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八·心小腸部 (1)
卷之十八·心小腸部 (1)
1. 癰疽
腫瘍者,癰疽未見膿而腫者也。潰瘍者,癰疽之膿已潰出者也。丹溪云:腫瘍內外皆壅,宜以托裡表散為主。設欲行大黃者,宜審其虛實之原。瘍潰內外皆虛,宜以補接為主,設欲行香散者,宜防其虛虛之失。由是言之,則癰疽之腫時與潰時不同,今分腫瘍潰瘍為二門。
白話文:
腫瘍與潰瘍的辨證論治
腫瘍,是指癰疽尚未化膿而腫起的情況。潰瘍,則是指癰疽的膿液已經破潰流出。
丹溪先生說:腫瘍的病症,無論內外皆屬於氣血壅滯,治療應以疏通內外,散寒解表為主。如果想要使用大黃瀉火,則必須謹慎判斷患者的虛實本質。
潰瘍則因為內外皆虛,應以補益氣血、修復組織為主。如果想要使用香燥之品來散寒祛濕,則必須謹慎避免過度耗損正氣。
因此,癰疽的治療,在腫脹期和潰瘍期應有所區別。故而將腫瘍與潰瘍分為兩門,分別論述其治療方法。
2. 腫瘍
癰疽方腫,未見膿者也。
〔潔〕瘡瘍者,火之屬,須分內外。若其脈沉實,當先疏其內,以絕其原也。其脈浮大,當先托裡,恐邪氣入內也。有內外之中者,邪氣至甚,遏絕經絡,故發癰腫。經曰: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此因失托裡,及失疏通,又失和榮衛也。治瘡之大要,須明托裡、疏通、行榮衛三法。
托裡者,治其外之內。疏通,治其內之外。行榮衛者,治其中也。內之外者,其脈沉實,發熱煩躁,外無焮赤痛甚,邪氣深於內也,故先疏通臟腑,以絕其原。外之內者,其脈浮數,焮腫在外,形證外顯,恐邪氣極而內行,故先托裡,以防其內也。
白話文:
癰疽方腫,未見膿者也。
〔潔〕瘡瘍者,火之屬,須分內外。
瘡瘍屬於火性,必須區分內外。
若其脈沉實,當先疏其內,以絕其原也。
如果脈象沉實,就要先疏通內臟,以斷絕病根。
其脈浮大,當先托裡,恐邪氣入內也。
如果脈象浮大,就要先托裡,防止邪氣侵入內臟。
有內外之中者,邪氣至甚,遏絕經絡,故發癰腫。
內外兼具的情況,邪氣非常嚴重,阻礙經絡,因此會發癰腫。
經曰: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此因失托裡,及失疏通,又失和榮衛也。
經書上說:氣血運行不順,逆行於肉理,就會生長癰腫。這是因為沒有做到托裡、疏通,以及調和營衛的緣故。
治瘡之大要,須明托裡、疏通、行榮衛三法。
治療瘡瘍最重要的原則,必須明白托裡、疏通、行榮衛三種方法。
托裡者,治其外之內。疏通,治其內之外。行榮衛者,治其中也。
托裡是指治療外在的內在部分。疏通是指治療內在的外在部分。行榮衛是指治療中間的部分。
內之外者,其脈沉實,發熱煩躁,外無焮赤痛甚,邪氣深於內也,故先疏通臟腑,以絕其原。
內之外的情況,脈象沉實,發熱煩躁,外表沒有紅腫疼痛,說明邪氣深入內臟,所以要先疏通臟腑,斷絕病根。
外之內者,其脈浮數,焮腫在外,形證外顯,恐邪氣極而內行,故先托裡,以防其內也。
外之內的情況,脈象浮數,紅腫在外,病狀明顯,擔心邪氣加重而侵入內臟,所以要先托裡,防止邪氣內侵。
內外之中者,外無焮惡之氣,內亦臟腑宣通,知其在經,當和榮衛也。用此三法之後,雖未瘥,必無變證,亦可使邪氣峻減而易痊也。
〔垣〕瘡疽之發,其受之有內外之別,治之有寒溫之異。受之外者,法當托裡以溫劑,反用寒藥,則是皮毛始受之邪,引入骨髓。受之內者,法當疏利以寒劑,反用溫劑托裡,則是骨髓之病上徹皮毛,表裡通潰,共為一瘡,助邪為毒,苦楚百倍,輕則危殆,重則死矣。予聞潔古云:瘡瘍之生也,表裡不同,或攻或發,少有差舛,變證隨能殺人,甚於傷寒也。
針灸施治,各隨其宜。所用之藥,又當明入五臟君臣,是其法也。
白話文:
内外相通,外邪不入侵,内脏腑功能正常,了解病邪在经脉中,就要调和营卫气血。用这三种方法后,即使病还没好,也不会有并发症,也能让邪气迅速减弱,更容易痊愈。
疮疡的发生,有内外之分,治疗也有寒热之异。外邪入侵的,要用温热药物托里排毒,如果用寒凉药,就会把表皮毛发受的邪气引入骨髓。内邪入侵的,要用寒凉药物疏利解毒,如果用温热药物托里,就会让骨髓的病上至皮毛,表里通溃,成为一个大疮,助长邪气,痛苦百倍,轻则危殆,重则死亡。我听说洁古说:疮疡的发生,表里不同,有的攻表,有的发里,稍有差错,并发症随时可能杀人,比伤寒还要严重。
针灸治疗,要根据病情灵活运用。所用药物,也要明确其入五脏的君臣关系,这就是治疗的原则。
〔潔〕,內疏黃連湯,治嘔啘心逆,發熱而煩,脈沉而實,腫硬木悶,而皮肉不變色,根系深大,病遠在內,臟腑秘澀,當急疏利之。
黃連,芍藥,當歸,檳榔,木香,黃芩,梔子,薄荷,桔梗,甘草(各一兩),連翹(二兩),
白話文:
這方藥名叫「內疏黃連湯」,用於治療嘔吐、噁心、心煩、發熱,脈象沉實,腹部腫脹堅硬,有木頭般的沉悶感,但皮膚顏色沒有變化,病根深在內臟,臟腑阻塞不通。這種情況需要急著疏利內臟。
藥方組成:黃連、芍藥、當歸、檳榔、木香、黃芩、梔子、薄荷、桔梗、甘草各一兩,連翹二兩。
上除檳榔、木香為末外,並銼,每服一兩,水一盞半,煎一盞,先吃一二服,次每服加大黃一錢,再加二錢,以利為度。如有熱證,止服黃連湯。大便秘澀,加大黃。如無熱證,止用八風時時呷之。如此內外皆通,榮衛和調,則經絡自不遏絕矣。
內托復煎散,治腫焮於外,根盤不深,形證在表,其脈浮,痛在皮內,恐邪氣盛,則必侵於內,急須內托,以救其里。
地骨皮,黃耆,防風(各二兩),芍藥,黃芩,白朮,茯苓,人參,甘草,當歸,防己(各一兩),桂(五錢),
白話文:
治療方法是將檳榔、木香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兩,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先服用一兩次,之後每次服用加一錢大黃,再加二錢,以通便為度。如果出現發熱症狀,就停止服用黃連湯。如果便秘嚴重,就增加大黃的用量。如果沒有發熱症狀,就用八風湯經常服用。這樣內外通暢,氣血調和,經絡自然就不會阻塞了。
內托復煎散,用於治療表淺的腫脹,病根不深,症狀表現於外,脈象浮,疼痛在皮內,擔心邪氣過盛會入侵內臟,必須內托以救治內臟。
處方為:地骨皮、黃耆、防風各二兩,芍藥、黃芩、白朮、茯苓、人參、甘草、當歸、防己各一兩,桂五錢。
上㕮咀,先將蒼朮一斤,用水五升,煎至三升,去蒼朮滓,入前藥十二味,再煎至三四盞,絞取清汁,作三四服,終日服之,又煎蒼朮滓為湯,去滓,再依前煎十二味藥滓服之。此除濕散鬱熱,使胃氣和平。如或未已,再作半料服之。若大便秘及煩熱,少服黃連湯。如微利,煩熱已退,卻服復煎散半料。如此使榮衛俱行,邪氣不能內侵也。
當歸黃耆湯,治瘡瘍臟腑已行,而痛不可忍者。
當歸,黃耆,地黃,川芎,地骨皮,芍藥(各半錢),
白話文:
治療方法是,先將蒼朮一斤,用水五升,煎煮至三升,去除蒼朮渣,再加入其他十二味藥材,繼續煎煮至三四盞,取清汁,分三次服用,整天服用完畢。然後將蒼朮渣再煎煮成湯,去除渣滓,再用同樣方法煎煮其他十二味藥材渣服用。這個方法可以去除濕氣、散解鬱熱,使胃氣恢復平衡。如果病症尚未痊癒,可以再服用半劑量。若出現便秘和煩躁發熱,就少喝些黃連湯。如果輕微腹瀉,煩躁發熱退去,就再服用先前煎好的藥散半劑量。這樣可以使氣血運行正常,邪氣就無法入侵身體。
當歸黃耆湯,用於治療瘡瘍或內臟病症已經蔓延,疼痛難忍的情況。
藥材包括:當歸、黃耆、地黃、川芎、地骨皮、芍藥(各半錢)。
上㕮咀,水煎服。如發熱,加黃芩。如煩躁不能睡臥者,加梔子。如嘔,則是濕氣侵胃,倍加白朮。
〔海〕,奪命丹,治惡瘡癰疽發背。
大黃(為末,置砂器中,以水攪八十一遍,飛過,一兩),牡蠣(一兩),生薑(一兩),沒藥,乳香(各一錢),
上為粗末,轉作丸子。一錢,用好酒一升,木炭火熬一沸,分二碗盛之,夜露一宿,早晨去滓,空心服。
治發背方,蒼耳炒黃,擦其刺,再炒深黃,不見風研細末,每服五錢匕,好熱酒調,食前臨臥服。
白話文:
將藥材放進鍋裡,加水煮沸服用。如果發燒,就加入黃芩。如果煩躁不安,無法入睡,就加入梔子。如果嘔吐,說明濕氣侵犯了胃部,就加倍使用白朮。
治療惡瘡、癰疽、發背的藥方:
將大黃研磨成粉末,放入沙器中,用水攪拌八十一遍,然後用火烤乾,取一兩;牡蠣、生薑各取一兩;沒藥、乳香各取一錢。
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粗末,再搓成丸子,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升好酒,用木炭火煮沸,分裝成兩碗,放在露水裡一夜,第二天早上將渣滓去除,空腹服用。
治療發背的藥方:將蒼耳炒至黃色,去除刺,再炒至深黃色,研磨成細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熱酒調服,飯前和睡前服用。
一則用大黃、牡蠣,一則用蒼耳,知有內外之別也。前用奪命丹,二藥表裡不同,何以然?乃膏粱之變,脈沉而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脈浮而滑,所以有泄之發之之異也。
〔丹〕癰疽,因積毒在臟腑非一朝夕,今發於外,宜以標本為治。當先助氣壯胃,使根本堅固,而以行經活血為佐,參以經絡、時令,使毒氣外發,此正仲景解表用麻黃、桂枝之意。施治之早,可以內消,此乃內托之本意也。
〔垣〕通父家翟稉,於尻臀上足太陽經生癰,堅硬腫痛大作,左右尺脈俱緊,按之無力。
羌活,黃柏(酒洗。各二錢),防風,藁本,連翹(各一錢),肉桂(七分),甘草(炙),蒼朮,陳皮(各五分),當歸(一錢),黃耆(一錢半),
白話文:
用大黃和牡蠣來治療,用蒼耳來治療,這說明了疾病有內外之分。前者使用奪命丹,兩種藥物作用的部位不同,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患者飲食過於豐盛,導致脈象沉而滑。地上的濕氣入侵身體,會傷害人的皮膚、肌肉、筋脈,脈象浮而滑,所以有泄和發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
對於癰疽這種疾病,由於積毒在臟腑中,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現在發病於外,應該標本兼治。首先要幫助患者補氣壯胃,使根本堅固,然後輔以行經活血,並根據經絡和時令,使毒氣外發,這正是仲景解表使用麻黃和桂枝的道理。如果治療得早,可以內消,這就是內托的本意。
翟稉的父親患了癰疽,長在臀部上足太陽經的位置,堅硬腫痛非常厲害,左右尺脈都緊,按之無力。
用羌活、黃柏(酒洗)、防風、藁本、連翹、肉桂(七分)、甘草(炙)、蒼朮、陳皮、當歸、黃耆來治療。
上作一服,酒二大盞,水一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熱服空心。以夾被蓋覆其癰,使藥行罷去之,一服愈。
〔丹〕王姑丈,七十餘,患項疽,脈實而稍大,此因憂悶而生,太陽經治之。
歸頭(二錢),黃柏(一錢半,酒),黃耆,羌活,地黃(酒),黃芩(酒炒),桔梗(一錢),黃連(酒炒),連翹,防風,甘草(生),人參,陳皮,防己,澤瀉(五分),白水煎服。
〔垣〕,淨腋湯,治皮膚癢,腋下瘡,背上瘡,耳聾耳鳴。
麻黃(一錢),桂枝(二錢),草蔻(一錢),當歸梢(七分),紅花(少許),羌活(二錢),防風(一錢),柴胡(一錢),升麻(半分),連翹,桔梗(五分),甘草(五分),生地(五分),黃芩(酒,一錢),蒼朮(一錢),
白話文:
將藥材熬煮成一劑,用兩大盞酒和一大盞水煎煮,直到剩下半盞,去除藥渣,趁熱空腹服用。用被子蓋住患處,讓藥力發揮,一劑即可痊癒。
王姑丈,七十多歲,患了頸部膿腫,脈象沉實有力,稍稍偏大。這是因憂愁鬱悶所致,屬於太陽經病症。
藥方如下:歸頭二錢,黃柏一錢半(用酒浸泡),黃耆、羌活、地黃(用酒浸泡),黃芩(用酒炒),桔梗一錢,黃連(用酒炒),連翹、防風、甘草(生)、人參、陳皮、防己、澤瀉五分,用清水煎服。
淨腋湯,用於治療皮膚瘙癢、腋下瘡、背上瘡、耳聾耳鳴等症狀。
藥方如下:麻黃一錢,桂枝二錢,草蔻一錢,當歸梢七分,紅花少許,羌活二錢,防風一錢,柴胡一錢,升麻半分,連翹、桔梗五分,甘草五分,生地五分,黃芩(用酒浸泡,一錢),蒼朮一錢。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
尹老家素貧寒,形志皆苦,於手陽明經分出癰,第四日忽腫,幼有㿗疝,其臂外皆腫痛,先腫在陽明,左右寸皆短,中得之俱弦,按之洪緩有力。此癰得自八風之變,以脈斷之,邪氣在表。然其症大小便如故,飲食如常,腹中和,口知味,知不在裡也。不惡風寒,止熱躁,脈不浮,知不在表也。
表裡既和,知邪止在經脈之中,凝滯為癰,出身半以上,風從生受之也。故與卻寒邪,和經脈中氣血,使無凝滯也。白芷升麻湯,。
白芷(七分),升麻,桔梗(各五分),甘草(炙),黃芩(生),歸梢,生地(各一錢),酒黃芩,黃耆,連翹(各二錢),中桂(少),紅花(少)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麻豆大小,每次取一服,用兩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趁溫熱服用。
尹老家境貧寒,身心都十分困苦,患了手陽明經分上的癰,第四天突然腫脹起來。他從小就有疝氣,這次手臂外側也腫痛,先是在陽明經分腫脹,左右寸口脈都短,按壓時脈搏洪大緩慢有力。這是因為八風之變導致的癰,根據脈象判斷,邪氣在表。然而,他大小便如常,飲食正常,腹部舒服,口能辨味,說明邪氣不在裡。他不怕風寒,只是略微煩躁,脈搏不浮,說明邪氣也不在表。
表裡都正常,說明邪氣停留在經脈之中,凝結形成癰,從身體上半部開始發病,是風邪從外入侵所致。因此要服用能驅寒邪、調和經脈氣血的藥物,避免氣血凝滯。處方為白芷升麻湯,藥物包括白芷七分,升麻、桔梗各五分,甘草炙用,生黃芩、歸梢、生地各一錢,酒黃芩、黃耆、連翹各二錢,肉桂少許,紅花少許。
上水酒各一盞,同煎至一盞,臨臥熱服,一服愈。
此症雖曰經脈之中,然得之自八風之變,其藥制度,皆發表之意。此方黃芩重用,未免過之,宜酌量。
婦人兩乳間出黑頭瘡,瘡頂陷下作黑眼子,其脈弦洪,按之細小。
升麻,連翹,葛根(各一錢半),肉桂(三分),黃耆,歸身,甘草(炙。各一錢),黍黏子(五分),黃柏(二錢),
上作一服,水一盞,酒半盞,煎至一盞,二服愈。
〔羅〕汗之則瘡已丁巳年,委予從軍,回住曹州,有趙同知舅經歷,病頭面赤腫,耳前後尤甚,疼痛不可忍,發熱惡寒,牙關緊急,涕唾稠黏,飲食難下,不得安臥。一瘍醫腫上砭刺四五百餘針,腫赤不減,其痛益甚,不知所由然。予往診,視其脈浮緊,按之洪緩,此寒覆皮毛,郁遏經絡,熱不得升,聚而赤腫。
白話文:
喝一杯水,一杯酒,一起煎煮成一杯,臨睡前熱熱喝下,喝一次就會痊癒。
這種病雖然說是經脈裡面的問題,但其實是因為八風變化引起的,藥方都是以發散寒氣為目的。這個方子裡黃芩用量太多,有點過頭了,應該要調整一下。
婦女兩乳之間長出黑色的頭瘡,瘡頂凹陷成黑眼珠的樣子,脈象弦而洪大,按下去又細小。
升麻、連翹、葛根(各一錢半)、肉桂(三分)、黃耆、歸身、甘草(炙。各一錢)、黍黏子(五分)、黃柏(二錢)。
以上藥材做成一劑,用一杯水,半杯酒煎煮成一杯,喝兩次就會痊癒。
這位病患在丁巳年出汗之後,就得了病。我當時被徵召入伍,回來住到曹州,有個叫趙同知的舅父經歷,患了頭面部紅腫的病,耳朵前後特別嚴重,疼痛難忍,發燒怕冷,牙關緊閉,鼻涕和口水又濃又黏,吃不下東西,也睡不好。有個庸醫在腫脹的地方用針刺了四五百針,腫脹和發紅沒有減輕,反而更加疼痛,不知道為什麼。我去診治,發現他的脈象浮而緊,按下去又洪又緩,這是因為寒氣覆蓋了皮毛,阻塞了經絡,熱氣無法升發,所以聚集起來導致紅腫。
經云:天寒地凍則水冰。人氣在中,皮膚致,腠理閉,汗不出,血氣強,內堅澀。當是之時,善行水者,不能注冰;善穿地者,不能鑿凍;善用針者,亦不能取四厥。必待天溫冰釋凍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人脈亦猶是也。又曰:冬月閉藏,水冰地坼,故用藥多而少針石也。
宜以苦溫之劑,溫經散寒則已。所謂寒致腠理,以苦發之,以辛散之也,宜以托裡溫經湯。麻黃苦溫發之者也,防風辛溫散之者也。升麻苦平,葛根甘平,解肌出汗,專治陽明經中之邪,故以為臣。血流而不行者則痛,以香白芷、歸身辛溫,以破血散滯。濕熱則腫,蒼朮苦甘溫,體輕浮,力雄壯,能泄皮膚腠間濕熱。
白話文:
古書記載,天冷地凍時,水會結冰。人體的氣息在內,皮膚緊閉,毛孔收縮,汗液無法排出,血液循環強勁,內部堅硬難以疏通。這時候,即使擅長導水的人也無法讓水流過冰面,擅長掘地的人也無法鑿穿冰層,擅長針灸的人也無法治療四肢厥逆。必須等到天氣轉暖,冰雪融化,水才能流動,土地才能挖掘,人體的經脈也是如此。
古書又說,冬天是閉藏的季節,水會結冰,土地也會龜裂,因此用藥多,針灸石藥則少用。
應該使用苦溫的藥物,溫暖經脈驅散寒邪即可。所謂寒邪導致毛孔閉塞,就用苦味藥物來發散,用辛味藥物來疏通。適合使用溫經湯,麻黃性苦溫,可以發散寒邪,防風性辛溫,可以散寒。升麻性苦平,葛根性甘平,可以解肌出汗,專門治療陽明經中的邪氣,所以是臣藥。血液流動不暢就會疼痛,用香白芷、歸身辛溫,可以破血散瘀。濕熱就會腫脹,蒼朮性苦甘溫,體輕浮,力量雄壯,可以排出皮膚腠理間的濕熱。
人參、甘草甘溫,白芍藥酸微寒,調中益氣,使托其里也,故以為佐。各銼如麻豆大,同秤,水煮餌之。以薄衣覆其手,以厚被覆其身,且臥於暖處,則經血溫,腠理開,寒乃散,陽氣伸,大汗出,腫減八九。再服,去麻黃、防風,加連翹、黍黏子,痛腫悉去。經言汗出則瘡已,信哉。
托裡溫經湯,治寒覆皮毛,郁遏經絡,不得伸越,熱伏榮中,聚而赤腫,痛不可忍,惡寒發熱,或相引肢體疼痛。
麻黃(去根節),白芷,當歸(各二錢),防風(去蘆),葛根(各三錢),升麻(四錢),甘草(炙),白芍藥(各一錢半),人參,蒼朮(各一錢),
白話文:
人參和甘草是甘甜且溫和的藥物,白芍則是酸味且微帶寒涼,這三種藥物能調和身體、補充元氣,並且能幫助身體排除內部的病邪,因此它們用作輔助藥物。這些藥物都需要研磨成大小如同麻豆般的狀態,並一同稱量,用水煮後服用。服用藥物時,需把手蓋上薄布,全身蓋上厚被,躺於暖和的地方,讓身體溫暖,毛孔打開,寒氣消散,陽氣得到展放,會出大汗,腫脹的部位減輕約八九成。再次服用藥物時,去掉麻黃和防風,加入連翹和黍黏子,這樣疼痛和腫脹都能得到消除。
託裡溫經湯,用來治療寒氣覆蓋皮膚和毛髮,導致經絡受阻,無法正常流通,熱氣在血液中聚集形成紅腫,痛得難以忍受,同時伴有畏寒發熱或者四肢疼痛的情況。
配方包括:麻黃(去除根節)、白芷、當歸(各2錢)、防風(去除蘆頭)、葛根(各3錢)、升麻(4錢)、甘草(炙)、白芍藥(各1.5錢)、人參、蒼朮(各1錢)。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秤一兩,水二盞,先煮麻黃,令沸熟,去沫,再下余藥,同煎至一盞,去渣,大溫服訖,臥於暖處,即以綿衣覆之,得汗而散。
〔垣〕蒲津王世祥,年七十,感寒濕地氣,二月間,得附骨癰於左腿外側,足少陽之分,少侵足陽明分,闊六七寸,長一小尺,堅硬漫瘇,不辨肉色皮澤,深以指按至骨大痛,又行步作痛,與藥下咽,疼痛立止,二日後,柔軟而腫消矣。
柴胡,黍黏子(各錢半),連翹,肉桂(各一錢),黃耆,當歸梢(各二錢),黃柏,甘草(炙。各五分),升麻(七分),
作一帖,好酒一盞半,煎至一盞,大溫,空心食消盡服之,少時,以早膳壓之,使不令大熱上攻,犯上中二焦也。
白話文:
上銼為藥材,大小如麻豆,每次服用量以一兩計,用水兩杯。首先煮麻黃,待其沸騰熟透後去除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至一杯,然後過濾掉渣滓,讓藥液保持溫熱。飲用後應躺於暖和的地方,並用棉衣覆蓋,以便出汗,加速療效。
有一位名叫蒲津王世祥的患者,年紀七十歲,因受寒濕地氣影響,在二月間,他的左腿外側出現了一個附骨癰,位於足少陽分區,接近足陽明分區,寬約六七寸,長約一尺,堅硬且有膿包,肉色及皮質無法辨認。以手指按壓時會感到極大的疼痛,行走也會感到疼痛。服用此方後,疼痛立即消失,兩天後,膿包變得柔軟,腫脹也逐漸消退。
藥方包括:柴胡、黍黏子(各錢半)、連翹、肉桂(各一錢)、黃耆、當歸梢(各二錢)、黃柏、甘草(炙。各五分)、升麻(七分)。
將所有藥材做成一帖,使用好酒一杯半,煎煮至一杯,保持溫熱,空腹服用。一小時後,可以用早餐來中和藥力,防止藥性過熱上沖,影響上中二焦。
賈德茂,男十歲,四月天氣大熱,於左足大腿近膝股內,足厥陰肝之經,少侵足太陰脾之經分出附骨疽,不辨肉色漫腫,皮澤木硬,痛勢甚大,其脈在三部細弦,按之洪緩,略有力。
黃耆(二錢),柴胡梢(一錢),羌活(五分),連翹(一錢二分),肉桂(三分),土瓜根(三分),生地(一錢),黃柏(酒洗,二分),當歸尾(七錢半),
上作一服,酒一盞,水三盞,煎至一盞,空心熱服,一服愈。
〔垣〕,內托榮衛湯,治風濕熱鬱其手足少陽,致血脈凝逆,使榮衛周身元氣消弱。其風熱滯於下,其面色必赫赤而腫,微黯色。風木之性上衝,顏必忿色,其人多怒,其瘡之色亦赫赤腫硬微帶黯色,其瘡之形勢亦奮然高起,結硬而作痛,其脈洪緩而弦,宜發其汗而通其榮衛,則邪氣去矣。
白話文:
賈德茂,一名十歲的男孩,在四月炎熱的天氣中,他的左腳大腿接近膝蓋的位置,出現了影響到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的骨頭化膿病,病竈處皮膚泛紅、腫脹,皮質堅硬,疼痛感強烈。他的脈搏在三處部位細長且有韌性,按壓時感覺洪大但緩慢,稍有力度。
藥方如下:
- 黃耆(二錢):補氣固表
- 柴胡梢(一錢):疏肝解鬱
- 羌活(五分):散寒止痛
- 連翹(一錢二分):清熱解毒
- 肉桂(三分):溫經散寒
- 土瓜根(三分):活血化瘀
- 生地(一錢):滋陰清熱
- 黃柏(酒洗,二分):清熱燥濕
- 當歸尾(七錢半):活血調經
以上配方做成一劑,加入酒一盞,用水三盞,煎煮至一盞,空腹熱服,一劑即能痊癒。
另外,內託榮衛湯用於治療風、溼、熱鬱於手足少陽經,導致血脈凝滯,使榮衛之氣衰弱。風熱滯留於下部,面部可能呈現紅色且腫脹,帶有暗淡的顏色。風木之性向上衝,面部表情可能顯得憤怒,瘡口顏色也是紅色且腫脹、堅硬,帶有點暗淡色,瘡口形狀高起,結塊且疼痛,脈象洪緩而有韌性。需要發汗並疏通榮衛之氣,以去除邪氣。
黃耆,桂枝(各五錢),防風,羌活,黃芩,當歸(各一錢半),連翹,柴胡(各二錢),甘草(炙),人參(各一錢),蒼朮,紅花(各三錢),
上㕮咀,只作一服,水酒各一大盞,同煎至一盞,溫服。
上九方,皆東垣及羅謙甫、丹溪隨癰疽所發分野制之也。其方皆以發表為先,不過一二服而愈。如癰疽發在太陽經分野,必用防風、羌活;陽明經分野,必用香白芷、升麻;少陽經分野,必用柴胡;太陰經分野,必用芍藥、升麻;少陰經分野,必用獨活;厥陰經分野,必用青皮、柴胡;皆以桂佐之。身半以下者,
白話文:
黃耆、桂枝各五錢,防風、羌活、黃芩、當歸各一錢半,連翹、柴胡各二錢,甘草(炙)、人參各一錢,蒼朮、紅花各三錢,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只做一劑,用一大盞水和一大盞酒一起煎煮至剩下半盞,溫熱服用。
以上九種藥方都是東垣、羅謙甫、丹溪根據癰疽發生的不同部位,依照經絡分野而制定的。這些藥方都以發表散寒為先,通常服用一兩劑就能痊癒。例如癰疽發在太陽經部位,必須使用防風、羌活;陽明經部位,必須使用香白芷、升麻;少陽經部位,必須使用柴胡;太陰經部位,必須使用芍藥、升麻;少陰經部位,必須使用獨活;厥陰經部位,必須使用青皮、柴胡,都需要配合桂枝一起使用。如果癰疽長在身體下半部,則……
必用酒水多,熟煎之,空心服,使藥下行。身半以上者,必用酒水少,帶生煎之,臨臥服,使藥上行。脈細小無力,必於本經藥中加辛熱劑;服洪大有力,必於本經藥中加苦寒劑。隨症加減,活潑潑地,其效如神,真良醫也。
〔涓〕,縮毒金粉散,治但疼痛,不急脹。
乾葛,甘草,鬱金,川芎,栝蔞根,白芷
上等分,並生為末,每一錢,溫酒入蜜調下,不拘時。此藥大散五臟積毒凝滯,日三服。
〔垣〕,羌活當歸湯,治腦疽。
黃芩(酒炒),黃連(酒炒),歸身(酒浸),甘草(炙。各一兩),羌活,黃柏(酒浸),連翹(各五錢),澤瀉,獨活,藁本(各三錢),防風,梔子仁(各五分),
白話文:
如果要讓藥物向下行,就用較多的酒水,將藥物煮熟後,空腹服用;若要讓藥物向上行,則用較少的酒水,稍微煮一下,睡前服用。脈象細小無力,就要在藥方中加入辛熱藥物;脈象洪大有力,就要在藥方中加入苦寒藥物。根據不同的症狀加減藥物,灵活運用,其效果就像神效一樣,才是真正的良醫。
縮毒金粉散,專治疼痛不急脹的病症。取乾葛、甘草、鬱金、川芎、栝蔞根、白芷等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加入蜂蜜調服,不限時間。此藥能有效散除五臟積聚的毒素和凝滯之物,每日服用三次。
羌活當歸湯,專治腦疽。取黃芩(酒炒)、黃連(酒炒)、歸身(酒浸)、甘草(炙,各一兩)、羌活、黃柏(酒浸)、連翹(各五錢)、澤瀉、獨活、藁本(各三錢)、防風、梔子仁(各五分),煎服。
上㕮咀,分作四服,水一小碗,先浸一時許,入酒一匙,煎至八分,去渣,大溫服,食後,日二服。和渣計六服,三日服盡。去渣,清藥調下後檳榔散。
檳榔散,用檳榔為細末,將羌活當歸湯調下。
黃柏當歸湯,治背疽。
黃柏(炒,七錢),黃芩(炒),當歸身(炒),甘草(炙。各一兩),黃連(炒),防風(各五錢),澤瀉,山梔,知母,地骨皮(各三錢),連翹(五分),
上㕮咀,分作四服。每服水一小碗,浸一時許,入酒一匙,煎至八分,去渣,調下檳榔散,大溫服與前藥同。
白話文:
先將藥材磨成粉末,分成四份,每份用一小碗水浸泡約一小時,加入一匙酒,煮至八分滿,去除藥渣,溫熱服用,飯後服用,每日兩次。連藥渣一起服用,共六份,三天服完。去除藥渣後,加入檳榔散,溫熱服用,與之前的藥物一同服用。檳榔散是由檳榔研磨成細粉,用羌活當歸湯調服。黃柏當歸湯可以用來治療背疽,由黃柏、黃芩、當歸、甘草、黃連、防風、澤瀉、山梔、知母、地骨皮、連翹等藥材組成,將藥材磨成粉末,分成四份,每份用一小碗水浸泡約一小時,加入一匙酒,煮至八分滿,去除藥渣,加入檳榔散,溫熱服用,與之前的藥物一同服用。
〔丹〕呂孺人,惡寒發熱,腹上有小疽,此血少有熱,與此藥。
白朮,川芎(三錢),赤芍藥,連翹(二錢半),陳皮,防風,黃芩(二錢),木通(一錢半),甘草(五分),
分五帖,水煎服。
〔丹〕治好酒婦人,用酒煨大黃,取汗。(法見膏粱條。)
〔《精要》〕,十宣散
人參,當歸,黃耆(各二兩),川芎,防風,厚朴,桔梗,官桂,甘草,白芷(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加至六錢止,熱酒調下,日數服,以多為妙。不飲酒者,用木香濃煎湯下,然不若酒力之勝也。許學士云:此方得於都下異人,濟苦者不可計數。
白話文:
呂孺人感到怕冷發燒,肚子上長了小膿包,這是因為血少體熱,給她這個藥方:
白朮、川芎各三錢,赤芍藥、連翹各二錢半,陳皮、防風、黃芩各二錢,木通一錢半,甘草五分。
分成五帖,用清水煎煮服用。
治療經常喝酒的婦女,可用酒煨大黃,讓她出汗。(方法請見膏粱條。)
精要方中記載的十宣散方:
人參、當歸、黃耆各二兩,川芎、防風、厚朴、桔梗、官桂、甘草、白芷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到六錢,用熱酒調服,每天服用多次,服用越多越好。不喝酒的人可以用木香濃煎湯服用,但效果不如酒的藥效好。許學士說:這個方子是從都城的一位奇人那裡得到的,治好了無數病人。
陳無擇謂此藥在第四節服者非也,早服中病者,必消散。
〔羅〕千金托裡散,治發背疔瘡。(方見疔瘡。)
〔涓〕,托毒散,治癰疽初起高腫,發痛不定,喘息氣粗。
附子(一枚,炮,去皮尖),當歸,麻黃,甘草,官桂,川芎,羌活,石葦,龍膽草
上九味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姜三片,鹽少許,同煎。
〔丹〕一男子年五十餘,形實色黑,背生紅腫,近胛骨下,痛甚,脈數而洪緊,食亦嘔。正冬月與麻黃桂枝湯,加酒黃柏、生附子、栝蔞子、甘草節、羌活、青皮、人參、黃耆、半夏、生薑,六帖而消,此非內托之意歟。
白話文:
陳無擇認為,這種藥物應該在疾病發作的早期服用,而不是等到第四節才服用,這樣才能有效消散疾病。
《千金方》中記載的托裡散,用於治療發背疔瘡。
《醫宗金鑒》中記載的托毒散,用於治療癰疽初起,腫脹高起,疼痛不定,喘息氣粗的症狀。
配方:附子(一枚,炮製去皮尖)、當歸、麻黃、甘草、官桂、川芎、羌活、石葦、龍膽草,以上九味等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大盞水,加入三片生薑和少許鹽,一起煎煮服用。
《丹溪心法》中記載,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子,體型健壯,面色黑,背部生出紅腫,靠近肩胛骨下方,疼痛難忍,脈搏數而洪緊,飲食也嘔吐。當時正值冬天,醫生用麻黃桂枝湯,並加入酒黃柏、生附子、栝蔞子、甘草節、羌活、青皮、人參、黃耆、半夏、生薑,經過六帖治療後,腫脹消退。這難道不是內托之意嗎?
〔《精》〕,五香湯
木香,沉香,麝香,乳香,丁香,粉草,人參,黃耆,犀角
上每服四錢,水二盞,煎至一盞,不拘時。
五香連翹湯
乳香,甘草,木香,沉香(各三分),丁香(半兩),連翹,射干,升麻,黃耆,木通,桑寄生(如無,升麻倍之),獨活(各三分),麝香(一錢),
白話文:
《精》方,五香湯:木香、沉香、麝香、乳香、丁香、粉草、人參、黃耆、犀角,每味四錢,水兩杯,煎成一杯,不限時間服用。
五香連翹湯:乳香、甘草、木香、沉香各三分,丁香半兩,連翹、射干、升麻、黃耆、木通、桑寄生(若無,升麻加倍),獨活各三分,麝香一錢。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大便秘者,加大黃。
內托散(一名護心散),一日至三日之內宜連進十數服。
真綠豆粉(一兩),明乳香(半兩,慢火於銀石器中炒,手指攪使干,急傾出,扇冷研極細)
上研令勻,每服二錢至三錢,濃煎甘草湯調下,時時細呷,要藥常在胸膈間。若毒衝心,有嘔逆之證,大宜服此。(如有寒而嘔逆,不宜服此,當用辛熱。)
丹溪云:內托散綠豆解丹毒,又治石毒,味甘,入陽明胃,性寒能補為君。乳香去惡腫,入少陰,性溫善竄為佐。甘草性緩,解五金八石及百藥毒為使。此方專為服丹石而發疽者設。若不因丹石而發疽,恐非必用之劑。又云:內托散性涼,治嘔有降火之理。
白話文:
內托散,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煎至七分,溫熱服用。如果便秘,可以加大黃。一天服用十幾次,連續服用一到三天。
取綠豆粉一兩,明乳香半兩,用慢火在銀石器中炒至乾燥,用手指攪拌,迅速倒出,用扇子冷卻研磨成極細粉末。
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濃煎甘草湯調服,慢慢飲用,讓藥物常留在胸膈間。如果毒氣衝擊心臟,出現嘔吐逆氣的症狀,非常適合服用此方。如果體寒而嘔吐,就不宜服用此方,應改用辛熱藥物。
丹溪先生說:內托散中的綠豆可以解丹毒,又可以治療石毒,味甘,入陽明胃經,性寒,能補虛,為君藥。乳香可以消腫,入少陰經,性溫,善於竄行,為佐藥。甘草性緩和,可以解五金八石以及百藥的毒性,為使藥。此方專門用於服用丹石而導致瘡瘍的人。如果沒有服用丹石而導致瘡瘍,可能不必服用此方。他又說:內托散性涼,治療嘔吐有降火的作用。
〔仲〕,排膿湯方
甘草(二兩),桔梗(三兩),生薑(一兩),大棗(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溫服五合,日再服。
〔《本》〕,托裡排膿,,生犀散,。
皂角刺(不拘多少,粗大黑紫者)
上置瓶中,鹽泥固濟,炭火燒過存性,放冷,出研為細末,每服一錢,薄酒微溫調下,暑月陳米飲下。
〔潔〕,保安湯,治瘡托裡,或已成者速潰。
栝蔞(新者一個,去皮,火焙),沒藥(通明者一錢,研),金銀花,甘草,生薑(各半兩),
白話文:
仲景的《傷寒論》中記載的排膿湯,由甘草兩錢、桔梗三錢、生薑一錢、大棗十枚組成,水煎服,一天服用兩次。
《本草綱目》記載的托裡排膿方,即生犀散,使用皂角刺(不拘多少,以粗大黑紫者為佳),研末服用,薄酒溫服,暑天可使用陳米飲調服。
《外科正宗》記載的保安湯,用於治療瘡瘍托裡,或已成者,可加速潰瘍。方劑包括栝蔞一個(去皮火焙)、沒藥一錢(研末)、金銀花、甘草、生薑各半兩。
上為細末,用好無灰酒三升,於銀石器內,煎至一升,分作三盞,三次飲盡,病微者,只一服。如服托裡藥不能發散,又作瘡者用此。
〔《精》〕,柞木飲子
干臀疽(四兩半),乾荷葉中心蒂,干萱草根,甘草節,地榆(各一兩),
上細銼,每服半兩,水二碗,煎一碗,分作二服,早晚各一服。未成者自消,潰者自干。其荷蒂去惡血;萱根下水解毒,利胸膈;柞木有芒刺能驅逐;地榆主下焦血病。輕小證候,或可倚仗。
〔《精》〕,車螯散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末,用品質好的無灰酒三升,在銀器或石器中煎煮,直到剩下約一升,分成三杯,三次喝完。病症輕微者,只需服用一次即可。如果服用瀉下藥無法發散,又出現瘡瘍者,可以用這種藥方。
這個藥方叫做柞木飲子,由以下藥材組成:乾臀疽四兩半,乾荷葉中心蒂、乾萱草根、甘草節、地榆各一兩。
將藥材切成細片,每次服用半兩,用水兩碗,煎煮至一碗,分成兩次服用,早晚各一次。尚未形成瘡瘍的,服用後會自行消退;已經潰爛的,會自行乾燥。荷葉蒂能去除惡血;萱草根入水能解毒,利於胸膈;柞木有芒刺,能驅逐病邪;地榆主治下焦血病。對於輕微的症狀,可以依靠這個藥方。
這個藥方叫做車螯散。
車螯(一兩,煅通赤。本草云.車螯解酒毒),生甘草,輕粉(五分),
上一處為細末,每服四錢,濃煎栝蔞酒調下,五更服,轉下惡物為度。未知,再用。效在五香之上。(本草云:車螯,大蛤也,一名蜃。)
又方
車螯(四個,黃泥固濟,火煅赤,出火毒一宿),栝蔞(一個,去皮,瓦上炒香),燈心(三十莖),甘草節(五分),
上為粗末,作一服,酒二盞,煎一盞,去渣,入蜜一大匙,和勻,每用酒八分盞,車螯末二錢,膩粉少許調勻,空心溫服,取下惡物黃涎為效。
丹云:車螯散一以輕粉為佐,一以燈心為佐,其散腫消毒下積,安詳穩重,輕小症候,可以倚仗。
白話文:
【車螯散一】
- 車螯(兩錢,煅至通紅):這是一種大蛤,也稱為蜃,能解酒毒。
- 生甘草:這是一種草藥,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 車螯散:此方由車螯、生甘草和輕粉製成。將這些成分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濃煎的栝蔞酒調和後服用,於五更時分服用。若無效果,可再次使用。其療效遠超過五香散。
【另一方】
- 車螯(四個,用黃泥封住後火煅至紅透,然後去除火毒,放置一夜):這是一種大蛤,也稱為蜃。
- 栝蔞(一個,去皮後,在瓦上炒至香):這是一種草藥,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
- 燈心(三十根):這是一種草藥,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 甘草節(五分):這是一種草藥,具有調和藥性的作用。
以上所有成分研磨成粗末,做成一劑藥,用兩杯酒煎成一杯,去渣,加入一大匙蜂蜜,混合均勻。每次服用時,用八分之一杯的酒加上兩錢車螯的粉末,和少量膩粉調和,於清晨空腹溫服。若能排出黃色的痰液,則表明療效顯著。
丹雲:車螯散一主要利用輕粉或燈心作為輔助藥物,用於消腫、消毒和排除積滯。對於輕微的症狀,此方是值得倚賴的。
治背瘡。荊芥穗、木鱉子仁、大黃、歸頭、甘草節。除荊芥穗為君外,余各等分,酒水各一碗,煎至七分,空心向東飲,即下積,與粥便止。若結成者,用川楝子七枚,燒灰酒下。次與十四枚,又次與二十一枚。三帖後,雖結亦小之。(陶氏。)
〔《千》〕,漏蘆湯,治癰疽丹痃惡肉,時行熱毒赤腫。
漏蘆,連翹,黃芩,白蘞,枳殼,升麻,粉草,麻黃,朴硝(各一兩),大黃(一兩半),
白話文:
治療背部瘡瘍,用荊芥穗、木鱉子仁、大黃、歸頭、甘草節。除了荊芥穗是主藥外,其他藥物各等分,用酒水各一碗煎煮至七分,空腹面向東方飲下,即可瀉下積滯,並與粥便一同排出。如果瘡瘍已經結成,則用川楝子七枚燒成灰,用酒送服。之後再服十四枚,接著再服二十一枚。三帖藥後,即使瘡瘍結成也會縮小。這是陶氏的方子。
《千金方》記載的漏蘆湯,用於治療癰疽、丹毒、痃癖、惡肉,以及流行性熱毒引起的赤腫。
配方包括漏蘆、連翹、黃芩、白蘞、枳殼、升麻、粉草、麻黃、朴硝各一兩,大黃一兩半。
上除硝外,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薄荷三葉,同煎溫服,取利為度。
〔《精》〕漏蘆湯
生黃耆,連翹,沉香,漏蘆(各一兩),粉草(半兩),大黃(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棗湯調下。
內消升麻湯,治血氣壯實,若患癰疽,大小便不通。
升麻,大黃(各二兩),黃芩(一兩半),枳實(麩炒),當歸,芍藥,甘草(炙。各一兩)
上㕮咀,水煎食前。
〔羅〕,內消丸,治瘡腫初生,及瘰癧結核,熱毒鬱滯,服之內消。
白話文:
除了硝石以外,每劑用二錢,用水一盞,加入薑三片、薄荷三葉,一起煎煮溫服,以利尿為止。
生黃耆、連翹、沉香、漏蘆各一兩,粉草半兩,大黃一兩,研成細末,每劑用二錢,用薑棗湯調服。
內消升麻湯用於血氣壯實,患有癰疽,大小便不通的情況。
升麻、大黃各二兩,黃芩一兩半,枳實(麩炒)、當歸、芍藥、甘草(炙)各一兩,研磨後,用水煎煮,飯前服用。
內消丸用於治療瘡腫初生、瘰癧結核、熱毒鬱滯,服用後可內消腫毒。
薄荷葉,皂角(不蛀者,水煮至軟。各半斤,煎膏),牽牛(半斤,取頭末),青皮,陳皮(各一兩),沉香(半兩),廣朮(炮),京三稜(炮。各三錢),
上為末,入牽牛頭末,用煎膏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煎連翹湯送下,食後。
〔孫真人〕,單煮大黃湯脈實沉而數,膏粱食肉之輩,大腑秘者,詳審用之。)
錦紋大黃(酒洗去皮)
上一味,銼如麻豆大,水煮服。
〔《精》〕,神仙追毒丸,能解一切毒,如被狐貍、毒鼠、惡菌、河魨毒、疫死牛馬肉毒、蛇犬惡蟲所傷。又治癰疽發背,及療魚臍瘡,人多不識,喚作癰疽,致命殺人者,及治諸風癰疥赤腫瘤等。
白話文:
材料:
- 薄荷葉:取新鮮的薄荷葉半斤,清洗乾淨後加入足夠的水煮沸,直至葉子軟化。
- 皁角:選擇不蛀蟲的皁角半斤,用水煮至軟化。
- 牽牛:選取半斤的牽牛,取出其根部的細末。
- 青皮,陳皮:分別取各一小把(約1兩)。
- 沈香:取半兩的沈香。
- 廣朮:將廣朮炮製後,取3錢(約9公克)。
- 京三稜:將京三稜炮製後,取3錢(約9公克)。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牽牛的細末,與煎好的膏狀物混合,做成大小如綠豆的丸狀藥物。每次服用約30粒,並以煎好的連翹湯送服,於飯後食用。
這份藥方出自孫真人,適合大腸有實熱、脈象沈而快速,且平時喜食肥膩肉類的人使用。在詳加考慮後纔可應用。
另一份藥方:
- 錦紋大黃:取一份大黃,用水浸泡並去除皮膚後切碎,大小如芝麻般。
這份藥方出自《精》,是一種神仙使用的追毒丸,能解各種毒素,包括被狐狸、毒鼠、惡菌、河魨、疫死牛馬的肉、蛇犬等惡蟲所傷的毒素。同時也適用於治療癰疽、發背、魚臍瘡等疾病,這些疾病常被誤認為癰疽,對人類生命構成威脅。此外,該藥方也適用於治療各類風癰、疥、赤腫、腫瘤等疾病。
五倍子(捶破洗,焙,三兩),山茨菰(去皮淨,焙,一兩),麝香(二錢,研入),千金子(即續隨子去殼,研去油,取霜,一兩),山豆根(一兩),紅牙大戟(去蘆洗淨,焙乾,一兩半),全蠍,硃砂,雄黃(各一兩),
上除千金子、麝香外,七味為細末,卻入研藥另勻,用糯米飲為丸,分四十丸。每服一丸,生薑、薄荷汁、井花水研服。昔有一女子,久年病瘵,磨一丸服之,一時吐下小蟲千餘條,半月即無事。
白話文:
五倍子丸方
藥材:
- 五倍子(將其搗碎洗淨,烘乾,三兩)
- 山茨菰(去皮洗淨,烘乾,一兩)
- 麝香(二錢,研磨後加入藥粉中)
- 千金子(即續隨子,去殼,研磨去油,取其霜狀部分,一兩)
- 山豆根(一兩)
- 紅牙大戟(去根部洗淨,烘乾,一兩半)
- 全蠍(一兩)
- 硃砂(一兩)
- 雄黃(一兩)
製法:
將上述藥材中除了千金子、麝香以外的七味藥材研磨成細粉,再加入研磨好的麝香混合均勻。用糯米湯將藥粉製成丸劑,分為四十丸。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一丸,用生薑、薄荷汁、井水研磨後服用。
療效記載:
曾經有一位女子,多年患有瘵病,服用此方一丸,立刻吐出小蟲千餘條,半個月後便恢復健康。
丹溪云:神仙追毒丸,其五倍子消毒殺蟲解風為君,山茨菰、千金子、大戟皆驅逐走泄之劑,佐以麝香升散,若用之固里以發表,實非所宜,苟能灼見臟腑有積毒、異蟲深痼而體不虛者,亦是快藥。古人兵曰義兵,刑曰祥刑,戒勿輕於用也。
〔《靈》〕帝曰:癰疽何以別之?岐伯曰:榮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然不能陷骨髓,不為焦枯,五臟不為傷,故命曰癰。
劉涓子云:癰之痛,只在皮膚之上。又云:癰發如火焚茅。初如黍米大,三兩日如掌面大,五七日如碗麵大,即易治。如腫冷發渴發逆,治之難愈。
白話文:
丹溪說:「神仙追毒丸,其中五倍子具有消毒殺蟲、解毒散風的功效,為藥方中的君藥;山茨菰、千金子、大戟都是驅除體內毒素、利水通便的藥材,搭配麝香以促進藥力上升散發。如果用這方藥來治療外感風寒,則不適合。只有當患者體內有積毒、蟲害深藏,且身體不虛弱時,才能快速見效。古人說兵法講求義兵,刑法講求祥刑,提醒我們不可輕易使用這方藥。」
《靈樞》中記載:黃帝問:「癰疽如何區分?」岐伯回答:「人體的榮衛之氣停滯在經脈之中,導致血液凝滯不能流通,不通則衛氣也隨之不通,阻塞不能運行,所以產生熱症。熱症持續不退,熱氣過盛就會腐蝕肌肉,肌肉腐爛就形成膿液,但不會侵蝕骨髓,也不會導致焦枯,五臟也不會受到傷害,所以稱為癰。」
劉涓子說:「癰的疼痛只存在於皮膚表面。又說:癰發作時就像火燒茅草一樣迅速。最初像黍米大小,三兩天後像手掌大小,五七天後像碗口大小,這時就容易治療。如果腫脹伴隨寒冷、口渴、反胃等症狀,治療起來就比較難痊癒。」
帝曰:何謂疽?岐伯曰: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
劉涓子云:疽發,或如小癤,觸則徹心痛,四邊微起如橘皮孔,色紅赤不全變,膿水不甚出,至七八日,疼悶喘急不止。又云:始發腫高,五指忽平陷者,此內攻之候也。《精要》云:生疽處,不熱不痛,低陷者,此為內發,難治必死。
疽者,上之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癰者,其皮上薄以澤,此其候也。(癰疽篇《精要》云:小按乃痛者,病勢淺。大按乃痛者,病勢深。此辨癰疽之法也。)
劉涓子云:癰疽有三等,毒氣浮淺屬腑。(猶傷寒陽症。)毒氣沉深屬臟。(猶傷寒陰症。)毒氣猛烈,而行經絡,或淺或深無定,五臟六腑,皆受五毒,難為調理,唯宜急切。(猶傷寒兩感於寒,難治。)於癰發諸處,不問虛實高腫起盛光澤疼痛,只在皮膚之上,熱急脹滿,或有癢疼,別無惡候,初用溫藥平氣,次用排膿發穴。
白話文:
皇帝問道:「什麼叫做疽?」岐伯回答:「熱氣過盛,向下侵入肌膚,筋髓枯竭,內部連通五臟,血氣耗盡,在癰的下面,筋骨、良肉都消失殆盡,所以稱之為疽。」
劉涓子說:「疽發作時,有的像小癤,觸碰就會徹骨疼痛,周圍微微隆起,像橘皮孔一樣,顏色紅赤不均勻,膿水流得不多,持續七、八天,疼痛、悶氣、呼吸急促,無法止住。」他又說:「一開始腫起很高,五指輕輕按壓就突然凹陷下去,這是內部侵襲的徵兆。」《精要》裡說:「生疽的地方,不熱不痛,凹陷下去,這是內發的症狀,難以治療,必死無疑。」
疽的表面皮膚粗糙堅硬,像是牛頸部的皮革。癰的表面皮膚則薄而光滑,這就是它們的差別。(《精要》的癰疽篇中說:輕輕按壓就感到疼痛,病勢淺。用力按壓才感到疼痛,病勢深。這就是辨別癰疽的方法。)
劉涓子說:「癰疽分三等,毒氣淺浮屬於腑。(就像傷寒的陽證。)毒氣深沉屬於臟。(就像傷寒的陰證。)毒氣猛烈,而循經絡流動,或淺或深,沒有固定位置,五臟六腑都受到五毒的侵襲,難以調理,只能盡快治療。(就像傷寒同時感受寒邪,難以治療。)癰瘡發作的地方,不論虛實,高腫起盛、光澤、疼痛,只要在皮膚表面,熱氣急迫、脹滿,或者有癢痛,沒有其他惡兆,初期使用溫藥調和氣血,接著使用排膿藥,並用針灸方法疏通穴道。」
治癰所謂平氣者,乃犀角飲之類,其方用犀角、連翹、漏蘆、甘草、當歸、肉桂,皆發表之藥也。所謂發穴者,乃棘針丈類,用皂角刺為君。甘草、川芎、乳香為佐使,亦托裡之藥也。然不若潔古、東垣諸方,發表托裡為穩當。
疽發諸處,不拘大小。(《精要》謂廣一尺二尺曰疽者,非。)惟起在背,廣一尺、二尺、三尺,皮厚而紫黑高腫不常,內疼如錐刺,攻擊滿悶,應四肢重疼,前心亦痛。余處發猶可,唯虛處及近筋骨處,若膿毒未潰,即傷爛筋骨肉損為疽者,屬五臟毒氣深沉,多氣伏硬堅實,而不宜緩慢治之,須內實五臟,外透皮膚,令軟勻和即膿透。宜用內托實臟氣之藥,排膿勻氣乃可,不比癰之毒氣浮淺也,毋作一類治之。
白話文:
治療癰瘡,所謂「平氣」的方法,指的是像犀角飲之類的方劑,藥方中使用犀角、連翹、漏蘆、甘草、當歸、肉桂,都是發散表邪的藥物。所謂「發穴」的方法,指的是像棘針丈類的方劑,使用皁角刺作為主要藥物。甘草、川芎、乳香作為輔助藥物,也具有託裡排毒的作用。然而,與潔古、東垣等醫家的方劑相比,發散表邪、託裡排毒的治療方法更加穩妥。
疽瘡發病於身體各處,不論大小。 (《精要》中說一尺、二尺大的瘡叫疽,是不對的。)只有發生在背部,且範圍在一尺、二尺、三尺之間,皮膚厚實且呈現紫黑色、腫脹不消,內部疼痛如針刺般,全身感到沉悶壓抑,四肢沉重疼痛,胸前也感到疼痛,這才稱為疽。其他部位發病,相對來說是可以治療的,但若是發生在虛弱的部位或靠近筋骨的部位,如果膿毒尚未潰破,就會損傷筋骨、腐爛肌肉,形成疽瘡,這屬於五臟毒氣深沉,多有氣滯,堅硬實證,不宜緩慢治療。必須先補益五臟,再外透皮膚,使腫塊軟化、均勻,膿液才能透出。應該使用內託補益臟氣的藥物,排出膿液、調和氣血,才能治癒。疽瘡的毒氣比癰瘡的毒氣更深沉,不能按照治療癰瘡的方法來治療。
凡一切瘡腫,始覺患起高腫,五七日忽平陷者,此是內攻之候也,急以內托散及內補湯藥,補填臟腑令實,最怕透膜,膜穿十無一生矣。癰之邪淺,其稽留壅遏,獨在經脈之中,而專攻於外。故初發時,自表便發熱,患處便如柁如盆高腫而痛甚者,縱欲下陷,緣正氣內固,不肯受,故或便秘,或發渴發逆以拒之,是以骨髓終不焦枯,五臟終不傷也。
疽之邪深,其稽留壅遏,內連五臟,而不專攻於外,故身體或無熱,患處或不腫痛,甚者聲嘶氣脫,眼黑眼小,十指腫黑,如黑多死也。治之之法,癰之初發,當以潔古法為主,表者散之,里者下之,火以灸之,藥以敷之,膿未成者必消,膿已成者速潰也。疽之初發,當以涓子法為主,補填臟腑令實,勿令下陷之邪蔓延,外以火灸,引邪透出,使有穴歸著而不亂,則可轉死回生,變凶為吉。
白話文:
各種瘡腫,一開始感覺到患處高高腫起,五到七天突然消下去,這是內邪入侵的徵兆。要趕緊用內托散及補填臟腑的藥物,加強臟腑的元氣,最怕瘡腫穿破表皮,表皮破了十個就沒有一個能活。癰的邪氣較淺,它停留在經脈中,專攻於外。所以一開始,就會發燒,患處腫痛如柁如盆,即使想要消退,因為正氣內固,不願被邪氣入侵,所以可能會便秘,口渴發熱抵抗邪氣,這樣骨髓就不會枯竭,五臟也不會受損。
疽的邪氣較深,它停留在經脈中,並連接到五臟,不專攻於外,所以身體可能不發燒,患處可能不腫痛,嚴重者還會聲音嘶啞,氣力衰竭,眼珠黑而小,十指腫脹發黑,如果黑色很多,就可能死亡。治療方法,癰的初期,應該以潔古法為主,外邪用散藥驅散,內邪用瀉藥排出,火灸患處,藥物敷貼,膿還沒形成的一定會消,膿已經形成的要加速潰爛。疽的初期,應該以涓子法為主,補填臟腑,使之充實,不要讓下陷的邪氣蔓延,外用火灸,引導邪氣透出,使其有穴位歸宿,不致亂竄,這樣就能起死回生,化凶為吉。
今世外科不分癰疽,一例宣熱拔毒,外以五香耗其氣,內以大黃竭其血,終不能自悟其藥之非,惜哉。
治癰疽初覺,腫結未成,可以消,,散毒飲子,。
黃耆(二兩),甘草(炙),天羅(生),山藥(炒),鬼腰帶葉(半兩,生竹籬陰濕石岸絡石而生者好,絡木者無用,其藤柔細,兩葉相對,形生三角)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入酒三盞,同煎一二沸,去渣溫服。
〔《精》〕,神效托裡散,治癰、疽、發背,腸癰、奶癰、無名腫毒,焮赤疼痛,憎寒發熱,不問老幼虛弱,並治之。
白話文:
現今的外科医师,不分痈疽的种类,一律宣泄热毒,外用五香耗损其气,内服大黄竭尽其血,最终无法明白自己所用药物的错误,实在令人惋惜。
治疗痈疽初期,肿块尚未形成,可以消散,散毒饮子,。
黄芪(两钱),甘草(炙),天罗(生),山药(炒),鬼腰带叶(半两,生于竹篱阴湿石岸络石之上者最佳,缠绕木头的无效,其藤柔软细长,两叶相对,形似三角)
将上述药材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钱,用水一盏,煎至七分,加入酒三盏,一同煎煮一二沸,去渣温服。
〔《精》〕,神效托里散,治疗痈、疽、发背、肠痈、奶痈、无名肿毒,红肿疼痛,畏寒发热,不论老幼虚弱,都能治愈。
黃耆(去蘆),忍冬藤葉(各五兩),當歸(一兩八錢),粉草(炙,八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酒一盞半,煎至一盞,病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少頃再進,留滓外敷。
〔《保》〕諸瘡瘍痛,色變黑紫者,,回毒金銀花湯,。
金銀花(並梗,二兩),黃耆(四兩),甘草(一兩),
上用酒一升,重湯煮三兩時,去渣溫服。
〔《本》〕,黃耆散
綿黃耆(一兩),甘草(半兩),皂角刺(揀紅紫者,銼,炒黃,一兩),
白話文:
將黃耆(去除蘆頭)、忍冬藤葉(各五兩)、當歸(一兩八錢)、粉草(用火烤過,八錢),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酒一盞半煎煮至一盞,如果病症在上半身,飯後服用;在下半身,飯後服用,過一會兒再服用一次,剩下的藥渣可以外敷患處。
對於各種瘡瘍疼痛,顏色發黑發紫的,可以用金銀花湯來治療。
金銀花(連梗,二兩)、黃耆(四兩)、甘草(一兩),用酒一升,大火煮三小時,去除藥渣,溫熱服用。
此外,還可以服用黃耆散,由綿黃耆(一兩)、甘草(半兩)、皂角刺(挑選紅紫色,切碎,炒至黃色,一兩)組成。
上細末,每服二大錢,酒一盞,乳香一塊,煎至七分,去渣服。
〔海〕黃耆湯與四物相和,亦名托裡湯,血氣齊補也。
黃耆四物湯
人參,黃耆,白朮,茯苓,芍藥,甘草,生薑,當歸,地黃,川芎,多加金銀花煎服。
〔《本》〕,內固黃耆湯
綿黃耆,人參(各半兩),
上細末,入真生龍腦一錢,研細,生藕汁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溫熱水下,加至四十丸,日三服。
〔丹〕五八嬸年六十歲,背上瘡,脈洪大數,午後惡寒發熱,食少。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一杯酒,加上一塊乳香,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後服用。
黃耆湯與四物湯相結合,也叫做託裡湯,可以同時補血氣。
藥方為人參、黃耆、白朮、茯苓、芍藥、甘草、生薑、當歸、地黃、川芎,多加金銀花煎服。
內固黃耆湯的藥方為綿黃耆、人參(各半兩),研磨成細粉,加入一錢真生龍腦,研磨成細粉,用生藕汁混合製成丸藥,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熱水送服,可以加到四十丸,一天服用三次。
五八嬸,今年六十歲,背上長瘡,脈象洪大而數,午後發冷發熱,食慾不振。
連翹,黃耆(生,二錢),人參(二錢),陳皮,茯苓,五分),砂仁(三錢),甘草(炙),白朮(一錢),
分十帖煎服。
上方皆以黃耆為君,甘草、歸、參為佐,乃實內補虛之中兼托裡也。
〔《精》〕,阿膠飲子
明阿膠(炒如珠),粉草(各一兩),橘紅(半兩),
上㕮咀,分作三服,再服以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
又方,牛膠飲,截癰疽惡瘡發險處,服之使毒氣不攻於內。
牛膠(通明者,四兩),用酒一碗,入膠內重湯煮溶透,攪勻傾出,更浸酒,隨意飲,能飲者以醉為度,此法活人甚多。
白話文:
連翹、黃耆、人參、陳皮、茯苓、砂仁、甘草、白朮,分十帖煎服。這方子以黃耆為主藥,甘草、歸芪、人參為輔藥,既能補虛,又能托裡。
另外,阿膠飲子使用阿膠、粉草、橘紅,研磨成粉,分三次服用,每次用一盞水煎七分,去渣溫服。
還有個方子叫做牛膠飲,用於截斷癰疽惡瘡發病部位,服用後可防止毒氣攻入體內。使用通明的牛膠,用酒煮溶,再浸酒,隨意飲用,能飲者以醉為度。此法救活過許多人。
又方,黃礬丸,服過一兩以上,無不取效,最止疼痛,不傷臟腑,活人不可勝數。
白礬(一兩),黃蠟(半兩),
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漸加至五十丸,溫酒送下。如未破已消,已破即合,一日服百粒,則有效。能防毒氣內攻,尤能護膜始終,須服半斤,瘡愈後服之尤佳。治蛇咬溶化白礬,乘熱滴傷處,痛即止。一方用明礬飛過研細,以雞子二個取清,調礬末稀稠如糊,用無灰陳好酒,放開服之。
膿未成者即消,已成膿者從大小便出,神效,累驗,其功大勝黃礬丸。
白話文:
又一藥方為黃礬丸,服用超過一兩,無一例不見療效,尤其對於止痛效果顯著,不會對五臟六腑造成傷害,救治的人數不可計數。
白礬(一兩)、黃蠟(半兩)
將以上材料混合研磨成丸狀,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十顆,可以逐漸增加到五十顆,以溫熱的酒送服。如果傷口尚未破皮但已經開始消腫,或者傷口已經破皮,則繼續按照此方法服藥。一天內服用一百顆,即可見效。這藥物能夠防止毒素進入體內,並且能保護皮膚始終不被傷害,需要長期服用半斤,特別是傷口痊癒後,繼續服用效果更佳。治療被蛇咬傷時,可先溶化白礬,趁熱滴在傷口處,疼痛馬上就能得到緩解。
對於傷口尚未形成膿包的,此藥物可以使其快速消腫;對於已經形成膿包的,則能讓膿包通過大小便排出。此藥物療效奇佳,多次驗證都獲得了肯定,其功效遠勝於黃礬丸。
國老膏,治一切癰疽,能消腫逐毒,使毒不內攻,其效不可具述。
甘草大者二斤,槌碎,河水浸一宿,揉令漿汁濃,去盡筋滓,再用絹濾,過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用器收之,每服一二匙,無灰酒或白湯亦可。曾服燥藥丹劑者,亦解之。(《本事方》每甘草一斤分作三服,溫酒調下,今云一二匙恐力少也。)
遠志酒,治一切癰疽發背,癤毒惡候,浸有死血,陰毒在中則不痛,敷之即痛;有憂怒等氣積而內攻,則痛不可忍,敷之即不痛;或蘊熱在內,熱逼人手不可近,敷之必清涼;或氣虛血冷,潰而不斂,若七情內郁,治之必愈。
白話文:
「國老膏」可以治療各種癰疽,能消腫排毒,防止毒素內攻,其效果不可一一列舉。
將甘草(大的)兩斤搗碎,用河水浸泡一夜,揉搓使其汁液濃稠,去除筋和雜質,再用絹布過濾,放入銀石器中用小火熬製成膏,用器皿收好。每次服用一到兩匙,可以用無灰酒或白湯送服。曾服用燥性藥物或丹藥的人,也可以用它來解毒。(《本事方》記載,每用甘草一斤分三次服用,溫酒調服,現在只用一到兩匙可能藥力不足。)
「遠志酒」可以治療各種癰疽、發背、癤毒等惡性疾病。如果患處有瘀血,陰毒在內則不痛,敷上藥就會疼痛;如果因憂怒等情緒積聚而內攻,則痛不可忍,敷上藥就會不痛;如果體內有熱氣,熱氣逼人手都無法靠近,敷上藥就會清涼;如果氣虛血冷,潰爛而不收口,或者七情內郁,用此藥治療都能痊癒。
遠志(不以多少,泔浸,捶去心),為末,酒一盞,調末三錢,澄清飲之,以滓敷於患處。
忍冬酒,初發便當服此。或貧乏中,或居鄉僻田夫野老,百發百中。
忍冬藤(生取一把,以葉入砂盆研爛,入酒少許,調和得所,塗敷四圍,中心留一口,又取五兩,用木槌碎,不犯鐵器)甘草(一兩,生,銼)
上二味,入砂瓶內,用水二碗,文武火煎至一碗,入好酒一大碗,煎十數沸,去渣,分為三服,一日連夜進盡。病勢重,一日夜可二劑。(忍冬藤補血,如氣虛及寒多人不宜用,是故田夫野老,百發百中也。)
白話文:
將遠志去除心後研磨成粉,用酒調和三錢,加入澄清飲,以藥渣敷在患處。忍冬酒適合在病初發時服用。如果家境貧困,或居住偏遠鄉村,可以使用忍冬藤和甘草煎煮成藥,效果很好。將新鮮的忍冬藤研磨成泥狀,加入少許酒,塗抹在患處周圍,中心留一個開口。另外取五兩忍冬藤用木槌搗碎,加入一兩生甘草,用水煎煮至一碗,再加入一大碗好酒,煎煮沸騰後去渣,分三次服用,一天內服完。病情嚴重者,一天可服用兩劑。忍冬藤有補血功效,氣虛或寒性體質的人不宜使用。因此,對鄉村的農民來說,這個藥方非常有效。
〔丹〕寒濕、牛膠飲,以牛皮屬金屬土,補肺氣,實大腸,壯胃止泄。黃礬丸,以蠟味甘淡,入大腸有補難化。國老膏,以甘草化毒行經。遠志酒、忍冬酒,皆有補性,歸心歸血,用之頗切。善用者,以之配入治腫瘍之散結,潰瘍之補虛,亦奏捷功。
上丹溪實內補虛法,皆以參、朮、歸、耆,又甚者獨參膏,其法並見後分經條,及散見潰瘍門虛實寒熱條,真轉死回生之捷法也。
癰疽當分經絡論六陰經,六陽經,分布周身,有多氣少血者,有多血少氣者,有多氣多血者,不可一概論也。若夫要害處,近虛處,怯薄處,前哲已曾論及,惟分經之言,未聞也。何則?諸經惟少陽厥陰經之生癰疽,理宜預防,以其多氣少血也。其血本少,肌肉難長,瘡久未合,必成危證。
白話文:
寒濕可以用牛膠飲來治療,因為牛皮屬金屬土,能補肺氣,使大腸實起來,增強胃的功能,止瀉。黃礬丸以蠟味甘淡,進入大腸有補難以消化的作用。國老膏以甘草化毒行經。遠志酒和忍冬酒都具有補益的性質,歸心歸血,應用起來很合適。善於使用這些藥物的人,可以將它們配入治療腫瘍的散結方劑,或用於潰瘍的補虛方劑,都能收到顯著的效果。
上丹溪實內補虛法,都使用人參、白朮、當歸、熟地,更甚者單用人參膏,這些方法都可以在後面的經條中看到,以及散見於潰瘍門的虛實寒熱條,真正是起死回生的捷法。
癰疽應該根據經絡來分析,六陰經、六陽經分布周身,有的患者多氣少血,有的患者多血少氣,有的患者多氣多血,不能一概而論。至於要害處、靠近虛弱處、身體虛弱處,前人已經論述過了,只是沒有提到根據經絡來區分。這是因為,所有經絡中只有少陽厥陰經生癰疽,理應預防,因為這兩經多氣少血。由於血本不足,肌肉難以生長,瘡口久久不愈合,必會演變成危重症狀。
又云:少陽經多氣少血,與厥陰經同。少陽有相火,尤甚於厥陰經者,其有不思本經少血,遽用驅毒利藥,以伐其陰分之血,禍不旋踵矣。請述一二成敗之跡以告來者。予族叔父,平生多慮,質弱神勞,年近五十,忽右膊外側廉上生結核,身微寒熱而易怒,食味頗厚,脈之俱浮大弦數,而重似澀。
予曰:此多慮而憂傷血,時在初秋,勿輕視之,宜急補以防變證,以人參一斤作膏,下以竹瀝。病者吝費,招一外科,以十宣、五香散相間與服,旬日後,一日大風拔木,病者發熱,神思不佳,急召予視之,核稍高大似有膿,於中起一紅線,延過肩後,斜走繞背脊,過入右脅下,不痛,覺肩背重而急迫,食有嘔意,脈同前,但弦多耳。急作人參膏,入芎、朮、生薑汁飲之,用人參三斤,瘡潰膿干。
白話文:
又說,少陽經氣多血少,和厥陰經相同。少陽有相火,比厥陰經更甚,如果不懂得少陽經血少,就急著用驅毒利藥,損害陰血,禍患馬上就會出現。請說一兩個成敗的例子,告訴後來的人。我族叔父,平時多慮,身體虛弱,精神勞累,年近五十,突然右胳膊外側肩膀上面長了結核,身體微微發熱,容易發怒,飯菜口味很重,脈象浮大弦數,而且沉重像澀。
我說,這是多慮憂傷血造成的,現在是初秋,不能輕視,應該趕快補益來預防病情變化,用人參一斤做成膏,用竹瀝服用。病人捨不得花錢,找了一位外科醫生,用十宣、五香散交替服用,十天后,有一天颳起大風,病人發熱,精神不佳,急忙叫我來看,結核稍微高大,似乎有膿,中間出現一條紅線,延續到肩後,斜著繞過背脊,進入右肋下,不痛,感覺肩背沉重而急迫,吃飯有嘔吐的感覺,脈象和以前一樣,只是弦更多了。趕快製作人參膏,加入川芎、蒼朮、生薑汁一起服用,用人參三斤,瘡潰膿干。
又與四物湯,加參、朮、陳皮、甘草、半夏、生薑,百餘帖而安。此等若在春令,雖神仙不治也,幸而在秋金之令,不幸因時下暴風激起木中相火而致此,自非參膏驟補,何由得免。(此正涓子所謂補填臟腑之法也。又一人腿外廉生紅腫,一人脅下生紅腫,皆由庸醫誤下之而死,詳見後條。
)或曰:太陰經非多血少氣者乎?何臀疽之生,初無甚苦,往往間有不救者,吾子其能治之乎?予曰:臀居小腹之後,而又在其下,此陰中之陰也,其道遠,其位僻,雖曰多血,氣運不到。氣既不到,血亦罕來,中年以後,不可生癰。才有痛腫,參之脈證,但見虛弱,便與滋補,血氣無虧,可保終吉。
白話文:
患者服用四物湯再加上人參、白朮、陳皮、甘草、半夏、生薑,百餘帖後病症才有所好轉。若是在春季發病,就算神仙也無力回天。幸好是在秋季,雖然不幸因暴風激發體內相火而導致此病,但幸好及时用人参膏及时滋补,才得以免除性命之忧。
有人問:太陰經不是以血多氣少著稱嗎?為何臀部生瘡,初期沒有明顯痛苦,卻經常出現無法挽救的情況?你能夠治療嗎?我回答道:臀部位於小腹後下方,屬於陰中之陰,位置偏僻,血氣難以到達。即使血多,氣也難以運行。中年以後,臀部不宜生瘡。一旦出現疼痛腫脹,觀察患者脈象,如果只是虚弱,就应该滋補,避免血氣虧損,便能确保平安无事。
若用尋常驅熱拔毒舒氣之藥,虛虛之禍,如指諸掌,可不慎歟。
〔《素》〕,帝曰:諸癰腫筋攣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氣之腫,八風之變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此四時之病,以其勝治之愈也。(脈要精微論)
〔《靈》〕,血脈榮衛周流不休,上應星宿,下應經數。寒邪客之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腐肉則為膿。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瀉,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榮,經脈敗漏,熏於五臟,臟傷故死矣。(癰疽篇)
生氣通天論云: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又云:陽氣者,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是亦寒邪從勞汗之隙,及陽氣開闔不得其理之隙,久客之為癰腫也。觀此數論,則知癰疽之發,皆得之於寒邪所客也。獨運氣瘡瘍,一歲老幼相似之病,間有熱者,不可不知。(詳見運氣條。)
白話文:
如果用普通的清熱解毒、舒緩氣機的藥物來治療,虛弱的後果就如同手到擒來一般,難道不應該謹慎嗎?
《素問》中,黃帝問道:各種癰腫、筋攣骨痛,這些都是怎麼發生的?岐伯回答:這些是寒氣引起的腫脹,是八風的變化。黃帝又問:如何治療?岐伯回答:這是四時之病,用相克的原則治療才能痊癒。
《靈樞》中記載,血脈和衛氣周流不息,向上連接星宿,向下與經絡相應。寒邪入侵,就會使血液瘀滯,血液瘀滯則不通暢,不通暢則衛氣迴歸,無法再回流,因此形成癰腫。寒氣轉化為熱,熱氣盛則腐蝕肉體,腐蝕的肉體就會化為膿液。膿液不排泄就會腐爛筋脈,筋脈腐爛就會傷害骨骼,骨骼受損就會髓液消減,最終導致骨骼空虛,無法排出膿液,血液枯竭空虛,筋骨肌肉失去滋養,經脈破損漏泄,熏蒸五臟,臟腑受損,最終導致死亡。
《生氣通天論》說:勞累出汗遇風,寒邪侵入身體,就會形成皶(一種皮膚病)。鬱結不舒就會生痤(一種皮膚病)。又說:陽氣開合失常,寒氣乘虛而入,就會形成大僂(一種駝背)。榮氣不暢,逆行於肉理,就會形成癰腫。這也說明寒邪從勞累出汗的縫隙,以及陽氣開合失常的縫隙,長期入侵就會形成癰腫。從這些論述可以看出,癰疽的發生都是由於寒邪入侵所致。只有運氣瘡瘍,這種一年四季老幼皆會發生的疾病,偶爾有熱症,需要注意區分。
上經數節,皆論癰疽,乃因寒邪客之而發也,治法則《精要》十宣散、五香湯、潔古蒼朮復煎散等,發表之劑是也。
〔丹〕朱郎年四十餘,惡寒發熱,右腿內廉厥陰分生一腫毒,此是冷折熱在肺經血分,與此方。
栝蔞子,黃藥子,赤芍藥,當歸頭,條芩(三錢),青皮,皂角刺,桂枝(二錢),甘草節(生一錢),
上分四帖,煎取一盞,入忍冬藤汁二蛤殼,食前煎飲。以忍冬藤渣敷腫上。
〔涓〕,安神散,治諸色瘡腫,調氣順榮衛。
白話文:
上面幾節都講的是癰疽,都是因為寒邪入侵而導致的。治療方法按照《精要》記載,用十宣散、五香湯、潔古蒼朮復煎散等發散風寒的藥物。
朱郎四十多歲,惡寒發熱,右腿內側厥陰經脈部位長了一個腫毒,這是寒邪阻滯,熱邪在肺經血分,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
藥方為:栝蔞子、黃藥子、赤芍藥、當歸頭、條芩(三錢)、青皮、皂角刺、桂枝(二錢)、甘草節(生一錢),共分四帖,煎取一盞,加入忍冬藤汁兩蛤殼,飯前溫服。用忍冬藤渣敷在腫毒處。
安神散可以治療各種瘡腫,調和氣血,使氣血運行順暢。
人參,茯苓,甘草(炙),枳殼(去穰,麩炒),附子(炮,去皮尖),白姜,山藥,陳皮
上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大棗一個,煎至七分,通口服。
〔垣〕膏粱之變,亦是滋味過度,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榮氣者胃氣也,飲食入於胃中,先輸於脾,而朝於肺。肺朝百脈,次及皮毛,先行陽道,下歸五臟六腑,而氣口成寸矣。今富貴之人,不知其節,法酒肥羊,雜以厚味,積久太過,其氣味俱厚之物乃陽中之陽,不能走於空竅而先行陽道,今反行陰道,則濕氣大勝,子令母實,火乃大旺。
熱濕既盛,必來克腎,若不慎房事,損其真水,則水乏而濕熱之化上行,其瘡必出背上及腦,此為大疔之最重者。若毒氣出肺,或脾胃之部分,毒之次也。若出於他經,又其次也。濕熱之毒,所止處無不潰爛,故經言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者,如持虛器以受物,則無不受矣。治大疔之法,必當瀉其榮氣。
白話文:
人參、茯苓、甘草(用火炙烤)、枳殼(去除種子,用麩皮炒)、附子(炮制去皮尖)、白薑、山藥、陳皮,這些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杯水,加入三片生薑、一個大棗,煎煮至七分,趁熱服用。
富貴人家吃太多肥甘厚味,導致身體營養過剩,氣血運行失調,無法順暢地滋養肌肉組織,就會長出癰腫。氣血就是胃氣,食物進入胃中,先被輸送到脾臟,然後向上輸送至肺臟。肺臟主宰全身氣血的運行,再將氣血輸送到皮膚和毛髮,先走陽氣通道,再向下輸送至五臟六腑,最終形成氣口。現在富貴人家不懂得節制,經常吃喝美酒肥肉,加上各種厚味食物,長期過度食用,這些味道濃郁的食物都是陽中之陽,無法順暢地流經空竅,反而走入陰氣通道,導致濕氣過盛,子氣反哺母氣,熱氣更加旺盛。
熱濕之氣過盛,就會侵犯腎臟。如果再不注意房事,損傷腎臟精華,就會導致腎水不足,濕熱之氣上行,就會在背部和頭部形成瘡瘍,這是大疔中最嚴重的情況。如果毒氣侵入肺臟或脾胃,毒性會減輕。如果毒氣侵入其他經絡,毒性就更輕。濕熱之氣毒性很大,所到之處都會潰爛。所以古書記載,吃太多肥甘厚味會導致長出大疔,就像用空器盛物一樣,什麼都會接受。治療大疔,必須要瀉掉身體的氣血。
以標本言之,先受病為本,非苦寒之劑為主為君,不能除其苦楚疼痛也。諸瘡瘍有痛,往往多以乳香、沒藥,雜以芳香之藥止之,必無少減之理,此其誤也。若使經絡流通,臟腑中去其壅滯,必無痛矣。痛則以苦寒之劑除之,無不愈者。瘡瘍食肉,與自殺無異,法當瀉氣而反補之故也。
元好問飲酒太過,脈候沉數,九月間腦下項上出小瘡,不痛不癢,如白頭瘡,凡四日後,腦項麻木,腫勢外散,熱毒焮發。又二日,痛大作,夜不得寐,醫處以五香連翹湯,後再邀東垣診視。云:膏粱之變,不當投五香連翹湯,已無及矣。且疽已八日,當先以火攻之,然後用藥,以火艾炷如兩核許者,攻之百壯,始覺痛。
白話文:
治療疾病要從根本入手,如果病患本身是寒症,單純用苦寒藥物是無法真正消除病痛的。很多瘡瘍會痛,常使用乳香、沒藥等芳香藥物來止痛,其實效果甚微,這是錯誤的做法。真正的解決方法是疏通經絡,清除臟腑的阻塞,自然就不會疼痛。疼痛就應該用苦寒藥物治療,效果顯著。瘡瘍會侵蝕肉體,等同於自殺,因此治療時應以瀉氣為主,並配合補益。
元好問因飲酒過度,脈象沉而數,九月間在腦後頸部出現小瘡,不痛不癢,像白頭瘡一樣。四天后,腦後頸部麻木,腫勢擴散,熱毒發作。又過了兩天,疼痛加劇,整夜無法入睡。當時醫生開了五香連翹湯,之後又請李東垣診治。李東垣指出,元好問的病是飲食過度導致,不應該使用五香連翹湯,已經無濟於事。而且瘡瘍已經持續八天,應該先用火灸治療,再用藥物。用艾炷大小如兩顆核桃,灸一百壯,才開始感到疼痛。
次為處方云:是足太陽膀胱之經,其病逆當反治。脈中得弦緊,按之洪大而數,又且有力,必當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以時令言之,可收不可汗,經與病俱禁下法,當結者散之,咸以耎之。然寒受邪而禁咸,遂制,黃連消毒飲,治之。
黃連(五分),黃芩(五分),黃柏(五分,酒洗),人參(五分),知母(四分,酒炒,此以苦寒引用通經為君),羌活(一錢),獨活(五分),防風(五分),藁本(五分),連翹(一錢,此以大辛解本經之結為臣),黃耆(一錢),甘草(炙,五分,此以甘溫配諸苦寒者三之一,多則滋榮氣而補土),當歸身(一錢,酒洗),生地(一錢,酒洗,此以辛溫之劑和血補血),陳皮(五分,不去白,補胃氣),甘草梢(五分,生,此以甘寒瀉腎火之邪,補下焦元氣),澤瀉(七分,滲淡導酒濕,扶助秋令),防己(五分,酒洗,除膀胱留熱),歸梢(五分),蘇木(五分,去惡寒),桔梗(一錢,使諸藥不下沉,為舟楫之用)
白話文:
這個方子針對足太陽膀胱經的病症,需要逆著病症來治療。脈象弦緊,按之洪大而數,有力,說明病邪已經深入經絡,需要先治病因,再治病症。治疗需順應時令,可收不可汗,並禁用下法,對於積聚的病邪要散之,以柔緩的方法治療。由于病人受寒邪入侵,所以禁用寒性药物,用黃連消毒飲來治療。
方子中,黃連、黃芩、黃柏清熱解毒,人參、知母、黃耆補氣滋陰,羌活、獨活、防風、藁本、連翹解表散寒,甘草調和諸藥,當歸、生地補血活血,陳皮補脾胃,甘草梢瀉腎火,澤瀉利水滲濕,防己除膀胱留熱,歸梢、蘇木活血化瘀,桔梗引藥上行。
所用之藥,用酒洗併入酒煎者,用酒熱為因為使。
上俱作一服,水三盞,煎至半乾,去渣,入酒少許,再煎,食後溫服。投劑之後,大鼾日出乃寤,瘡腫減七分,精神旺,飲啖漸進,灸瘢漸膿出而痊。服藥後,不得飲水,恐再作膿,效遲。初患三日者,服之立效。凡瘡皆陰中之陽、陽中之陰二證而已,東垣治疽,陽藥七分,陰藥三分,名曰升陽益胃散,老人宜之,亦名復煎散。或加沒藥、乳香各一錢。
上東垣論膏粱肉食之變,治宜苦寒不宜芳香者,如解里條《撮要》內消升麻湯、孫真人單煮大黃湯,皆為富貴食肉之輩設也。
白話文:
使用的藥材,要用酒洗淨並加入酒中煎煮,用酒加熱是因為要促進藥效。
每次服用一劑,用三杯水煎煮至半乾,去除藥渣,加入少量酒,再次煎煮,飯後溫熱服用。服藥後,打鼾到日出才醒,瘡腫消退了七分,精神旺盛,飲食逐漸增進,灸瘢逐漸化膿排出並痊癒。服藥後,不能喝水,以免再次化膿,影響療效。初患三天者,服用後立即見效。各種瘡瘍都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兩種病症而已,東垣治疽,用七分陽藥,三分陰藥,稱為「升陽益胃散」,老年人適合服用,也稱為復煎散。可以加沒藥、乳香各一錢。
以上是東垣論膏粱肉食導致的病變,治療應該採用苦寒藥物,不適合芳香藥物,比如解里條《撮要》中的內消升麻湯、孫真人單煮大黃湯,都是為富貴之人食肉而設的。
〔丹〕嘗治一婦人,年將七十,形實性急而好酒,腦生疽十五日,脈弦緊急且澀。予急用大黃酒煨,細切酒拌炒,為末,又酒拌炒人參入姜煎調一錢重,又兩時再與。得睡,而上半身汗,睡覺病已,此亦內托之意也。
〔仲〕,排膿散方
枳實(十六枚),芍藥(六分),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為散,取雞子黃一枚,以藥散與雞子黃相等揉和,煎如薄粥,溫服一升,即瘥。
〔丹〕朱紹八官右腳腫,生附骨癰。吃草藥酒,多生隔痰,熱壅無力。
白話文:
一位年近七十的婦人,體格健壯,個性急躁,又喜愛飲酒。她腦部生瘡已有十五天,脈象弦緊而澀。醫生緊急用大黃酒煨製,切碎後拌酒炒製成粉末,再用酒拌炒人參加入生薑煎煮,每次服用一錢。服用後婦人得以入睡,並出上半身的汗,醒來後病症已消,這也是內托之法。
另一位醫生則使用排膿散方來治療。方劑包括枳實十六枚,芍藥六分,桔梗二分,將三味藥材搗碎成粉末,取雞蛋黃一個,與藥粉等量混合揉匀,煎煮成稀粥狀,溫服一升,即可痊癒。
另一位醫生治朱紹八官右腳腫脹,生了附骨疽,服用草藥酒後,卻生了隔痰,熱氣鬱結,身體無力。
人參,黃連,茯苓(一錢),栝蔞子(四十八粒)
分二帖,入竹瀝熱飲。
〔《保》〕,諸瘡腫已破未破,焮腫者,,當歸散,主之。
川芎,黃耆,栝蔞,木香,黃連(各等分),
上為粗末,水煎一兩服。如痛而大便秘,加大黃三錢。
〔涓〕凡癰疽外冷內疼者,由陰氣外逼皮膚,用熱物熨之。大熱亦不覺者,須用熱物前後熨令透,隨手便用緊急潰膿毒藥,使膿外出盡,腫平,即用生肉暖瘡和正氣藥,令進飲食不倦。
治癰疽發背,初腫時方。
風化石灰(二兩),細辛(一兩),
白話文:
人参、黄连、茯苓(一钱)、栝蒌子(四十八粒),分作两帖,用竹沥热饮。
各种疮肿,无论已破未破,红肿热痛者,可用当归散治疗。
当归散由川芎、黄芪、栝蒌、木香、黄连等分组成,研成粗末,水煎服一两。若疼痛且大便秘结,可加大黄三钱。
凡是痈疽外冷内痛者,是因为阴气外逼皮肤,可用热物熨烫。即使大热也不觉得者,也需用热物前后熨烫使其透热,然后立即使用紧急溃脓毒药,使脓液完全排出,肿胀消退。之后再用生肉暖疮和正气药,使病人进食不倦。
治疗痈疽发背,初期肿胀时,可用风化石灰(二两)、细辛(一两)…
上為粗末,用熱醋敷患處,干再敷。三上其腫即消。
四虎散,治發背初生,筋脈緊急不舒。
附子(生,去皮,一兩),天南星(泡),半夏(湯洗,七次),狼毒(各半兩),
上四味,為末,熱酒調成膏,攤上腫處,以熟絹靨定,覺患處如火燒不妨。
凡癰疽外熱內疼者,是有客邪,內有積毒,欲作膿透之候。治背瘡初發時小,後五七日赤腫高,即罨藥令內毒散,減疼免牽引,,乳香膏,。
乳香(一兩),青薄荷葉(四兩,洗干)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熱醋敷在患處,乾了再敷。重複三次,腫塊就會消退。
四虎散可以治療剛發生的發背,筋脈緊繃不舒展。
附子(生,去皮,一兩)、天南星(泡)、半夏(湯洗,七次)、狼毒(各半兩),
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熱酒調成膏狀,塗抹在腫脹處,用熟絹固定,即使患處感覺像火燒一樣也不要緊。
凡是癰疽外熱內疼的患者,都是因為外邪入侵,體內積聚毒素,想要化膿外透的症狀。治療背瘡初期,瘡口小,之後五七天會紅腫高起,就要用藥物將體內的毒素散開,減輕疼痛,避免牽扯到其他部位,例如乳香膏。
乳香(一兩)、青薄荷葉(四兩,洗淨曬乾)
上研勻,厚罨患處,以青絹蓋之,如干以新汲水潤之,常令濕,其熱毒自然消散。如熱毒攻結可用,氣毒攻結不可用。
貼癰毒,令內消,,金黃散,。
白芷,白芨,白蘞
上等分,為細末,用新汲水調敷。
〔丹〕治陽症腫毒,並金瘡。
大粉草,銼細,用竹一段,刮去青,兩頭留節,開一小竅,入草在內,滿後卻用油灰塞竅。從冬至日放糞缸內,待立春日先一日取起,豎在有風無日陰處二十一日,驗兩竅好,卻破竹取草為細末,用水調敷。
〔世〕圍藥。
南星,草烏,黃柏,白芨(各二兩),五倍子(一兩,炒)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均勻,厚厚地敷在患處,然後用青色絲綢蓋住,像用新鮮的汲水滋潤一樣,保持濕潤,這樣熱毒就會自然消散。如果是熱毒惹起的腫塊可以使用,但如果是氣毒則不可使用。
對於癰毒,應讓它在體內自行消除,可以用金黃散。
白芷、白芨、白蘞均等分,研磨成細末,然後用新鮮汲取的水調和後塗抹。
用丹藥來治療陽症的腫毒和金瘡。
大粉草研磨成細粉,取一段竹子,颳去外層的青皮,兩端留有節,開一小孔,將草放入竹子內,填滿後用油泥封住孔。從冬至開始放入糞缸中,等到立春的前一天取出,豎在有風無日照的陰涼處放置二十一天。確認兩孔良好後,拆開竹子取出草,研磨成細末,然後用水調和塗抹。
世藏的藥方包含南星、草烏、黃柏和白芨,各兩兩,再加上一兩的五倍子,並且炒過。
上為末,調如糊,隨血圍匝如牆壁,可移險處於不險處,如神。
敷藥:白蘞,白芷,南星,白芨,貝母(各等分),
上為末,水調敷,外用圍藥束定,內用敷藥提起,制之有理。
〔《藥性論》〕甘蕉根,搗敷一切癰腫上,干即更敷,無不瘥者。
〔梅〕治癰疽發背,或髮乳房,初起微赤,不急治之,即死,速消方。搗苧根敷之,數易效。
〔《濟》〕諸瘡腫痛不可忍者。以葵花根去黑皮,搗爛。若稠,點井花水少許,若不稠不須用水,以紙攤如膏藥貼之,立效。(《經驗方》用蜀葵敷之,亦妙。)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調成糊狀,塗抹在患處,像牆壁一樣圍住患處,可以將危險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就像神一樣。
將白蘞、白芷、南星、白芨、貝母等藥材,以等量研磨成粉末,用水調成糊狀,外用藥布束縛固定,內用藥布提起,這樣處理纔是合理的。
甘蕉根搗碎敷在各種癰腫患處,乾了就再敷,沒有不治好的。
用薴根搗碎敷在癰疽發背或發在乳房的患處,剛開始紅腫不嚴重,如果不立即治療就會死亡,所以要及時使用速效方法。敷上幾次就能見效。
各種瘡腫疼痛難忍,可以用葵花根去除黑皮,搗爛。如果太稠,可以加一點井花水,如果不太稠就不用加水,用紙攤成膏藥貼在患處,效果很好。(經驗方中用蜀葵敷在患處也很有效。)
〔世〕又方,芙蓉葉搗爛敷之,立效。曬乾為末,水調敷亦妙。發背,蝸牛百個活者,置淨瓶內,新汲水一盞,浸瓶中封閉,自晚至曉,其水如涎,取水將真蛤粉不拘多少調之,刷瘡上效。
〔丹〕治背癰與癤,久年煙壁土、黃柏等分,細末,生薑汁捏成膏,敷之。夏以茅香湯下一二錢,妙。(《經驗》)
〔《本》〕治癰疽,止痛拔毒,七寶散。乾荷葉心當中如錢片,不計多少,為粗末,每用三匙,水二盞慢火煎至一碗半,放溫淋洗,干以太白膏敷之。
白話文:
如果患有瘡瘍,可以將芙蓉葉搗爛敷在患處,效果顯著。也可以將芙蓉葉曬乾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敷用,同樣有效。
對於發背,可以將一百個活蝸牛放入乾淨的瓶子裡,加入一盞新汲水,封閉瓶口,從晚上放置到早上,蝸牛會分泌黏液,將瓶中的水變成如涎液般。用這水調和適量真蛤粉,塗抹在患處,效果很好。
治療背癰和癤,可以用陳舊的煙壁土和黃柏等量研磨成細粉,用生薑汁捏成膏狀,敷在患處。夏天可以配合用茅香湯送服一至兩錢,效果更佳。
治療癰疽,止痛拔毒,可以使用七寶散。將乾荷葉心的中間部分,形狀如錢幣大小,不限數量,研磨成粗末,每次取三匙,用兩盞水以小火煎煮至一碗半,溫熱後用來清洗患處,再用太白膏敷上。
太白膏
寒水石飛,用臘月豬脂調成膏,隨瘡大小,用薄紙攤貼之。
斂瘡內消方
黃明膠一兩,水半升,熔消了,入黃丹一兩,再煮三五沸,又放溫冷,以雞毛掃在瘡口上。如未成,即塗腫處自消。
〔《外》〕凡癰,不問已潰未潰者。以膠一片,水浸令軟,隨腫大小貼當頭上開一孔。若已潰合膿者,當被膠,急發之,膿皆出盡。未有膿者,腫當自消矣。
〔海〕治發背秘法。李北海云:此方神授,極奇秘。以甘草三大兩,生搗別篩末,大麥面九兩,於一盤中相和,攪令勻。取上好酥少許,別捻入藥令勻,百沸水搜和如餅劑,方員大於瘡一分,熱敷腫上,以油紙隔令通風,冷則換之。已成者膿水自出,未成者腫便內消。
白話文:
太白膏
將寒水石研磨成粉末,用臘月豬油調和成膏狀。根據瘡口大小,用薄紙攤平,貼在瘡口上。
斂瘡內消方
黃明膠一兩,水半升,將黃明膠溶化後,加入黃丹一兩,再煮沸三到五次,然後放涼至溫熱。用雞毛將藥液刷塗於瘡口上。若瘡口尚未癒合,就塗抹在腫脹處,腫脹自然消退。
〔《外》〕 凡是癰,不論是否已經潰爛,都可以用此方法治療。取膠藥一片,浸泡在水中使其軟化,根據腫脹大小,貼在腫塊上,在膠藥的中央開個小孔。如果已經潰爛且有膿液,膠藥會將膿液吸出,讓膿液完全排出。如果尚未化膿,腫塊就會自行消退。
〔海〕 治療發背的秘方。李北海說:這個方子是神傳秘方,非常珍貴。取甘草三兩,生搗磨成粉末,大麥面九兩,混合在一盤中攪拌均勻。取上等酥油少許,搓揉到藥粉中,使其混合均勻。用沸水將藥粉和成餅狀,大小要比瘡口大一寸,熱敷在腫塊上,用油紙隔開,保持通風,冷了就換新的。如果已經化膿,膿液會自行流出;如果尚未化膿,腫塊就會自行消退。
〔丹〕隔皮取膿法,治諸般腫毒。
驢蹄(細切,一兩,炒),蕎麥麵(一兩),白鹽(半兩),草烏(四錢,去皮)
上為末,水調作餅子,慢火炙黃,出火毒,研。米醋調成膏,用白紙攤貼患處,毒自毛竅而出,其腫自退。
〔《保》〕,治瘡瘍焮腫木硬,,針頭散,。
上以蟾酥、乳香各一錢,同研勻細,以兒乳汁和如泥,入磁石盒收之,幹不妨。每用以唾調撥少許於腫處,上以膏藥貼之,毒氣自消,雖然有瘡亦輕。
〔《濟》〕,人氣,治一切腦背疽,惡毒大瘡欲死者,一粒即愈。
白話文:
【丹】隔皮取膿法,治療各種腫毒。
驢蹄(細切,一兩,炒),蕎麥麵(一兩),白鹽(半兩),草烏(四錢,去皮)
以上材料磨成粉末,用水調和成餅狀,用慢火烤至金黃色,去除熱氣毒性後再研磨。用米醋調和成膏狀,然後將白色紙張鋪開貼在患處,毒素會從毛孔排出,腫脹自然消退。
【《保》】,治療傷口紅腫堅硬,使用針頭散,。
以上使用蟾酥、乳香各一錢,一同研磨至細,用嬰兒乳汁調和成糊狀,放入磁石盒中保存,乾燥後仍可使用。每次使用時,用唾液調和少量塗抹在腫脹處,再貼上膏藥,毒素會自行消失,即使有傷口也會變得輕微。
【《濟》】,調理人體氣血,治療所有腦背疽及惡性大瘡接近死亡的情況,一粒即可痊癒。
麝香(二錢),血竭(三錢,如蠟者用,散者不用,非真),輕粉(三錢),蟾酥(三錢,舌試辣者),硇砂(三錢),片腦(一錢),蜈蚣(一對,全用)
上為極細末,煉蜜和丸,為劑。如瘡有頭者,用針頭挑破,微有血出。將藥一黍米大,放挑開瘡內,上用紙花周圍唾津濕,貼瘡上,不過時刻,即愈。如兩腋見無頭瘡,即是暗疔,即將兩手虎口內白土紋,用針挑破,如前法用藥封蓋。忌雞鵝酒濕面一切發熱之物。
〔子和〕一省掾背項常有痤癤,愈而復生。戴人曰:太陽血有餘也,先令湧泄之,次於委中排針出紫血,病更不復作也。予男袞,常喜熱火烘灼其背及兩足,又食自死肉,久而兩足常生癤毒,愈而復生者半年餘。予以清涼飲子下之,得紫黑血積於便中去者,月餘其癤毒頓除,是知積熱毒致癰腫者如此。
白話文:
麝香兩錢、血竭三錢(要像蠟一樣的,粉狀的不要,不是真的血竭)、輕粉三錢、蟾酥三錢(用舌頭試一下,要辣的)、硇砂三錢、片腦一錢、蜈蚣一對(整條用)。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蜂蜜和成丸子,作為藥劑。如果瘡有頭,就用針尖挑破,稍微流出一些血。然後將藥丸取一小粒,放入挑開的瘡口,用紙花包住,用唾液沾濕,貼在瘡上,不超過一會兒,就會癒合。如果兩腋出現無頭瘡,就是暗疔,就要用針挑破兩手虎口內的白土紋,用上述方法用藥封蓋。忌食雞鵝、酒、濕面以及一切發熱的食物。
曾經有一位官員,背上經常長瘡,好了又長。戴人說這是太陽血過多的緣故,先要讓它流出來,然後在委中穴用針刺出血,這樣病就不會再復發了。我的兒子袞,經常喜歡用熱火烤背和腳,還吃腐爛的肉,久而久之,雙腳經常長瘡,好了又長,持續了半年多。我用清涼飲子給他服用,排出了紫黑色的血塊,一個多月後,瘡毒就完全消失了。由此可見,積熱毒引起的癰腫就是這樣。
李世英患疽,數日後根腳開大,或腹疼泄瀉,手足常冷,脈沉微細,或自汗出,急用姜附之藥,甚者於臍下關元著艾三五百壯,待手足溫,泄瀉止,飲食知味,方可為喜。
〔《精》〕憤郁不遂志欲之人,多犯此疾。
〔無〕癰疽瘰癧,不問虛實寒熱,皆由氣鬱而成。經云:氣宿於經絡,與血俱澀而不行,壅結為癰疽,不言熱之所作,而後成癰者,此乃因喜怒憂思有所鬱而成也。
遠志酒治七情內郁成癰疽。(方見虛實條。)
〔《精》〕,獨勝散,治癰疽皆緣血滯氣凝而致者。
香附子(去毛令淨,以生薑汁淹一宿,焙乾,研極細)
白話文:
李世英患了疽,幾天後傷口擴大,可能伴隨腹痛、腹瀉、手腳冰冷,脈象沉細微弱,也可能自發出汗。這時要緊急使用薑附藥物,病情嚴重者可以在肚臍下關元穴位艾灸三五百壯,直到手腳溫暖、腹瀉停止、恢復味覺,才算好轉。
這種疾病多發生在鬱悶不順心的人身上,是因為氣鬱所致。癰疽、瘰癧等病症,不論虛實寒熱,都源於氣鬱。經書說,氣滯留在經絡中,與血液凝滯而無法流通,阻塞形成癰疽,並未提及熱症是造成癰疽的直接原因,而是因為喜怒憂思等情緒鬱結而導致。
遠志酒可以治療因七情內鬱而引起的癰疽。
治療癰疽的獨勝散,專治因血瘀氣滯而引起的病症。
香附子去毛洗淨後,浸泡在生薑汁中一夜,烘乾,研磨成極細粉末。
上無時,以白湯調二錢服之。又云:疽疾多因怒氣得之。若有此疾,必多怒,但服香附,進食寬氣自有效。
〔丹〕獨勝散治氣鬱血滯,而諸瘡愈後,常服半年尤妙,此皆施於體實氣鬱之人。予見吳兄厚味氣鬱,而形實性重,年近六十,患背疽。醫與他藥皆不行,惟香附末飲之甚快,始終只此一味,腫潰恃此以安,然此等體實而又病實乃瘥,千百而一見者也。每思香附,經不言有補,惟不老湯一方,乃言於老人有益。
用片子薑黃、香附子、甘草三味,而以不老為名,且引銕甕先生與劉君為證,夫豈無其故哉,蓋於行氣中有補之之理耳。天之所以為天者,健而有常也,因其不息,所以生生無窮。正如茺蔚子活血行氣,有補陰之妙,故名益母,胎前產後所恃者氣血耳,胎前無滯,產後無虛,以其行中有補也。夏枯草治瘰癧,亦然。
白話文:
如果沒有時間,可以用白開水調和二錢的藥粉服用。有人說,疽疾大多是因為生氣而引起的。如果有這種病,一定經常生氣,只要服用香附,飲食注意寬胸解氣,就會有效。
獨勝散可以治療氣鬱血滯,並且在各種瘡瘍痊癒後,持續服用半年效果更佳。這些藥方都適用於體質強健但氣鬱的人。我見過吳兄,他飲食豐盛,導致氣鬱,而且體格健壯,個性沉重,年近六十,患了背疽。醫生用其他藥物都無效,只有用香附末泡水喝才見效很快,始終只用這一味藥,腫瘤潰爛也靠它安定下來。然而,這種體質強健又患有實症的病人,能遇到這種情況的,千百個人中才有一個。我常常想,香附經書裡並沒有記載它有補益作用,只有不老湯這個方子說它對老人有益。
不老湯是用薑黃、香附子、甘草三味藥材組成,並且以“不老”為名,而且還引用了銕甕先生和劉君的驗證,怎麼可能沒有道理呢?這是因為它在行氣的同時,還具有補益的作用。天之所以稱為天,是因為它強健而有規律。由於它永不停止,所以生命可以生生不息。就像茺蔚子活血行氣,具有補陰的功效,所以叫做益母,懷孕期間和生產後都需要氣血,懷孕期間沒有阻滯,生產後沒有虛弱,就是因為它在行氣的同時具有補益的作用。夏枯草治療瘰癧也是同樣道理。
〔《補遺》〕謂婦人男子,癰疽治法無異,惟月閉、血虛、氣結三證有異耳。愚謂婦人海滿則行,月閉一證固異,然婦人性情執著,比之男子十倍,雖有虛證宜補,亦當以執著為慮。向見樓氏婦早寡,善飲啖,形肥偉,性沉毒,年六十六,七月間,生背疽,近正脊。醫遂橫直裂開取血,雜以五香、十宣散,與酒飲之。
月餘未嘗議其寡居之郁,酒肉之毒,執著之滯,時令之熱,卒至於平陷,淹延兩三月而不救。
六脈不和,則留為癰。(全文見五臟。此則膏粱所變之癰也。)
諸痛癢瘡瘍,皆屬於心。(全文見診。河間云:人近火氣,微熱則癢,熱甚則痛:附近則灼而為瘡,皆心火之用也。或癢痛如針輕刺者,猶飛迸火星灼之然也。)
白話文:
《補遺》中提到,男女治療癰疽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婦女月經閉止、血虛、氣結這三種情況有所不同。我認為婦女經期如同潮水漲落,月經閉止的確是特殊情況,但婦女天生性格執著,比男性強上十倍,即使有虛證需要補益,也要注意其執著的性格。我曾經見過一位姓樓的寡婦,她嗜酒貪食,身材肥胖,個性陰沉固執,六十六歲時,七月間背上長了個癰疽,靠近脊椎。醫生直接將癰疽切開放血,混合五香、十宣散,讓她用酒服用。
一個多月過去,醫生完全沒有考慮她寡居的鬱悶、酒肉的毒性、固執的體質、炎熱的季節,最終導致癰疽潰爛,拖延了兩三個月都無法救治。
六脈不和,就會導致癰疽的形成。(全文見五臟。這正是膏粱厚味導致的癰疽。)
各種疼痛、瘙癢、瘡瘍,都屬於心火所致。(全文見診。河間先生說:人體靠近火氣,稍微溫熱就會癢,熱度加劇就會疼痛,局部灼熱就會形成瘡瘍,都是心火的作用。或者癢痛像針輕輕刺一樣,就像是飛迸的火星灼燒一樣。)
上心火實,則為熱癰,心火虛,則為寒癰。
〔《脈》〕肺乘肝,即為癰。腎移寒於肝,癰腫少氣。(全文見診病傳變,下同。肝藏血,肝病則血從之,而榮氣逆於肉理,生癰腫是也。)
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
〔《本》〕,治發背方。草決明生用一升搗碎,生甘草一兩亦碎,水三升,煮取一升,溫分二服。大抵血滯則生瘡,肝為血之臟,而決明和肝氣,不損元氣也。(本草云。決明除肝熱。)
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三陽,小腸膀胱也,下為癰腫獨指膀胱為病。又腦疽、背癰、臀癰之類是也。)
運氣癰疽有四:
一曰火熱助心為瘡瘍。經云:少陽所至為瘡疹。又云:少陰司天,熱氣下臨,肺氣上從,甚則瘡瘍。又云:少陰司天之政,初之氣,寒乃始,陽氣鬱,炎暑將起,中外瘡瘍。又云:少陽所至,為瘡瘍。又云:少陽司天之政。風熱參布,太陰橫流,寒乃時至,民病寒中,外發瘡瘍。
白話文:
心火旺盛,就會生熱瘡,心火虛弱,就會生寒瘡。
肺氣侵犯肝臟,就會形成癰腫。腎臟的寒氣移到肝臟,就會造成癰腫伴隨氣短。
脾臟的寒氣移到肝臟,就會造成癰腫伴隨筋攣。
治療背部瘡瘍的方子:草決明生用一升搗碎,生甘草一兩亦碎,水三升,煮取一升,溫溫分兩次服用。總的來說,血瘀就會生瘡,肝臟是藏血的器官,而決明能調和肝氣,不會損傷元氣。
三陽經氣生病,會發寒熱,下焦會出現癰腫。三陽指小腸和膀胱,下焦出現癰腫,指的是膀胱生病。還有腦疽、背癰、臀癰等都是。
根據運氣,癰疽有四種:
第一種是火熱助長心火,形成瘡瘍。經書說:少陽經氣所到之處,會出現瘡疹。又說:少陰司天,熱氣下降,肺氣上升,嚴重就會形成瘡瘍。又說:少陰司天,一開始是寒氣,陽氣鬱結,炎熱即將出現,內外都會出現瘡瘍。又說:少陽經氣所到之處,會出現瘡瘍。又說:少陽司天,風熱遍佈,太陰經氣橫流,寒氣來臨,百姓會患寒病,外表出現瘡瘍。
初之氣,候乃大溫,其病膚腠中瘡。二之氣,火反郁,其病熱鬱於上,瘡發於中。三之氣,炎暑至,民病膿瘡。又云:太陽司天之政,初之氣,氣乃大溫,肌腠瘡瘍,此皆常化病之淺也。又云:少陰司天,熱淫所勝,甚則瘡瘍。又云:少陰司天,客勝甚則瘡瘍。又云:少陰之復,病痱疹瘡瘍,癰疽痤痔。
又云:火太過曰赫羲,其病瘡瘍血流。又云:火鬱之發,民病瘡瘍癰腫。此是邪變病之甚也。
二曰寒邪傷心為瘡瘍。經云:太陽司天之政,三之氣,寒氣行,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又云:太陽司天,寒淫所勝,血變於中,發為癰瘍,病本於心。又云:陽明司天之政,四之氣,寒雨降,民病癰腫瘡瘍是也。
白話文:
一開始天氣溫暖,容易出現皮膚表面瘡瘍。第二階段,火氣鬱積,病症表現為上半身熱氣鬱結,瘡瘍長在身體內部。第三階段,炎熱天氣來臨,百姓容易患膿瘡。此外,太陽主宰天時,初始階段氣候溫暖,皮膚表面容易出現瘡瘍,這只是常見的輕微病症。另外,少陰主宰天時,熱氣過盛,嚴重者會出現瘡瘍。又說,少陰主宰天時,外邪入侵過甚,也會導致瘡瘍。少陰復位時,容易出現痱子、疹子、瘡瘍、癰疽、痤瘡和痔瘡。
另外,火氣過盛會導致皮膚灼熱,出現瘡瘍和流血。火氣鬱積發散,百姓容易患瘡瘍和癰腫,這些都是邪氣變化的嚴重病症。
第二種情況是寒邪傷心導致瘡瘍。經書記載,太陽主宰天時,第三階段寒氣來襲,百姓容易患寒症,但反倒出現內熱,導致癰疽向下蔓延。又說,太陽主宰天時,寒氣過盛,血液在體內發生變化,導致癰瘍,病根在於心臟。陽明主宰天時,第四階段寒雨降臨,百姓容易患癰腫和瘡瘍。
三曰燥邪傷肝為瘡瘍。經云:木不及曰委和,上商與正商同,其病支發癰腫瘡瘍,邪傷肝也。又云:陽明司天,燥淫所勝,民病瘍瘡痤癰,病本於肝是也。
四曰濕邪瘡瘍。經云:太陰司天,濕氣變物,甚則身後癰。又云:太陰之勝,火氣內郁,瘡瘍於中,流散於外是也。
〔丹〕《精要》第一論曰:凡有此病,未要辨問是癰是疽,是虛是實,是冷是熱,首先便服內托散、五香連翹湯,宜泄毒氣。又云:內托散、五香連翹湯、沉麝湯等諸方,不冷不熱,不問老幼少壯,陰陽虛實,多服為妙。
夫癰疽瘡癤,臟腑陰陽,有淺深虛實冷熱,用藥有補瀉溫涼,老幼少壯,其稟受厚薄,形志苦樂,隨年歲而增損,奈何欲以不冷不熱四五方而通治之,又多服為妙,此不能無疑者也。學者當審經絡,察病機而處治,豈可仗此為通治之法。
白話文:
古籍中記載,燥邪傷肝会导致疮疡。例如,当木气不足时,会导致上商与正商同病,出现支发痈肿疮疡,这是邪气伤肝的表现。另外,当阳明司天,燥气盛行时,人们也会患上疮疡、痤痈,其病根源在于肝脏。
湿邪也会导致疮疡。经文中提到,太阴司天,湿气变物,严重时会引发背部痈。另外,当太阴气胜,火气郁结于体内时,会形成疮疡,并向外蔓延。
《精要》中提到,遇到疮疡,不必急于区分是痈还是疽,是虚是实,是寒是热,应先服用内托散、五香连翘汤等方剂,以泄毒气。书中还说,这些方剂不寒不热,老幼皆宜,阴虚阳实都能服用,多服为妙。
然而,痈疽疮癤的病因复杂,涉及脏腑阴阳、虚实寒热等因素,治疗需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等选择不同的方剂,不可一味追求不寒不热、多服为妙。学习者应当仔细研读经络,明察病机,才能对症下药,不可依靠一种方法通治所有疾病。
〔丹〕東陽李兄,年逾三十,形瘦膚厚,連得憂患,又因作勞,且過於色,忽左腿外廉側上發一紅腫,其大如慄。一醫聞其大腑堅實,與承氣湯二帖下之,不效。又一醫,教與大黃、硃砂、生粉草、麒麟竭,又二三帖,半月後召予視之。曰:事去矣。
又一李兄,四十餘,面稍白,神甚勞,忽脅下生一紅腫如桃,一人教用補劑,眾笑且排,於是以流氣飲、十宣散雜進之,旬余後,召予視之。予曰:非惟不與補劑,抑且多得解利,氣血俱憊難矣。已而果然。
此二者,皆由不預防本經少陽少血,遽猛浪用大黃攻裡而死之者也。
白話文:
【丹】東陽李兄,年過三十,身形瘦弱,皮膚厚實,連遭憂慮和困擾,加上過度勞累,並有過分沈溺於情慾的問題,忽然左腿外側上方出現一個紅腫,大小如手掌。一名醫生聽到他的大腸堅實,便開了「承氣湯」兩帖藥,但沒有效果。接著另一名醫生,建議他使用大黃、硃砂、生地黃、麒麟竭等藥物,但還是開了二三帖,一個半月後請我去看。醫生說:事情已經過去。
再有一名李兄,約四十五歲,臉色稍顯蒼白,精神疲憊,忽然在肋骨下方長出一個紅腫,狀似桃子。有人建議使用補益的藥物,眾人笑著批評,於是便使用「流氣飲」、「十宣散」等藥物混合治療,十多天後,請我去看。我說:不僅不能使用補益的藥物,反而要多多通利,氣血都如此疲憊,恐怕很難恢復。結果果真如此。
這兩個人,都是因為沒有預防本經少陽少陰的問題,過於猛烈地使用大黃攻伐內部器官,導致死亡的例子。
一男子,年近六十,形素肥,初夏於左膊外廉側生一核,方圓二寸余,不甚痛。召予治,診其脈息,緩大而弱。予曰:此因憂悶而生,當氣升散之時,須急與人參膏五六斤,又看作何應。病家召他外科,以十宣散五六帖而瘡甚。予曰:此大虛也,勿以輕小視之。病家不信,一外科仍以十宣散進之,又五六帖,瘡平陷,出清水而死。此可為因虛而生癰疽者之例。
胡經歷女及笄,性急而形實,未許嫁,厚味積毒已深,髀骨中痛者年餘,醫以氣藥雜治之,愈而復發。至秋冬令,忽大痛發熱,醫者方悟髀樞穴上生附骨疽,在外廉側少陽之分,其厚味性急自若,自首至尾,悉是五香湯、十宣散,服至瘡潰,猶與五香湯者月餘,忽一日惡寒發熱膈滿,醫者不悟升散太多,陰血已絕,孤陽狂越於上,猶恨服五香飲欠多,致膈間有滯,大服以進,一夕喘汗而死。
白話文:
一位六十歲左右的肥胖男子,初夏時在左肩膀外側長了一個約兩寸大小的硬塊,不怎麼痛。他請我診治,我診脈後發現脈象緩慢、有力但虛弱。我說這是由於憂慮鬱悶所致,現在正是氣血應該上升散發的季節,必須馬上用人參膏五六斤治療,看看效果如何。病人卻請了外科醫生,用十宣散治療了五六帖,結果病情反而加重。我說這是因為身體太虛弱了,不能輕視這個病。病人不相信,外科醫生仍然用十宣散繼續治療,又用了五六帖,腫塊消下去,還流出清水,最後病人就去世了。這就說明了由於虛弱而導致癰疽的例子。
胡經歷的女兒到了及笄之年,性子急躁,身體壯實,還沒嫁人,就因為經常吃厚味而積聚了毒素,導致大腿骨疼痛了一年多。醫生用各種氣藥治療,病情好轉後又復發。到了秋冬之際,她突然感到劇烈疼痛並發熱,醫生才意識到她的髖骨上長了附骨疽,位於外側少陽經的穴位附近。她本來就喜歡吃厚味,性子又急,從頭到尾,醫生都用五香湯和十宣散治療,直到瘡口潰爛,還用五香湯治療了超過一個月。有一天,她突然感到惡寒發熱,胸口憋悶,醫生沒有意識到是升散藥物用得太多,陰血已經枯竭,陽氣過盛導致發狂,反而認為五香湯用得不夠,又大量服用,結果一夜之間喘不過氣,滿身大汗而死。
此二者,由不預防本經少陽血少,遽猛浪用十宣、五香表散而死之者也,可不戒哉。
〔《靈》〕帝曰:病之生時,有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氣不足,陽氣有餘,榮氣不行,乃發為癰疽。陰陽不通,兩熱相搏,乃化為膿,小針能取之乎?岐伯曰:聖人不能使化者為之,邪不可留也。故兩軍相當,旗幟相望,白刃陳於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謀也。能使其民令行禁止,士卒無白刃之難者,非一日之教也,須臾之得也。
夫至使身被癰疽之病,膿血之聚者,不亦離道遠乎?夫癰疽之生,膿血之成也,不從天下,不從地出,積微之所生也。故聖人自治於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黃帝曰:其已形,不予遭,膿已成,不予見,為之奈何?岐伯曰:膿已成,十死一生。故聖人弗使已成,而明為良方,著之竹帛,使能者踵而傳之後世,無有終時者,為其不予遭也。
白話文:
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為沒有預防少陽經血虛,就急急忙忙用十宣、五香表散來治療而導致死亡的。難道不值得警惕嗎?
黃帝說:疾病的發生,有喜怒無常、飲食不節、陰氣不足、陽氣過剩,導致營氣運行不暢,才會出現癰疽。陰陽失調,兩熱交戰,才會化為膿腫。針灸能治療嗎?岐伯回答:聖人不會讓已經化膿的病症繼續發展,邪氣不可久留。就像兩軍對陣,旗幟相望,白刃相交,這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能讓百姓遵紀守法,士兵免受白刃之苦,也不是一天的教導就能做到的,需要長時間的努力。
導致身上出現癰疽,膿血積聚,難道不是偏離正道很遠嗎?癰疽的產生,膿血的形成,不是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是從地裡冒出來,而是積累微小的病邪所致。所以聖人要在疾病沒有形成之前就預防,愚人則是在病症形成之後才去面對。
黃帝說:病症已經形成,不能避免,膿腫已經形成,不能阻止,該怎麼辦呢?岐伯回答:膿腫已經形成,十死一生。所以聖人不讓疾病形成,而是開出良方,寫在竹帛上,讓有能力的人傳承下去,永不失傳,這就是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
黃帝曰:其已有膿血而後遭乎?不導之以小針治乎?岐伯曰:以小治小者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故其已成膿血者,其惟砭石鈹鋒之所取也。黃帝曰:多害者其不可全乎?岐伯曰:其在逆順焉爾。(玉版篇,逆順法見潰瘍疹條。)
〔無〕治初生癰疽發背,神效灸法,累試有驗。江陵府紫極觀,因掘得石碑,載之。凡人初覺發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復其上,立視候之,其紙先干處,則是結癰頭也。取大蒜切成片,如當三錢厚,安頭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壯即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時住,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最要早覺早灸為上。(如有頭似麻豆大者不用濕紙覆法,只消頭上灸之。
白話文:
黃帝內經·玉版篇
黃帝問道: 患處已經出現膿血了,難道不可以用小針治療嗎?
岐伯回答: 用小方法治小病效果有限,用大方法治大病反而有害。所以,對於已經形成膿血的病症,只能用砭石或鈹鋒來切除。
黃帝問道: 用大方法治病會不會有危險,讓病患無法痊癒?
岐伯回答: 這取決於治療是否順應病情,遵循自然法則。
〔無名氏〕 治初生癰疽發背,神效灸法,累試有驗。
江陵府紫極觀,因掘得石碑,記載此法。凡人初覺發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蓋在患處,馬上觀察濕紙,紙張先乾的地方就是癰頭。取大蒜切成片,厚度約三錢,放置在癰頭上,用大艾條灸之,灸三壯即換一片大蒜,如果患者感到疼痛,就灸到不痛为止,如果患者不感到疼痛,就灸到疼痛为止。最重要的是要早發現早治療。
(註:如果癰頭已經像麻豆般大小,則不用濕紙覆蓋,直接在癰頭上灸之。)
)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餅上燒之。(一二日十灸十活,三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
〔海〕灸而不痛,痛而後止其灸。灸而不痛者,先及其潰,所以不痛,而後及良肉,所以痛也。灸而痛,不痛而後止其灸。灸而痛者,先及其未潰,所以痛,而次及將潰,所以不痛也。
〔《精》〕,癢者灸至不癢,痛者灸至不痛,大概以百壯為準。又云:譬如諸盜入主人之家,必開門逐之使出,萬一門不開,無從而出,必傷主後已。
〔《本》〕王蘧發背方序云:元祐三年夏四月,官京師,疽發於背,召國醫治之,逾月,勢益甚。得徐州蕭縣人張生,以艾火加瘡上,自旦及暮,凡一百五十壯,知痛乃已。明日鑷去黑痂,膿盡潰,肉理皆紅,亦不復痛,始別以膏藥貼之,日一易焉,易時旋剪去黑爛。月許,瘡乃平。
白話文:
如果有多個膿頭聚集在一起,就用大蒜磨成膏狀,做成薄餅敷在膿頭上,然後把艾草堆在餅上燒灼。灸治的時間,頭兩天每天灸十次,能使十個膿頭癒合;第三、四天每天灸六七次;第五、第六天每天灸三四次。灸治時,如果沒有疼痛感,說明艾火已經深入到膿瘡,所以不痛,但接下來會深入到健康的肉組織,就會感到疼痛;如果灸治時感到疼痛,說明艾火還沒有深入到膿瘡,所以會痛,之後就會深入到快要潰爛的部位,就不會痛了。總之,灸治到不癢、不痛為止,大概需要灸一百壯。就像盜賊闖入主人家,必須打開門趕走他們,如果門打不開,盜賊就無法出去,就會傷害主人。王蘧發背的治療方法中提到,元祐三年夏四月,他在京城患了背疽,找國醫治療,一個多月病情加重。後來遇到徐州蕭縣的張生,用艾火灸治背疽,從早到晚灸了150壯,感到疼痛才停止。第二天,用鑷子去除黑痂,膿液全部流出,肉組織都紅潤起來,也不再疼痛。之後用膏藥貼敷,每天換一次,換藥時剪掉黑爛的部分。一個月後,瘡傷痊癒。
是歲秋夏間,京師士大夫病疽者七人,余獨生此。雖司命自然,固有料理,不知其方,遂至不幸者,以人意論之,可為慨然。於是撰次前後所得方,模板以施,庶幾古人濟眾之意。(此即當頭隔蒜灸法,但不用蒜耳。)
〔《精》〕史源母氏,背髀間微癢,視之有赤半寸許,方有白粒如粟黍,乃急著艾灸,其赤隨消,二七壯而止。信宿復覺微痛,視之有赤下流長二寸,闊如韭葉,舉家皆以前灸為悔。或云:等慈寺尼智全者,前病瘡甚大,得灸而愈。奔問之,全云:劇時昏不知,但小師輩言範八奉議守定灸八百餘壯方蘇,約艾一篩爾。
亟歸白之,見從始以艾作炷,如銀杏大,灸其上十數,殊不覺痛,乃截四旁赤引其炷減四之三,皆覺痛,七壯後,覺癢,每一壯燼,則赤隨縮入,灸至二十餘壯,赤暈收退。病者不憚,遂以艾作團大,灸其上,漸加至雞黃大,約四十團,方覺痛。視火焦處已寸余,蓋灸之遲,而初發處肉已壞,壞肉成隔,直至好肉方痛。
白話文:
那年夏秋之際,京城裡很多官員都得了疽病,只有我倖免於難。雖然命運使然,我還是努力尋找治療方法,但由於不了解正確的藥方,還是有人不幸去世,真是令人惋惜。因此,我將之前收集到的藥方整理成冊,希望以此來幫助更多人,繼承古人救濟眾生的精神。(這其實是隔蒜灸法,但不用蒜。)
據說史源的母親,背部大腿之間有些微癢,仔細一看發現有一塊半寸大小的紅斑,其中還有一顆像小米粒一樣的白點。她馬上用艾灸治療,紅斑漸漸消退,灸了兩七壯(十四壯)後就停止了。過了晚上,她又覺得微微疼痛,一看發現紅斑往下延伸了兩寸,寬度像韭菜葉一樣,全家人都後悔當初用艾灸。有人說,等慈寺的尼姑智全,以前患過非常大的瘡,後來用艾灸治好了。我趕緊去向她請教,智全說她當時昏迷不醒,只聽說小師父們按照範八的意見,堅持灸了八百多壯才醒過來,大約用了一篩子的艾草。
我馬上回家試著用艾草做成像銀杏大小的艾柱,灸了十幾壯,根本不覺得疼痛。然後我把周圍的紅斑切掉一些,讓艾柱只灸三分之二的紅斑,這時才感覺到疼痛。灸了七壯後,開始覺得癢,每次艾炷燃盡,紅斑就縮進去一點,灸了二十多壯後,紅斑就消退了。病人不怕痛,就用艾草團成像雞蛋黃大小的艾柱,不斷加量,灸了四十多團,才感覺到疼痛。仔細一看,焦灼的地方已經有一寸多了,因為灸得比較慢,剛開始發病的地方肉已經壞了,壞肉形成了隔層,直到灸到好的肉才感覺到疼痛。
四旁知痛,肉未壞也。病者六夜不寐,至是食粥安寢,至晚視之,瘡如覆一甑,突高三四寸,上有百數小竅,色正黑。突然高者,毒氣出外而聚也。百數小竅者,毒未聚而浮攻肌膚也。色正黑者,皮與肉俱壞也。非灸火出其毒於壞肉之裡,則五臟逼矣。
桑君當癰疽頭針而瀉之氣,避筋骨。
〔垣〕地之濕氣,自外而入者,瘡瘍,當先服藥,而後用針,針時先用溫衣覆蓋,不令凝泣壅滯,使血脈得溫小行,則血出立已。若不如此,血脈凝滯便針,邪毒不瀉,反傷良肉,益其瘡勢也。嬰兒瘡亦然。
〔《精》〕騎竹馬灸法。先令病人以肘憑几,豎臂腕要直。用篾一條,自臂腕中曲處橫紋,男左女右,貼肉量起,直至中指尖盡處截斷為則,不量指甲。卻用竹扛一條,令病人脫衣騎定,令身正直,前後用兩人扛起,令腳不著地,又令二人扶定,勿令僵仆,卻將前所量臂腕篾,從竹扛坐處,尾骶骨盡處,直向上貼脊背量至篾盡處為則,用墨點定,此只是取中,非灸穴也。
白話文:
四邊疼痛,表示傷口內的肉還沒有壞死。病人已經六天六夜沒睡覺,直到今天才吃粥睡覺,到了晚上去看,傷口像覆蓋了一個蒸籠一樣,突起三、四寸高,上面有上百個小孔,顏色是黑色。突然變高的原因,是毒氣從體內排出聚集在表面的緣故。有上百個小孔,是毒氣尚未完全聚集,浮起來攻擊皮膚造成的。顏色是黑色的,表示皮膚和肉都已經壞死了。如果不用灸火把毒氣從壞死的肉裡引出來,就會危及五臟六腑。
桑君認為治療癰疽應該在傷口表面針刺放血,避開筋骨。
濕氣從外進入身體,導致瘡瘍,應該先服用藥物,之後再針灸。針灸時,先用溫暖的衣服覆蓋住傷口,避免汗液凝結阻塞,讓血脈溫暖暢通,這樣血液就能流出來止住。如果不這樣做,血脈凝滯就針灸,邪毒無法排出,反而會損傷好的肉,加重瘡瘍的病情。嬰兒的瘡瘍也是一樣。
騎竹馬灸法的步驟如下:先讓病人用肘部支撐在桌子上,手臂豎直,手腕要伸直。用一根竹篾,從手臂手腕內側彎曲處的橫紋開始,男左女右,貼著皮膚量起,一直量到中指尖端,截斷為準,不要量指甲。然後用一根竹竿,讓病人脫掉衣服騎上去,身體要保持正直,前後各兩人抬起,讓腳不著地,還要讓兩人扶著,不要讓病人跌倒。然後把之前量好的手臂竹篾,從竹竿坐的地方,尾骶骨盡頭處,直著向上貼著脊背量到竹篾盡頭的地方為準,用墨點記下來。這個位置只是取中間點,並不是灸穴。
卻用薄篾作則子,量病人中指節,相去兩橫紋為則,男左女右,截為一則,就前所點處兩邊,各量一則,盡處即是灸穴。兩穴各灸五壯,或七壯止,不可多灸。不問癰疽生何處,並用此法灸之,無不愈者。蓋此二穴,心脈所通處,此癰疽皆心火留滯而生,灸則心火流通,即見安愈,可以起死救危,有非常之效,累試累驗。
詳臂腕中曲處橫紋,即曲澤穴間橫紋,非掌後腕之橫紋也。
〔丹〕凡癰疽之發,或因內有積熱,或因外寒鬱內熱,若於生髮之際,艾灸以散其毒,治之於早,可以移深為淺,改重為輕。諸項灸法皆好,惟騎竹馬灸法尤為切要,此消患於未形之策。
白話文:
用薄竹篾量病人中指兩橫紋之間的距離,作為一個標準單位,男取左手,女取右手,截取這個單位長度,並以此為標準,在患者先前點好的位置兩側各量取一個單位長度,盡頭就是灸穴。每個穴位灸五到七壯,不可灸太多。無論癰疽長在何處,都用這個方法灸,沒有不治好的。因為這兩個穴位是心脈所通之處,癰疽都是心火留滯而生,灸治可以使心火流通,就能夠痊癒,甚至可以起死回生,效果非常顯著,經過多次試驗驗證。
要注意的是,灸穴的位置應該在手臂手腕彎曲處的橫紋,也就是曲澤穴間的橫紋,而不是手掌後面的手腕橫紋。
治療癰疽,要麼是內有積熱,要麼是外寒鬱內熱,在發病初期,用艾灸散毒,早治早癒,可以減輕病情。各種灸法都很好,但騎竹馬灸法尤其重要,這是消患於無形的方法。
〔《保》〕凡瘡可灸刺者,須分經絡部位,血分多少,腧穴遠近。若從背而出者,當從太陽五穴,隨證選用,或刺或灸,泄其邪氣。
凡太陽多血少氣:至陰,通谷,束骨,崑崙,委中
從鬢而出者,多從少陽五穴選用。少陽少血多氣:竅陰,俠谿,臨泣,陽輔,陽陵泉
從髭而出者,多從陽明五穴選用。陽明多血少氣:厲兌,內庭,陷谷,衝陽,解谿
從腦而出,初覺腦痛難忍,欲生瘡也。腦者髓之海,當灸刺絕骨以泄邪氣。髓者舍也,故脈浮者從太陽經依前選用,脈長者從陽明經依前選用,脈弦者從少陽經依前選用。論曰:諸經各有井滎輸經合,井主心下滿及瘡色青,滎主身熱及瘡色赤,俞主體重節痛及瘡色黃,經主咳嗽寒熱及瘡色白,合主氣逆而泄及瘡色黑,各隨經病而見此證者,或宜灸,或宜針,以泄邪氣。經云:邪氣內搐則壅熱,宜砭射之也。
白話文:
治療瘡瘍,需要根據經絡部位、血氣狀況、穴位距離等因素來選擇針灸方法。如果瘡瘍從背部生出,應從太陽經的五個穴位中選擇,根據病情選擇針灸,以排出邪氣。太陽經血多氣少,常用的穴位有至陰、通谷、束骨、崑崙、委中。如果瘡瘍從鬢角生出,應從少陽經的五個穴位中選擇。少陽經氣多血少,常用的穴位有竅陰、俠谿、臨泣、陽輔、陽陵泉。如果瘡瘍從鬍鬚生出,應從陽明經的五個穴位中選擇。陽明經血多氣少,常用的穴位有厲兌、內庭、陷谷、衝陽、解谿。如果瘡瘍從頭部生出,一開始就感覺頭疼難忍,像是要生瘡,這時應該灸刺絕骨穴來排出邪氣。頭部是髓海,如果脈象浮,應從太陽經的穴位中選擇;如果脈象長,應從陽明經的穴位中選擇;如果脈象弦,應從少陽經的穴位中選擇。總之,各個經絡都有井、滎、輸、經、合五個穴位,它們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症状和疮色。根据症状和疮色,选择合适的针灸方法,以排出邪氣。古籍中提到,邪氣內結就會導致壅熱,需要用砭石或針刺来治疗。
上《保命集》分經灸刺,乃大綱耳。今更取《靈樞》經脈篇及《銅人》等書毫分縷析,出各經分野,在針門十二經條列為之圖,目之曰經絡分野圖,使人視之,心目燎然,目無全牛矣。夫癰疽初發,必先當頭灸之以開其戶,次看所發分野屬何經脈。經脈既定,卻內用所屬經脈之藥引經以發其表,外用所屬經脈之俞穴針灸以泄其邪,內外交治,邪無容也。針灸癰疽者,更於針灸門十二經脈分野圖求之。
〔《甲》〕癰疽,竅陰主之。頭項癰腫不能言,天窗主之。
〔垣〕邪氣不傷於腸胃,大便如常,慎不可下,切禁之。
〔丹〕《精要》云:大黃治癰疽之要藥,以其宣熱拔毒。又云:瘡始作,皆須以大黃等湯,極轉利之,且排日不廢。繼又自言患癰疽者,每有泄瀉,皆是惡候,此是不能無疑者也。借曰前用大黃,恐因病體實,而大腑秘結,有積熱沉痼之積者發也,止可破結導滯,推令轉動而已,豈可謂極轉利之,而且排日不廢乎?若下利之後,又與利藥,恐非防微杜漸之意。瘡之始作,即《周禮》腫瘍之時也。
白話文:
《保命集》中關於經絡灸刺的內容,只是大綱。現在我從《靈樞經脈篇》和《銅人》等書中,細緻地分析各經脈的分野,並將其按照十二經脈的順序,製成圖表,叫做「經絡分野圖」。這樣一看,便能一目了然,就像庖丁解牛一樣,不再有絲毫困惑。
癰疽剛開始發作,一定要先在頭部灸治,打開它的通道,再觀察發病部位屬於哪條經脈。確定了經脈之後,就要內服與該經脈相應的藥物,引導藥力發散到表層,同時用針灸該經脈的俞穴,排出體內的邪氣。內外兼治,邪氣就無處可藏了。針灸癰疽時,可以參考「經絡分野圖」尋找相應的穴位。
癰疽是屬於竅陰經的病症。頭項部腫痛不能說話,是天窗穴的問題。
如果邪氣沒有傷到腸胃,大便正常,就不要服用瀉藥,要嚴格禁食。
《精要》中說,大黃是治療癰疽的重要藥物,可以宣泄熱氣,拔除毒素。還說瘡瘍剛開始發作,都要用大黃湯,盡力促使大便通暢,而且每天都要服用。但是又說,患癰疽的人,如果經常腹瀉,就是不好的徵兆。這就讓人很疑惑了。難道之前服用大黃,是因為患者體質實熱,腸胃積滯,導致熱邪沉積而發病嗎?只不過是破除積滯,促使腸胃蠕動而已,怎麼能說要「盡力促使大便通暢,而且每天都要服用」呢?如果腹瀉之後,再服用瀉藥,恐怕就不是防微杜漸的做法了。瘡瘍剛開始發作,正處於《周禮》中所說的腫瘍階段。
腫在肌肉,若非大滿大實堅之證,自當行仲景發表之法,借五香湯為例,散之於外,何必遽以峻下之藥,以奪其里,自取其禍乎。
《精要》云:大凡癰疽,不可舍五香湯。此又不能無言者也。開卷便於第一論中詳言之,吾不知良甫之時,有許多大腑堅秘,病氣鬱塞。若是之頑厚,可以驟散而大下者。若果有之,亦當開陳時之先後,證之可否,庶乎後人不敢孟浪殺人也。
或曰:癰疽用大黃走泄以去毒,自孫真人行《千金方》已言之矣,良甫祖述其說,何吾子病之深也?曰:大黃除諸實熱,而性峻急,孫以盛行奇術於公卿間,時在晚宋,民不知兵,交遊於富貴之家,肉食之輩,固皆捷效。
白話文:
如果肌肉腫脹,不是因為飽滿堅實的積聚,就應該採用仲景的發表方法,例如用五香湯,將病氣散發出去。為什麼要急著使用峻下藥物,排泄體內積聚的病氣,反而自取其禍呢?
《精要》中說,凡是癰疽,都不能缺少五香湯。這句話不能不說明一下。書中一開始就詳細說明了這個道理,但我不知道作者當時是否遇到過很多內臟積聚嚴重的患者,病氣鬱結難消。如果真的遇到這種頑固的病症,是否能用快速散發的方法和瀉下藥物治療呢?如果真的有這種情況,也應該先說明治療的時間順序,以及病症是否適合這種治療方法,才能避免後人輕率地用藥造成傷害。
有人說,癰疽用大黃瀉下可以去毒,這早在孫真人《千金方》中就已經記載了,作者只是沿用了這個說法,為什麼要如此執著地反對呢?我說,大黃雖然可以去除實熱,但性急峻。孫真人當時在晚宋時期,以奇術在官僚階層中行走,百姓不了解用藥之道,他主要在富貴之家行醫,患者多是肉食者,所以治療效果顯著。
今良甫不分貧富苦樂勞逸,一概用之,寧無孟浪之患乎?況有房勞而虛者,憂怒而虛者,極意貪求而虛者,強力動勞而虛者,大醉過飽而虛者,皆因氣弱而澀,血少而濁,生疽固是難治之病,若大腑秘而稍安穀食,肯守戒律,甘心淡味者,猶為可治,但費補工夫耳。苟因旬日半月,大便秘實,不知其氣不降也,便以為實,而行大黃;些少寒熱,不知其血氣不和也,便以為有外感,而行表散,如此害人甚速。
〔垣〕瘡瘍及諸病面赤,雖伏火熱,禁不得攻裡,為陽氣怫鬱,邪氣在經,宜發表以去之。故曰:火鬱則發之。雖大便數日不見,宜多攻其表,以發散陽氣,少加潤燥藥以潤之。如見風脈風證,只用發表風藥,便可以通利大便。若只乾燥秘澀,尤宜潤之,慎不可下也。九竅不利,皆不可下,瘡瘍鬱冒,俗呼昏迷是也,慎不可下,汗之則愈。
白話文:
現在這位醫生不分貧富、不論苦樂勞逸,對所有病人一律用同樣的藥方,難道不怕出現疏忽的風險嗎?更何況有因房事勞累而虛弱、因憂慮憤怒而虛弱、因過度貪求而虛弱、因用力過度勞動而虛弱、因大醉過飽而虛弱的人,他們都是因為氣虛而阻塞、血少而濁,長瘡本來就難治,如果腸胃功能不佳又勉強吃東西,願意遵守戒律、飲食清淡,倒還算可以治癒,只是需要花費時間來調理。如果只是因為十天半個月大便不通,就以為是實證,而使用大黃瀉下;又因為稍微有寒熱,就以為是外感,而使用發散的藥物,這樣就會快速地傷害病人。
如果瘡瘍以及其他疾病出現面紅,雖然有可能是內熱,但也不能攻伐內裡,因為是陽氣鬱結,邪氣在經脈,應該用發散的藥物來驅除它。所以說:「火鬱則發之。」即使幾天沒有大便,也應該多用發散的藥物來疏通陽氣,並且加入一些潤燥藥物來滋潤。如果看到風脈風證,只用發散風寒的藥物,就可以通利大便。如果只是乾燥秘結,就應該多加滋潤,千萬不能瀉下。九竅不通,都不可瀉下,瘡瘍鬱結,俗稱昏迷,也千萬不能瀉下,用汗法治療就能痊癒。
〔丹〕排膿內補十宣散,若用之於些少癰疽與冬月,儘可助內托之功。若於冬月腫瘍用之,亦可轉重就輕,移深為淺。若潰瘍與夏月用之,其桂、樸之溫散,佐以防風、白芷,吾恐雖有參、耆,難為倚仗、比見世人用此方者,不分癰疽冬夏,無經絡,無先後,如盲人騎瞎馬,半夜臨深池,危哉。又云:內補十宣散,瀉衛燥血藥太多,止可用於輕小證候,虛之甚者,恐難倚仗。
《精要》云:內托散,一日至三日之內,進十數服,治毒氣攻衝臟腑,名護心散。此方專為服丹石而發疽者,若不因丹石而發,恐非必用之劑。若夫年老者,病深者,證憊者,體重者,綠豆雖補,將有不勝重任之患矣。
白話文:
「內補十宣散」這個方子,可以排膿內補,十宣穴散寒,如果用於輕微的癰疽或冬天,可以幫助內托。如果在冬天用於腫瘍,也可以使病情減輕,由深層變成淺層。如果用於潰瘍或夏天,桂枝、樸硝的溫散作用,加上防風、白芷,我擔心雖然有參、耆,也難以依賴。看到很多人使用這個方子,不分癰疽的季節、不分經絡、不分先後,就像盲人騎瞎馬,半夜走到深池邊,非常危險。
有人說「內補十宣散」裡瀉衛燥血的藥物太多,只能用於輕微的病症,身體虛弱的人,恐怕難以依賴。
《精要》記載:「內托散」一天到三天內服用十幾次,可以治療毒氣攻衝臟腑,叫做「護心散」。這個方子專門用於服用丹石而發疽的人,如果沒有因為丹石而發病,恐怕不一定需要使用。對於年紀大、病情重、身體虛弱、體重較重的人來說,雖然綠豆有補益作用,但恐怕難以勝任重任。
〔仲〕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之則痓。(發汗為大汗出,非謂諸托裡之藥輕輕表散也。)
李世英疽不熱不痛,屬陰。切不可用冷藥敷貼,恐逼毒氣入內。
〔丹〕夫外施敷貼,正與發表之意同。經曰:發表不遠熱。大凡氣得熱則散,冷則斂。向見鄭經歷,性嗜酒與煎爆,年五十餘,忽春末夏初,在額絲竹空穴湧出一角,長短大小如雞距稍堅,求予治。予曰:此非膏粱所致而何?宜斷厚味,先解食毒,針灸以開泄壅滯,未易治也。
此少陽經所過,氣多血少者。鄭以憚煩,召他醫,以大黃、朴硝、腦子等冷藥罨之,一夕豁開如醬蚶,徑三寸,一二日後,血自蚶中濺出,高數尺而死。此冷藥外逼,熱鬱不得發,宜其發之暴如此也。
白話文:
瘡家即使身體疼痛,也不可發汗,發汗就會使病情加重。(發汗指的是大量出汗,而不是指一些溫和的解表藥物。)
李世英的疽病沒有發熱疼痛,屬於陰證。絕對不可用冷藥敷貼,以免將毒氣逼入體內。
外敷藥物,和發汗的道理相同。《傷寒論》說:「發表不遠熱。」總之,氣機遇熱則散,遇冷則收斂。以前我曾經遇到一位姓鄭的醫生,他嗜酒喜吃煎炸食物,五十多歲時,在春季末夏季初,額頭的絲竹空穴長出一個角狀物,大小和雞爪差不多,而且比較堅硬。他來求我治療,我說:「這不是因為飲食過於肥美造成的嗎?應該戒除厚味,先解食毒,用針灸來疏通壅滯之氣,治療起來並不容易。」
這是少陽經所經過的地方,氣盛血虛。鄭醫生因為害怕煩躁,就找了其他醫生,用大黃、朴硝、腦子等冷藥敷貼患處,一夜之間就開裂如醬蚶,直徑三寸,一兩天后,血從裂口中噴出,高達數尺,就這樣死了。這是因為冷藥外逼,熱氣鬱結無法發散,所以才會導致病情突然惡化。
蜞針法謂開門放毒,以為要捷,恐可施於輕小證候耳。愚謂蜞之所吮,止膚間惡血。若積毒於臟腑者,徒竭之於外,而不及於里,恐未為得。往見張兄之子,甫二歲,遍身赤疹如霞片。予向見其母久病痁,謂毒熱在血所成者。張曰:誰不因母血所成,何謂毒熱之血。予曰:其母雖痁,食肉如平時,肉性熱與宿疾之熱相搏,非毒歟。
張不之信,自取五六大蜞吮其血,疹頓消,乳食起居如舊。予曰:非其治也,未可以為喜。張怒。越二三日,大發熱而暴死。非竭之於外,血去而氣不能獨居乎。
《精要》云:口乾與口渴不同,不宜用丹藥鎮墜,用之其禍如反掌。用桑枝煎五味湯,以救陰水,甚妙方也。而不言食味起火,怒氣生火,房勞激火,吾恐渴未易除也。
白話文:
蜞針法之弊端與辨證論治
蜞針法聲稱能開門放毒,以為快速有效,但恐懼此法僅能用於輕微的病症。我認為,蜞吸吮的只是皮膚表面的惡血,若積毒於臟腑者,僅僅從外吸出血液,而無法深入內臟,恐懼無濟於事。
曾經見到張兄的兒子,年僅兩歲,全身長滿紅色疹子,如同片片霞雲。我先前見其母親久病纏綿,認為是血熱毒素所致。張兄說:「誰不是因為母親血脈所致,何必說毒熱之血。」我答道:「雖然其母親患病,但她仍像平常一樣吃肉,肉性偏熱,與她體內的宿疾之熱相搏,這不是毒嗎?」
張兄不相信我的說法,便自己取了五六隻蜞吸吮孩子的血液,疹子頓時消退,孩子也能正常吃奶,生活起居如常。我說:「這不是真正的治癒,不可因此高興。」張兄卻生氣。過了兩三天,孩子突然發高燒,並且暴亡。這不是因為將血液從體內吸出,導致身體失去血液而氣力不足所致嗎?
《精要》中記載:口乾與口渴不同,不可使用丹藥鎮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用桑枝煎五味湯來救治陰水,是個非常有效的方子。然而文中卻沒有提到食味生火,怒氣生火,房事勞累也會導致火氣上炎,我擔心這樣單純治渴恐怕很難有效。
《精要》謂頭上有發毒者,不得灸,恐因火氣拔起,熱毒炎上,動病邪而添病。愚謂此言過矣,火本以暢達,拔引郁毒,此從治之意也。頭為諸陽所聚之處,艾炷宜小,壯數宜少,小者如椒粒,少者三五炷而已。若孟浪如腹背上引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為例,斯為誤矣。
按東垣灸元好問腦疽,以大艾炷如兩核許者,至百壯,始覺痛而痊。由是推之,則頭上發毒,灸之痛者,艾炷宜小,壯數宜少,如不痛者,艾炷大,壯數多,亦無妨也。又引陳日華之說,謂於始發時,用針灸十死八九。此未之思也。切詳因灸而死者,必其血虛,孤陰將絕,無以承當火氣,脈必浮數而大鼓,與精神必短而昏,豈可泛言始發不可灸以誤人。
白話文:
《精要》中說頭上有發炎的人,不能灸,擔心因為火氣向上拔起,熱毒往上蔓延,刺激病邪而加重病情。我認為這說法太過於絕對了,火氣原本就具有疏通、引導的作用,可以將淤積的毒素拔出來,這是從治療的角度來說的。頭部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艾灸時艾炷應該小一點,灸的次數也應該少一點,小到像胡椒粒大小,每次灸三到五壯就可以了。如果像灸肚子和背部一樣,因為疼痛而一直灸到不痛,或者因為不痛而一直灸到痛,這就是錯誤的做法了。
根據東垣先生灸治元好問腦疽的經驗,他用兩個核桃大小的艾炷,灸了一百壯,才開始感覺到疼痛,然後病就好了。由此推論,頭上發炎,如果灸的時候感覺到疼痛,艾炷就要小一點,灸的次數也要少一點;如果灸的時候沒有感覺到疼痛,艾炷大一點,灸的次數多一點,也沒關係。另外,《精要》中引用陳日華的說法,認為剛開始發病時,用針灸治療十死八九,這是不合理的。仔細分析那些因為灸治而死亡的病人,他們都是血虛、陽氣不足,無法承受火氣,脈象一定浮而數,而且有力,神志也會昏沉短促,怎麼能一概而論剛開始發病就不能灸治呢?這樣會誤導人。
〔《保》〕瘡疽已覺微漫腫硬,皮不變色,脈沉不痛者,當外灸之,引邪氣出而方止。經曰:陷者灸之。如外微覺木硬而不痛者,當急灸之,是邪氣深陷也。淺者不可灸,慎之。如有膿水,亦不可灸,當刺之。
按刺之膿出,不腫痛者,邪已去矣。不宜灸。若刺之膿出,而痛腫不止者,亦當於腫上灸之無妨。又毒雖淺,卻有十數頭腫痛者,亦灸之無妨。
〔涓〕一有癰疽瘡癤,須順時節,春夏為正,易為整理。緣天氣溫和,肌肉緩慢而暖,故易治。其有肉冷,是患人氣虛所致,但以溫藥調順氣血,外即用溫暖潰膿膏藥貼之令穴,候穴抽膿盡,急用生肌長肉藥滿瘡口,不宜緩慢,恐至秋冬成漏瘡也。或在秋冬發者,乃春夏內先有發蒸熱毒,遇一陰生後,再有伏毒,至秋冬間又因食毒物酒面房欲之事,忽發初覺微小,數日之間腫大疼不可忍。初得大便五七日不通,小便淋瀝者,是其候也。
白話文:
古代医书说,如果患了疮疽,已经微微肿硬,皮肤颜色没有改变,脉象沉而无痛,就应该用艾灸治疗,把邪气引出来才能止住。经书上说,陷下去的病要用艾灸。如果表面摸起来微微发硬,没有疼痛感,就要尽快用艾灸,这是邪气深陷的征兆。如果疮疽很浅,就不能灸,要小心。如果有脓水,也不能灸,应该用针刺。
用针刺后脓水流出,不肿不痛,就说明邪气已经消退了,就不需要再灸。如果用针刺后脓水流出,但仍然肿痛不止,就可以在肿胀的地方灸,没有妨碍。还有,即使毒气比较浅,但出现了十几个肿痛的包块,也可以灸。
另一个医书里写道,如果患了痈疽、疮癤,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春夏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为天气温和,肌肉松弛温暖,更容易治疗。如果患病者肌肉冰冷,是气虚所致,就要用温热药物调理气血,外用温热的溃脓膏药贴在穴位上,等脓水流尽后,就要用生肌长肉的药物填满疮口,不能拖延,否则到了秋冬就可能变成漏疮。
如果是在秋冬发病,很可能是春夏的时候体内积聚了热毒,等到阴气出现后,又有了伏藏的毒气。到了秋冬,如果再因为吃了毒物、喝酒、房事等等,就可能突然发病,开始的时候很小,几天之内就肿大疼痛难忍。最初几天大便五七日不通,小便淋漓不尽,这是这种病的征兆。
先調脾臟氣令實,次服發穴排膿消毒去積之藥,內托溫平,不得用太熱澀之藥。緣脾中臟要和暖,如用熱藥,恐氣澀而不流暢,致榮衛不調也。貼即用溫涼藥,不得用冷藥,恐逼入毒氣,須引膿外透,方漸安矣。
〔仲〕諸浮數脈,應當發熱,而反灑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其癰。
〔《精》〕陰滯於陽則發癰,陽滯於陰則發疽。而此二毒,發無定處,當以脈別之,浮洪滑數為陽,微沉緩澀為陰。陰則熱治,陽則冷治。
上陽脈當以癰法治之,陰脈當以疽法治之,不必拘於熱治冷治也。
〔垣〕身重脈緩濕勝者,除濕。身熱脈大,心躁時腫,乍來乍去者,清熱。諸痛眩暈動搖,脈弦者,去風。氣澀氣滯,乾燥,亡津液,脈澀者,瀉氣補血。寒勝則脈浮,食不入,便溺多,惡寒脈緊者,宜瀉寒水。腎脈澀甚,為大癰。(全文見虛實法。)
白話文:
首先要調理脾臟,讓它氣血充盈,然後服用可以引發膿瘡排膿消毒、去除積聚的藥物。藥性要溫和平緩,不可使用過於熱燥的藥物。因為脾臟需要溫暖,如果用熱藥,可能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影響氣血循環。貼敷時則要用溫涼的藥物,不能用冷藥,以免將毒氣逼入體內。必須引導膿液向外排泄,才能逐漸恢復健康。
如果脈象浮數,應該發熱,但卻出現畏寒發冷,並且有疼痛的地方,就應該引發膿瘡。
陰氣阻滯陽氣就會發癰,陽氣阻滯陰氣就會發疽。這兩種毒素發病的位置不定,應該根據脈象來辨別。浮、洪、滑、數為陽,微、沉、緩、澀為陰。陰性疾病用熱藥治療,陽性疾病用冷藥治療。
上陽脈應該用癰法治療,陰脈應該用疽法治療,不必拘泥於熱治冷治。
如果身體沉重,脈象緩慢,濕氣重,就應該祛濕。如果身體發熱,脈象大,心煩意躁,腫脹反覆出現,就應該清熱。如果出現各種疼痛、頭暈目眩、身體搖晃,脈象弦,就應該祛風。如果氣血運行不暢,乾燥,津液不足,脈象澀,就應該瀉氣補血。如果寒氣過盛,脈象浮,食慾不振,大小便異常,畏寒,脈象緊,就應該瀉寒水。如果腎脈非常澀,就會形成大膿瘡。
〔涓〕夫人生最可憂者,發背也,其種有五:
一曰陽毒。因風熱而有,或患熱毒消渴,或先患傷寒,余有陽毒觸處蓄積,起於背脊膂之間,不問椎數,但從兩夾脊起,止腰上,滿背焮熱,如炊之狀,赤紫或紅如焰,膿毒難成,成後不止,止後痛不除,驀忽數日之間,復平如舊,將謂腫消,此是內攻肉陷,不可療矣。
二曰陰毒發背。是氣冷而作,初如黍米粒起,情緒不快,愔愔而痛,直應前心,心忪怔,頭目昏重,寒熱如瘧。五七日後,始發引攻腫,開闊難收,內積有膿,深沉遲緩未透,宜急以補氣湯藥內托,外以抽膿藥貼之。宜急見膿,無膿,即平愈未期。
白話文:
婦人生產後最令人擔憂的事,莫過於發背,其種類有五:
一、陽毒發背
因風熱所致,或因熱毒消渴,或先前患有傷寒,殘餘陽毒積聚於背部脊椎骨兩側,不論是哪一節椎骨,都從兩側脊柱開始,向上延伸至腰部,整個背部灼熱,如同火燒一般,顏色發紅發紫或像火焰一樣鮮紅,膿毒不易形成,若形成則難以止住,即使止住了疼痛仍無法消退,突然間幾天後又恢復正常,讓人以為腫消,其實是內部侵蝕肉體,無法治療了。
二、陰毒發背
這是由氣寒所致,初期如同小米粒大小的腫塊,情緒不佳,隱隱作痛,直達心口,心慌意亂,頭昏目眩,寒熱交替如瘧疾。五七日後,腫塊開始擴散,難以收斂,內部積聚膿液,深沉遲緩,尚未穿透皮膚,應立即服用補氣湯藥內托,並在外部敷貼抽膿藥。需盡快使其化膿,若無膿,則痊癒無期。
三曰有人多服金石燒煉之藥,毒惡流滯成發背者,初起如丹疹之狀,漐漐漸開如湯火瘡,面色如朱,心膈煩躁,多渴嗜冷,其瘡難起,起即驚人,猶勝於陰陽二毒者,緣此有解金石藥毒湯散治其內也,賴有根底分明,亦須急療方安。
四曰人有患酒食毒發背者。此疾非近得之,乃臟腑久積,乘飢乘困,食之便睡,或多食酒肉,冷熱黏滑,肥鮮熾膩,未下胸膈,房室不禁,恣意當風取快,脾臟氣虛不能受,乘發毒攻背,兩夾脊不問椎數。初起癰頭如小彈子,後大如拳,堅如石,痛遍四肢,加之拘急,口苦舌乾,腹急,大小便澀。十數日後,頭面手足虛腫,及臟腑通泄如利,內急痛者,是其症也。
白話文:
有些人服用金石煉製的藥物,毒素積聚在體內,導致發背。初期症狀像丹疹,逐漸蔓延開來,像是被熱水燙傷一樣,面色紅潤,心煩意燥,口渴想喝冷飲,瘡瘍難以癒合,一旦癒合就令人驚恐,比陰陽毒更可怕。這是因為金石藥毒會在體內殘留,需要解毒湯散來治療。病因明確,也需要及時治療才能痊癒。
有些人因為酒食中毒而發背。這種病症並非近期才發生的,而是臟腑長期積累的毒素,在飢餓或疲倦時食用過多食物,或者暴飲暴食,食用過多寒涼、黏膩、肥膩的食物,導致食物積滯在胸膈,又縱慾過度,貪涼冒風,脾臟虛弱無法消化吸收,最終導致毒素攻向背部,兩側脊柱附近,不分椎骨位置。初期瘡瘍像小彈珠大小,之後會變成拳頭大小,堅硬如石頭,疼痛遍布四肢,伴隨拘急感,口苦舌乾,腹部脹滿,大小便不順暢。十幾天後,頭面手足浮腫,甚至出現臟腑虛泄,腹痛難忍等症狀,這就是酒食毒發背的症狀。
喜方腫引,急用收腫發穴潰膿湯藥,內實外泄,膿水不可放縱,遲緩則皮肉腐壞,傷骨爛筋,漸成膿多,因而感邪內敗者,死矣。
五曰人有冒山嵐瘴氣發背。毒氣先在臟腑,年月浸遠,氣血虛損衰弱。初起腫色青黑如靴,皮頑痹痛,深附筋骨徹髓,按之如木石,引手加深,方覺似有痛處。至五七日,毒氣浮淺,腫高色變青白,有如拳打之狀,寒戰似瘧,及有風候,頭動口偏,手足厥逆,眼黑睛小,白多而慢。
此內有邪氣相搏,急破出清血三五升,方有黃膿白汁相和發泄,其皮不寬不慢亦急,脹痛亦不住,直至色退熱疼方愈。亦宜急急追趕膿與毒氣外出無害。
白話文:
如果患處腫脹且引發疼痛,應立即使用收腫發穴潰膿的湯藥。因為病症屬於內實外泄,膿水不可放任不管,若拖延時間,就會導致皮肉腐爛,傷及骨骼筋腱,逐漸形成膿腫,最終因邪氣入侵而致死。
第五種情況是人受到山嵐瘴氣的侵襲,導致背部發腫。毒氣首先入侵臟腑,時間久了,氣血就會虛損衰弱。初期腫塊呈現青黑色,如同靴子般,皮膚堅硬麻木疼痛,深入筋骨髓腔,按壓時堅硬如石頭,必須用力按壓才能感到疼痛。過了五到七天,毒氣浮出淺表,腫塊升高顏色變成青白色,如同拳頭打擊的形狀,伴隨寒戰發熱,類似瘧疾,還有風寒症狀,頭部搖晃嘴巴歪斜,手腳厥冷,眼睛黑瞳仁縮小,眼白增多且反應遲鈍。
這表示體內有邪氣相搏,必須緊急切開排膿,排出三到五升的血,才能使黃膿和白汁混合排出。此時腫塊的消退速度應快不快、慢不慢,疼痛也應持續不斷,直到顏色退去疼痛消失才能痊癒。也應積極追趕膿毒外出,避免危害身體。
初患腫,三日內灸者生。八日內膿成,針烙導引者生。未瘥,慎勞力者生。慎忌食者生。慎喜怒者生。懼腫猛療者生。急療者生。不諱發背者生。
待膿自出,不導引者死。未內攻,而針烙用藥導引者生;內攻後,導引針烙者死。瘇焮熱痛方盛以前療者生,如過此後已內攻者死。膿成後,不出不導引,但敷藥者死。如赤白痢氣急者,是已內攻,醫療無益,必死。癰不救,十得五生;疽不療,十全死。輕腫怕痛者必死。不遇良方者死。節候不依法者必死。愚執恣意用性逸情者死。
有發背癰,有發背疽,如毒氣勇猛而發,如火焚茅,易於敗壞。初發即可如黍米粒大,三兩日漸赤引腫如手掌面大,五七日如碗麵大,即易為攻,焮熱赤引如火燒之狀,浮面漸潰爛闊開,內發腫如炊之狀,外爛皮肉如削,去紫瘀膿汁多而腫不退,疼亦不止,發渴發逆,飲食不下,嘔吐氣急,浮淺開闊者,尤宜發膿托毒湯藥,用之必愈。(陽證,實也。
白話文:
患病初期腫脹,三天內用艾灸治療就能痊癒。八天內膿腫形成,用針灸、烙鐵引導膿液排出也能康復。疾病尚未痊癒,要謹慎勞動才能恢復健康。飲食方面也要注意忌口,才能避免病情加重。保持心平氣和,避免喜怒無常,對治療也有幫助。不要害怕腫脹,積極治療就能痊癒。治療要果斷,不要拖延,才能避免病情惡化。不要害怕病情惡化,勇敢面對才能康復。
等到膿液自然流出,不要用針灸引導,就會導致死亡。沒有先進行內服藥物治療,就用針灸、烙鐵和藥物引導膿液排出,則可以存活;而內服藥物治療後再進行針灸、烙鐵引導,則會導致死亡。腫脹、發紅、熱痛等症狀還未達到最嚴重程度之前進行治療,就能康復;但如果病情已經發展到內攻的程度,則會導致死亡。膿腫形成後,如果不排出膿液,也不進行針灸引導,只用藥物敷貼,則會導致死亡。如果出現赤白痢疾、呼吸急促等症狀,說明病情已經發展到內攻的程度,即使治療也無濟於事,必死無疑。癰疽不進行治療,十個人中只有五個人能活下來;而疽不進行治療,十個人中必死無疑。腫脹輕微,卻害怕疼痛的人,必定會死亡。沒有遇到良方的人也會死亡。治療時節不符合規律的人也會死亡。愚蠢固執,任意妄為,縱情逸樂的人也會死亡。
有發背癰和發背疽兩種疾病,如果毒氣迅速蔓延,如同火燒茅草,很容易導致敗壞。剛開始患病時,腫塊只有黍米粒大小,三兩天後迅速蔓延,發紅腫脹,如同手掌大小,五七天後腫塊如同碗口大小,就會很容易發展到內攻階段,發紅、發熱、腫脹,如同火燒一樣,表面的皮膚逐漸潰爛,範圍越來越大,內部腫脹如同煮沸一樣,外部的皮肉如同被削掉一樣,伴有紫色的瘀血和膿液,膿液很多,腫脹卻不消退,疼痛也不停止,口渴,呼吸困難,食慾不振,嘔吐,呼吸急促,呼吸淺而短促,這時應該服用托毒湯治療,服用後必定痊癒。(發背癰屬於陽證,屬實證)
)其間有隻如盞面大者,此非不大,緣為毒氣深沉,內虛,毒氣近膜也。此必內攻,近入臟腑,卻外入四肢。先攻頭面虛浮,後攻手面,次攻兩足面腫,名曰毒氣散入四肢。其人聲嘶氣脫,眼睛黑小,十指腫黑乾焦不治。(陰證,虛也。)
〔《精》〕凡癰疽初發腫硬高者,而毒氣卻淺,此乃六腑不和為癰,其證屬陽,勢雖急而易治。若初發如粟粒,甚則如豆許,與肉俱平,或作赤色,時覺癢痛,癢時慎勿抓破,此乃五臟不調為疽,其證屬陰,蓋毒氣內蓄已深,勢雖緩而難治。
始發一粒如麻豆大,身體便發熱,生疽處腫大熱痛,此為發於外,雖大如盆,治之百可百活。(陽症,實也。)或身體不熱,自覺倦怠,生疽處亦不熱,數日後漸大,不腫不痛,低陷而壞爛,此為發於內,雖神仙無如之何。(陰症,虛也。)
白話文:
如果患處有像盞口一樣大的腫塊,這並不代表它很大,而是因為毒氣深沉,體內虛弱,毒氣靠近皮膚表面。這種情況一定會內攻臟腑,然後再向四肢蔓延。它會先侵犯頭面,導致頭面虛浮,然後攻向手面,再攻向雙腳,最後導致腳面腫脹,這就是毒氣散入四肢的表現。患者會出現聲音嘶啞、氣息微弱、眼睛黑小、十指腫黑乾燥且焦枯,無法治療。(這是陰證,體虛。)
所有癰疽剛開始腫脹堅硬且高聳,但毒氣淺表的,都是因為六腑不和引起的癰,屬於陽證,病情雖然急迫,但容易治療。如果剛開始像粟粒大小,嚴重時像豆子一樣大,與周圍組織平齊,或者呈現紅色,並時常感到癢痛,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抓破,這是五臟不調引起的疽,屬於陰證,因為毒氣已經深藏體內,病情雖然緩慢,但難以治療。
如果剛開始像芝麻大小,身體就發熱,生疽的地方腫脹、發熱、疼痛,這是外發的癰疽,即使長得像盆一樣大,也能完全治癒。(這是陽證,實證。)如果身體不發熱,只感覺疲倦,生疽的地方也不發熱,幾天后逐漸增大,不腫不痛,低陷且腐爛,這是內發的癰疽,即使神仙也無能為力。(這是陰證,虛證。)
〔《保》〕,木香散,治小兒斑後生癰如神。(出小兒門。)
地骨皮(一兩),木香(半兩),穿山甲(炙黃,二錢五分),麝香(一字)
上末,米飲下三錢。
白話文:
《保》中記載,木香散可以治療小兒身上長斑後生出膿瘡,效果如同神效。(出自《小兒門》)
配方:
- 地骨皮(一兩)
- 木香(半兩)
- 穿山甲(炙黃,二錢五分)
- 麝香(一字)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每次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