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四 (1)
外集·卷四 (1)
1. 諸虛
十全大補有人參,肉桂川芎地黃蒸,芍藥茯苓並白朮,黃耆甘草當歸停。
十全大補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熟地、芍藥、肉桂、黃耆各二分半,薑棗煎服。治男婦諸虛勞傷,生氣血,壯脾胃。
人參養榮即大補,去芎加橘遠味熬,劫勞散亦大補湯,去芎桂加半味膠。
人參養榮湯,白芍三兩,當歸、人參、白朮、甘草、黃耆、肉桂、陳皮各一兩,熟地、五味子、茯苓各七錢,遠志五錢,每三錢姜煎空心溫服。虛甚者煉蜜為丸,可以常服。治積虛成損,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少顏色,汲汲短氣,飲食無味。如遺精加龍骨,咳嗽加阿膠、麥門冬,挾火加知母、黃柏。
劫勞散,白芍一錢,黃耆、甘草、人參、茯苓、熟地、當歸、五味子、半夏曲、阿膠各四分,薑棗煎服。治心腎俱虛,勞嗽無痰,夜熱盜汗。四肢倦怠,體瘦食少,恍惚異夢,嗽中有血,名曰肺痿。
黃耆建中湯肉桂,甘草芍藥補榮衛,薑棗飴糖煎服之。或加當歸同此類。
黃耆、肉桂各七分,甘草一錢半,白芍三錢,薑棗煎去渣,入飴糖少許,再煎令溶,空心服。治男婦諸虛不足,小腹急痛,脅脹胸滿,驚悸面黃,唇乾口燥,腰痛骨酸,行步喘乏,短氣少食,或因勞過,或病後不復,最宜服之。如虛甚加附子,血虛加當歸。
黃耆益損湯解斛,芎歸木半甘術地,白芍五味熱加柴,諸虛勞倦此方議。
官桂、熟地、半夏、甘草、木香各三分,石斛、當歸、川芎、黃耆、白朮各一錢,白芍一錢半,五味子五分,薑棗煎服。如有熱加柴胡。
蓯蓉散術巴門冬,茯草牛味杜仲供,車前乾薑生地輩,酒調陰痿最多功。
肉蓯蓉、白朮、巴戟、麥門冬、茯苓、甘草、牛膝、五味子、杜仲各八錢,車前子、乾薑各五錢,生地半斤,為末,每二錢食前酒調,日三服。治腎氣虛寒陰痿,腰脊痛,身重脛弱,言音混濁,陽氣頓絕,效。
固真(飲子)參朮歸山藥,耆地柏澤茱萸搏,補骨脂五味陳皮,茯苓杜仲甘草酌。
人參、山藥、當歸、黃耆、黃柏各一錢,熟地一錢半,白朮、澤瀉、山茱萸、補骨脂各五分,五味子十粒,陳皮、茯苓各八分,杜仲、甘草各七分,水煎溫服。蓋門冬、地黃,雖本於滋陰,久則滯胃滯經,致生癰疽。又或多服金石桂附助陽,久則積溫成熱,耗損真陰,痰火妄動,消渴肺痿症作。
惟此方備五味,中年以上之人,可以常服。能治陰陽兩虛,氣血不足,飲食少,五心熱,自汗,日晡潮熱,精氣滑脫,行步無力,腰胯痠疼,泄瀉,脈沉弱,嗽少痰多。或乾咳,或氣血精神足,體倦頭目昏,食少,脈虛數,潮熱,將成癆證者;或傷力氣虛,脈弱,腰背疼痛,動輒鼻衄者;或便血過多,面黃瘦瘁,食少氣促者;或婦人陰虛瘦瘁食少,虛熱自汗,腹痛面浮,腰痛,赤白帶下者,並宜服之。此方備五味,合氣沖和,養氣血,理脾胃,充腠理,補五臟,無寒熱偏並過不及之失也。
白話文:
[各種虛弱狀態]
十全大補湯有著人參,肉桂,川芎,地黃,蒸煮後與芍藥,茯苓,白朮,黃耆,甘草,當歸混合。這十種成分各取二分半,薑棗煎煮後服用。適用於治療男女因勞累造成的各種虛弱,可以生血氣,壯脾胃。
人參養榮湯即是一種大補,去掉了川芎,加入橘皮和五味子熬煮。而劫勞散也是大補湯的一種,去除了川芎和肉桂,加入了半夏和阿膠。
人參養榮湯由白芍三兩,當歸,人參,白朮,甘草,黃耆,肉桂,陳皮各一兩,熟地,五味子,茯苓各七錢,遠志五錢組成,每次取三錢,薑煎空腹溫服。對於長期虛弱,四肢疲倦,肌肉消瘦,面色蒼白,呼吸短促,飲食無味的情況有良好的療效。如果出現遺精可加入龍骨,咳嗽可加入阿膠,麥門冬,有火氣可加入知母,黃柏。
劫勞散由白芍一錢,黃耆,甘草,人參,茯苓,熟地,當歸,五味子,半夏曲,阿膠各四分組成,薑棗煎煮後服用。適用於心腎俱虛,勞嗽無痰,夜間發熱,盜汗,四肢疲倦,身體消瘦,食慾不振,恍惚多夢,咳嗽有血,被稱為肺痿的病情。
黃耆建中湯包含肉桂,甘草,芍藥,可以補充榮衛,薑棗飴糖煎煮後服用。也可以加入當歸。
黃耆、肉桂各七分,甘草一錢半,白芍三錢,薑棗煎煮後去掉殘渣,加入少量飴糖,再次煎煮直至溶解,空腹服用。適用於男女各種虛弱,小腹急痛,脅脹胸滿,驚悸面色黃,嘴脣乾燥,腰痛骨酸,行走喘息乏力,呼吸短促,食慾不振,或因勞累過度,或病後恢復不良,非常適合服用。如果虛弱嚴重可加入附子,血虛可加入當歸。
黃耆益損湯中解斛,川芎,當歸,木香,甘草,白朮,地黃,白芍,五味子,如果熱可加入柴胡。
蓯蓉散包含蓯蓉,白朮,巴戟,麥門冬,茯苓,甘草,牛膝,五味子,杜仲,車前子,乾薑,生地,用酒調和,每次二錢,飯前服用,每日三次。適用於腎氣虛寒導致的陰痿,腰脊痛,身體沉重,脛部虛弱,聲音混濁,陽氣突然消失的病情。
固真飲子包含人參,山藥,當歸,黃耆,黃柏,熟地,白朮,澤瀉,山茱萸,補骨脂,五味子,陳皮,茯苓,杜仲,甘草。用水煎煮溫服。這個配方適合一歲以上的人經常服用,可以治療陰陽兩虛,氣血不足,飲食少,五心熱,自汗,傍晚時分的潮熱,精氣滑脫,行走無力,腰胯痠疼,泄瀉,脈象沉弱,咳嗽少痰等病情。
正氣補虛湯由人參,藿香葉,厚朴,黃耆,白芷,當歸,熟地,川芎,茯神,肉桂,五味子,白朮,半夏,附子,丁香,木香,乾薑,甘草組成,薑棗空腹煎煮後服用。適用於內傷飲食,情緒,外邪侵襲,寒熱頭痛,身體疼痛,腰腳軟弱,轉筋自汗,肢冷麻痹,男女各種虛弱,特別是婦女產後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