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六·小兒部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六·小兒部 (12)

1. 驚搐

上為末,以生絹袋盛井花水擺出。如未出者,更以手揉出。如有滓,更研,再入絹袋擺盡為度。於瓷盆中日曬夜露,至曉撇去舊水,別用井花水攪,又曬至來日早,再換新水,攪如此法,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曬乾,後如玉片研細,以糯米粉煎粥清丸綠豆大,每服三五丸,薄荷湯下。癱風,酒下,並無時。

錢氏異功散,溫中和氣,治吐瀉不思食。(方見吐瀉門。)

〔海〕驚啼,手足瘛瘲,睡臥不穩。四君子加全蠍去尾尖毒炒、鉤藤、白附子炒,等分同煎。(方見治虛實法)脾胃虛弱,生風多困,四君子加炒半夏曲、沒石子,等分為細末,入冬瓜子少許,同煎服。

〔錢〕,溫白丸,治小兒脾氣虛困,泄瀉瘦弱,冷疳洞利,及因吐瀉或久病成慢驚瘛瘲。

天麻(生,半兩),白殭蠶(炒),白附子(生),天南星(銼,湯洗焙乾。各一兩),乾蠍(去毒,一錢),

上為末,湯浸,寒食麵為丸如綠豆大,仍於寒食麵中養七日取出用,每服五、七丸至二三十丸,空心,生薑米飲下。量病勢,漸加丸數服之。(寒食麵,謂寒食日煮吃麵,取之以焙乾貯用也。)

鉤藤飲子,治吐利,脾胃氣弱,虛風慢驚。

鉤藤(三分),蟬殼,防風(去蘆),人參(去蘆),麻黃(去節),白殭蠶(炒黃),天麻,蠍尾(炒,去毒。各半兩),甘草(炙),川芎(各一分),麝香(一錢,另研),一方有蜣螂三個,去頭足炙黃。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煎六分,溫服。量多少與之。寒多者加附子半錢。服無時。

羌活膏,治脾胃虛,或吐瀉後為慢驚者,亦治傷寒,無不效。

防風(去蘆),川芎,人參(去蘆),白附子(炮),赤茯苓(去皮。各半兩),天麻(一兩),白殭蠶(湯浸,炒黃),乾蠍(炒,去毒),白花蛇(酒浸,焙。各一分),川附(炮,去皮臍),麻黃(去節。

各三錢),肉豆蔻,沉香,母丁香,藿香葉,木香(各二錢),輕粉,真珠末,牛黃(各一錢半),龍腦(半字),麝香,辰砂,雄黃(各一錢,以上七味、各另研入),羌活(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作劑,旋丸如豆大。每服一二丸,食前服,或薄荷湯或麥門冬湯化下。實熱急驚勿服,性溫故也。

〔海〕,返魂丹,治小兒諸癲癇,潮發瘛瘲,口眼相引,項背強直,牙關緊急,目直上視,及諸病久虛,變生虛風多睡者,因荏苒不解,速宜服之。(荏苒,柔弱也)

烏犀(銼屑,二兩),水銀(半兩),天麻(酒洗,焙乾),檳榔(各半兩),殭蠶(去絲嘴,微炒),硫黃(半兩,研末,入水銀置磁石盞內,慢炒成沙,火要看緊慢),白附子(炮),川烏(炒,通赤,留煙少許,入碗內,以一盞子蓋上,新土圍之,待冷取出),獨活(去蘆),乾蠍(炙),萆薢(炒。

白話文:

驚搐

首先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絲布袋裝著,然後將井花水倒入袋中,來回晃動。如果沒有藥粉析出,就用手揉搓布袋,讓藥粉出來。如果還有殘渣,就再研磨,然後再用絹布袋裝著,重複上述步驟,直到藥粉完全析出為止。將藥液倒在瓷盆中,白天曬太陽,晚上露天放置,到第二天早上把舊水倒掉,再用新的井花水攪拌,接著繼續曬太陽,直到隔天早上,再換新水。依照這種方法,春天持續五天,夏天三天,秋天七天,冬天十天。最後把水倒掉,將剩下的藥粉曬乾,磨成像玉片一樣細緻的粉末。用糯米粉煎成粥,然後把藥粉揉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到五顆,用薄荷湯送服。如果是治療癱風,就用酒送服,沒有時間限制。

錢氏異功散,可以溫暖中焦、調和氣機,治療嘔吐、腹瀉、食慾不振等症狀。(藥方在嘔吐腹瀉門中。)

**(出自《海》)**小兒驚恐啼哭、手腳抽搐、睡不安穩,可以用四君子湯(補氣健脾)加上炒過的去尾尖的全蠍、鉤藤、炒過的白附子,各藥等分煎煮服用。(藥方在虛實證治法中)。如果脾胃虛弱、容易生風導致精神不佳,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炒過的半夏曲、沒石子,各藥等分為細末,加入少許冬瓜子,一同煎煮服用。

**(出自《錢》)**溫白丸,可以治療小兒脾氣虛弱、精神不振、腹瀉消瘦、冷疳、長期腹瀉不止,以及因為嘔吐腹瀉或久病而引起的慢性驚厥抽搐。

藥材:天麻(生的,半兩)、白殭蠶(炒過的)、白附子(生的)、天南星(切碎,用熱水洗過後烘乾。各一兩)、乾蠍(去除毒性,一錢)。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湯汁浸泡過後,再用寒食麵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然後把藥丸放在寒食麵中養七天後取出使用,每次服用五到七顆,嚴重時可以吃到二十到三十顆。空腹時用生薑米湯送服。根據病情,可以逐漸增加藥丸的服用量。(寒食麵,是指寒食節煮來吃的麵,取用後烘乾儲存備用。)

鉤藤飲子,可以治療腹瀉、脾胃氣虛弱引起的虛風慢性驚厥。

藥材:鉤藤(三分)、蟬殼、防風(去除蘆葦)、人參(去除蘆葦)、麻黃(去除節)、白殭蠶(炒黃)、天麻、蠍尾(炒過,去除毒性。各半兩)、甘草(炙烤)、川芎(各一分)、麝香(一錢,另外研磨)。有一個藥方還加有蜣螂三個,去除頭足後炙烤至黃色。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加生薑三片,煎煮至六分,溫服。用量可依病況調整。如果怕冷,可以加半錢附子。沒有服用時間限制。

羌活膏,可以治療脾胃虛弱,或是嘔吐腹瀉後引起的慢性驚厥,也可以治療傷寒,效果都很好。

藥材:防風(去除蘆葦)、川芎、人參(去除蘆葦)、白附子(炮製)、赤茯苓(去皮。各半兩)、天麻(一兩)、白殭蠶(用湯浸泡後炒黃)、乾蠍(炒過,去除毒性)、白花蛇(用酒浸泡後烘乾。各一分)、川附子(炮製過,去除皮臍)、麻黃(去除節。各三錢)、肉豆蔻、沉香、母丁香、藿香葉、木香(各二錢)、輕粉、真珠末、牛黃(各一錢半)、龍腦(半字)、麝香、辰砂、雄黃(各一錢,以上七味另外研磨後加入)、羌活(半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膏狀,再捏成豆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到兩顆,飯前服用,可以用薄荷湯或麥門冬湯送服。實熱引起的急性驚厥不要服用,因為此藥藥性溫熱。

**(出自《海》)**返魂丹,可以治療小兒各種癲癇,發作時抽搐、口眼歪斜、脖子僵硬、牙關緊閉、眼睛向上看,以及各種疾病久病體虛、產生虛風而嗜睡,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不好轉,應盡快服用此藥。(荏苒,是指柔弱的樣子)。

藥材:烏犀(磨成碎末,二兩)、水銀(半兩)、天麻(用酒洗過後烘乾)、檳榔(各半兩)、殭蠶(去除絲和嘴,微微炒過)、硫黃(半兩,研磨成粉,放入裝有水銀的瓷碗中,用磁石吸住碗底,慢慢炒成沙狀,火候要小心控制)、白附子(炮製過)、川烏(炒過,炒至通紅,留下一點煙,然後放入碗中,用一個小碗蓋住,用新土圍起來,待冷卻後取出)、獨活(去除蘆葦)、乾蠍(炙烤)、萆薢(炒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