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四·婦人部 (16)
卷之三十四·婦人部 (16)
1. 血崩
上大舉大升之劑治崩,脈沉弦而洪,或沉細而數者,皆胃氣下陷也。或崩而又久瀉者,亦胃氣下陷也。故舉之升之,其病愈也。
〔垣〕經水漏不住有二,補前人之闕。婦人脾胃虛損,致命門脈沉細而數疾,或沉弦而洪大有力,寸關脈亦然,皆由脾胃有虧,下陷於腎.與相火相合,濕熱下迫,經漏不止,其色紫黑,如夏月腐肉之臭。中有白帶者,脈必弦細,寒作於中。有赤帶者,其脈洪數,病熱明矣。
必腰痛或臍下痛,臨經欲行而先發寒熱往來,兩脅急縮,兼脾胃症出見,或四肢困熱,心煩悶不得眠臥,心下急,宜大補脾胃而升降氣血,可一服而愈。或先貴而後賤,或先富而後貧,病名脫營者,心氣不足,其火大熾,旺於血脈之中,又致脾胃飲食失節,火乘其中,形質肌肉顏侶不病者,此心病也,不形於脈。故脾胃飲食不調,其症顯矣。
而經水不時而下,或適來適斷,暴下不止。治當先說惡死之言,勸諭令懼死而心不動,以大補血氣之藥補養脾胃,微加鎮墜心火之藥治其心,補陰瀉陽,經自止矣。痿論云: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故經曰:大經空虛,發則肌痹,傳為脈痿,此之謂也。
)
丁未年冬,郭大方來說,其妻經水暴崩不止,先曾殞身失血,自後一次經數日而來,今次不止,其人心窄性急多驚。以予料之,他日必因心氣不足,飲食失節得之。大方曰:容到彼。診得掌中寒,脈沉細而緩,間而沉數,九竅微不利,四肢無力,上喘,氣短促,口鼻氣皆不調,果有心氣不足,飲食失節,脾胃虛弱之證。
胃脘當心而痛,左脅下急縮有積,當臍有動氣,腹中鳴,下氣,大便難,諸虛證極多,不能盡錄。擬先治其本,餘證可以皆去。與安心定志,鎮墜其驚,調和脾胃,大益元氣,補其血脈,養其心神,以大熱之劑,去其冬寒凝在皮膚內,少加生地黃,去命門相火,不令四肢痿弱,,黃耆當歸人參湯,。
黃耆(一錢),當歸(一錢半),人參(一錢),陳皮(五分),草豆蔻(七分),神麯(半錢,消食,去脾胃寒),黃連(一錢,鎮心驚),杏仁(九個,研如泥),麻黃(一錢,不去節,表閉汗),桂枝(半錢,必先歲氣,無代天和也),生地(三分,去腎火,大去冬月相火之旺)
上為粗末,水三大盞,先煮麻黃數沸,去渣,入前藥同煎至一大盞,於巳午之前,食消盡服之。其胃脘痛,乃胃上有客寒,與大熱藥,草豆蔻丸一十五丸,其痛立止。再與肝之積藥,除其積之根源而愈。
上虛挾積滯而崩。嘗治一老婦人血崩不止,流流不絕,滿床皆血,起床不得者三月矣。腹滿如孕。予作虛挾痰積、汙血治之。用四物四兩,參、術各一兩,甘草半兩,以治虛;香附三兩,半夏兩半,茯苓、陳皮、枳實、縮砂、玄胡各一兩,以破痰積汙血。分二十帖,每帖煎加乾荷葉、側柏葉湯再煎服之,服盡良愈。今再不發,神效。
白話文:
治療血崩,如果使用大量提升、向上引導的藥物來治療,但病人的脈象是沉弦而且洪大,或是沉細而且數快的,這些都是胃氣下陷的表現。如果血崩的同時又伴隨長期的腹瀉,也是胃氣下陷所導致。所以,應該用提升、向上引導的藥物來治療,這樣病情才能好轉。
關於婦女月經漏不止,有兩種情況,我來補充前人沒有說清楚的地方。婦女如果脾胃虛弱,導致命門的脈象呈現沉細而數快,或是沉弦而洪大有力,連寸關脈也是這樣,這些都是因為脾胃虧虛,導致氣機下陷到腎臟,與腎中的相火結合,產生濕熱,濕熱往下迫使經血漏不止,經血的顏色呈現紫黑色,像夏天腐肉的臭味。如果伴隨白色分泌物,脈象必定是弦細,這是體內有寒氣的表現。如果伴隨紅色分泌物,脈象則是洪數,很明顯是體內有熱的表現。
通常會伴隨腰痛或是肚臍下方疼痛,月經快來的時候,會先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兩脅也會感到緊縮,同時也會出現脾胃不好的症狀,或是四肢疲倦發熱,心煩意亂睡不著,心下覺得急迫。這時候應該要大力補養脾胃,並調整氣血的升降,或許吃一次藥就能痊癒。有的人家境從富貴變成貧賤,或從富有變得貧窮,這種病稱為「脫營」,是心氣不足,導致心火過旺,心火在血脈中燃燒,又因為脾胃飲食失調,心火乘虛侵入脾胃,導致身體肌肉和臉色看起來沒有生病,這是心病,不會表現在脈象上。所以說脾胃飲食不調,症狀就會非常明顯。
如果月經不按時來,或是時來時斷,有時突然大量流血不止。治療時,要先用嚴厲的話語說明這種病的嚴重性,讓病人感到害怕,使其心緒安定,然後用大補氣血的藥物來補養脾胃,稍微加入一些鎮靜心火的藥物來治療心病,補陰而瀉陽,月經自然就會停止。《痿論》說:「過度悲傷,會導致胞絡斷絕,胞絡斷絕則陽氣內動,發病時會出現心下血崩。」(這也是小便出血的原因。所以《內經》說:「大經脈空虛,發病會導致肌肉麻痺,進而發展為脈痿,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丁未年冬天,郭大方來說,他的妻子月經突然大量出血不止,之前曾經因為失血過多而昏厥,之後每次月經都來好幾天,這次卻停不下來。這個人心胸狹窄,性情急躁,容易驚慌。我判斷她以後必定會因為心氣不足、飲食失調而得病。郭大方說:「等我回去看看。」我診斷她的手掌冰冷,脈象沉細而緩,偶爾會出現沉數,九竅稍微不通暢,四肢無力,呼吸急促,氣短,口鼻呼吸也不協調。這確實是心氣不足、飲食失調、脾胃虛弱的表現。
她胃部靠近心臟的位置疼痛,左脅下感到緊縮,有積聚,肚臍部位有氣在跳動,腹中鳴叫,有放屁,大便困難,各種虛弱的症狀非常多,無法一一列舉。我打算先治療她的根本問題,其他症狀自然就會消失。給她服用安心定志、鎮靜驚慌、調和脾胃、大補元氣、補養血脈、安養心神的藥物,使用大熱的藥物來祛除冬天凝結在皮膚內的寒氣,稍微加入生地黃,來降低命門的相火,避免四肢萎弱。我使用黃耆當歸人參湯:
黃耆(一錢)、當歸(一錢半)、人參(一錢)、陳皮(五分)、草豆蔻(七分)、神麯(半錢,消食、祛除脾胃寒氣)、黃連(一錢,鎮定心驚)、杏仁(九個,磨成泥)、麻黃(一錢,不去節,發汗解表)、桂枝(半錢,必須順應時令,不可代替天時的和諧),生地(三分,祛除腎火,主要祛除冬季相火的旺盛)。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加三大碗水,先煮麻黃數沸,去渣,再加入其他藥材一同煎煮至剩下一碗,在上午巳時或午時之前,在食物消化完畢後服用。她的胃痛是因為胃裡有寒邪,給她服用大熱藥,配合草豆蔻丸十五丸,疼痛立刻停止。再給她服用治療肝臟積聚的藥物,去除積聚的根源,就能痊癒。
以上是虛弱夾雜積滯導致的血崩。我曾經治療一位老婦人,她血崩不止,血流不止,床上都沾滿了血,三個月都無法下床。她的肚子脹得像懷孕一樣。我認為她是虛弱夾雜痰積和污血,給她用四物湯四兩,人參、白朮各一兩,甘草半兩,來補虛;用香附三兩,半夏二兩半,茯苓、陳皮、枳實、縮砂、玄胡各一兩,來破除痰積和污血。分二十帖,每帖煎藥時加入乾荷葉和側柏葉的湯汁一起煎煮後服用,服用完畢後就完全康復了。之後再也沒有復發,效果非常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