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六·小兒部 (20)
卷之三十六·小兒部 (20)
1. 驚搐
凡搐,則是風熱相搏於內。風屬肝,故外見於目也。今此病男反女症,故稍易治於女也。先瀉其肺,以瀉肺湯主之。二日不悶亂,知病退也。後用地黃丸補腎。三服後,用瀉青丸各二服,以瀉心肝,五日而愈。又肺虛不瀉者。何也?曰:假令男目右視,木剋金,肝旺勝肺,而但瀉肝。
若更病在春夏,金氣極虛,故當補其肺,慎勿瀉也。
〔湯〕凡搐,男左女右為順,易治;男右女左為逆,難治。
心脈急甚為瘛瘲。(全文見診治法。經云:急者多寒)。脾脈急甚為瘛瘲。
〔陳〕驚風不治證:搐而不休,休而再搐;驚叫發搐;汗出足冷;痰滿胸喉;口開目直。
〔閻〕治小兒急驚方搐,不用驚擾,此不足畏。慢驚雖靜,乃危病也。急驚方搐時,俱扶持之,不可擒捉,蓋風氣方盛,恐流入筋脈,或至手足成拘攣也。
白話文:
凡是抽搐,都是因為風邪和熱邪在體內互相搏鬥所致。風邪歸屬於肝,所以表現在外就是眼睛異常。現在這種病症在男性身上反而呈現出女性的症狀,因此比起女性來說,稍微容易治療一些。先用瀉肺湯來瀉肺。如果兩天後沒有出現煩悶昏亂的情況,就代表病情正在好轉。之後再用六味地黃丸來補腎。服用三次之後,再用瀉青丸各兩服,來瀉心肝之火,大約五天就能痊癒。
又,如果肺虛不能瀉,是為什麼呢?例如,假設男性眼睛向右看,這是木剋金的現象,表示肝氣旺盛勝過肺氣,這時只要瀉肝就好。
但如果發病時節是在春夏,金氣極度虛弱,這時就應該補肺,千萬不能瀉肺。
(湯方論述)凡是抽搐,男性抽搐時左側肢體偏重,女性抽搐時右側肢體偏重,是順應身體的表現,容易治療;男性抽搐時右側肢體偏重,女性抽搐時左側肢體偏重,是違逆身體的表現,難以治療。
心脈跳動急促,也是抽搐的一種表現。(詳細內容見診治方法。經典說:「脈象急促多為寒證」)脾脈跳動急促,也是抽搐的一種表現。
(陳氏論述)驚風不治的症狀有:抽搐不停,停了又抽;驚叫著發作抽搐;出汗且手腳冰冷;痰液阻塞胸腔喉嚨;嘴巴張開眼睛直愣愣的。
(閻氏論述)治療小兒急驚風初發抽搐時,不要驚慌,這種情況並不可怕。慢驚風雖然看起來安靜,但卻是危險的病症。急驚風發作抽搐時,要扶持著患兒,不要抓緊或按住,因為這時風氣正盛,恐怕會竄入筋脈,導致手腳產生攣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