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七 (27)
外集·卷七 (27)
1. 婦人小兒外科用藥賦
吞貼夏枯益虛者。
單夏枯草散、膏,夏枯草六兩,水二盅,煎至七分,食遠服,虛甚者煎成膏,多服益善,並塗患處,兼服十全大補湯加香附、貝母、遠志。治瘰癧馬刀,已潰未潰,或日久成漏。生血散結,退寒熱之聖藥也,惟實者宜以行散之藥佐之。
治瘰癧潰爛久不愈者,用鼠骨、亂髮如雞子大,以三年臘月豬脂煎令骨、發俱消,半塗瘡,半酒調服,須臾鼠子從瘡口出。
痰核潤便含化丹,或海帶丸以內消融:
含化丹,殭蠶、大黃、青黛、膽星各等分為末,蜜丸含化,治腦項耳後結核。
海帶丸,海帶、青皮、貝母、陳皮各等分,甚者加昆布,為末,蜜丸彈子大。每一丸,食後含化。治痰核癭氣經久不消。
癭瘤開結舐掌散,或南星膏以外敷瀉。
神效開結散,沉香二錢,木香三錢,陳皮四兩,珍珠四十九粒,砂鍋固濟火煅,豬厭肉子(生豬項下喉嚨系,一枚如棗大,微扁色紅)取四十九個瓦上焙乾,共為末。每二錢,臥時冷酒調,徐徐嚥下,輕者三五服見效,重者一料全愈。忌酸、咸、油膩,滯氣之物。治男婦項下癭疾,不問遠年近日皆效。
舐掌散,海藻一兩散結,黃柏二兩降火,為末。每用少許置掌中,時時舐之,津液送下,如消三分之二即止,後服。
單方,大蜘蛛擂酒頓服,或海藻浸酒久服,癭氣瘰癧皆效。
南星膏,鮮南星一個,細研稠黏,滴好醋三五點和膏,或醋調幹南星末亦好,先將針刺腫處令氣透,卻以前膏攤紙上,量形大小貼之,覺癢則頻貼取效。治肌膚頭面頸項生癭瘤,大如拳,小如粟,或軟或硬,或不疼不痛,癰疽亦治。熱者加黃柏,虛者加川烏尖少許。
乳核一醉可消,芷貝中漏蘆可加;
一醉膏,栝蔞一個,去皮研爛,甘草五錢,沒藥二錢半,用紅酒三碗,煎至一碗半,分兩次溫服,重者再進一服,以瘥為度,或加當歸、白芷、乳香亦妙。治癰疽發背,乳癰初起,神效。如要宣毒,加皂刺一分。
古芷貝散,白芷、貝母各等分為末。每一錢,酒調頻服。治有孕乳結核,名內吹奶,有兒外吹奶,宜此頻服,不然膿出。若無乳行者,加漏蘆煎酒調服,外用起酵生面,如蜂窠發過,上有青色無妨,焙乾為末,井水調敷,如干以水時潤之,甚者加白芷、貝母、乳香、沒藥少許。
乳癰單青頻服,栝蔞外參耆難捨。
單青皮湯,青皮四錢,水煎,日二服。治婦人久積憂鬱,乳房內有核如鱉棋子。一方用陳皮去白,炒為末,入麝香少許,每二錢,酒調服。初發赤腫痛不可忍,一服即散,已潰及外吹奶亦效。
栝蔞散,栝蔞仁(消毒)、青皮(疏肝)各一錢,石膏二錢(清胃),甘草節(行瘀)、沒藥(止痛)、歸尾(破血)、皂刺、金銀花各五分,青橘葉取汁二匕(解毒),水酒各半煎,空心服。治乳癰未潰者即散,如已潰者,去石膏、沒藥、皂刺、金銀花,用當歸身,加人參、黃耆、川芎、白芍煎服。
白話文:
婦人小兒外科用藥賦
服用或外敷夏枯草能益虛體質。單用夏枯草製成散劑或膏劑,以六兩夏枯草加兩盅水煎至七分,飯後服用。體虛者可煎成膏劑,多服效果更好,並塗抹患處,同時服用十全大補湯,再加入香附、貝母、遠志。此方可治療瘰癧(淋巴結結核)和馬刀瘡,無論是潰瘍前還是潰瘍後,或久病成漏皆有效。它能生血散結,退除寒熱,是治療此病的良藥,但實證者應配合行氣散結的藥物使用。
治療瘰癧潰爛久治不癒者,可用鼠骨和亂髮(量如雞蛋大小),以三年的臘月豬油煎熬,直至骨髮完全溶解,一半塗於瘡瘍處,一半用酒調服,很快就會有像老鼠一樣的東西從瘡口排出。
痰核(頸部淋巴結腫大)可用含化丹或海帶丸內服消融:
含化丹:殭蠶、大黃、青黛、膽星等分研末,製成蜜丸含服,治療腦後、項部、耳後結核。
海帶丸:海帶、青皮、貝母、陳皮等分,病情嚴重者加昆布,研末製成彈子大的蜜丸,飯後含服。治療痰核、癭氣(甲狀腺腫大)久治不消。
癭瘤(甲狀腺腫大)可用開結散內服或南星膏外敷治療:
神效開結散:沉香二錢、木香三錢、陳皮四兩、珍珠四十九粒,用砂鍋煅燒,再取四十九個生豬項下喉嚨處的肉疙瘩(如棗般大小,微扁紅色)焙乾,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睡前用冷酒送服。輕症者三五服見效,重症者一劑痊癒。忌食酸、鹹、油膩及滯氣的食物。此方可治療男女項下癭疾,無論病程長短都有效。
舐掌散:海藻一兩(散結)、黃柏二兩(清熱降火),研磨成粉。每次取少量置於掌心,反覆舐服,以唾液送服,待腫塊消退三分之二即可停止,再服用其他藥物。
單方:大蜘蛛研磨後用酒送服,或海藻浸酒久服,亦可治療癭氣、瘰癧。
南星膏:鮮南星一個,研磨成稠黏狀,滴入三五滴好醋混合,或用醋調和幹南星粉亦可。先用針刺腫處使氣流通,再將藥膏攤在紙上,根據腫塊大小貼敷,若感覺癢則頻頻更換,直至見效。治療肌膚、頭面、頸項生長的癭瘤,大小不等,軟硬不一,疼痛與否皆可使用。熱證者加黃柏,虛證者加少量川烏尖。
乳核(乳腺腫塊)可用一醉膏快速消腫,古芷貝散中可加漏蘆:
一醉膏:栝蔞一個去皮研磨,甘草五錢,沒藥二錢半,用紅酒三碗煎至一碗半,分兩次溫服,病情嚴重者可再服用一劑,直至痊癒。也可加當歸、白芷、乳香,效果更佳。如需宣洩毒邪,可加皂刺一分。此方治療癰疽、發背、乳癰初起,療效顯著。
古芷貝散:白芷、貝母等分研末。每次一錢,用酒調服。治療孕期乳房結核(內吹奶),產後乳房結核(外吹奶)宜頻服,否則易化膿。若無乳汁者,加漏蘆煎酒調服,外敷發酵的生面,如同蜂窩狀,表面呈青色無妨,焙乾研末,用井水調敷,乾燥時再以水潤濕。病情嚴重者,可加白芷、貝母、乳香、沒藥少許。
乳癰(乳腺炎)可用單用青皮頻服,栝蔞散中可加黃耆:
單青皮湯:青皮四錢,水煎,每日服用兩次。治療婦女因久積憂鬱導致乳房內出現如鱉棋子大小的腫塊。另一方用陳皮去白,炒研成末,加入少量麝香,每次二錢,用酒送服。初起紅腫疼痛難忍者,一劑即散,已潰瘍或外吹奶者亦有效。
栝蔞散:栝蔞仁(清熱解毒)、青皮(疏肝理氣)各一錢,石膏二錢(清熱瀉火),甘草節(行氣活血)、沒藥(活血止痛)、歸尾(活血化瘀)、皂刺、金銀花各五分,青橘葉汁二匕(解毒),用等量水酒煎服,空腹服用。治療乳癰未潰者,可使腫塊消散。如已潰瘍,則去石膏、沒藥、皂刺、金銀花,改用當歸身,並加入人參、黃耆、川芎、白芍煎服。