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四·婦人部 (22)
卷之三十四·婦人部 (22)
1. 赤白帶
地榆一斤,用水三升,煎至一半,去渣再煎如稠餳,絞淨,空心服三合,日二服。
治漏下五色。地榆三兩,銼,用醋一升,煮十餘沸,去渣,稍熱,食前服一合。
〔《千》〕治婦人赤白帶下。三葉酸漿草,陰乾為末,空心溫酒下三錢匕。
上三方治帶地榆例。寒澀之劑,亦濕熱盛而滑脫者宜之。按三葉酸漿草,葉細如萍,叢生,莖端有三葉,俗又名布穀飯。布穀者鳩也,蓋鳩常食之,故又名鳩漿草。《衍義》誤入苦⿱艹躭條,即曰三葉酸漿草,豈苦⿱艹躭即酸漿歟。(苦⿱艹躭有子大如金柑,味酸可食,故亦名酸漿,非三葉也。三葉酸漿,小草布地而生,葉皆三瓣,惟開黃花,其莖葉皆酸者。)
〔丹〕白帶。
龜板(炙),枳子(各二兩),黃柏(一兩,炒),白芍(七錢半),乾薑(炒,二錢半),香附(半兩),山茱萸,苦參,樗皮,貝母(各半兩),
上為末,以酒糊為丸,空心下。
赤白帶。
龜板(二兩,酒炙),黃柏(一兩,炒),乾薑(一錢,炒),枳子(二錢半),
上酒糊為丸,日二服,每服七十丸。
又方,治帶下,脈數者。
枸杞根(一斤),生地(五斤)
上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分三服。
上三方治帶,龜扳、黃柏、地黃例,腎水真陰虛者宜之。
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全文見診生死。王注云:出白,溲出白液也。蓋便濁白帶之類。戴人云:遺溺閉癃,陰痿脬痹,精滑白淫,男子之疝也。血涸不月,月罷腰膝上熱,足躄,嗌乾,癃閉,少腹有塊,或定或移,前陰突出,後陰痔核,皆女子之疝也。又云:女子不謂之疝而謂之瘕也。)
小腸移熱於大腸,為伏瘕,為沉。(全文見診病傳變。)
〔《保》〕赤者熱入小腸,白者熱入大腸,原其本,皆濕熱結於脈,故津液湧溢,是為赤白帶下。本不病結,緣五經脈虛結熱,屈滯於帶,故女子臍下痛,陰中綿綿而下也。經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王注云:任脈自胞上過,帶脈貫於臍上,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
帶脈起於季脅章門,似束帶狀。今濕熱冤結不散,故為病也。經曰:脾傳之腎,名曰疝瘕。小腸冤結而痛,出白,一名曰蠱,所以為帶下冤結也。冤,屈也,屈滯而病,熱不散。先以十棗湯下之,後服苦楝丸、大延胡散調下之,熱去濕除,病自愈矣。(十棗湯方見傷寒。)
苦楝丸,治婦人赤白帶。
苦楝(碎,酒浸),茴香(炒),當歸
上等分,為末,酒糊為丸。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溫酒下。如腰腿疼,四物湯四兩,加羌活、防風各一兩,煎湯送下。
〔丹〕治赤白帶下,腰痛,或少腹痛有熱者。
白話文:
赤白帶
方一:
取地榆一斤,加水三升煎煮至剩下一半,濾掉藥渣後,再繼續煎煮成濃稠的糖漿狀。用乾淨的布絞去殘渣,在空腹時服用三合(約等於現今的60毫升),一天服用兩次。
**用途:**治療各種顏色的婦女陰道分泌物過多。
方二:
取地榆三兩,切碎,用醋一升煮十餘沸,濾掉藥渣,稍微溫熱後,在飯前服用一合(約等於現今的20毫升)。
**用途:**治療婦女赤白帶下。
方三:
取三葉酸漿草陰乾後磨成粉末,在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三錢匕(約等於現今的9克)。
**用途:**治療婦女赤白帶下。
(以上三方都使用地榆,性質偏寒涼,適合體內濕熱過盛而導致滑脫的情況。三葉酸漿草的葉子細小,像浮萍一樣,叢生,莖端有三片葉子,俗稱布穀飯,因為布穀鳥喜歡吃,又名鳩漿草。)
治療白帶的方子:
龜板(炙烤過)、枳子(各二兩)、黃柏(炒過,一兩)、白芍(七錢半)、乾薑(炒過,二錢半)、香附(半兩)、山茱萸、苦參、樗皮、貝母(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和米糊做成藥丸,在空腹時服用。
治療赤白帶的方子:
龜板(酒浸後炙烤過,二兩)、黃柏(炒過,一兩)、乾薑(炒過,一錢)、枳子(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用酒調和米糊做成藥丸,每日服用兩次,每次服用七十丸。
**又一方:**治療帶下,脈搏跳動較快的情況。
枸杞根(一斤)、生地(五斤)
將以上兩味藥材加水一斗(約2000毫升)煮至剩五升,分三次服用。
(以上三方使用龜板、黃柏、地黃等藥材,適合腎陰虛弱的情況。)
脾的病邪傳至腎,病名為疝瘕,會出現少腹發熱疼痛,並有白色分泌物排出,這種情況又叫做「蠱」。這個時候可以進行按壓或藥物治療。(出自《診生死》篇。註解說:排出白色分泌物,指的是小便時排出白色的液體,類似於尿液混濁或白帶。戴人說:男子遺尿、小便不暢、陽痿、陰莖麻痺、精液滑出等屬於男子疝病;女子血枯閉經、月經後腰膝發熱、足部麻痹、咽喉乾燥、小便不暢、少腹有硬塊或硬塊移動、陰部突出、肛門痔瘡等屬於女子疝病。又說:女子這種病不叫疝,而叫做瘕。)
小腸的熱邪傳到大腸,就會形成伏瘕、沉疴。(出自《診病傳變》篇)
**《保命集》的觀點:**赤帶是熱邪進入小腸,白帶是熱邪進入大腸,追溯病因,都是濕熱積聚在脈絡,導致津液外溢,形成了赤白帶下。病本不在於結塊,而是因為五經脈絡虛弱而積熱,鬱滯在帶脈,所以女性會出現臍下疼痛,陰道分泌物綿綿不斷的流出。《內經》說:任脈有病,男子會出現七種疝病,女子會出現帶下和瘕聚。註解說:任脈從胞宮上行,帶脈環繞臍部,所以男子會出現疝病,女子會出現帶下。
帶脈起於脅肋部位的章門穴,形狀像一條束帶。現在濕熱之邪鬱結不散,所以產生疾病。《內經》說:脾的病邪傳至腎,稱為疝瘕。小腸鬱結而疼痛,並排出白色分泌物,又叫做「蠱」,這就是帶下鬱結的原因。鬱結,就是屈滯的意思,屈滯而導致疾病,熱邪無法消散。應該先用十棗湯瀉下,然後服用苦楝丸、大延胡散來調養,熱邪去除濕邪消除,疾病自然就會痊癒。(十棗湯的配方在《傷寒論》中。)
**苦楝丸:**治療婦女赤白帶。
苦楝(搗碎,用酒浸泡)、茴香(炒過)、當歸,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和米糊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如果腰腿疼痛,可以將四物湯四兩加入羌活、防風各一兩,煎煮後送服藥丸。
治療赤白帶下,腰痛,或少腹痛有發熱的方子: (以下沒有明確說明藥物組成,可能需要參考其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