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六·小兒部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六·小兒部 (15)

1. 驚搐

足冷加附子、丁香、厚朴。惡風自汗,加黃耆、官桂。痰喘加前胡、枳實、赤茯苓,去附子、丁香、肉蔻、草果。氣逆不下,加前胡、枳殼、檳榔,去當歸、附子、內蔻。腹脹,加厚朴、丁香、前胡、枳殼。

前樸散,治心腹結氣,或嘔噦吐瀉,腹脹痛,驚悸。

前胡,白朮,人參,陳皮,良薑,藿香,甘草,厚朴(各等分),

上銼,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稍熱,空心服。

小兒誤服涼藥,或用帛蘸水繳口,因此傷動脾胃,或泄瀉,或腹脹,或腹中響。小兒面少血色,常無喜笑,不看上而視下。小兒囟顱高急,頭縫青筋,時便青糞。小兒肥壯,糞如清涕,或如凍汁。小兒時時扎眼,糞便青白沫,有時乾硬。以上五症,忽然嘔吐者,必成陰癇,俗謂慢驚是也。

小兒頭雖熱,眼珠青白而足冷,或腹脹而足冷,或瀉而足冷,或嘔而足冷,或渴而足冷。(頭熱、目赤、痰塞鼻喉咽,皆無根之火逆也。)以上五症,忽然吐而作搐者,名曰慢脾風。速與補脾益真湯一服三錢重,加蠍一枚。如因驚而搐者,前樸散一服三錢重,加附子、前胡各半錢同煎。

上陳文忠治慢驚法。其治之次第,自成一家,故另錄之,以備採用。其醫案所言芎蠍散、油珠膏,累累取效。

〔世〕治慢驚神效。用一粒丁香,一個蠍,一字辰砂,一點血,以上俱為末,男用男左手中指血,女用女右手中指血,蘸末擦唇上,愈。

〔《本》〕,醒脾丸,治小兒慢脾風,因吐痢後虛困昏睡,欲生風癇。

厚朴,白朮,硫黃(入豆腐中,煮三五沸),天麻,全蠍,防風,官桂,人參(各一錢),

上為細末,酒浸,蒸餅和丸如雞頭大,每一丸捶碎,溫米飲下。

蜴梢丸,治小兒胎虛氣弱,吐痢生風,昏困嗜臥,或潮搐。

全蠍(微炒),白附(煨裂。各半兩),硫黃,半夏(薑汁製,焙乾。各一兩),

上為末,薑汁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十丸,荊芥湯下。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世〕小兒慢驚風,身冷瘛瘲。

天麻,防風,川烏,全蠍(去翅、足,薄荷葉包,炒),南星,等分,水煎服。

湯氏治慢驚。

真川烏(一枚,去皮,生用),全蠍(等分),

上二件㕮咀,分二服,水二盞,姜十片,煎半盞,旋旋滴入口中。

〔無〕陰癇,即慢驚風。

黑附子(生,去皮臍),南星(生),半夏(各二錢),白附子(一錢半),

上研細,井水浸七日,每日換水,浸訖控干,入殊砂二錢,麝香一錢,研勻,每服一字,薄荷湯調下,量兒加減。一方,用黑附子生,去皮臍為末,每服二錢,以水一盞半,生薑二片,煎至半盞,分二服,量兒加減。吐者入丁香五個,同煎,空心服,或水浸炊餅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二十丸,生薑湯下亦可。

白話文:

驚搐

  • 腳冰冷,要加入附子、丁香、厚朴這些藥材。
  • 怕風、容易流汗,要加入黃耆和官桂。
  • 有痰喘,要加入前胡、枳實、赤茯苓,並去掉附子、丁香、肉蔻、草果。
  • 氣逆不順,要加入前胡、枳殼、檳榔,並去掉當歸、附子、內蔻。
  • 肚子脹氣,要加入厚朴、丁香、前胡、枳殼。

前樸散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胸腹部氣結、噁心嘔吐腹瀉、肚子脹痛、心悸等症狀。

  • 藥材組成:前胡、白朮、人參、陳皮、良薑、藿香、甘草、厚朴,每種藥材的份量都一樣。
  • 服用方法: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煎到剩七分,稍微溫熱後,在空腹時服用。

小兒慢驚風的辨證

小孩子如果誤吃了寒涼的藥物,或者用布沾水擦拭口腔,因此傷到了脾胃,可能會出現拉肚子、肚子脹氣、腹中作響。如果小孩子臉色蒼白,常常不高興不笑,眼睛不看上方而看下方,頭頂的囟門高起且很急促,頭縫有青筋,時常拉出青色的糞便。或者小孩子肥胖,拉出的糞便像清鼻涕,或像凝固的果凍。或者小孩子時常眨眼,拉出的糞便呈青白色泡沫狀,有時又會乾燥堅硬。以上五種情況,如果突然發生嘔吐,很可能會轉變成陰癇,也就是俗稱的慢驚風。

小孩子頭部雖然發熱,但是眼珠呈現青白色,而且腳冰冷,或是肚子脹氣而且腳冰冷,或是腹瀉而且腳冰冷,或是嘔吐而且腳冰冷,或是口渴而且腳冰冷。(頭部發熱、眼睛發紅、痰塞在鼻子喉嚨,都是虛火上逆的現象。)以上五種情況,如果突然吐而且出現抽搐,就叫做慢脾風。要趕緊服用補脾益真湯,每次三錢重,再加一隻全蠍。如果是因為驚嚇而抽搐,就服用前樸散,每次三錢重,再加入附子、前胡各半錢一起煎服。

以上是陳文忠先生治療慢驚風的方法。他的治療順序自成一家,所以特別記錄下來,以供參考。他的醫案中提到的芎蠍散、油珠膏,都多次見效。

世傳的慢驚風療法

有個有效的治療慢驚風的方子。使用一粒丁香、一隻全蠍、一點辰砂,以及一點血,全部磨成粉末,男孩子用左手中指的血,女孩子用右手中指的血,沾上藥粉塗在嘴唇上,就能痊癒。

**《本草》**記載的醒脾丸,可以治療小兒慢脾風,是因為嘔吐或腹瀉後身體虛弱、昏睡,快要產生風癇的狀況。

  • 藥材組成:厚朴、白朮、硫黃(放入豆腐中煮三到五次)、天麻、全蠍、防風、官桂、人參,每種藥材都是一錢。
  • 服用方法:把藥材磨成細末,用酒浸泡,再和蒸熟的餅做成雞頭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搗碎後用溫熱的米湯送服。

蜴梢丸 可以治療小兒體質虛弱、氣血不足,因為嘔吐腹瀉而產生風症,導致昏睡、想睡,或出現抽搐的狀況。

  • 藥材組成:全蠍(稍微炒過)、白附子(烤裂)、硫黃、半夏(用薑汁泡製後烘乾),每種藥材的份量分別是半兩、半兩、一兩、一兩。
  • 服用方法:把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調製成糊狀,做成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荊芥湯送服。可以根據小孩子的年紀大小來調整服用量。

世傳的慢驚風療法

小孩子得了慢驚風,身體冰冷、出現抽搐。

  • 藥材組成:天麻、防風、川烏、全蠍(去掉翅膀和腳,用薄荷葉包裹後炒過)、南星,每種藥材的份量都一樣,用水煎服。

湯氏治療慢驚風的方法

  • 藥材組成:真川烏(一個,去皮生用)、全蠍(份量相同)。
  • 服用方法:把藥材切碎,分成兩次服用,用水兩杯,加生薑十片,煎到剩半杯,慢慢滴入口中。

無名氏的陰癇療法

陰癇,就是慢驚風。

  • 藥材組成:黑附子(生的,去皮臍)、南星(生的)、半夏,每種藥材二錢,白附子一錢半。
  • 服用方法:把藥材磨成細粉,用井水浸泡七天,每天換水,浸泡完後瀝乾,加入朱砂二錢、麝香一錢,磨均勻,每次服用一字,用薄荷湯送服,可以根據小孩子的狀況調整用量。另一個方子,用生黑附子,去皮臍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杯半,加生薑兩片,煎到剩半杯,分成兩次服用,可以根據小孩子的狀況調整用量。如果會吐,加入五個丁香一起煎煮,空腹服用。或者把藥浸泡過後的炊餅做成小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生薑湯送服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