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四·婦人部 (7)
卷之三十四·婦人部 (7)
1. 調經
〔《本》〕治婦人病,多是月經乍多乍少,或前或後,時發疼痛,醫者一類呼為經病,不曾說是陰勝陽,是陽勝陰,所以服藥少效。蓋陰氣乘陽,則胞寒氣冷,血不運行,經所謂天寒地凍,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後。若陽氣乘陰,則血流散溢,經所謂天暑地熱,經水沸溢,故令乍多而在月前。當別其陰陽,調其血氣,使不相乘,以平為期。宜,紫石英丸,。
紫石英(研,水飛),禹餘糧(燒,醋淬),人參,龍骨,川烏頭(炮),桂心,桑寄生,杜仲(炒),五味子,遠志,澤瀉,當歸,石斛,肉蓯蓉(酒浸),乾薑(各二兩),川椒,牡蠣(煅),甘草(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食前服。
〔《竹》〕,芩心丸,治婦人四十九歲以後,天癸當住,每月卻行,或過多不止。
用黃芩心枝條者二兩,米泔浸七日,炙乾。又浸又炙,如此七次,為末,醋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日進二服。
〔《本》〕治婦人天癸已過期,經脈不勻,或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腰腹疼痛。《素問》云:七損八益。謂女子七數盡,而經不依時者,血有餘也。不可止之,但令得依時不腰痛為善。宜此,當歸散,。
當歸,川芎,白芍藥(炒),黃芩(炒。各一兩),白朮(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酒調下,空心,食前,日三次服。即去黃芩,加桂枝一兩。
〔《脈》〕問曰:婦人年五十數,一朝而清血二三日不止,何以治之?師曰:此婦人前絕生,經水不下,今反清血,此為居經。不須治,當自止。經水下常五日止者,五日愈。
〔《心》〕月經不調:陰獨(三分,此穴大效,須待經定為度,在足四指間三壯。)
〔《東》〕又法:內踝下白肉際,青脈上,灸隨年壯。
〔《集》〕又法:中極,三陰交,腎俞,氣海
〔《心》〕經閉久,忽大崩,復又斷絕,復又大行不調者:豐隆(六分,止血。),石門(五分,斷經。)
婦人五旬,經斷後再行,或多或少,或瘀或紅,並下腹中氣滿如胎孕:天樞,中脘,氣海(各五分,立愈。)
〔《甲》〕婦人漏下,苦血閉不通,逆氣脹,血海主之。女子胞中痛,月水不以時休止,天樞主之。(《千金》作腹脹,腸鳴,氣上衝胸。)小腹脹滿,痛引陰中,月水至則腰脊痛,胞中瘕,子門有寒,引髕髀,水道主之。(《千金》「引髕髀」作「大小便不通」。)
白話文:
[調經]
《本草》:治療婦女疾病,大多是月經時多時少,或是提早或是延後,有時會發生疼痛。醫生都將這些統稱為月經病,卻沒有區分是陰氣過盛導致陽氣不足,還是陽氣過盛導致陰氣不足,所以吃藥效果不佳。陰氣如果壓制陽氣,就會導致子宮寒冷,氣血運行不暢,就像經書所說的「天氣寒冷,地也冰凍,水會結成冰」,因此月經會變少而且延後到來。如果陽氣壓制陰氣,就會導致血流四散,就像經書所說的「天氣炎熱,地也發燙,經水就會沸騰溢出」,因此月經會變多而且提早到來。應該區分是陰盛還是陽盛,調理氣血,使陰陽平衡,不要互相影響,以達到平和為目標。可以服用紫石英丸。
紫石英丸配方: 紫石英(磨成粉,用水過濾)、禹餘糧(燒過,用醋淬火)、人參、龍骨、川烏頭(炮製過)、桂心、桑寄生、杜仲(炒過)、五味子、遠志、澤瀉、當歸、石斛、肉蓯蓉(用酒浸泡)、乾薑(各二兩)、川椒、牡蠣(煅燒過)、甘草(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在空腹時、飯前服用。
**《竹林女科》:**芩心丸,治療婦女四十九歲以後,按理說月經應該停止,卻每個月仍然來,而且量過多不止。
芩心丸配方: 使用黃芩的心枝條(二兩),用米泔水浸泡七日,然後烤乾。再浸泡再烤乾,如此重複七次,磨成粉,用醋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一天服用兩次。
**《本草》:**治療婦女月經已經過了正常年齡,月經不規律,或是三四個月不來,或是每個月來兩次,腰腹疼痛。《素問》說:「七損八益」,意思是說女子七個週期(七歲一個週期)結束後,月經不按時來,是因為血過多。這種情況不可強行停止月經,應該讓月經規律而且不腰痛為好。可以服用當歸散。
當歸散配方: 當歸、川芎、白芍藥(炒過)、黃芩(炒過,各一兩)、白朮(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調和後送服,空腹時、飯前服用,一天服用三次。也可以去掉黃芩,加入桂枝一兩。
**《脈經》:**有人問:婦女年過五十,突然流出清血,兩三天不止,要如何治療?醫生說:這是因為婦女先前應該絕經,但經水卻沒有下來,現在反而流清血,這是屬於「居經」的現象。不需要治療,應該會自己停止。如果經水通常五天停止,也應該會在五天痊癒。
**《心法》:**月經不調:可以用針灸陰獨穴(在足部第四指間,針三分深,效果很好,必須等月經穩定後才能針灸)。
**《東垣》:**另外一種方法:在內踝下白色皮膚與肌肉交界處,青色脈絡上,根據年齡來灸,每歲灸一壯。
**《集要》:**另外一種方法:針灸中極穴、三陰交穴、腎俞穴、氣海穴。
**《心法》:**月經閉止很久,突然大量出血,然後又停止,然後又大量來潮,經期不穩:針灸豐隆穴(針六分深,止血),石門穴(針五分深,斷經)。
婦女五十歲左右,經期結束後又再來,或多或少,或有瘀血或顏色鮮紅,而且下腹脹滿,像懷孕一樣:針灸天樞穴、中脘穴、氣海穴(各五分深,可以立即見效)。
**《甲乙經》:**婦女漏下不止,苦於經血閉塞不通,逆氣上衝導致腹脹,針灸血海穴可以治療。女子子宮疼痛,月經不按時停止,針灸天樞穴可以治療(《千金方》中說此症狀為腹脹、腸鳴、氣上衝胸)。小腹脹滿,疼痛牽引到陰部,月經來時腰椎疼痛,子宮有腫塊,子宮口寒冷,牽引到大腿內側,針灸水道穴可以治療(《千金方》中「牽引到大腿內側」寫為「大小便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