,不可旋殺。孫真人所謂殺生求生,去生更遠矣。
〔海〕百舌鳥,今之鶯也,名反舌,主小兒不語,炙食之。又治蟲咬。
〔錢〕腎怯失音相似,病吐瀉及大病後,雖有聲而不能語,此非失音,為腎怯不能上接於陽故也,當補腎地黃丸主之。失音乃猝病耳。口噤不止則失音。聲遲亦同。
〔《明》〕五六歲不語者:心腧(三壯。)
白話文:
【遲言】
[錢] 菖蒲丸,用於治療兒童因心氣不足導致的語言發展緩慢,年齡到了五六歲仍無法說話。
主要成分包括:石菖蒲(三分)、人參(五錢)、丹參(三錢)、天麥門冬(去心,各一兩)、赤石脂(二錢)。《直指》還添加了當歸、川芎、硃砂等成分。
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加入煉製的蜂蜜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日二到三次,每次服用十至二十粒,用溫水送服,長期服用可見效果。另外,對於病後腎虛導致的無法說話,建議同時服用六味地黃丸。據海藏說法,地黃丸能補足少陰,與菖蒲丸共同作用,上下調和經絡。
[雞頭丸],用於治療兒童病後無法說話。
所需藥材有:雄雞頭(烤熟,一個)、鳴蟬(烤焦,三個)、大黃(煨熟,一兩)、甘草(一兩)、當歸(三分)、木通、黃耆(各半兩)、川芎、遠志(去心)、麥門冬(去心,各三分)。
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加入煉製的蜂蜜搓成小綠豆大小的丸子。每天清晨空腹用米湯送服五粒,每日三四次。隨著孩子成長,可適度增加劑量,長期服用可見效果。雞頭和蟬兩種材料,應選擇已死亡的使用,不宜現殺。正如孫真人所說,殺生求生,反而離健康更遠。
[海] 百舌鳥,即現在的鶯鳥,又名反舌,可用來治療兒童無法說話的情況,烤熟食用即可。同時,它也能用於治療蟲咬。
[錢] 腎臟功能弱導致的失語症狀,常發生在嘔吐、腹瀉或重病後,雖然孩子仍有聲音,但無法正常說話。這種情況並非失音,而是因為腎臟功能弱無法與陽氣相連所致,應該通過補腎地黃丸來治療。失音通常是由突發性疾病引起的。如果嘴部無法張開,也會導致失音。聲音遲鈍的情況也類似。
[《明》] 對於五六歲仍無法說話的兒童,可以試著針灸心腧穴(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