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五·陰陽臟腑部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陰陽臟腑部 (3)

1. 治寒熱法

按之鼓甚為熱甚拒陰者,君火之本與標相反也。是故不知相反者,逆標氣之陰陽而正治,則順本氣之寒熱而病加。知相反者,順標氣之陰陽而反治,則逆本氣之寒熱而病愈。故曰:逆,正順也。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也。)

右脈從病反,言症似陽者,脈亦從症似陽,而其病反是寒也。症似陰者,脈亦從症似陰,而其病反是熱也。故皆反其脈症施治,如身熱微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陰症似陽也。身熱者,裡寒故也。煩躁者,陰盛故也。面戴陽者,下虛故也。若醫者不知脈,誤為實熱,反與涼藥,則氣消成大病矣。

《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名曰陰躁,欲坐井中,宜以熱藥治之。故仲景少陰症面赤者,四逆湯加蔥白治之。(東垣云:寒涼之藥入腹,周身之火得水則升走,陰燥之極故欲坐井中。是陰已先亡,醫猶不悟,復認為熱,重以寒藥投之,其死也何疑焉。)

逆氣象陽。(全文見五臟。)

〔垣〕或因吐因嘔因嗽,而發躁蒸蒸,身熱如坐甑中,欲得去衣,居寒處,或飲寒水,則便如故,振寒復至則氣短促速,胸中滿悶欲絕。甚則口開目瞪,聲聞於外,而淚涕涎痰大作,其發躁須臾而已。如前,六脈細弦而澀,按之而虛,此大寒症也。以辛甘寒甘溫之劑大瀉南方,北方則愈。

〔《活》〕手足逆冷,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脈沉而滑者,陽症似陰也。輕者白虎湯,重者承氣湯。傷寒失下,血氣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熱深,故厥亦深,速以大承氣湯加膩粉下之,汗出立愈。蓋熱厥與陰厥自不同,熱厥者,微厥即發熱,陰厥即不發熱,四肢逆冷惡寒,脈沉細,大小便滑泄。

上二節言症似陽而脈病屬陰,症似陰而脈病屬陽,故反其症而治之。蓋症似陽而脈病屬陰者,世尚能辨。若脈症俱是陰,而病獨屬陽者,舉世莫辨,而致夭折者,滔滔皆是。許學士云:熙寧中邠守迪,因其猶子病傷寒,見其煩渴而汗多,以涼藥治之,遂成陰毒,數日卒。迪痛悼之,遂著陰毒形症訣三篇,蓋傷世之意深矣。

〔垣〕足太陽膀胱之經,乃熱因寒用。且膀胱本寒,其經老陽也。太陽為標,有陽之名,無陽之實,謂其將變陰也。其脈緊而數,按之不鼓而空虛,是外見虛陽,而內有真寒也。故仲景以姜附湯久久熟煎,不溫服而寒服之,亦是寒治也。薑、附氣味俱陽,加之久久熟煎,取重陽之熱,瀉純陰之寒,是治其本也。

不溫服而寒服,此以假寒治太陽標之假陽也,故為真假相對之治法。因藥處治者,當知其脈之空虛,則是內伏陰寒之氣,外顯熱症,大渴引飲,目赤口乾,面赤身熱,四肢熱如火者,此浮陽將絕於外,而內則為寒所拒也。手少陰心之經,乃寒因熱用,且少陰之經真陰,其心病根,本是真火也。

白話文:

治寒熱法

按壓身體感覺很熱,而且抵拒冰冷的事物,這是君火(體內陽氣)的本標(根本與表現)相反。所以不懂得相反之理的人,就會違背疾病表現的陰陽性質而採取正治(按照表面症狀治療),結果順應了根本的寒熱而病情加重。懂得相反之理的人,就會順應疾病表現的陰陽性質而採取反治(與表面症狀相反的治療),結果違背了根本的寒熱而病情好轉。所以說:逆,就是正道。懂得疾病的表裡本標,運用治療方法就不會危險;明瞭疾病的逆順變化,正當的治療方法就沒有疑問。

右脈(右手的脈象)從病症相反,意思是症狀看似陽盛,脈象也隨症狀看似陽盛,但實際上疾病卻是寒證;症狀看似陰虛,脈象也隨症狀看似陰虛,但實際上疾病卻是熱證。所以都要反其脈症施治,例如身體發熱微熱,煩躁面紅,脈象卻沉而微弱,這是陰虛症狀看似陽盛。身體發熱是因為裡寒(內在寒邪),煩躁是因為陰盛(陰氣過盛),面紅是因為下虛(下焦虛弱)。如果醫生不懂脈象,誤認為是實熱,反而給予涼藥,就會耗損元氣而導致大病。

《外臺秘要》說:陰盛導致煩躁,稱為陰躁,患者想坐在井裡,應該用熱藥治療。所以仲景(張仲景)在少陰症(少陰經證候)中,對於面紅的患者,用四逆湯加蔥白來治療。(東垣(李東垣)說:寒涼的藥物進入腹部,周身之火遇到水就會上升奔走,陰燥到極點所以想坐在井裡。這是陰氣已經先衰竭,醫生卻還不明白,又認為是熱症,再用寒藥治療,其死亡的原因還有什麼疑問呢?)

逆轉的氣象表現為陽盛。(全文見五臟章節)

某些情況下,因為嘔吐、咳嗽而導致煩躁、汗出蒸蒸,身體發熱像坐在蒸籠裡一樣,想脫掉衣服,待在寒冷的地方,或者喝冷水,就會舒服些,寒戰再次來襲則氣短促,胸中滿悶,快要死了一樣。嚴重時,張口瞪眼,聲音在外都能聽到,而且淚涕涎痰大量湧出,這種煩躁很快就會出現。如同前面所述,六脈細弦而澀,按壓脈搏感覺虛弱,這是大寒證。用辛甘寒涼溫熱的藥物大量瀉去南方(下焦)的邪氣,北方(上焦)的病症就會好轉。

手足冰冷,大便秘結,小便赤黃,或者大便黑色,脈象沉而滑,這是陽虛症狀看似陰盛。輕者用白虎湯,重者用承氣湯。傷寒後沒有通利大便,氣血不通,導致四肢冰冷,這是伏熱很深,所以厥逆也深,應該迅速用大承氣湯加膩粉下瀉,汗出後就能痊癒。總之熱厥和陰厥是不同的,熱厥,輕微的厥逆就會發熱,陰厥則不發熱,四肢冰冷惡寒,脈象沉細,大小便滑泄。

以上兩節講的是症狀看似陽盛而脈象卻屬於陰虛,症狀看似陰虛而脈象卻屬於陽盛,所以要反其症狀而治療。症狀看似陽盛而脈象屬於陰虛,世人還能辨別。但是脈象和症狀都是陰虛,而疾病卻屬於陽盛,全世界都難以辨別,而因此夭折的人,多如滔滔江水。許學士說:熙寧年間邠州守將迪,他兒子患傷寒,見其煩渴多汗,用涼藥治療,結果變成陰毒,幾天就死了。迪非常悲痛,於是寫了《陰毒形症訣》三篇,可見他傷感世人的深意。

足太陽膀胱經,是熱證用寒藥治療。而且膀胱本來就屬寒,其經絡是老陽。太陽經是標證,有陽的名稱,但沒有陽的實質,說明它將要轉變成陰。其脈象緊而數,按壓時不鼓而空虛,這是外在表現為虛陽,而內在有真寒。所以仲景用姜附湯久久熟煎,不溫服而寒服,也是寒治。薑、附氣味都屬陽,久久熟煎,取其重陽之熱,瀉去純陰之寒,這是治其根本。

不溫服而寒服,這是用假寒來治療太陽經標證的假陽,所以是真假相對的治療方法。根據藥物治療的人,應該知道脈象的空虛,就是內在潛伏著陰寒之氣,外在表現為熱症,非常口渴想喝水,眼睛發紅口乾,面紅身熱,四肢熱得像火一樣,這是浮陽將要消失在外,而內在卻被寒邪所阻。手少陰心經,是寒證用熱藥治療,而且少陰經是真陰,其心臟的病根,本就是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