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七 (50)
外集·卷七 (50)
1. 拾遺
二香散,紫蘇、陳皮、蒼朮、厚朴、扁豆、甘草各五分,香附一錢半,香薷一錢,生薑、木瓜各二片,蔥白二莖,水煎熱服。治四時感冒冷濕寒暑,嘔惡泄利腹痛,瘴氣飲冷當風,頭痛身熱,傷食不化,如外感腫滿,倍加車前子、木瓜。
柴苓湯,即小柴胡湯合四苓散。退熱止瀉。
胃苓湯,即平胃散合四苓散。止瀉利水。
荊防敗毒散,即人參敗毒散加荊芥、防風、牛蒡子、薄荷,煎服。治一切風熱丹毒,風疹風堆風腫及大頭病等症。如內熱加苓、連,口渴加天花粉。
枳梗二陳湯,即二陳湯加枳殼、桔梗。寬胸膈,化痰氣,治痞滿。
苓連二陳湯,即二陳湯加黃芩、黃連。善化痰降火。
梔子乾薑湯,山梔七枚,乾薑一兩,水煎溫服,得吐即止。治醫以丸藥大下,身熱不去,微煩。蓋丸藥不能除熱,但損正氣,邪氣乘虛留於胸中而未深入,則身熱不去而微煩,是用山梔苦寒以吐煩,乾薑辛熱以益氣。
三白薑棗湯,即三白湯加薑、棗煎服。治汗下後頭項強,發熱無汗,心滿痛,小便不利。
八珍湯,即八物湯去白朮,加砂仁等分,姜七片,棗三枚,水煎服。和血氣,理脾胃。
丁香爛飯丸,丁香、三稜、莪朮、木香各二錢,甘草、甘松、砂仁,丁香皮、益智仁各六錢,香附一兩,為末,湯浸蒸餅為丸綠豆大。每三十丸,白湯下,或細嚼服之亦可。治飲食所傷。
三稜消積丸,三稜、莪朮、炒麵各七錢,巴豆(和皮米黑焦,去米)、青皮、陳皮、茴香各五錢,丁香皮、益智仁各三錢,為末,醋糊丸。每十丸至二十丸,溫薑湯下。量虛實加減,得利即止。治傷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滿悶。
導氣枳實丸,茯苓、黃芩、白朮、黃連各三錢,澤瀉二錢,大黃一兩,枳實、神麯各五錢,為末,湯浸蒸餅丸,綠豆大一倍。每五十丸至七十丸,白湯下。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悶不安。
大枳殼丸,莪朮、厚朴、人參、青皮、黑醜、枳殼、茯苓、木香、陳皮、白朮、半夏、麥芽、神麯、三稜各一兩,檳榔、大黃各二兩(一方有乾生薑五錢),為末,薑汁糊丸梧子大。每三四十丸,薑湯下,常服美食。治一切酒食傷,胸膈閉悶疼痛,飲食不消,兩脅刺痛;嘔逆噁心,並皆治之。
三黃枳朮丸,黃芩二兩,黃連、大黃、神麯、陳皮、白朮各一兩,枳實五錢,為末,湯浸蒸餅為丸,綠豆大一倍。每五十丸,白湯下,量所傷服之。治傷肉食、濕面、辛辣、味厚之物,填塞悶亂不快。
木香枳朮丸,木香、枳實各一兩,白朮二兩,為末,荷葉煨飯,搗丸梧子大。每五十丸,溫水下。破滯氣,消食。
橘半枳朮丸,橘皮、半夏、枳實各一兩,白朮二兩,為末,荷葉煨飯,搗丸梧子大。每五六十丸,橘皮煎湯下。治飲食傷脾,停積痰飲,心胸痞悶。如食不消加神麯、麥芽,氣逆加木香、白豆蔻,胃脘痛加草豆蔻,氣升加沉香。
白話文:
拾遺
二香散:用紫蘇、陳皮、蒼朮、厚朴、扁豆、甘草各取五分,香附一錢半,香薷一錢,生薑、木瓜各兩片,蔥白兩段,加水煎煮後趁熱服用。可以治療四季感冒引起的寒濕、寒熱症狀,以及嘔吐、腹瀉、腹痛,瘴氣引起的身體不適,受涼受風,頭痛發熱,消化不良等問題。如果外感症狀導致腫脹,可以加倍使用車前子和木瓜。
柴苓湯:就是小柴胡湯和四苓散的合併方。可以退燒止瀉。
胃苓湯:就是平胃散和四苓散的合併方。可以止瀉利水。
荊防敗毒散:就是在人參敗毒散的基礎上,加入荊芥、防風、牛蒡子、薄荷,煎煮後服用。可以治療一切風熱引起的丹毒、風疹、風腫以及大頭病等症狀。如果體內有熱,可以加入黃芩和黃連;口渴可以加入天花粉。
枳梗二陳湯:就是在二陳湯的基礎上,加入枳殼和桔梗。可以寬胸化痰,治療胸悶。
苓連二陳湯:就是在二陳湯的基礎上,加入黃芩和黃連。擅長化痰降火。
梔子乾薑湯:用山梔子七枚,乾薑一兩,加水煎煮後溫服,如果出現嘔吐就停止用藥。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醫生用瀉下的藥丸導致身體發熱不退,心煩意亂的情況。因為瀉下藥丸不能退熱,反而會損傷正氣,導致邪氣乘虛留在胸中沒有深入,所以身體發熱不退還會心煩。用山梔子苦寒的藥性來吐出煩悶,用乾薑辛熱的藥性來補益正氣。
三白薑棗湯:就是在三白湯的基礎上,加入生薑和紅棗煎煮後服用。可以治療發汗或瀉下後,出現頭部和頸部僵硬、發熱無汗、胸悶疼痛、小便不利等情況。
八珍湯:就是在八物湯的基礎上,去掉白朮,加入砂仁等量,生薑七片,紅棗三枚,加水煎煮後服用。可以調和氣血,調理脾胃。
丁香爛飯丸:用丁香、三稜、莪朮、木香各二錢,甘草、甘松、砂仁、丁香皮、益智仁各六錢,香附一兩,研磨成粉末,用熱湯浸泡蒸熟的米飯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白開水送服,也可以細嚼慢嚥服用。可以治療飲食不當導致的消化不良。
三稜消積丸:用三稜、莪朮、炒麵各七錢,巴豆(用皮和米一起炒黑焦,去掉米)、青皮、陳皮、茴香各五錢,丁香皮、益智仁各三錢,研磨成粉末,用醋調製成糊狀做成藥丸。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用溫熱的薑湯送服。用藥量根據病情的虛實情況增減,如果腹瀉就要停止用藥。可以治療因為吃了生冷堅硬的食物,導致消化不良,心腹脹滿不適的情況。
導氣枳實丸:用茯苓、黃芩、白朮、黃連各三錢,澤瀉二錢,大黃一兩,枳實、神麯各五錢,研磨成粉末,用熱湯浸泡蒸熟的米飯做成比綠豆大一倍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到七十丸,用白開水送服。可以治療因為吃了濕熱的食物,導致消化不良、胸悶不適。
大枳殼丸:用莪朮、厚朴、人參、青皮、黑醜、枳殼、茯苓、木香、陳皮、白朮、半夏、麥芽、神麯、三稜各一兩,檳榔、大黃各二兩(有的方子會加乾生薑五錢),研磨成粉末,用薑汁調製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用薑湯送服,平時也可以服用幫助消化。可以治療一切因為喝酒或飲食不當引起的胸膈悶痛、消化不良、兩脅刺痛、噁心嘔吐等情況。
三黃枳朮丸:用黃芩二兩,黃連、大黃、神麯、陳皮、白朮各一兩,枳實五錢,研磨成粉末,用熱湯浸泡蒸熟的米飯做成比綠豆大一倍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根據飲食損傷的程度增減用藥量。可以治療因為吃了肉食、濕麵、辛辣油膩的食物,導致胸悶不適的情況。
木香枳朮丸:用木香、枳實各一兩,白朮二兩,研磨成粉末,用荷葉包著米飯煨熟,然後搗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水送服。可以破除積滯之氣,幫助消化。
橘半枳朮丸:用橘皮、半夏、枳實各一兩,白朮二兩,研磨成粉末,用荷葉包著米飯煨熟,然後搗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用橘皮煎的湯送服。可以治療因為飲食損傷脾胃,導致痰飲停積,胸悶不適的情況。如果消化不良,可以加入神麯、麥芽;如果氣逆,可以加入木香、白豆蔻;如果胃脘疼痛,可以加入草豆蔻;如果氣上逆,可以加入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